组织库标本的处理与保存
组织标本的处理
![组织标本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a0bed42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1.png)
组织标本的处理取材取材是制作切片程序中的首要步骤,取材不当,将直接影响病理诊断和科研工作的效果。
组织标本的选用特别重要,不能随便的切取组织来制作组织切片,否则病理检验的结果是不会令人满足的。
一、取材工具:取材刀具必需锐利。
切取标本不应当挤压和揉擦,不应使用有钩镊子或血管钳等手术器械镊取标本,以免损害组织造成人为组织变化,给诊断带来困难或导致错诊,漏诊。
二、标本的选取:应选择病变或可疑病变的组织。
必要时选取病变与正常组织交界处。
切取标本的原则是求准而不是求量多,所以切取组织宜小不宜大,以不超过24x24mm2为佳,厚度以35mm为度,过大过厚会影响对标本的固定,另方面也影响切片的制作。
特别目的者应属例外。
1.了使组织切片的结构清晰,取材要准时,组织块必需争取时间准时固定。
组织的固定以愈新奇愈好。
2.取材时对大体标本(肉眼标本)绘制图象,进行认真描述。
包括外形、大小,硬度,颜色,病灶(或可疑病变)部位等。
对所取的组织应定位编号。
3.切取各组织块时,切勿挤压损伤,对典型或具有教学和科研价值的肉眼标本,不能因取材而对标本造成人为的"病变'。
肠粘膜组织上沾有少量粪便,也不应以手拭去或以水洗去。
4.下的组织块应尽量防止其弯曲扭转,如胃肠等组织,应先平展于草纸上粘着以后,渐渐地放入固定液中(故应在动手剖验之前做好预备工作)。
固定液的量要充分,应为固定组织的10倍。
5.组织实行应在正常与病灶交界之处。
组织外形最好为方形或长方外形,这样有利于制片。
切不行以外形定位,组织厚薄要匀称。
由于组织块的厚度打算固定的速度,要充分满意它在肯定时间内全部达到相宜的固定。
如组织厚薄不均,在脱水时将会引起标本变形或曲,而影响制片。
在典型病变部位不妨多切数块,以备日后添制教学切片或讨论的需要。
6.微量标本和易碎标本,为避开破损或丢失应以纱布包裹,但包裹前纱布必需浸湿,以免标本粘附纱布上。
7.各组织块应包括各脏器的重要结构,如肾脏组织包括皮质部分和髓质部分。
病理标本采集 处理与保存注意事项
![病理标本采集 处理与保存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dbb3d33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2.png)
病理标本采集处理与保存注意事项病理标本采集、处理与保存注意事项病理标本的采集、处理与保存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疾病的准确诊断与治疗。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病理标本采集、处理与保存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可靠性。
一、病理标本的采集病理标本的采集是疾病诊断的首要环节,它要求精确和细致。
以下是一些常见标本的采集注意事项:1. 细胞学标本采集:细胞学标本采集主要涉及细胞涂片、细针穿刺等,操作时要注意消毒措施,避免污染。
采集时要尽量避免血液干扰,以免干扰细胞学的评估。
2. 组织学标本采集:组织学标本采集一般使用外科手术取材,术前要进行相关的检查,确保完全取得病变组织。
取材时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病理背景的污染或变形。
3. 液体标本采集:液体标本采集主要包括腹水、胸水和尿液等。
采集时要注意收集足够量的标本,并避免采集时的交叉污染。
二、病理标本的处理与保存病理标本的处理与保存是确保标本质量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标本的处理与保存注意事项:1. 标本加工处理:组织学标本一般需要进行固定、脱水、包埋等加工处理,以确保组织的形态结构不变。
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时间和温度,避免过长时间的固定或超低温的保存。
2. 标本保存条件:病理标本的保存温度要根据标本的性质进行调整。
常规组织学标本可以保存在室温下,而冷冻切片等需要保存在低温环境下。
保存过程中要注意标本的编号与记录,避免混淆。
3. 标本的保存周期:不同类型的标本在保存周期上有所差异。
通常,组织学标本可以保存数年,而液体标本则需要较短的保存时间。
标本在保存前要制作好包装材料,并注明保存日期与保存人员。
4. 标本运输条件:标本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剧烈震动和温度的变化,以免引起标本的变性或损坏。
运输过程中要注意标本的密封性,防止泄漏造成交叉污染。
三、病理标本的质量控制为了保证病理标本的质量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理标本质量控制措施:1. 标本的鉴定与编号:在采集标本的同时,要对标本进行鉴定与编号,确保与病人的信息相符合,并与相关记录相对应。
病理标本的取材保存制度
![病理标本的取材保存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bf02e493b3567ec102d8ad5.png)
病理标本的取材1、标本收集后,首先进行编号登记;2、标本取材前,应先校对送检标本瓶上的标签号码、患者姓名以及标本性质、瓶数与送检单所描述的是否相符,然后才开始取材;3、检查标本,观察其大小形态、色泽、硬度及肉眼病理改变并进行描述。
检查病变部位应按诊断的实际要求取材,组织块厚度不超过0.3cm,大小在22×22mm范围内,放入用铅笔写好号码的组织脱水盒内,每合原则上放一块(小块组织例外),如放入两块以上者,应在组织脱水盒上号码后注明A、B、C……字样,以便区分;4、芝麻或帽针头大的组织,必须用擦镜纸包裹,色泽灰白色者应加染伊红,以免在制作过程中失落;5、标本必须全埋者,在送检单上注明全埋字样。
皮肤,囊壁或管状组织必须全埋者亦在送检单上注明全埋字样;6、骨及钙化组织应行脱钙处理,取材时要用骨锯忌用凿子,组织块厚度通常不超过0.5cm,并向技术室当班者交待清楚;7、取材完毕,肉眼标本应按顺序排列归档、保留两周,如需要继续保存者,通知技术室保存;8、凡重切重埋或加特殊染色项目的标本,应书面通知技术室当班者;9、取材完毕,工具在稀来苏溶液中消毒30min,取出用肥皂水洗,然后以自来冲洗、擦干,必要时抹上防锈油,以便下次使用。
病理标本的保存1、实验室负责人应依照国家卫生主管部门或医院主管部门的要求保存或运送病理样本,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2、实验室普通病理标本实行责任人保管制,即病理标本在送达病理科至取材前由病理技术人员负责管理,取材后至病理标本销毁前由病理报告医师管理,存放在指定的位置。
特殊病理标本(教学、科研等)由专人保存。
3、保管人妥善保存病理标本,防止病理标本丢失及腐烂。
4、对于病理生物标本应密封分类保存,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的要求。
