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土壤粘土矿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3) 蛭石(Vermiculite) 结构为2:1型,有三八 面体粗粒蛭石和二八面体粘粒蛭
石,其单位化 学式分别为M0.70Mg3[Si3.3Al0.7O10](OH)2 和 M0.74(Al1.4Mg0.3Fe3+0.3)[Si3.56Al0.44O10](OH)2。三八面体蛭石 多由黑云母、绿泥石等矿物风化或热液蚀变而成,在土壤 中主要分布在砂粒或粉砂粒中,土壤粘粒中的蛭石以二八 面体型为主,它们可以是云母和水云母进一步脱钾而成。 蛭石的层电荷比云母低。
3-1 离子化固体结构原理
在矿物晶体形成时,离子都尽可能地相互靠近,形成 最紧密堆积以达到内能最小、处于最稳定的状态。可用 原子的球体模式预测离子键晶体中可能有的原子排列。
3-1 离子化固体结构原理
六方最紧密堆积 原子按 ABABAB 二层重复一次的规律堆积,使原子在空
间的分布与空间格子中的六方底心格子相一致 。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4) 蒙皂石(Smectite): 蒙脱石在 水中能分散,特别是钠蒙脱石具有高度分
散性,在水中易分散成极薄的片,钙蒙脱石分散性较差。 蒙脱石颗粒细小,有很大的比表面,约为600-800m2 ·g-1, 且以内表面为主。蒙脱石的吸湿性、胀缩性和对阳离子的 交换吸附性,以及对有机污染物、农药等的吸附性等,使 其在土工建筑、重金属和放射性污染物的环保处理,以及 化工生产等方面有特殊的意义和用途。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硅氧四面体片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铝(镁)氧(氢氧)八面体片 铝与氧、镁与氧的半径比分别为0.364 和0.471 ,均可
形成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八面体中铝(镁)离子周 和围等距离地配上六个氧(氢氧),三个在上,三个在下 ,相互错开作最紧密堆积。相邻的两个八面体通过共棱边 的两个相连形成八面体片。铝(镁)氢氧八面体片由n个 [Al4(OH)12]或n 个[Mg6(OH)12]单元组成,片厚约0.5nm。
2-4 土壤粘土矿物
2-4 土壤粘土矿物
2-4 土壤粘土矿物
2-4 土壤粘土矿物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1)高岭石和埃洛石(Kaolinite and hallosite) 属1:1型二八面 体层状硅酸盐矿物,其单位 (半胞)
化学式分别为A12[Si2O5](OH)4 和A12[Si2O5](OH)4·2H2O。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4) 蒙皂石(Smectite): 属2:1 型矿物, 二八面体蒙皂石有蒙脱石(montmorillonite)、贝得石
(beidellite)和绿脱石(nontronite)。 蒙脱石的电荷来 自八面体片中Mg2+对Al3+的同晶置
换。贝得石、绿脱石的电荷产生于四面体片中Al3+对Si4+ 的同晶置换。贝得石 八面体中的阳离子为Al3+ ,绿脱石 八面体片中的阳离子为Fe3+ 。
土壤化学
Soil Chemistry
Part 3 土壤粘土矿物
Part 3 土壤粘土矿物
3-1 离子化固体结构原理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的结构
3-3 氧化物、氢氧化物的结构
3-1 离子化固体结构原理
氧元素占土壤固相总质量的49%,占土壤固相容积的 90% 以上。氧与硅、铝、铁、镁等元素在土壤层状硅酸盐 粘土矿物和粘粒氧化物中的组合、结构决定着土壤粘粒矿 物的类型等性质。由于粘粒矿物结构中Si-O键的离子性和 共价性各占50%。Al-O键和Mg-O键的离子性分别占60%和 70%。故我们可把粘粒矿物的结构当作离子化晶格对待。 含氧阴离子的半径一般远大于金属阳离子的半径,在硅酸 盐和氧化物矿物的结构里,阳离子都是填充在氧阴离子的 间隙之中。因此粘粒矿物的结构类型主要决定于氧的堆积 方式,它们都相当于氧离子的聚集体。
较少(只有1/6 被替代),八面体片中Al 也有少量被Fe、 Mg替代,单位化学式电荷数小于1,晶层间虽以K+占优势 ,但已有部分换成了 Ca、 Mg等的水化阳离子,可以认为 水云母是贫钾、富水、弱晶态的粘粒云母。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3) 水云母又称伊利石(illite)
