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

合集下载

高浓度聚合物体系稳定性及驱油效果评价

高浓度聚合物体系稳定性及驱油效果评价

高浓度聚合物体系稳定性及驱油效果评价张玉丰;吴晓东;马文衡【摘要】高浓度聚合物驱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但是高浓度聚合物体系的黏度稳定性及体系的驱油效果是目前矿场需要了解的问题.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高浓度聚合物体系黏度稳定性评价,并对体系的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表明:时间对体系黏度有一定影响,而且随着体系浓度的增加,时间对体系黏度的影响逐渐减小;在剪切速率和剪切时间分别一定的条件下,体系的降解率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降低,随体系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高浓度体系的保留黏度大;聚合物浓度越高、相对分子质量越高,驱油效果越好.【期刊名称】《石油钻采工艺》【年(卷),期】2007(029)002【总页数】5页(P69-72,75)【关键词】高浓度聚合物体系;黏弹性;驱油效果;稳定性【作者】张玉丰;吴晓东;马文衡【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华北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46大庆油田综合含水接近甚至超过90%,目前维持大庆油田稳产的主要手段是三次采油技术[1,2],尤其是聚合物驱油技术应用最为广泛[3]。

王德民等[4]根据岩心试验结果,认为具有黏弹性的聚合物溶液可以提高驱油效率,残余油饱和度降低的原因是黏弹性流体的“拉、拽”作用,由此提出具有高黏弹性的高浓度聚合物驱油技术[5]。

最近研究认为[6],高浓度可以使聚合物驱采收率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20%OOIP(三元复合驱水平)以上,并且克服了碱对地层污染的缺陷。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对高浓度聚合物体系的稳定性和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并且对喇嘛甸油田应用聚合物体系的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优选。

1 性能评价1.1 黏度稳定性1.1.1 试验原料和试验步骤(1)主要试验原料:高分子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2589.3万,固相含量90.53%,水解度20.2%。

三元复合驱驱油效果试验评价

三元复合驱驱油效果试验评价

三元复合驱驱油效果试验评价作者:田淑珍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17期摘要:SN油田聚驱后采收率已达到50%以上,如何合理高效开发二类油层已成为SN油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三元复合驱是继聚合物驱后一种能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驱油技术。

矿场试验表明,三元复合驱在一类油层中的运用效果好,找出适合某油田二类油层三元驱的体系,开展了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的室内研究,提高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效果,将对SN 油田原油稳定提供有利保障。

关键词:三元复合驱表面活性剂试验一、三元复合驱工业表面活性剂的确定用于三元工业驱的表面活性剂有石油磺酸盐类型和烷基苯磺酸盐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由于石油磺酸盐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反应条件苛刻,生产过程中难于控制,而烷基苯和重烷基苯表活剂通过配方复配改进很容易达到较低的界面张力,并且生产工艺稳定成熟。

主要以烷基苯磺酸盐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为作为三元复合驱的表活剂。

二、碱的确定以及浓度范围统计了不同碱浓度下三元体系的界面张力数据。

如聚合物浓度1200(mg/L),碱浓度0.4(%),表面活性剂浓度0.1(%),界面张力0.08835 (mN/M),聚合物分子量1400万。

由于目前所接触的表面活性剂只有在强碱条件下才能达到较低的界面张力,因此所用的碱初步定为NaOH。

三、研究适合二类油层三元驱聚合物聚合物在通过多孔介质时将受到孔隙结构和几何尺寸大小的影响,一定分子量的聚合物只能通过与之相适应的多孔介质。

选择聚合物分子量时必须考虑聚合物分子可进入的油层渗透率值。

根据室内研究结果,当聚合物分子回旋半径的5倍小于油层孔隙半径中值R50时,油层就不会发生堵塞现象。

对不同聚合物分子回旋半径进行测定结果,如聚合物分子量(600×104),分子回旋半径0.112(μm),适应孔隙半径中值R50上限0.560(μm)。

所对应的油层渗透率在70毫达西左右;1000万和1300万分子量聚合物所对应的油层渗透率在100毫达西以上。

辽河油田H区块化学调驱开发效果评价

辽河油田H区块化学调驱开发效果评价
百分点。
线 预测 实施化 学 调 驱 t 刻 的产 油 量 , 样 用 调 驱 时 这 后 的 曲线预测 t 时刻所 得 的产油 量减 去调 驱 前 的 曲
线 预测 t 时刻所 得 的产 油 量就是 调驱 时的增 油量 。
图 3 驱 替特 征 曲线 图 2 l —3 2 7井 生产 曲 线
评 l 。本 文针 对 已 经 实 施 化 学 调 驱 后 的 辽 河 H _ 1 ]
区块 , 对油 井 的增 油 效 果 、 加 的 最 终采 收率 、 水 增 含 上 升率 的下 降和水井 的井 口注入 压力 与 吸水剖 面进 行 了综 合 的评 价 , 比调 驱 前 后 各 个 指 标 的 变化 来 对 分 析评 价 现 场 所 应 用 的方 案 。该 区 块 截 止 到 2 1 00
2 采油 井 开 采效 果评 价
井 网的 封 闭 性 与 注 采 平 衡 对 化 学 驱 油 影 响 较
产量 减去计 算得 出的累积产 量就 是每 口井 的实际增 油量 。该 区块调 剖井 组 6口水井 共对应 1 3口油井 ,
以调 驱 时间 2 0 0 7年 8月 为基准 , 按照指 数递 减计算
试验 区内生产井 的累积增 油量 。
2 1 2 驱替特 征 曲线 法评价增 油效 果 ..
根据 试验 区 的累积产 液量与 累积产 油量 的关 系 式 可 以绘 制 出驱替特 征 曲线 。实 施化 学调 驱后 的驱 替 特征 曲线 出现偏 移 , 后 续水 驱 时 出现新 的驱 替 在 特 征 曲线 , 图 3所 示 。根 据化 学 驱 后 出 现 的新 的 如
2 1 年 9月 01
石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P T O E E R L UM E L GY A N I E I G O O ND E G NE R NG

