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分析

合集下载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成因与应对策略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成因与应对策略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成因与应对策略一、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他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家庭经济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导致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据调查,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需要引起重视。

1、学习压力与焦虑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较大,主要来自于学习成绩、升学压力等方面。

过度的学习压力会导致学生出现焦虑、紧张、失眠等症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人际关系问题农村中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也比较突出,包括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

由于缺乏沟通、理解和信任,学生容易出现孤独、自卑、愤怒等情绪,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自尊与自卑情绪农村中学生的自尊与自卑情绪问题比较严重。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原因,部分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这种心理状态又会影响其自尊心的发展,导致其自信心不足,难以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

4、青春期心理困扰青春期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期。

农村中学生也不例外,容易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问题,特别是在情感、性健康等方面。

5、家庭环境和父母关系家庭环境和父母关系对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

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关系紧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6、情绪管理和自我调适能力农村中学生的情绪管理和自我调适能力普遍较弱,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技巧。

当遇到心理问题时,学生往往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导致问题加重。

7、生活习惯和身体健康生活习惯和身体健康对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大影响。

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疾病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8、学校和社会环境适应农村中学生需要适应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经验和支持,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适应不良的情况。

学校和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结项报告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结项报告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近年来,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这一现象可能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二、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缺乏关爱、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都可能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三、学校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学校是中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不足,如缺乏专业教师、课程设置不完善等。

四、社会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社会环境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网络信息的泛滥、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等都可能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五、应对策略:强化家庭-学校-社会合作为解决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课程与实践在政策层面,应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确保教育的实施。

在课程设置上,应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践层面,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七、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应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

八、预防和干预心理问题的具体措施针对心理问题,应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建立心理问题筛查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同时,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九、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与跟踪评估机制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记录他们的心理状况和发展轨迹。

通过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十、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村中学生,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该体系应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多个方面,确保学生在需要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面临着日益增加的学业压力、家庭关系变化、社交网络侵害等诸多心理困扰。

因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现状分析1.1 教育政策支持不够目前,虽然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纳入国家教育政策中,但实际推行与政策要求存在差距。

很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有效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培训。

这导致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停留在形式上,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和方法。

1.2 教育体制不完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依赖于单一的课堂教学,缺乏配套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

学校和相关机构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效果的缺失。

另外,学校升学导向强烈,学生压力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忽视。

1.3 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来指导和辅导学生。

然而,目前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缺乏系统的培训和评估。

这导致教育的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二、问题探究2.1 学生心理问题较多近年来,中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

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大、人际交往困难、情绪失控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亟需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2.2 心理教育缺乏实效性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实效性,很多学生只是接受到了一些理论知识,但很难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3 家校合作不充分家庭和学校是中学生成长中的两个重要环境,但当前的家校合作还不够紧密。

家长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很多家长也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应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制定有效的心理教育方案。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分析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分析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分析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中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和家庭期望,心理问题逐渐凸显。

本文将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背景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他们面临着紧张的学业压力、父母期望的重负、人际关系困扰以及自我价值感的挑战。

同时,社交媒体的普及也给中学生带来了新的心理冲击,比如网络欺凌和自我形象不安等问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首先,中学生面临的巨大学业压力是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考的竞争压力以及日常功课的繁重负担,使得中学生常常处于焦虑和紧张的状态。

这种长期的压力会导致他们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诸如失眠、厌学和抑郁等。

其次,来自家庭的期望和压力也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给他们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这种过度的期望往往使得中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产生自卑感和无力感。

此外,中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也是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

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对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产生了更强烈的需求。

然而,学业竞争和社交媒体的存在常常使得中学生感到孤立和排外。

这种孤独感和社交隔离感会导致他们缺乏安全感和自尊心。

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为了确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学校应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感和压力,并学会应对各种挑战。

通过开展咨询和辅导活动,学校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倾诉和交流的平台,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和焦虑。

其次,家庭教育在中学生心理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明确表达对孩子的支持和鼓励,培养他们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同时,家长也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关心他们的内心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此外,中学生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然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许多现状和挑战,如压力大、心理问题突出、缺乏关注等。

因此,本文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1. 压力大在当今社会,学习压力大、家庭期望高、人际关系复杂等多种因素导致中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中学生面临升学、考试等关键时刻,压力更大。

压力不仅来源于外部环境,还来源于内部自我要求。

2. 心理问题突出调查显示,中学生中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其中,焦虑问题最为突出,尤其是在考试临近和升初中等关键时刻。