5、病理样本运送、销毁时,必须有专人护送,护送人员应接受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知识培训,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组织标本采取及处理的正确方法
![组织标本采取及处理的正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09d9f47bcd126fff7050b72.png)
组织标本采取及处理的正确方法近年来从国外引进许多先进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和诊断方法,但是临床病理诊断仍然是最重要的“定性诊断”方法,是临床制定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
由于医学的发展使临床医生和病理医生有时对某些问题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别,从而影响了对患者的治疗,甚至产生不良结果,也可因标本的采取部位和处理不当,直接影响病理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1标本的固定正确的病理诊断需要有高质量的切片,正确的标本固定是制成高质量切片的第一步。
如果组织自溶、结构破坏、细胞变形,就无法诊断,而且这是无法补救的一步。
常用的固定液有10%福尔马林,80%酒精、丙酮、戊二醛、醋酸。
10%福尔马林的渗透组织能力为1 mm/h,所以一般标本均需固定数小时,较大标本(直径大于6 cm)沿最大径切开后应固定24 h,腔状器官剪开后铺平(粘膜面向上),在大的容器内固定,表面覆以侵有固定液的湿纱布或湿棉花。
小组织(直径小于2 cm)装在小瓶内固定以防丢失,囊性标本勿剖开以防上皮脱落。
盛标本的容器口径应大于标本的直径。
固定液的体积应10倍于标本的体积。
较大标本的固定方法:消化道沿系膜和胃大弯剖开;肺沿支气管树的冠状面剖开;子宫应从前面剖开宫腔固定内膜,以最大径剖开子宫的肿物;从外缘向肾门方向剖开肾脏;肝脾可沿最长径平行切开;眼球应开窗固定,在巩膜处剪开一小口,使固定液流入眼球内。
10%福尔马林配制:市销36%福尔马林1份加9份蒸馏水。
用于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组化研究的标本应用中性福尔马林固定。
2关于快速冰冻问题2.1快速冰冻的用途决定病变的性质;确定切除肿瘤边缘是否有残留的癌组织;辨认组织;确定有无淋巴结转移。
2.2快速冰冻有下列局限性①切片质量差,准确性可达97%〔1〕。
②不适用于骨、脂肪和淋巴结非转移性病变的诊断。
前两者因为组织坚硬和难以冷冻不能切片。
淋巴瘤在石蜡切片上诊断都很困难。
③疑难病变和变界性病变在石蜡切片上都很难诊断,需借助于免疫组化和电镜来诊断,因此要延缓诊断。
组织标本取材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组织标本取材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b71ff14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1.png)
组织标本取材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学研究的范围也不断扩大,而组织标本取材作为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其方法和注意事项显得尤为重要。
在进行组织标本取材时,我们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我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组织标本取材的一般方法1.术前准备在进行组织标本取材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要取材的组织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确定取材部位、数量和方法。
其次要准备好取材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包括手术刀、消毒酒精、无菌手套等。
2.取材部位的选择取材部位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组织标本的质量和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一般来说,取材部位应当处于病变的中心位置,尽量避免有坏死或者较多纤维组织的部位。
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方法选择合适的取材部位,比如对于肿瘤组织的研究,应当选择肿瘤的边缘部位。
3.取材方法在取材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无菌工具,并且尽量避免组织的损伤和变性。
对于不同的组织和病变,取材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对于软组织样本,可以选择切割或者穿刺取样,而对于骨骼组织,则需要使用骨钻或者骨锯进行取材。
4.标本的保存和处理取材完成后,应当及时将标本放置在4°C冰箱中保存,并且尽量在24小时之内进行组织学染色或者其他实验处理。
另外,在进行染色和切片前,还需要将组织标本进行固定和脱水处理,以保证标本的质量和完整性。
二、组织标本取材的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在进行组织标本取材的过程中,首要考虑的是安全问题。
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处理实验工具和化学试剂,确保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2.注意标本的标识在取材过程中要做好标本的标识工作,包括标注标本的编号、取样部位、取样时间等信息,以便后期的追溯和分析。
3.尽量减少操作在取材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操作,避免损伤和污染标本。
尤其是在染色和切片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标本的重复操作,避免标本的损伤和质量下降。
4.遵循实验伦理原则在进行组织标本取材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伦理原则,尊重动物和人体的权益,避免不当的伦理行为和实验操作。
手术病理标本处理规定及流程
![手术病理标本处理规定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d98efa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9.png)
手术病理标本处理规定及流程1.接收标本:手术标本在手术过程中收集,并由手术医生或护士放入相应的标本容器中。
这一步骤需在术中完成,并通过标本接收表格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如患者基本信息、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取材数量等。
