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1》 【省一等奖】优质课课优质教案.doc
统编版小学语文 二年级下册 12寓言二则揠苗助长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 二年级下册 12寓言二则揠苗助长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4167b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b.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2寓言二则揠苗助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识“焦、筋"等生字,会写“焦、筋”等生字,掌握相关的词语搭配。
2. 理解《揠苗助长》的故事内容,懂得急于求成、违背客观规律的危害,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理解《揠苗助长》的故事内容,把握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学会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和使用。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明白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通过课堂活动,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急于求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活前知,引发兴趣1. 情景导入(1)首先,我会播放一段短视频,视频内容展示禾苗从播种到生长的完整过程。
画面温馨而生动,禾苗从嫩绿的小芽逐渐长成金黄的庄稼,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禾苗生长的美丽与神奇。
(2)视频播放结束后,我会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禾苗是怎么一步步长大的呢?"引导学生回忆视频内容,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思考引导(1)我会继续提问:“如果你们是农夫,会不会想要禾苗快点长大呢?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禾苗长得更快呢?”这样的问题设计旨在引起学生的共鸣,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接着,我会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大胆发表意见。
这个过程中,我会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度。
3. 故事引入(1)在学生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后,我会顺势引入课文《揠苗助长》的故事。
我会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讲述这个故事,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故事情境中。
(2)在讲述过程中,我会适时提问:“农夫为什么要揠苗助长?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和道理。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旨在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互动中思考、在探索中成长。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精品教案小学优秀公开课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精品教案小学优秀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52b1b826f90f76c660371a3c.png)
棵往高里拔。)
读准,把课
3.出示句子:“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
忙跑到田里,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 文读通;读
尽。”这句话具体告诉了我们“揠苗”的意思。一起 完后想一
来读读这句话。
想“揠苗助
4.指导将这段课文读通顺。(出示词语卡片:筋 长”的意
三、指 疲力尽)这个词语挺难读的,“筋”、“尽”都是前鼻 思。(学生
自 然 以感受到他的焦急。
长”的意思
段
①禾苗真的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吗?(禾苗其实长 就是:把禾
高了,是因为他太焦急了,感受不到。)
苗一棵一
②所以课文中说禾苗“好象”一点也没有长高。 棵 往 高 里
看来他真是太急了。
拔,帮助它
七、引
五、了解植物生长规律,引导学生揭示寓意 长高。)
导学
1.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明显地感受到了他的焦
他终于想
急”
四、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焦急” 出了办法,
1.读了课文,谁能说说:文中的这个人为什么要 就急忙跑
“揠苗助长”?(因为他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一些, 到田里,从
所以他要“揠苗助长”。可多问几个学生,关注学生 中午一直
的语言质量。)
忙到太阳
2.课文中有一个词语直接写出了他的心急,能找 落山,弄得
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 文 , 理 解
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则”在这里是一个量 “ 揠 苗 助
二、初 词,表示条数。“二则”就是二条。)
长”的意思
读课
3.、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
“揠
文,理 揠苗助长)读课题。
苗助长”是
解“揠
(精品教案)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揠苗助长》优质课教学设计
![(精品教案)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揠苗助长》优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9f2795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2.png)
(精品教案)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揠苗助长》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重点)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揠苗助长”的意思。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难点)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启发谈话:(出示《揠苗助长》插图)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片,谁知道这幅图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揠苗助长》。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3.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感悟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古时候有个人,因为希望禾苗,就把禾苗,结果。
2.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个人为什么那么焦急地让禾苗长高?(1)出示:第1句话。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他很焦急?(巴望,天天……)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巴望”。
(2)指导朗读,读出渴望的语气。
(“一天,两天,三天”读得越来越快,“一点儿、焦急、转来转去”等词语重读。
)3.默读第2-4自然段,思考:他想了个什么办法?成功了吗?(1)出示:第2自然段,体会“筋疲力尽”。
指导抓住“一棵一棵”“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理解“筋疲力尽”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想象种田人一棵一棵拔苗时会说些什么。
从而体会种田人为了帮禾苗生长,很卖力。
(2)出示第3自然段,抓住“一边喘气一边说”“没白费”等词体会种田人“愿望”实现后的喜悦。
(3)出示第4自然段,体会“禾苗都枯死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禾苗需要慢慢生长,人为破坏了它的生长规律,自然就枯死了。
)4.拓展讨论。
假如你是这个人的邻居,看到他拔禾苗,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自由发言)5.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揠苗助长”的理解吗?(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办坏。