3. 缺乏关注许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很难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更谈不上给予孩子心理支持。

同时,学校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也相对较少,导致部分学生心理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1.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网。

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一个宽松、舒适的家庭环境。

学校要加强师生沟通,尊重学生个性,关心学生心理,建立一个积极的校园文化。

2. 培养学生的压力管理能力学校应开展有关压力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面对压力时,学会积极应对,提高学生的压力管理能力。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指导学生正确面对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扰。

同时,学校应建立心理问题预警机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调查,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4. 建立家庭支持系统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定期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导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大关注点。

对于中学生而言,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实现综合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

然而,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系列问题,亟需采取对策,以满足中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1. 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愈发严重的趋势。

焦虑、抑郁、自卑等问题成为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甚至出现一些极端事件,给学校和社会带来巨大心理压力。

2. 教育资源不均衡分配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资源的分配方面存在不均衡的现象。

一些中小学力量薄弱,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甚至缺乏心理咨询室等基础设施,导致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参差不齐。

3. 传统教育模式的固守传统教育模式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忽视了中学生的情感需求与个性差异。

学校普遍偏重学业成绩,在课业压力下教育资源的倾斜,使得中学生缺乏对自我情感的认知与表达能力。

二、改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1. 提升教师素养教师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推动者,应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加强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及时发现并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

2. 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

同时,学校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和设施,确保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3. 加强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依托,家长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关怀和支持,以增强其自信心、调节能力和抵抗力。

同时,家庭也需要与学校密切配合,共同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4. 引导合理社交与娱乐中学生的社交与娱乐活动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和家庭应引导中学生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同学和朋友进行深入的交流。

同时,在娱乐活动方面,也应倡导合理娱乐、远离沉迷网络等不良行为。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分析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分析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分析心理素质在人才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和导向作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为自己建功立业的重要保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关情况为了研究和掌握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以及相关情况,我们于2000年9月至2005年8月,在湖北、北京、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江西等省(市),对68所中学(其中重点中学32所,普通中学[高中]18所,初中12所,中等职业学校6所)进行调查。

调查采取问卷、测试、座谈、专访等形式,收到个人有关材料26236份(其中家长反映的材料3218份)。

同时,组织教师座谈会16次,学生座谈会12次,访问中学心理咨询室6个。

在心理老师配合下,对72个咨询案例进行分析。

调查获取的情况的数据反映出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的总体趋势,从中折射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绩与不足。

(一)学习心态1、学习压力学习压力大在问卷调查中,重点高中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很大”和“大”的占86%以上,一般高中的学生为80%,职业高中的学生为58%,初中生的此项比例为72%。

压力来自高期望值学习压力主要来自激烈的升学竞争和家长、老师的高期望。

学生们谈到,各个方面反复警示他们的是:考上理想学校是阳关大道,否则前途堪忧。

作业量繁重在上述观念影响下,学生的学习被层层加码。

课后作业繁重,考试频繁,不断公布分数排位,学生们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重负。

每天面对几个学科一齐压下的大量作业,部分学生的心态多是消极或无奈,“乐意接受”的只占19%,“不乐意但只有接受”的占69%,认为“不堪忍受”的占12%。

睡眠时间严重不足中学生在校时间普遍超过8小时,毕业班甚至超过10小时,不少学校晚上20:30还在上课。

65%高中走读学生23:00以后才休息,24%的超过0:00入睡。

走读高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的超过71%,不足7小时的超过31%,不足6小时的为18%。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与对策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与对策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与对策各位同学,你们知道吗?在咱们的校园里,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小麻烦”,这些小麻烦就像是隐形的小怪兽,悄悄出现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聊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们得明白,心理健康就像一座房子的地基,如果地基不稳,房子怎么能坚固呢?所以,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哎呀,这有什么难的,不就是有点烦恼或者压力大吗?”其实不然哦,心理健康问题可不是小事,它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学习甚至未来的发展呢!那么,中学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呵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呢?让我来给大家支几招。

要有一个乐观的心态。

遇到困难时,不要灰心丧气,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我们要勇于面对挑战,这样才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要学会调节情绪。

当心情郁闷或者烦躁的时候,我们可以找老师、家长或者朋友倾诉一下,说出来心里会舒服很多。

还有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比如听听音乐、画画或者运动,让心情放松下来。

别忘了给自己留点空间和时间。

在学习之余,我们可以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比如读书俱乐部、戏剧社或者志愿者服务。

