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期末习题总结及答案要点
仪器分析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仪器分析一、选择题1. 由玻璃电极与SCE 电极组成电极系统测定溶液pH 值时,其中玻璃电极是作为测量溶液中氢离子活度(浓度)的______。
A .金属电极, B. 参比电极, C. 指示电极, D. 电解电极。
2. 对于2价离子的电极电位值测定误差 E ,每±1mV 将产生约______的浓度相对误差。
A. ±1%,B. ±4%,C. ±8%,D. ±12%。
3. 在方程 i d = 607nD 1/2m 2/3t 1/6c 中,i d 是表示_____。
A. 极限电流,B. 扩散电流,C. 残余电流,D. 平均极限扩散电流4. 极谱分析中,氧波的干扰可通过向试液中_____而得到消除。
A. 通入氮气,B. 通入氧气,C. 加入硫酸钠固体,D. 加入动物胶。
5. 经典极谱法中由于电容电流的存在,试样浓度最低不能低于_____,否则将使测定发生困难。
A. 10-3 mol/L,B. 10-5 mol/L,C. 10-7 mol/L,D. 10-9 mol/L 。
6.质谱分析有十分广泛的应用,除了可以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量外,还用于____。
A .同位素分析, B. 结构与含量分析, C. 结构分析, D. 表面状态分析。
7. 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______的差别。
A. 沸点差,B. 温度差,C. 吸光度,D. 分配系数。
8. 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使流出曲线色谱峰______。
A. 没有变化,B. 变宽或拖尾,C. 变窄,D. 不成线性。
9. 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______原则。
A. 沸点高低,B. 熔点高低,C. 相似相溶,D. 化学稳定性。
10. 对于正相液相色谱法,是指流动相的极性______固定液的极性。
A. 小于,B. 大于,C. 等于,D. 以上都不是。
11. 对于反相液相色谱法,是指流动相的极性______固定液的极性。
仪器分析复习题(答案版)
仪器分析复习题一、思考题01、现代仪器分析法有何特点?它的测定对象与化学分析方法有何不同?特点:(1)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2)分析速度快、效率高;(3)选择性较好;(4)能够满足特殊要求;(5)与化学分析相比准确度较低,低5%;(6)一般仪器价格较贵,维修使用成本较高。
仪器分析测定的含量很低的微、痕量组分,化学分析主要用于测定含量大于1%的常量组分。
02、光谱分析法是如何分类的?按照产生光谱的物质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和固体光谱;按照产生的光谱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和散射光谱;按照光谱的性质和形状又可分为线光谱、带光谱和连续光谱。
03、什么是光的吸收定律?其数学表达式是怎样的?朗伯-比尔定律(即光的吸收定律)是描述物质对某一波长光吸收的强弱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其液层厚度间的关系。
A=lg(1/K)=KcL I=I0e-KcL{当一束强度为I0的单色光通过厚度为L、浓度为c的均匀介质(试样)后,设其强度减弱为I,则透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透射率,用T表示。
A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K为比例常数}04、名词解释(共振线、灵敏线、最后线、分析线)共振线:在原子发射的所有谱线中,凡是有高能态跃迁回基态时所发射的谱线,叫共振(发射)线。
灵敏线:每种元素的原子光谱线中,凡是具有一定强度、能标记某元素存在的特征谱线,称为该元素的灵敏线。
最后线:最后线是每一种元素的原子光谱中特别灵敏的谱线。
分析线:这些用来定性或定量分析的特征谱线被称为分析线。
05、常用的激发源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简述ICP的形成原理及特点。
(1)目前常用的激发源是直流电弧(DCA)、交流电弧(ACA)、高压火花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等。
(2)ICP的形成原理:这是利用等离子体放电产生高温的激发光源。
当在感应线圏上施加高频电场时,由于某种原因(如电火花等)在等离子体工作气体中部分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在高频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做高速运动,碰撞气体原子,使之迅速、大量电离,形成雪崩式放电,电离的气体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载面上形成闭合环形的涡流,在感应线圈内形成相当于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并同相当于初级线圈的感应线圈耦合,这种高频感应电流产生的高温又将气体加热、电离,并在管口形成一个火炬状的稳定的等离子体焰矩。
(完整版)仪器分析习题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习题作业第一章绪论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仪器分精心整理析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3)化学分析只(4)化学分析灵精心整理敏度低、选择性差,但测量准确度高,适合于常量组分分析;超痕量组精心整理分的分析。
2、共同点:都是进行组分测量分析是利用仪器设备进行组分分精心整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
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的联系:质的各种物理信号而不是其浓精心整理度或质量数,而信号与浓度或质信号与浓度或质量数之间的关精心整理系,即进行定量分析校正。
括激发到高能态;单色器:精心整理将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并采集特定波长的光入射样品或检测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透镜、单色元件、聚焦透镜、精心整理出射狭缝。
