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一般均衡理论
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
UB U e D U' 效用可能性曲线 UA
UeB UDB
社会福利函数 一个社会关于不同资源配置状态的偏好(排 序或效用函数)是个人偏好的综合. 也就是 说,如果知道了个人关于不同资源配置状态 的排序,我们希望能够从中得出整个社会关 于这些资源配置状态的排序,即社会偏好. 不幸的是,在综合个人偏好时,我们会遇到 一些困难.
生产中的契约曲线
LD q' IIC IC KC e a q IIID LC IID f ID g b d IIIC c
OC
帕累托有效的状态 OD 并很多.理论上说, 任意给定X的一条等 产量线,有Y的一条 等产量线与之相切, KD 切点所代表的资源配 置状态就是帕累托有 效的.所有这样的点 构成的曲线被称为生 产中的契约曲线.
每个社会成员的偏好不同,对资源配置的要求 不同,社会是否存在统一的判断效率的标准? 假设有三种可供选择的商品(或资源配置方案) A/B/C,有三个社会成员(甲/ A/B/C,有三个社会成员(甲/乙/丙)来判断. P327- P327- 甲: A > B > C 乙: B > C > A 丙: C >A > B …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无差异曲线 的切点,在切点上两条无差异的斜率 是相等的 要使两种商品X和Y在两个消费者A和B 要使两种商品X 在两个消费者A 之间的分配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则 对于这两个消费者来说,这两种商品 A B RCS XY = RCS XY 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必须相等
RTS LK
C
PL = PK
C
RTS LK
D
D
PL = PK
RTS LK = RTS LK
因而,在完全竞争经济中,要素的均衡价格实现了 因而,在完全竞争经济中,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微观经济学第10-12章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
生产者D的等产量线是ⅠD、ⅡD、ⅢD,产量水平增加。
2、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和生产契约线 如图21
水平线表示要素L的数量L, 垂直线表示要素K的数 量D的K。原O点C。为第一个生产者C的原点,OD为第二个生产者
图中任一点a’反映了两种生产要素在两个生产者 之间的分配状况。 a’对于生产者C的生产消费量是
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
均衡理论分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1.局部均衡分析:只研究单个市场,
把某个市场从市场体系中单独拿出来研究,如某一市 场某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是该商品本身价格的函数, 其他商品的价格假定为不变,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和 供给决定了该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一般均衡分析:把所有的互相联系的市场看成
第二节 帕累托最优及其实现条件
一、帕累托最优状态
pp345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资源配置最有经济效率的状态。
对于某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 一个人的状况变好的同时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
如果某种资源配置状态已经达到:任何改变使至少 一个人的状况变好的同时必须使其他人的状况变坏,叫 做帕累托最优状态,此时资源配置是最有效率的。
再把生产契约线上的e’点,等产量线ⅠC和
ⅢD的切点,最优产量分别是X2和Y2,转换到产品
图上的e’’(X2,Y2)是两种要素的最优产出量。
这样把生产契约线上的每一点都转换到产品图上 得到生产可能性曲线PP’。表示在既定要素下所能实 现的最大产量组合,又叫产品转换线。增加一种产品 的产量必须减少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要素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三、完全竞争与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一般均衡
商品的价格是由它本身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 商品的价格是由它本身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而 假定其他产品供求及价格是不变的。 假定其他产品供求及价格是不变的。 如局部均衡下摩托车的价格决定 。 局部均衡
P AD AS
P*
•
O
Q*
Q
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分析方法要求将所 一般均衡 分析方法要求将所 有市场放在一起, 有市场放在一起,同时研究所有市场均衡价格与均衡 产量决定的方法。 产量决定的方法。 四个特征: 四个特征: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XB G YA E1 C OA XA E2 YB E3 C’ 契约曲线 OB
三、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在生产的埃奇渥斯盒状图中, 在生产的埃奇渥斯盒状图中,如果一种资源分配 状态处于两个生产者的两条等产量曲线的切点上, 状态处于两个生产者的两条等产量曲线的切点上,则 它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它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并称之为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任何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任何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即任何改变都不能既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同时 又没有使其他人的状况变坏。 又没有使其他人的状况变坏。 满足的条件: 满足的条件: MRTSCLK=MRTSDLK
注:a是技术系数,表示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某 是技术系数, 是技术系数 要素投入量,是不变的。 要素投入量,是不变的。 每个方程表示生产n种商品总数量所耗用要素1 每个方程表示生产n种商品总数量所耗用要素 的总数量。 (m)的总数量。 的总数量
个方程) ③产品供给方程(成本方程,n个方程) 产品供给方程(成本方程, 个方程
P P1 P2 P0 O D'
D
S' S
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
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 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优于B。
(2)、帕累托改进