)6.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那你有做过类似的事情吗?四、指导书写1.学习“筋”“疲”两个生字。
部编二下语文《揠苗助长》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全文
![部编二下语文《揠苗助长》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43ff6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88.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揠苗助长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认识“则”“焦”“筋”“疲”4个生字,会写“筋”“疲”2个字,掌握“巴望”“焦急”等词语。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体会寓意。
(三)能从寓言中受到启发,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一)初识寓言,揭题导入1.看图猜故事:《乌鸦喝水》《南辕北辙》《井底之蛙》。
2.初识“寓言故事”。
知道小故事中蕴含一个大道理,就叫“寓言故事”。
3.直接揭示新课,板书课题,认读生字“握”,齐读课题。
(二)“揠苗助长”,理解题意1.题中理解:读课题,猜测“揠”的意思,换字理解“揠”的意思是拔,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
小结:通过换字的方法,初步理解了题目的意思。
2.文中理解:快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直接揭示“揠苗助长”意思的句子。
3.课件出示: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1)读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揠苗助长的意思。
(2)从“一棵一棵”读懂了什么?(3)读句思考,生发疑问:他揠苗的原因是什么,他是怎样揠苗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带着问题读课文。
(板书:原因、怎样、结果)(三)初读识字,整体感知课件出示自学小提示。
自由读课文,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1.检查字词。
重点正音。
喘:翘舌音,前鼻音。
筋:前鼻音。
转:当读第四声的时候,表示围绕着一点转圈,如转动、转圈等;如果读第三声,表示从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如转弯、转身、转变、转眼间等。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1)出示句式。
古时候有个人看到禾苗(),想让禾苗(),就把禾苗(),结果禾苗都()。
(2)自读句子,试着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农夫揠苗助长的原因。
(预设:因为这个人希望看到禾苗快点儿长高,所以把禾苗一棵棵往高里拔)(四)探究原因,感受“焦急”1.快速读第一段,思考:当农夫看到禾苗长得那么慢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圈出表示农夫当时心情的词语。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12-寓言二则揠苗助长 省级优质课 教学设计 (1)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12-寓言二则揠苗助长 省级优质课 教学设计 (1)](https://img.taocdn.com/s3/m/94a2b1bb5a8102d277a22f49.png)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揠苗助长》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是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
课文通过种田人的言行,描写了他看到禾苗长得太慢,好焦急——想到“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的“好”办法——拔苗,弄得筋疲力尽——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说明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虽说这是古人做的蠢事,但这样的事今天仍然存在,因此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设计理念:故事虽然短小,但二年级的学生要深入理解、领悟种田人违反规律,急于求成的愚蠢做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者主要是采取“以读代讲”的形式,引导学生从理解重点词句入手,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明白故事的寓意。
学习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默读课文,理解“巴望、焦急、终于、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悟出故事的寓意。
4、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学习重、难点:从理解重点词句入手,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明白故事的寓意。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点:1、初步学会用换词和去掉词语比较句子的方法感受语言的准确性;(依据:课后“读读想想”)2、积累ABAC式的词语(依据:文本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的寓意。
(依据: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寓言)教学过程:一、从题目导入,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1、今天,我们来学习寓言故事《揠苗助长》。
2、板书课题,理解题目的意思。
(让学生初步掌握根据题目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投影出示词语:寓言、焦急、喘气、一大截、白费、巴望、总算1、音:自由读;开火车读,随之正音“喘”;同桌检查读,(不会读的,同桌互相帮助);齐读;检查个别学困生的读音。
2、形:怎样才能把生字记牢?(用组词、做动作等办法识记生字,表扬有个性有创意的识记方法)。
3、书:(1)观察字形,提醒同学们哪个字容易写错,要注意什么?(重点指导书写“焦”和“望”)(2)说。
新编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 【省一等奖】优质课课优质教案.doc
![新编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 【省一等奖】优质课课优质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69fc0c2cb0717fd5360cdc8a.png)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会说出“揠苗助长”的意思,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1.会认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出目标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12课《寓言二则》中的第一则故事,名字叫(生齐说:亡羊补牢)谁能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生: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则故事。
请看学习目标,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你能简单概括一下吗?(生:1.认识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读文,说意思,悟寓意。
)明确了学习目标,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完成任务。
二、初读课文认字 1.听故事,揭示课题请听故事,思考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放故事录音)故事我们已经听完了,故事的名字叫什么?(生:揠苗助长)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根据故事的内容谁能说说故事名字的什么意思呢?(板书:拔)对,所以也有很多人把揠苗助长叫(拔苗助长)。
谁能连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生:拔禾苗帮助它生长。
)你们想不想自己也读读这个故事呢?(想)。
2.初读课文请同学们打开书58页,大声读一读这个小故事,要求读准字音,不多字,不落字,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认读生字同学们读得可真快呀!瞧,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跑出来了,请大家先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读生字)我们找同学开火车领读。
