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科技城项目方案_4571
新型园区综合开发施工方案(功能分区与设施规划)精选两篇
![新型园区综合开发施工方案(功能分区与设施规划)精选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a446a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a.png)
《新型园区综合开发施工方案(功能分区与设施规划)》一、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新型园区的建设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本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生态宜居为一体的新型园区,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为员工创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该园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
园区总占地面积为[X]平方米,规划建设多个功能分区,包括办公区、研发区、生产区、仓储区、生活区等。
同时,园区内还将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如道路、给排水、电力、通信等。
二、施工步骤1. 场地平整- 对园区场地进行测量,确定场地标高和坡度。
- 采用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对场地进行平整,清除场地内的障碍物和垃圾。
- 对场地进行压实,确保场地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建设:根据园区规划,设计并建设园区内的道路网络。
道路采用混凝土路面,宽度和坡度符合国家规范。
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同步进行给排水、电力、通信等管道的铺设。
- 给排水系统建设:建设园区内的给排水管道系统,包括给水管网、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
给水管网采用环状布置,确保供水的可靠性。
排水管网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 电力系统建设:建设园区内的电力供应系统,包括变电站、配电室和电力线路。
电力线路采用地下敷设,确保园区内的用电安全。
- 通信系统建设:建设园区内的通信网络,包括电话、网络和有线电视等。
通信线路采用地下敷设,确保通信的畅通。
3. 功能分区建设- 办公区建设:根据办公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办公楼、会议室、接待室等设施。
办公楼采用框架结构,外观简洁大方,内部装修舒适实用。
会议室和接待室配备先进的音响设备和多媒体设施,满足企业的会议和接待需求。
- 研发区建设:建设研发楼、实验室、中试车间等设施。
研发楼采用框架结构,内部装修注重科技感和创新性。
实验室和中试车间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检测仪器,满足企业的研发需求。
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生态规划报告 第四章 能源规划
![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生态规划报告 第四章 能源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b4fa3fb0960590c69ec376e0.png)
第三章空间环境建设3.1城市设计3.l.1生态科技城城市设计总体形象再现苏州水网密布连通勾连的江南水乡风貌,保护并提升生态科技城的自然环境质量,确保场地自然-人工符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营造生态结构安全、景观优美、自净能力良好的水环境,提高生物多样化,结合公交导向发展,集约使用土地建设功能混合、从早到晚生机勃勃的生态科技新城。
3.1.2 生态科技城城市设计原则生态优先、绿色交通、功能混合、尺度宜人、情趣盎然的不夜科技城。
3.1.3 居住空间意向在北部居住与研发区设置场地水系与周边阳澄湖、青剑湖等水系相通,场地水系集合景观、生态、雨水收集、排涝、行洪等功能,既方便场地排水(防水灾),又可结合景观做微地形,或做成人工湿地,净化场地排水,增加生物多样性,挖出的土方可就地平衡,堆成优美的绿化屏障,遮蔽北边高速铁路的噪声。
1)通过场地水系将各地块划分为大小适宜,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组团,围绕水系设置公共绿地公园。
2)场地水系:场地水系总宽度包含两侧绿化以及步行道共9m。
分图图册已按中轴线定位水系在场地的出入口位置,水系在场地中的流向与形态应结合建筑组团灵活布置。
3)场地水系应采用T形断面,综合考虑平时游览及暴雨行洪的需要。
如图3-1多样化的水系驳岸设置,可供适宜人们步行、骑车游览,水系两侧可结合住区公共绿地设置小型广场、锻炼场地、观演等设施。
图3-2水系剖面可见两层亲水界面,第一层围紧水面得步道,第二层为绿化两侧的步行和骑车路。
图3-3和图3-4可见水系两侧也可结合会所等住区服务设施,提供优雅,静谧的高档住区环境,适用于A1—01、Al—02、A1一05、A2—0l、A3一l1等低密度高档住区。
4)地块A1-02、A1—03、BI一02、B4—01、B6.01、B6—02应利用水系及建筑挖方在沿高铁一侧设置人工高起地形,密植乔术,形成有效的声屏障。
图3-1水系剖面(多样化的水系与驳岸设置)图3-3水系剖面3(可结合会所等住区服务设施) 图3-4水系小透视图3.1.4研发区空间意向研发区结合中央绿色生态轴两侧设置商业、文化娱乐、研发、居住混合区,设置影院、酒吧、商业街等服务设施,积聚人气,变目城为不夜城,提供高质量、经济的公共服务和设施以及从早至晚丰富的生活体验,吸引高素质创造型人才在此工作和居住。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科技城经三路1ciu桥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科技城经三路1ciu桥工程施工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ed4676f8c75fbfc67db28c.png)
工业园区中新科技城经三路1#桥工程施工方案常熟市第二市政路桥建设工程2006年3月10日中新科技城经三路1#桥施工方案一、1#桥梁概况:1、1#桥座落在桩号K1+041.88处,桥梁跨越的河道为规划河道,采用了三跨式6+8+6米简支板梁桥,上部结构为装配式钢筋砼实心板,明挖浅基础,桥台为C30素砼重力式桥台,下部结构为钢筋砼实体墩,桥梁斜交33.3度。
2、桥梁全宽37米,满铺板梁、中分带、分隔带与道路相同。
3、桥面铺装:桥面板上浇筑10CM混凝土,上喷沥青粘层油,面层3CM细粒式沥青砼,5CM粗粒式沥青砼(同道路)。
4、河床铺设30CM厚浆砌片石。
桥台两端设桥头搭板5米长,搭板下6%桥头灰土夯实。
5、桥梁处在道路半径500米的圆曲线上,桥梁设计采用以直线代替曲线。
桥梁北侧部分略宽于道路。
6、编制依据:施工图设计、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市政桥梁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二、施工方法:1、墩台基础施工:①、在承台施工之前,放出承台的边线及沉降缝位置,开挖至设计标高,搭设好浇注排架及操作平台。