化学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

化学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

Lp Np
a b Lp
校正公式:
L p c1
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2
a b( L p c1 )
n pt N pt N ptc N pt 1 N pt N pt 1 n pt
增油量计算公式:
⑶、化学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
式中:c..校正系数;
产量递减预测法
基本公式: Qt=Qi(1+Dnt) 校正公式: Qt=Qi(1+Dn(t+c)) (0<n<1) 增油量计算公式: npt=(Qt-Qtc)tp 阶段累积增油量计算公式同方法一
(-1/n) (-1/n)
D..递减系数,小数,mon-1; n..指数,无因次; Qi..t=0 时刻的递减初产油量,t/d; Qt..t 时刻的瞬时(实际)产油量,t/d; Qtc.t 时刻的单井预测产油量,t/d; t..计算对应的时间,mon; tp..t 时刻的单井生产时间,d
产量与预测的水驱产量的差值。
⑶、化学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
(二)增油量的计算方法
四种方法

累积液油比—累积产液外推法


产量递减预测法
累积产液—累积产油外推法 净增油计算方法
⑶、化学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
累积液油比-累积产液外推法
基本公式:
式中:a、b.…...系数; c1、c2.…...校正系数; Lp.........累积产液量,t; Np.........累积产油量,t; Npt.........t 时刻的单井实际累积产油量,t; Nptc........t 时刻的单井预测累积产油量,t; Npt.......t 时刻的单井阶段累积增油量,t; Npt-1.....t-1 时刻的单井阶段累积增油量,t; npt........t 时刻的单井月度增油量,t。

一种快速评价驱油剂驱油效果的实验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快速评价驱油剂驱油效果的实验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快速评价驱油剂驱油效果的实验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汪卫东,吴晓玲,李彩风,林军章,胡婧,陈琼瑶,曹功泽,冯云,谭晓明,孙刚正
申请号:CN202011156218.8
申请日:20201026
公开号:CN114487267A
公开日:
2022051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快速评价驱油剂驱油效果的实验方法。

所述的方法包括:石英砂选择与处理、驱油剂水溶液的准备、油砂制备、模拟岩心的制备、模拟岩心增育与观察、驱油能力评价。

本发明与通常使用的岩心驱油物理模拟实验相比,工作量小,获得实验结果速度快,实验结果重复性和准确性高的特点,适合于所有驱油剂的筛选和使用浓度的优化,也适合稠油降粘剂的筛选和使用浓度的优化。

本发明可以针对不同的原油,比较不同的驱油剂驱油效果,优选驱油剂类型,也可以对同一种驱油剂在不同浓度下的驱油效果进行比较,优化驱油剂使用最佳浓度。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地址: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某油层化学驱气举效果分析及认识

某油层化学驱气举效果分析及认识

某油层化学驱气举效果分析及认识摘要:油田进入化学驱后,由于注入剂粘度增加和化学剂与地层水结合会引起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堵塞,造成注入能力的下降,影响油层开发效果。

为解决区块注入井常规洗井效果差、吸水能力弱、不吸水等问题,开展了注入井气举洗井增注方式,为持续改善油层的吸水能力,对注采关系较完善、油层渗透性较强、注入压力短期上升井实施气举。

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不同注入阶段、不同注入体系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部分井的气举效果较差。

通过总结研究,合理评价某油层化学驱的气举效果,并明确不同注剂阶段气举的适应性,为今后化学驱气举增注提供技术指导,不断改善化学驱注入效果。

主题词:某油层、注入困难、气举1、实施背景针对区块普遍注入压力高、进入化学驱中后期注入能力下降、常规洗井效果不理想等实际问题,探索气举工艺方法,利用注入氮气使井筒内形成负压条件,将近井地带污染物有效清除,达到降压增注目的2、注入井气举原理气举工艺是利用氮气进行洗井,先进行彻底洗井,之后向油套环形空间注入氮气,压缩氮气快速冲出井筒,利用形成的负压促使井筒内及近井污物排出,对于洗井通道无法打开或井底压力超高井无法实施气举。

气举工艺的特点是作业时间短,不动管柱笼统气举,通常是2-4个小时完成,与化学剂解堵对比,大大缩短了作业周期,减少了作业期间停注母液稀释注入液浓度对注采效果的影响。

1.气举效果分析及认识通过深入分析气举效果,取得了5方面阶段认识:3.1更新井气举后投产注入状况有所改善与本区块非气举井对比,更新井气举后投产注入量更高,注入压力略低,总体吸水能力高于未气举投产井。

3.2老井注入困难井气举有效率接近70%老井气举共完工86井次,其中有效59口、无效27口,有效比例68.6%;有效井中30口效果较好,截止目前均在有效期内,29口仅初期有效,目前已失效。

持续有效30口井,气举前后对比,平均注入压力下降0.6MPa,日实注增加8.8m3,注入强度提高0.7 m3/d•m;短期有效井29口,气举效果相对较差,目前已失效。

化学驱油剂用于溶解孔位改善效果分析

化学驱油剂用于溶解孔位改善效果分析

化学驱油剂用于溶解孔位改善效果分析引言:化学驱油剂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提高油井产能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在油藏中注入特定的化学物质,溶解沉积在油井周围岩石和孔隙中的杂质,从而改善孔隙结构,提高产能。

