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
新加坡
新加坡1.国家概况●中新关系一、双边政治关系回顾两国于1990年10月3日建立外交关系。
建交以来,两国高层交往频繁。
江泽民主席(1994年)、朱镕基总理(1999年)、胡锦涛副主席(2002年)吴邦国委员长(2005)、温家宝总理(2007)等先后访新。
黄金辉总统(1991年)、李光耀总理(1990年)、吴作栋总理(1993、1994、1995、1997、2000、2003年)、王鼎昌总统(1995年)、纳丹总统(2001年)、李显龙(副)总理(1995、2000、2005、2006年)先后访华。
两国除互设使馆外,新加坡在上海、厦门、广州和香港设有总领事馆,在成都设有领事馆。
二、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中新经贸合作发展迅速。
新加坡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第二大海外劳务市场和第四大工程承包市场,对华贸易和投资均占东盟国家首位。
中国是新加坡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欧盟和马来西亚。
2010年双边进出口额570.6亿美元,增长19.2%,其中我出口323.5亿美元,增长7.6%,进口274.1亿美元,增长38.8%。
1999年10月,中新签署《经济合作和促进贸易与投资的谅解备忘录》,建立了两国经贸磋商机制。
双方还签署了《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漏税协定》、《海运协定》、《邮电和电信合作协议》、《成立中新双方投资促进委员会协议》等多项经济合作协议。
2008年10月两国签署中新自由贸易协定,2009年1月1日正式生效。
三、在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交往与合作两国在人才培训领域的合作十分活跃,主要项目有中国赴新加坡经济管理高级研究班、中国市长赴新研讨班、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赴新考察、两国外交部互惠培训项目等。
2001年起,新方定期派中高级官员团访华。
2004年5月,双方决定成立“中国-新加坡基金”,支持两国年轻官员的培训与交流。
2007年7月,双方签署《关于借鉴运用新加坡园区管理经验开展中西部开发区人才培训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新加坡简介
新加坡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梵文意为狮子城,又因国土小如星斗,故称星洲、星岛。
新加坡国土总面积618平方千米,人口约有270万,其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高这4369人。
是世界上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1965年独立后,立足本国实际,因地制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究其发展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充分发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个有利因素,成为世界上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的典型国家。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领土由新加坡岛和附近54个小岛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称“东方十字路口”。
北面与马来半岛隔着宽仅1.2千米的柔佛海峡,西边有长堤相连,交通便利;在南面隔着新加坡海峡同印度尼西亚相望,海峡长105千米,宽1.7千米,扼守着马六甲海峡入口处的航行要道。
二、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新加坡地狭人稠,资源贫乏,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经济,成为东南亚的经济中心,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国际航运、航空和贸易中心新加坡港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和水文条件十分理想,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1亿吨以上,居世界前列,国际航空客运周转量仅次于美、英、法、日居世界第5位。
新加坡以此为基础,从邻国大量进口各类初级产品,汇总、分级、包装后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转口贸易和航运业为主体的独特经济类型。
2、工业和技术服务中心新加坡四面环海,以炼油和造船为核心的工业部门具有世界意义。
全国建有五大炼油厂,年加工能力达4290万吨,成品油出口额仅次于荷兰居世界第二位。
造船业为传统的优势部门,不仅能修造繁多的各项船舶,还是世界上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工业以制造业为中心转向技木密集型部门,大力发展电子工业,电视传真设备、按钮式电话、光纤光缆、电脑化列车控制系统等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近年来,发展重点又转向新科技园地的建设上,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发展尖端技术,以适应改革工业结构的需求。
新加坡概况
新加坡也称狮城,独立于1965年,位于东南亚中心。
马来半岛南端,面积648平方公里。
人口316 万。
新加坡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华人占77%,马来人占15 %,印度人占6 %,其他占2 %;官方语言是英语。
各民族保留自己的语言:华语、马来语、印度语及泰米尔语。
新加坡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国家,常年气温在摄氏25-33度之间。
新加坡享有"花园城市国家"之美誉,旅游业发达,又是国际会议及国际展览中心.抵新国际游客每年约600万人次。
每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或亚洲区域展览会多达数十个。
其他主要的产业是电子工业、制衣业、造船业和炼油工业。
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提炼中心。
新加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及制度,是融汇东西方教育成功的典范。
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普及国民教育的同时,极其重视吸收海外留学生前来求学,并为他们提供奖学金。
政府大学3所及理工学院5所、其他专上院校40多所,私立院校上百所。
各类中小学和国际学校360多所,是外国学生留学首选。
目前有外国留学生约4万人。
新加坡政府还制定了一套引进国际优秀人才的良策,使得众多的海外优秀人才前来就业,国际人才在新加坡的各个领域中正发挥他们的作用,新加坡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新加坡推行自由贸易及金融体系,制度健全。
私人企业可自由与国外进行贸; 外币可在新加坡自由兑换及进出。
新加坡是仅次于香港的自由港。
世界排行第二;新加坡也是世界金融及贸易中心。
排名仅次于伦敦、纽约和东京。
政府大力发展居民住宅。
86%的新加坡人拥有政府组屋。
组屋发展日趋完美,成为居民理想安居之所。
是世界上居住条件最好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航运、航空及陆路交通非常发达。
