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三编 第四章 南朝文学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沈德潜《古诗源》:“子桓诗有文士气,一 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 情。”
王夫之《姜斋诗话》:“曹子建之于子桓, 有凡之隔,而人称子建,不知有子桓,俗论 大抵如此。
(一)诗歌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摇踵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4)注重文学与哲学的结合。
第一章 建安与正始文学
一、建安文学繁荣的社会原因
建安文学的时间段限,上起汉献帝元年(公 元196)下到魏明帝太和六年(公元233)指 汉末魏初的文学,共27年。 其主要作家大 都生活在汉献帝建安时期。
(一)儒学失去统治地位,思想意识的解 放。
谢灵运:“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奇才敏捷,安 有继之?”(李瀚《蒙求集注》)
明代张戎《岁寒堂诗话》“韩退之之文,曹子建 杜子美之诗,后世所以莫能及也。”
二、创作 曹植的诗歌创作,可以曹丕称帝为界,划 分前后两期。
前期诗歌,主要是抒写自己政治上的雄心 壮志和对建功立业的向往。代表作他的 《白马篇》。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特征 ——文学的自觉
“文学的自觉”是本时期文学的最主要 的特征。贯串整个魏晋南北朝,大约 经过三百年才实现。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
➢ 第一,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
➢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 区分,更重要的是有了对各种体裁的文体 辨析的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2、文笔之分3、生死主题4、游仙主题5、隐逸主题6、文学家族二、填空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

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第二期是;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

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

第二,。

第三,。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始,有陆机的《》、刘勰的《》、钟嵘的《》等,再加上肖统的《》、徐陵的《》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晋。

三、简答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2、七子3、建安风骨4、正始风力5、嵇阮6、《咏怀诗》三、填空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三曹”是指、和;“七子”是指、、、、、和。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写“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写时事。

4、《》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 上册 21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四章 南朝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 上册 21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四章  南朝文学

二、?文选?的价值
▪ 首先,萧统等人既能广泛吸收前人与当世的文学理论之精华, 也能总结自己多年来编选诗文集的经验,使?文选?的编纂体 例成为后世总集编纂的典范。
▪ 其次,?文选?之所以在传统社会久传不衰,另一个很重要的 原因就是它保存了大量的优秀作家作品,这也是其作为选本 价值的表达。
三、?玉台新咏?的编纂与宫体诗的关系
一、俊逸遒丽的乐府诗写作
▪ 鲍照,字明远,祖籍东海, 出身比较卑微。他自负才学, 但在当时门第观念严重的时 代很受歧视,郁郁不得志, 沉沦下僚。?诗品?说他“才 秀人微,故取湮当代〞。鲍 照的诗歌以乐府诗水平最高, 最能代表他的创作成就,在 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
一、俊逸遒丽的乐府诗写作
▪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 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 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 辈孤且直!〔?拟行路难?〕
▪ ?南齐书·陆厥传?:“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 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 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増减,世呼为‘永明体’。〞
▪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 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 游禽暮知反,行人独未归。坐销芳草气,空度明月辉。嚬容入朝镜, 思泪点春衣。巫山彩云没,淇上绿条稀。待君竟不至,秋雁双双飞。
▪ ?玉台新咏?是在?文选?之后,由徐陵编纂的一部诗歌总集。 与?文选?选录标准和文学思想都全不相同。
▪ ?玉台新咏?是在萧纲为太子时的梁中大通四年〔532〕至大同 元年〔535〕之间编纂而成的。
▪ ?玉台新咏?收录从西汉以来历代有关女性题材的六百六十多 首诗歌,是宫体诗人艳体诗写作思想的反映。 此据明末赵均 覆宋陈玉父本。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公元190-589)概说一、社会概况大分裂、大动荡全国长期分裂;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乱;民族矛盾尖锐。

政治:士族门阀制度门第经济:经济重心的转移民族的大融合社会思想:思想解放;个体价值;儒道释二、文学概况鲁迅:“文学的自觉时代” “这时代的文学的确有点异彩” 新变唯美1、主要特点: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文学集团的活跃追求美的创造文学与哲理的结合2、文学样式:(1)诗歌:参见《文心雕龙·明诗》“建安风骨” “忧生之嗟”左思刘琨郭璞玄言诗孙绰、许询“平典似道德论” 陶渊明玄言山水“永明体”、“宫体”南北朝民歌暨晋世群才,稍入轻绮。

张、潘、左、陆,比肩诗衢。

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木片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

