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化学核酸、酶学知识点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62eeda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03.png)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1.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一级结构、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三级结构、四级结构。
- 核酸:DNA和RNA的化学结构、碱基配对原则、双螺旋结构。
- 糖类:单糖、二糖、多糖的结构和功能。
- 脂质:甘油三酯、磷脂、固醇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
2. 酶学- 酶的定义、催化机制、酶活性的影响因素(pH、温度、底物浓度)。
- 酶动力学:米氏方程、最大速率(Vmax)、米氏常数(Km)。
- 酶抑制: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不可逆抑制。
3. 代谢途径- 糖酵解:步骤、ATP产量、调节点。
- 柠檬酸循环(TCA循环):反应步骤、能量产生。
- 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电子载体、质子梯度、ATP合成。
- 光合作用:光依赖反应、光合电子传递链、ATP和NADPH的生成。
- 氨基酸代谢:脱氨基作用、尿素循环。
- 脂质代谢:脂肪酸的氧化、合成、甘油代谢。
4. 信号传导- 受体类型:G蛋白偶联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离子通道受体。
- 第二信使:cAMP、IP3、DAG、Ca2+。
- 信号传导途径:MAPK途径、PI3K/Akt途径、Wnt/β-catenin途径。
5. 基因表达与调控- DNA复制:半保留复制、DNA聚合酶。
- 转录:RNA聚合酶、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
- 翻译:核糖体结构、tRNA作用、密码子、起始和终止密码子。
- 基因调控:表观遗传学、非编码RNA、microRNA。
6. 分子生物学技术- PCR技术:原理、引物设计、扩增过程。
- 克隆技术:载体选择、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
- 基因编辑:CRISPR-Cas9系统、基因敲除、基因敲入。
- 蛋白质组学:质谱分析、蛋白质标记、蛋白质互作。
7. 生物化学研究方法- 分子杂交技术:Southern印迹、Northern印迹、Western印迹。
- 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渗透色谱、亲和色谱。
- 光谱学方法: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NMR)。
生物化学基础知识点
![生物化学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7fc8e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f.png)
生物化学基础知识点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过程及其分子基础的学科,它涉及广泛的知识点,从分子结构到代谢途径,都是生物化学的研究范畴。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生物化学基础知识点。
1. 氨基酸和蛋白质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共有20种主要氨基酸。
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形成多肽链,进而折叠成特定的三维结构形成蛋白质。
蛋白质在细胞中担任许多重要功能,如酶催化、结构支持和信号传导等。
2. 核酸和遗传信息核酸是构成遗传信息的分子,包括DNA和RNA。
DNA是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遗传密码储存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RNA在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酶和催化酶是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
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通过调节反应过渡态的能量,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酶的活性受到许多因素的调控,如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等。
4. 代谢途径代谢途径是生物体内分子合成和降解的途径,包括糖酵解、脂肪酸合成、三羧酸循环等。
这些代谢途径是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通过产生能量和合成细胞组分等方式维持生物体正常功能。
5. 能量转化与ATPATP是细胞内能量的主要储存和传递形式,通过其磷酸键的水解释放化学能,供细胞进行各种生物化学反应。
细胞内能量转化主要通过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等过程进行。
6. 细胞膜与传递细胞膜是细胞内外分隔的界面,它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调控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上的受体和信号分子相互作用,通过信号传导途径传递信息,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
7. 免疫与抗体免疫是生物体对抗外来病原体的防御系统,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部分。
抗体是获得性免疫的主要效应分子,能够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中和外来毒素。
8. 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内外的信号分子通过受体与细胞表面结合,触发一系列的信号传导路径,改变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
常见的信号传导路径包括细胞膜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和细胞核内的转录信号传导。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核酸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核酸](https://img.taocdn.com/s3/m/f3191dd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0.png)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核酸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核酸核酸是生物体中一类巨大的分子,它在细胞的遗传信息传递、遗传性状的表达以及蛋白质的合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核酸由核苷酸组成,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种。
一、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由两条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每条链都是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鸟嘌呤)组成。
其中,腺嘌呤和胞嘧啶之间通过氢键相互配对,形成稳定的碱基对。
碱基对的组合方式决定了遗传信息的传递。
DNA具有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能够复制自身,并将复制得到的DNA传递给子细胞,确保遗传信息的传承。
此外,DNA还参与了基因的表达调控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是生物体遗传性状的决定因素。
二、RNA的结构和功能RNA由磷酸、核糖和四种碱基(腺嘌呤、尿嘧啶、胞嘧啶和鸟嘌呤)组成,与DNA的结构类似,但RNA是单链的。
RNA在细胞内主要分为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和转运RNA(tRNA)三种。