这些活动不仅能让我们学到新知识,还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长。

当然啦,除了这些方法,我们还可以定期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看看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

这样,我们就能不断进步,变得更加优秀。

同学们,心理健康就像一颗种子,需要我们用心去浇灌、去培养。

只要我们用心呵护,这颗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每一个中学生都能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快乐地学习和成长吧!。

现在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现在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现在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与现状一、引言如今,中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然而他们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详细探讨现代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二、心理健康问题1.压力过大:随着教育竞争日益激烈,中学生承受了巨大的学业压力。

应试教育模式导致众多考试焦虑、失眠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2.网络成瘾: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使得中学生容易沉迷于虚拟世界之中无法自拔,影响正常学习和社交能力。

3.自尊心脆弱:社交媒体环境下形成“以貌取人”的观念,在线欺凌使得一些青少年感到自卑和孤立。

三、身体健康问题1.缺乏运动:长时间坐在教室内上课或者家里玩游戏导致缺乏体育锻炼机会,引发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

2.不良饮食习惯:营养不均衡、过度依赖外卖和零食等问题,导致体重波动、生长发育受阻等身体不适。

四、学习问题1.课业负担重:家长和老师对成绩的高要求使得中学生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功过度导致焦虑和疲劳。

2.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应试教育注重知识灌输而忽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意识的能力,造成机械性记忆而非真正理解掌握知识。

五、社交问题1.沉迷手机:现代科技时代,中学生往往过度使用手机并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减少,影响了他们的社交技巧与组织能力。

2.围观文化影响:一些中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网络上关注明星八卦或者其他低质量娱乐内容上,并缺少价值观引导。

六、解决方案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中设立相应机构,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以及心理辅导。

2.促进体育运动:学校应增加体育课程的时间和质量,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3.教授协同学习:中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通过分组、项目等形式开展协同学习活动,提高自主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4.加强家校沟通:家长和老师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并提供必要指导支持。

七、结论现代中学生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身体健康问题、学业问题以及社交问题。

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业压力:中学生面临着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巨大学业压力,例如升学压力和应试教育的压力。

这些压力可能导致中学生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的情绪。

2. 社交压力: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自己的外貌、人际关系和地位有着极大的关注。

社交压力可能导致中学生对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负面影响。

3. 家庭问题: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家庭纷争、家庭暴力、婚姻问题等都可能对中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4. 色情与网络暴力:当代中学生普遍接触到各种色情内容和网络暴力,这可能对他们的价值观、人际关系和自我形象产生不良影响。

5. 自我认同问题:青少年时期是人形成自我认同的重要阶段,中学生可能面临对自我身份、性别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困惑和挣扎。

为了改善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教育部门、学校和家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和
压力。

2.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有需要的中学生提供及时的咨询和支持。

3. 加强家庭教育,培养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

4. 建议中学生合理安排学业和兴趣爱好,避免过度压力。

5. 加强校园欺凌和网络暴力的防范和处理,为中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些孩子面临着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教育资源的巨大差异,使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本文将从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成因、影响以及解决途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2.家庭关系紧张。

城乡结合部家庭背景复杂,有的孩子父母离异,有的孩子跟随祖父母生活。

家庭关系的紧张容易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出现。

3.社交能力差。

城乡结合部的孩子往往与城市孩子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受到排斥,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4.自我认同感不强。

城乡结合部的孩子在面对生活环境、教育资源的差异时,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导致自我认同感不强。

二、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1.社会环境因素。

城乡结合部社会环境复杂,孩子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同时,社会对城乡结合部孩子的偏见也容易导致他们心理问题的出现。

2.家庭因素。

家庭背景、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不和睦、家长教育方式不当等都会增加孩子心理问题的风险。

三、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1.影响学业。

心理健康问题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从而影响学业成绩。

2.影响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问题使孩子难以融入集体,影响与同学、老师的关系,进一步影响人际关系。

3.影响身心健康。

长期的心理问题会导致孩子身心健康问题,如失眠、食欲不振等。

四、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途径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增设心理健康课程,提高孩子心理素质,增强心理韧性。

3.提高教育资源配置。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关注城乡结合部的教育资源配置,减轻孩子学业压力。

4.加强社会关爱。

社会各界应关注城乡结合部孩子的成长,提供心理援助,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这些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中学生心理健康分析及应对策略和建议