由帕累托标准可以推出帕累托改进的定义:
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 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 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 是‘‘坏’’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 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3)、帕累托最优状态
利用帕累托标准和帕累托改进,可以来定义帕累托 最优状态,即: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 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 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 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做经济效率。满足帕累托
注意: (1)契约曲线上的两个点,不能进行比较。 (2)但是沿着契约曲线从左边移动到右边,
是牺牲D的利益来满足C。
(3)、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而无差异曲线切点的条件是在该点上两条无差异 曲线的斜率相等。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又 叫做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二、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上一节可知,每种商品可以看成所有相关商品价格即 所谓价格体系的函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所要证 明的问题是:是否存在一组均衡价格,在该价格体系 上,所有商品的供求均相等。
1、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分析概况
法国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斯在经济学说史上最
先充分地认识到一般均衡问题的重要性。他第一个提
如果两人中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或劣)于B,而没 有人认为A劣(或优)于B,则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 A优(或劣)于B。如果两人都认为A与B无差异,则从 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与B无差异。
一般均衡论
r 1 2 r d d r 1
,。。Pn) Q(P1,P 2。。 Pr ; Pr 1,。。Pn)
r s
s
要素供求相等方程(n r个) P; P ,。。P ) Q (P ,P 。。 P; P ,。。P ) Q (P ,P 。。 Pr 1, ...., Pn) Q (P1,P 2,...., Pr ; Pr 1, ...., Pn) Q (P1,P 2,...., Pr ;
,。。Pn)(i 1, 2。。r)
家户h的要素供给函数:
Q
s jh
Q (P1,P 2。。 Pr ; Pr 1,。。Pn)
jh
s
(j r 1,r 2。。n) 市场的产品需求函数为家户的产品需求函数之和,即: P; P Q Q Q(P ,P 。。
d d d i h 1 ih i 1 2 r H H r 1
s s s i k 1 ik i 1 2 r K K r 1
,。。Pn)(i 1, 2。。r)
市场要素需求函数为厂商的要素需求函数之和,即: P; P Q Q Q(P ,P 。。
d j d d j k 1 jk 1 2 r r 1
,。。Pn)
(j r 1,r 2。。n)
• 应用意义与理论意义: • 完成对亚当斯密的看不见得手的证明。 • 强调经济世界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的关系。 • 经济的非均衡是常态,但均衡是基点和方向,是 可以了解和认识的,并进而了解和认识经济运动 的规律。 • 动态均衡理论:经济均衡增长理论。 • 非均衡分析,失衡经济学。 • 马歇尔的局部均衡分析,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的 均衡分析(一般均衡的重新组合),计划经济的 综合平衡也是其简单应用,投入产出分析和线性 规划是其方程组的简化和线性化。
第10章 微观经济学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艾奇沃斯盒状图的基本假定: 艾奇沃斯盒状图的基本假定: 社会上只存在两个消费者[A,B]和两种 ①社会上只存在两个消费者 和两种 产品[X,Y]; 产品 ; 社会上只存在两个生产者[生产 生产X和 ②社会上只存在两个生产者 生产 和Y] 和两种生产要素[L,K]; 和两种生产要素 ; 资源(生产要素) ③资源(生产要素)的总量和产品与要素 的价格既定; 的价格既定; ④人们所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 化。
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 局部均衡 ——单个市场的均衡。 单个市场的均衡。 单个市场的均衡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不考虑其他市场对单个市场的 影响。 影响。 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 一般均衡 ——经济处于整体均衡状态,即此时所有的商品和要素 经济处于整体均衡状态, 经济处于整体均衡状态 市场都同时处于均衡。 市场都同时处于均衡。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考虑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考虑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新福利经济学的福利命题
新福利经济学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效用序数论 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 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 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 ①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 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 ②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 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 ③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没有一个 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 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
MRTSLK 或 MRTSKL