各部件的主要作用为:入射狭的具有相同波长的光在单色器精心整理的出口曲面上成像;出射狭缝:采集色散后具有特定波长的光入射样品或检测器2-7光栅宽度5.0mm,每毫米刻线数720条,该光栅第一级光谱分辨率多少?因为对于一级光谱(n=1)而言,光栅的分辨率为:R = nN = N=光栅宽度×光栅的刻痕密度= 720×5 = 3600 又因为:R =精心整理所以,中心波长(即平均波长)在1000cm-1 的两条谱线要被该光栅分开,它们相隔的最大距离为:dλ===0.28cm-1第3 章原子发射光谱法3-2缓冲剂与挥发剂在矿石定量分析中的作用?缓冲剂的作用是抵偿样品组成变化的影响,即消除第三元素精心整理的影响,控制和稳定弧温;挥发剂的作用是增加样品中难号与内标物的信号比与待测物精心整理的浓度或质量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内标3-8简述三种用于ICP炬的式样引入方式?精心整理因为试样只能被载气带入ICP 光源中,而不能直接引入花熔融进样,对于特定元素还精心整理可以采用氢化物发生法进样。
其中,以气动雾化方式最为常不同轨道的状态。
精心整理(3)系间跨越:不同多重态能级之间的非辐射跃迁过程。
仪器分析总习题及参考答案
1、试述“仪器分析”是怎样的一类分析方法?有何特点?大致分哪几类?具体应用最广的是哪两类?2、光谱法的仪器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光谱法的仪器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容器、检测器和读出器件五部分组成。
作用略。
3、请按照能量递增和波长递增的顺序,分别排列下列电磁辐射区:红外线,无线电波,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微波。
能量递增顺序: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
波长递增顺序:X射线、紫外光、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
4、解释名词电磁辐射电磁波谱发射光谱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原子光谱分子光谱特征谱线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一种以巨大速度通过空间传播的光量子流,它即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电磁波谱――将电磁辐射按波长顺序排列,便得到电子波谱.电子波谱无确定的上下限,实际上它包括了波长或能量的无限范围.发射光谱――原来处于激发态的粒子回到低能级或基态时,往往会发射电磁辐射,这样产生的光谱为发射光谱.吸收光谱――物质对辐射选择性吸收而得到的原子或分子光谱称为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在某些情形下,激发态原子或分子可能先通过无辐射跃迁过渡到较低激发态,然后再以辐射跃迁的形式过渡到基态,或者直接以辐射跃迁的形式过渡到基态。
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光谱,称为荧光光谱.原子光谱――由原子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由分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分子光谱.特征谱线――由于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不同(核外电子能级不同),其共振线也因此各有其特征。
元素的共振线,亦称为特征谱线。
5、解释名词:灵敏线共振线第一共振线共振线――由任何激发态跃迁到基态的谱线称为共振线.主共振线――由第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所产生的谱线;通常是最灵敏线、最后线灵敏线――元素的灵敏线一般是指强度较大的谱线,通常具有较低的激发电位和较大的跃迁几率。
AAS解释下列名词:多普勒变宽、谱线轮廓、光谱通带、释放剂、峰值吸收积分吸收锐线光源多普勒变宽――又称为热变宽,它是发射原子热运动的结果,主要是发射体朝向或背向观察器运动时,观测器所接收到的频率变高或变低,于是出现谱线变宽。
仪器分析期末习题总结及答案
⒈根据IUPAC建议,不属于分析方法得主要评价指标得就是A、精密度B、准确度C、灵敏度D、检出限第三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填空题:1、对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一般在可见光区使用得就是钨灯或者卤钨灯光源,可以使用玻璃材质得棱镜与比色皿;而在紫外区一般使用得就是氘灯氢灯光源,必须用石英材质得棱镜与比色皿。
2、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在仪器设计上通常采用 1 光源 2 个单色器与 1 个吸收池。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就是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与信号处理系统五部分组成。
选择题1、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常用得光源就是A、钨灯B、硅碳棒C、空心阴极灯D、激光灯CH3CH32、CH3C-CH=CCH3中得n-π*跃迁谱带在下列溶剂中测量时,λmax最大得为A、水B、甲醇C、正丁烷D、氯仿n-π* 中λmax 随极性增大而降低,因此极性最小得对应波长最长3、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其优点就是A、可以扩大波长得应用范围B、可以采用快速响应得检测系统C、可以抵消吸收池所带来得误差D、可以抵消因光源得变化而产生得误差4、下列有关双波长光度分析得哪种说法就是不正确得?A、若合理选择波长对,可获得待测组份与参比组份得净吸光度DA,能有效地校正待测成份以外得背景吸收B、可用于扣除混浊液背景校正C、由于记录得就是两个波长信号得信号差,因此不受光源电压与外部电源变化得影响D、可用于追踪化学反应。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得理论依据就是A、吸收曲线B、吸光系数C、朗伯-比耳定律D、能斯特方程问答题1、何谓生色团、助色团,红移与蓝移?含有π键得不饱与基团为生色团本身在紫外可见光区没有吸收,但就是可以使生色团红移,吸收强度增大得基团为助色团2、溶剂得极性对有机化合物得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有何影响?3、作为苯环得取代基,为什么—NH3+不具有助色作用,而—NH2却具有助色作用?助色团至少要有一对非键n电子才可以起作用。