(开火车领读)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①猜谜法“筋”“疲”②形近字记忆法“截”③部首记忆法“焦”“喘”“喘”是用嘴大口大口的呼吸所以是口字旁。
)有了这些好方法,同学们是不是已经认识这几个字了?(是的)那好,去掉拼音,我们来抢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又对又快。
4.认读词语瞧,生字宝宝把课文中的好朋友也带来了,请同学们先和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同桌互读)我们接着开火车领读。
除了课文中的好朋友,你还能给这些字找到其他的朋友吗?(学生组词)同学们给字宝宝找了这么多朋友,你们的词汇量真不少啊!5.生字回文生字我们都认识了,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再读课文,相信这一次,同学们一定比刚才读得还要流利,要求在读之前标出自然段,每人读一段。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揠苗助长》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揠苗助长》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0b2e7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7.png)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揠苗助长》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焦、筋”等5个生字,会写“筋、疲”2个字,会写“亡羊补牢、劝告”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意思。
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4.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办坏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图片导入。
师:(出示绿色禾苗图)这绿油油的幼苗多喜人啊!如果它们能快点长高、长大就更好了。
(出示成熟水稻图)禾苗长大啦,穗子上结满了籽粒。
一位农夫种下许多禾苗,怎样才能让禾苗快点长高呢?2.小结揭题。
师:农夫也在动脑筋想办法,他的办法好不好呢?读完第二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你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把带有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记一记字形,然后圈出带生字的词语。
(3)“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从文中画出“揠苗”的意思。
2.检查自学成果。
(1)(课件出示词语)指多名学生认读,教师正音。
(2)识记字形。
◇形声字:“疲”的偏旁“疒”表示身体不舒服,“皮”提示读音。
◇结合词语:“筋、疲”可在“筋疲力尽”中学习,“筋疲力尽”的意思是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截”通过读词语,如“一大截、截断、半截”,强化记忆。
◇比一比:焦—蕉;喘—端;截—载。
◇字理:(出示“焦”的字理图)上边像一只小鸟,下边的“灬”与火有关。
鸟儿在火上烤,多令人焦急!(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
(4)指名用文中的词句说说“揠苗”的意思。
(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3.引导填空,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古时候有个人,他地想要禾苗快点长高,就把禾苗,结果禾苗。
三、指导书写,巩固提高1.(课件出示会写字“筋、疲”)学生认读并组词,再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 公开课教学设计顶级课教案获奖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 公开课教学设计顶级课教案获奖](https://img.taocdn.com/s3/m/526e9cb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2.png)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公开课教学设计顶级课教案获奖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了解揠苗助长的故事内容,掌握相关的字词和表达方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二、教学重点1. 能够理解揠苗助长的故事内容。
2. 掌握相关的字词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准备1.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教材2. 教案PPT3. 揠苗助长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四、教学过程1. 串讲导入:通过展示揠苗助长的相关图片和视频介绍故事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由小组负责阅读故事内容并合作讨论,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 故事探究:让学生分享各自小组的讨论成果,引导他们分析故事的寓意和启示。
4. 字词研究:通过教材中的相关练,教导学生认识并掌握揠苗助长中的关键字词。
5. 表达训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揠苗助长的故事内容,并鼓励他们用揠苗助长的主题来撰写一段小短文。
6. 课堂反思: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对今天的研究效果和体会。
五、教学延伸1. 配以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揠苗助长的故事,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2. 课后延伸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揠苗助长相关的其他故事,拓展他们的阅读广度。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对学生的个人表达和小组讨论进行评估。
3. 检查学生对关键字词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揠苗助长的故事,培养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延伸阅读的活动,丰富了学生对故事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入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2寓言二则揠苗助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2寓言二则揠苗助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a4d27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10.png)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2寓言二则揠苗助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揠苗助长》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流利朗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故事内容。
2. 技能目标:学生能掌握生字词,如“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的读音和含义。
3. 情感目标:学生能认识到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知道违反规律做事的后果。
2. 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提高语文基础知识。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农夫错误行为的原因,理解他急于求成的心理。
2. 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并讨论类似“揠苗助长”的行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①用谜语引入:“有个农夫心急慌,田里禾苗他帮忙。
忙活一天筋疲力,结果苗儿全枯黄。
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呢?"②讲解谜语答案,引导学生思考禾苗成长的自然规律。
2. 分享生活经验①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等待什么慢慢长大的经历?比如种过植物、养过小动物?”②学生分享后,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有过耐心等待的经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耐心和成长的故事。