排架采用钢管,平台采用钢管搭设,支撑采用木支撑,支撑要牢固稳定,要考虑砼运输及其他荷载,确保安全。
承台模板采用厚竹夹板模板,在支模前要刷好脱模油,模板拼缝要紧密,支撑牢固稳定,模板采用对夹螺丝进行固定,以防在浇注过程中跑模,钢筋绑扎规格要正确,绑扎好的钢筋应不受泥土或其它污染,钢筋绑扎应齐全,位置正确,绑扎牢固,保护层厚度一致,砼采用商品砼,再浇注过程中严格控制好配合比以及砼坍落度,砼要分层浇注,分层振捣,不能有漏振现象,砼振捣至表面无气孔,使砼充分密实。
3、台身、台帽施工:①、台身放样过程中对雨水管预留洞的位置,标高及沉降缝的位置作详细的放样。
②、钢筋的绑扎根据放样位置安放,绑扎牢固无滑动,在支模前垫好砼垫块。
③模板采用竹夹板,在模板制作过程中,特别注意变拐点位置与角度,以及模板的几何尺寸,模板采用对夹螺栓来固定。
④砼浇注要分层浇注,每层厚度不超过50厘米,分层振捣,在浇注过程中要注意砼的随落高度,不得大于2米,以防砼离析,浇注时采用流槽,使砼流入模。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f11291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1e.png)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4.29•【字号】苏府[2009]76号•【施行日期】2009.04.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苏府〔2009〕76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关于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苏州市人民政府二○○九年四月二十九日关于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技部《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指南》和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精神,充分发挥苏州工业园区的引领、示范和支撑作用,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极端重要性(一)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是苏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
当前苏州正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期。
面对国内外宏观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市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又存在着资源约束加剧、环境负荷加重、人口压力加大等瓶颈制约。
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其根本目的是要以苏州工业园区为引领,切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努力将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促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是苏州从整体上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科技城研发配套基地——CSSD公寓设计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科技城研发配套基地——CSSD公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eb46413227916888486d772.png)
CSSD
王中伟 陶 勇 W ANG Z o g i T o g h n we AO Y n
囊
耍 :以苏 州工业 园区 中新科技城研 发配套 基
Key w or :u h n usr ar CSSD a — dss z ou Id ti P k; al ap r t
要体现 出该项 目大方 、 新颖 的建筑 形象和高
品 质 的 审 美 情 趣 。如 何 处 理 好 同 中 新科 技 城
图 1 CS D 公 寓 乌 瞰 图 S
图2 CS S D公 寓 总平 面 图
作j ■介 : . | 王中伟( 9 9 ) , 1 7 一 , 中国矿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 国二级注册建筑师 男 全 陶勇( 9 7 , , 1 5 一) 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 男
9 1
维普资讯
面 弧形 平 面 布局 ,单 体 造 型 自然 具 有 韵 律 动 感 的 造 型 。 为 了加 强建 筑 整 体 感 的节 奏 韵 律 , 规 划 上 将 整 个 公 寓 沿 3字 形 弧 形 板 在 楼 分成 A、 C、 B、 D座 四个 单 体 ,在 3形 弧 线 平 面 的头 尾 分 别 设 计 了 1 的 A 座 和 1 1层 8
men; o s r c i o o ; c i t r o l c n tu t on c l r ar h t u al de i ec m ng
1 环 境 与 项 目定 位 分 析
11 块 环 境 .地
地 C SD公 寓 方 案 设 计 为 依 托 ,从 苏 州 工 业 园 区 S
Su h n s r l r r z ou Idu ti kfOm h nq e ap e — a Pa t e u iu p ar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大力推进开发区新型城市社区建设的创新实践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大力推进开发区新型城市社区建设的创新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cab5b6fcaaedd3383c4d33e.png)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大力推进开发区新型城市社区建设的创新实践来源:民政部门户网站时间:2013-01-08 13:52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要合作项目,于1994年5月启动开发建设,2009年全面完成撤村建居,现有社区110个,其中80平方公里的中新合作区内有新型城市社区49个,全部由新建商品开发小区构成,户籍人口10万人、常住人口16万人,居民结构复杂多元,突出表现在:外籍人士多(约占10%)、高学历人才多(大专以上学历居民约占60%)、新苏州人多(约占67%)。
在学习借鉴新加坡社区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园区中新合作区确立了“体制创新与机制突破双翼齐飞、外延拓展与内涵深化双管齐下、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双轮驱动、安定有序与充满活力双效合一”的工作思路,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形成了明显有别于一般城区的社区建设模式。
呈现出七大亮点:(一)独树一帜社区管理体制与其他城区不同,园区中新合作区不设街道,实行以“社区工作委员会”(简称“社工委”)为基层行政组织的社区管理体制。