mRNA是由DNA模板转录得到的,它能携带DNA的遗传信息到核糖体,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rRNA是核糖体的主要构成成分,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tRNA能够将氨基酸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从而将氨基酸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合成特定的多肽链。
三、核酸的重要性核酸在生物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核酸是细胞遗传信息的承载者,能够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确保后代能够继承父代的遗传特征。
其次,核酸参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调控基因的表达,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维持细胞正常的功能和机体的稳态。
此外,核酸还能够作为模板引导药物的设计和合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结:核酸是生物体中的重要分子,包括DNA和RNA两种。
DNA 具有双链结构,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
RNA是单链结构,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核酸在细胞的遗传信息传递、遗传性状的表达以及蛋白质的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生物体正常功能维持和稳态维护的关键分子。
生物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核酸
![生物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核酸](https://img.taocdn.com/s3/m/2ef761f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9.png)
生物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核酸核酸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们承担着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重要功能。
本文将从核酸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总结和介绍。
1.核酸的基本结构核酸由核苷酸组成,核苷酸是由糖分子、磷酸分子和氮碱基组成的。
RNA(核糖核酸)的糖分子是核糖,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糖分子是脱氧核糖。
氮碱基包括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RNA 中胸腺嘧啶(T)由尿嘧啶(U)取代。
2.核酸的功能(1)储存遗传信息DNA是遗传信息的主要承载者,它储存了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
DNA两条互补的链以特定的方式配对,形成一个双螺旋结构。
每个碱基与其互补碱基配对,A和T之间有两个氢键相连,G和C之间有三个氢键相连。
这种配对方式保证了DNA分子的稳定性和复制的准确性。
(2)转录和翻译转录是指通过DNA模板合成RNA分子的过程。
RNA可以分为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和转运RNA (tRNA)等。
其中,mRNA携带来自DNA的遗传信息,rRNA与蛋白质组成核糖体,tRNA将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上,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翻译是指将mRNA上的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
(3)调控基因表达RNA还参与调控基因表达的过程。
包括转录因子和microRNA (miRNA)等。
转录因子是一类蛋白质,可以结合到DNA上,促使或抑制基因的转录。
miRNA则可以与mRNA结合,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3.核酸的研究领域(1)基因组学基因组学是研究生物个体基因组及其功能的学科。
通过对DNA序列的解析可以揭示生物的遗传特征和基因功能。
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等项目的实施,基因组学已经成为生物医学和生物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2)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对核酸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检测DNA或RNA的序列或表达水平,可以了解生物体内基因的表达模式以及与特定疾病的关联等。
生物化学必看知识点总结优秀
![生物化学必看知识点总结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1d0248e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b.png)
引言概述: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的组成、结构、功能以及各种生物化学过程的机理的学科。
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是理解生物体内各种生命现象的基础,也是进一步研究生物医学、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必备知识。
本文将从分子生物学、酶学、代谢、蛋白质和核酸等五个方面,总结生物化学中必看的知识点。
正文内容:1.分子生物学1.1DNA的结构和功能1.1.1DNA的碱基组成1.1.2DNA的双螺旋结构1.1.3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1.2RNA的结构和功能1.2.1RNA的种类和功能区别1.2.2RNA的结构和特点1.2.3R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1.3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1.3.1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1.3.2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1.3.3蛋白质的功能和种类1.4基因调控1.4.1转录调控和翻译调控1.4.2基因的启动子和转录因子1.4.3RNA的剪接和编辑1.5遗传密码1.5.1遗传密码的组成和特点1.5.2密码子的解读和起始密码子1.5.3用户密码监测2.酶学2.1酶的分类和特点2.1.1酶的命名规则和酶的活性2.1.2酶的结构和功能2.1.3酶的催化机制2.2酶促反应动力学2.2.1酶反应速率和反应速率常数2.2.2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2.2.3酶的抑制和激活调节2.3酶的应用2.3.1酶工程和酶的改造2.3.2酶在医学和工业上的应用2.3.3酶和药物相互作用3.代谢3.1糖代谢3.1.1糖的分类和代谢路径3.1.2糖酵解和糖异生3.1.3糖的调节和糖尿病3.2脂代谢3.2.1脂的分类和代谢途径3.2.2脂肪酸的合成和分解3.2.3脂的调节和脂代谢疾病3.3氮代谢3.3.1氨基酸的合成和降解3.3.2尿素循环和氨的排出3.3.3蛋白质的降解和合成3.4核酸代谢3.4.1核酸的合成和降解途径3.4.2核酸的功能和结构特点3.4.3DNA修复和基因突变3.5能量代谢调节3.5.1ATP的合成和利用3.5.2代谢途径的调节和平衡3.5.3能量代谢和细胞呼吸4.蛋白质4.1蛋白质的结构和维持4.1.1蛋白质结构的层次和稳定性4.1.2蛋白质质量控制和折叠4.2蛋白质表达和合成4.2.1蛋白质的翻译和翻译后修饰4.2.2蛋白质的定位和运输4.2.3蛋白质合成的调节和失调4.3蛋白质与疾病4.3.1蛋白质异常与疾病的关系4.3.2蛋白质药物和治疗策略4.3.3蛋白质组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5.核酸5.1DNA的复制和修复5.1.1DNA复制的机制和控制5.1.2DNA损伤修复和维持稳定性5.1.3DNA重组和基因转座5.2RNA的合成和调控5.2.1RNA转录的调节和翻译5.2.2RNA剪接和编辑5.2.3RNA和疾病的关系5.3RNA干扰和基因沉默5.3.1RNA干扰机制和调控5.3.2RNA干扰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5.3.3RNA沉默和抗病毒防御总结: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和生物化学过程的重要学科,掌握其中的关键知识点对于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物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生物化学之核酸知识点复习