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亡机之谈。

袁、孙已下,虽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与争雄。

所以景纯《仙篇》,挺拔而为俊矣。

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此近世之所,竞也。

(2)散文:南朝:辞采骈偶隶事史书: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北朝:“北地三书”:《水经注》《洛阳伽蓝记》《颜氏家训》(3)辞赋:抒情小赋:藻饰、声律、骈偶、用典工整精丽(4)小说:“志怪” “志人”(5)文学批评: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裴子野《雕虫论》、萧绎《金楼子·立言篇》、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四声八病”文学意识的自觉。

文学脱离哲学、史学而成为独立的学科。

从品评山水到文学品评。

第一章建安文学公元196年,曹操奉汉献帝移都许昌,改元“建安”。

文学史上的“建安”一、汉末世风与士人心态察举制度与人物品评:许劭与从兄许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郭太九品中正制士人的政治地位:汉末的两次“党锢”之祸。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建安风骨识记:建安诗坛的时间断限。

上起汉献帝建安元年(196),下迄魏明帝太和六年(233),即汉末魏初时期文学。

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

简单运用:建安风骨形成的原因。

建安时代,汉末的动乱现实一方面给建功立业提供了可能,激发起士人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一方面又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给士人带来岁月不居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

因此形成慷慨任气,以悲凉为美的风尚。

儒学地位发生动摇,士人从经学桎梏中解脱,发现了自我,在文学方面转向非功利的抒情,诗歌创作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并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第一节曹操与曹丕1.曹操诗理解:曹操生平及思想、性格。

曹操,字孟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曹操是一个注重实际的人,知道乱世用儒学不能及时奏效,所以用刑名法术之学。

精通音乐、书法、围棋,为人简易。

动乱板荡的时局,戎马倥偬的经历,统一天下的雄心,交织在他的诗歌中,形成了他古直悲凉、慷慨沉雄的艺术风格。

综合运用:曹操诗歌创作成就。

一、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

多用乐府旧题叙汉末实事,也有少数自拟新题之作。

二、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他的诗特别能表现出他的个性,有政治领袖人物的宏大气魄,本色质朴但抒情浓郁,表现了他高远的志向、坚定的信心、卓越的毅力和雄伟的气势,悲歌慷慨,气韵沉雄。

如《短歌行》写得高远阔大,有君临天下之气度,与坚若磐石的信心和意志,能激发起读者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

2.曹丕诗理解:①曹丕生平及感情特点。

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

三十一岁立为魏太子,三十四岁代汉自立。

他基本生活在曹操的护翼之下,经历不如曹操丰富,但他博学多识,感情敏锐而细腻,对人生苦短有特别强烈的凄怆感受,诗作中更倾向于对个体感情的体会与抒发。

②曹丕对七言诗的贡献。

曹丕对七言诗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他的《燕歌行》二首,不仅为乐府产生一新体制,且为中国诗学开一新纪元。

中国古代文学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上)_OK

中国古代文学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上)_OK
7年。 • 6.戴明扬注《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年。
15
精读作品
• 曹操《蒿里行》、《短歌行》、《步 出夏门行》(观沧海、龟虽寿)
• 曹植《白马篇》、《赠白马王彪》、 《野田黄雀行》
• 阮籍《咏怀诗》(四首)
16
阅读作品
• 曹丕《燕歌行》 • 王粲《七哀诗》 • 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与
• 2、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 而且有了对各种体裁的文体辨析的意识。
• 3、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10
1. 曹丕《典论·论文》:“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善实,诗赋欲丽”; 2. 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丽,赋体物而浏亮”; 3. 萧绎《今楼子·立言》:“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至如文者,惟须绮
30
曹操诗歌的艺术特色
• 1、学习乐府民歌,又有创新精神 • 2、感情奔放 • 3、悲凉慷慨 • 4、语言质朴自然 • 5、以四言诗成就为高
31
前人评曹操诗文
• 钟嵘《诗品》卷下:“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睿不如丕,亦称‘三祖’” • 敖陶孙《诗评》:“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 刘熙载《艺概·诗概》:“曹公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 • 沈德潜《古诗源》:“借古乐写时事,始于曹公。” •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在曹操本身,也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 后期诗歌内容可分为4类:
47
• 后期诗歌内容可分为4类: • 一是抒写自己与朋友惨遭迫害的愤懑的诗
篇,如《野田黄雀行》、《赠白马彪》等; • 二是以思妇、弃妇寄托身世,表白心迹的
诗篇,如《美女篇》、《七哀诗》等; • 三是述志诗,如《杂诗》(“仆夫早严