社工委没有经济职能,专心致力于开展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和提供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经费由园区财政全额拨款。
中新合作区社区管理体制的总体架构是:在园区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设立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作为社区建设的决策协调机构;全园区共设3个社工委,主要负责管理社会事务、引导社区自治、推进社区党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等八个方面工作;社区工作站作为社工委的服务窗口,主要提供政务服务,并承担搜集社情民意、培育社会组织、发展义工队伍、促进共驻共建等职能,每个工作站辐射4~6个社区,与社区居委会在经费、人员上不发生任何交叉,形成“一站多居”的模式;社区居委会内部不设工作站、不办理具体政务事务,集中精力组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与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构成社区的“三驾马车”。
(二)依托邻里中心配套社区服务载体作为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的重要成果,邻里中心是园区特有的社区服务载体,它集中为居民提供一站式社会公益和生活配套商业服务。
苏州工业园区详细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详细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85999a4380eb6294dc886c19.png)
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发展目标 (2)第三章土地利用 (2)第一节总体土地利用分配2第二节土地利用细分4第四章指标体系和要素控制 (5)第五章综合交通规划 (7)第六章绿地、河湖系统 (10)第七章城市设计导则 (12)第八章分片区控制和建设指导 (14)第一节中心区控制和建设指导14第二节居住区控制和建设指导16第三节工业区控制和建设指导20第四节软件园控制和建设指导24第九章专项规划 (26)第一节市政公用工程规划26第二节综合防灾规划34附件一:论证意见附件二:规划背景XX新区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 1 条为贯彻总体规划,适应XX新区发展的需要,加强规划建设管理,促进园区建设合理有序,特制定本规划。
第 2 条规划范围第 3 条“XX新区二三区”是指XX新区中新合作区的第二区、第三区两区,即本规划范围,位于金鸡湖东岸、青秋浦以西,北至娄江、南至斜塘河,共58.46平方公里。
第 4 条任何单位、团体和个人在本规划范围内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规划文本和图则配套使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 5 条规划范围内的工程设计与建设除执行本规划外,尚需符合国家、江苏省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
第 6 条本规划自XX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执行。
由XX新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实施。
第 7 条若需对本规划进行局部调整或重大变更,应按法定程序进行。
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发展目标第 8 条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4.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5.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6. 《XX新区第二三区总体规划》(1995)7. 《中国-新加坡XX新区二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报告》(1995)8. 《中国-新加坡XX新区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初步报告》(1996)第 9 条规划原则1. 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坚持市场体制与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相结合。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1af0aa1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3.png)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首个现代化产业园区,成立于1994年。
该园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总面积为288平方公里,其中园区规划面积为121平方公里。
下面就园区的规划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苏州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目标是打造成为现代化、产城融合、国际化的科技创新园区。
园区规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域,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区、生物医药产业区、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区、生态旅游区等。
高新技术产业区是园区的核心区域,主要以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这个区域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科技创新团队入驻。
生物医药产业区是以发展生物制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信息化等医药健康产业为主的区域。
该区域拥有一流的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吸引了包括恒瑞医药、葛兰素史克等世界一流企业在内的众多生物医药企业入驻。
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区是以发展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商业流程外包等为主的区域。
园区拥有完善的软件开发和测试环境,提供高质量的软件服务和商业流程外包服务,吸引了诺基亚、IBM等世界著名企业在内的众多软件企业入驻。
生态旅游区则是将园区的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结合,打造成为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生态保护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园区通过保护现有的湿地和绿地,建设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和居民前来观光、度假和休闲。