仪器分析期末习题总结及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习题总结及答案仪器分析期末习题总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仪器分析的主要方法?A. 色谱分析B. 电化学分析C. 核磁共振分析D. 微生物分析答案:D2. 以下哪个仪器适用于气体分析?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B. 红外光谱仪C.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D. 原子吸收光谱仪答案:C3. 以下哪项是色谱分析的原理?A. 原子的不同质量可以通过磁场作用下的轨道半径大小来区分B. 分析物会在高温下分解成原子,然后通过光的吸收来检测C. 样品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分离,通过不同迁移速度来定量D. 分析物会在红外光的照射下发生拉曼散射,然后通过光的散射来检测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电化学分析的方法?A. 极谱法B. 恒电位滴定法C. 微克级气相色谱法D. 电导法答案:C5. 比较以下体系的pH值,哪个最为酸性?A. pH = 7B. pH = 4C. pH = 9D. pH = 14答案:B二、填空题1. GC-MS是指气相色谱联用____________分析仪器。
答案:质谱2. 氢离子浓度在10^-3 mol/L的溶液的pH值为__________。
答案:3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是一种高灵敏度、高____________,用于无机分析的方法。
答案:选择性4. 气体分子通过驱动力作用在色谱柱上迁移的速度与其分配系数成____________依赖关系。
答案:反比5. 电导法是通过测量电解质溶液电导率来确定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
答案:离子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仪是利用原子吸收的特性来进行分析的仪器。
首先,样品需要通过化学方法将其转化为气态的原子状态。
然后,样品原子经过吸收池,与光源所发出的特定波长的光发生共振吸收作用。
通过测量吸收光的强度,我们可以确定样品中所含有的特定元素的浓度。
2. 什么是红外光谱仪?简要介绍其在分析领域的应用。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重点及习题答案
1、指示电极、参比电极的定义 指示电极、 2、什么是电位分析法 电位法测量常以待测溶液作为电池的电解 质溶液, 浸入两个电极, 一个是指示电极, 质溶液, 浸入两个电极, 一个是指示电极, 另 一个是参比电极, 在零电流条件下, 通过测量 一个是参比电极, 在零电流条件下, 两电极间的电位差, 两电极间的电位差,对组分进行分析的一种电 化学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方法。 3、电位测定法的依据 能斯特方程
仪器分析
期 复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章 色谱法分离原理
1、色谱流出曲线及相关术语。 色谱流出曲线及相关术语。 保留时间t 调整保留时间t 保留时间tR、调整保留时间tR’ 相对保留值(r 相对保留值(r21/α) 分配比、 2、分配比、分配系数的概念 k=tR’/tM 色谱分离的基本理论: 3、色谱分离的基本理论:塔板理论 描述色谱柱的柱效能,塔板数越大, 描述色谱柱的柱效能,塔板数越大,柱效越高 =16( =16( n理论=16(tR/Y)2, n有效=16(tR’/Y)2 , H=L/n
2、AAS中干扰的类型 AAS中干扰的类型 3、引起原子吸收线变宽的主要因素 4、原子吸收的定量分析 定量依据: 定量依据:A=kC 相关计算 定量方法: 定量方法: 标准曲线法 标准加入法(消除基体效应) 标准加入法(消除基体效应)
UV第九章 UV-Vis
1、紫外可见光的波长范围 2、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由分子中价电子的跃
第二章 GC
1、气相色谱仪的流程及各个部件的主要作用 2、气相色谱的类型 气固色谱(原理) 气固色谱(原理) 气液色谱(原理) 气液色谱(原理) 2、气相色谱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定性:保留值、 定性:保留值、与其它仪器分析方法连用 定量: 定量:峰面积或峰高定量 3、从一张色谱流出曲线上可以得到哪些有用的信息? 从一张色谱流出曲线上可以得到哪些有用的信息?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在仪器分析课程中,习题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解答习题,学生可以加深对仪器分析原理和应用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然而,有时候习题的难度较大,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惑,不知道如何解答。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的答案,并解释一些解题思路和方法。
1. 习题:某仪器的检测极限为10 ng/mL,如果样品的浓度为8 ng/mL,该仪器能否检测到?答案: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检测极限为10 ng/mL,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该仪器能够检测到大于等于10 ng/mL的样品浓度。
因此,对于样品浓度为8 ng/mL的情况,该仪器无法检测到。
解题思路:检测极限是指仪器能够可靠检测到的最低浓度。
在本题中,检测极限为10 ng/mL,意味着仪器只能检测到大于等于10 ng/mL的样品浓度。
如果样品浓度低于检测极限,仪器将无法检测到。
2. 习题:某仪器的分析误差为±2%,如果测得样品A的浓度为50 mg/L,那么实际浓度的范围是多少?答案: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分析误差为±2%,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测得的样品浓度的实际范围是在测量值的基础上加减2%。
对于样品A的浓度为50 mg/L的情况,实际浓度的范围是50 mg/L ± 2% = 50 mg/L ± 1 mg/L。
解题思路:分析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在本题中,分析误差为±2%,意味着测得的样品浓度的实际范围是在测量值的基础上加减2%。
因此,对于样品A的浓度为50 mg/L的情况,实际浓度的范围是50 mg/L ± 2% = 50 mg/L ± 1 mg/L。
3. 习题:某仪器的线性范围为10-100 mg/L,如果测得样品B的浓度为120 mg/L,该仪器的测量结果是否准确?答案: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线性范围为10-100 mg/L,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该仪器只能准确测量在10-100 mg/L范围内的样品浓度。