中学生心理健康分析及应对策略和建议

中学生心理健康分析及应对策略和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中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和未来规划压力,这些都给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挑战。

为了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本文将分析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

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1. 学习压力中学生在学习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需要面对课业的繁重、考试的压力以及升学的竞争。

特别是高考年级的学生,更是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2. 人际关系压力在学校中,中学生需要处理与同学、老师、家长之间的关系,这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特别是在青春期,对自己和周围人的期望和评价会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3. 未来规划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需要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面临着选择专业、找工作的问题,这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二、应对策略和建议1. 建立健康的学习态度中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不要过分追求成绩,要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2. 家校合作,关注学生情感变化家长和老师应该密切关注中学生的情感变化,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3.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学生需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增强自己的心理韧性。

4. 合理规划未来中学生需要思考自己的未来,但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要学会适当调整未来规划,尝试不同的可能性,建立未来规划的灵活性。

5. 寻求心理学支持如果中学生感到心理压力过大,无法自行应对,应该及时寻求心理学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

6. 培养兴趣爱好中学生除了学习外,还应该培养兴趣爱好,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艺术班等方式来释放压力,丰富自己的生活。

7. 健康生活方式中学生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营养,适当的运动锻炼和保持良好的睡眠,这些都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结语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社会、家长和学校都应该为中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爱。

中学生心理健康分析及应对策略和建议

中学生心理健康分析及应对策略和建议

中学生心理健康分析及应对策略和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中学生作为青少年群体的一部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1.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中学生普遍处于青春期,身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学业负担、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等问题给中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许多中学生面临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调查显示,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一座“隐形的学生心理健康堡垒”。

2.心理健康问题类型多样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焦虑、抑郁、自卑、叛逆、逃避、攻击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中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交方面的困扰,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3.心理健康问题常见原因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主要包括家庭教育方式、学校教育体制、社会环境等因素。

父母的期望过高、同龄人的关系、学业和生活的压力都可能成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诱因。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对策略和建议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应对策略和建议,从而帮助中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

学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利用班会、心理咨询等形式进行普及和讲解,鼓励学生主动倾诉,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理情况。

2.改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为中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可以减轻学习负担,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家庭可以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3.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辅导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为中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和心理咨询,针对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专业的辅导和帮助。

4.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评估体系学校可以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评估体系,定期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和解决。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在实际推行中,我们也不可忽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善提供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1. 教育资源不足,师资短缺目前,许多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较为单薄,师资队伍不足,教育资源有限。

一些学校甚至没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和推广。

2. 教育内容匮乏,实效性不足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较为传统,主要以讲述心理学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践性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度不高,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管理脱节在一些学校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管理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学校管理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态度不够重视,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支持。

4. 学生心理问题增多,教育需求急剧提升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家庭关系的变化等因素影响,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例如抑郁、焦虑、自卑等。

这就需要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心理教育需求。

二、对策分析1. 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学校和政府应该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支持,改善师资队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2. 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学校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特点,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加强实践性教育,例如开设心理健康工作坊、组织心理健康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参与度和实效性。

4. 多渠道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多方合作,多渠道推动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与心理健康机构、社会组织、家庭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更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与服务。

三、结语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复合性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共同努力。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及时解决。

本文将就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

问题一:教育资源不足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不足,教师专业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程度较低。

这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是一种十分不利的情况。

解决对策: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

学校应当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培养一批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

引入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为学校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和服务。

问题二: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前,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缺乏有效的内容和方法,导致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兴趣和参与度不高。

这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是一种不利因素。

解决对策: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性教学。

学校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特点,科学合理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和方法。

加强实践性教学,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和运营,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生活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活动。

问题三: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不够解决对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学生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参与度。

学校应当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的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联动机制,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解决对策:丰富课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交流机会。

学校应当积极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交流机会。

鼓励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人际交流能力。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由于生理上日趋成熟,但社会阅历浅,心理上比较稚嫩,因此,不善于处理生活、研究和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

在突然的打击或挫折面前,容易出现心理失常。

因此,教师要全面把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自我保健能力,帮助他们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从大量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看,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的来说是好的。

但是,仍有不少学生存在着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厌学。

一些学生对研究没有兴趣,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迟缓,情绪消极,作业拖拉、敷衍了事,研究效率低下,考试及作业的错误率很高。

2、逆反。

一些学生对外界的刺激常常产生与常态相悖的心理反应,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对抗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感到厌烦,对家长的劝导进行顶撞。

