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球炼油技术回顾

2015年全球炼油技术回顾
2015年全球炼油技术回顾

2015年全球炼油技术回顾!

全球炼油技术经过15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能为当今世界六百多个炼油厂提供各种原油加工解决方案。近年来,围绕扩大资源、降低成本、生产清洁化和实现本质安全等方面,全球炼油技术在重质/劣质原油加工、减压渣油高效转化、炼油化工一体化、清洁燃料生产、生物替代燃料等方面取得持续发展。

01

加氢技术方面,Chevron公司、UOP公司、Shell公司和Axens 是目前加氢裂化成套技术的主要供应商。全球采用UOP技术的加氢裂化装置超过150套,采用Chevron公司技术的装置超过100套。近年来,加氢裂化工艺的主要技术进展为:1)利用液相连续反应区的加氢裂化方案,能够以较小的反应器容积获得较高的单程转化率;2)新型的吸附工艺,能够提高进入加氢裂化装置的HVGO质量;3)能够调整加氢处理装置苛刻度以提高超低硫汽油(ULSG)辛烷值和超低硫柴油(ULSD)质量的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工艺。另外,催化柴油(LC0)加氢转化生产高品质汽油和芳烃的技术正在受到关注。UOP的Unicracking技术及LCO-X技术为该领域代表性技术。中国石化石科院研发的LTAG技术将催柴通过选择性加氢再选择性催化裂化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或芳烃,目

前已经通过中国石化的鉴定并计划在旗下二十余家炼厂推广。在当前我国的经济态势下,利用该项技术合理压减柴汽比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国定床渣油加氢技术研发的重点是如何延长装置运行周期和加工更劣质原料。典型的固定床加氢工艺技术主要有RDS/VRDS工艺、ResidHDS工艺、RCD Unibon工艺、Residfining工艺等。活动床渣油加氢技术逐

步成熟,国内外有22套已建和在建的渣油沸腾床加氢裂化

装置,主要采用LC-Fining工艺和H-Oil工艺。浆态床渣油

加氢裂化工艺正在开发,典型技术有VCC、EST、HDHPLUS、Uniflex和VRSH等,首套工业装置已于2013年建成投产。为更大限度提高轻油收率,渣油加工组合技术迅速发展,如溶脱沥青-脱沥青油(DAO)催化裂化-脱油沥青DOA气化

组合工艺、渣油加氢-催化裂化双向组合工艺(RICP)等。

润滑油加氢工艺主要有Chevron的IDW工艺、ExxonMobil 的MSDW和MLDW工艺、BP公司的BPCDW工艺和法回Axens工艺。

02

催化裂化方面,国外催化裂化工艺的进步主要集中在多产柴油和/或丙烯以及针对劣质原油加工等方面。代表性技术包括Shell公司同时多产柴油和丙烯的MILOS工艺,Axens公司多产丙烯的PetroRiser工艺,UOP公司多产丙烯的RxPro

工艺,新日本石油公司(JX)和沙特阿拉伯法赫德国石油矿

业大学(KFUPM)的下行式多产丙烯的HS-FCC工艺,KBR 公司以石脑油为原料增产丙烯的K-COT工艺,以及UOP公司对重质原油和沥青衍生原油进行催化改质的CCU工艺等。中国在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层面后来居上,由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DCC(催化裂解)、MIP(多产异构烷烃的催化裂化工艺)等一系列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催化原始创新技术,标志着中国催化裂化技术整体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03

催化重整技术方面,UOP公司CCR工艺和Axens的Octanizing工艺作为世界上最有争力的两种连续催化重整工艺,仍在不断升级和完善。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逆流床连续重整技术,已完成60万吨/年工业试验,其产品液体收率和氢气产率等主要性能指标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石化成为全球第三家具有连续催化重整原创技术的供应商。

04

焦化技术方面,全球现有的焦化装置中,延迟焦化技术占78%,流化焦化技术占8%,灵活焦化和其它技术占14%。在延迟焦化技术上居领先地位的美国康菲、Foster Wheeler/UOP和Lummus公司,分别开发了延迟焦化与其它装置集成的组合工艺、提高石油焦价值的组合工艺、延迟焦化石油焦的质量和结构控制技术,同时改进焦化塔进料结构、焦化加热炉设计,延长了装置运转周期。近年来随着对

焦化装置污染问题的重视,七十年代在日本实现首次工业应用的ExxonMobil灵活焦化技术开始重新引起业界的兴趣。近几十年来,中国炼油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由大至强的阶段,在几代石油人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国已全面掌握了现代化炼油工业的全流程技术,具备利用自有技术建设单系列千万吨级炼油厂的能力,以催化裂化、逆流连续重整、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柴油加氢处理脱硫技术为代表的部分炼油技术世界领先!

中国炼油企业排名

《中国经济周刊》研究部根据权威机构最新公布的各大炼油企业原油加工能力等相关数据,研究并排定了2010年中国十大炼油企业,榜单依次为:大连石化、镇海石化、天津石化、上海石化、茂名石化、金陵石化、广州石化、福建石化、惠州石化、高桥石化。其中,中石化独占8席,中石油、中海油各占1席;整体炼油能力为全国的三成。 No.1 大连石化(隶属中国石油) 2010年炼油能力2050万吨 2004年,大连石化原油加工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首个千万吨级炼油厂。2010年,大连石化炼油能力达到205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相比2005年的1050万吨增长近一倍。 大连石化处于辽宁省大连市,海陆运输方便,是中国重要的原油加工及转运基地。目前,该公司正在加强管理,升级炼化生产装置,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志型炼化企业。 No.2 镇海石化(隶属中国石化) 2010年炼油能力2000万吨 镇海炼化成立于1975年,整体实力一直处于中国炼化行业的领先地位,是中国大陆首家进入世界级大炼厂行列的炼油企业,多年保持2000万吨以上的炼油能力。 近年来,镇海炼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带动了周边金融、商贸、物流等产业的集聚和辐射,为地方环保事业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No.3 天津石化(隶属中国石化) 2010年炼油能力1550万吨 2010年,天津石化原油年加工能力1550万吨,相比2005年的550万吨提高了近两倍。天津石化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东临渤海油田,南靠大港油田,并与天津市区和塘沽新港有铁路、公路相通,与大港油田和天津港南疆石化码头有输油管线相连,地理位置优越,海陆运输方便。