仪器分析习题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习题参考答案仪器分析习题参考答案仪器分析是化学分析的重要分支,通过仪器设备对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得到有关样品组成和性质的信息。
在学习和掌握仪器分析的过程中,习题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下面将针对几个常见的仪器分析习题,给出参考答案。
一、光度法习题1. 一种染料溶液的吸光度为0.5,在1 cm厚度的比色皿中测得,溶液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2×10^4 L·mol^-1·cm^-1,溶液的浓度为多少?解答:根据比尔-朗伯定律,吸光度A与溶液的浓度C和摩尔吸光系数ε之间的关系为A=εC。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可得C=A/ε=0.5/(1.2×10^4)=4.17×10^-5 mol/L。
2. 一种药物在波长为254 nm的紫外光下具有最大吸收,某药片中含有该药物,测得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为0.7,比色皿的光程为1 cm,摩尔吸光系数为2.5×10^4 L·mol^-1·cm^-1,药片中该药物的质量含量为多少?解答:根据比尔-朗伯定律,吸光度A与溶液的浓度C和摩尔吸光系数ε之间的关系为A=εC。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可得C=A/ε=0.7/(2.5×10^4)=2.8×10^-5 mol/L。
由于药片中的质量含量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可得药片中该药物的质量含量为2.8×10^-5 g。
二、电化学分析习题1. 在一次电池中,阳极上的反应为:2Cl^-(aq) → Cl2(g) + 2e^-,阴极上的反应为:2H^+(aq) + 2e^- → H2(g)。
如果电池的电动势为1.36 V,求电池中的标准电动势。
解答:根据电池的电动势公式ΔE=ΔE阳极-ΔE阴极,其中ΔE阳极为阳极反应的标准电动势,ΔE阴极为阴极反应的标准电动势。
根据已知数据,可得ΔE阳极=1.36 V,ΔE阴极=0 V。
代入公式,可得ΔE=1.36-0=1.36 V。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仪器分析是化学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利用各种仪器设备来测定物质的组成和含量。
课后习题是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技能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的答案示例,供参考。
习题1:简述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的基本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物质的原子蒸气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来测定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
当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
每种元素的原子都有其特定的吸收谱线,这些谱线对应于原子内部电子跃迁时的能量差。
通过测定这些特定波长光的吸光度,可以定量分析样品中相应元素的含量。
习题2:解释色谱法中“色谱峰”的概念。
色谱峰是指色谱图中,由于样品中的不同组分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不同,导致分离后在检测器上产生的信号强度变化的图形。
色谱峰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提供关于样品组分的定性和定量信息。
色谱峰的宽度、高度和面积与样品中相应组分的浓度和色谱柱的分离效率有关。
习题3:红外光谱法(IR)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是什么?红外光谱法是一种用于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手段。
通过测定分子中化学键的振动频率,可以识别不同的官能团。
每种官能团都有其特征的吸收频率,这些频率对应于分子中特定化学键的振动模式。
红外光谱图上的峰位和强度可以提供关于分子结构的信息。
习题4:质谱法(MS)如何实现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分子离子的质量和电荷来确定分子质量的技术。
在质谱分析中,样品分子首先被电离成离子,然后这些离子被加速并进入磁场。
不同质量的离子在磁场中的偏转角度不同,通过测量这些角度,可以确定离子的质量。
质谱法特别适用于分析未知化合物的分子质量。
习题5:简述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气相色谱(GC)的主要区别。
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GC)都是色谱分析技术,但它们在应用和原理上有所不同。
HPLC通常使用液体作为移动相,适用于分析不易挥发或热不稳定的样品。
而GC使用气体作为移动相,特别适合于分析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
仪器分析答案汇总.doc
仪器分析答案汇总1为什么物体对光选择性吸收?答:因为物体分子的总能量:E二Ee+Ev+Er Ee、Ev、Er分别为分子的电子能、振动能和转动能。
而能级差AE二E1-E0所以当光与物质分子相互作用时,分子吸收光能并不是连续的,而是具有量子化的特征。
只有满足当光的能量hv等于物体分能级差子的能级差即hv = -E=AE时,分子才能吸收光能,有较低的能级E跃迁到较高的能级E,,所以物体对光选择性吸收。
2价电子跃迁的基木类型及其特点?答:价电子跃迁的基木类型有:乙一乙*跃迁,n—乙*跃迁,:Ji —Ji*跃迁,n—Ji*跃迁四种。
特点:(1)©Y*跃迁所需能量AE大,约为800KJ/mol,吸收波长入胆x小于150nm即在远紫外有吸收,属于这类跃迁的有机分子有烷姪。
(2)门->©*跃迁所需能量△E较人,吸收波长入max较小,小于185nm,吸收峰的吸收系数f较低,有孤对电子的含0, N, S和卤素等杂原子的饱和烽的衍生物可发生此类跃迁。
(3)兀一兀*跃迁所需能量△E较小,小于725 KJ/mol,吸收波长X max较大,大于165 nm, e在近紫外-可见光有吸收,£人,103-106,不饱和姪、共辄烯桂和芳香姪类都可发生此类跃迁,并随共純链的增长,减少,入max增大。