![生物化学之核酸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156170f0740be1e650e9a61.png)
核酸知识要点核酸分两大类:DNA和RNA。
所有生物细胞都含有这两类核酸。
但病毒不同,DNA 病毒只含有DNA,RNA病毒只含RNA。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
核苷酸由一个含氮碱基(嘌呤或嘧啶),一个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和一个或几个磷酸组成。
核酸是一种多聚核苷酸,核苷酸靠磷酸二酯键彼此连接在一起。
核酸中还有少量的稀有碱基。
RNA中的核苷酸残基含有核糖,其嘧啶碱基一般是尿嘧啶和胞嘧啶,而DNA中其核苷酸含有2′-脱氧核糖,其嘧啶碱基一般是胸腺嘧啶和胞嘧啶。
在RNA和DNA中所含的嘌呤基本上都是鸟嘌呤和腺嘌呤。
核苷酸在细胞内有许多重要功能:它们用于合成核酸以携带遗传信息;它们还是细胞中主要的化学能载体;是许多种酶的辅因子的结构成分,而且有些(如cAMP、cGMP)还是细胞的第二信使。
DNA的空间结构模型是在1953年由Watson和Crick两个人提出的。
建立DNA空间结构模型的依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Chargaff发现的DNA中碱基的等价性,提示A=T、G≡C 间碱基互补的可能性;二是DNA纤维的X-射线衍射分析资料,提示了双螺旋结构的可能性。
DNA是由两条反向直线型多核苷酸组成的双螺旋分子。
单链多核苷酸中两个核苷酸之间的唯一连键是3′,5′-磷酸二酯键。
按Watson-Crick模型,DNA的结构特点有:两条反相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互绕;碱基位于结构的内侧,而亲水的糖磷酸主链位于螺旋的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酸的骨架;碱基平面与轴垂直,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
两条链皆为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两核酸之间的夹角是36°,每对螺旋由10对碱基组成;碱基按A=T,G≡C配对互补,彼此以氢键相连系。
维持DNA结构稳定的力量主要是碱基堆积力;双螺旋结构表面有两条螺形凹沟,一大一小。
DNA能够以几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存在。
从B型DNA转变而来的两种结构A型和Z型结构巳在结晶研究中得到证实。
生物必修一核酸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一核酸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5b923b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a.png)
生物必修一核酸知识点总结生物必修一核酸的知识点总结如下:1. 核酸的组成:核酸是由碱基、糖和磷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
在DNA中,糖是脱氧核糖(deoxyribose),而在RNA中,糖是核糖(ribose)。
2. DNA和RNA的区别:DNA是双链结构,RNA是单链结构。
DNA的碱基由腺嘌呤(adenine)、鸟嘌呤(guanine)、胸腺嘧啶(thymine)和胞嘧啶(cytosine)组成,而RNA的碱基则由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尿嘧啶(uracil)组成。
3. DNA的结构:DNA的双链以螺旋形式存在,两个链通过氢键相互连接。
其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是双氢键连接,鸟嘌呤与胞嘧啶之间是三氢键连接。
4. DNA的复制:DNA的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通过酶的作用将DNA分离成两条单链,并在每条单链上合成一条新的互补链的过程。
这样,每个新生的细胞都可以得到与母细胞完全一样的DNA序列。
5. RNA的类型:RNA有多种类型,包括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和转运RNA(tRNA)。
mRNA起到基因转录后信息传递的作用;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部分,参与蛋白质合成;tRNA将氨基酸运送到核糖体上进行蛋白质合成。
6. 转录过程:转录是指RNA合成过程,细胞通过复制DNA的部分序列来合成一条相应的mRNA链。
在转录过程中,DNA的双链解开,然后由RNA聚合酶将合成mRNA的链。
7. 翻译过程:翻译是指RNA通过核糖体的作用,将mRNA上的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
mRNA通过核糖体的读取,将氨基酸按照序列排列起来,形成特定的蛋白质。
8. 编码性与非编码性的DNA:编码性DNA是指含有基因序列的DNA,可以编码蛋白质。
非编码性DNA是指不含有基因序列的DNA,具有其他功能,如调节基因表达、稳定染色体结构等。
以上是核酸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
新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核酸
![新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核酸](https://img.taocdn.com/s3/m/cf53054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a.png)
新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核酸核酸是生物体内非常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承担着储存、传递遗传信息以及调控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功能。
在高一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系统地学习了核酸的结构、合成、功能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对新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核酸进行讲解。
一、核酸的结构核酸由核苷酸组成,每个核苷酸都是由磷酸、五碳糖和一个碱基组成。
核酸分为DNA和RNA两种,DNA是双链结构,RNA是单链结构。
1. DNA的结构DNA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双链螺旋结构,其中脱氧核苷酸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四种。
2. RNA的结构RNA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单链结构,其中核苷酸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尿嘧啶(U)和胞嘧啶(C)四种。
二、核酸的合成核酸的合成包括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这些过程是生物体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环节。
1. DNA的复制DNA的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能够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将其完整地复制出一份相同的分子。
复制过程中,DNA的双链会被解开,新合成的核苷酸与模板链上的互补碱基进行配对,形成新的DNA双链。
2. RNA的转录RNA的转录是指在细胞生物体中,DNA的信息被转录成RNA 分子的过程。
转录过程中,DNA的双链会被解开,RNA的核苷酸与模板链上的互补碱基进行配对,形成mRNA(信使RNA),然后mRNA会被翻译成蛋白质。
三、核酸的功能核酸作为生物体内转录遗传信息的媒介,具有重要的功能。
1. 储存遗传信息DNA是生物体内储存遗传信息的分子,它能够记录物种、个体的遗传信息,并通过复制过程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
2. 传递遗传信息DNA的信息通过R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化为具体的蛋白质信息,并通过蛋白质的合成传递给细胞。
3. 调控生物体内化学反应RNA不仅能传递遗传信息,还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一定的生物催化作用,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并调控细胞内的代谢过程。