2.标本传递:将标本放入防漏、密封和不同溶液浸泡的标本容器中,并通过专门的运送箱传递到病理科实验室。
传递时要注意标本的安全,避免破损或引起误配。
4.标本处理:根据标本类型及病变部位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处理方式有固定、包埋、切片等。
常规情况下,标本需使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10%NBF)进行固定,以保持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的完整性。
5.标本切片:固定后的标本需进行脱水、透明化和浸渍处理,以便进行切片。
这一步骤通常通过把标本进行乙醇浓度逐渐升高浸泡,并用透明剂如苯醚浸渍处理。
浸泡时间通常为数小时或数天,以确保组织被完全清除。
6.切片制作:经透明化处理后,标本需保存在蜡块中,切割成非常薄(约3-5微米)的切片,并放置在切片机的载玻片上。
7.制片染色:切片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染色以凸显组织细胞的形态特征。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常规的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
8.扫描与分析:完成染色的切片需用显微镜观察,并通过数字化扫描将切片映射到计算机上。
然后,使用专业软件对映射的图像进行分析和测量,以得到关键指标如病变范围、细胞密度等。
9.诊断报告:经过病理医师的专业分析和判断,完成诊断报告的撰写。
报告应包含标本基本信息、组织学特征描述、诊断结论和建议治疗等内容。
病理报告需及时打印送交医生,并保存电子档案。
10.报告解读:临床医生收到病理报告后,进行解读,并与患者讨论评估后续的治疗方案。
总结而言,手术病理标本处理规定及流程包括标本接收、传递、登记、处理、切片、染色、扫描与分析、诊断报告、解读和结果通知等一系列步骤。
这些流程的顺利进行,是确保准确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及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环节。
医院病理室接收标本制度
![医院病理室接收标本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4b59be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7.png)
医院病理室接收标本制度1. 引言病理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分析组织和细胞的变化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病理标本是临床病人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因此,医院病理室接收标本的制度十分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医院病理室接收标本的相关制度,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安全性和保密性。
2. 接收标本的范围和内容医院病理室接收的标本包括组织标本、细胞标本和液体标本。
组织标本通常是通过手术获取的,包括活组织切片、固定组织切片和冰冻切片。
细胞标本包括涂片和细针穿刺标本,用于细胞学检查。
液体标本则包括不同类型的体液,如血液、腹水和尿液等。
3. 标本接收的程序和流程3.1 标本登记和接收医院病理室接收标本前,需要在病理信息系统中进行标本登记。
医院病理室的工作人员会对送检标本进行全面的登记,包括标本来源、病人的基本信息、送检医生和送检日期等。
同时,还需要对标本进行标识,避免混淆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3.2 标本处理和保存接收标本后,病理技术人员会对标本进行处理和保存。
对于组织标本,首先需要进行固定,以保持组织形态的完整性。
之后,将组织标本进行切片,利用石蜡包埋技术,制作病理切片。
细胞标本则需要进行染色和显微镜下观察。
标本处理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可评估性。
3.3 标本信息管理和记录医院病理室在接收标本后,需要及时录入相关标本信息,包括标本编号、标本类型、送检医生等。
同时,还需要记录标本处理和保存的过程,以及结果的评估和诊断。
这些信息有助于临床医生了解病情,并为病人的治疗提供依据。
4. 标本质量控制为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可靠性,医院病理室需要进行标本质量控制。
具体的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标本采集:医院病理室需要与临床科室密切合作,制定标本采集的规范和流程,确保标本的采集质量。
- 标本保存:医院病理室需要建立标本保存的制度,确保标本在保存过程中不受损坏和污染。
- 标本传递:医院病理室需要建立标本传递的制度,确保标本能够及时、安全地传递到病理室。
人类常见肿瘤新鲜组织标本采集
![人类常见肿瘤新鲜组织标本采集](https://img.taocdn.com/s3/m/8a164cadd4d8d15abe234e44.png)
《人类常见肿瘤新鲜组织标本采集、处理和保存的技术规程》1.为保护、保存并充分利用人类肿瘤遗传资源,提高我国肿瘤防治水平,特制定本规程。
2.本规程严格遵守1998年由国务院颁布的《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并以此为基准。
3.人类常见肿瘤新鲜组织标本的采集包括收集来自肺、食管、大肠、乳腺、肝、胃、甲状腺、肾等脏器肿瘤患者的标本,包括其血液或血液成分、各种体液如尿液、痰液或精液等标本的采集。
(注:血液标本的收集附后)4.全部标本贮存于人类常见肿瘤新鲜组织库(简称“组织库”),该组织库必需由专人长期负责。
5.组织库至少设立主任一名,负责组织库的管理、协调及组织标本的使用权限等事务。
其他至少需要固定取材人员一名、信息登记人员一名,材料准备人员一名。
6.人类常见肿瘤新鲜组织标本的取材前准备工作:6.1所有组织标本的取材均需事先向患者及/或家属详细解释,征得患者及/或家属的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6.2标本采集一般在手术室、腔镜室进行,必需得到相关管理人员的许可,同时争取得到相关人员的积极配合以保证标本的及时获得。
7.人类常见肿瘤采集步骤7.1准备工作:主要设备包括剪刀2把、镊子2把、刀片若干、生理盐水、不同颜色的冻存管、临时登记本、标记笔、标签纸、液氮及便携式标本贮藏罐;-86℃深低温冰柜;高温高压消毒灭菌手术器械与贮藏管;电动组织匀浆器;低温高速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制冰机;Trizol试剂盒。
7.2标本选择:选取的标本包括肿瘤组织、正常组织和(或)癌旁组织。