本文将具体分析化学驱油剂在溶解孔位改善方面的效果。

一、化学驱油剂的工作原理化学驱油剂是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能与油藏中的油和岩石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

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与含油岩石表面上的有机物发生反应,降低油、水和岩石之间的界面张力,从而使岩石表面的油液更容易被排出。

化学驱油剂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溶解油藏中的杂质:化学驱油剂能与油藏中的杂质发生反应,使其溶解在驱油剂中,从而改善油藏中的孔隙结构;(2)改善孔隙结构:化学驱油剂能改变岩石表面的物理特性,增加孔隙和渗透率,提高岩石的吸附和导水能力。

二、溶解孔位改善效果的分析1. 提高可溶性石油物质浓度:化学驱油剂在溶解孔位改善过程中,通过提高可溶性石油物质的浓度,有效地改善孔位。

这是因为化学驱油剂能够与油藏中的油和岩石内部有机物产生化学反应,溶解岩石中的油胶体,从而增加可溶性油物质的浓度。

这样一来,孔隙结构就得到了改善,导致渗透率的提高。

2. 降低界面张力:化学驱油剂通过降低油、水和岩石之间的界面张力,改善了岩石表面上的油液释放情况。

通过化学驱油剂的作用,界面张力减小,使得油液在岩石孔隙中更容易流动。

这种流动性的提高,对于改善孔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减少孔隙中的油浸,增加渗透率,从而提高油井的产能。

3. 渗透增加的机制:化学驱油剂通过溶解孔位改善,在渗透增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孔隙结构的改善能够降低孔隙内的油浸程度,并且增加孔隙的连通性。

这样一来,渗透率就得到了提高,增加了原油的流动性。

同时,孔隙结构的改善还可以减少油泥问题,提高渗透率的稳定性。

4. 助推作用:化学驱油剂在溶解孔位改善过程中,还会与其他油田增产措施相结合使用。

例如,与热驱、物理驱相结合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溶解孔位改善的效果。

驱油用化学聚合物性能评价实验

驱油用化学聚合物性能评价实验
1 实验条件
大波及体积,提高采油速度和原油采收率。聚合物溶液的增黏性能是其驱油特性的最主要参数,影响聚合物黏
度的主要因素有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分子量、浓度、地层水或注入水矿化度、温度以及地层剪切作用。通过评
价聚合物的增黏性能、耐盐性、抗剪切性,评价比较聚合物的驱油能力。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了 4 种聚合物 A、
B、C、D 的黏浓曲线,得到了聚合物剪切前后的黏度数据,以及聚合物在不同矿化度时的黏度。 关 键 词:化学聚合物; 三次采油; 驱油; 实验
聚合物驱油是指将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注入到 油层中,驱动原油采出,从而增加采油速度、提高 原油采收率的方法。聚合物驱油是在水驱基础上发 展 起 来 的 三 次 采 油 提 高 采 收 率 ( Enhanced Oil Reovery)技术[1]。对于油田开发而言,利用地层天 然弹性能量和溶解气驱采油,称为一次采油,地层 原油采收率采收率一般 5%~10%;一次采油过程 中,地层能量递减迅速,表现为地层压力下降, 当地层能量枯竭到一定水平时,依靠弹性能量已 经无法采油。若不能采取措施补充地层能量,油 田将会废弃[2]。采用注水或注入气体补充地层能量, 使得地层原油在一定的地层能量或压力下被采出, 这是二次采油,一般可以采出 30%~40%地层原油。 经过一次、二次采油后,地下原油采收率一般只有 约 34%,地下还有原油有待采出,即需要通过三次 采油方法提高采收率。
LIU Jian-feng, ZHENG Kai-bing
(PetroChina West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Oil Testing Company, Xinjiang Karamay 834000, China)
Abstract: The principle of chemical polymer flooding is to increase the viscosity of injected water with water-soluble polymer, thereby improving the mobility ratio and expanding the sweep volume to improve oil recovery rate and crude oil recovery. Viscosity enhancement of polymer solu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 of its oil displacement characteristic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polymer viscosity include polymer molecular structure, molecular weight, concentration, salinity of formation water or injection water, temperature and formation shear action. In this paper, the oil displacement ability of the polymer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by evaluating the viscosity increase performance, salt and shear resistance of the polymer. The viscosity-concentration curves of four polymers A, B, C and D were measured by laboratory experiments. The viscosity data before and after shearing and the viscosity of polymers at different salinities were obtained. Key words: Chemical polymer; Tertiary oil recovery; Oil displacement; Experiment

化学驱油方法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实验研究

化学驱油方法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实验研究

化学驱油方法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实验研究1. 前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意义2. 文献综述2.1 稠油油藏的特点2.2 化学驱油技术的发展与现状2.3 化学驱油剂的分类及其作用机理2.4 相关实验研究的综述3. 实验方法3.1 样品的准备3.2 化学驱油剂的制备3.3 实验设计3.4 实验流程4. 实验结果与分析4.1 化学驱油剂的评价指标4.2 各化学驱油剂的效果对比4.3 机理分析5. 结论与展望5.1 结论5.2 不足与展望5.3 实验的推广与应用注:本篇提纲只为助教参考范例,实际写作请完善每个章节的内容,章节间的内容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1. 前言1.1 研究背景稠油油藏开发难度大,但油藏规模巨大,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

传统的采油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所以需要寻求新的采油技术,提高油田开发和采油效率。

其中化学驱油方法是一种可行的技术,可以降低油藏黏度,提高采收率,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油藏采油技术。