高一生物必修一核酸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核酸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9c8d38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b.png)
高一生物必修一核酸知识点总结高一的学生知道核酸是什么物质吗?核酸这个物质是我们在必修一的生物课本接触的,关于核酸的知识点比较重要,也是必须要掌握好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重要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必修一生物核酸知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核酸的分类细胞生物含两种核酸:DNA和RNA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一类是核糖核酸(RNA)。
二、核酸的结构1、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C H O N P)。
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
核酸初步水解成许多核苷酸。
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2、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
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连构成。
3、核酸中的相关计算:(1)若是在含有DNA和RNA的生物体中,则碱基种类为5种;核苷酸种类为8种。
(2)DNA的碱基种类为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3)RNA的碱基种类为4种;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三、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试剂: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原理: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
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结论: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线粒体、叶绿体内含有少量的DNA。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高一生物易错知识1、病毒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生命系统。
2、将人的胰岛素基因通过基因工程转入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分泌胰岛素时依次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合成成熟的蛋白质。
生物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生物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595c31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0.png)
生物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生物分子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科学,这里给出一些生物化学的重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氨基酸和蛋白质: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共有20种常见的氨基酸。
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连接形成多肽链,进一步折叠形成蛋白质。
蛋白质的结构包括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这些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
2.核酸:核酸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包括DNA和RNA。
DNA负责储存遗传信息,RNA负责转录和转译遗传信息。
核酸由核苷酸组成,包括碱基、磷酸和核糖(RNA)或脱氧核糖(DNA)。
3.酶和酶促反应: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效催化作用。
酶促反应是通过降低活化能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
酶的催化作用受到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4.代谢途径:代谢是生物体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的综合体。
常见的代谢途径包括糖酵解、脂肪酸合成和分解、蛋白质合成和降解等。
这些途径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来完成能量的转化和物质的合成。
5.能量转化:细胞内能量的转化主要通过三个主要过程进行,即酵解、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
酵解是无需氧气的糖代谢过程,有氧呼吸是需要氧气的糖代谢过程,光合作用则是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6.细胞膜:细胞膜是包裹细胞的薄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细胞膜由脂质双层构成,这些脂质双层中嵌入了多种蛋白质。
细胞膜还具有糖脂、胆固醇等成分,这些成分在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7.生物催化:生物体内许多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来加速反应速率,这些催化剂主要是酶。
酶对于反应底物的选择性较高,催化速率也很快,并且能够通过调整活性来适应细胞内不同环境。
8.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人体内对抗病原体的防御系统,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免疫系统主要通过抗体和免疫细胞来识别和清除病原体。
9.信号转导:细胞内外的信号物质通过特定的受体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启动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路径。
生物化学知识点汇总
![生物化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c1a197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2.png)
生物化学知识点汇总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
以下是对生物化学中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汇总。
一、蛋白质化学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
(一)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共有 20 种常见的氨基酸。
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形成多肽链,多肽链进一步折叠和盘绕形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二)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是指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β折叠等,三级结构是整条肽链的空间构象,四级结构则是由多个亚基组成的蛋白质的空间排布。
(三)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具有两性解离、胶体性质、变性和复性、沉淀等性质。
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
二、核酸化学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一)核酸的组成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由碱基、戊糖和磷酸组成。