7.3标本切取的方法与时机:首先进行大体标本的观察或拍照,确认肿瘤的部位、范围,注意与周围组织及坏死组织的鉴别,在标本离体后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切取标本(<30min),将癌及癌旁组织切取成多块直径为0.5 cm左右的组织块,分别装入已编号的灭菌冻存管中,迅速放入液氮转移罐并做好长期保存准备。
8.人类常见肿瘤标本的保存方法:7.1尽快将液氮转移罐中的标本转移入标本盒中,标本盒每装满一盒,即在盒上注明其内存放标本的开始与结束编号。
组织标本采取及处理的正确方法
![组织标本采取及处理的正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09d9f47bcd126fff7050b72.png)
组织标本采取及处理的正确方法近年来从国外引进许多先进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和诊断方法,但是临床病理诊断仍然是最重要的“定性诊断”方法,是临床制定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
由于医学的发展使临床医生和病理医生有时对某些问题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别,从而影响了对患者的治疗,甚至产生不良结果,也可因标本的采取部位和处理不当,直接影响病理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1标本的固定正确的病理诊断需要有高质量的切片,正确的标本固定是制成高质量切片的第一步。
如果组织自溶、结构破坏、细胞变形,就无法诊断,而且这是无法补救的一步。
常用的固定液有10%福尔马林,80%酒精、丙酮、戊二醛、醋酸。
10%福尔马林的渗透组织能力为1 mm/h,所以一般标本均需固定数小时,较大标本(直径大于6 cm)沿最大径切开后应固定24 h,腔状器官剪开后铺平(粘膜面向上),在大的容器内固定,表面覆以侵有固定液的湿纱布或湿棉花。
小组织(直径小于2 cm)装在小瓶内固定以防丢失,囊性标本勿剖开以防上皮脱落。
盛标本的容器口径应大于标本的直径。
固定液的体积应10倍于标本的体积。
较大标本的固定方法:消化道沿系膜和胃大弯剖开;肺沿支气管树的冠状面剖开;子宫应从前面剖开宫腔固定内膜,以最大径剖开子宫的肿物;从外缘向肾门方向剖开肾脏;肝脾可沿最长径平行切开;眼球应开窗固定,在巩膜处剪开一小口,使固定液流入眼球内。
10%福尔马林配制:市销36%福尔马林1份加9份蒸馏水。
用于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组化研究的标本应用中性福尔马林固定。
2关于快速冰冻问题2.1快速冰冻的用途决定病变的性质;确定切除肿瘤边缘是否有残留的癌组织;辨认组织;确定有无淋巴结转移。
2.2快速冰冻有下列局限性①切片质量差,准确性可达97%〔1〕。
②不适用于骨、脂肪和淋巴结非转移性病变的诊断。
前两者因为组织坚硬和难以冷冻不能切片。
淋巴瘤在石蜡切片上诊断都很困难。
③疑难病变和变界性病变在石蜡切片上都很难诊断,需借助于免疫组化和电镜来诊断,因此要延缓诊断。
手术室标本管理规章制度(4篇)
![手术室标本管理规章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3a975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2.png)
手术室标本管理规章制度1、手术切下的标本必须(无论大小)都必须做病理检查,不能随意丢弃。
2、巡回护士应认真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等,按要求备好标本袋,并在标本袋标签上详细注明科别、患者姓名、住院号及标本名称等。
3、器械护士在台上应将切下组织标本妥善放好,处理多个标本时,经医师确认,巡回护士核对后,及时装进做好标记的标本袋中,以免混淆,术毕手术医师给予家属过目标本确认后集中装到大标本袋内。
4、检查无误后由器械护士送至标本间,按标本袋上标签将病理登记在标本登记本上并签名,将组织标本浸泡于____%甲醛溶液中,立即将标本袋封口,将标本袋存放于标本柜中。
5、手术室临时保存和送检病理未经过病理科和医院医教部门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取走标本。
6、术中手术标本由洗手护士负责管理存放,无洗手护士由巡回护士负责管理存放。
7、手术医生术毕后回病房填写病理申请单,由病房护士把申请单送到病理科。
8、病理科医生每星期一上午带上病理申请单到手术室收集标本,必须与手术室护士共同核对病理申请单、标本登记本,标本袋上的信息一致,无误后在标本登记本上双签名,由病理科医生收走标本。
9、手术期间需要做细菌培养、抹片者应事先开好化验单,标本取下后立即送检。
手术室标本管理规章制度(二)1、手术切下的标本必须(无论大小)都必须做病理检查,不能随意丢弃。
2、术毕手术医师应正确、详细填写病理申请单。
3、器械护士在台上应将切下组织标本妥善放好,术毕与巡回护士合作,将标本放置于标本袋中,由巡回护士询问手术医师后填写标本袋标签,包括:姓名、性别、科室、床号、住院号、标本名称。
4、检查无误后由器械护士送至标本间,将组织标本浸入____%甲醛中,立即将标本袋封口。
检查标本袋完好不漏水,将标本袋与相对应的病理申请单共同放入容器内。
器械护士按标本袋上标签将病理登记在标本登记本上并签名。
5、送检护士在送标本时,清点无误后送往病理科。
病理科接收人核查,无误后在标本登记本上签名。
组织库标本处理与保存PPT课件
![组织库标本处理与保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f0236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2.png)
目 录
• 组织库标本处理与保存概述 • 组织库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 组织库标本的保存方法 • 组织库标本处理与保存的质量控制 • 组织库标本处理与保存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组织库标本处理与保存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01 组织库标本处理与保存概 述
组织库标本的定义与重要性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1 2 3
技术创新与优化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组织库标本处理与保存技 术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以提高样本质量和利用 效率。
国际合作与标准化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组织库标本处理与保存的标 准化进程,确保全球范围内的数据可比性和结果 可靠性。
伦理与法律问题
随着组织库标本的应用拓展,涉及的伦理和法律 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规和伦 理规范。
防止微生物污染
要点一
总结词