炼油工艺技术总结

炼油工艺技术总结 中华二建集团有限公司王贵良 一、中国炼油工业技术的新发展 据美国《油气杂志》世界炼油特别报告统计,2005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达 3.1亿吨,超过俄罗斯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炼油大国,位于世界第 二。但是,中国石油产品质量还相对较低,技术相对落后。因此,汽车排气污染较重。中国预测到2010年自产原油达到和超过2.8亿吨,但远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现在每年需要大量进口原油(从战略角度考虑),进口原油80%来自沙特、伊朗、伊拉克、阿联酋和科威科等国家,这些中东国家原油大多含硫比较 高(约95%以上,含硫原油来自上述国家),加工成本相对较高。 以2004年为例,可以进行比较看出: 中石化全年加工原油13295万吨,其中汽油2358万吨,柴油5089万吨,煤油636万吨。 中石油全年加工原油11077.5万吨,其中汽油2386.6万吨,柴油4363.4 万吨,煤油306万吨。 中石化每吨原油提炼汽油0.177吨,柴油0.383吨,成品油率60.8%。 中石油每吨原油提炼汽油0.215吨,柴油0.394吨,成品油率63.7%。 国际水平,每吨原油提炼汽油0.29吨,柴油0.49吨,成品油率80%以上. 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在炼油工艺存在巨大差距,仅从收率上看20%^上的巨大差距。 从质量上看,我国汽柴油质量正面临着世界清洁燃料标准的严峻挑战。目前,国家规划实施严格燃料规范,欧U标准已在2005年7月1日执行。2010 年在全国施行欧U标准,奥运北京率先施行欧W标准,环境大为改观。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就必须走炼油高新技术之路。 (一)走深加工(渣油催化技术)技术 渣油催化裂化中国目前加工能力约9300万吨,其中包括1800万吨常压渣油(AR,1300万吨减压渣油,渣油的催化裂化(RFCC已成为重油转化的重要装置,但产品质量和技术受到环境保护的严重挑战,必须开发FC 即将

中石油中石化炼厂

中石油下属炼化企业 中石化下属炼化企业

大庆石化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区分公司。是以大庆油田原油、轻烃、天然气为主要原料,从事炼油、乙烯、塑料、橡胶、化工延伸加工、液体化工、化肥、化纤生产,并承担工程技术服务、生产技术服务、机械加工制造、矿区服务等职能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 公司始建于1962年,前身是大庆石油化工总厂,1999年10月重组分立为大庆石化公司和大庆石化总厂;2007年6月重新整合为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化肥、化工和腈纶装置分别于1963年、1976年、1986年和1988年建成投产。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公司逐步形成了以炼化生产为主,工程技术、多种经营、矿区服务并存的“四位一体”业务格局。现有二级单位34个,员工3.1万人,生产装置137套,固定资产原值285亿元、净值115亿元,2007年销售收入达到395亿元。年加工原油65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60万吨/年,聚乙烯56万吨/年,聚丙烯10万吨/年,丙烯腈8万吨/年,丁辛醇8万吨/年,苯乙烯9万吨/年,聚苯乙烯2.5万吨/年,SAN7万吨/年,ABS10.5万吨/年,顺丁橡胶8万吨/年,腈纶丝6.5万吨/年,合成氨45万吨/年,尿素76万吨/年,复合肥30万吨/年。可生产48个品种187个牌号的产品。 公司整体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被评为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产品出厂合格率始终保持100%。石油、化工、塑料、腈纶等系列产品荣获全国市场同行业“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无投诉用户满意品牌”称号。企业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国家“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等称号,实现了生产与安全、能源与环境、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 前进中的大庆石化公司,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履行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努力创造良好的经营业绩,最大限度地回报股东、回报社会、回报员工,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2015年全球炼油技术回顾

2015年全球炼油技术回顾! 全球炼油技术经过15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能为当今世界六百多个炼油厂提供各种原油加工解决方案。近年来,围绕扩大资源、降低成本、生产清洁化和实现本质安全等方面,全球炼油技术在重质/劣质原油加工、减压渣油高效转化、炼油化工一体化、清洁燃料生产、生物替代燃料等方面取得持续发展。 01 加氢技术方面,Chevron公司、UOP公司、Shell公司和Axens 是目前加氢裂化成套技术的主要供应商。全球采用UOP技术的加氢裂化装置超过150套,采用Chevron公司技术的装置超过100套。近年来,加氢裂化工艺的主要技术进展为:1)利用液相连续反应区的加氢裂化方案,能够以较小的反应器容积获得较高的单程转化率;2)新型的吸附工艺,能够提高进入加氢裂化装置的HVGO质量;3)能够调整加氢处理装置苛刻度以提高超低硫汽油(ULSG)辛烷值和超低硫柴油(ULSD)质量的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工艺。另外,催化柴油(LC0)加氢转化生产高品质汽油和芳烃的技术正在受到关注。UOP的Unicracking技术及LCO-X技术为该领域代表性技术。中国石化石科院研发的LTAG技术将催柴通过选择性加氢再选择性催化裂化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或芳烃,目