DNA 中的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RNA 中的碱基用尿嘧啶(U)代替了 T。
(二)DNA 的结构DNA 具有双螺旋结构,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相互缠绕,碱基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 与 T 配对,G 与 C配对)。
(三)RNA 的种类和功能RNA 主要有信使 RNA(mRNA)、转运 RNA(tRNA)和核糖体RNA(rRNA)。
mRNA 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tRNA 负责转运氨基酸,rRNA 参与核糖体的组成。
三、酶学酶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 RNA。
(一)酶的特性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可调节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
高效性是指酶能够大大加快反应速率;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二)酶的作用机制酶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反应的进行。
生物必修一核酸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一核酸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ea566a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0.png)
生物必修一核酸知识点总结核酸是由核苷酸构成的生物大分子,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
核酸包括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
下面是生物必修一中关于核酸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 核酸的基本组成:核酸由核苷酸组成,核苷酸是由糖、碱基和磷酸组成的三段式结构。
在DNA中,糖是脱氧核糖,碱基有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四种;在RNA中,糖是核糖,碱基有腺嘌呤(A)、尿嘧啶(U)、鸟嘌呤(G)、胞嘧啶(C)四种。
2. DNA结构:DNA是双螺旋结构,由两条互补的单链DNA通过氢键连接而成。
DNA的碱基配对规则是A与T之间通过两条氢键连接,G与C之间通过三条氢键连接。
DNA的螺旋结构使得信息能够存储在其中,并且能够进行复制传递。
3. RNA结构:RNA可分为mRNA、tRNA和rRNA等不同种类。
mRNA(信使RNA)是DNA的转录产物,负责DNA信息的转运。
tRNA(转运RNA)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将氨基酸按照mRNA上的密码子进行配对,并带到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rRNA(核糖体RNA)是核糖体的组成部分,参与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4. DNA的复制:DNA复制是DNA分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复制过程,通过一个模板DNA分子合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即每个新合成的DNA分子一条链来自于原来的DNA分子,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
5. DNA的转录:转录是DNA信息转化为RNA的过程,通过RNA聚合酶将DNA的信息转录成mRNA。
转录包括启动、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
6. RNA的翻译:翻译是通过mRNA上的密码子将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
每个密码子对应一个氨基酸,由tRNA将氨基酸带到核糖体上,再通过蛋白质合成酶将氨基酸连接起来,形成蛋白质链。
7.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功能片段,携带着特定的遗传信息。
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和遗传特征,控制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
生物化学重点_第二章核酸化学
![生物化学重点_第二章核酸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56538d6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5.png)
生物化学要点 _第二章核酸化学第二章核酸化学一、核酸的化学构成 :1、含氮碱 : 参加核酸与核苷酸构成的含氮碱主要分为嘌呤碱与嘧啶碱两大类。
构成核苷酸的嘧啶碱主要有三种——尿嘧啶 (U) 、胞嘧啶 (C)与胸腺嘧啶 (T),它们都就是嘧啶的衍生物。
构成核苷酸的嘌呤碱主要有两种——腺嘌呤 (A) 与鸟嘌呤 (G),它们都就是嘌呤的衍生物。
2、戊糖 :核苷酸中的戊糖主要有两种,即β-D- 核糖与β-D-2- 脱氧核糖 ,由此构成的核苷酸也分为核糖核苷酸与脱氧核糖核酸两大类。
3、核苷 :核苷就是由戊糖与含氮碱基经脱水缩合而生成的化合物。
由“罕有碱基”所生成的核苷称为“罕有核苷”。
如 :假尿苷 (ψ)二、核苷酸的构造与命名:核苷酸就是由核苷与磷酸经脱水缩合后生成的磷酸酯类化合物,包含核糖核苷酸与脱氧核糖核酸两大类。
核苷酸又可按其在 5’位缩合的磷酸基的多少 ,分为一磷酸核苷 (核苷酸 )、二磷酸核苷与三磷酸核苷。
别的 ,生物体内还存在一些特别的环核苷酸 ,常有的为环一磷酸腺苷 (cAMP) 与环一磷酸鸟苷 (cGMP),它们往常就是作为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
核苷酸往常使用缩写符号进行命名。
第一位符号用小写字母 d 代表脱氧 ,第二位用大写字母代表碱基 ,第三位用大写字母代表磷酸基的数量 ,第四位用大写字母 P 代表磷酸。
三、核酸的一级构造 :核苷酸经过 3’ ,5-磷’酸二酯键连结起来形成的不含侧链的多核苷酸长链化合物就称为核酸。
核酸拥有方向性,5’-位上拥有自由磷酸基的尾端称为5’-端,3’-位上拥有自由羟基的尾端称为3’-端。
DNA 由 dAMP 、dGMP、dCMP 与 dTMP 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所构成。
DNA 的一级构造就就是指 DNA 分子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摆列次序及连结方式。
RNA由AMP,GMP,CMP,UMP 四种核糖核苷酸构成。
四、 DNA 的二级构造 :DNA 双螺旋构造就是 DNA 二级构造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就是 Watson与 Crick 两位科学家于 1953 年提出来的一种构造模型 ,其主要实验依照就是 Chargaff 研究小组对 DNA 的化学构成进行的剖析研究,即 DNA 分子中四种碱基的摩尔百分比为 A=T 、 G=C、 A+G=T+C(Chargaff 原则 ),以及由 Wilkins 研究小组达成的 DNA晶体 X 线衍射图谱剖析。
高一生物核酸知识点梳理
![高一生物核酸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f977d3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f.png)
高一生物核酸知识点梳理介绍:在高一生物学习中,核酸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核酸是生命体中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转录翻译过程,还具有其他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本文将对高一生物的核酸知识点进行梳理,并介绍相关的概念和重要内容。
一、核酸的基本概念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分为脱氧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类。
DNA是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则广泛存在于细胞质中,参与了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二、核酸的结构1. DNA结构:DNA由两条互补的链以螺旋形式相互缠绕而成,形成了双螺旋结构。
每条链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组成,通过碱基间的氢键相互连接。