"3. 预览故事①快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②提问:“从刚刚的朗读中,你们能猜到故事的主人公做了什么吗?”③学生猜测后,教师揭示:“他做了个特别的‘帮忙’,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到底做了什么。
"(二)初读感知与理解(1)自我朗读与标注①分组朗读:学生分小组自由朗读课文,用标记符号标出生字词。
②个人挑战:学生尝试自己读出不熟悉的字词,如“巴”、“焦急"。
(2)教师示范与纠正①语音指导:教师示范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如“巴(bā)”、“焦急(jīng jiāo)"。
②重点标注:教师强调易错字词,提醒学生注意读音和声调。
(3)故事大意复述①初步理解: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②作讨论:同桌之间相互分享理解,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大致说出故事大意。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 公开课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获奖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 公开课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获奖](https://img.taocdn.com/s3/m/086367c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9.png)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公开课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获奖教学目标:1、研究并认识“寓、揠、焦、喘、截”5个生字,会写“焦”字,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寓意:做事不能贪快,要按规律办事。
3、能够复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焦急、巴望、筋疲力尽”的意思,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寓意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教师介绍今天要讲的小故事《揠苗助长》(板题,齐读课题),并解释“揠”为拔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
教师让学生打开书122页,读课文。
学生要借助拼音的帮助,准确读出字音,使句子通顺,遇到长句、难句多读几遍。
学生要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究课文一)希望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一段,并划出相关的语句。
教师出示第一段,指生说。
教师提问:“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读出那个人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第一自然段)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一段,并划出相关的语句。
教师指出“巴望”可以换成“希望”或“盼望”,并板书“希望:长快”。
教师提问:“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如何?”学生用文中词语回答:“焦急、着急”。
1)认识“焦”: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焦”,并让学生念出来。
教师出示焦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看。
教师提问:“焦”的结构是怎样的,偏旁又是什么?”教师要求学生会写“焦”字,并提醒学生在写好字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写字姿势。
教师范写一个,学生仿写两个,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在写好字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写字姿势,最后展示并评价。
教学结束。
师:这把火,从字形上看是烧在了短尾巴鸟身上,但今天这把火却烧在了种田人的心里。
请大家再读读这段话,相信你会更深刻地感受到农夫的焦急之情。
(生齐读)请问,从哪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农夫的着急?天天、转来转去)师:农夫这么急,难道田里的禾苗就一点都没有长高吗?请比较一下这两句话:“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2揠苗助长 》 第1套(国家一等奖)优质课(公共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2揠苗助长 》 第1套(国家一等奖)优质课(公共课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181372f770bf78a6429547c.png)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孩子们喜欢阅读,而且平时就通过海量阅读接触到了许多的成语寓言故事,只是通过一个故事来体会其中的道理还略显困难。
因此,本课我计划采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来体会道理。
教材分析:《揠苗助长》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中一篇课文,本身也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
这篇课文,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违反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误了大事!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随文识字,理解词语意思是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教学重难点:1、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心理。
2、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揠苗助长多媒体教学课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画谜,认真看大屏幕,从每一张图中都能猜出一个故事的名称来呢。
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道吗?(PPT出示:寓言)谁来读一读这两个字。
3、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27课寓言两则(板书:27、寓言两则),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4、这里的则是量词,这篇课文是有两则寓言组成的。
来,我们借助拼音读好课题,齐读课题。
5、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
(板书:揠苗助长)6、齐读课题,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同学们能紧紧围绕课题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学习寓言的第一步“一读,提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读通读顺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入揠苗助长的故事。
打开课本,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开始吧。
2、反馈读书成果谁揠苗助长,揠是什么意思3、认读生词瞧,词宝宝出来了,自己先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出示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3、生字回文,分段读课文。
《揠苗助长》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揠苗助长》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bef07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63.png)
揠苗助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揠苗助长”的意义和寓意;2. 分析揠苗助长的原因;3. 掌握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4. 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揠苗助长的意义和寓意;2. 揠苗助长的原因和危害;3. 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4. 励志故事分享。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段背诵经典诗词的视频或者逐句阅读一段名言警句作为导入,引出“揠苗助长”的概念。