化学驱油方法作为一种新颖的采油技术,最初是在20世纪70年代引进我国的。

近年来,随着稠油油藏的不断发现和勘探,化学驱油方法得到了广泛关注。

该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驱油剂,改变原油流动性质,降低油藏黏度,促进原油流动,从而提高采收率。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探究化学驱油方法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技术参数和机理,为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

1.3 研究意义稠油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但油藏开发难度大、采油效率低,如何提高采收率成为重要问题。

本研究的结果能够对我国稠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起到指导作用,尤其对降低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提高国内石油产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能够为化学驱油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2. 文献综述2.1 稠油油藏的特点稠油油藏是指含油饱和度较高、油粘度大、流动性差的油藏。

分子膜驱油剂的性能评价及驱油效果探究

分子膜驱油剂的性能评价及驱油效果探究

分子膜驱油剂的性能评价及驱油效果探究于洪江;雷亮;刘玉【摘要】对一种多羟基有机铵盐作为分子膜驱油剂进行性能评价和驱油效率的评价.测定了分子膜剂的表面张力、吸附量、防膨率和驱油效率.结果表明,分子膜剂与模拟地层水表面张力接近,不具有表面活性;分子膜剂可使岩石表面由亲油向亲水方向转化,可将强亲油表面载玻片(水接触角99.58°,油接触角31.43°)转变为弱亲水表面(水接触角42.56°,油接触角43.20°);吸附量为11.4 mg/g砂,防膨率达54.2%,分子膜剂浓度为5 000 mg/L时,驱油效率提高最明显,可以提高采收率10%~ 15%.该分子膜驱油剂能显著提高采收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驱油剂.%Molecular membrane structure which is hydroxyl organic ammonium salt. Molecular film oil dis-placement agent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evaluation. The surface ten-sion of the molecular film oil displacement,adsorption,anti-swelling rate and the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lecular film oil displacement agent surface tension close to simulated formation water surface tension, does not have surface activity; molecular membrane agent can change the rock surface wettability, that will be strong close oil surface (water contact angle is 99. 58°,oil contact angle is 31.43°)slides into weak close water surface(water contact angle is 42. 56°,oil contact angle is 43.20°) ;the adsorption quantity is 11.4 mg/g,anti-swelling rate is 54.2% ,the concentration of 5 000 mg/L to use molecular improve recovery by the most obvious,it can improve recovery 10%~15%.Molecular membranes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ecovery oil flooding, it is an ideal displacing agent.【期刊名称】《应用化工》【年(卷),期】2013(042)001【总页数】4页(P93-96)【关键词】分子膜;润湿性;防膨率;驱油效率【作者】于洪江;雷亮;刘玉【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9国内各大油田经过一次、二次采油后原油含水率不断增加,平均含水率己高达80%以上。

大庆油田三类油层化学驱增油效果评价及机理分析

大庆油田三类油层化学驱增油效果评价及机理分析

大庆油田三类油层化学驱增油效果评价及机理分析作者:路新宇, 卢祥国, 邓庆军, 肖龙, LU Xinyu, LU Xiangguo, DENG Qingjun, XIAO Long作者单位:路新宇,卢祥国,LU Xinyu,LU Xiangguo(东北石油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8), 邓庆军,肖龙,DENG Qingjun,XIAO Long(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114)刊名: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英文刊名:PETROLEUM GEOLOGY & 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年,卷(期):2011,30(1)1.卢样国;高振环;闫文华人造岩心渗透率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1994(04)2.杨野;刘兴君;李海成薄差油层聚合物驱分质注人技术 2009(05)3.赵云飞;胡广斌喇嘛甸油田不同时期油层动用状况评价 2006(03)4.王凤兰;伍晓林;陈广宇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技术进展 2009(05)5.赵亮萨中油田非主力油层合理驱动压力梯度的确定 2010(04)6.廖广志;牛金刚大庆油田工业化聚合物驱效果及主要做法 2004(01)7.黄志双萨北油田三类油层注聚对象及层系优化组合研究 2006(02)8.李霞;孙建国大庆油田i类油层聚合物驱现场试验 2009(04)9.赵立志;周广华大庆油田萨南开发区三类油层聚驱高效压裂技术研究 2007(03)10.蒋福江;曾红梅三类油层周期分质注聚的做法与效果分析 2007(01)11.张立娟;岳湘安;贺丰果大庆喇萨杏三类油层注聚可行性分析 2009(01)12.张立娟;岳湘安;王楠大庆中低渗油层聚合物溶液注入性和驱油性能分析 2008(03)13.牛金刚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实践与认识 2004(05)14.卢祥国;戚连庆;牛金刚低活性剂浓度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实验研究 2002(05)15.关恒二三类油层合理开发次序的数值模拟 2006(01)16.赵国大庆油田三类油层聚合物驱的合理注采比 2008(01)17.杨二龙;宋考平大庆油田三类油层聚合物驱注入速度研究 2006(03)18.王德民;张景存国外三次采油技术 19921.涂永复杂断块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综述[期刊论文]-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35(5)2.李菊花.李相方.高文军.姜涛.LI Ju-hua.LING Xiang-fang.GAO Wen-jun.JIANG tao吐哈油田中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期刊论文]-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3)3.吴迪化学驱采出液破乳剂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期刊论文]-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9,17(24)4.吴迪化学驱采出水清水剂研究和应用进展[会议论文]-20095.李龙龙宁定老区剩余油挖潜技术探讨[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1(4)6.张建荣.秦雪辉.ZHANG Jian-rong.QIN Xue-hui习家口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技术[期刊论文]-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7,20(4)7.刘华.朱国华真武油田真35断块化学驱的可行性研究[会议论文]-20098.姜秀萍.李卫兵.崔秀敏.毛立华.JIANG Xiu-ping.LI Wei-bing.CUI Xiu-min.MAO Li-hua濮城油田沙二下亚段油藏精细描述与剩余油挖潜研究[期刊论文]-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29(5)9.汪洋.周定照.陈先江.WANG Yang.ZHOU Ding-zhao.CHEN Xian-jiang驱油剂HKH-8体系对渤海原油界面张力的影响研究[期刊论文]-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33(3)10.吴迪化学驱采出液破乳剂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会议论文]-20081.卢祥国.王树霞.王荣健.王洪关.张松深部液流转向剂与油藏适应性研究——以大庆喇嘛甸油田为例[期刊论文]-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5)本文链接:/Periodical_dqsydzykf201101027.aspx。