2. RNA结构:RNA呈单链结构,一条RNA链上的碱基序列由脱氧核糖和四种碱基组成。
与DNA不同的是,RNA中的胸腺嘧啶被尿嘧啶取代。
三、DNA的复制DNA的复制是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过程,包括以下关键步骤:1. 解旋:DNA双链解旋,形成两条单链。
2. 模板配对:通过碱基配对规则,合成新链的碱基与模板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
3. 连接:新合成的碱基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新的DNA 链。
四、DNA的转录DNA的转录是生物体利用DNA遗传信息合成RNA的过程,包括以下关键步骤:1. 初始和启动:RNA聚合酶结合到DNA上,寻找转录起始点,并进行反转录酶链中的RNA合成。
2. 链延伸:RNA聚合酶沿DNA链向下滑动,合成RNA链并与DNA模板链上的核酸配对。
3. 终止:RNA聚合酶到达终止信号序列,停止合成,释放RNA链。
五、RNA的翻译RNA的翻译是将RNA中的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包括以下关键步骤:1. 转运RNA(tRNA)的适配:tRNA携带特定氨基酸与相应的密码子匹配,适配到核糖体上。
2. 构建蛋白质链:核糖体依次阅读mRNA的密码子,将相应的氨基酸连接在一起,形成多肽链。
生物化学的知识知识点梳理
![生物化学的知识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b4e96e8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a.png)
生物化学的知识知识点梳理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化学反应和化学过程的科学。
它涉及了生命现象中许多重要的基本成分和过程,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酶、代谢途径等。
以下是生物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梳理。
1.生物分子:生物分子是指生命体中的化学组分,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类。
蛋白质是生命体中最重要的一种生物分子,它们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具有结构和功能多样性。
核酸包括DNA和RNA,是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分子。
糖类是能提供能量的生物分子,常见的有单糖、双糖和多糖。
脂类包括甘油三酯、磷脂和类固醇等,它们在细胞膜组成、能量储存和信号传导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酶和酶反应: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分子,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
酶反应包括酶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和加成反应等。
酶反应符合酶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力、酶活性的调节和抑制等。
3.代谢途径:代谢途径是生物体内分子转化的过程,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代谢途径包括葡萄糖代谢、脂肪酸代谢、氨基酸代谢、核酸代谢等。
这些代谢途径通过一系列的酶催化反应组成,产生能量和产物。
4.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是指由氢键形成的α螺旋和β折叠,三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在立体空间上的折叠形式,四级结构是由多个蛋白质亚单位组装而成的复合物。
蛋白质的功能包括结构支持、酶催化、运输、传导和免疫等多种生物学过程。
5.DNA结构和遗传信息的传递:DNA是双螺旋结构,由核苷酸组成,包括脱氧核糖和碱基对。
DNA的遗传信息通过碱基对的配对方式来传递,A与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是生命体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过程。
6.信号转导:信号转导是细胞内外信息的传递过程,涉及到激活和抑制信号通路的多个分子。
信号转导通常发生在细胞膜上的受体和细胞内的信号分子之间,通过级联反应将信号传递到细胞核,从而调控基因转录和细胞功能。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核酸和核酸的性质与应用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核酸和核酸的性质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14d2eb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0.png)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核酸和核酸的性质与应用核酸是生命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它们都由核苷酸单元组成,包括碱基、糖和磷酸基团。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有关核酸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包括核酸的定义、结构、功能和应用。
一、核酸的定义及结构核酸是由核苷酸单元组成的大分子,是生命体内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分子。
核苷酸是由碱基、糖和磷酸基团三部分组成。
碱基包括腺嘌呤(A)、胸腺嘧啶(T,仅存在于DNA中)、鸟嘌呤(G)、胞嘧啶(C)和尿嘧啶(U,仅存在于RNA中)。
DNA的结构是双螺旋结构,由两股互相缠绕的链组成。
每条链都是由磷酸基团和糖分子(脱氧核糖)交替排列而成,碱基则通过氢键与对应的碱基相连,A与T相对,G与C相对。
RNA的结构相对较为简单,可以是单股或双股结构,其碱基序列可以直接参与生物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二、核酸的性质1. 碱基互补性:DNA的碱基通过A与T、G与C之间的氢键进行配对,具有碱基互补性。
这种互补性保证了DNA的复制和修复过程的准确性。
RNA和DNA之间的碱基配对为A-U、G-C。
2. 酶催化:核酸具有酶活性,能催化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
例如,rRNA参与蛋白质的合成,mRNA参与基因的转录和转录,tRNA参与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3. 遗传性:由于核酸可以编码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因此具有遗传性。
4. 弱酸性:核酸由于含有大量的磷酸基团,因此具有弱酸性。
三、核酸的应用1. DNA鉴定:DNA具有唯一的遗传信息,因此可以应用于犯罪侦查、亲子鉴定、物种鉴定等方面。
2. 基因工程:通过对DNA的序列进行修改和重组,可以实现对生物体的基因的改造和表达,用于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制药等领域。
3. RNA干扰:RNA干扰是一种基因沉默技术,通过设计和合成siRNA(小干扰RNA)或miRNA(微小干扰RNA),来靶向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实现对基因功能的研究。
4. 药物研发:核酸作为潜在的药物靶点,在药物研发领域有很大的潜力。
生物化学专业知识点汇总
![生物化学专业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da4ee7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5.png)
生物化学专业知识点汇总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反应和分子结构的学科,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生物化学专业的一些核心知识进行汇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生物分子的组成1. 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大分子,由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成多肽链,进一步折叠形成功能性的蛋白质结构。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功能,包括酶催化、结构支持、传递信号等。