有世界一流的深水港口每年进出船只超过13万艘,居世界第二位;拥有世界最现代化的国际机场,每年由机场进出之旅客超过1100万人次;新加坡航空公司被多次评为"全球最佳航空公司"。
全国公共巴士交通十分方便,成为东南亚之最。
世界地理资料——六大洲
一、亚洲1.东南亚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两种,两气候类型分布区以克拉地峡为界。
克拉地峡以北的中南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克拉地峡以南的马来半岛与马来群岛属热带雨林气候。
2.东南亚自然带名称:东南亚大区主要以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为主。
东南亚大区划分为两个小区:中南半岛区和东南亚岛屿区;中南半岛区:热带季风林、热带草原、热带雨林东南亚岛屿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3.东南亚重要矿产资源分布重要矿产资源有:石油、锡矿、钨、天然气资源。
最重要的为石油和锡矿。
石油资源与生产高度集中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三国。
印度尼西亚石油生产主要集中于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的东部、爪哇岛北部。
马来西亚和文莱的石油生产主要产自加里曼丹岛的北部和西部海域。
石油出口现成为三国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石油出口额占文莱、印尼、马来西亚三国出口总额的85%、40%、20%。
东南亚是著名的环太平洋钨锡矿带的组成部分。
锡矿带沿泰缅边境,斜贯马来半岛,直达印尼的邦加岛与勿里洞岛。
马来西亚长期以来锡矿出口居世界首位,马来亚是著名的“胶锡地带”。
印尼的锡矿主要产自邦加岛与勿里洞岛。
4.东南亚重要产业发展与布局(1)水稻种植业:东南亚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条件十分优越。
首先在自然条件方面,高温高湿的气候,同时拥有大面积的河流冲积平原,对水稻种植业发展十分有利。
其次,东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充足。
与小麦、玉米相比,水稻种植业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第三,当地居民有长期的生产经验与以稻米为主食的生活习惯。
泰国与缅甸是大量出口稻米的国家,泰国出口稻米长期居世界第一。
马来西亚是稻米长期不能自给的国家,主要原因是马来西亚过分强调热带经济作物相关。
其他国家稻米基本自给。
(2)采矿业:东南亚石油开采条件具有以下特点:1、油田规模小,海上石油比重大,开采成本高。
东南亚海上石油比重达54%。
2、储量较小,开采年限短。
按90年的产量计算,估计可开采21年,因此前景不容乐观。
不产一滴油的新加坡为何却能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国
不产⼀滴油的新加坡为何却能成为世界第三⼤炼油国新加坡⾯积狭⼩,仅有719平⽅公⾥,相当于上海的1/9,连⾯积很⼩的台湾都称新加坡为⿐屎国。
新加坡⼏乎没有任何矿产资源,⽯油资源也是如此。
但是极其贫油的新加坡却能成为仅次于美国荷兰的世界第三⼤炼油国。
炼油⽯化产业是新加坡的经济⽀柱。
新加坡的⽯化⾏业在2011年时,产值⾼达770亿美⾦,占当时全国⽣产总值34%。
从1960年左右开始,新加坡仅花了20多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世界第三⼤炼油中⼼、世界⽯油贸易枢纽和亚洲⽯油产品定价中⼼。
新加坡⽯化产业产值⼤,污染⼩,诸多发展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新加坡⽯化产业基地裕廊岛,⼈⼯造岛,把七个⼩岛连城了⼀个⼤岛初始发展阶段为1960-1970年代,起步阶段以⽣产成品油和⽯脑油等产业链上中游产品为主。
1960年,新加坡政府采纳了荷兰经济学家阿尔伯特·温斯敏团队为其设计的⼯业化⽅案,将⽯化⼯业作为⽀柱产业发展。
在这⼀产业规划的指引下,新加坡引进了⾸批⼤型跨国企业,如皇家壳牌(1961)、英国⽯油公司(1964)、美孚(1966)等。
英国⽯油公司与雪佛龙旗下加德⼠于1973年共同投资成⽴了新加坡炼油公司。
在⼤型跨国企业的带动下,新加坡于1970年代中期⼀跃成为继美国、荷兰之后的全球第三⼤炼油中⼼。
第⼆阶段为1970年代末⾄1990年代中后期,新加坡主要聚焦⽯化产业链延伸、升级与附加值提升。
新加坡推动⽇本政府,并联合壳牌、住友、三井、雪佛龙-菲利普斯、塞拉尼斯等⼤型企业,通过投资扩建综合⽯化专区,⼀⽅⾯持续扩⼤产能,另⼀⽅⾯通过外商独资与合资等形式成⽴各类⽯化公司,推动⽯化产品向⼄烯、丙烯和芳烃类产品以及各类塑料、聚合物、添加剂等下游产业延伸。
新加坡政府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励跨国⽯油公司在新加坡设⽴⽯油贸易服务中⼼。
截⾄1990年代中期,各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设⽴⽯油交易中⼼逾50家,包括德国巴登苯胺烧碱公司、英国帝国化⼯公司、英国⽯油公司、美国杜邦⽯油公司、通⽤塑料公司等。
新加坡地理介绍
新加坡地理介绍新加坡是东南亚的岛国,位于马来西亚南部的果阿海峡上,地处赤道附近。
全国由主岛和60多个较小的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25平方公里。
尽管它是一个小国家,但新加坡却以其先进的城市规划和先进的经济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对新加坡地理特点的详细介绍。
1. 地理位置新加坡位于马来西亚半岛南部,北纬1度22分,东经103度48分。
它紧邻赤道,所以该国气候炎热潮湿,年平均气温约为27摄氏度。
新加坡东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的婆罗洲相隔,西面则与马六甲海峡相望。
2. 地貌特征新加坡主岛主要由砂岩构成,地势相对平坦。
尽管岛屿没有高山,但人工填海工程已使国家的面积扩大,形成许多人工岛屿。
此外,新加坡还有一些小型丘陵,如奇打丘陵和武吉知马丘陵。
其中最高点是位于武吉知马的白沙丘,海拔约166米。
3. 岛屿和人工填海项目除了主岛外,新加坡还由一系列较小的岛屿组成。
最大的岛屿是圣淘沙岛,是一个度假胜地,拥有高尔夫球场、豪华酒店和主题公园等设施。
此外,乌敏岛、巴西岛和哥美都是著名的度假胜地。
新加坡以其采用现代化城市规划而闻名,人工填海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填海工程,新加坡成功地形成了许多新的土地,用于住房、商业和工业发展。
著名的人工填海项目包括滨海湾金沙、滨海湾花园和樟宜机场的第五备用跑道。
这些项目不仅展示了新加坡的城市发展实力,也为新加坡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4. 水域资源新加坡为一个岛国,自然资源相对有限。
然而,该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炼油中心之一,也是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
新加坡海峡不仅是国际航运的主要通道,还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船舶交通枢纽之一。
此外,新加坡致力于保护水资源,通过节约用水和海洋生态恢复项目来确保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
5. 自然环境尽管新加坡是高度城市化的地区之一,但该国致力于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
新加坡有多个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如濒临灭绝动物保育中心和濒临灭绝植物保育中心。
这些保护区为人们提供了远离城市喧嚣的绿洲,也为濒危物种提供了生活环境。
新加坡炼油厂提质增效探索