聚驱后不同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对比评价

聚驱后不同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对比评价
技 术 和方法 . 为此 , 笔者 通过 大平 面 三维 物理模 型 研
究 聚驱 后不 同驱油 方 法 的驱 油 效果 , 选 出适 合 聚 优
测 定各 点对 应 的 电阻值 , 电阻值 求 得 该 点 对 应 的 由
剩余油饱和度. 实验模 型如图 1 所示.
驱 后进 一 步提 高采 收 率 的方 法 , 量 给 出聚 驱后 不 定 同提高 采收 率方 法 对 不 同层 位 剩余 油 的 动用 情 况 , 明 确 了聚 驱 后 各 种 提 高 采 收 率 方 法 在 扩 大 波 及 体
2 实 验 方 案
实验 对 比评 价 5种 驱 油 体 系 , 驱 油 体 系 的 5种 选 用 原则 是 : 具有 一 定 的黏度 , ① 能够 有效 调堵 高 渗
收稿 日期 : 0 10 —7 2 1-52
基金项 目:国家科技重 大专项“ 大型油气 田及煤 层气开发” 批准号 :0 8 X 5 1 ) ( 20 Z 0 0 0 资助 作者简 介 : 韩培慧 (9 3) 男 , 16 一 , 高级工程师 , 士 , 博 主要从事提 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研究 . - alhn h e ohn ・o c Em i a p @pt cia cm・a : r
网加 密和化 学驱 结合 可进 一 步提 高采 收 率 , 实验设 计 的 几种驱 油 方法 中, 元复合 体 系驱 油效 果 在 三 最好 , 驱后 采 收率提 高值 达 到 了 1. %. 和 度 场 分析 表 明 , 渗 透 层 主 要 是 通 过 扩 大 波 及 体 聚 72 饱 低 积, 高渗 透层 主要 是 通过提 高驱 油效 率的机 理 来进 一步提 高聚驱 后采 收率 , 以在 选择 聚驱后 驱 油 所 方 法 时应综 合考 虑扩 大波及体 积 和提 高驱 油效 率 的双 重驱 油机理 . 关键 词 : 次聚驱 ; 驱后 化 学驱 ; 一 聚 采收 率 ; 水 率 ; 油饱 和度 含 含

属于化学驱油方法的有哪些

属于化学驱油方法的有哪些

属于化学驱油方法的有哪些化学驱油方法是一种利用化学物质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

它通过注入或混合特定的化学剂,改变油藏的物理性质和模式,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或粘度,改善原油流动性,促进原油的排出。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驱油方法。

1. 聚合物驱油法:聚合物驱油法是将水溶性聚合物注入油藏,形成一层厚而黏稠的聚合物层,改善原油在油水界面附近的流动性,减少剪切力和油层阻力,提高采收率。

2. 碱驱油法:碱驱油法通过注入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来改善油藏的性质。

碱性物质可以中和油藏中的酸性物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善原油流动性,从而提高采收率。

3. 表面活性剂驱油法:表面活性剂驱油法是利用表面活性剂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善原油流动性。

表面活性剂可以减少原油与岩石表面的接触角,使原油更容易流出。

此外,表面活性剂还可以形成胶束,包裹住原油,降低粘度,提高采收率。

4. 增溶剂驱油法:增溶剂驱油法是以溶剂为驱动剂,通过增加溶液的压力和降低溶质的粘度,降低原油的粘度,从而改善原油流动性。

常用的溶剂包括轻质烃类(如丁烷、正戊烷等)和不挥发性溶剂(如二氧化碳、氮气等)。

5. 多元驱油法:多元驱油法是将多种化学物质组合使用的一种集成方法。

常见的多元驱油法包括聚合物/碱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驱、溶剂驱/聚合物驱等方法。

多元驱油法可以充分发挥各种化学物质的优势,提高采收率。

6. 微生物改造驱油法:微生物改造驱油法是通过利用某些特殊微生物的生物活性物质来改变原油在岩石孔隙中的流动性质。

这些微生物可以分解油中的蜡和胶质物质,降低油的粘度,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7. 渗透剂驱油法:渗透剂驱油法是通过注入渗透剂(如压实剂、阻水剂等)来改变油藏的物理性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增加油层的浸润能力,提高油的排出效率。

8. 电磁驱油法:电磁驱油法是利用电磁场或电流来改变原油和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少原油与岩石之间的黏附力和黏土胶结力,从而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聚表剂纳米催化剂驱油体系效果评估