生产契约线 ——由两种产品的等产量曲线相切点的轨迹所组成的曲 由两种产品的等产量曲线相切点的轨迹所组成的曲 线。 在生产契约线上的任意一点, 在生产契约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生产处于均衡状 态。 若沿着契约线分配要素, 若沿着契约线分配要素,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以另 一种产品的产量减少为代价; 一种产品的产量减少为代价; 若离开契约线分配要素,总产量将减少。 若离开契约线分配要素,总产量将减少。
一般均衡理论PPT教学课件
质的体积和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等。用差量法解题
是先把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跟差量(实
际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求解。如:
2C(s)+O2(g) 2CO(g) ΔH=-221 kJ/mol Δm(固),Δn(气),ΔV(气)
2 mol 1 mol 2 mol
221 kJ
24 g
1 mol 22.4 L(标况)
2、一般均衡
• 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 以研究。因此,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每一商品 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互补 品)。见案例:4个市场的相互关系。
4个市场的相互关系
图形分析
◆正向影响: 替代
(a)原油市场:S↓ → P↑,Q↓ (b)煤市场: D↑ → P↑,Q ↑
产品市场理论(交换) 一
般
均
衡
完全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
理
论
要素市场理论(分配)
福
利
需求方面
供给方面
经
济
学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 到目前为止,我们主要是在假定其它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孤立地研究一种产品或要素的市场 价格,而不考虑这种价格与其它价格的关系。 也就是说,我们假设一个产品或要素的供求只 取决于这种产品或要素自身的价格。
★假定三:
假定整个经济中有K个厂商。每个厂商都是要素的 需求者和商品的供给者。它在生产函数的约束条件下 生产各种商品以使利润达到最大。假定每一厂商的生 产函数为既定不变,没有中间产品,没有投资或负投 资。
3、家户的行为:商品需求和要素供给
1、单个家户h的产品需求和要素供给 在假定条件下,有:
第10章一般均衡理论
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 一般均衡
2020/8/6
微观经济学—第10章
1
微观经济学
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1.定义
• 局部均衡: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某一市场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 决定。
• 一般均衡: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 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所有商品 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 的状态。
2020/8/6
微观经济学—第10章
11
微观经济学
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1.单一的个人的判断标准 • 现有单个人甲对两种资源配置状态A、B判
别其优劣。只有三种情况: A>B; A<B; A=B • 同样地,单个人乙对两种资源配置状态A、 B判别其优劣也只有三种情况: A>B; A<B; A=B
2020/8/6
2020/8/6
微观经济学—第10章
17
微观经济学
3.关于帕累托标准
果汁—甲
果汁—乙
如果甲认为A>B, 乙认为A=B,则
A
B
从B到A属于帕累
可乐—乙
可乐—甲 托改进。
果汁、可乐—甲
果汁、可乐—乙
C
D
乙什么都没得到
甲什么都没得到
2020/8/6
微观经济学—第10章
微观经济学—第10章
13
微观经济学
2.从社会角度的判断标准
乙 甲 A>B
A=B
A<B
A>B
A>B
A≥B 不确定
A=B A≥B A=B A≤B
A<B 不确定 A≤B A<B
2020/8/6
微观经济学—第10章
微观经济学-第十章---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十章---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习题(总1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一、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帕累托最优状态2.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5.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二)难点1.社会福利函数与三种代表性的社会福利函数:平均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功利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二、关键概念局部均衡分析 一般均衡分析 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状态 交换的一般均衡 产品转换率 罗尔斯社会福利标准 不可能性定理 契约曲线 福利经济学 社会无差异曲线三、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最初的变化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 )。
A.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B.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C.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D.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2.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
A.霍布森B.庇古C.帕雷托D.埃奇沃斯3.假定只存在两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要想达到交换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对于A 和B ,XY X Y MRS P P =B.对于A 和B ,XY XY MRS MRTS =C.对于A 和B ,A B XY XY MRS MRS =D.上面三个条件都是4.假定一个经济,在其中只有两种商品(X 和Y ),两种生产要素(L 和K ),那么要想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LK L K MRTS P P =B.LK XY MRTS MRS =C.X Y LK LK MRTS MRTS =D.XY LK MRT MRS =5.假定存在一个经济,其中有两个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条件是( )。
第10章 一般均衡理论