102摘 要:2020年初国际海事组织(IMO)限硫新规实施,高硫燃料油市场严重受挫,对新加坡炼油厂(SRC)炼厂生产效益产生很大冲击;3月份开始新冠疫情全球肆虐,对航空业发展影响深远,导致航空煤油需求遭受重创,叠加原油价格战,更是令新加坡炼油厂举步维艰。
相比同地区壳牌和埃克森美孚的炼厂,新加坡炼油厂工艺复杂度低且缺少下游化工集成,抗风险能力较差。
在此背景下,新加坡炼油厂积极响应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提质增效”行动方案,通过加强市场分析、优化生产方案、调整经营策略等举措,在减亏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
关键词:提质增效;产品结构;原油采购;高硫燃料油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sulphur regulation of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 at the beginning of 2020, the high sulphur fuel oil market suffered a serious setback, which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SRC refineries. From last March,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pandemic shook the development of aviation industry, resulting in heavy hit of jet fuel demands. Furthermore, the crude oil price made SRC’s refining business more difficult. Compared to Shell and Exxon Mobile’s refineries in Singapore, SRC has a lower process complexity without integration of downstream chemicals, which makes it less risk-resistant. Based on this situation, SRC refinery actively responded to CNPC’s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ction plan, and therefore mad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reducing losses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market analysis, optimizing the production plan, and adjusting the business strategy.Key words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product structure; crude purchase; HSFO新加坡炼油厂提质增效探索刘娜娜,王宝昌( 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新加坡分公司)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of SRCLIU Nana, WANG Baochang(PetroChina International (Singapore) Co., Ltd.)1 新加坡炼油厂基本情况和宏观环境分析1.1 炼油厂基本情况新加坡炼油厂原油加工能力约为1400万吨/年(28.5万桶/日),包括常减压蒸馏、减粘裂化、催新加坡利用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优势,已发展成为亚洲石油产品定价中心、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和国际石油贸易中心[1]。
中文完整的新加坡介绍
新加坡植物园
世界闻名的热带植物园之一 以研究和收集热带植物、园艺花卉而著称。
园内有两万多种亚热带、热带的奇异花卉和珍 贵的树木。
可分为热带、亚热带常绿乔木、灌木类、蔓藤 类、棕榈类、竹类、园艺花卉、水生植物、沼 生植物、寄生植物和沙漠植物等几大类 。
再加上别具一格的娘惹菜肴、糕点,以及种类繁多 的热带水果、海鲜。
1.1 中国菜
新加坡的华人大多来自中国的福建和广东,所以 新加坡的中国菜以南方菜系为主导。
广东菜、肉骨茶、海南鸡饭等都独具特色,深受 欢迎,在任何一家美食中心都可品尝得到。
至于中国其它地方的菜肴如川菜、北方菜、湖南 菜、台湾菜、上海小吃等,也在很多地方可以吃 到。
新加坡广场 上竖立着莱佛士的巨大雕象。
今天的新加坡与当年的这个英国人有着解 不开的缘源,当年莱佛士来到新加坡,就 是从这里登上新加坡岛,开始对新加坡进 行现代城市的规划。
小印度
当年佛莱士制定城市规划时,曾对当地的多元文化采取 了种族分隔居住的策略,象华人聚居区牛车水一样,这 里便是移民来新加坡的印度回教徒和孟加拉人聚居的地 域。
对外贸易
主要进口原油、机械设备、工业原料、食品等。 主要出口石油化工产品、电子、纺织品等。 主要贸易对象是马来西亚、美国、日本、中国
香港、泰国等。
(六)民 俗
饮食文化 主要禁忌
1. 饮食文化
新加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美食之岛,因其种族的多 元化,新加坡的饮食因而丰富多彩。
中式菜肴、西式快餐、日本料理、韩国烧烤、泰国 餐、印尼餐,还是马来风味、印度风味的饮食
鱼尾狮像
话说天下の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个亚洲热带岛国,由一个本岛和63个小岛组成。
它的气温变化不大,降雨量充足,动植物繁衍,体现了热带岛屿的特征。
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之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商业、运输、通讯、旅游中心。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
星岛的。
别称星洲、星岛、狮城国花:兰花现任总理李显龙,2004年8月12日宣誓就职,成为新加坡第三任总理,12月当选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新一任秘书长,2006年5月再次当选新加坡总理,5月30日宣誓就职总统纳丹,于1999年8月18日当选为新加坡共和国总统,9月1日正式宣誓就职,2005年9月连任。
自然地理位于东南亚,是马来西亚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
面积为699.4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有长堤与马来西亚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
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由50多个海岛组成,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1.6%。
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3米,海岸线长193公里。
属热带雨林气候,常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4~27℃。
年平均降水量2345毫米,年平均湿度84.3%。
人口概况,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马来人和巴基斯坦人多信奉伊斯兰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华人及斯里兰卡人多信奉佛教;此外,还有人信奉基督教。
英属殖民地时期(1819年~1942年)随着1860年代中蒸汽船的发展以及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新加坡成为航行于东亚和欧洲之间船只的重要停泊港口。