聚表剂纳米催化剂驱油体系效果评估

聚表剂纳米催化剂驱油体系效果评估贺皓楠;张志全;闫梦【摘要】Polymer-surfactant flooding technology is a new oil displacement technology with profile control and displacement, improving three properties of viscosity, viscoelasticity and emulsification can improve oil recovery. Nano-catalyst materials in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can improve product structure, quality and yield. In this paper, the main role of polymer-surfactant and nano-catalyst in heavy oil thermal recovery was studied as well as their effect for improving oil recovery. After they were mixed and injected into the formation together, the synergistic action was investigated, the optimal polymer-surfactant catalyst flooding system was determined to greatly improve the oil recovery. The injectivity of nano-catalyst is good, the flow control effect of the polymer-surfactant is strong, so polymer-surfactant should be first injected to extend swept volume, and then nano-catalyst should be injected to improv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rude oil, final steam stimulation can improve single well throughput.%聚表剂驱油技术是一种集调剖及驱替为一体的新型驱油技术,主要是通过增粘性,粘弹性和乳化性这三种性能来提高采收率.纳米催化剂材料在石油化工工业中具有改善产品构造,提高产品质量、产率和附加值的作用.在研究聚表剂和纳米催化剂在稠油热采中的主要作用以及他们提高采收率效果的同时,探究聚表剂和纳米催化剂混合后,同时注入地层是否能同时发挥二者优势,并寻求最优化的聚表剂-催化剂驱油体系,从而极大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纳米催化剂的注入性好,聚表剂的流度控制作用强,先注聚表剂扩大波及体积,后注入纳米催化剂改善原油物性,最后蒸汽吞吐能够提高单井吞吐效果.【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17(046)012【总页数】4页(P2490-2492,2496)【关键词】聚表剂;纳米催化剂;稠油热采;提高采收率【作者】贺皓楠;张志全;闫梦【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100;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100;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聚表剂也被称作活性聚合物[1],与普通聚合物相比,聚表剂的优势在于:聚表剂的水溶液拥有在聚丙烯酰胺碳氢链[2]的分子链侧基上发生接枝共聚而得到功能性单体或功能基团,使得表面活性剂附着在原聚合物的碳氢链上,所以聚表剂的水溶液在具备了新特性的同时也具备了双重特性[3]。

河南油田稠油油藏化学驱油剂筛选评价

河南油田稠油油藏化学驱油剂筛选评价

河南油田稠油油藏化学驱油剂筛选评价1. 引言- 稠油油藏介绍- 化学驱油剂的作用和研究背景-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 化学驱油剂筛选实验设计- 油藏样品的采集和准备- 化学驱油剂选择和制备- 实验操作流程和条件3. 化学驱油剂效果评价- 油藏物性参数分析- 驱油效果指标测定- 化学驱油剂效果统计和分析4. 化学驱油剂效果评价结果讨论- 化学驱油剂的驱油效果比较- 影响化学驱油剂效果的因素分析-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的一致性比对5. 结论-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发现- 对化学驱油剂筛选评价方法和工程应用的启示和建议- 未来研究展望注:本提纲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研究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拟定。

1. 引言河南油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之一,其中的稠油油藏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领域。

稠油油藏具有油粘度高、流动性差等特点,采收难度较大,利用传统的采油方法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

因此,为了更高效地开采稠油油藏,化学驱油技术被引入到油藏开采工艺中。

化学驱油剂是指能够改变油藏物化性质,使油藏中的油与水、助驱剂等更好地混合,在增强排油驱油效果的同时,减小水的相对渗透率等增强油相相对渗透率的综合驱油剂。

本文旨在对河南油田稠油油藏采用化学驱油技术,筛选和评价不同类型、浓度的化学驱油剂对稠油油藏的驱油效果,以期为稠油油藏化学驱油的实际开采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2. 稠油油藏介绍稠油油藏是指地层渗透率不高、原油粘度较大和官能化合物含量较高的油藏,主要位于沙漠地区和北纬30度以北的严寒地区。

稠油油藏的开发难度相对较大,采收率较低,开采成本较高。

然而,稠油油藏也有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包括提高石油产量、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等。

因此,如何高效开采稠油油藏成为了石油工业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3. 化学驱油剂的作用和研究背景化学驱油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改变油藏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促使稠油油藏中的油与水、助驱剂等混合,增强排油和驱油效果。

海上稠油油田化学驱潜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_谢晓庆

海上稠油油田化学驱潜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_谢晓庆
oil recovery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项目24课题4:海上稠油化学驱油技 术(编 号:2011ZX05024-004)”、国 家 重 点 基 础 研 究 发 展 计 划 (973 计 划 )“海 底 资 源 开 采 的 关 键 力 学 问 题 研 究 (编 号 :2012CB724205)”部 分 研 究 成 果 。
图 1 提 高 采 收 率 和 无 因 次 增 油 量 与 累 积 注 入 量 的 关 系 Fig.1 Relationship between enhanced oil recovery, dimensionless increased amount of oil and cumulative chemical agent injection
端不存在极限值,不适合 表 征 累 积 增 油 曲 线;Logis-
tic模型虽然存在极限值,但是其导数曲线是 对 称 型
的,而增油量 曲 线 是 非 对 称 的;Gompertz模 型 既 存
在 极 限 值 ,其 导 数 曲 线 又 能 反 映 出 非 对 称 型 的 特 征 。
因此,确 定 采 用 Gompertz模 型 定 量 表 征 化 学 驱 累
第一作者简介:谢晓庆,男,高级工程师,2009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工程 专 业 并 获 博 士 学 位,现 主 要 从 事 油 气 田 开 发 工 程和提高采收率技术方面的研究。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南街6号院海油大厦 B座(邮编:100028)。E-mail:xiexiaoqing1205@163.com。
Abstract:The recovery factor of heavy oilfield in Bohai Bay can only reach25% by conventional water flooding in the limited life cycle of platform.How to improve the ultimate recovery is a facing problem.Gompertz mod- el which can accurately reflect the cumulative increased oil production curve variation trend is selected for differ- ent types of reservoir geology 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s.The impact of such factors as polymer injection tim- ing,oil viscosity,formation temperature,and calcium and magnesium ions content in formation water on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is discussed using single factor analysis method.The potential prediction models of enhanced oil recovery by chemical flooding for 6 divided intervals are established with multivariate nonlinear re- gression.The adaptability and potential of chemical flooding in Bohai oilfield is evaluated with the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tential of chemical flooding is tremendous and the average enhanced oil recovery rate is 6.46% ,which indicates that enhanced oil recovery technology in Bohai oilfield should be expanded. Key words:heavy oilfield in Bohai Bay;chemical flooding;potential evaluation;Gompertz model;enhanced