2. 学习揠苗助长的意义和寓意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即急功近利的心态会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影视片段、故事等形式让学生深入感受这个意义。
3. 分析揠苗助长的原因和危害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揠苗助长的原因,并进行集体总结。
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揠苗助长的危害,从而增强他们对这种行为的警惕。
4. 掌握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和引导,向学生传授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如注重细节、保持耐心、善于总结经验等。
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5. 励志故事分享教师选取一些励志故事,讲述成功人物在面对困难时如何坚持下去,揭示艰苦奋斗的意义和价值。
学生也可以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励志故事,以激发彼此间的正能量。
四、教学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揠苗助长的负面影响,并鼓励学生合理规划时间、脚踏实地,追求真实的成功。
五、作业布置: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揠苗助长的短文,要求结合自身经历或观察的案例,分析揠苗助长的危害,并提出如何避免这种行为的建议。
六、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出调整和改进。
以上是关于《揠苗助长》教案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揠苗助长的意义和寓意,分析揠苗助长的原因和危害,掌握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并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引导和分享励志故事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全面发展,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揠苗助长》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揠苗助长》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a55b4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1f.png)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揠苗助长》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揠苗助长》一文,会认“焦、筋”等生字,会写“筋、疲”等生字,正确读写“禾苗、筋疲力尽”等词语,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意思,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故事,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3.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寓意,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感受,交流生活中类似“揠苗助长”的事例。
教学过程板块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亡羊补牢》,它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养羊人的故事。
这节课我们的主人公是一位种田人,他的身上会发生一个怎样的故事,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道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揠苗助长)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觉得难读的字词可以看看拼音,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圈画标注出本课要求掌握的字词。
3.指名读课文,注意分辨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给学生纠正读音,并予以生难字的指导。
“喘”是翘舌音;“筋、喘”是前鼻音。
“喘”读chuǎn,不要读成chuǎi。
4.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强调易错字的书写。
“筋”要写紧凑,“月、力”互相靠拢。
“疲”注意将“疒”和“皮”写紧凑,不要将“疒”写成“广”。
5.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对易读错的词语进行警示。
禾苗筋疲力尽明白6.齐读词语,强化记忆。
7.学生再读课文,要求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边读边思考:种田人为什么要揠苗?他是怎样揠苗的?揠苗的结果是什么?8.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梳理并出示答案。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教案(精选13篇)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教案(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fd79d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c.png)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教案(精选13篇)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篇1教学目标:1、会认“寓、焦、喘、截”4个生字,会写“焦、算、费、望”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别人听;3、明白做事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
教学重点:读懂词句、理解寓意,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难点:明白做事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谈话法、目标教学法、读书指导法学法:目标学习法、问题学习法、思考学习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做——2、会念了,会写吗?伸出右手指,咱们一起来写课题(板书课题)3、一起读读课题,注意节奏(师范读,生齐读)(二)明白“揠”,理解题意1、猜一猜,“揠”是什么意思?所以也把揠苗助长叫拔苗助长。
那谁能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2、明白了意思,谁再来读一读,读着读着,你有什么疑问呢?【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读课题,讲题意,引导学生思考,提出疑问,不仅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二、学习新授(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你们可真会思考,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为什么拔苗?怎样拔苗?拔苗的结果怎样呢?我们学习了这个故事就明白了。
赶紧读读课文吧。
注意,老师还有读书要求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2、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那我就请4位小朋友来读一读课文。
(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正音评价)(1)、第一段中有几个多音字呢,瞧(课件出示:长得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课文读得好,里面的词语相信你们也认识了。
谁认识,带着大家读一读。
(出示词语:寓言巴望焦急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小老师带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4、读得可真不错!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我做你猜,谁能猜猜,老师做的动作表示哪个词?(巴望)。
