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结构图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2、小数乘小数------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3、积的近似数------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是小数的近似数。

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值。

4、连乘、乘加、乘减------重点: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解决问题中出现的解题思路。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重点: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以整数------重点: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2、一个数除以小数------重点:掌握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商的近似数------重点:求商的近似数时,商中的小数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4、循环小数------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简便方法读写循环小数。

难点:怎样判断除得的商是循环小数。

5、解决问题------重点: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步骤。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一)------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观察物体(二)------重点:正确辨认从上面、侧面、正面观察到的立体组合图形。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3、方程的意义------重点: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4、解方程------重点: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理解解比较简单的方程的方法。

5、稍复杂的方程(一)------重点: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列方程解决较复杂应用题的方法。

6、稍复杂的方程(二)------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列方程和解方程。

7、稍复杂的方程(三)------重点:正确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法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3、求积的近似数:先求出积,在根据需要求近似数。

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 (常用) ;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后两种多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求近似数中。

4、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

5、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四则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只有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都有,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

)6、运算定律和性质:方法1、看(观察算式)2、想(思考能否简便计算)3、做(确定定律按运算律简便计算。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

常见乘法计算(敏感数字):25×4=100 125×8=1000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最后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者差)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或者被减数与减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或者再相减)。

(a+b)×c=a×c+b×c或 (a-b)×c=a×c-b×c减法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我们可以减去两个减数的和,或者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

a-b-c=a-(b+c) a-b-c=a-c-b 除法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除数两个数,我们可以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或者交换两个除数的位置。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含答案)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用字母表示数1.用字母表示数: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注意:数和字母相乘,省略乘号时,一般把数写在字母前面,数和数相等不能省略乘号。

3.用字母表示复杂的数量关系(1)用字母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将字母的具体数值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即可求得相应式子的值。

4.化简含有字母的式子并代入数据求值计算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时候,可以先运用运算定律将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化简,再求值。

知识点二: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性质1.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等式的性质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注意: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知识点三:解方程及实际问题1.使方程左右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2.根据等式的性质解不同形式的方程;3.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方程左边的值是否等于右边的值,如果相等,所求的未知数的值就是原方程的解,否则就不是。

注意: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时等号要上下对齐。

4.稍微复杂的方程(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首先,找出未知数,用字母X表示;其次,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最后,解方程并检验作答。

(2)方程解法与算式解法的区别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未知数用字母表示,参与列式,算式解法中未知数不参与列式;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求未知数由解方程来完成,算术解法是根据题中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确定解答步骤,再进行计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复习知识点【精品】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复习知识点【精品】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梳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梳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梳理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 (b=1时,省略b)变式:(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电子版图文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电子版图文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教学内容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从在一定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与角之间、米与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与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教材紧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转化与对比的方法,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引导学生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突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与教学。

在练习中设计了形式多样、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与计算练习,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同时设计了让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转化、对比的数学思维方法。

()经历乘法运算定律与两步计算运算顺序的应用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

()经历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

()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梳理-画物体的三视图-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梳理-画物体的三视图-人教版

小学数学画物体的三视图知识梳理:下图是一个立体图形和三个同学在纸上画出的平面图形,你知道他们分别是从什么位置看到图形的吗?这个立体图形是由5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共两层,上边一层有1个,下边有4个,通过观察,从不同的位置会看到不同的平面图形:对照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即可得出答案:(正面)(左面)(上面)1. 辨认拼摆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应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题中的图形对照,然后得出答案。

2. 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如:这三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形状相同。

从上面看形状也相同。

从正面看形状是不同的:3. 我们研究立体图形的三视图一般包括:从正面看、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例题1 连一连。

解答过程:辨认拼摆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应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再和题中的图形对照即可。

答案:例题2 这三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解答过程:分别画出三个物体的三视图,比较即可。