微生物污染是组织库标本保存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它会影 响组织的质量和安全性。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方法包括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组织的收集 和处理、使用具有抗菌和防腐功能的保存液、定期对保存 液进行微生物检测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微生物污染 的风险,保证组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6 组织库标本处理与保存的 应用与发展前景
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疾病诊断与分类
组织库标本可用于病理学诊断, 对疾病进行准确分类,为临床治
疗提供依据。
药物筛选与研发
组织库标本可以提供大量的人体组 织样本,用于药物筛选和药效评估, 加速新药研发进程。
医学遗传学研究
通过组织库标本,可以研究人类遗 传性疾病的基因变异和表型特征, 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
04 组织库标本处理与保存的 质量控制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组织标本保存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组织标本保存](https://img.taocdn.com/s3/m/41f02c5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13.png)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组织标本保存一、标本采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组织标本的采集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以保证其质量和可靠性。
采集的标本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所要研究的组织和细胞的特征。
同时,采集的标本量要足够,能够满足后续实验和检测的需要。
在采集过程中,还要注意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二、固定方法固定是保存组织标本的重要步骤,其目的是使组织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等成分稳定下来,防止其分解和变化。
常用的固定方法有:甲醛固定、乙醇固定、丙酮固定等。
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固定方法。
在固定过程中,要注意固定的时间和浓度,以保证固定的效果。
三、存储环境组织标本的存储环境对其质量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组织标本应存储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无阳光直射的地方。
此外,存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也要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防止组织标本发生霉变和腐烂。
四、存储容器组织标本应存储在适当的容器中,以保证其安全和卫生。
容器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够防止外界污染和交叉感染。
同时,容器的材质也要保证其对组织标本无害。
常用的存储容器有:玻璃瓶、塑料瓶、金属罐等。
五、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保证组织标本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措施。
检查的内容包括:组织标本的颜色、质地、气味等外观特征,以及固定效果和是否有微生物污染等。
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以防止组织标本变质和损坏。
六、标记记录标记记录是组织标本保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要详细记录组织标本的来源、采集时间、固定时间、固定方法等信息,以便后续的实验和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同时,标记记录也有助于防止组织标本的混淆和丢失。
组织标本取材应遵循的原则
![组织标本取材应遵循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5f308d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10.png)
组织标本取材应遵循的原则组织标本取材应遵循的原则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组织标本取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也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为了确保取得的组织标本具有高质量和准确性,我们必须遵循一些原则和规范。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探讨组织标本取材应遵循的原则。
一、深度探讨:为什么要遵循原则?在进行组织标本取材时,遵循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规范的取材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标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有助于提高标本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合理取材可以确保标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为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
遵循原则可以减少误差和偏差的产生,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二、广度探讨:哪些是组织标本取材的原则?1. 选取合适的标本:在进行组织标本取材时,首先要确保选取的组织部位和类型符合研究或诊断的需求。
必须综合考虑组织的形态学、生物学和病理学特征,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多样性的标本。
2. 标本的收集和保存:在进行组织标本取材时,应严格按照规范的方法进行标本的收集、保存和处理。