(4)口一Ji*跃迁所需能量最小,小于420 KJ/mol, 吸收波长入max最人,人于280 nm,在近紫夕卜-可见光区有吸收,摩尔吸收系数£小,小于10,在分子中含有孤对电子和n键同时存在时,发生此类跃迁。
33溶剂效应对紫外光谱的影响?为什么?答:(1)溶剂的极性对蓝外光谱的影响很人,极性溶剂可使n- n *跃迁向低波长方向移动,成为蓝移,浅色效应;使n-H*跃迁向高波长方向移动,发生红移,即深色效应;(1)溶剂的酸碱性对吸收光谱的影响也很人,如苯胺在酸性溶液屮接受11+成钱离子,渐渐失去门电子使n-> Ji*跃迁带逐渐削弱,即胺基与木环的共轨体系消失,吸收谱带蓝移;苯酚在碱性溶液屮失去H+成负氧离子,形成一对新的非键电子,增加了耗基与苯环的共轨效应,吸收谱带红移,所以当溶液由屮性变为酸性时,若谱带发生蓝移,应考虑到可能有氨基与芳坏的共純结构存在;当溶液由小性变为碱性时,若谱带发生红移,应考虑到可能有梵基与芳环的共辘结构存在。
仪器分析习题和答案(汇总)
仪器分析习题和答案(汇总)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仪器分析方法属于光谱分析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离子色谱法D. 质谱法答案:A2.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以下哪个参数用于表示样品的浓度?A. 吸光度B. 峰面积C. 峰高D. 基线答案:A3. 以下哪种仪器分析方法属于色谱分析法?A. 紫外-可见光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原子荧光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答案:B4. 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以下哪个参数用于表示样品的保留时间?A. 死时间B. 调整保留时间C. 保留指数D. 峰宽答案:C二、填空题5.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是利用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产生吸收光谱,从而进行定量分析。
6. 气相色谱法中,固定相是固体或液体,流动相是气体。
7. 离子色谱法中,常用的检测器有电导检测器和紫外检测器。
8. 质谱法的基本原理是测量样品分子或原子的质荷比(m/z)。
三、判断题9. 红外光谱法主要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
答案:正确10.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反相色谱法,流动相是水,固定相是有机溶剂。
答案:错误(流动相是有机溶剂,固定相是水)四、简答题11. 简述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原理。
答案:原子荧光光谱法是利用原子蒸气中的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被激发后产生荧光,通过测量荧光强度来进行定量分析。
12. 简述气相色谱法中,色谱柱的选择原则。
答案:色谱柱的选择原则主要包括:固定相与流动相的相互作用、分离度、柱效、分析时间等。
具体选择时,应根据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分析要求来确定。
五、计算题13. 某样品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吸光度为0.5,已知标准曲线的线性方程为y=0.1x+0.2,求该样品的浓度。
答案:将吸光度代入线性方程,得到:0.5 = 0.1x + 0.2,解得x=3,即该样品的浓度为3mg/L。
六、综合题14. 某实验室对一水样进行仪器分析,已知水样中含有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离子。
请根据以下条件,选择合适的仪器分析方法,并简述原因。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气相色谱基本原理:借在两相间分配原理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
气相色谱就是根据组分与固定相与流动相的亲和力不同而实现分离。
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不断进行溶解、挥发(气液色谱),或吸附、解吸过程而相互分离,然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
载气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与柱箱、检测系统、记录与数据处理系统。
气相色谱仪具有一个让载气连续运行,管路密闭的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包括进样装置和气化室.其作用是将液体或固体试样,在进入色谱柱前瞬间气化,然后快速定量地转入到色谱柱中.固定液:是一些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例如,角鲨烷,作为固定相被均匀地涂抹在担体上。
担体:多孔,比表面积大,表面无吸附性,是用来承担固定液的物质。
例如:硅藻土。
气相色谱法的特点:高选择性(复杂混合物,有机同系物、异构体。
手性异构体)高灵敏度(可以检测出μg.g-1(10-6)级至(10-9)级的物质量)高效能、快速、应用范围广(气:沸点低于400℃的各种有机或无机试样的分析)(液:高沸点、热不稳定、生物试样的分离分析)缺:被分离组分的定性较为困难。
分配过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发生的吸附、脱附,或溶解、挥发的过程 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单位:g / mL )比,K 分配比: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质量比(容量因子\容量比) k k 容量因子越大,保留时间越长。
β为相比。
β= VM/VS V M 为流动相体积,即柱内固定相颗粒间的空隙体积;V S 为固定相体积,气-液色谱柱(为固定液体积);气-固色谱柱:为吸附剂表面容量r 21 = t ´R2 / t ´R1= V ´R2 / V ´R1= α 滞留因子=质量分数ω: u s :组分在色谱柱内的线速度; u :流动相在色谱柱内的线速度 塔板理论的假设:在每一个平衡过程间隔内,平衡可以迅速达到;将载气看作成脉动(间歇)过程;试样沿色谱柱方向的扩散可忽略;每次分配的分配系数相同。
仪器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仪器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1. 选择题1.1 下列关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波长范围通常为190~1100 nm。