答案:三个物体从左面看到的形状都相同:第一个和第三个从上面看到的形状相同:它们从正面看,形状各不相同:例题3 下图是由()个正方体搭成的。

解答过程:要知道立体图形是由多少个正方体搭成,可以按照层数去数,我们把最顶的那一层叫做第1层,往下依次是第2层,第3层,第4层,分别数出每层的个数。

第1层:1个;第2层:3个;第3层:6个;第4层:10个;所以一共有20个。

答案:1+3+6+10=20(个)同步练习(答题时间:15分钟)关卡一神笔填空1.从()看从()看从()看2.从()看从()看从()看3.从()看从()看从()看关卡二连一连1. 从正面看从右面看从上面看2.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3.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4.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关卡三计算我最棒1.()个()个()个()个2. 摆一摆,在方格纸中画出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答案关卡一神笔填空1. 左前(正)上2. 上前(正)左3. 上前(正)左关卡二连一连1.2.3.4.关卡三计算我最棒1. 4 5 4 52. 略。

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真题演练)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真题演练)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一、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小数除以整数。

(1)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2)如果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在商的个位上商0,点上商的小数点后再继续除;(3)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有余数,要在后面添0继续除。

2、一个数除以小数。

(1)先明确除数有几位小数,再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2)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3)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二、商的近似数。

计算时,一般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算出一位,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也可以直接除到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通过比较余数与除数的大小来取商的近似数。

三、循环小数。

1、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3、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4、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

四、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的步骤:(1)用计算器计算;(2)观察并发现规律;(3)根据规律写商。

五、解决问题。

1、进一法:是指在取近似数时,不管省略部分最高位上的数字是几,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用“进一法”得到的近似数总比准确数大。

2、去尾法:是指在取近似数时,不管省略部分最高位上的数字是几,都要全部舍去,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去尾法”。

用“去尾法”得到的近似数比准确数小。

一、选择题1.(2023秋·福建莆田·五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箭号所指的数表示的是()。

A.10个十B.10个一C.10个0.1 D.10个0.01 2.(2022秋·云南昭通·五年级统考期末)甲、乙两队合铺一条公路,甲队5小时铺了178m,乙队6.8小时铺了238m。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梳理

1.小数乘法(1)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的意义比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小数乘法的意义包括两种情况:A、是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即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例如:0.3×5表示5个0.3的和.B、是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例如10×0.3表示求10的是多少,这是乘法意义上的扩展.(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示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小数计算乘法,用的是转化的思想方法.先把小数转化为整数算出积,再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还原成小数乘法的积.如6.2×0.3看作62×3相乘的积是186,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就从186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还原成小数乘法的积1.86.因此,小数乘法的关键是处理好小数点.在点小数点时注意,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如0.04×0.2=0.008,在8的前面补两个0,点上小数点后,整数部分也写一个0(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A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

B进行积的处理。

(点小数点)C进行结果的处理。

(最简)(4)取近似值的方法1、先算出准确的乘积;2、看被保留的下一位上的数字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5)连乘、连加、乘减,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方法: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使用方法也是相同的。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①乘法的交换率: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交换律:a×b=b×a②乘法的结合率: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第二个数、第三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a×b)×c=a×(b×c)③乘法的分配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积不变。

第2讲 位置讲义-五年级上册数学讲义(思维导图+知识梳理+ 例题精讲+易错专练)人教版(含答案)

 第2讲 位置讲义-五年级上册数学讲义(思维导图+知识梳理+ 例题精讲+易错专练)人教版(含答案)

第2讲位置(思维导图+学问梳理+典型精讲+易错专练)一、思维导图二、学问点梳理学问点一: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1、列和行的意义:竖排为列,横排为行;2、确定列和行的方法:确定列数从左往右数,确定行数从前往后数;3、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先数列数,再数行数,把两个数写在括号里,用逗号隔开,表示为(列数,行数)。

三、典型精讲考点一: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典型一】(2020春•高邑县期中)如图,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分别是A、B、C、D,假如A点的位置是(1,1),B点的位置是(5,1),C点的位置是(5,5),那么D点的位置是()A.(5,1)B.(1,5)C.(5,0)D.(0,5)【分析】依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其次个数字表示行,A点的位置是(1,1),可得点A在第1列第1行,C点的位置是(5,5),可得点C在第5列第5行,所以点D在第1列第5行,那么D点的位置是(1,5),据此得解.【解答】依据分析可知:D点的位置是(1,5).故选:B.【典型二】我会确定位置。