必须避免污染、变性和降解等情况的发生,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标本的标识和记录:取得标本后,必须进行详细的标识和记录工作,包括标本的来源、采集时间、采集者、处理方法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标本的溯源和使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 标本的共享和利用:在进行组织标本取材后,应有条件地进行标本的共享和利用,以满足不同实验室和研究机构的需求。
必须遵循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保护受试者和捐赠者的权益。
三、总结与回顾:对组织标本取材原则的个人理解与观点在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中,组织标本取材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遵循原则可以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可靠性,为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
另外,规范的取材方法可以减少误差和偏差的发生,提高实验结果和治疗效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我认为组织标本取材的原则应该得到更加重视和严格遵循。
检验科学中的常见样本处理与保存方法
![检验科学中的常见样本处理与保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82ff6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6.png)
检验科学中的常见样本处理与保存方法在检验科学领域,样本处理与保存是非常重要的步骤,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样本处理与保存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
一、血液样本处理与保存方法1. 血清和血浆的制备与保存血清和血浆是血液中的两种重要样本,在实验中常用于生化指标的检测。
制备血清和血浆的方法一般是将采集的全血样本置于离心管中,使用离心机离心一定时间,分离出血清或血浆。
为了保存血清和血浆的完整性,应冷藏于-20℃或更低温度下,避免多次冻融。
2. 血细胞的分离与保存在某些实验中,需要研究血液中的特定细胞类型,如白细胞或血小板。
分离血细胞的方法可以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或磁珠分离等技术。
分离后的血细胞应置于低温条件下保存,通常将其冷冻在液氮中或者使用专用的冷冻保存液。
二、组织样本处理与保存方法1. 组织切片与染色在病理学研究中,常需要对组织样本进行切片和染色,以观察组织的结构和病理变化。
对于新鲜组织样本,应尽快进行固定、包埋和切片处理。
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福尔马林和乙醛,固定时间一般为24小时以上。
切片后,可以选择不同的染色方法,如血液标本中的染色方法。
2. 组织样本冷冻与石蜡包埋有些实验需要使用冷冻切片技术,以保持组织的活性和形态。
冷冻切片前,将组织样本置于冷冻盒中,使用丙酮或乙醚进行固定,然后迅速冷冻。
另外,石蜡包埋是常用于常规组织病理学的方法,使组织样本固定在切片中,提高切片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生物样本处理与保存方法1. DNA样本的提取与保存DNA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样本类型,如基因测序、PCR分析等。
DNA样本的提取方法有多种,可根据具体实验的要求选择相应的提取试剂盒进行操作。
提取后的DNA应保存在低温、干燥和避光的条件下,避免降解和污染。
2. RNA样本的提取与保存RNA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表达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提取RNA的方法一般采用异硫氰酸盐(TRIzol)试剂或柱式提取试剂盒。
组织标本保藏管理制度
![组织标本保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38b774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3.png)
组织标本保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标本保藏管理工作,保护标本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标本保藏效益,促进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开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内的标本保藏管理工作,包括标本的采集、鉴定、整理、保藏、利用等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的执行机构为单位内的标本保藏管理部门,负责具体执行标本保藏管理工作。
第二章标本采集第四条标本的采集应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采集者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在采集过程中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
第五条采集的标本应按照标本采集登记表进行记录,包括采集地点、时间、品种、数量等信息,并将标本进行编号。
第六条采集后的标本应进行初步处理,如清洗、干燥等,确保标本的保存质量。
第三章标本鉴定第七条标本鉴定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确保标本的鉴定准确性。
第八条鉴定结果应按照标本鉴定登记表进行记录,包括鉴定人员、鉴定时间、鉴定结果等信息。
第九条鉴定后的标本应进行分类整理和保存,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第四章标本保藏第十条标本的保藏应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包括存放环境、温湿度控制等。
第十一条标本的存放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无害虫等条件,避免标本受潮、发霉、腐烂等。
第十二条标本的存放温度和湿度应根据标本的特性进行调控,确保标本的长期保存。
第五章标本利用第十三条标本的利用应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包括申请程序、使用范围等。
第十四条标本的利用应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批同意后方可使用,严禁私自使用或转移标本。
第十五条标本利用的结果应及时进行记录和归档,确保标本的利用效益和安全性。
第六章标本管理第十六条标本管理部门应制定标本管理计划,包括标本采集、鉴定、保藏、利用等内容。