前已经通过中国石化的鉴定并计划在旗下二十余家炼厂推广。在当前我国的经济态势下,利用该项技术合理压减柴汽比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国定床渣油加氢技术研发的重点是如何延长装置运行周期和加工更劣质原料。典型的固定床加氢工艺技术主要有RDS/VRDS工艺、ResidHDS工艺、RCD Unibon工艺、Residfining工艺等。活动床渣油加氢技术逐 步成熟,国内外有22套已建和在建的渣油沸腾床加氢裂化 装置,主要采用LC-Fining工艺和H-Oil工艺。浆态床渣油 加氢裂化工艺正在开发,典型技术有VCC、EST、HDHPLUS、Uniflex和VRSH等,首套工业装置已于2013年建成投产。为更大限度提高轻油收率,渣油加工组合技术迅速发展,如溶脱沥青-脱沥青油(DAO)催化裂化-脱油沥青DOA气化 组合工艺、渣油加氢-催化裂化双向组合工艺(RICP)等。 润滑油加氢工艺主要有Chevron的IDW工艺、ExxonMobil 的MSDW和MLDW工艺、BP公司的BPCDW工艺和法回Axens工艺。 02 催化裂化方面,国外催化裂化工艺的进步主要集中在多产柴油和/或丙烯以及针对劣质原油加工等方面。代表性技术包括Shell公司同时多产柴油和丙烯的MILOS工艺,Axens公司多产丙烯的PetroRiser工艺,UOP公司多产丙烯的RxPro 工艺,新日本石油公司(JX)和沙特阿拉伯法赫德国石油矿

中国大炼油化工厂实力大比拼有图有真相

中国20大炼油化工厂实力大比拼有图有真相! “大炼油、大乙烯、大芳烃、大码头、大仓储” 38万吨/年、PTA 34万吨/年、聚酯20万吨/年;原油储存能力27万立方米,拥有与主要生产装置相配套的装机容量40万千瓦、供水10万吨/日等公用工程系统。主要产品有清洁汽油、煤油、轻柴油、液化气、石油焦、乙烯、丙烯、聚乙烯、聚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对二甲苯、精对苯二甲酸、石油苯、聚酯、涤纶短纤等石油炼制、化工、化纤三大类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知名度,其中涤纶短纤维、3#喷气燃料为国优产品;“天仙牌”涤纶短纤维、“津港牌”轻柴油、“津港牌”车用汽油、“津港牌”3#喷气燃料、“大港”牌工业用纯苯被评为“天津市名牌产品”“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经过50余年的成长,茂名石化已经发展成为原油年加工能力达到1350万吨的大型炼化企业。茂名石化旗下产品种类多、质量高,并计划在“十二五”“十五”期间炼油炼化的改造,金陵石化原油综合加工能力达1350万吨,已成为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特大型石油炼化企业。金陵石化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及石化产品的加工生产和销售,拥有炼油、水煤浆、热电、烷基苯等40余套大型生产装置,原油加工手段齐全,生产技术力量雄厚,是中国石化旗下的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之一,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洗涤剂原料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苯酐生产基地。金陵石化拥有“红叶”、“加佳”、“枫叶”“十二五”“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自1958年投产以来,实现利税200多亿元,历来以出产品、出技术、出经验、出人才、出效益而着称,分别被誉为新中国炼油工业和石化工

业的“摇篮”。兰州石化公司集炼油、化工和化肥生产为一体,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石化企业。公司拥有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050万吨/年和7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并具备相配套的二次加工能力,能生产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催化剂、合成橡胶等400余种石化产品,是我国“摇篮”,是集“油化纤塑洗蜡”“独一无二”、“数一数二”“百项重大经典工程”“十一五”期间石化产业发展的标志性项目,2006年5月开工建设,2008年6月建成投产。青岛炼化采用中国石化自有知识产权的领先工艺技术,拥有17套工艺生产装置和相应的公用工程、辅助设施,占地面积265公顷,具有规模经济、技术先进、环保领先、效益显着等鲜明特征。青岛炼化可年加工进口原油1000万吨,生产汽煤柴成品油700多万吨,成品油质量全部达到欧Ⅲ标准,部分达到欧Ⅳ“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的重要项目,是中国石油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中国石油调整炼油化工业务布局的重要战略性工程。广西石化用33个月建成并投产一座千万吨炼厂;联合开工管理团队模式(ICMT),有效融合开工队、开工专家、保镖、保运、供货商技术服务人员等各方面的力量,发挥中国石油的整体优势,解决了新建炼厂首次开工人力资源不足问题,实现一次开厂成功。广西石化年加工能力1000万吨,总加工方案采用全加氢型工艺流程,加工的原油全部从海外进口。主要产品有柴汽油、航煤、聚丙烯、硫磺等,油品质量全部达到欧Ⅲ标准,部分达到欧ⅣⅢ标准,部分达到欧Ⅳ标准,产品主要销往海南省、华南、西南及香港、澳门等地区,并直接辐射东南亚市场。公司从2006年9月开始,汽油、柴油、航空煤油、车用液化气、硫磺、MTBE等产品出口销往东南亚、香港、

世界各大石油公司汇总

世界各大石油公司汇总 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是世界著名的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成立于1907年,一直由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占60%股份,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英国)占40%的股份。两家母公司均为上市公司,皇家荷兰石油公司的股票在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苏黎士等9个城市挂牌上市,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在伦敦、纽约、巴黎等5个城市挂牌上市。1996年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在全球500家大公司中排名第6位,在全球石油公司中排名第1位。该公司集团主要从亊石油上下游及化工业务,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000多个于公司,现有员工10.1万人。公司集团总部分设在荷兰海牙和英国伦敦,现任主席贺诗德(C.A.J.Herketroter)。

埃兊森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石油公司之一。在1999年美国《财富》杂志根据1998年总收入排名的世界500家最大公司中,埃兊森公司位居第8位,在石油公司中排在第1位。同时,埃兊森公司也是美国《石油情报周刊》1998年12月14日根据1997年石油储量、天然气储量、石油产量、天然气产量、石油加工能力和油品销售量六项挃标综合测算排名的世界第6大石油公司。