3、易怒。

这类学生在受到一般或轻微的刺激时,情绪很容易波动,例如,生气、急躁、发怒等等。

这类学生报复心强,有时会无缘无故大声哭叫,常有干危险事或愚蠢事的冲动,事后冷静下来又后悔。

4、社交恐慌。

一些学生对社会交往行为产生强烈的恐惧,往往寻找借口回避,即便是与家人、老师、同学在一起也感到不自在。

这类学生对他人的言行过分敏感,稍有不顺心的事情,便陷入痛苦之中。

对同学的善意帮助持怀疑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怀戒备心理,在人际交往中有害羞、局促不安、尴尬、笨拙等异常反应。

5、嫉妒。

一些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业成绩不如别人而心怀怨恨,不但不研究他人的长处,反而进行挖苦讽刺。

6、不良嗜好。

一些学生有吸烟、喝酒、手淫等不良行为惯,一些学生打游戏机上瘾,并由此产生不少问题行为,影响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7、焦虑。

这种心理障碍在中学生身上表现得比较普遍,大多数较轻微,持续时间较短。

少数学生焦虑时间持久,对周围环境的刺激比较敏感,他们入睡难,易被惊醒,常体验到莫名其妙的恐惧、紧张和心烦。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与对策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与对策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与对策1. 心理健康问题现状中学生,这个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特殊群体,正经历着一场无声的心理战。

咱们常说“青春无敌”,可实际上,很多同学的内心却是波涛汹涌。

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社交关系的复杂,很多同学感到心力交瘁,心理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真让人心疼。

1.1 压力山大首先,大家都知道,考试成绩是压在中学生肩头的一座大山。

每到考试季,学校的气氛就像是冬天的北风,冷得让人瑟瑟发抖。

无论是高年级的会考,还是低年级的期末考试,大家都在为分数拼命奋斗。

压力不仅来自老师的期望,还有家长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

为了追求“优等生”,许多同学每天都像在打怪升级,忙得不可开交。

可这份压力如果没有得到合理的释放,就会让心理健康问题找上门来,真是“压力山大”呀。

1.2 人际关系复杂除了学习压力,友情和爱情也是中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就像那句老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很多同学在交朋友的时候常常面临困惑。

友情的小摩擦、爱情的小误会,时不时就像夏天的雷阵雨,让人措手不及。

有时候,一句无心的话就能让同学之间的关系紧张得像拉紧的弦,稍不留神就可能崩断。

而且,网络社交又增加了很多复杂性,虚拟世界中的人际关系常常让同学们觉得难以捉摸,这也让不少人心里有苦说不出。

2.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可别小看心理健康,这可是关系到同学们学习生活的大事。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想象一下,一个每天都在焦虑、烦恼中的学生,如何能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甚至会觉得“这书真看不下去”,每一页都是负担。

2.1 学习效率下降心理健康差的同学,学习效率往往大打折扣。

头脑中的杂念像无形的杂草,根本无法专注。

甚至在课堂上,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可能被“白噪音”覆盖,听着听着,心就飞到天边去了。

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重视,可能会导致成绩滑坡,真是“自掘坟墓”啊!2.2 情绪问题加重而且,长期的心理问题可能会引发情绪问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报告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报告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报告一、引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对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全面评估,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二、背景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阶段,面临诸多生活和学业压力,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措施。

三、方法本次调查以问卷形式广泛收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相关数据,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选取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问卷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学习压力、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尊感和应对能力。

四、结果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学习压力中学生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

近八成学生表示压力较大,其中超过一半学生表示经常有减压不良的情况发生,如失眠、焦虑等。

2. 情绪管理情绪管理能力较弱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大问题。

近七成学生表示在面对挫折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失控的情况时有发生。

3. 人际关系中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在班级或社交场合中很少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同和尊重,一些同学甚至遭受了校园欺凌。

4. 自尊感自尊感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近六成学生表示自尊感不足,对自身价值和能力持有较低的评价。

5. 应对能力中学生的应对能力亟待提高。

超过半数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境时容易受挫,缺乏积极应对的策略。

五、讨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不佳与多种因素有关:1. 教育压力中国教育体制下的竞争压力较大,考试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导致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

2. 家庭环境一些中学生家庭环境不稳定,家庭教育支持不够,导致学生无法得到适当的情感支持和指导。

3. 社会影响社会舆论对中学生产生了较大影响,给他们造成了更多的心理压力。

六、建议为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和培训课程,提供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报告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报告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报告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及注意的热点。