第十七条标本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标本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标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八条标本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标本管理工作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解决。
第七章附则第十九条对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和工作人员将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病理实验室建设中的标本处理与储存条件规范
![病理实验室建设中的标本处理与储存条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7d87d7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f.png)
病理实验室建设中的标本处理与储存条件规范病理实验室是医疗机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门,负责对患者标本进行处理和储存,为临床诊断和疾病研究提供支持。
病理标本的准确处理和适当储存是确保实验室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深入探讨病理实验室建设中的标本处理与储存条件规范。
一、标本处理规范1. 标本采集标本应按照规范的采集方法进行获取,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采集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污染和损伤,遵循无菌操作规范。
不同标本类型的采集方法和保存条件也有所不同,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标本特性进行相应处理。
比如,液体标本应当尽快送入实验室进行处理,而固体组织标本需要进行适当的保存。
2. 标本固定标本采集后,必须进行固定处理,以确保标本的形态结构得到保持。
一般常用的固定剂有甲醛、福尔马林等。
在使用固定剂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相关安全操作规范,避免接触、吸入和食入固定剂。
3. 标本包装与送检标本在固定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包装和标识,并填写完整的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标本名称、采集日期等。
包装时要注意避免标本破损和溢漏。
送检时,应当选择适当的运送方式,并按要求进行记录和跟踪。
二、标本储存条件规范1. 温度控制病理标本的储存温度是确保其稳定性和保持组织结构的关键。
一般来说,液体标本的储存温度应保持在2-8摄氏度,固体组织标本则应存放在-20摄氏度以下。
储存过程中要注意定期检查温度,防止温度波动对标本质量造成影响。
2. 湿度控制适当的湿度可以保持标本的健康状态和避免脱水。
病理实验室中的湿度应该控制在50%-60%的范围内。
可以通过设置湿度控制设备来维持合适的湿度水平,定期检测湿度并记录相关数据。
3. 光照控制某些标本对光照敏感,过长时间的暴露会导致变色和降解。
因此,标本应储存在暗光环境下,避免直接日光照射。
实验室中的照明设备也应采取合适的措施,避免对标本造成不必要的光照。
4. 安全储存病理实验室中储存的标本通常具有感染性和有害性。
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环境的卫生,标本储存应遵循相应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恶性肿瘤组织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恶性肿瘤组织标本的采集与保存](https://img.taocdn.com/s3/m/06e64e03581b6bd97f19ea12.png)
当具 备 一 定 的专 业 知 识 , 有 责 任 心 。通 过 研 究 , 定 由 l位 手 富 决
术 室 资 深 护 士 承 担 此 任 , 工 作 开 展 前 必 须 经 过 病 理 科 医生 的 在 取 材 培 训 。另 外 , 材 器 械 在 同 一 标 本 的 不 同部 位 和 不 同标 本 取
1 2 3 3 标 本 的存 放 与 登 记 同一 病 人 的所 有 标 本 ( 括 组 织 . .. 包
COl c i n s or e f is es p i l t e on a d t ag o t u s ec — 标 本 和血 清标 本 ) 放 于 同 一 个 标 本 盒 内 , s 存 2h之 内 由液 氮 罐 转
移 至 标 本 库 一 8 ℃深 低 温 冰 箱 中 长 期 保 存 。取 材 护 士 再 将 临 6 时 登 记 内容 逐 一 全 部 录 入 计 算 机 , 用 统 一 设 计 的 信 息 管 理 系 采 统 进 行 管 理 。 内容 包 括 : 人 一 般 资 料 、 本 资 料 ( 库 编 号 、 病 标 入 入 库 时 间 、 变 部 位 、 本 描 述 、 上 相 片 等 ) 病 理 报 告 发 出后 的 病 标 附 ;
并进行相关信息登记 , 容包括姓名 、 别 、 龄、 内 性 年 民族 、 业 、 职 联 系方 式 、 院 号 、 住 f 诊 断 、 施 手 术 名 称 、 前 病 理 诊 断 等 。同 床 拟 术
时 , 本 采 集 一 般 在 手 术 室 、 镜 室 进 行 , 须 得 到 相 关 管 理 人 标 腔 必 员 的许 可 , 取 得 到 相 关 人 员 的积 极 配 合 以 保 证 标 本 的 及 时 获 争
1 0 c 置 于 检 测 人 员 配 制 好 的 培 养 液 中 或 含 生 理 盐 水 的 抗 生 . m , 素 瓶 中 送 检 。 7d 1 - 1d可 发 出 检 测 药 物 谱 的 敏 感 程 度 报 告 。
病理标本和组织库存管理制度
![病理标本和组织库存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69d602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c.png)
病理标本和组织库存管理制度一、总则病理标本和组织库存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内病理标本和组织库存的接收、储存、使用、报废等方面的管理,确保标本和组织的安全、可追溯和合理利用。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相关部门,包含病理科、试验室、手术室等。
二、标本和组织库存的接收1.全部进入医院的病理标本和组织必需由特地负责接收的人员进行登记和验收。
2.接收人员应依照规定的程序进入仪器室、手术室等相关区域取得标本,并确保标本与相关信息全都。
3.接收后,标本应立刻送往病理科,并及时录入系统进行登记。