1870年代前后,随着当地橡胶种植业的发展,新加坡也成为全球主要的橡胶出口及加工基地。
到19世纪末,新加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1873年到1913年间,当地的贸易增长了八倍。
经济的发展也吸引了区域内的移民。
新加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唯一一起事件是1915年的印度兵起义。
驻扎在新加坡的印度回教徒士兵听说将被派去攻打奥斯曼帝国后,他们将兵营里的英国军官全部杀害,准备起义。
0亚洲主要国家沥青进出口情况简析
亚洲主要国家沥青进出口情况简析沥青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为促进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加大了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国家公路建设的发展加大了市场对沥青的需求,也给进品沥青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亚洲一些主要沥青出口国出口情况也随之有了相应的变化。
一、中国2006年沥青进口情况中国2006年进口沥青达到342万吨,较2005年的318万吨增加了24万吨,增长率达到了7%。
其中,中国从韩国进口的数量为1417704吨,占进口总数的42%;从台湾进口553400吨,占总数的16%;从新加坡进口了475838吨,占14%;从泰国进口391836吨,占总进口量的11%;从日本进口338576吨,占进口总量的10%;其余国家和地区包括伊朗、委内瑞位、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印度和香港等则占进口总数的7%。
二、亚洲主要沥青出口国2006年出口情况2006年韩国沥青出口总量为1634917吨,其中有1417704吨沥青出口到中国,占该国出口比例的87%;台湾沥青出口总量为64900吨,其中出口到中国大陆553400吨,占台湾出口总量的90%;新加坡出口沥青总量为1410957吨,其中出口到中国475838吨,占该国出口比例的34%;泰国沥青出口总量为564016吨,出口到中国391836吨,占该国出口比例的69%;日本沥青出口总量为34200622吨,出口到中国338576吨,占该国出口比例的99%;中国市场对沥青的高需求量确立了中国在这些国家牢不可破的出口地位。
三、亚洲主要沥青出口国2006年各月出口情况1、韩国作为占据中国进口沥青份额最大的国家,近年来韩国的沥青出口呈稳步上升趋势。
2000年至2006年,韩国沥青由41万吨大幅增至163万吨,增幅为300%,其中出口到中国的沥青总量则从11万吨大幅增至141万吨,是原来的13倍。
2006年1-2月份由于韩国SK停产检修以及S-Oil受燃料油高回报率的影响而减少沥青产量,使得韩国在该段时期内沥青出口量偏低,这直接影响到中国1-2月份的沥青进口量,而此时的中国国内进口商积极存货,因此中国只能从欧洲和中东地区寻求稳定的进口货源。
世界名港介绍
一、ROTTERDAM 鹿特丹港口介绍鹿特丹港位于荷兰西南沿海莱茵(RHEIN)河和马斯(MAAS)河西大河流入海汇合处所形成的三角洲上。
始建于13世纪末,当时仅是一个小型海港和贸易中心。
1600年开始发展成为荷兰第二大商港。
1870年港口直通北海的航道(市区距入海口约16n mile)得到整治后发展迅速。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是世界货运第一大港,是莱茵河流域的进出门户。
现为荷兰第二大城市,水、陆、空的交通枢纽,重要的商业和金融中心。
鹿特丹现为世界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又是西欧的商品集散中心,也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港口。
主要工业有炼油、造船、石油化工、钢铁、食品和机械制造等。
这里有大型炼油厂,其炼油能力占荷兰总能力的一半以上,是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
由于鹿港的许多著名建筑都是现代化的,因此,鹿港被誉为“欧洲最现代化的城市”。
港口距机场约6km,距阿姆斯特丹机场为70km。
该港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南风,冬温夏凉。
年平均气温最低1月份2~3℃,最高7月份17~19℃。
全年平均降雨量约700mm。
平均潮差:大汛为1.7m,小汛为1.5m。
本港港区面积约100km∧<2>,水域面积达27.7km∧<2>,最大水深为23m。
航道无闸,冬季不冻。
泥沙不淤,常年不受风浪侵袭。
港区主要码头泊位如下:码头类别泊位(个)岸线长(m)最大水深(m)───────────────────────────GENERAL CARGO(杂货)24 5189 16BULK CARGO (散货) 18 4855 21.3CONTAINER (集装箱) 26 5639 18OIL WHARF (油码头) 40 8215 21.5──────108 23898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门吊、可移式吊、全旋转浮吊、集装箱吊、桥吊、散货装卸机、跨运车、叉车、拖车及滚装设施等,还有直径为101.6~406.4mm的输油管等。
新加坡
的转口港。新加坡港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的中心。
港口条件
本港自然条件优越,水域宽敞,很少风暴影响,治区面积达538方米,水 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门吊、集袋箱吊、汽车吊、铲车、 深适宜,吃水在13m左右的船舶可顺利进港靠泊,港口设备先进完善,并采用 叉车、卸货机、吸扬机、牵引车、拖船及滚装设施等,其浮吊 计算机化的情报系统,同时谋求用户手续的简化和方便。 最大起重能力达203吨,拖船功率最大为1400kW,还有直径为 150~600mm的输油管供装卸石油使用。另有海上泊位多个,最 大可泊35万载重吨的超级油船,丹戎巴葛码头为集装箱专用码 头,有9个干线泊位和3个支线泊位,其中有6个泊位可靠6艘 "第三代"集装箱船舶同时作业,集装箱堆场可存放 平 3.1万TEU,有最新式的用于堆垛集装箱的橡胶轮胎式装卸机。 这批装卸机最大起重能力达40吨,跨距22.7m,提升高度19m, 轴距8m,运行速度在提升时为17m/min,在横移时为70m/mjn, 在行走时为134m/min,最高能堆垛7层,而普通装卸机只能堆 垛5层,并能自动将吊钩放到集装箱上方所需的位置上。另外
新加坡港位于新加坡(全称:新加坡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的新加坡岛南部沿海,西临马六甲(MALACCA)
海峡的东南侧,南临新加坡海峡的北侧,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转
口港,也是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又称狮城、星洲或星
岛。该港扼太平洋及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
世界港口与航线
授课老师:李元花
《世界港口与航线》这门课程是对物流管理 和商务管理5年制的同学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涵盖了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 港口是现代综合物流供应链的龙头,生产要 素的最佳结合点,是重要的信息中心,最大的 货物集结点。港口在生产、贸易、运输过程中 处在十分重要的集结点,作为水路运输的枢纽, 港口既集结了货主、货运代理行、船东、零售 商、海关以及商品检验机构等等。这就说明我 们学习这门课程对管理系的学生的重要性。
新加坡重点产业详细介绍
新加坡重点产业详细介绍新加坡属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高度依赖美、日、欧和周边市场,外贸总额是GDP的四倍。