英国石油公司(BP)是目前世 界第四大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的跨国石油公司,业务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范围包括油气勘探及开采、炼油和营销、石油化学品三个主要领域,还涉及金融、太阳能等其它方面。在1996年美国《并福》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公司中名列第21位,在世界大石油公司中名列第4位。公司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现任董亊长戴维·西蒙(David Simon),总经理约翰·布朗(John Browne)。BP公司是世界上公开上市的第三大石油公司,其股票在纽约、伦敦、巴黎、法兰兊福、苏黎世、东京挂牌上市。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展历史分析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展历史分析 夏超 11043041054 目前,中国石化正在向规模大型化、布局集中化、炼化一体化、生产园区化方向发展。其次, 本文分析了中国石化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来看, 中国石化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东西强、中部弱”, “北方强、南方弱”,“沿海强、内地弱”的分布特征; 辽中南、京津冀和沪宁杭等八大石化产业基地已成为支撑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基础。 一、中石化的成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前身是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83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这年7月12日,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从此,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正式宣告成立。1998年5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划转企业交接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胜利油田管理局、中原石油勘探局、江汉石油管理局、河南石油勘探局、江苏石油勘探局、华东输油管理局等12个油田和输油企业划入石化总公司。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二、国内增长的空间轨迹 中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石化产品生产与消费国。纵观中国石化工业发展历史, 可大分为萌芽、快速发展、稳定发展及加速发展四个阶段. (1)萌芽阶段( 1953~1962) 新中国成立初期, 仅有玉门、延长、锦州、锦西等一些小炼油厂, 石化产品尤其是成品油供应紧张, 主要依靠进口。1954 年, 在吉林市布局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石油化工企业。于1956 年建设了兰州化学公司, 并以石油气为原料, 采用沙子炉技术建成了中国第一套乙烯工业化生产装置, 这标志着中国石化工业的起步。 这一时期的中国石化工业尚处于萌芽阶段, 受到原料的制约, 发展缓慢, 布局主要集中在西北及东北等石油储量丰富的内陆地区。 (2)快速发展阶段( 1963~1977) 伴随着大庆油田的建成投产, 中国的原油产量迅速增长, 石化工业有了稳定的原料供给和物质基础。在这一时期, 中国炼油工业迅速发展, 形成了大庆、胜利、大港等一批大型炼化企业。之后, 中国利用国内自主开发和国际引进的技术, 兴建了燕山石化、广州石化等一批炼油厂和石化企业, 为中国石化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中国的产油区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 炼油及化工企业也集中在这些地区。此外, 作为原油主产区的西北也有相当数量的石化企业布局。 这一时期, 中国石化工业主要布局于内陆地区, 具有临近原料与靠近市场布局的双重特征, 但原料地仍是影响布局的主导因素。 (3)稳步发展阶段( 1978~199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中国对石化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石化工业的发展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83 年, 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石油化学工业总公司, 并将原属石油部、化工部及地方所有的38 个炼油、化工、化纤、化肥厂以及21 个其他企事业单位统一划归总公司管理。这一时期, 中国各种石化产品尤其是乙烯、三大合成材料的生产发展迅速,先后建成齐鲁、大庆、金山(上海石化) 、扬子、茂名、吉林等 6 套30 万t/ 年乙烯工程,以及抚顺、天津、盘锦等多个14 万t/ 年的乙烯生产企业, 此外还建设了一大批三大合成材料的生产装置。到1997 年底, 中国的合成纤维生产能力居世界首位, 原油加工能力居第4 位, 乙烯产量居世界第5 位, 成为世界石化工业大国。 这一时期, 中国石化工业布局重心明显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 东北、华北仍是布局的重点, 此外长三角地区也有相当数量石化企业布局。临近市场成为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世界著名石油石化催化剂公司

世界著名石油石化催化剂公司 一、催化裂化催化剂 1、Grace Davison(美国格雷斯-戴维森公司) 世界排名第一,占据将近一半的炼油催化剂世界市场份额。网址:、Albemarle [美国特种化学品(雅宝)集团] 在2004年收购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炼油催化剂业务后,成为世界第二大FCC催化剂生产商。网址:、BASF(巴斯夫公司) 世界第三大FCC催化剂生产商,网址:、日本CCIC(日本触媒化成株式会社) 二、加氢催化剂 1、Criterion Catalysts & Technologies(CC&T, 美国标准公司,或催化剂和化学工业公司) 世界第一大加氢催化剂生产商,为CRI/Criterion Inc.的全资子公司,CRI/Criterion Inc.现在是Shell集团的一部分。网址:、CHEVRON LUMMUS GLOBAL (CLG)(美国雪佛龙-鲁姆斯公司)由雪佛龙研究和技术公司与鲁姆斯催化剂公司组建,现生产加氢裂化、缓和加氢裂化、润滑油脱蜡和加氢精制催化剂。网址:、ART(Advanced Refining Technologies,美国先进炼制技术公司) 为雪佛龙油品公司与格雷斯-戴维逊公司的合资企业,于2002年8月收购日本能源公司(JEC)和它的子公司东方催化剂公司(OCC)的加氢处理催化剂技术业务。网址:、Albemarle [美国特种化学品(雅宝)集团] 2004年收购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炼油催化剂业务,加氢催化剂占全球市场份额达到30%。日本Nippon Ketjen公司是Albemarle和Sumitomo Metal Mining在新居滨的合资公司(50:50)。网址:、Axens(法国阿克森公司) 为IFP公司和Procatalyse公司炼制催化剂分部的合资企业,开发了Axens Prime-G+工艺和催化剂用于FCC汽油脱硫,Prime-G技术已转让了70套装置。Axens公司在FCC汽油加氢处理、催化重整、烷烃异构化和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催化剂领域的业务快速发展。网址:、UOP(美国环球油品公司) 霍尼韦尔(Honeywell)公司已经收购陶氏化学在美国环球油品公司(UOP)(伊利诺斯州,Des Planes)中50%的股份,这样霍尼韦尔公司就全资拥有该合资企业。网址:三、重整催化