谁还想来演一演?5、你们可真能干!让我们带着刚刚这些动作,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齐读)6、真好,你能不能看着这些词语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为了把故事讲的生动你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 公开课教学设计优质教育方案获奖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 公开课教学设计优质教育方案获奖](https://img.taocdn.com/s3/m/fec18c4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8.png)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公开课教学设计优质教育方案获奖介绍本文档是针对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主题的公开课教学设计优质教育方案,该方案经过评审获得奖项。
目标通过这个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长的节奏和结果。
教学内容1. 了解揠苗助长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2. 讲解揠苗助长的影响和后果3. 观察不同作物的生长过程并记录观察结果4. 讨论不同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如光线、水分、温度等5. 进行实验,模拟揠苗助长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教学方法1. 导入: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引入揠苗助长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讲解: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揠苗助长的意义和原理3. 观察实验:学生观察不同作物的生长过程,记录生长情况,并进行小组讨论4. 实验模拟:通过实验模拟揠苗助长的过程,观察作物生长的变化和结果5. 总结: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老师总结揠苗助长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学生准确记录作物生长过程的观察结果2. 实验模拟:学生能够正确模拟揠苗助长的过程并记录观察结果3. 小组讨论: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辩论不同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4. 总结分享:学生能够清晰表达实验结果和对揠苗助长的理解教学效果通过这个公开课教学方案,学生们将深入了解揠苗助长的含义、原理和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得他们在农作物生长的实践中更加积极、主动。
结束语本文档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主题的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方案,通过该方案的实施,学生们将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 公开课教学设计优质教材获奖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 公开课教学设计优质教材获奖](https://img.taocdn.com/s3/m/23c40c5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8.png)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公开课教学设计优质教材获奖介绍本教学设计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揠苗助长”的课文为基础,通过公开课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该教材获得优质教材获奖,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研究素材和互动场景。
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诗词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
2. 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对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揠苗助长”的寓意,激发他们努力和耐心的品质。
教学内容课堂导入通过一段有趣的小故事或问题,引入课文《揠苗助长》的主题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文研究1. 师生共同阅读课文,学生自由发表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
2. 分析词语和句子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用词和表达方式。
3. 解读诗词中的寓意和情感,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情感共鸣通过观看一段短视频或图片,让学生与课文中的情感和主题产生共鸣,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个人思考,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互动活动通过游戏、竞赛或小组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加深对“揠苗助长”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让学生分组创作“揠苗助长”的故事,展示耐心和努力的重要性。
总结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或表演,并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和保持积极的研究态度。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作品和表演的质量,进行教学评价。
同时,可以进行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反馈,以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根据教学评价和学生反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供更高质量和更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
以上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公开课教学设计的优质教材获奖文档。
对于更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描述,可以参考教学大纲和实施方案。
新编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1》【省一等奖】课课教案.doc
![新编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1》【省一等奖】课课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ab580f0fc4ffe473268abc8.png)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揠苗助长?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寓言故事,因此对于寓言故事的一般阅读方法要在本节课内加以渗透。
同时,还得为学生学习寓言打下根底,保护他们喜欢阅读寓言的幼稚童心。
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这那么寓言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它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
通过了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内部的开展规律,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安排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体会寓言包含的道理。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4个生字,掌握4个会写的字。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
体会文言文语言的特点,感受文言文朗读的节奏美,并在理解的根底上背诵课文。
3.能理解寓言意思。
初步掌握的学习文言文的根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1.课前充分预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课堂上“边读边悟、以读促悟〞,让学生潜移默化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读懂寓言中蕴涵着的道理,懂得要按照客观事物的开展规律办事,并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正确朗读的根底上,到达熟读成诵。
并能理解文中蕴涵的道理。
难点让学生借助注释读懂寓言,掌握初步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布置预习作业:1.搜集有关孟子和吕不韦的资料。
2.搜集一些其他的文言文寓言故事。