M0.74(Al1.53Fe3+0.22Fe2+0.03Mg0.28)[Si3.4Al0.6O10](OH)2。
3-1 离子化固体结构原理
立方最紧密堆积
原子按ABC ABC ABC三层重复一 次的规律连续堆 积。在这种堆积 中原子在空间的 分布与空间格子 中立方面心格 子 相一致 。
3-1 离子化固体结构原理
由相同的四个原子围成,连接 这四个原子的中心可构成一个四面 体,其中的孔隙即四面体孔隙。
由相同的六个原子围成,三个 原子在上层,三个原子在下层,上 下两层错开 ,将六个原子的中心 连接便构成一个八面体,其中的空 隙即八面体孔隙。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高岭石没有或很少有同晶置换,层电荷几乎为零,永久电荷极少, 负电荷主要来源于结构边缘的断键或曝露在表面的羟基的解离。层间为 氢键紧密联结,层间没有水分子和阳离子,层间距固定,d(001) 约为 0.72nm。矿物颗粒较大,呈六角形片状,比表面小(约7-30m2 ·g-1), 以 外表面为主,阳离子交换量很低(约为2-5cmol ·kg-1)。迪恺石、珍珠石 与高岭石的成分、基本结构相同,其区别在于单位晶片堆选方式不同。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4) 蒙皂石(Smectite): 土壤中最常见的是蒙脱石。蒙脱石的单位化学式为
M0.33Al1.67 (Mg,Fe2+) 0.33[Si4O10](OH)2。层电荷数较低,为 0.2-0.6 ,层间为水化的交换性阳离子(Ca、Mg、Na等) ,阳离子交换80-150cmol ·kg-1,蒙脱石的显著特征是其层 间能吸水膨胀,有强膨胀性,特别是层间为交换性钠离子 时,在潮湿条件下,其晶层间距 d(001)>2.0nm, 失水收缩 时d(001)=1.0nm。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2) 云母和水云母(mica and hydromica ) 云母广泛存在于各类岩石中,云母经脱钾水化形成水
云母,云母和水云母几乎遍及各种土壤,它们是土壤钾素 养分的主要来源,云母风化脱钾是土壤中层状硅酸盐粘土 矿物发生和演化的重要途径。
云母属2:1 型结构,其结构中有1/4的Si4+被Al3+ 置 换,单位化学式电荷数为1,同晶置换所产生的负电荷由层 间钾离子来平衡。钾离子半径为0.133nm ,正好嵌进2:1 型 晶层四面体底部的复三角网孔中,将云母的上下两个晶层 紧密地连接起来,使水分子不能进入,无膨胀性。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5)绿泥石(Chlorite) 绿泥石层间不具胀缩性,d(001) = 1.4nm ,剩余负
电荷少,阳离子交换量低(10-40cmol ·kg-1) ,比表面 约为 25-150m2 ·g-1 。土壤中的绿泥石,特别是富含铁 、镁的三八面体绿泥石,大多是由母质遗留下来的,它 在母质风化过程中会很快消失。富铝的二八面体绿泥石 有可能是土壤中形成的次生绿泥石。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八面 体片的阳离子是三价阳离子如Al3+、Fe3+,只能占据 八面体孔隙2/3 的位置,留下1/3的空位,即二八面体片。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如果八面 体片的阳离子是二价阳离子如Mg2+或Fe2+,它 们能将八面体孔隙全占满,即三八面体片。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简称HIS)。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7)纤维棒石(hormite) 是纤维状的含水铝镁硅酸盐矿物,包括
坡缕缟石(palygorskite) 、 凹凸棒石[attapulgite,Mg5Si8O20(OH)2(OH2)4·4H2O] 及海泡石[sepiolite, Mg8Si12O30(OH)4(OH2)4·8H2O] 纤维棒石晶体属2:1 型结构(过去叫层链状结构)。
八面体孔隙比四面体孔隙大。
5.1 CRYSTAL CHEMISTRY OF SILICATES
Fig. 5.1、5.2
3-1 离子化固体结构原理