《中国古代文学》(一)下--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一)下--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下(高起专)题库及答案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从建安文学到正始之音一、单选题(每题1分)1.建安著名诗人曹操字①孟德②孟起③子桓④子建2.《咏怀诗》的作者是:①阮籍②嵇康③何晏④山涛3.建安诗风的特点是①志深笔长,梗概多气②嵇志清峻,阮旨遥远③缛旨星稠,繁文绮合④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4.《洛神赋》的作者是①曹操②曹丕③曹植④曹彰5.下列作品为曹植所作的是①《三都赋》②《赠白马王彪》③《咏怀诗》④《游仙诗》6.最早的纯粹的文人七言诗是①曹操的《短歌行》②曹操的《蒿里行》③曹丕的《燕歌行》④曹植的《升天行》二、多选题(每题2分)1.著名文学批评著作《典论。

论文》的作者是——————。

2.《大人先生传》的作者是————————。

3.“刚肠疾恶,遇事便发”的诗人是——————。

4.建安“三曹”是指———、————、——。

5.正始时期四言诗写作别开生面的诗人是————。

6.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1.建安风骨四、简答题(每题10分)1.简述建安辞赋繁荣的原因2、“建安风骨”是指什么样的文学风貌?五、论述题(每题25分)1、“三曹”是指何人?他们有何文学成就?2、阮籍的《咏怀诗》内容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3.论述正始政治时局对诗歌创作的影响第二章两晋诗坛一、单选题(每题1分)①志深笔长,梗概多气②嵇志清峻,阮旨遥远③缛旨星稠,繁文绮合④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2.左思的代表作是①〈咏史诗〉②〈咏怀诗〉③〈游仙诗〉④〈赠妇诗〉3 .郭璞的代表作是①〈咏史诗〉②〈咏怀诗〉③〈游仙诗〉④〈赠妇诗〉4.被评为“文典以怨”的作者是①左思②刘琨③陆机④潘岳二、填空题(每空1分)1.晋末宋初对七言诗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诗人是————。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1.游仙诗2.玄言诗四、简答题(每题10分)1.简述晋代诗歌风貌2、左思的诗歌有什么特点?第三章陶渊明一、多选题(每题2分)1.陶渊明的散文作品有①《五柳先生传》②《桃花源记》③《归园田居》④《饮酒》二、填空题(每题1分)1.采菊东篱下,——————。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课件

第三节 其他建安诗人 P155
单选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第三节 其他建安诗人 P156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简答
第三节 其他建安诗人 P156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悲愤诗 蔡琰
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 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 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 回疑。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第二节 刚健诗人左思与刘琨
二、刘琨 P168
单选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课后练习
1、史称“少负壮志,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己,而颇浮夸”的诗人是( )
A.左思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2、名词解释: “左思风力”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答案
1、B 2、C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第三节 其他建安诗人 P153
单选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第三节 其他建安诗人 P153
燕歌行二首·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正式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正式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一、社会历史概况魏、蜀、吴三国鼎立;【司马炎】建立【西晋】;【十六国混战东晋】,南朝和北朝;杨坚建立隋朝,南北朝复归统一纵观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的历史,社会的剧烈动荡,朝代的更迭频繁,对形成于两汉的忠于一国一君的政治传统,无疑是巨大的冲击,并由此影响到了文人立身处事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关的许多道德伦理观念。

除此之外,影响这一时期的文化,较之两汉时期为复杂。

政治上,诸如世族门阀制度的存在。

士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也引起了庶族对士族统治的强烈不满.文化上,玄学的兴起,佛教的兴盛,道教的风行,使汉代定于一尊的儒学相对衰微,尽管这些思潮不可避免有明显的局限性,但是在历史行程中,无疑是重要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

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书法乃至园林建筑尤其是诗歌,在这一时期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儒学独尊地位的消失以及随之而来的思想解放、玄学论争与儒、道德合流经济上,在汉代还相当落后的东南地区,经过六朝的相继开发,使得中国经济的重心,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

各民族逐渐由征战走向融合,当时进入中原的各个少数民族,后来大都成为汉族的一部分,并以他们的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汉族的文化。

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动荡与政治上的黑暗,对思想与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