关注少年儿童,尤其是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据我国有关部门调查统计表明,目前,一些中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因此,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其形成原因、制定实施有效的策略已迫在眉睫。

一、学生心理健康现状:1、厌学。

有30%的中学生对研究缺乏热情,表现为研究“不主动”或“有时主动”。

54%的学生在坐到书桌前准备研究时,会马上或有时感到厌烦。

20%的学生会在对研究厌烦时找“头痛”或“肚子痛”等借口。

36%的学生对学校的环境不适应,主要是由于不喜欢某位老师而讨厌其执教学科。

此外,还有约10%的学生感到老师讨厌自己。

中学生厌学情绪随年级的升高呈上升趋势。

2、焦虑。

中学生的心理焦虑主要表现在考试上。

面对考试,有20%的中学生情绪紧张,高年级学生面临的压力更大,拿高分是直接的心理动机,已能体验或预计到考试结果对自身潜在威胁,因此担忧更加明显。

47%的学生出现轻微焦虑,24%属于过度焦虑。

考试焦虑同时又辐射产生了中学生对人的焦虑,通常表现为过度关注自我,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

3、冷漠。

在看电视遇到伤心、感人的情节时,有34%的中学生不会流泪,或认为那是假的而无动于衷。

在“受到重大刺激不激动、不流泪”一栏中,38%的家长认为孩子对平时能鲜明感情反应的刺激表现平淡,缺乏与之相对应的情感体验和表情,表现出冷漠。

4、孤僻。

通过走访班主任及随机调查,发现有30%的学生与同龄人在一起时未感到快乐,其中12%的学生感到不合群、孤独。

测量中教师、家长对“交新朋友困难”、“在集体场合适应困难”、“不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的评定分别为8%、16%、11%。

孤僻是心理上的屏障,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部分中学生情感的封闭性,导致了其交往的自卑、怯弱、排斥等。

检验表明,中学生的孤独心理障碍无年龄的显著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分析心理素质在人才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和导向作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为自己建功立业的重要保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关情况为了研究和掌握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以及相关情况,我们于2000年9月至2005年8月,在湖北、北京、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江西等省(市),对68所中学(其中重点中学32所,普通中学[高中]18所,初中12所,中等职业学校6所)进行调查。

调查采取问卷、测试、座谈、专访等形式,收到个人有关材料26236份(其中家长反映的材料3218份)。

同时,组织教师座谈会16次,学生座谈会12次,访问中学心理咨询室6个。

在心理老师配合下,对72个咨询案例进行分析。

调查获取的情况的数据反映出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的总体趋势,从中折射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绩与不足。

(一)学习心态1、学习压力学习压力大在问卷调查中,重点高中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很大”和“大”的占86%以上,一般高中的学生为80%,职业高中的学生为58%,初中生的此项比例为72%。

压力来自高期望值学习压力主要来自激烈的升学竞争和家长、老师的高期望。

学生们谈到,各个方面反复警示他们的是:考上理想学校是阳关大道,否则前途堪忧。

作业量繁重在上述观念影响下,学生的学习被层层加码。

课后作业繁重,考试频繁,不断公布分数排位,学生们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重负。

每天面对几个学科一齐压下的大量作业,部分学生的心态多是消极或无奈,“乐意接受”的只占19%,“不乐意但只有接受”的占69%,认为“不堪忍受”的占12%。

睡眠时间严重不足中学生在校时间普遍超过8小时,毕业班甚至超过10小时,不少学校晚上20:30还在上课。

65%高中走读学生23:00以后才休息,24%的超过0:00入睡。

走读高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的超过71%,不足7小时的超过31%,不足6小时的为18%。

即使住读的也有8%的学生在晚上息灯后还想方设法(如在蚊帐里打手电筒做题目)学习。

睡眠不足已严重影响一部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率,上体育课和考试时晕倒的学生时有发生。

考试频繁面对频繁的大考小考,学生们更是难以保持平常心态。

能够“从容镇定”参加考试的,只占16%,考试“非常紧张”的占8%,“比较紧张”的为68%,另8%的人觉得“无所谓”。

考试紧张座谈了解到,少数学生已患上较严重的考试焦虑症,有的考前几天无法入睡,需靠药物维持睡眠,有的每逢考试就发烧生病,有的一进考场就全身冒冷汗、手脚冰凉、思维紊乱。