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 争力分析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1.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现状 经过50 多年的建设, 我国已形成了完整的石油化工工业体系,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 国石油化工产业经过几次改革重组,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已经跻身世界石油化工大国行 列。整体实力较强、配套比较完整, 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和一定的竞争能力。原油加工 能力、乙烯和三大合成材料生产能力均居世界前列。2003 年底, 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304 亿吨/年, 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二位:乙烯生产能力达到578 万吨/年, 居世界第 三位;合成树脂生产能力1720 万吨/年, 居世界第五位;合成纤维生产能力1150 万吨/年, 居世界第一位;合成橡胶生产能力139 万吨/年, 居世界第四位。 2.我国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近几年来, 为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 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加大了结构调整和 技术改造的力度, 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明显改善, 形成了一批大型石油化工骨干企业, 其 中部分企业已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已成为我国石油化工工业的主体。具体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一、产业布局和产业集中度 通过近几年的调整改造, 我国石油化工的产业布局进一步改善,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2003 年我国千万吨级以上规模的炼厂已从1998 年的2 座增加到7 座, 乙烯装置在普遍 完成第一轮改造的基础上, 燕山、上海、扬子、大庆等乙烯装置成功地进行了第二轮改造, 生产能力均达70 万吨/年以上, 齐鲁、茂名乙烯正在进行第二轮扩能改造。天津、中 原、广州和独山子等中型乙烯也进行了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的扩能改造, 装_______置 生产能力均达到20 万吨/年以上。为减少成品油及石化产品的长距离调运, 重点扩建了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修改)

石油、化学、塑胶、塑料行业分析报告 (杨婧刘璐胡馨月娄姚荣) 第一节、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行业现状 (一)行业概况 1、国际石化产业运行情况 近年来世界石油市场的主要特点:一是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与布伦特原油价格倒挂日渐频繁;二是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价差缩小;三是石油的金融属性更加明显,投机商继续青睐石油期货市场;四是石油需求大幅下降,但降幅逐季收窄;五是欧佩克减产履约率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剩余产能大幅增加;六是石油库存居高不下。 通过对市场、贸易、油价、运输和劳动成本等方面的分析,鉴于欧美严格的环保要求,以及市场的成熟度,欧美等地区对基础化学品和大宗石化产品的需求已趋于饱和,这就迫使西方发达国家紧缩本国石化生产,全球化工行业发展的重心逐步向原料产地(中东)和产品市场(亚洲)转移。中东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将是全球炼油和石化产能增长最快的地区,亚洲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石化市场。同时,世界石化工业发展趋向大型化、基地化和炼化一体化,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2009 年,排在前10位国家的炼油能力占世界总炼油能力的比例有所提高,亚洲的中国、日本、印度、韩国4国,占世界10 大炼油国总能力的比例已上升到39.9%(见表1),炼油能力占全球的比例也上升到23.1%。

表1 各国炼油能力表 2、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状况 (1)炼油工业逆势上扬。2009 年,中国新增原油一次加工能力4 500万t,全国炼油能力增至4.83 亿t/a,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炼油国。截至2009 年年底,全国千万吨级炼油厂已达到17家,全年全国原油加工量约为3.75 亿t,比上年增长7.9%。 (2)产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2009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46 万家,实现总产值6.63万亿元,同比增长0.3%,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2.13%,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实现销售产值6.35万亿元,增长0.15%。20 多种大宗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的消费量保持世界领先地位。2009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数据见下表2: 表2 石油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数据表 (3)市场需求持续回升。2009年,国内主要石化产品表观消费量持续回升,全年原油表观消费量为3.88亿t,同比增长6.2%;乙烯表观消费量达1 165.6 万t,同比增长10.1%;硫酸表观消费量增长21.4%,烧碱增长13.4%,纯碱增长8.9%,甲醇增长35.9%,合成树脂

国内外炼油生产概况和炼油技术进展_韩飞

收稿日期:2006-11-03。 作者简介:韩飞(1955-),男,辽宁抚顺人,高级工程师,现从事科技文献调研工作。 国内外炼油生产概况和炼油技术进展 韩 飞 (湖南岳阳石油化工总厂研究院,湖南岳阳 414014) 摘要:介绍了国内炼油生产的主要企业、近年来国内原油和成品油的产量和加工量、近年来国内对石油及成品油的消费需求、近年来国内对原油的进出口概况、国外的炼油生产现状及2006年国内外炼油技术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炼油;石油;原油;成品油 1 国内炼油生产现状 据统计[1],2005年,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3.28亿t /a ,同比增加1400万t /a ;其中,高硫油加工能力达到4300万t /a ,同比增加800万t /a 。全年加工原油2.862亿t ,同比增加1758万t ,平均加工负荷为87%,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其中,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年加工负荷达到95%以上。地方炼厂产能利用率则不足60%。2005年全国生产成品油1.746亿t ,同比增长6.2%。其中,生产汽油5405万t 、煤油989万t 、柴油1.106亿t 。 2006年我国石油炼化企业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在炼油规模化建设方面取得更大进展,产表1 2006年我国12座最大炼油厂的原油炼制能力炼油厂总炼制能力桶/d 万t /a 镇海4000002000茂名2700001350吉林2700001350高桥2260001130齐鲁2000001000兰州2000001000大连2000001000西太2000001000广州154000770锦西130000650锦州126000630福建80000438总计245600012318 注:1t 原油相当于7.3桶。 品品种更趋于多样化,油品质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比例也进 一步上升。 1.1 国内主要炼油企业 2006年我国最大的12家炼油厂如表1所列。 1.2 国内近年炼油生产概况 近年来我国的油品生产情况如表2、3所示。 表2 2001~2006年我国原油的产量和加工总量 年份 原油产量/t ·a -1原油加工总量/t ·a -12001 1.60亿1.770亿2002 1.60亿 2.170亿2003 1.60亿 2.410亿2004 1.75亿 2.730亿2005 1.97亿 2.862亿2006预计为:2.0亿预计为: 3.0亿2007年第1期 甘肃石油和化工 2007年3月