【教学流程】一、了解寓言,揭题导入: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短小而生动的故事,一个故事中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故事呢,我们叫它──〔板书:寓言〕正音师:“寓〞就是包含的意思,所以它是一个宝盖头2、你有没有曾经看过或听过什么寓言故事?生举例说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27课就给我们讲了两个寓言故事,我们叫它——寓言两那么〔将题目补充完整,并齐读〕4、师: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第一那么。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1670b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7.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第【1】篇〗《揠苗助长》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能准确读出“天天、焦急、转来转去、喘气、白费”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读懂故事,联系上下文,学会表现一个急性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挥想象,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
教学重、难点:了解故事大意,理解寓意。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则寓言故事。
现在同学们用自己平和的语气齐说课题。
“揠苗/助长”(老师领说,学生指名说)二、解题1、会写着几个字的同学一定思考过他的意思(板书)“揠”:拔的意思。
引用①拔萝卜;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2、讲故事一样把题目说出来(老师引领加动作)三、朗读课文1、这则故事中多音字较多,转得累解释词语:转来转去(表演)2、朗读课文男生1~3自然段(一个人)女生第四自然段(他的儿子)3、把课文读熟的同学一定能用一个字概括“这个人”的特点急蠢笨4、班上这么多同学急,下去就可以写写身边的急性子。
四、学习课文1、齐读学习第一自然段,找出表现急的词语。
天天焦急总结:表现急性子就要用表现急的词语;用他所做的事和所说的话来表现这个人的急。
2、讲故事一样把它讲出来。
3、默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找出表现急的词语。
急忙标点符号的学习总结:标点符号能表现语言的节奏,表现急性子要多用逗号。
4、一边一边是什么意思?他干了什么事?急迫总结:用矛盾的心理表现一个人急。
5、讲述课文内容。
6、学习第四自然段,儿子不明白的是什么?明白的是什么?欲速则————————。
五、总结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到我们这一代还应该继续讲下去。
六、作业布置写写班上的急性子。
附板书揠苗助长焦言行急忙节奏迫矛盾欲速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第【2】篇〗12、寓言两则之《揠苗助长》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优质课教案获奖 (1)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优质课教案获奖 (1)](https://img.taocdn.com/s3/m/f26156b7783e0912a3162a19.png)
统编版《揠苗助长》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寓、揠、焦、喘、截”5个生字,并会写“焦”字,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感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要按规律办事。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焦急、巴望、筋疲力尽”的意思,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寓意课前准备:《揠苗助长》多媒体教学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让同学们先来看几幅图,大家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故事?(课件出示:盲人摸象、狐假虎威、对牛弹琴、画龙点睛)2、揭示课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做——《揠苗助长》3、板书课题(生书空课题)师在“揠”字上面注音,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1、拼读生字,并在文中圈出生字,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字词:巴望焦急喘气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筋疲力尽白费一大截枯死(1)检查认读(2) 认识“焦”:出示生字卡片——“焦”大家知道它在古代是什么样吗?看这里!出示课件:焦的演变过程。
指导书写:请你仔细地观察这个字,它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看看,你要提醒小朋友在写的时候注意什么?师范写“焦”好,有那么多要注意的地方,看老师在田字格里写一个请你自己在书上写两个。
3、请同学们默读,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古时候有个人,他(),于是,就把禾苗(),结果()。
三、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焦急”师质疑:请你找一找“焦急”在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段1、大家看第一句,理解“巴望” , 换个词(希望、盼望)是非常的盼望,(板书:巴望)把这个句子读一读,把这种焦急的感觉读出来?师范读强调天天再指生读2、出示第二句: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质疑: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真的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吗?如果我们把“好像”去掉读一读,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比较 1、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揠苗助长》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寓言故事,因此对于寓言故事的一般阅读方法要在本节课内加以渗透。
同时,还得为学生学习寓言打下基础,保护他们喜欢阅读寓言的幼稚童心。
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它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
通过了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安排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体会寓言包含的道理。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4个生字,掌握4个会写的字。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
体会文言文语言的特点,感受文言文朗读的节奏美,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能理解寓言意思。
初步掌握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课前充分预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课堂上“边读边悟、以读促悟”,让学生潜移默化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读懂寓言中蕴涵着的道理,懂得要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并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达到熟读成诵。
并能理解文中蕴涵的道理。
难点
让学生借助注释读懂寓言,掌握初步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布置预习作业:
1.搜集有关孟子和吕不韦的资料。
2.搜集一些其他的文言文寓言故事。
【教学流程】
一、了解寓言,揭题导入:
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短小而生动的故事,一个故事中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故事呢,我们叫它──(板书:寓言)正音师:“寓”就是包含的意思,所以它是一个宝盖头
2、你有没有曾经看过或听过什么寓言故事?生举例说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27课就给我们讲了两个寓言故事,我们叫它——寓言两则(将题目补充完整,并齐读)
4、师: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第一则。
板书课题:揠苗助长问:你有没有听过这个名字,或者听过差不多的?