为刺激经济发展,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努力向知识经济转型,并成立经济重组委员会,全面检讨经济发展政策,积极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商签自由贸易协定。
根据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
新加坡重点产业详细情况如下:【电子工业】电子工业是新加坡传统产业之一,2013年总产值808.6亿新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27.8%;增加值174.7亿新元,占制造业增加值的30.3%;就业人数7.64万人,占制造业就业人数的18.4%。
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计算机外部设备、数据存储设备、电信及消费电子产品等。
【化学工业】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和石油贸易枢纽之一,也是亚洲石油产品定价中心。
2013年化学工业总产值971.1亿新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33.4%;增加值为39.8亿新元,占制造业增加值的6.9%;就业人数2.49万人,占制造业就业人数的6%。
主要产品包括石油、石化产品及特殊化学品。
埃克森美孚、壳牌、住友化学公司及中国的中石油、中石化等世界著名石化企业纷纷聚集裕廊工业区。
【生物医药】生物医药是新加坡近年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3年总产值236.8亿新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8.2%;增加值117.9亿新元,占制造业增加值的20.5%;就业人数1.67万人,占制造业就业人数的4%。
启奥生物医药研究园和大士生物医药园吸引了世界顶尖10大制药公司前来投资。
【交通工程业】2013年总产值321.7亿新元,占制造业总值的11.1%;增加值97.7亿新元,占制造业增加值的16.9%;就业人数11.14万人,占制造业就业人数的26.8%。
新加坡岸外海事工程的主要建造和供应商是胜科海事(Sembcorp Marine)和吉宝集团(Keppel Group)。
新加坡:世界三大炼油
新加坡: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时间: 2009年04月22日来源:揭阳新闻网作者:新加坡,又名狮城,一个位于马来西亚半岛最南端、拥有热带海洋性气候的城市岛国,首先被人熟知的是它“花园城市”的美誉。
而到过新加坡的人,如果时间没有紧张到只能去乌节路、牛车水购物的话,应该都到过鱼尾狮公园,看新加坡的标志——鱼尾狮雕塑,看“大榴莲”,看新加坡河风光,还有河对面高高竖起无数吊装机的繁忙码头。
事实上,新加坡的码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码头之一。
新加坡,这个不可思议的弹丸之地,除了旅游标签之外,它还有着太多更显赫的标签:世界航运中心,亚洲最大的转口港,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世界三大石油贸易枢纽之一,亚洲石油产品定价中心,世界金融中心,世界贸易中心,亚洲硅谷……新加坡的标志——鱼尾狮雕塑因港而兴,以商富国。
新加坡从毫无本土石油资源发展成为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国际石油贸易中心、亚洲的石油产品定价中心,依靠其独特的世界地理位置,实现了能源战略的突破。
“东方十字路口”新加坡的快速崛起,并非偶然的神话,它的崛起之路是“扬长避短”的最佳案例。
而新加坡的“长”,就是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于东南亚,是马来西亚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
面积大约700平方公里,北临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的“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正所谓“咽喉的咽喉”。
正是大陆板块的这一巧妙组合,让新加坡很早就有了“东方十字路口”的美誉。
新加坡港水深港阔,自13世纪开始便是往来欧亚的中途驿站。
中国、阿拉伯和印度的商船已经由此地来往航行了好几个世纪。
东海岸是新加坡人的休闲圣地,也是游客享受新加坡海滩的佳选。
蜿蜒绵长的海岸线、温润的海风、柔软的沙滩、婆娑的椰林……漫步在东海岸,整个身心都是放松的。
休闲的人们很少会留意远处的海面,或者早已习以为常——远处海面上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各式各样的货轮,排成长长的一线,等待入港。
新加坡石化产业发展分析以及贸易发展经验分析
新加坡石化产业发展分析以及贸易发展经验分析新加坡作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新加坡石化产业对亚洲地区的石油化工的飞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从生产规模和贸易情况方面,分析新加坡石化产业发展现状和特征,并分析了新加坡石化产业发展经验,其中重点关注区域经济合作对新加坡石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标签:新加坡石化产业发展发展经验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不具备发展石化产业的先天优势,但新加坡政府不断地调整工业和产业政策,利用自身地理优势,顺应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吸引外资,用四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工业化进程,并首创以工业园区为主导的模式,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学习的标杆。
一、新加坡石化工业生产情况分析从表1中显示了2002年-2012年新加坡石化产业与制造业生产指数的情况,发现石化工业生产指数一直保持着比较平稳的增长,并且发展速度略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是新加坡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2004年新加坡的石化工业总产值为533.37亿新元,在2012年石化工业总产值为1020.55亿新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33.9%。
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4年-2012年新加坡石化工业的产值和增加值情况。
发现专用化学品的工业产值虽然不高,但其增加值却逐年增高,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增加显著,到2008年已超越石油制品和石化产品的增加值,成为石化产业集群中工业增加值最高的子产业,2012年专用化学品生产的工业增加值达20.07亿新元,占石化产业工业增加总值的42%。
这与新加坡石化产业不断向下游发展、集中生产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工业政策十分吻合。
二、新加坡石化产业贸易情况分析在新加坡政府出口导向政策的影响下,新加坡的石化产业属于出口型产业,原材料均从其他国家进口,经炼制加工后,出口石油制品,并为中下游企业提供生产原料,进而出口石化产品和附加值更高的专用化学品。
新加坡的石化产品除少部分供国内的消费外,大部分产品均供出口。
新加坡产业结构
新加坡产业结构新加坡产业结构单一,其制造业以电子和炼油业为主,其它制造业在经济成分中所占比重较低,电子和化工行业又主要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