化学驱室内评价技术

化学驱室内评价技术
系数小表示滞留少,有效粘度大表示波及更远。
NAPs及大庆HPAM串联岩芯的阻力系数与残余阻力系数 对比(Cp=1000mg/L)
NAPs NAPs HPAM 1#岩芯 2#岩芯 1#岩芯
分段阻力系数,FR
重污染,应该<0.05%。
测定方法:溴化法 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等
生物、化学稳定性
•微生物、细菌导致降解,尤其是黄原胶类生物 聚合物。应该使用实际地层水进行老化实验, 必要时应加入杀菌剂。 •在各配注环节存在的化学剂或离子,对溶液粘 度产生负面影响(如铁离子)。
三.注入性能评价
吸附/滞留(Polymer Retention) 有效粘度(effective viscosity) 阻力系数(resistance factor) 残余阻力系数(residual resistance factor) 粘弹效应系数(viscoelastic effect factor) 不可入孔隙体积(Inaccessible Pore Volume) 孔隙介质中的流变性 注入性 浓度剖面测定与分析
聚合物驱室内评价技术包括
根据部颁标准和美国石油学会(API)标准, 结合大庆等油田实际应用情况,主要包括:
•常规性能评价 •特殊性能评价 •注入性能评价 •驱油效果评价 •聚合物驱油藏筛选标准 •矿场经验 •室内评价技术的局限性
一.常规性能评价
固含量 分子量 水解度 溶解速度 不溶物 粘浓关系 粘温关系 粘盐关系 老化稳定性
Kp用注聚合物后相同矿化度的盐水在相同速度下冲洗 时的渗透率Kf代替。保持水冲洗时的孔隙结构与聚合物溶 液通过时的孔隙结构相同。
Kf
QwL
APw
Q:水冲洗流量,等于注聚流量, △Pw:水冲洗压差。

稠油乳化驱油机理及室内效果评价

稠油乳化驱油机理及室内效果评价
第 40 卷 第 1 期 2020 年 3 月
文章编号 :1008-2336(2020)01-0029-07
OFFSHORE OIL
Vol. 40 No. 1 Mar. 2020
稠油乳化驱油机理及室内效果评价
刘义刚1,李彦阅1,王 楠1,卢祥国2,曹伟佳2,田中原2
(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研究院,天津塘沽 300450, 2. 东北石油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 163318)
(1. China Oilfield rvices Limited of Tianjin Branch, Tanggu, Tianjin 300450, China; 2. Laboratory of Enhanced Oil Recovery of Education Ministry,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Daqing, Heilongjiang 163318, China)
中图分类号 :P631.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8-2336.2020.01.029
Emulsifying Displacement Mechanism of Heavy Oil and Its Laboratory Effect Evaluation
LIU Yigang1, LI Yanyue1, WANG Nan1, LU Xiangguo2, CAO Weijia2, TIAN Zhongyuan2
低于“4∶6”时,稠油乳化剂溶液与原油可形成 W/O/W 型乳状液,大幅度降低稠油黏度,达到改善稠油储层内流动性和
扩大宏观波及体积的目的。稠油乳化剂与原油在多孔介质内接触并发生乳化作用,乳状液通过吼道时存在“贾敏效应”,致

胜利油田化学驱增油量预测方法

胜利油田化学驱增油量预测方法

胜利油田化学驱增油量预测方法
张新英
【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
【年(卷),期】2012(033)005
【摘要】化学驱增油量是评价化学驱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胜利油田化学驱增油
量预测方法是在该油田已经实施化学驱各项目增油变化规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油藏条件、化学驱所处阶段及化学驱方法,对已经转后续水驱项目采用递减法预测增油量;正注聚项目根据-9同类型油藏已经建立的类比模型进行类比预
测增油量;二元复合驱项目应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增油量。

此预测方法能较全面、准确地进行化学驱增油量预测。

【总页数】2页(P584-585)
【作者】张新英
【作者单位】中同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31;TE357.43
【相关文献】
1.稠油油藏化学驱原油黏度界限数值模拟研究——以胜利油田孤岛东区普通稠油油藏为例 [J], 李宗阳
2.胜利油田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进展 [J], 赵方剑
3.胜利油田化学驱地面注入工艺技术进展 [J], 邢爱忠
4.胜利油田三次采油化学驱项目后评价研究 [J], 卢秋韵;马莹莹
5.胜利油田化学驱扩大水驱波及系数预测方法研究 [J], 元福卿;李振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合物驱增油量评价方法

聚合物驱增油量评价方法

聚合物驱增油量评价方法
冼沛勇
【期刊名称】《石油知识》
【年(卷),期】2011()6
【摘要】随着聚合物驱油技术日臻成熟.聚合物驱增油量评价技术也随即发展起来。

面对油田综合含水的上升、采出程度的增加以及剩余可采储量的减少.油田整体生产能力逐渐降低、挖潜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为了最大限度提高原油采收率,运用聚合物驱最低增油量理念和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为油田客观科学地评价聚合物驱增油量提供新的途径。