晶体结构中每个原子或离子最邻近的原子或离子的数目即为配位数 。离子晶体只在异号离子相互接触时才稳定,如果晶体中的阳离子变小 ,变小的程度仅仅是使阴离子与它还能勉强相互接触,虽晶体结构还是 稳定的,但已到稳定的极限;如果阳离子变得更小,阳离子就会在阴离 子的中间移动,结构就会不稳定,势必引起离子配位数的改变。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层状硅酸盐矿物的基本结构单元 硅氧四面体 铝氧八面体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硅氧四面体片 硅与氧的半径比为0.279 ,最适合于四 配位的四面体结
构。硅氧四面体以其底部的三个氧,分别与其相邻的三个四 面体以共角顶氧的方式相连。这样向两度空间延伸,形成上 、下面都具有六角形网孔的硅氧四面体片 。底面的六个氧 互相挨得紧些,构成的网孔大小与氧的大小相近且不带电; 顶端的六个氧相互离得开些,并带负电荷。硅氧四面体片由 个n个[Si4O10]4- 单元组成,片厚约0.46nm。来自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6) 1.4nm过渡矿物( 1.4nm intergrade mineral) 1.4nm过渡矿物是层间有岛状羟基铝(镁)或硅酸盐聚
合物的2:1 型层状硅酸盐矿物。其结构和性质介于蛭石、蒙 皂石和绿泥石之间。它的层间物质为交换性阳离子和岛状( 不连续的)带正电荷的非交换性的羟基铝(镁)或硅酸盐聚 合物,其阳离子交换量、比表面、对离子(如钾离子)的吸 附固定,以及热稳性等均介于蛭石、蒙皂石等膨胀性矿物和 绿泥石类非膨胀性矿物之间,故称之为过渡矿物。
3-1 离子化固体结构原理
可以用直角三角形公式计算: 2(2r-)2 = (2r- +2r+)2
r+/r- = 0.414
0.414是八面体配位中阳离子 与阴离子半径比的极限值。
3-1 离子化固体结构原理
Part 3 土壤粘土矿物
3-1 离子化固体结构原理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的结构
3-3 氧化物、氢氧化物的结构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3) 蛭石(Vermiculite)
(4) 蒙皂石(Smectite)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5)绿泥石(Chlorite) 结构与云母相似,但其层间不是钾离子而是带正电荷的
氢氧化物八面体片,带正电荷的层间八面体片与带负电荷的 2:1型晶层,通过静电引力连接在一起。其代表性的结构式为 [(Mg, Fe2+)3-xAlx(OH)6]x+[(Mg,Fe2+)3(Si4-xAlx)O10(OH)2]x- 。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6) 1.4nm过渡矿物( 1.4nm intergrade mineral) 也有称之为 层间羟基物蛭石(hydroxy-interlayered vermiculite ,
简称HIV ) 或层间羟基物蒙皂石( hydroxy-interlayered smectite
M代表层间金属阳离子。其中M以K+为主, 层间因K+ 键合力强,在水中不膨胀,层间距固定,d(001) = 1.0 nm,矿 物呈片 状,颗粒较大,比表面为70-120 m2 ·g-1,以外表面 为主。阳离子交换量约为10-40 cmol ·kg-1。其薄片边缘的 楔形开口 对K+、NH4+等具有特殊的亲和力。水云母广泛分 布在各类土壤中,特别在西北、华北等干旱、半干旱地区 土壤中,它是主要的粘土矿物。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按八面体片中阳离子种类的不同,可分为二八面体白 云母和三八面体黑云母,其单位(半胞)化学式分别为 KAl2[Si3AlO10](OH,F)2 和 K(Mg, Fe2+)3[Si3AlO10](OH, F)2 。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3) 水云母又称伊利石(illite) 结构与云母相似,所不同之处是:Al3+同晶置换的Si4+
3-2 层状硅酸盐矿物结构
埃洛石的基本成分和结构与高岭石的相似,但埃洛石 晶层之间有一层水分子,晶层间距d(001)=1.01nm,低温干 燥可失水收缩为0.74nm,它有少量同晶置换,其晶层能弯 曲成管状或球状,颗粒细小,比表面约为10-45m2 ·g-1,阳 离子交换量为10-40cmol ·k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