B. 可用于定量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C. 通过比较参比溶液和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来确定样品中特定物质的浓度。
答案:A1.2 以下哪个仪器最适合测定样品中微量金属离子的浓度?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B. 原子吸收光谱仪C. 气相色谱仪答案:B1.3 以下分析方法中,针对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最为常用的是:A. 红外光谱B. 质谱C. 紫外可见光谱答案:B2. 填空题2.1 离子色谱是一种用于分离和测定离子的__________方法。
答案:分析2.2 现代质谱仪常用的离子化方式是通过__________方式对样品中的分子进行离子化。
答案:电离2.3 一次质谱仪的质谱图是用于__________分析的。
答案:定性3. 简答题3.1 请解释仪器分析中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答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用于分析样品中化学键种类和结构的方法。
它通过测量样品在红外辐射下吸收光谱来获得样品的红外光谱图,然后使用傅里叶变换对光谱进行分析和解释。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也可以用于无机物质的分析和定量测定。
3.2 请简要描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仪通过将待测样品中的金属离子原子化,并通过蒸发和加热的过程使其转化为热原子状态。
然后,通过电磁辐射照射样品,样品中的金属离子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并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通过检测吸收光的强度,就可以确定样品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以上是仪器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的内容。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仪器分析是化学、生物、环境等多个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分析手段。
通过各种精密仪器,可以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进行准确的测定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的答案。
一、原子吸收光谱法1、简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的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光和可见光范围的相对应原子共振辐射线的吸收强度来定量被测元素含量的方法。
当光源发射的某一特征波长的辐射通过原子蒸气时,被原子中的外层电子选择性地吸收,使透过原子蒸气的入射辐射强度减弱,其减弱程度与被测元素在原子蒸气中的浓度成正比。
2、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要用锐线光源是因为锐线光源发射的是半宽度很窄的谱线。
这样可以使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小于吸收线的半宽度,且发射线中心频率与吸收线中心频率一致。
从而实现峰值吸收测量,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灵敏度。
3、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影响测量灵敏度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灵敏度的因素主要包括:(1)分析线的选择:通常选择元素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但在存在干扰时,可能需要选择其他非共振线。
(2)空心阴极灯的工作电流:电流过小,光强不足;电流过大,谱线变宽且自吸增加,灵敏度下降。
(3)火焰类型和燃气与助燃气的比例:不同类型的火焰具有不同的温度和氧化还原特性,会影响原子化效率。
(4)原子化条件:包括原子化温度、时间等,合适的条件能提高原子化效率,增强灵敏度。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什么是朗伯比尔定律?其适用条件是什么?朗伯比尔定律表述为: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其适用条件为:入射光为单色光;吸光物质是均匀的;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无荧光和光化学现象发生。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信号显示系统组成。
《仪器分析》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的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 )A. 工作曲线法B. 内标法C. 标准加入法D. 间接测定法2.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 )A. 盐酸B. 磷酸C. 钠D. 镁3.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例如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指出哪种措施不适当?( )A. 加入释放剂B. 加入保护剂C. 提高火焰温度D. 改变光谱通带4.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样中的钾元素含量,通常需要加入适量的钠盐,这里钠盐被称为( )。
A. 释放剂B. 缓冲剂C. 消电离剂D. 保护剂5.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中,能使吸光度值增加而产生正误差的干扰因素是( )。
A. 物理干扰B. 化学干扰C. 电离干扰D. 背景干扰6.石墨炉原子化的升温程序如下:( )。
A. 灰化、干燥、原子化和净化B. 干燥、灰化、净化和原子化C. 干燥、灰化、原子化和净化D. 灰化、干燥、净化和原子化7.原子吸收风光光度分析中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