全球各地区国炼油装置规模汇总及分析

全球各地区及国家炼油装置规模汇总及分析 [摘要]截止2016年底,全球各地区及国家炼油装置加工能力汇总、各大类装置规模汇总情况。分析了各地区装置构成,以及各个地区装置构成及发展趋势。 全球炼油行业出现了五大发展趋势:原油供应多极化,炼油格局加速调整,炼厂规模继续扩大,部分地区原油重质劣质化(部分地区轻质化),清洁燃料标准加速升级。 当前全球经济总体上仍处于复苏乏力态势,主要经济体增长分化明显,下行风险依然存在。 原油供应多极化:地处西半球的美国、加拿大、委内瑞拉等美洲国家石油储产量近年来大幅增长,正逐步成为继中东之后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新兴热点区域。由于受益于近年来页岩油气的发展,美国石油产量达到创纪录新高,已经由原油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且其原油存在轻质化趋势,明显不同于该地区的加拿大油砂和委内瑞拉超重原油。虽然美国页岩油气能对现有原油供应造成冲击,但是总的发展趋势仍然是重质化。美国年产量紧跟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之后,位列世界第三。 石油生产格局的变化从多方面影响全球经济运行。以美国为代表的美洲国家在油气市场中“话语权”的增加,使全球油气生产多极化格局得以强化和发展。全球石油生产重心西移,美国油气产量增长、能源自给率提升,也进一步增强了美国对全球经济的控制力,同时也为我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石油进口开辟多元化油气供应渠道创造了条件,对保障能源安全将产生影响。 炼油格局加速调整:伴随着石油生产重心的西移趋势,全球石油消费重心和炼油发展中心进一步转移至东半球国家,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需求增长成为主要推动力。 全球新建炼油厂绝大部分仍然位于亚洲和中东,欧美炼厂关闭和出售的事件频现,其主要进行装置改造,新增拔头装置。美国由于页岩油气的大规模开采,其装置轻质化趋势显现。

我国十大炼油企业排名公布

进入10月份以来,全国多地出现“柴油荒”的状况。有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南部已有2000多家民营加油站因缺油而停业,其中较严重的地区是华东、西南,以及浙江、江苏、四川。 眼下的“柴油荒”,是中国原油加工能力不足导致的吗? 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原油总需求量约为3.93亿吨,其中全年原油产量1.89亿吨,进口量为2.038亿吨。然而,截至2009年底,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4.77亿吨,居世界第二,炼油能力显然已经“过剩”。而近两年来,中国建成投产和正在建设的炼油能力可达5000余万吨,炼油能力过剩的局面正在“加剧”。 事实上,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中国炼油能力年均增长率高达6.3%。目前,中国已拥有千万吨级炼油厂18家,整体炼油能力达到2.25亿吨,约占全国的一半。其中前十大炼油企业合计炼油能力为1.445亿吨。此外,还有一批千万吨级炼油基地正在建设中。快速增长的炼油能力为中国能源供应、工业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中国经济周刊》研究部根据权威机构最新公布的各大炼油企业原油加工能力等相关数据,研究并排定了2010年中国十大炼油企业,榜单依次为:大连石化、镇海石化、天津石化、上海石化、茂名石化、金陵石化、广州石化、福建石化、惠州石化、高桥石化。其中,中石化独占8席,中石油、中海油各占1席;整体炼油能力为全国的三成。 No.1 大连石化(隶属中国石油) 2010年炼油能力2050万吨 2004年,大连石化原油加工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首个千万吨级炼油厂。2010年,大连石化炼油能力达到205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相比2005年的1050万吨增长近一倍。 大连石化处于辽宁省大连市,海陆运输方便,是中国重要的原油加工及转运基地。目前,该公司正在加强管理,升级炼化生产装置,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志型炼化企业。 No.2 镇海石化(隶属中国石化) 2010年炼油能力2000万吨 镇海炼化成立于1975年,整体实力一直处于中国炼化行业的领先地位,是中国大陆首家进入世界级大炼厂行列的炼油企业,多年保持2000万吨以上的炼油能力。

中国20大炼油厂汇总表

中国20大炼油厂汇总表 No.1 大连石化(隶属中国石油) 2010年炼油能力2050万吨 2004年,大连石化原油加工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首个千万吨级炼油厂。2010年,大连石化炼油能力达到205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相比2005年的1050万吨增长近一倍。 大连石化处于辽宁省大连市,海陆运输方便,是中国重要的原油加工及转运基地。目前,该公司正在加强管理,升级炼化生产装臵,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志型炼化企业。 No.2 镇海石化(隶属中国石化) 2010年炼油能力2000万吨 镇海炼化成立于1975年,整体实力一直处于中国炼化行业的领先地位,是中国大陆首家进入世界级大炼厂行列的炼油企业,多年保持2000万吨以上的炼油能力。 近年来,镇海炼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带动了周边金融、商贸、物流等产业的集聚和辐射,为地方环保事业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No.3 天津石化(隶属中国石化) 2010年炼油能力1550万吨 2010年,天津石化原油年加工能力1550万吨,相比2005年的550万吨提高了近两倍。天津石化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东临渤海油田,南靠大港油田,并与天津市区和塘沽新港有铁路、公路相通,与大港油田和天津港南疆石化码头有输油管线相连,地理位臵优越,海陆运输方便。 No.4 上海石化(隶属中国石化) 2010年炼油能力1400万吨 上海石化成立于1972年,是中国第一家在上海、香港、纽约三地同时上市的国际上市公司。经过多年发展,现拥有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400万吨。上海石化主要生产石油制品、中间化工原料、合成树脂及塑料制品、合纤原料及合成