新加坡政府决定今年大力发展生化医疗科学产业,希望该产业能够成为新加坡经济第四个重要产业。
制造业:新加坡国内经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的兴衰。
它既是创造就业的最重要的部门,也是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
制造业的发展受海外需求变化影响很大。
以1991年为例,制造业的出口额占制造业全年产值的65.7%。
在电子和石油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1993年新加坡的制造业增长了9.8%,比1992年的2.5%,高出7个百分点。
在制造工业中,电子电器制造业占重要的地位。
1992年该部门的产值为199.2亿美元,而1993年则激增23%,达到245亿美元。
曾一度是制造业核心的石油炼制业现仍为制造业中仅次于电子电器制造业的第二大部门。
1991年石油制品产值为70.3亿美元,1992年为67.2亿美元。
而1993年由于市场需求增加,石油制品产值增长14%,达到76.6亿美元。
新加坡制造业的国有企业多是资本密集型大企业,而约71000个私人中小企业则略逊一筹。
政府现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向海外发展,以保持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能源:新加坡是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
1990年初,海湾战争使科威特的炼油厂被迫关闭,世界石油供给量锐减,世界石油需求量增长强劲,现代化的炼油设施使新加坡在这一轮世界性的竞争中处于有力地位。
该部门的生产曾达13%的高增长率。
1991年初,随着科威特炼油能力的逐步恢复,新加坡的石油炼制业开始收缩,导致近两年来仅以3—4%的速度增长。
但预计,随着亚太经济稳定增长,石油需求量逐年加大,新加坡石油炼制业的前景仍令人看好。
新加坡港介绍
主营业务
TWO
中转业务
从1960年开始,集装箱运输在世界上逐渐兴起。新加坡抓住
机遇,开始大力兴建集装箱专用泊位,首个泊位于1972年投入 运营。通过逐步改建和新建集装箱专用码头,配合积极的集装 箱中转政策,并与政府当局和相关行业紧密协作,新加坡港迅 速发展,转变成为地处东南亚的集装箱国际中转中心。
国际船舶燃料供应中心。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
心,世界排名前列的Shell、Exon Mobil、BP等石油公司均 把新加坡作为石油提炼和仓储基地。产业的规模效应使 得船用成品油的价格相对较低,加上位于国际航线的要 冲,新加坡已发展成为国际船舶燃料供应中心,往返欧 亚航线的船舶大部分只选择在新加坡或鹿特丹两地加油。
新加坡港与世界上123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建立了
业务联系,每周有430艘班轮发往世界各地,为货主提供多种 航线选择。有了如此高密度、全方位的班轮航线作保证,需要 中转的集装箱到 了新加坡很快就会转到下一个航班运往目的 地。新加坡港的大部分集装箱在港堆存时间为3-5天,其中 20%的堆存时间仅为1天。新加坡作为国际集装箱的中转 中心, 极大地提高了全球集装箱运输系统的整体效能,成为国际航运 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新加坡国际航运中心的最大特 色。
THREE
集装箱年吞吐量 世界排名
近几年来,新加坡港已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共有250多条航
线来往世界各地,约有8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家船公司的各种船舶 日夜进出该港,平均每12分钟就有一艘船舶进出。一年之内相当于 世界现有货船都在新加坡停泊了一次。所以新加坡有“世界利用率 最高的港口”之誉称。该港每天还有30多个国家航空公司的200多个 航班在新加坡机场频繁起降。
运要道上。因此成为了很多出口商进行货物运输的必经港口。 另外,新加坡港也是新加坡著名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 的中心。
新加坡简介
新马合并(1963-1965)
合并后,新加坡开始和中央政府发生矛盾,对治国方针也有不同的看法。新马政 府第一次发生公开的矛盾是在1963年12月21日。双边经济的矛盾在1964年12月, 同月,中央政府宣布将关闭新加坡的中国银行的分行,原因是中国银行在资助马 来亚共产党的武装活动。两地在政治上也有冲突,1963年联盟党在中央政府的支 持下参加了新加坡州选举。然而,联盟党不仅未添一席,原有的三个选区也被人 民行动党夺取。1964年9月,新加坡又发生了种族暴乱,结果双方死伤惨重。 “马来人至上”的观念逐渐走向了舞台的中心,非马来人的政党都公开表示反对 “种族主义” 的信条。当时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认为,解决两个族群冲突 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华人占人口多数的新加坡独立出去,以保证马来人在马来西亚 的统治,于是,1965年8月9日,执政联盟在国会紧急通过修宪,将新加坡驱逐出 联邦。
娘惹文化
东南亚有个峇峇娘惹族群,是数百年前中国移民和马来女人所生的 后代,主要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爪哇一带。新加坡、槟城、 马六甲、英属殖民地的峇峇娘惹,又被称为海峡华人。男的是峇峇, 女的为娘惹。峇峇娘惹保存的中国传统习俗来自历史的某段时空, 然后停格了,后来加入了马来文化习俗的影响,所以不等同于中土 文化。
国名由来
新加坡是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岛屿,勤劳 勇敢的人民在这片弹丸之地创造出了许多世界奇 迹,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航运中心。新加坡是一 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 公元1324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 乘船到达此岛,在现今的新加坡河口无意中发现 一头动物形若狮子,于是把这座小岛取名 “Singapura”。“Singa”就是狮子的意思, “Pura”则代表城市,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 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这就是新加坡 “狮城” 的来历。
新加坡发展的思考
对新加坡发展的思考:一.新加坡简介新加坡自然地理位于东南亚,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
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
因为马六甲海峡是联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要道,死欧洲、非洲、西亚、南亚、与东亚、大洋洲之间海上贸易的必经之道,所以新加坡则是马六甲海峡最重要的港口。
新加坡于1959年成立自治政府,1963年并入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被迫独立建国,经过短短40年的发展,从贫穷落后发展到和谐繁荣,这一切都与其所走过的发展道路、采用的经济模式,以及所制定的政策密切相关。
二.新加坡崛起的原因:1.新加坡发展政策及战略:(1)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
新加坡政府在独立后的经济发展中,贯穿和实行了以下经济运行管理模式及理念同西方接轨。
新加坡政府为解决国内就业, 在实施工业化进程中, 始终力求使自己的工业产品面向美、欧、日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场, 实行西方的工业标准,并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在金融、运输等服务行业采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同或近似的作法。