经济文化重的南移,促使了民族文化的融合。

这就促使魏晋南北朝是继战国“百家争鸣”以后,我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

各种学说同时并兴,某些异端思想也得以流行,带来了社会思想和学术文化的相对自由及多元化。

动乱时世门阀制度【哲学思潮】佛教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

三、文学概况(一)文学思潮文学自觉的基本标志1. 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 2.从文体辨析到总集编撰3 文学批评的繁荣 4 新的文学思潮(二)文学发展历程建安文学与正始文学两晋文学南朝文学北朝文学建安文坛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优良传统。

3[2016]中国古代文学【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3[2016]中国古代文学【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 据《世说新语· 雅量》载:
•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曲终 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正因为嵇康临刑索弹《广陵散》,才使这首古典琴曲名声大振, 一定程度上,《广陵散》是因嵇康而“名”起来的。 • 但所谓“于今绝矣”则非指曲子本身而言,它主要反映了嵇康 临刑时的愤激之语。事实上,琴曲《广陵散》经《神奇秘谱》保 存,一直流传到今天。 • 正因为嵇康有着很深的音乐功底,所以,他临刑前,有三千太 学生共同向司马氏要求“请以为师”,但未被允许,使“海内之 士,莫不痛之”(《晋书》本传)。 • 因此,嵇康的名字始终与《广陵散》联系在一起。
三、陶诗的艺术成就
1、平淡自然:内容贴近生活、坦诚、不避 丑拙 2、亲切淳真:富于真情实感 3、简洁省净:语言精工本色。 4、意境高远:情、景、理-诗情与哲理高度 融合 5、风格多样:静穆、金刚努目
四、陶渊明的辞赋与散文
• 风格:抒情坦率真挚,风格平易自然
五、陶渊明的影响
• 人格——率性任真的性格,消极避世的态度, 顺其自然、乐天知命的思想。 • 诗格——平淡诗风,田园诗的开创者。
开山之作 《典论· 论文》曹丕
• 1.肯定了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 未若文章之无穷。 •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 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 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 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 •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 志士之大痛也!”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下)139页PPT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下)139页PPT
1、谢惠连、颜延之、鲍照、谢朓、王融、 沈约、何逊、阴铿等。
2、谢灵运与颜延之并称“颜谢”,与颜延 之、鲍照并称“元嘉三大家”。他们的诗 的共同特点是“尚巧似”。
山水诗的文学价值
1、山水诗的产生,标志着人们对自然美的 认识加深了,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 无论在文学史上还是美学史上都是具有积 极意义的。
精读作品
谢灵运 《登池上楼》、《石壁精舍还 湖中作》
鲍照 《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对 案不能食)
阅读作品
谢灵运 《登江中孤屿》 鲍照 《代出自蓟北门行》、《代东武吟》
南朝文人诗歌创作走向
沈德潜《说诗晬语》:“诗至于宋,性情 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
南朝是中国诗歌史上诗运转关的重要时期。 南朝诗人更崇尚声色,追求艺术形式的完 善与华美,
义。 5、试述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的内容及艺术特
色; 6、试析鲍照乐府诗的贡献和意义。
【参考书】
1、阎采平《齐梁诗歌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10月版
2、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宋齐梁陈文学 概论”)
3、汪春泓《论佛教与梁代宫体诗的产生》(《文 学评论》1991年第5期)。
【参考书】
1、朱光潜《山水诗与自然美》《文学评论》1960 年第6期;
2、曹道衡《也谈山水诗的形成与发展》《文学评 论》1961年第2期
3、林庚《山水诗是怎样产生的》《文学评论》 1961年第3期。
6、黄节注《谢康乐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
7、鲍照《鲍参军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刘宋时期山水诗兴盛的原因
1、文人生活环境变迁的影响。 2、受魏晋之后隐逸之风的影响。

中国文学史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文学史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一、文学的自觉与文学品评的兴盛(一)、文学自觉的标志1、文学从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

如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与《儒林列传》等并列。

2、对文学的各种体裁、体制、风格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如《典论·论文》分文体为四科八种;《文赋》分文体为十类;《文心雕龙》分文体为33大类。

3、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如“诗赋欲丽”,“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二)、文学理论和文学总集1、《文心雕龙》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2、《文选》选录先秦到梁代共130人的作品,是最早的文学总集。

(三)、新的文学思潮1、努力将文学从学术中区分出来,进而探寻文学的特点、分类、规律和价值。

2、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理论,如风骨、风韵、形象、言义、形神、意象等。

二、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一)、乱世文人的悲剧性:许多文人莫名其妙地卷入政治斗争而惨遭杀戮。

(第8页)(二)、乱世文学的主题:1、生死主题。

(1)、感慨人生短促。

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2)、认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