中国炼油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关键词】炼油行业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中国炼油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我国炼油行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一、我国炼油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行业现状分析 1.炼油能力和成品油供需保持快速增长 (1)炼油能力大幅增加,居世界第二位 2002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2.85亿吨/年,2012年达到6.24亿吨/年,年均增长速度8.15%,十年间能力翻番,炼油总产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参照美国油气杂志历年的全球炼油能力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炼油能力占全球的比例达到12.4%,较2002年提高5.4个百分点,是近十年来世界炼油能力增长最快的国家。 (2)原油加工量与成品油产量同步快速增长 2002-2012年,原油加工量从21955万吨/年增长到46791万吨/年,年均增长率为7.86%,是十年间世界原油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占世界原油消费增长量的64.3%;同期,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四大油品总产量由14476万吨/年增长到31796万吨/年,年均长率为8.19%。 (3)国内成品油供需基本平衡,增长幅度下降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炼油能力的快速发展,我国原油加工量同步增加,产需基本平衡,多数情况下略有过剩,有力的保障了国内成品油供应。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油价大幅波动,原油与成品油价格倒挂,供应受到一些影响。2012年我国四大类成品油产量达31796万吨,成品油消费量31784万吨,产需平衡。 2007-2012年,我国成品油产需增长率略低于2002-2007年的水平,尤其是2010年以来,年增幅明显下降,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长水平趋缓。 2.炼油企业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千万吨级炼厂占比达到50%。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炼油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其中达到千万吨级的炼油企业24家,产能31580万吨,约占全国产能一半;500-1000万吨级炼油企业26家,产能17465万吨,占全国产能28%;200-500万吨级炼油企业29家,产能8895万吨,占全国产能14.2%。此外,还有115家规模在200万吨级以下的炼油企业,占全国产能的7.3%。尽管我国大型装置占比大幅度提高,装置规模进一步提升,大型化、

炼油和石油化工的产品与技术创新(周向进)20160623

第四届中国石化大会2016(北京) 炼油和石油化工的 产品与技术创新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周向进 2016年6月23日

一、概述 1、炼油工业的主要产品: (1)成品油:汽油、煤油、柴油 (2)化工轻油:乙烯原料、芳烃原料 2、石油化工的主要产品: (3)乙烯-树脂产品链:乙烯-树脂(聚乙烯、聚丙烯、橡胶、环氧乙烷、乙二醇) (4)芳烃-聚酯产品链:混合二甲苯-PX-PTA-聚酯-聚酯纤维(聚酯瓶、聚酯薄膜)

二、炼油工业的产品与技术创新: 1、洁油替代汽油和柴油(成品油创新) (1)洁油的概念: 辛烷值20-60的低辛烷值汽油,例如:20#汽油、40#汽油、55#汽油。为了区别于汽油,称为洁油。 实质是一种超级轻质柴油。 (2)洁油的优点: 1)效率高 与普通汽油相比较:

二、炼油工业的产品与技术创新: ——效率提高30%,省油30% ——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0% 2015年,中国大陆的汽油表观消费量11532万 吨,使用新技术,可以节省汽油3460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390万吨。 2015年,全球消费汽油超过11亿吨,可以节 约汽油3.3亿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亿吨 /年。

二、炼油工业的产品与技术创新: 2)低毒性: ——洁油不含芳烃或者芳烃含量很低 国V汽油标准中,芳烃含量不大于40%, 国VI汽油标准中(讨论过程中),芳烃含量为不大于15-25%,降低15-25个百分点。 2010年前后,欧洲提出无芳烃汽油的概念。欧洲人采用烷基化或者异构化的方法,生产含支链的烷烃,替代芳烃,保证汽油的辛烷值指标,缺点是成本较高。

中国 大炼油化工厂实力大比拼有图有真相

中国大炼油化工厂实力大比拼有图有真相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中国20大炼油化工厂实力大比拼有图有真相! 镇海炼化(隶属中国石化) 年炼油能力2300万吨镇海炼化成立于1975年,整体实力一直处于中国炼化行业的领先地位,是中国大陆首家进入世界级大炼厂行列的炼油企业,镇海炼化拥有23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1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200万吨/年芳烃生产能力、4500万吨/年深水海运码头吞吐能力以及超过330万立方米的储存能力,形成了“大炼油、大乙烯、大芳烃、大码头、大仓储”的产业格局,集中代表了中国炼油化工行业的先进水平。大连石化(隶属中国石油) 年炼油能力2050万吨2004年,大连石化原油加工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首个千万吨级炼油厂。2010年,大连石化炼油能力达到205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相比2005年的1050万吨增长近一倍。现有炼油生产装置48套,化工生产装置7套,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2050万吨,能生产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苯类、聚丙烯、细旦纤维等石化产品200多种。拥有油品装卸码头5座,5000-10万吨级泊位15个,工作船码头1座,年吞吐能力达2300多万吨。公司目前占地318万平方米,员工总数6900余人,主要从事石油加工、聚酯类化工、港口物流、工程技术服务。大连石化处于辽宁省

大连市,海陆运输方便,是中国重要的原油加工及转运基地。目前,该公司正在加强管理,升级炼化生产装置,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志型炼化企业。天津石化(隶属中国石化) 年炼油能力1550万吨拥有的主要生产装置:炼油23套,化工24套,化纤3套。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550万吨/年,综合配套加工能力1250万吨/年,乙烯120万吨/年(含合资公司),为国内目前最大的乙烯生产基地和华北地区最大的炼油基地。对二甲苯 38万吨/年、PTA 34万吨/年、聚酯20万吨/年;原油储存能力27万立方米,拥有与主要生产装置相配套的装机容量40万千瓦、供水10万吨/日等公用工程系统。主要产品有清洁汽油、煤油、轻柴油、液化气、石油焦、乙烯、丙烯、聚乙烯、聚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对二甲苯、精对苯二甲酸、石油苯、聚酯、涤纶短纤等石油炼制、化工、化纤三大类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知名度,其中涤纶短纤维、3#喷气燃料为国优产品;“天仙牌”涤纶短纤维、“津港牌”轻柴油、“津港牌”车用汽油、“津港牌”3#喷气燃料、“大港”牌工业用纯苯被评为“天津市名牌产品”。上海石化(隶属中国石化) 年炼油能力1400万吨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石化)位于上海市金山区,占地面积平方公里。上海石化的前身是创建于1972年的上海石油化工总厂。1993年,经过股份