考试作弊不在少数由于考试及排名压力过大,不少学生应试时采取了不正当手段。

在898名高二学生中,有2.56%的人承认考试“经常作弊”,74.8%的人承认“有过作弊行为”,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同学“从未作弊”。

苦恼来自学习所以当问及“最大的苦恼是什么”,回答学习方面问题的高中生占89%,初中生为73%,包括“成绩不好”、“学习退步”、“进不了前10名”、“考试失利”、“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等等,且年级越高、学习成绩越好者,为学习而苦恼的比例越大。

2、学习的问题与障碍非智力因素心理障碍表现突出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一部分是由于智力因素所致,如对学习内容理解力、解决难题的能力等,但相当一大部分问题是出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看错算错、动作慢等。

“在学习中你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与障碍”问卷调查中,高三学生反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为32%,常看错或运算出错为23%,做作业动作慢为16%,对学习内容难以理解为15%,经常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为10%,不愿做作业为4%。

(二)自信心与自主性调查表明,中学生多数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判断和决策能力,且随年龄、阅历的增长,独立性和自主意识迅速增强,当然其中还隐含着诸多不成熟。

自信心不足、自卑占多数在参加问卷调查的初三学生中,认为自己对生活与学习充满信心的为17%,比较有信心的为23 %,信心不足的为43%,自卑的为17 %。

自主能力欠缺对高二学生自主性的调查中发现,认为自己有自主能力的有19%,认为不知道的37%,认为自主能力差的为27%,认为自己无自主能力的有17%。

意志力一般在参加意志力测试的高一学生中,意志力强的为18%,意志力比较强的为28%,意志力一般的为42%,意志力比较弱和弱的12%。

心理承受力一般在对高二学生应对困境能力测试中,经得起突如其来的变故的为14%,心理承受力一般为67%,不能迎接挑战的为19%。

不崇拜家长与老师对“最崇拜的人”一项统计,初中生所列出的按数量排列依次是:(1)影、视、球星,(2)老师,(3)科学家,(4)政治伟人,(5)父母。

高中生所列顺序依次为(1)政治伟人,(2)自强不息者和创出宏伟事业者(如比尔?盖茨等),(3)影、视、球星,(4)科学家等。

高中生比初中生显然视野和胸怀更加广阔,自强向上之心更加强烈,不少学生明言崇拜“顶天立地的人”、“超越自我的人”,而身边的父母、老师已不再成为崇拜偶像。

(三)情绪状态1、情绪测试在座谈和专访会上,老师和学生都谈论到,中学生的情绪大多数是乐观和正常的,但有部分同学较易冲动,情绪起落很大,如受到委屈、冤枉时容易产生激烈的反抗情绪,或因考试失利而心灰意懒、萎靡不振等等。

此时如果老师和家长能妥善化解,则不良情绪可能烟消云散;而如果处置不当,则可能造成伤害甚至阻碍学生健康成长。

高三学生多数情绪正常在对898位高三学生所进行的调查情绪稳定测试结果表明,情绪基本稳定的有33.2%,情绪波动较大的为15.4%。

在对高二学生情绪压抑情况调查中情绪正常的65%,感到情绪有压抑的为28%,感到很受压抑的7%。

多为学习问题咨询一所中学记录的72件心理咨询案例中,除4件是关于升学报考填志愿的咨询外,其余68件均是因碰到麻烦、心情苦闷、忧郁、无望而求助,有一些并未要求解答,而明言只是“诉诉苦”,进行一番宣泄。

经统计,案例当中以谈学习问题为主的最多,其次是与同学的关系、家庭矛盾问题,另有与老师的关系问题、试图克服自己的坏习惯的咨询、与异性关系咨询等等。

为情绪压抑、焦虑而咨询值得重视的是,咨询的学生大部分情绪压抑、焦虑,有的经常暗自哭泣,极其痛苦,有位学生因恨自己不争气,竟自我摧残弄破自己十个手指,还有高中女生发誓与父亲对着干,故意逃学去歌舞厅游逛,尤为严峻的是,在一所中学的19个咨询案例中,有3位学生诉说有过轻生念头。

自控力一般在对高一学生自我控制力测试表明,缺乏耐心,心神不定,过度兴奋而又时常感觉疲乏又无法摆脱以求宁静,对人对事缺乏信念,生活战战兢兢,不能控制自己者为9%;有情绪,但经过一定努力能克制自己保持平静的为21%;能在夸张情绪中积极控制和调节自己者为47%;能心平气和,知足常乐,保持由心的平衡的为23%。