如“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陶渊明《拟挽歌辞》)。

(3)、对待人生的态度:第一,勉励建功立业,提高生命的质量。

第二,服药求仙,增加生命的长度。

第三,借酒浇愁,及时行乐,增加生命的密度。

第四,顺应自然,生命与大化合一。

2、游仙主题。

表现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以及企求长生的愿望,如曹操、曹植、张华、何劭、郭璞都写过这类诗。

3、隐逸主题。

如:左思、陆机、潘岳、陶渊明都写过这类事。

三、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一)、士族与庶族的对立:1、士族:即世族,世代做官的世家大族。

2、庶族:也称寒族,众多的不能做官的中小地主家族。

3、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实行的选官制度。

州郡设中正官,将人分为九品,三品以上为上品,其余为下品。

第三编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

第三编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
是汉代散文的继承和发展
叙事言情的书信和记叙游览山川景胜的文章大兴 社会发展,人类思பைடு நூலகம்提高,历史学家能从历史事件中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 受辞赋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散文呈现出严重的骈俪化倾向
散文代表作家
建安散文家 魏晋散文家 南北朝散文家
三曹 诸葛亮 孔融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王羲之,字遗少,书法家、文学家:《兰亭集序》 李密,字令伯:《陈情表》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孔稚珪,字德璋:《北山移文》 丘迟,字希范:《与陈伯书》 吴均:《与施从事书》 郦道元,字善长:《水经注》 子主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1]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1]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文学1.“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弹歌》出自《吴越春秋》;葛天氏之乐和《候人歌》出自《吕氏春秋》。

2.保存神话较多的材料《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

第二章《诗经》1 汉代采诗说(关于诗经编订情况):班固《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天子。

”;何休《春秋公羊传》“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

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天子。

”2《诗经》内容上分1.祭祀诗全部收在三“颂”之中《维天之命》、《武》、《载芟》《閟宫》2.颂赞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3.怨刺诗《民劳》、《桑柔》、《节南山》、《小弁》)、《北山》等;4.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静女》、《野有蔓草》5.征役诗《载驰》、《采薇》、《无衣》(看书P34-50)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1.《尚书》:上古之书,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

以记言为主。

2.《春秋》:鲁国的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重大史实。

上起鲁隐公元年(-722),下至鲁哀公十四年(-481),共二百四十年的史实。

(《春秋》的记事极为简略,在记事中体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

《春秋》以一字为褒贬的写法和微婉含蓄的风格,对后代散文有不小的影响。

)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

以记言为主。

记载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

(一般认为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

书中既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1.《论语》:语录体散文。

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编纂而成。

传至汉代出现了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

今天所见《论语》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而成。

古代文学史 要点提取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古代文学史 要点提取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这段文学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宫廷起着核心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

陶渊明不属任何集团。

对两汉文学的继承与演化在五言古诗和辞赋方面痕迹最明显。

第一节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兴盛与文学的自觉联系在一起,自觉有三个标志:1、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2、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文学总集)3、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刘勰《文心雕龙》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主要贡献在以下两方面:1、论述了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部规律。

2、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揭示了创作活动的奥秘,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论。

(“创作论”这一部分是全书的精华)总集的编纂是文体辨析的自然结果。

箫统的《文选》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自唐代以来赢得文人的广泛重视,并逐渐形成“文选学”。

新的文学思潮:努力将文学从学术中区分出来,进而探寻文学的特点、文学本身的分类、文学创作的规律,以及文学的价值。

魏晋以后,经学摆脱了经学的束缚,整个文学思潮的方向也脱离儒家所强调的政治教化的需要,寻找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意义,提出了崭新的概念和理论,如风骨、风韵及言意关系等,形成了重意象、中风骨、中气韵的审美思想。

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各类文艺形式之间互相沟通的这种自觉的美学追求,标志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到来。

这个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服务于政治教化的要求减弱了,文学变成个人的行为,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

(赋,从汉代的大赋演化为魏晋南北朝的抒情小赋,便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转变。

)第二节动乱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战乱和分裂,成为这个时期的特征,文学典型是乱世文学。

文学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生死主题(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及表现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游仙主题(想象神仙的世界,表现对那个世界的向往以及企求长生的愿望)、隐逸主题(包括向往和歌咏隐逸生活,也包括招隐诗、反招隐诗)。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2、文笔之分3、生死主题4、游仙主题5、隐逸主题6、文学家族二、填空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

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第二期是;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

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

第二,。

第三,。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始,有陆机的《》、刘勰的《》、钟嵘的《》等,再加上肖统的《》、徐陵的《》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