10.2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 论
10.2.3.1市场需求函数
把M个需求者的需求加总就得到的市场需求函数: M D D Q = 1m Q1 m 1 …… M D D Qn = Qnm m 1 (10.3) D Q 由于 im与 P1 , P2 ,...,Pn 有关,又可以写成: Q1D = Q1D ( P1 , P2 ,...,Pn ) …… QnD = QnD( P , P ,...,P ) 1 2 n (10.4)
10.2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 论
10.2.3.2市场供给函数
单个供给者的供给函数为: Q1Sm = Q1Sm ( P , P ,...,P ) 1 2 n …… S S Qnm = Qnm ( P1 , P2 ,...,Pn) S S Qim 或 = Qim ( P1 , P2 ,...,Pn ) i=1,2, … ,n
10.2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 论
10.2.2模型的基本假设
无论在产品市场上还是在要素市场上,所有产品和生 产要素的价格都是变动的,每种产品或要素的需求量 和供给量都最终取决于所有产品和要素的价格。 假定所有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 规模报酬不变。 假设市场上存在n种商品,包括了最终产品和生产要素, 代表n种商品的数量 ,而价格由 表示。 Q , Q2 ,...,Qn P1 , P2 ,...,Pn 1假定整个经济体系中有 M个家户和厂商,他们既是商品 的供给者,又是商品的需求者。
10.2.3.1市场需求函数
单个家户或厂商m的需求函数:
Q
D 1m
D Q 1 m = ( P1 , P2 ,...,Pn )
…… D D Qnm = Qnm ( P1 , P2 ,...,Pn ) (10.1) D = Q D( P , P ,...,P )i=1,2, … ,n 简单表示为: Qim im 1 2 n (10.2)
微观经济学第10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10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习题第10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局部均衡2.一般均衡3.帕累托改进4.帕累托最优状态5.交换的契约曲线6.生产的契约曲线7.生产可能性曲线二、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1.如果A点不是帕累托最优(即不在契约曲线上),B点是帕累托最优点,那么,从A点向B点的移动一定是帕累托改进。
( )2.如果一个社会中的每个消费者的偏好都是理性的,那么按照多数票原则决定的集体偏好也一定是理性的。
( )3.如果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不等于这两种商品对任何消费者而言的边际替代率,那么两种商品中有一种不是有效的生产出来。
( )4.对于福利极大化来说,完全竞争长期一般均衡既是必要的,又是充分的。
( )三、判断题1.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体系强调存在一组价格正好使每一个市场的供求相等,这组价格在现实中正好也是存在的。
( )2.如果购买某种商品有补贴,在一般均衡时,该商品的产量和销售量将大于最优的产量和销售量。
( )3.瓦尔拉斯之后的西方经济学家,用数学方法证明一般均衡体系需要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才可能存在均衡解。
( )4.边际转换率递增的原因在于要素的边际报酬也在递增。
( ) 5.生产可能性曲线位置高低取决于投入要素的数量和技术状况。
( ) 6.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认为,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存在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
( )7.现代经济学所认为的有效率的经济状态,一般就是指帕累托最优状态。
( )8.消费者均衡条件满足后,也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 )9.社会福利函数可以代表全社会所有成员对福利的判断。
( )10.收入分配平等了,财富的分布自然也就平等了。
( )11.当两个消费者消费相同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不相等时,就可能存在帕累托改进。
( ) 12.在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两条等产量线的斜率相等。
( )13.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就是将交换的最优条件和生产的最优条件并列起来。
一般均衡
图中,盒子的水平长度表示整 个经济中第一种要素L的数量 L,垂直高度表示第二种要素 K的数量K。OC为第一个生产 者C的原点,OD为第二个生产 者D的原点。 从OC水平向右测量生产者 C对第一种要素的生产消费量 LC,垂直向上测量他对第二种 要素的生产消费量KC; 从OD水平向左测量生产者 D对第一种要素L的生产消费 量LD,垂直向下测量他对第二 KC 种生产要素K的生产消费量KD。 现在考虑盒中的任意一点,如a。 OC a 对应于生产者C的生产消费量 (LC,KC)和生产者D的生产 消费量(LD,KD)。下式成立:
图中,盒子的水平长度表示整 个经济中第一种产品X的数量 X,垂直高度表示第二种产品 Y的数量Y 。OA为第一个消费 者A的原点,OB为第二个消费 者B的原点。 从OA水平向右测量消费者 A对第一种商品X的消费量XA, 垂直向上测量他对第二种商品 Y的消费量YA;从OB水平向 左测量消费者B对第一种商品 X的消费量XB,垂直向下测量 他对第二种商品Y的消费量YB。 YA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MRTSCLK= MRSDLK
生产均衡的条件意味着,两个厂商的等产量曲线相切, 即在两条等产量曲线的某个交点处,两条曲线的斜率相等。
三、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四、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五、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这是指两种既定数量产品的组合,既能使社会 的交换达到最优,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化,又能 使社会的生产达到最优状态,即生产者的产量达到 最大化。
a ·g e' c' ⅠC b' ·d
LD q'
OD KD
ⅠD ·f ⅡC ⅡD
ⅢC
q LC
ⅢD
LC LD L KC KD K
图10-3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
个,因此仍需要引入法定人地,使变量个数减少为2m+2n-1个,
才能使模型有解。解出的价格向量同样是相对价格向量。
三、一般均衡实例分析:香烟税
香烟税的影响是一个可以很好地运用局部均衡
分析的例子。1951年,一盒香烟的联邦税为消费者 支付的总价格的42%。由于税收没有对通货膨胀进行 调整,而香烟(和其他所有商品)的价格一直在上 升,到了80年代末,香烟税下降到每盒烟的市场价 格的15%。这可以是增值税的正当理由,特别是由于 即使税额增加一倍——仍然在42%的范围之内——每 年就可以增加近30亿美元的税收收入。对增税的后 果可以作出什么样的预测呢?