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2)工业发展战略和模式。
新加坡政府采取了适合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工业战略, 其工业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①劳动密集阶段。
独立初期, 新加坡失业率高达, 劳动力成本低廉, 鉴于新加坡是印尼、马来西亚两地的主要转口贸易中心和加工中心, 新加坡政府首先采取了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方针, 主要行业为传统手工业, 纺织、电子零部件等产业, 改善基础设施、实行税务优惠、鼓励本地投资创业、提供银行与贷款服务等措施, 政府注重发展资本密集型制造业, 最大限度解决失业问题, 实现全民就业。
②资本密集阶段。
世纪年代初期,新加坡政府开始着手重组经济结构, 将制造业朝着高附加价值、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化,研发、设计、工程、信息科技等行业逐步兴起, 国际著名跨国公司为投资主体的电脑、电脑附件制造业以及石化制造业陆续落户新加坡。
中国周边主要国家和地区石化工业发展战略
中国周边主要国家和地区石化工业发展战略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周边各国及地区的石化界开始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债务结构、技术创新、资源储备、成本结构、投资方向、市场定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战略调整。
文章对中国周边主要国家和地区目前的石化工业发展战略及其今后趋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周边国家石化工业发展战略近50年来,世界石化工业历经了起步、发展和步入成熟的阶段,并成为全球性的产业之一。
随着亚洲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新兴市场的出现,在亚洲各国政府积极的产业政策支持之下,该地区石化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石化工业已初步形成美、欧、亚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从亚洲的石化布局来看,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省、新加坡、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中国周边主要国家和地区及沙特阿拉伯及伊朗占据了亚洲石化工业的主导地位。
在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之后,周边各国和地区的石化界人士开始深刻反思,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趋势之下,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债务结构、技术创新、资源储备、成本结构、投资方向、市场定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战略调整,从而拉开了亚洲新一轮石化工业发展战略的序幕。
1 周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石化工业现状周边主要国家和地区是近20年来全球石化工业发展最快的区域,其石化产业规模已超过了钢铁、纺织和机械制造等传统行业,且领先于通讯、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新兴行业,是该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从石化工业整体实力来看,该区域已初步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其原油加工能力占世界总加工能力的20.6%,炼厂平均加工能力为8 590 kt/a,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 390 kt/a;乙烯生产能力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3.6%,平均每套裂解装置乙烯生产能力接近490 kt/a,趋势表明该地域的石化工业比重还将保持上升势头。
就各国、各地区石化工业发展而言,由于自然资源、国家政策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周边主要国家和地区石化工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2009年04月22日来源:揭阳新闻网作者:
新加坡,又名狮城,一个位于马来西亚半岛最南端、拥有热带海洋性气候的城市岛国,首先被人熟知的是它“花园城市”的美誉。
而到过新加坡的人,如果时间没有紧张到只能去乌节路、牛车水购物的话,应该都到过鱼尾狮公园,看新加坡的标志——鱼尾狮雕塑,看“大榴莲”,看新加坡河风光,还有河对面高高竖起无数吊装机的繁忙码头。
事实上,新加坡的码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码头之一。
新加坡,这个不可思议的弹丸之地,除了旅游标签之外,它还有着太多更显赫的标签:世界航运中心,亚洲最大的转口港,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世界三大石油贸易枢纽之一,亚洲石油产品定价中心,世界金融中心,世界贸易中心,亚洲硅谷……
新加坡的标志——鱼尾狮雕塑
因港而兴,以商富国。
新加坡从毫无本土石油资源发展成为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国际石油贸易中心、亚洲的石油产品定价中心,依靠其独特的世界地理位置,实现了能源战略的突破。
“东方十字路口”
新加坡的快速崛起,并非偶然的神话,它的崛起之路是“扬长避短”的最佳案例。
而新加坡的“长”,就是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于东南亚,是马来西亚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
面积大约700平方公里,北临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的“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正所谓“咽喉的咽喉”。
正是大陆板块的这一巧妙组合,让新加坡很早就有了“东方十字路口”的美誉。
新加坡港水深港阔,自13世纪开始便是往来欧亚的中途驿站。
中国、阿拉伯和印度的商船已经由此地来往航行了好几个世纪。
东海岸是新加坡人的休闲圣地,也是游客享受新加坡海滩的佳选。
蜿蜒绵长的海岸线、温润的海风、柔软的沙滩、婆娑的椰林……漫步在东海岸,整个身心都是放松的。
休闲的人们很少会留意远处的海面,或者早已习以为常——远处海面上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各式各样的货
轮,排成长长的一线,等待入港。
船只锚泊的地方离海岸不算近,但大多为巨型货轮,所以足可以看清一些船体上的字母。
那些字母表明货船所属的船公司,有“APL”(新加坡东方海皇船公司)、“MAERSK SEALAND”(丹麦马士基航运公司)、“HYUNDAI”(韩国现代商船社)、“WAGENBORG”(荷兰船公司)、“CLI PPER”(丹麦船公司)、“RI CKM ERS”(德国船公司)、“VOSCO”(越南航运公司),等等,这里真是一个世界各大船公司展示家什的大舞台。
新加坡港实行自由港政策,为客商提供方便和优惠,如对中转货物提供减免仓储费、装卸搬运费和货物管理费等,以吸引世界各国船公司,进一步巩固其国际航运中心地位。