三、简答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2、七子3、建安风骨4、正始风力5、嵇阮6、《咏怀诗》三、填空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三曹”是指、和;“七子”是指、、、、、和。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写“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85页PPT

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85页PPT
曾封为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 王。
• “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三国志·陈思王传》)
(二)、曹植的诗歌创作
• 1、前期创作 • 主要抒发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
漫的情调和奋发进取得精神。 • (1)功业精神与报国信念:如《白马篇》 • (2)游宴、唱和之作:《名都篇》 • (3)抒写友情之作:《赠丁仪》、《赠王
曹植诗歌选讲
•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
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
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
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
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
诗的先河,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将汉乐府代抒闺怨 的传统加以文人化的改造。
• 这种代言体的诗歌表现形式对后世产生着深远
的影响,南朝以及唐代的闺怨诗、宫怨诗都承接
着这种表现形式而将其发扬光大。如李白的《长
干行》、金昌绪《春怨》等都是典型的代言体诗 歌。
三、曹植
• (一)、曹植生平简介 •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同母弟。

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
个性色彩和浓郁的的悲剧色彩,就是“建安风骨”
这一美学范畴的内涵。
第二节 三曹
• 一、曹操 • (一)生平、思想 • 1、生平 •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
郡(安徽亳县)人,父亲曹嵩是得宠宦官曹腾的养 子,官至太尉。建安元年,受封为丞相,官渡一 战击败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逐步统一了北 方,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曹丕称帝建魏后, 追尊他为武帝,史称魏武帝。