2. 核酸:核酸是生物体内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分子。
DNA是双螺旋结构,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鸟嘌呤)组成,通过碱基配对形成DNA链。
RNA也由四种碱基组成,但是含有尿嘧啶代替胸腺嘧啶。
核酸在细胞中起着重要的遗传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3.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量来源。
单糖是最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果糖等。
多糖由多个单糖分子连接而成,如淀粉、纤维素等。
4. 脂质:脂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结构和能量储存分子。
脂质包括甘油三酯、磷脂和固醇等。
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固醇则在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酶的功能和调节1. 酶的功能: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
酶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不被反应消耗。
酶的活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等。
2. 酶的调节:酶的活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调节。
其中一种常见的调节方式是酶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
磷酸化可以激活或抑制酶的活性,而去磷酸化则具有相反的效果。
另外,酶的活性还可以通过底物浓度的调节和反馈机制来实现。
三、代谢途径1. 糖酵解:糖酵解是一种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或乙醇的代谢途径。
这是一种无氧代谢途径,产生少量的ATP能量。
2. 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是将葡萄糖和脂肪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这是一种有氧代谢途径,产生大量的ATP能量。
3. 呼吸链:呼吸链是将三羧酸循环和糖酵解产生的高能电子转化为ATP能量的过程。
共同学生物化学之核酸和酶
![共同学生物化学之核酸和酶](https://img.taocdn.com/s3/m/5725e207b52acfc789ebc9ef.png)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一、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掌握)核酸在核酸酶作用下水解成核苷酸,而核苷酸完全水解后释放等量摩尔的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碱基、戊糖和磷酸 脱氧核苷酸,而RNA 的基本组成是(一)核苷酸是构成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核苷酸核苷酸可分为核苷一磷酸(NMP )、核苷二磷酸(NDP )、核苷三磷酸(NTP )(二)DNA 是脱氧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
,磷原子分别标以α、β、γ加以区分。
产生一个由多个脱氧核苷酸构成的、具有方向性的线性大分子,称为(三)RNA 也是具有3’,5’-磷酸二酯键的线性大分子。
多聚脱氧核苷酸(DNA )(四)核酸的一级结构是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核苷酸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和书写顺序必须是从5’-末端到3’-末端。
二、D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掌握)(一)DNA 的二级结构是双螺旋结构。
1.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①DNA 是反向平行、右手螺旋的双链结构直径2.37nm ,螺距3.54nm ②DNA 双链之间形成了互补碱基对。
表面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
每个螺旋有10.5个碱基对,每两个碱基对之间相对旋转角度为36度每两个相邻的碱基对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是,③疏水作用力和氢键共同维持着DNA 双螺旋结构的稳定 0.34nm2.DNA 双螺旋结构的多样性。
(二)DNA 的高级结构是超螺旋结构。
(三)DNA 是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
一个生物体的基因组是它的全部遗传信息,即DNA 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有些病毒的基因组是RNA三、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掌握)(一)mRNA 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1.大部分真核细胞mRNA 的5’末端都是以7-甲基鸟嘌呤-三磷酸核苷为起始结构。
2.在真核生物mRNA 的3’末端,有一段由80~250个腺苷酸连接而成的多聚腺苷酸结构,称为多聚腺苷酸尾或多聚A 尾。
3’-多聚A 尾结构与5’-帽结构共同负责mRNA 从核内向细胞质的转位、维系mRNA 的稳定性以及翻译起始的调控3.mRNA 依照自身的碱基顺序指导蛋白质氨基酸顺序的合成,也就是为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提供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酸问答题:1、某DNA样品含腺嘌呤15.1%(按摩尔碱基计),计算其余碱基的百分含量。
2、DNA双螺旋结构是什么时候,1953,1962由谁提出来的?试述其结构模型。
3、DNA双螺旋结构有些什么基本特点?这些特点能解释哪些最重要的生命现象?4、DNA和RNA的结构有何异同?5、RNA干扰的意义?1.是植物对抗某些病毒感染的机制;2.使转座子沉默,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3.抑制蛋白质合成,调控基因表达和个体生长发育;4.提供了使特定基因沉默的重要实验手段;5.为基因治疗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6、miRNA和siRNA的异同点。
Pri-miRNA Pre-miRNA 细胞核 miRNA 细胞质 dicer 单链完全配对不完全配对•它们都是Dicer酶的产物;•它们在起干扰、调节作用时都会和RISC复合体结合;•它们都可以在转录后和翻译水平干扰以抑制靶标基因的翻译;名词解释:1、核酸变性和复性;2、分子杂交;3、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4、回文结构;5、Tm;6、Chargaff定律;7、surthern杂交技术;8、DNA 指纹技术1. 在物理、化学因素影响下, DNA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解开,这是一个是跃变过程,伴有A260增加(增色效应)。
复性:在物理、化学因素影响下,DNA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解开,这是一个是跃变过程,伴有A260增加(增色效应)。
2. 不同来源的DNA单链间或单链DNA与RNA之间只要有碱基配对的区域,在复性时可形成局部双螺旋区,称核酸分子杂交(hybridization)3. DNA变性复性过程中A260nm增加减少的过程。
4. 回文结构 DNA双链中正序反序碱基顺序相同的碱基对序列。
5. Tm DNA热变性过程中A260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的温度。
6. C=G A=T A+G=C+T A+C=G+T7. 分析DNA样品中是否含有与探针序列同源的DNA片段8. 利用人体内小卫星DNA的高度多态性,将重复序列作为分子探针,与不同个体的基因组DNA的限制性酶切片段进行分子杂交,就会得出各自特有的杂交图谱,具有专一性和特征性,即DNA指纹。
酶学问答题:1.1、何谓酶?酶促反应的特点是什么?酶(enzyme)是由活细胞合成的、对其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生物大分子,是机体内催化各种代谢反应最主要的催化剂。
易失活高催化效率专一性强反应活性可控2、酶促反应高效率的机理是什么?通过结合自由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邻近效应定向效应3、简述丝氨酸蛋白酶的催化机理?丝氨酸羟基作为亲核基团进攻亲电中心,形成新的酯键,肽键断裂,形成的酰基-酶中间物被水解,酶还原。