(1)民生学校所在位置用数对表示为(8,5),请在图中方格里标出来。

(2)李刚同学家在(2,3),每天上学先向北面走2格,再向东面走6格就到学校了。

【分析】(1)依据数对的表示位置的方法,在图中标出民生学校的位置即可。

(2)依据地图上的方向和格数进行求解。

(答案不唯一)【解答】解:(1)(2)李刚同学家在(2,3),每天上学先向北面走2格,再向东面走6格就到学校了。

故答案为:北,2,东,6。

考点二: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典型一】如图,假如有一个D点,顺次连接A、B、C、D、A能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请你画出D点,并用数对表示.再按挨次连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分析】依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因此,点D与点A在同一行,由于点A在点B的左边一列,点D也在点C的左一列,即点D在第7列,第2行,依据依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其次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用数对表示点D的位置.【解答】解:假如有一个D点,顺次连接A、B、C、D、A能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请你画出D点,并用数对表示.再按挨次连出这个平行四边形(下图):点D用数对表示是:(7,2).【典型二】如图是绿苑动物园平面图的一部分.①熊猫馆在大门的正北方向200米处.②假如用(9,1)表示大门的位置,请你用数对表示出其它景点的位置.熊猫馆(9,3);鸟林(1,8);虎园(5,5);孔雀巢(2,4);猴山(12,7)③请你在图中标出这两个景点的位置.海底世界(4,7)狮子馆在大门东400m处.【分析】(1)依据给出的方向标,明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推断方位,在正北方,1格表示100米,向北2格即200米;(2)依据供应的数对,明确数对的表示方法即:先写列,再写行;进而得出;(3)依据给出的条件,画图即可;【解答】解:①熊猫馆在大门的正北方向200米处.②熊猫馆(9.3);鸟林(1,8);虎园(5,5);孔雀巢(2,4);猴山(12,7).③如图,故答案为:正北,200,(9,3),(1,8),(5,5),(2,4),(12,7).四、易错专练一、选择题(满分16分)1.王刚的座位用数对(3,5)表示,如图,他后面同学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小数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其意义与数乘法相同。

例如,1.5×3表示求3个1.5的和是多少(或1.5的3倍是多少)。

小数乘整数时,先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末位对齐,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再在积中点上小数点。

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积后,积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要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数字。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零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不同在于,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小数乘小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在前面用零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有两种: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或用计算器来验算。

积的近似数是指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最后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用约等号表示。

如果求得的积中要保留数位上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大于或等于5,这时就要向前一位依次进一。

计算钱数通常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如果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四舍五入”法(常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表示列数为1,行数为4.这个数对唯一确定了大象馆在方格图中的位置。

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三、整数乘法运算律整数乘法运算律可以推广到小数。

在小数的乘法运算中,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相乘得整百、整十的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简化计算。