三、标本和组织库存的储存1.病理标本和组织应储存在指定的标本冰箱或低温冷冻设备中,确保温度适合且稳定。
2.标本应依照相关规定进行标识,包含患者姓名、标本类型、手记日期等信息,并使用防水防尘的透亮袋进行包装。
3.不同类型的标本和组织应分开储存,并设有相应的储存区域,避开交叉感染和混淆。
4.标本和组织应依照肯定的时间周期进行清理,过期标本应及时报废或转移。
四、标本和组织库存的使用1.任何需要使用病理标本和组织的科室或医务人员,必需提出书面申请,并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
2.使用前,必需核对标本或组织的信息与申请单全都,并填写使用记录。
3.使用完毕后,应妥当处理标本和组织残留物,避开交叉污染和环境污染。
4.长期储存的标本和组织,如需再次使用,应经过新的申请和批准程序。
五、标本和组织库存的报废1.标本和组织过期、变质或失去使用价值时,应依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2.报废必需经过专人核实,并填写报废记录,确保报废的标本和组织不会再被使用。
3.报废的标本和组织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正常记录。
六、标本和组织库存的管理与追溯1.医院应建立完善的病理标本和组织库存管理系统,对接收、储存、使用、报废等环节进行记录和追溯。
2.记录包含标本和组织的基本信息、操作人员、操作时间等,确保操作过程可追溯。
3.病理科应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库存信息与实际标本和组织匹配。
检验科标本保存制度
![检验科标本保存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32c224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6.png)
检验科标本保存制度检验科是医学实验室中重要的一环,在疾病诊断、治疗以及预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科学、规范、安全地保存检验科标本则对于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检验科标本保存制度的相关内容。
首先,检验科标本保存制度是指对于检验过程中所采集到的标本进行保存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其目的是确保标本在保存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从而保证后续检验的准确性。
保存制度主要包括标本保存的时间、方式、温度要求以及保存期限等内容。
标本保存的时间是指标本从采集到保存的时间跨度。
通常情况下,标本应该在采集后尽快保存,以防止标本质量的变化。
对于不同类型的标本,保存时间也有一定的差异。
例如,血液标本通常在采集后应立即保存,而尿液标本则可以在采集后的1-2小时内保存。
此外,对于一些有需求的特殊检验,保存时间也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标本保存的方式是指标本保存的容器及其封闭方式。
标本保存时应统一使用无菌、干净的容器,并确保容器的密封性。
对于外科手术标本等有特殊要求的标本,还需要与手术室和病房进行密切的配合,以确保标本的封闭和适宜的保存条件。
标本保存的温度要求是指标本保存过程中的温度要求。
不同类型的标本对于温度的要求也有所差异。
例如,血液标本通常需要保存在4摄氏度以下,以保证血液中稳定的成分。
而尿液标本则需要保存在2-8摄氏度之间,以避免细菌的繁殖。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检验,还有一些需要在冰箱中保存的标本,以确保一些病原体的生存状态。
标本保存的期限是指标本在保存过程中所能保持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的一定时间范围。
不同类型的标本保存期限也存在差异。
一般情况下,尿液标本的保存期限为24小时,血液和血清标本的保存期限为48小时。
对于一些特殊标本,有些可能需要长时间保存,而有些可能需要短时间内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检验科标本保存制度对于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规范和科学的标本保存制度,可以保证标本在保存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从而保证后续检验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本收集
对于血清和血细胞样本的收集,术前由 医生填写标本入库登记表,留取患者血样 10 ml以上,分离血浆和血清。 手术中切下的肿瘤组织部分留做病理检 查标本,将剩余肿瘤组织、留取癌旁组织 和正常组织标本切成2 mm×5 mm,放入 冻存管中,转移至液氮罐冻存。
血清、血浆的提取
术前留取的抗凝血和不抗凝血3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放入冻存管中, -80℃冷冻保存。
标本的标记和储存
标本分装入带有橡皮垫圈的冻存管,旋紧盖 子,防止冷冻后爆管。在冻存管上作好标记,包 括编号、患者姓名、住院号、疾病种类、组织部 位(或血清、血浆)。冻存管编号由存放位置坐标 确定,包括存放设备编号、在液氮罐或冰箱中的 位置坐标、在标本盒中的位置坐标。冻存管存放 于标本盒中,侧面标记有按上述存放位置坐标确 定的标本盒编号和标本存放日期 。
组织库功能:
向研究者提供新鲜、冷冻和石蜡包埋的组织标本 和血清标本。 提供患者与肿瘤治疗有关常规资料。 按照使用者的特殊要求进行标本采集和处理。 提供常用研究技术平台,包括常规和特殊组织的 免疫组化实验等。 收集、保存、提供包括原代和传代的肿瘤细胞株。
组织库基础设施
耗材:离心管、吸管、冻存管 细胞分离设备:离心机 组织分离:手术刀片、剪刀、镊子 移液装置:微量移液器 液氮罐、冰箱、恒温干燥箱、生物安全柜等
组织库标本的 处理与保存
病理科 60578721
组织库概念
组织库(Tissue Bank)是系统收集和储 存手术切除的人体各种正常和病理组织、 血样样品以及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治疗 效果、预防等方面的信息平台。
组织库特点:
收集和保存外科手术切除或活检、尸检得到的正 常组织、肿瘤组织(良性、恶性)和患者血清。 按照组织处理方式可分为石蜡包埋组织和冰冻组 织(标本离体30分钟内冷冻)。可提供组织蜡块、 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 通过分析库存标本的DNA、RNA和蛋白质,定期 对保存标本质量进行监控,确保收集的标本资源 长期保存不受破坏、降解。
标本信息录入
包括入库编号、入库类别、病变部位、 组织部位、保存方式、预处理、收集人、 收集方式、入库时间、送样单位、送样医 生等。
标本使用管理
包括使用登记、出库编号、出库日期、 入库号、标本原始位置、使用单位、使用 人、经手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