新加坡有200多条航线,连接世界10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主要港口,世界上约有130多家船公司的各种船舶日夜进出新加坡港。
同时,新加坡港口拥有40万吨级的巨型旱船坞,可以修理世界上最大的超级油轮,是亚洲最大的修船基地。
新加坡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连续作业。
有人说,全球每5个中转箱中,就有1个是由新加坡码头处理的,堪称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
现在新加坡港已是东方第一大港,进港船舶注册吨数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荷兰的鹿特丹港。
从无油到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
从毫无本土石油资源发展成为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国际石油贸易中心、亚洲石油产品定价中心,这是新加坡充分利用马六甲海峡的海上石油通道枢纽,实现的能源战略突破。
世界三大炼油中心:荷兰的鹿特丹,美国的纽约,还有一个就是新加坡。
相对前两地,新加坡显得有些特别,在本土没有规模性的天然资源产出的条件下,成为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确实有些不可思议。
新加坡的优势就在于它较早地明确了自己在世界能源版图上的定位,抢占了国际市场的先机。
新加坡是因港而兴的国家。
由于港口贸易的繁荣、往来船只数量巨大,轮船、飞机需要的燃料油数量和品种不断增多,使新加坡本身成为国际上主要的燃料油消费市场。
同时,伴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日本每年都要经由新加坡输入大量的能源资源,而东南亚各国对石油的消费需要也日益多样化。
新加坡较早地意识到由能源决定的世界经济版图正在形成,而新加坡这个港口之城,正处于西亚原油产地和东方石油消费区之间。
新加坡找到了自己在世界能源版图上的分工,充分利用其扼守能源通道的特殊位置,审时度势,发展了炼油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并一跃成为世界重要的炼油中心和亚洲石油交易市场。
新加坡有部分的国土是与海争地、靠填土而来的。
以填海造陆方式衔接而成的裕廊岛,是新加坡发展石化工业的专业用地。
裕廊岛位于新加坡本岛的西南方向,是由临近的6个小岛填海连接而成,并修建一条长堤与本岛相连。
裕廊岛填海工程从1995年开始,分几个阶段进行,至今已发展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现代化炼油中心,并以其高效的服务以及较低的初期投资成本,吸引了欧、美、日的众多石油化工厂商进驻。
现在,有近百家世界领先的石油、石化公司进驻裕廊岛,其中包括法国液化气集团、壳牌、埃克森美孚等跨国公司。
经过多年的努力,裕廊岛已形成了完整的石油和化工体系,炼油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5以上。
新加坡原油炼制能力超过130万桶/天,日加工原油能力相当于东南亚地区炼油总量的40%。
新加坡同时是一个进行调和的基地,其他地区的低品质燃料油被运到新加坡以后,经过调和再进行出售。
经过多年的发展,新加坡燃料油市场在世界燃料油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亚洲最重要的石油集散地和炼油基地之一,新加坡的炼油业主要由壳牌、埃克森美孚和新加坡石油公司(SPC)把持。
新加坡石油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大型区域性石油天然气公司,其主要业务包括原油炼制、市场营销与分销、原油及石油产品的加工、储存及油轮运输等,拥有世界级的石油炼厂、油品系列和超大型储存中转设施。
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是亚洲第一家能源期货交易市场。
新加坡油品市场的价格行情,在
亚洲的能源交易商中是十分重要的基准价格。
这种话语权源自新加坡强大的炼油能力和集散交易能力。
同时,近年来新加坡新建和扩充的周边油库,具备超过亿桶原油及成品油的储存和集散能力,因此吸引全球50多家大型石油公司在此设置经营总部和数百家中小型石油贸易公司全天候交易集散。
因此,新加坡掌控了亚洲油品市场价格行情,成为亚洲石油产品定价中心。
新加坡炼油厂
打造世界清洁能源中心
面对世界对能源需求的饥渴和对能源枯竭的恐慌,新加坡确立了新的能源规划——致力于打造世界清洁能源中心,为世界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支持。
能源是经济社会的血液,一次能源极其有限,加之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人们开始把希望转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新加坡人善于从挑战中看到商机,而行动更是果断有力、迅速高效。
新加坡确立的能源规划,是从炼油和石油贸易中心发展成清洁能源中心,致力于将本国打造成世界清洁能源的枢纽,以抓住世界对能源需求越来越紧迫的机遇。
2007年年初,新加坡政府公布,在之后5年将投入3.5亿新元,推动新加坡发展成为全球清洁能源枢纽,目标是让洁净能源领域在2015年为新加坡带来17亿新元的增值并创造7000个就业机会。
2007年年底,新加坡政府发布了《国家能源政策报告书》,指出在增加石油提炼的投资和产量、以稳固新加坡作为亚洲首要能源交易中枢地位的同时,增加交易的能源产品选
项,尤其是液化天然气、生物燃油和二氧化碳排放配额,大力争取洁净能源,如太阳能、电池和生物燃油的增长机会,并成立了洁净能源计划办事处。
令世人瞩目的是,2007年年底新加坡迎来其迄今最大的外资项目,也是全球太阳能产业至今最大的单一投资项目,挪威再生能源公司宣布在5年内,投资30亿欧元在新加坡兴建世界最大的综合太阳能组件制造中心,生产太阳能晶片、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模块。
这个项目将建成世界上最大且品种齐全的太阳能产品制造中心。
项目一旦建成,可年产150万千瓦太阳能产品。
据介绍,挪威再生能源集团在全球筛选了2000个备选的场所,最后选择了新加坡。
而这个项目也将把新加坡推上世界太阳能领域的舞台。
太阳能工业是目前全球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业内人士相信,到2010年太阳能价格会下跌至一般能源的价格水平,这样一来,市场会迅速接纳并使用太阳能产品,为太阳能事业的发展带来强劲的需求和持续的高增长。
欧洲太阳能光伏工业协会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使用太阳能电力的人将多达10亿。
这些都增强了新加坡发展太阳能的信心和勇气,把发展太阳能作为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领域之一。
新加坡发展太阳能有着一定的基础优势,新加坡有着“亚洲硅谷”的地位,半导体晶片工业发展了40多年,有着成熟的产业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能。
同时,优良的基础设施建设、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高效规范的管理,都是新加坡的优势。
另外,新加坡在科研配套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2008年4月,新加坡政府依托新加坡国立大学专门成立了太阳能研究所,投入1.3亿新元,建设亚洲最全面的太阳能研究中心。
近年来,一些设在新加坡的跨国能源企业,在替代能源领域投入巨资。
新加坡也吸引了许多世界级的重大项目落户,例如劳斯莱斯投下1亿新元在新加坡研发燃料电池等。
因港而兴,以商富国。
新加坡能源规划清晰,充分参与世界分工,在助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成就了自己经济腾飞的梦想。
(原载英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