4、什么是全酶、酶蛋白和辅助因子,在酶促反应中各起什么作用?全酶=蛋白质+辅助因子酶蛋白是缀合酶的蛋白质部分,辅助因子是缀合酶的非蛋白质部分,小分子有机化合物金属离子5、酶分为哪几大类,分别催化何反应?氧化还原酶氧化还原反应转移酶催化基团转移反应谷丙转氨酶水解酶催化底物的加水分解反应裂合酶从底物分子中移去原子或基团形成双键及其逆反应异构酶催化同分异构体的相互转化合成酶催化C-C等键的形成与ATP分解反应相互偶联6、构成酶活性中心的常见必需基团有哪些?结合基团催化基团丝氨酸残基的羟基组氨酸残基的咪唑基半胱氨酸残基的巯基酸性氨基酸残基的羧基7、酶的催化活性在体内有哪些调控方式?浓度水平的调节活性水平的调节酶与底物的不同定位真核8、抗体酶的生产步骤?反应过渡态类似物为半抗原制作单克隆抗体,筛选出具有高催化活性的单抗即为抗体酶。
名词解释:1.酶的特异性;酶对它所催化的反应及其底物具有的严格的选择性。
通常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2、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在空间上彼此靠近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空间区域,该区域与底物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3、缀合酶;缀合酶(conjugated enzyme)是除了在其组成中含有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部分外,还含有非蛋白质部分。
4、诱导契合假说;当酶分子与底物接近时诱导酶分子构象发生变化以利于与底物的结合,形成复合物后,促进底物发生化学反应。
5活化能;在一定温度下1摩尔底物全部进入活化态所需的自由能(kJ/mol)。
6、辅酶与辅基;缀合酶中非蛋白质部分,辅助因子,结合紧密程度,辅基辅酶。
7、酸碱催化;瞬时向反应物提供质子;或向反应物接受质子;以稳定过渡态,加速反应的一类催化机制。
8. 共价催化;亲核亲电子催化酶亲核催化剂释放电子与底物缺电子中心形成不稳定的共价中间复合物,降低反应活化能9、抗体酶具有催化能力的免疫球蛋白。
5.11问答题:1、叙述Km值、Kcat值及Kcat/Km的意义。
K M = (k-1 + k2)/k1,米氏常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对应的底物浓度[S]足够大时,V max = k2[E]t;K2表示当酶被底物饱和时,每秒钟每个酶分子转换底物的分子数,又称为转化常数( turnover number,TN),通称为Kcat,是一级反应常数。
Kcat越大,催化效率越高!V = kcat [Et][S]/(KM + [S])当S 远小于km 时,V = (kcat /KM)[Et][S]表观二级速率常数(专一性常数):(kcat /KM) =k2k1/(k-1+K2) 2、何谓可逆性抑制作用,说明其特点?Reversible inhibition:抑制剂和酶之间以noncovalent(非共价) 键结合,可以通过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而使酶的活性恢复;3、简述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及意义。
对苯磺酰-L赖氨酰氯甲酮(TLCK)是胰蛋白酶的底物对甲苯磺酰-L-赖氨酰甲酯(TLME)的结构类似物,TLCK可以和胰蛋白酶活性部位必需集团His57共价结合,从而引起酶不可逆失活。
4、简述四膜虫pre-tRNA发生自我剪接的过程。
一、鸟苷的3’-OH攻击内含子的5’剪接点,并与Intron的5’-端磷酸基形成共价键连接,同时5’外显子脱落下来,但3’外显子此时仍与Intron相连。
二、5’-端外显子的3’-OH进攻内含子的3’剪接点并使414nt 的内含子脱落,同时5’外显子与3’外显子连接成成熟rRNA。
名词解释:1、基元反应;2、初速度;3、Km值;4、Kcat值;5、核酶;6、抑制剂;7、可逆性抑制;8、不可逆性抑制;9、竞争性抑制;10、非竞争性抑制;11、反竞争性抑制;12、Kcat型抑制剂•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Elementary reaction)。
•初速度,即底物的消耗量很小(一般在5﹪以内)时的反应速度。
•K M = (k-1 + k2)/k1,米氏常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对应的底物浓度•K2表示当酶被底物饱和时,每秒钟每个酶分子转换底物的分子数,又称为转化常数( turnover number,TN),通称为Kcat。
•化学本质为核酸的酶称为核酶,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Inhibition (抑制):酶未变性,由于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化学性质改变而引起酶活力的降低或丧失,引起抑制作用的物质称为抑制剂(Inhibitor);•Reversible inhibition:抑制剂和酶之间以noncovalent(非共价) 键结合,可以通过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而使酶的活性恢复;•Irreversible inhibition :抑制剂与酶的某些必需基团以covalent(共价)键结合,彻底导致酶活性的丧失。
不能通过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使酶复活。
•抑制剂和酶的底物结合部位作用;抑制剂和底物竞争结合酶;抑制剂往往是底物类似物;可以通过提高底物的浓度解除抑制剂的抑制作用。
加入竞争性抑制剂后,Vmax 不变,Km值变大,Km值随着[I]的增加而增大。
•抑制剂分子可以结合到酶的非底物结合位点上;其结构和底物的结构没有任何共同之处;这种抑制作用不可以用增加底物的浓度解除,所以称为非竞争性抑制。
抑制剂的结合改变酶的构象,从而降低酶的催化活性。
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后,Km 不变,Vmax值变小,Vmax值随着[I]的增加而变小。
•抑制剂仅在底物和酶形成中间产物(ES)后与ES结合,使ES的量下降。
这样,既减少从ES转化为产物的量,也同时减少从ES解离出游离酶和底物的量。
V max,K m降低同样倍数•结构类似于天然底物S,本身也是E的S,E与它结合,并对它进行催化反应时,暴露其潜伏的反应基团并活化,作用于酶活性部位的必需基团(或酶的辅基),酶不可逆失活。
5.18问答题:1、请举例说明酶原激活的过程和意义。
酶原的激活:由无活性的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酶的过程。
酶原激活的意义: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发挥作用;避免细胞自身消化;如胰腺中合成的酶trypsin, chymotrypsin, elastase, and carboxypeptidase都是以酶原的形式存在。
2、请列举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工具酶以及它们的用途。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并特异切割DNA碱基序列;(2)TaqDNA 聚合酶:DNA体外扩增(PCR);(3)逆转录酶:催化合成cDNA;(4)T4DNA连接酶:应用于黏性或平末端DNA的连接;(5)碱性磷酸酶:防止载体自身连接、32P标记5′端;(6)T4多核苷酸激酶:5′端磷酸化、5′端标记放射性核素;(7)S1核酸酶:确定RNA起始转录位点(8)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给载体或cDNA加上互补的同聚尾、加标记物。
名词解释:1、别构调节;2、同促别构;3、异促别构;4、协同指数;5、K0.5;6、同功酶;7、酶的共价修饰;8、K型效应物;9、V型效应物;(正负协同效应)1、别构调节:酶分子的非催化部位与某些化合物可逆地非共价结合后发生构象的改变,进而改变酶活性状态。
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2、同促别构---底物分子本身对别构酶的调节作用,表现为底物与酶结合的协同性;3、异促别构--- 非底物分子对别构酶的调节作用。
4、n 协同系数5、K0.5--- 指的是别构酶催化反应达到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和非别构酶相区别)6、催化相同生化反应----相同的工作;各组织或亚细胞组分中分布的不同以及它们之间底物的特异性和动力学的差别;蛋白质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免疫性能等方面有明显差异。
7、酶的共价修饰:通过连接修饰基团活化或钝化酶,修饰基团有phosphorylation(磷酸化), adenylylation(腺苷酰化), uridylylation(脲苷酰化), methylation(甲基化), and denosine diphosphate ribosyl groups (ADP-核糖基化)8、K型效应物:K0.5 is altered without a change in V max9、V型效应物:V max is altered ,K0.5 is nearly cons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