【总页数】1页(P9-9)
【关键词】聚合物驱油技术;评价技术;增油量;剩余可采储量;原油采收率;生产能力;采出程度;油田
【作者】冼沛勇
【作者单位】河南油田规划计划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7.46
【相关文献】
1.海上油田聚合物驱最低增油量评价方法研究 [J], 郑浩;张迎春;王惠芝;祝晓林;王月杰;王迪
2.海上油田早期聚合物驱增油量评价的新方法 [J], 张贤松;郑伟;谢晓庆
3.聚合物驱增油量评价方法及应用 [J], 刘广为;姜汉桥;王敏;陆祥安
4.渤海稠油聚合物驱增油量评价方法适应性分析 [J], 郑伟;张贤松;姜汉桥;耿彬;陈民锋;
5.渤海稠油聚合物驱增油量评价方法适应性分析* [J], 郑伟; 张贤松; 姜汉桥; 耿彬; 陈民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量与预测的水驱产量的差值。
⑶、化学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
(二)增油量的计算方法
四种方法

累积液油比—累积产液外推法


产量递减预测法
累积产液—累积产油外推法 净增油计算方法
⑶、化学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
累积液油比-累积产液外推法
基本公式:
式中:a、b.…...系数; c1、c2.…...校正系数; Lp.........累积产液量,t; Np.........累积产油量,t; Npt.........t 时刻的单井实际累积产油量,t; Nptc........t 时刻的单井预测累积产油量,t; Npt.......t 时刻的单井阶段累积增油量,t; Npt-1.....t-1 时刻的单井阶段累积增油量,t; npt........t 时刻的单井月度增油量,t。
生产井、注入井及观察井的各项动态监测资料,汇总整理出相应的
数据表及单井、区块(井组)开采曲线,开展生产动态分析,要重点分 析试验前油水井归位补孔及周边注入井、生产井对其生产动态的影 响,以合理确定见效时间、见效前指标和回归计算时间段。 开发先导试验项目在进入现场实施前,必须保证有较长时间的稳
定生产(一般要求井网归位完善后水驱生产三个月以上)。
⑶、化学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
累积产液-累积产油外推法
基本公式: Log(Lp)=a+bNp
校正公式: Log(Lp+c1)=a+b(Np+c2)
增油量计算公式同方法一
净增油法
基本公式: npt=(Qt-Qo)tp
式中:Qo....见效前指标的日产油,t/d。
⑶、化学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 (三)增油计算方法的选择来自⑶、化学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
(一)评价准备 回归计算时间段的确定
回归计算时间段的确定,必须符合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采
用有代表性的生产动态数据,来预测开发指标的变化,并应
遵循如下原则: (1)在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内 (2)回归数据点不少于6个点 (3)回归相关性好,预测指标合理
⑶、化学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
Lp Np
a b Lp
校正公式:
L p c1
N p c2
a b( L p c1 )
n pt N pt N ptc N pt 1 N pt N pt 1 n pt
增油量计算公式:
⑶、化学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
式中:c..校正系数;
产量递减预测法
⑶、化学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
(一)评价准备
见效时间的确定
增油效果评价计算时,须先合理确定其见效时间,油井见效以 前符合水驱规律,只有见效以后才符合化学驱降水增油规律。油井 见效时间的确定遵循如下原则 (1)见效时间必须是在开始注入化学驱油剂以后 (2)单井含水连续下降或下降后稳定且含水下降值>1% (3)开发效果变好水驱特征曲线发生明显转折
化学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
不同油井用 不同方法
胜利油田
见效井累加法 化 学 驱 油 效 果 评 价
大港油田
所有油井用 Arps递减法 全区用 Arps递减法
全区增油 效果为各 单井累加
大庆油田
全区整体评价法
河南油田
全区用 水驱曲线法
⑶、化学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
(一)评价准备
增油效果评价计算应具备的条件
化学驱项目增油效果评价计算前,要全面收集该项目及周边所有
(4)在见效增油的初始3个月内,平均见效单井日增油水平必须大于
或等于1吨,且见效增油期必须大于3个月
⑶、化学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
(一)评价准备 见效前指标的确定
见效前指标为见效前正常生产月度数据,并按如下进行取值: (1)单井为月平均日产液能力、日产油能力和含水率 (2)区块(井组)为月平均日产液水平、日产油水平和综合含水
①当单井含水率大于80%时,优先采用方法一进行 增油量计算; ②对生产时间较短的新井、更新井和生产不正常的 老井,可利用本层系相邻老井(井距<100m)生产数 据采用方法一求出回归系数,经校正后进行增油量 计算; ③当以上两办法均不适宜时,依顺序选用方法二、 三进行试算,或采用方法四进行增油量计算。
基本公式: Qt=Qi(1+Dnt) 校正公式: Qt=Qi(1+Dn(t+c)) (0<n<1) 增油量计算公式: npt=(Qt-Qtc)tp 阶段累积增油量计算公式同方法一
(-1/n) (-1/n)
D..递减系数,小数,mon-1; n..指数,无因次; Qi..t=0 时刻的递减初产油量,t/d; Qt..t 时刻的瞬时(实际)产油量,t/d; Qtc.t 时刻的单井预测产油量,t/d; t..计算对应的时间,mon; tp..t 时刻的单井生产时间,d
(一)评价准备 见效单井的失效的确定 (1)必须是在结束现场化学驱油剂注入3个月之后
(2)连续3个月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①计算的月增油量小3吨
②含水率大于或等于98%
⑶、化学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
(二)增油量的计算方法 增油量计算是利用油藏或油井见效前一段时间 内的历史生产动态数据,预测目前某一时刻不改变 开采方式下的水驱产量。化学驱的增油量就是实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