四、运算定律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在运算中,可以通过变形运用运算定律简化计算。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思维导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思维导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思维导图一、数与代数1. 整数的认识自然数、整数、正数、负数、绝对值、相反数、倒数2. 分数的认识分数、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3. 小数的认识小数、小数点、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加减乘除、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4. 比较大小整数、分数、小数的大小比较5. 数的估算整数、分数、小数的估算方法二、空间与图形1. 图形的认识点、线、面、体、平面图形、立体图形2. 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线段、角的周长,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圆的周长和面积3. 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对称、相似、放大与缩小4. 三角形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分类、内角和、外角和、三角形的稳定性5. 四边形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分类、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三、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调查问卷、统计表、统计图(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2.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3. 概率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四、解决问题1.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解决问题、回顾与反思2. 解决问题的策略图形法、列表法、树状图法、表格法、枚举法、方程法、逻辑推理法3. 解决问题的应用实际问题、数学问题、逻辑问题、趣味问题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思维导图五、数学实践活动1. 数学实验通过实际操作,验证数学规律,如利用图形拼摆验证勾股定理、利用实验数据验证概率等2. 数学游戏设计与数学相关的游戏,如24点游戏、数独、数学谜题等,培养数学兴趣和思维3. 数学故事通过讲述数学故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等4. 数学竞赛组织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竞争意识,如口算比赛、解题比赛等六、数学文化1. 数学史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如古代数学、现代数学、数学家的贡献等2. 数学名人认识数学领域的杰出人物,如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高斯等3. 数学趣闻学习数学趣闻,如数学笑话、数学谜语、数学趣题等,增加学生对数学的了解和兴趣4. 数学与生活探讨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旅游、理财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七、数学与科技1. 数学与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科学中的数学原理,如算法、数据结构、编程语言等2. 数学与物理探讨数学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如牛顿力学、电磁学、量子力学等3. 数学与生物了解数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如遗传学、生态学、生物信息学等4. 数学与经济探讨数学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如统计学、运筹学、博弈论等八、数学与艺术1. 数学与音乐了解音乐中的数学原理,如音阶、节奏、和声等2. 数学与绘画探讨绘画中的数学元素,如黄金分割、透视法、几何图形等3. 数学与建筑了解建筑中的数学原理,如比例、对称、结构稳定性等4. 数学与雕塑探讨雕塑中的数学元素,如几何形状、比例、空间关系等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思维导图九、数学学习策略1. 预习与复习通过预习了解新知识,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2. 课堂笔记记录关键知识点、解题思路、易错点等,便于课后复习和查阅3. 作业与练习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练习提高解题能力4. 课外阅读阅读数学课外书籍、杂志、网络资源等,拓宽数学视野,增加知识储备5.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十、数学与思维1. 逻辑思维通过数学学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如归纳、演绎、推理等2. 空间想象通过几何图形的学习,培养空间想象力,如三维图形的构造、空间位置关系等3.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颖的解题方法,培养创新意识4. 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 数学建模学习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思维导图一、认识数学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的学科。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完整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整数(一)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计算小数乘整数,可以根据计量单位间的关系进行单位转化,先把小数转化成整数,再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二)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算法1、算理(1)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右①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②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③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小数点向左:①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

②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 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③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2)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2、算法(1)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的要点:①把小数乘整数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小数乘法中一般右端要对齐,不必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也应该有几位小数。

注意:当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 时,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二、小数乘小数(一)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和算法1、算理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 b 倍,积扩大到原来的(a×b)倍。

2、算法(1)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①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小数乘法中一般右端要对齐,不必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点小数点时,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如果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三、探究因数和积之间的大小关系(一)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真题演练)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真题演练)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

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2、小数乘小数。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把小数乘小数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需要添0补位,再点上小数点。

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可以把О去掉。

3、小数乘法的验算。

(1)根据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检验;(2)根据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检验;(3)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重新计算;(4)用计算器验算。

4、积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首先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要保留的小数位数下一位上的数字,若大于或等于5则向前一位进1,若小于5则舍去。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6、小数乘法的估算。

判断购物钱数够不够时,可以采用“上舍入”和“下舍入”的方法进行估算。

7、含有小数的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没有括号的小数乘加﹑乘减,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一、选择题1.(2021秋·福建莆田·五年级校考期中)计算8.8×12.5,能使计算简便的算法是()。

①8×12.5+0.8×12.5 ②10×12.5-1.2×12.5③8.8×12+8.8×0.5 ④8×12.5×1.1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2022秋·山东菏泽·五年级统考期中)下图竖式计算0.48×1.5中箭头所指的48表示48个()。

A.0.01 B.0.1 C.1 D.103.(2023秋·江西九江·五年级校考期中)花花共买了四件玩具,最便宜的1.3元,最贵的2.5元,她可能花了()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五数上教材知识点数



小数乘法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乘小数
积的近似数四舍五入、进一法、去尾法
运算定律推广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解决问题购物问题、租船问题
小数除法
除数是整数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数是小数
商的近似数四舍五入、进一法、去尾法
循环小数意义、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计算器探索规律
解决问题包装问题
简易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数、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公式
解简易方程
方程的意义
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图




位置
多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ah
三角形的面积S=ah÷2
梯形的面积S=(a+b)÷2
组合图形的面积
统计与概率
确定
不可能
一定
不确定
大多
小少
综合与实践
掷一掷
植树问题
封闭(一端植)全长÷间隔长=间隔数=棵数
不封闭
两端植全长÷间隔长+1=棵数
两端不植全长÷间隔长-1=棵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