3 点,把这些切点联结
起来,便得到曲线 CC ,这条曲线 CC,称为生产契约曲线。
从图10-5的纵轴和横轴可
以看出,生产契约曲线上的任何一 点,可以表示在一种保持特定产量 时另一种产品的产量达到最大的生 产要素的组合;而如果从等产量曲 线看,生产契约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又可以表示在一种产品保持特定产 量时另一种产品产量达到最大的产 品产量的组合。现将图10-4的生 产契约曲线从要素数量的平面坐标 转换到图10-5的产品数量的平面 坐标,就可以得到生产可能性曲
每价一格单。位的成本,而该式右边Pj的种商品就是第j种商品的均衡
• ⑷ 生产要素的供给方程
•
r i G i(P 1 ,P 2 , ,n ;V 1 ,V 2 , ,V m )(i1,2, ,n)(10.7)
•
公式(10.7)说明,生产要素的供给,不仅决定于该要素的
价格,而且还决定于其他要素和其他商品的价格。
到效用可能性曲
线。如图10-2
所示:
O
图
10 -
2
交
第10章 一般均衡理论
三、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
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 Y 生产者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Y
0
X
0
X
Y
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
Y0
●
E
无差异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
0
X0
X
•
当边际产品转换率[生产可能性曲 线的斜率]MRTXY等于边际替代率[无差 异曲线的斜率]MRSXY 时,生产和交换 同时达到均衡,即生产和交换均没有 必要再调整。 • 此时,资源配臵的效率达到最大, 使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达到最大。
DB
(b) 汽车市场
P SC
PC PC1 DC1 DC O QC1 QC (c) 汽油市场 Q
W
SD WD WD1 DD DD1 O LD1 LD L (d) 劳动市场 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
图10-1
四、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证明一般均 衡的存在,一般均衡的惟一性、稳 定性及最优性。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所改进,在严 格的假设条件下证明一般均衡体系 的存在,而且均衡稳定并满足经济 效率的要求。
• 要解决这一局限性,就要采用一种大家 都能接受的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福利 经济学提供给我们的这一标准就是帕累 托标准: • 假定资源的配臵有两种状态A和B,如果 在一个经济社会里至少有一个人认为A 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那么就 可以说,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说,A好于B。 帕累托标准实际提供我们一个由个体的 偏好推导出社会偏好的方法和手段。
帕累托改进
• 利用帕累托标准,可以对资源状态的 任意变化做出“好”与“坏”的判断: • 如果既定的资源配臵状态的改变使得 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 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臵 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是 “坏”的。 • 这种用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 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 论
10.2.5布劳威尔的不动点定理
瓦尔拉斯对存在性的证明没有考虑到方程无解的情况, 也没有考虑到求出的解是负数甚至于是虚数的情况, 负数和虚数当然不可能用于商品价格,因为它们毫无 经济意义。 直到20世纪30年代之后,才开始有人表示怀疑,布劳 威尔的不动点定理也开始被经济学家们所注意。
10.2.3.1市场需求函数
单个家户或厂商m的需求函数:
Q
D 1m
D Q 1 m = ( P1 , P2 ,...,Pn )
…… D D Qnm = Qnm ( P1 , P2 ,...,Pn ) (10.1) D = Q D( P , P ,...,P )i=1,2, … ,n 简单表示为: Qim im 1 2 n (10.2)
10.2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 论
10.2.2模型的基本假设
无论在产品市场上还是在要素市场上,所有产品和生 产要素的价格都是变动的,每种产品或要素的需求量 和供给量都最终取决于所有产品和要素的价格。 假定所有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 规模报酬不变。 假设市场上存在n种商品,包括了最终产品和生产要素, 代表n种商品的数量 ,而价格由 表示。 Q , Q2 ,...,Qn P1 , P2 ,...,Pn 1假定整个经济体系中有 M个家户和厂商,他们既是商品 的供给者,又是商品的需求者。
M S 1m
S 1
m 1
S n
M
m 1
S nm
S 1
S 1
1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
S n
S n
1
2
n
10.2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 论