A. 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气态的基态原子B. 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C. 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D. 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8.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
A. 灯电流B. 灯电压C. 阴极温度D. 内充气体的压力9.原子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行调制,主要是为了消除( )。
A. 光源透射光的干扰B. 原子化器火焰的干扰C. 背景干扰D. 物理干扰1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是( )。
A. 光电池B. 光电管C. 光电倍增管D. 感光板11.在原子吸收法中,能够导致谱线峰值产生位移和轮廓不对称的变宽应是( )。
A. 热变宽B. 压力变宽C. 自吸变宽D. 场致变宽12.产生原子吸收光谱线的多普勒变宽的原因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⒈根据IUPAC建议,不属于分析方法的主要评价指标的是A.精密度B.准确度C.灵敏度D.检出限第三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填空题:1、对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一般在可见光区使用的是钨灯或者卤钨灯光源,可以使用玻璃材质的棱镜和比色皿;而在紫外区一般使用的是氘灯氢灯光源,必须用石英材质的棱镜和比色皿。
2、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在仪器设计上通常采用 1 光源 2 个单色器和 1 个吸收池。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是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信号处理系统五部分组成。
选择题1、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源是A、钨灯B、硅碳棒C、空心阴极灯D、激光灯CH3CH32、CH3C-CH=CCH3中的n-π*跃迁谱带在下列溶剂中测量时,λmax最大的为A、水B、甲醇C、正丁烷D、氯仿n-π* 中λmax 随极性增大而降低,因此极性最小的对应波长最长3、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其优点是A、可以扩大波长的应用范围B、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检测系统C、可以抵消吸收池所带来的误差D、可以抵消因光源的变化而产生的误差4、下列有关双波长光度分析的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若合理选择波长对,可获得待测组份和参比组份的净吸光度DA,能有效地校正待测成份以外的背景吸收B、可用于扣除混浊液背景校正C、由于记录的是两个波长信号的信号差,因此不受光源电压和外部电源变化的影响D、可用于追踪化学反应。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是A.吸收曲线B.吸光系数C.朗伯-比耳定律能斯特方程问答题1、何谓生色团、助色团,红移和蓝移?含有π键的不饱和基团为生色团本身在紫外可见光区没有吸收,但是可以使生色团红移,吸收强度增大的基团为助色团2、溶剂的极性对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有何影响?3、作为苯环的取代基,为什么—NH3+不具有助色作用,而—NH2却具有助色作用?助色团至少要有一对非键n电子才可以起作用。
—NH3+上的n电子与H+结合,非键n电子消失,从而助色作用也消失4、作为苯环的取代基,为什么—OH的助色作用明显小于—O-?氧负离子有两对n电子,助色作用强于羟基氧上的一对n电子计算题1、以领二氮菲光度法测定Fe(II),称取式样0.500g,经处理后加入显色剂,最后定容为50.0mL。
用1.0cm吸收池,在510nm波长下测得吸光度A=0.430。
计算:(1)试样中的铁的质量分数;(2)当溶液稀释1倍后,其百分透射比是多少?(ε510=1.1×104.cm-1)2、用分光光度法测得浓度为1.0×10-3mol.L-1Zn2+标液和未知浓度的锌试样溶液和锌试剂显色后的吸光度分别为0.700和1.000.求:(1)两种溶液的透光率相差多少?(2)若以上述标准溶液为残壁,试样溶液的吸光度为多少?(3)此时读数标尺放大了多少倍?3、普通分光法测定0.5×10-4,1.0×10-4mol.L-1Zn2+标液和试液的吸光度A为0.600,1.200,0.800(1)若以0.5×10-4mol. L-1Zn2+标准溶液作为参比溶液,调节T%-100,用示差法测定第二标液和试液的吸光度各为多少?(2)用两种方法中标液和试液的透光度各为多少?(3)示差法和普通光度法比较,标尺扩展了多少倍?(4)根据(1)中所得的数据,用示差法计算试液中Zn的含量(mg.L-1)/view/18e22efc910ef12d2af9e766.html第四章红外吸收光谱法填空题1、分子间和分子内氢键都使基团的振动频率向低频方向移动,但分子间氢键随浓度减小而消失,分子内氢键不受溶液浓度影响2、红外光区在可见光区和微波光区之间,习惯上又将其分为三个区:远红外、中红外和近红外,其中中红外区的应用最广。
3、4000~1300 cm-1区域的峰是由伸缩振动产生的,基团的特征吸收一般位于此范围,它是鉴定最有价值的区域,称为官能团去;1350~650cm-1 区域中,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微的不同,犹如人的指纹一样,故称为指纹区区。
选择题1、非红外活性是指A.振动时伴随着转动B.转动时伴随着振动C.振动时分子偶极矩无变化D.振动时分子偶极矩有变问答题1、物质分子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是什么?课本习题第五章分子发光分析法填空题1、分子共轭p键大,则荧光发射强,荧光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给电子取代基将加强(加强或减弱);得电子取代基将使荧光强度减弱(加强或减弱)。
简答题1、列出影响荧光强度的主要因素,并分别作出说明。
a)分子结构,需要有共轭π键和刚性平面,而且还受取代基影响b)环境影响溶剂温度Ph 自吸收作用和内滤光作用荧光猝灭2、能够产生化学发光的反应要满足哪些条件?名字解释(1)单重态(2)三重态(3)系间窜越(4)振动弛豫(5)内转换(6)量子产率(7)荧光猝灭(8)重原子效应第六章原子发射光谱法填空题1、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器中,目前常用的激发光源有电弧光源、电火花光源、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ICP 。