马工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全套PPT课件 50109

马工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全套PPT课件 50109
的探索上。
二、文体辨析、文集编纂及文学批评的兴盛
▪ 汉魏六朝的文学写作,一方面是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文章体 类增多,作品数量加大;另一方面则是文体界限不清,写作 体例往往有所混乱。
▪ 文体辨析至南朝时变得尤为迫切。 ▪ 文体辨析的兴盛、文学流派的形成,是文学繁荣和进步的重
要标志,它一方面促进了写作,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批评。
▪ 1.诗歌风格 ▪ 2.文体新变
二、声律的创建
▪ 从理论上开始注意声律的追求和研究,是汉末魏晋以后的事, 与佛教的传入相关联。译经对中国音韵学的创始和发展都有 极深的影响,反切和四声的发现便是受了佛经翻译的启发。
▪ 声律的创建和运用主要是在诗歌和骈文领域。
三、诗歌的典范
▪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非中国诗史上最昌盛的时期,但许多诗歌 和诗人已成为后世景仰的典范。
一、曹操对乐府旧题的改造
▪ 2.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愿望、理想和抱负,如《善哉行》后 二首、《对酒》、《步出夏门行》五首
▪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 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斑白不负载。雨泽如此,百谷用成。却走马,以粪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 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 断。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 北朝的环境与东晋、南朝有极大差异,其统治思想以儒学为 正统,继承的是汉代以来的经学传统,统治者自上而下以至 文人学士大多不好诗文,而是崇尚质朴,即便汉族高门士人 也大多致力于政治和学术,而无心于文学创作。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地位与影响
一、文学的新变
▪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确以新变见长,每个时代、每种文体、每 位作家,皆呈现出独具的面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宫体诗评价
▪ 从题材内容来看,宫体诗描写范围比较狭窄,数量最多的是 咏物诗和描写女性的作品。咏物诗多咏身边细物,以铺排词 藻典故为主;女性题材的作品则多客观描写女性的外貌、情 态、体态等,有将女性物化的倾向。 ▪ 从形式上来看,宫体诗进一步发展了自“永明体”以来对诗
歌音韵和对偶的重视,对偶精工、语言华美。
文风以颜延之、谢庄最有代表性。
第三节 谢朓与永明体
一、新体诗的理论
▪ 在“永明体”产生之前,中国古代的音韵学已有了初步的发展。 ▪ 在文学理论方面,陆机的《文赋》明确提出“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 相宣”,也就是要求文学作品中用字要具备音韵的变化,重视作品中自
然形成的音律美。
▪ 南齐时期,产生了很多有关四声的著作 ▪ 沈约等人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
四、齐建武年间永明体诗风的转变与古体的兴起
▪ “永明体”的出现是南北朝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中国 古典诗歌由古体向近体转变的枢纽 ▪ 建武年间,“永明体”文学集团风流云散,生活道路和思想 感情也都发生了转变。主要的作家谢脁、沈约等的诗风也发 生了改变。
▪ 建武时期永明体作家的创作呈现出向古体回归的倾向。这些
二、“初发芙蓉”的诗风
▪ 谢灵运的诗以大量描摹山水景物为主要特色
▪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 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衾枕昧 节侯,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嶔。初景革绪风, 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 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 今。
▪ 谢脁的父祖又是谢氏中较不显赫的
一支,因此谢脁本人对名利比较热 衷,希望能重振家风。但他毕竟只 是一介文人,在南齐的政治漩涡中 几度沉浮,最后下狱而死。谢脁时 常在诗中流露出既希望全身远祸又 向往保全富贵的矛盾心境,在归隐 与出仕之间摇摆不定
三、谢脁与新体诗
▪ 谢脁的诗清新秀丽,音节和婉,写景细腻,把山水景物题材诗歌 的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峰。与谢灵运相比,谢脁新体诗中的写景更 为自然流畅,情景交融、诗意连贯。 ▪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馀霞 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 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 变。(《晩登三山还望京邑》) ▪ 还有一些小诗,五言四句,清新秀丽,含蓄委婉,形制和风格都 与后来唐代的五言绝句非常接近,对后来诗人影响很大。
二、何逊与吴均
▪ 何逊,字仲言,是刘宋著名 学者何承天的曾孙,少年时 代即有才名。二十岁左右时
入建康,得到沈约、范云的
赏识。梁天监初被推荐给梁 武帝,但很快因“不逊”得 罪。大约在天监末年病卒。 因为曾任尚书水部郎,后人 称为“何水部”。
二、何逊与吴均
▪ 何逊的诗清雅宛转,不尚藻饰,对仗精巧,音韵和婉,比较 接近谢脁而稍显平弱。他最长于写赠别和行役题材诗歌,情 景交融。如《从镇江州与故游夜别》: ▪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
一、以萧统为中心的诗学理想与写作
▪ 梁朝前期,大批文人聚集在昭明太子萧统身边,形成了当时 最有影响的文人集团。 ▪ 夫文典则累野,丽亦伤浮。能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 彬彬,有君子之致,吾尝欲为之,但恨未逮耳。(萧统《答 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 ▪ 萧统主持编选了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学总集——《文选》, 对后世影响极大,更发展出“选学”之说。
一、俊逸遒丽的乐府诗写作
▪ 鲍照,字明远,祖籍东海,出身 比较低微。他自负才学,但在当 时门第观念严重的时代很受歧视, 郁郁不得志,沉沦下僚。《诗品》 说他“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 鲍照的诗歌以乐府诗水平最高, 最能代表他的创作成就,在当时
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
一、俊逸遒丽的乐府诗写作