(完整版)世界top10十大顶尖化学化工企业简介

德国巴斯夫集团简介 德国巴斯夫集团(BASF),总部设在路德维希港,在39个国家设有350多个分厂和公司。其中在德国国内的生产厂家共有60多个,分别位于路德维希港、明斯特、汉堡、斯图加特、曼海姆、维尔茨堡、科隆等城市。位于路德维希港的巴斯夫集团总部和巴斯夫股份公司像一座“小城市”,占地面积达7平方公里。这座“小城市”共有1750座建筑,100公里的街道,200公里的铁轨,2500公里的管道,建有5座发电站,此外,巴斯夫还有自己的医院,旅行社,火车站。在路德维希港工作的职工共有5.5万人。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 AG)为巴斯夫集团中最大的企业。巴斯夫的不少产品是从原油和天然气中提炼出来的。巴斯夫拥有自己的煤、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巴斯夫的附属公司Wintershall AG在世界各地勘探、开采、并提炼原油和天然气,该公司还为巴斯夫集团属下的公司提供天然气、苯、环乙炔、石脑油等原料。巴斯夫在国外的企业大部分在欧州,几乎遍布欧洲所有国家。此外,在美国、日本、阿根廷、印度、新家坡、埃及、中国等也都设有分公司或分厂。 近几年巴斯夫侧重在石化一体化方面发展,以乙烯裂解为龙头,带出一系列产品,第一个项目的产品就是第二项的原料,以此一体化发展。巴斯夫现已有2个一体化基地,分别位于路德维希港总厂和安特卫普,计划在中国和北美再建2个。巴斯夫为上市股份公司,共有约292700个股民。 巴斯夫是世界领先的化工公司,向客户提供一系列的高性能产品,包括化学品、塑料品、特性产品、农用产品、精细化学品以及原油和天然气。其别具特色的联合体战略(即德语中的“Verbund”)是公司的优势所在。它使巴斯夫实现了低成本优势,从而保证了极大竞争优势。巴斯夫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开展业务。 公司业务:化学品及塑料、天然气、植保剂和医药等,保健及营养,染料及整理剂,化学品,塑料及纤维,石油及天然气。 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被美国商业杂志《财富》评为“全球最受赞赏化工公司”;同时在德国所有公司的跨行业评比中,巴斯夫名列第二。 德国拜耳集团简介 德国拜耳集团(Bayer)是全球最为知名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全球制药巨头。在材料创新,作物科学及医药保健等众多领域位居业界前列。全球最大的化工和医药保健企业之一,在生命科学、高分子材料和精细化工等众多领域位居业界前列。 拜耳集团是化学及制药工业领域中首屈一指的国际性企业。除了经营自已所生产的一万多种产品外,业务范围包括医药、诊断器材、农作物保护产品、塑料及纤维等。

炼油工业发展史 文档

石油炼制工业发展史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1世纪,东汉 道元著《水经注》引述西晋张华于公元267年著《博物志》中的一段记载,对石油有了较详细描述:“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大如筥,注地为沟。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黄后黑,如凝膏,燃极明,与膏无异。膏车及水碓缸甚佳,彼方人谓之石漆。”“石油”一词的出现则始于北宋沈括著的《梦溪笔谈》:“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见彩图)。至北宋神宗时期(1068~1085),中央军器监属下的作坊中就有加工原油的“猛火油作”和使用猛火油的器械“猛火油柜”。可见此时石油已用于军事。但将石油进行加工利用,并形成炼制工业,则始于19世纪初的欧美。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刺激,现在石油炼制工业已成为最大的加工工业之一。 石油炼制工业发展史 炼油工业的产生1823年,俄国杜比宁三兄弟在莫兹多克建立俄国的第一座釜式蒸馏工厂炼制石油。1854年,美国B.西利曼建立最早的原油分馏装置。1860年,美国人W.巴恩斯代尔和W.A.艾博特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泰特斯维尔建造了美国第一座炼油厂,投资15000美元。至19世纪末全世界已建设了许多炼油厂或炼油装置,大都采用釜式间歇蒸馏或釜式连续蒸馏,主要生产照明用的煤油。当时,汽油和重质油没有找到用途,一度成了炼油厂难以处理的废料。

1876年,俄国根据化学家Д.И.门捷列夫的提议,建造了一座从重质油大规模炼制润滑油的工厂。不久,石油润滑油开始在各个应用领域取代动植物油脂。随后,发明了燃烧重质油的喷嘴(燃烧器),重质油开始用作锅炉燃料,并逐渐成了各工业部门以至铁路和水运部门不可缺少的燃料。特别是将这种液体燃料用于军事以后,石油的作用更加扩大了。 近代炼油工业19世纪80年代初,煤油灯因电灯的发明而相形见绌,并逐渐被淘汰。特别当19世纪末叶,汽车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相继问世以后,汽油和柴油很快取代灯用煤油的地位。由于汽车工业的突飞猛进,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汽油需要量激增,仅从原油蒸馏(即一次加工)中得到的汽油已远不能满足需要,人们进行了把大分子烃类裂化成小分子烃类的试验。1913年W.M.伯顿液相裂化工艺首先实现了工业化,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进行石油馏分的热裂解,获得了更多的汽油。1930年,美国建成延迟焦化装置,对减压渣油进行焦化,生产轻质油品和石油焦。自20世纪20年代初,杜布斯裂化装置等一系列热裂化装置先后投产时,炼油技术就开始从一次加工发展到二次加工(见石油炼制过程)。 1925年后,化学工程的发展和实际应用,管式炉、泡罩塔、汽提塔等设备的采用,促进了炼油技术的发展。 1930年,汽油在全世界油品需要量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比,已从1920年的26.1%上升到42.0%,其中裂化汽油已从0.5%激增到17.7%,而同期煤油的比例却从12.7%骤降到 5.3%。此外,30年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