2、内标法光谱定量公式是。
摄谱法定量公式是。
3、光谱定量分析基本公式I = ac b中,a是与光源、蒸发、激发等工作条件及试样组成有关的一个参量,b为自吸系数,b的取值范围为b≤1 (b=1 无自吸且b越大自吸越小)。
4、位于中心的激发态原子发出的辐射被同种基态原子吸收,导致谱线中心强度降低的现象称为自吸。
自吸现象随浓度增加现增加。
当达到一定值时,谱线中心完全吸收,如同出现两条线,这种现象称为自蚀选择题1、在原子发射光谱中,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精密度好、线性范围宽的特别,适用于高含量、微量、痕量金属和难激发元素分析的是A、直流电弧光源B、高压火化光源C、交流电弧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2、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中,常使用内标法,其目的是A、为了减少光谱干扰B、为了提高分析的灵敏度C、为了提高分析的准确度(消除工作条件变化带来的误差)D、为了提高分析结果的精密度3、光谱定量分析确定元素含量的根据是A、特征谱线B、灵敏线C、最后线D、元素的谱线强度4、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不同能级间的跃迁B.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C.原子内层电子不同能级间的跃迁D.原子外层电子不同能级间的跃迁5、定性分析时,通常采取标准光谱图比较法来确定谱线位置,通常作为标准的是A. 氢谱B.铜谱C.碳谱D.铁谱6、塞伯-罗马金公式的数学表达式为A. ㏒I=b㏒c+㏒aB.㏒A=b㏒c+㏒aC. ㏒A=b㏒a+㏒cD.㏒I=b㏒a+㏒c7、ICP光源高温的产生是由于A.气体燃烧B.气体放电C.电极放电D.电火花问答题1、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定性分析方法?2、什么是原子线和离子线?3、何谓乳剂特性曲线?说明乳剂特性曲线的制作及其在定量分析中的作用4、什么是谱线的自吸和自蚀?位于中心的激发态原子发出的辐射被同种基态原子吸收,导致谱线中心强度降低的现象称为自吸。
自吸现象随浓度增加而增加。
当达到一定值时,谱线中心完全吸收,如同出现两条线,这种现象称为自蚀5、请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的结构及原理,说明它的优点,为什么?名字解释1、等离子体是一种电离度大于0.1%的电离气体,由电子原子分子离子构成,其中电子数目等于离子数目整体呈现电中性。
2、原子发射线:3、谱线的自吸:第七章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填空题1、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是由锐线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检测系统和电源同步调制系统五部分组成。
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干扰效应一般分为四类:即物理干扰、化学干扰、背景干扰和电离干扰。
3、1955年,澳大利亚物理学家A.Walsh提出,用峰值吸收来代替积分吸收,从而解决了测量原子吸收的困难。
4、在原子吸收分析的干扰中,非选择性的干扰是物理干扰。
有选择性的干扰是化学干扰。
5、原子吸收分析中,使得谱线变宽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变宽、多普勒变宽、碰撞变宽(共振变宽——同种原子之间碰撞和洛伦兹变宽——辐射原子和其他粒子之间的碰撞)、自吸变宽6、石墨炉原子化器的原子化过程可分脱溶干燥、灰化、原子化、除残四个阶段选择题1、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塞曼效应用来消除A.物理干扰B.背景干扰C.化学干扰D.电离干扰2、关于多普勒变宽的影响因素,以下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随发光原子的摩尔质量增大而增大×应该是减小D.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碰撞变宽)3、在原子荧光产生过程中,共振荧光A.产生的荧光与激发光的波长不相同B.产生的荧光与激发光的波长相同C.产生的荧光总大于激发光的波长D.产生的荧光总小于激发光的波长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中消除物理干扰常用的方法是A.配制与被测试样相似组成的标准样品B.化学分离C.使用高温火焰D.加入释放剂或保护剂5、原子吸收光谱线的多普勒变宽是由下面哪个原因产生的A.原子的热运动B.原子与其他粒子的碰撞C.原子与同类原子的碰撞D.外部电场对原子的影响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什么办法消除A.释放剂B.扣除背景C.标准加入法D.保护剂8、原子吸收光谱仪中,产生共振发射线和共振吸收线的部件是A.光源和原子化器B.原子化器和光源C.光源和单色器D.原子化器和单色器9、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主要是自然变宽A.阴极材料B.阳极材料C.灯电流(主要操作参数)D.填充气体10、在原子吸收法中,使用氘灯是为了消除哪种干扰A. 化学干扰B.物理干扰C.背景干扰D.电离干扰11、待测元素能给出三倍于标准偏差读数时的质量浓度或量,称为A.灵敏度B.检出限C.特征浓度D.特征质量1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一般比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精密度好的原因是A、使用了锐线光源B、原子吸收的轮廓较宽C、基于N0对辐射的吸收,N0大且变化小D、原子吸收法干扰效应少问答题1、火焰原子化法测定某物质中的Ca 时(1) 选择什么火焰?(2) 为了防止电离干扰采取什么办法?2、为什么原子吸收光谱法只能进行定量分析,而不能进行定性分析?3、以峰值吸收测量代替积分吸收测量的必要条件是什么?锐线光源的发射频率与原子吸收线的中心频率完全一致;发射线的半宽度为吸收线半宽度的1/5~1/104、常用的发射光谱半定量分析法有哪些具体方法?5、简述空心阴极灯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分析空心阴极灯为何会发射锐线光源?6、从原理、仪器、应用方面比较原子吸收、原子发射分析法的异同点计算题1、用AAS法测定某溶液中Cd的浓度,在适合的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0.141。
取50.00ml此试液加入1.00ml浓度为的Cd标准溶液,在同样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