比较于“拔苗助长”:“揠”也是拔的意思,但是不同的是“揠”是指轻轻地往上提。
指名读课题
二、初读寓言,整体感知:
1、自由放声读寓言,要求:①读正确、流利;②读准生字字音;
③思考: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馈,检查:
①出示三个生字,说说用什么办法可以记住它们。
②生字有了朋友,我们记起来会更快,出示词卡读词:焦急、喘气、一大截。
3、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字词,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古时候有个人,他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每天地想办法,后来他把禾苗,弄得自己,可结果禾苗却。
自由练说——指名说——同桌互说
4、过渡:但这只是成语字面的意思,想要知道它深刻的内涵,我们还得深入到课文的语言
文字中。
三、精读寓言,体悟道理:
1、师:接下来,老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或轻读,或默看,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去读,去体会,一边读一边思考:(出示:读了课文,我觉得这是一个的农夫。
)并在课文中找一找,做做记号,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2、反馈交流:
很“心急”:(重点读第一自然段)
①理解重点词“巴望”“焦急”指导书写“望”、“焦”
看着这两个词,你反复看到农夫怎么样做,又好像听到他说些什么了?演一演:农夫在田边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②出示句子:禾苗好像..
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师:禾苗是不是真的没有长高?你从哪个词读懂的?
是啊,禾苗的生长是有规律的,虽然不可能一下子长得很高,但它也在一天天地长,只是心急的农夫没看出来而已啊!③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农夫的心急来。
指导朗读
其实表示“急”这种心情的成语还有很多,出示:迫不及待、急于求成、操之过急、急不可待
很“辛苦”:(重点读第二自然段)①理解重点词“筋疲力尽”
说说:你有没有曾经有过筋疲力尽的感觉?你为什么会筋疲力尽?农夫为什么会筋疲力尽?
②把农夫的辛苦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指导朗读很“开心”:(重点读第三自然段)
①抓住重点词语“总算、一大截”体会农夫高兴的心情。
②指导朗读。
很“愚蠢”:(或很“可怜”):
①看着筋疲力尽的农夫回到家时的高兴样子,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农夫傻在什么地方?
②抓重点词“都枯死了”。
看着这都枯死了的禾苗,你觉得农夫这时候最想说的是什么? 农夫的儿子看到枯死的禾苗,又会怎样对自己的爸爸说呢?自由选择一个练习说——指名说
3、师:农夫最初的愿望没有实现,他用了一个愚蠢的方法,将禾苗拔高,最后得到的结果必然是,禾苗都枯死了。
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生说,师总结板书:不要急于求成四、总结学法,拓展延伸:
1、其实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像农夫一样的人,想想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人身上有没有曾经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生举例说
2、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则寓言,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以后我们要想读懂一则寓言应该做些什么吗?总结学习方法:读懂故事——明白道理——联系现实
3、师:今天我们的收获还真不少,读了一则有意思的寓言故事,还从中懂得了一个道理,希望小朋友们能将自己今天的快乐与他人一起分享,把这则寓言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4、课外选做题(根据自己的能力,任选一题)①积累园: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迫不及待、急于求成、操之过急、急不可待
②农夫后来后悔极了,他要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其他人听,希望大家别学他那样做傻事。
用上积累园里的词语写一篇《农夫的自述》
③中国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寓言故事,每一则寓言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让我们动手去找一找、读一读吧!【板书设计】
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不要急于求成欲速者而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