▪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 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 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 辈孤且直!(《拟行路难》)
三、写景与说理
▪ 谢灵运山水诗有一个特点,就是写景之后通常会加上玄言的 结尾。 ▪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 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 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 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第二节 鲍照与大明、泰始 年间文学风貌
第六节 南朝的骈俪文风一源自宋代诸家文风▪ 晋宋易代之初,傅亮以骈俪文辞,施于表、策、文、诰,堪 称一时大手笔,朝廷公文多出其手。 ▪ 与傅亮并时稍后,颜延之、谢灵运、鲍照、谢庄,众家并出, 皆一时之选。
二、齐梁文风的新变
▪ 江淹年辈与沈约接近,早于谢脁,诗歌成就不高,长于模拟,有 拟古《杂体诗》三十首,诗风古雅,与鲍照并称“江鲍”。有 《恨赋》《别赋》,是南朝抒情赋的代表作。
二、何逊与吴均
▪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家世贫寒。梁初被柳恽推荐,入 梁武帝儿子临川王萧宏幕府,曾得梁武帝赏识,不久因私撰 《齐春秋》得罪了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卒。 ▪ 吴均是一位较有创作个性的作家。为文清拔有古气,他的诗 歌以边塞题材最为擅长。
▪ 前有浊樽酒,忧思乱纷纷。小来重意气,学剑不学文。忽 值胡关静,匈奴遂两分。天山已半出,龙城无片云。汉世平 如此,何用李将军。(《战城南》)
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
始可言文。”(《宋书》)“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 二也;易读诵,三也。”(《颜氏家训》)
二、永明体诗人创作实践
▪ 《南齐书·陆厥传》:“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 郡谢朓、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 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増减,世
四、《玉台新咏》的价值
▪ 《玉台新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 《玉台新咏》专收女性题材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
第五节 萧纲与宫体诗
一、宫体诗起源与发展
▪ 萧纲身边的文学侍从中对宫体诗风的形成最关键的人物是徐摛和庾肩吾。 ▪ 徐、庾两人都富有文学才华,作品风格也比较接近。他们的诗主要题材有 咏物、游宴和艳情,词彩华美、对仗工整、音韵和婉。这种诗风深深影响
了萧纲,在萧纲被立为太子入主东宫之后称正式称为宫体诗。
▪ 首先,萧统等人既能广泛吸收前人与当世的文学理论之精华, 也能总结自己多年来编选诗文集的经验,使《文选》的编纂 体例成为后世总集编纂的典范。 ▪ 其次,《文选》之所以在传统社会久传不衰,另一个很重要 的原因就是它保存了大量的优秀作家作品,这也是其作为选
本价值的体现。
三、《玉台新咏》的编纂与宫体诗的关系
《酒诰》之作。迟迟春日,翻学《归藏》,湛湛江水,遂同
《大传》。
三、徐庾体
▪ 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摛为左卫率,摛子 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 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当时后 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京都莫不传诵。(《周书•庾信 传》)
▪ 源头从刘宋时鲍照、惠休的写作已经开始,后经“永明体”而扩大。徐、 庾、萧纲等人更加强调诗歌形式的美而忽略其内容的充实,加以他们的生
活范围本来就很狭小,因此题材多为咏身边事物、描写女性体态,最终形
成了宫体诗
二、萧纲对宫体诗的倡导
▪ 在萧纲之前,京师建康的文风主要受到萧统的影响,强调雅 正、典丽。萧纲则认为,诗歌是有情韵的,不能与《礼记》 《尚书》《周易》等同日而语,他强调诗歌的独立性,反对 向儒家经典看齐。并形成了自己的诗歌集团。 ▪ 未闻吟咏情性,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
第四章
副标题
南朝文学
第四章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南朝文学
谢灵运与山水诗 鲍照与大明、泰始年间文学风貌 谢朓与永明体 梁天监、普通年间文学 萧纲与宫体诗
▪ 第六节
▪ 第七节
南朝的骈俪文风
《文选》与《玉台新咏》
第一节 谢灵运与山水诗
一、山水诗传统的建立
▪ 谢灵运出身陈郡谢氏,是谢 玄的孙子,谢混的族子,十 八岁袭谢玄的爵位为康乐公, 后人称为谢康乐。刘宋代晋, 被降为侯爵。谢灵运对刘宋 政权多有不满,于永嘉十年 (433)被杀。
▪ 《玉台新咏》是在《文选》之后,由徐陵编纂的一部诗歌总 集。与《文选》选录标准和文学思想都全不相同。 ▪ 《玉台新咏》是在萧纲为太子时的梁中大通四年(532)至大 同元年(535)之间编纂而成的。 ▪ 《玉台新咏》收录从西汉以来历代有关女性题材的六百六十 多首诗歌,是宫体诗人艳体诗写作思想的反映。 此据明末赵 均覆宋陈玉父本。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
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 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 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 交映,有时见日。
▪ 任昉年辈晚于江淹,与谢脁相仿,是“竟陵八友”之一。骈文技
法高超,与沈约并称“沈诗任笔”,依法傅亮,长于用典,文学 成就集中体现在骈文写作上。代表作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
表》《弹奏刘整》等。
▪ 其后宫体诗起,作者皆趋轻艳,这方面萧纲、徐陵可为代表。
三、山川之美与骈文丽指
▪ 与注重形式美异趣的,是当时描写山川景物之美的文章。这类文 章多见于友人之间的书信,如吴均的《与朱(一作“宋”)元思 书》、丘迟的《与陈伯之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等。
范曾1978年绘谢灵运图
一、山水诗传统的建立
▪ 东晋时期,殷仲文、谢混为代表的一些文人的创作中出现了单纯描绘山 水景物的诗句,并且取得了显著的艺术成就。他们代表着当时诗坛风气 的变化。 ▪ 谢氏宗族的成员有聚会谈文的传统,谢安、谢混都曾是宗族文会的倡导 者,谢氏家族能文者甚多(如谢道韫、谢瞻、谢晦、谢灵运、谢惠连、 谢庄等),与此有密切关系。 ▪ 袭爵康乐公的同时,谢灵运还继承了谢玄留下的大量财富、土地、奴仆 和在会稽附近的大片庄园。这些都为谢灵运探奇寻幽、山水游乐提供了 便利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