10.2.3.3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使市场供给与需求相等: Q1S Q1D = …… S Qn = QnD (10.9) 把(10.4)式和(10.8)式带入,得: D S Q P , P ,..., P 1 ( )= ( P1 , P2 ,...,Pn) Q1 1 2 n …… QnS ( P1 , P2 ,...,Pn )= QnD ( P1 , P2 ,...,Pn ) (10.10) n个方程求n个商品的价格,得到的解就是一般均衡价
10.2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 论
10.2.1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概述
瓦尔拉斯把商品分为最终产品、服务和资本品三类, 相对应的市场也被分割成了产品市场、服务市场和资 本品市场。 认为,商品均衡价格形成的条件有两个: 一是每一种产品、服务以及资本品的有效需求等 于有效供给; 二是不同经济群体各自追求最大化,不管是消费 者的效用最大化还是厂商的利润最大化。
10.2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 论
10.2.3模型的基本思想
一般均衡理论是建立在局部均衡理论的基础之上的, 对于局部均衡来说,要求出局部均衡的价格和数量就 必须知晓产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由 此可知,一般市场均衡也需要得到市场需求函数和市 场供给函数
10.2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 论
第10章 一般均衡理论
10.1
一般均衡的概述
10.2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一般均衡的概述
一般均衡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瑞士洛桑学 派的里昂· 瓦尔拉斯于1874年提出。 一般均衡是指在承认供求与市场上各种商品价 格和供求存在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条件下,所 有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或均衡 状态。
10.2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 论
10.2.3.1市场需求函数
把M个需求者的需求加总就得到的市场需求函数: M D D Q = 1m Q1 m 1 …… M D D Qn = Qnm m 1 (10.3) D Q 由于 im与 P1 , P2 ,...,Pn 有关,又可以写成: Q1D = Q1D ( P1 , P2 ,...,Pn ) …… QnD = QnD( P , P ,...,P ) 1 2 n (10.4)
10.2.4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问题
10.2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 论
所谓的一般均衡存在性问题,是指是否存在一系列的 商品价格使得经济体系中的所有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也就是指(10.10)式是否有解的问题,存在性问题是一 般均衡理论要解决得首要问题。 瓦尔拉斯认为,整个经济中所有的支出总和一定等于 所有的收入总和,即瓦尔拉斯定律,用公式表示为: D D D S S S P 1Q1 P 2 Q2 ... P n Qn = P 1Q1 P 2 Q2 ... P n Qn (10.11) n n D S P Q P Q i i = i i 或者是 (10.12) i 1 i 1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存在着n个商品价格,它们恰好使 得经济体系中的每个市场同时处于均衡,即一般均衡 价格是存在的。
(10.6)
10.2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10.2.3.1市场需求函数
把M个供给者的供给函数相加,可以得出市场 供给函数: = Q Q …… = Q Q (10.7) 也可以得到市场供给函数: = Q (P , P ,...,P ) Q …… = Q ( P , P ,...,P ) (10.8) Q
10.2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 论
10.2.3.2市场供给函数
单个供给者的供给函数为: Q1Sm = Q1Sm ( P , P ,...,P ) 1 2 n …… S S Qnm = Qnm ( P1 , P2 ,...,Pn) S S Qim 或 = Qim ( P1 , P2 ,...,Pn ) i=1,2, … ,n
10.2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 论
10.2.5布劳威尔的不动点定理
1
O
1
x
图10.1 布劳威尔不动点定理的几何图
10.2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 论
10.2.5布劳威尔的不动点定理
超额需求,是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的差额。若用P来表 示一个价格集 (P1 , P2 ,...,Pn ),那么超额需求函数被定义为: Z i ( P) QiD ( P) QiS ( P) (10.13) 当Z i (P) 0 时,市场达到一般均衡;有些商品的市场供 给超过需求,那么它的价格就可能是0,而不会是负数。 这种商品一般被称为免费商品。因此,一般均衡条件 可以写成: Z i (P* ) 0 ,对于 P * 0 i Z i (P* ) 0 ,对于 Pi* 0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