2、兴趣分布兴趣程度为反对应调查中发现:第一,中学生大都具有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兴趣分布较为广泛,趋同性不高,呈多样化的活跃态势。

第二,学生的兴趣所在恰恰与学校教育的着力程度形成反对应,学校抓智育特别有力,可学生对学科学习感兴趣的比例却特别低;艺术教育和体育在目前中学教育中相对薄弱,学生这方面的兴趣却十分浓厚,比例高居首位,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中学教育的薄弱点,而不少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第三,由于课业负担沉重,学生的兴趣多在放松型、趣味性的项目上。

这一方面表明学生具有本能的调节能力,另一方面也表明片面强调“苦学”导致的是学习兴趣的降低。

对文体有兴趣在举分布问卷调查中,对文体活动感兴趣的为38%,对上网有兴趣41%,对看课外书有兴趣的为12%,对学科有兴趣的为6%,对新闻有兴趣的为3%。

乐观心态一般在对高三学生乐观性测试表明,乐观与比较乐观为18%,一般者为49%,看重人生困难,对不利因素考虑过多者为39%,对自己悲观和比较悲观者,为12%。

3、中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一般良好但发展趋势应引起重视对5所学校560名学生进行心理症状指数检测,指教低者为27.5%,稍低为52.5%,一般者为18%,稍高为2%,高为0。

一般说来,心理症状指数越低,意味着心理健康状况越好,指数达“一般”者,即需要寻找原因,调整心态,达到“稍高”即说明存在一定心理障碍,指数“高”者则患有心理疾病。

依测试结果,80%以上的中学生心理状况良好,另17.9%的学生则可能轻度地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还有2%的学生有些心理障碍,需要加以关注和引导。

调查中发现,由于中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现少数学生存在着心理障碍,应引起高度重视。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注意障碍一些学生由于学习紧张和睡眠不足导致注意障碍,如注意涣散:表现为主动注意的不易集中,注意稳定性分散所致;注意减退:主动及被动注意兴奋性减退;注意的广度缩小,注意的稳定性也显著下降;注意衰退:不能留意观察和主动将注意集中于外界客观环境。

?思维贫乏与强制思维有些学生思维内容空洞,联想贫乏,语量少,不主动讲话,回答问题也很简单。

对他的这种表现并不自觉到异常,也不为此感到着急。

思维迟缓,说话少,不主动。

思维内容并非空洞、贫乏,而是联想困难。

强制性思维:高三部分学生反映感到脑子里出现的思维内容,完全不受自己支配,好像是一种外力强加给自己的,甚至思维没有固定的内容。

?情绪情感障碍情感淡漠。

表现为情感活动的减退或丧失。

有些学生对周围的环境变化丧失情感反应。

还有个别学生生活懒散,不打扮自己,甚至不理发、不洗脸。

至于国家大事,令人兴奋的消息,家中的困难,家人的不幸遭遇等,对此也无动于衷。

情绪低落:也叫情绪抑郁,什么事情都不能令其高兴。

较轻的情绪低落,仅表现对以前感兴趣的事物缺少兴趣,不愿和人来往,但外观上对人的态度变化还不明显。

严重的情绪抑郁则表现苦闷、悲伤、面带愁容、行动减少。

情感脆弱:有些学生情绪容易引起波动,感到伤心流泪或兴奋激动。

冲动倾向:有冲动倾向者占11.81%。

他们坐立不安,小动作过多,好发脾气,严重者还会骂人、打架。

他们当中有些人是遗传原因造成的,更多的人则是属于生活习惯不良或是心理不健康。

过敏倾向有过敏倾向的中学生占6.91%。

他们有点“神经质”,爱哭、胆怯、担心、小心眼、一点儿小事就放心不下等。

过敏倾向多是家庭原因造成的,如父母有神经质,或者家庭关系紧张、家庭状况恶劣等。

?意向行为的障碍意向缺乏:表现为不负责、不认真或无故不上学、没有干劲等。

高中生中有2.1%生活没有规律,早睡晚起、不讲究卫生、甚至不理发、不洗脸、不换衣服等。

?学习焦虑存在学习焦虑的学生占9.04%。

适度的学习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体验,它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而且促进学习。

这里所得的数据是指那些学习焦虑过强的学生。

他们害怕考试、害怕学校、害怕老师、甚至讨厌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