此外,园区还规划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网络、供电系统、通信网络等。
园区的道路网络连通性良好,供电系统稳定可靠,通信网络覆盖全区,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的主要目标是打造现代化、产城融合、国际化的科技创新园区。
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区、生物医药产业区、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区和生态旅游区等功能区域的规划布局,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入驻,推动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苏州高新区规划
![苏州高新区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9213de0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4.png)
苏州高新区规划
苏州高新区是中国苏州市的一个高科技产业区,位于苏州市中心区的东部,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是苏州市政府重点推动
的重要发展区域。
苏州高新区规划众多,以下是其中的一种规划:
根据规划,苏州高新区将建设成为一个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宜居生活于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产业区。
该区将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等为主导产业,打造一批国际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创业平台。
首先,苏州高新区将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该区将引进一批高端科技人才,并建设一流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支持,培养一批创新创业人才。
其次,苏州高新区将坚持绿色发展,建设一个生态友好的产业区域。
该区将推行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模式,提倡节能减排和资源回收利用,建设生态湿地和森林公园,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再次,苏州高新区将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打造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
该区将投入大量资源支持科技创新,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设一批国际领先的创新创业平台,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入驻。
最后,苏州高新区将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建设
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
该区将投入大量资源改善交通运输、供水供电、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苏州高新区规划旨在建设一个现代化、高科技、生态友好、宜居的产业区域。
该区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以高科技引领产业发展,以绿色发展保护环境,以提高公共服务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相信在规划的指导下,苏州高新区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生态科技城DK2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生态科技城DK2](https://img.taocdn.com/s3/m/54f8380c58fb770bf78a55da.png)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生态科技城DK20100061号地块项目”初步设计抗震设防审查意见
的通知
【法规类别】勘察设计
【发文字号】苏住建抗[2010]212号
【发布部门】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布日期】2010.11.19
【实施日期】2010.11.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生态科技城DK20100061号地块项
目”初步设计抗震设防审查意见的通知
(苏住建抗〔2010〕212号)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
根据《江苏省防震减灾条例》、《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8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局组织建筑结构专业的有关专家,于2010年11月15日对你局转报的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新生态科技城DK201
1 / 1。
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生态规划报告 第二章 土地利用生态规划
![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生态规划报告 第二章 土地利用生态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11e664006c85ec3a87c2c5e0.png)
第二章土地利用生态规划2.1 生态科技城土地利用规划现状分析1.现状土地利用性质单一,功能混合性不足。
居住与研发用地各成一体,被道路完全隔开,缺发研发与商业混合、居住与商业混合用地,服务配套用地不足,商业配套、会展酒店、文化娱乐、体育休闲设施缺乏,容易导致园区建成后人气不旺,研发区夜晚变成空城,而居住区成为卧城。
2.现状规划的绿地、水系等等生态网络破碎,几乎完全打破原有场地水网密布,与阳澄湖、青剑湖的多方向贯通的生态安全格局。
(见图2-1)原有分散水系被裁弯取直,对外连通口大大减少,自然驳岸与河底被硬质化,水系的自然净化、动植物栖息等生态功能遭到破坏,水质有恶化趋势。
图2-1生态科技城场地原貌图3.现状规划的绿地系统中的集中绿地间距过大,相互联系较弱,没有与场地水系良好结合。
中央水面与西侧研发、居住区与南侧厂区水系联系过弱,缺乏足够宽度绿化的保护,使现有园区最重要的生态廊道难以发挥作用,无法形成动物的迁移廊道与动植物多样性的集中地(见图2-2)图2-2生态科技城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图4.商业设置在场地的东西两侧,距离场地中心开发强度最高的中心研发区距离过大,不利于步行出行,且为单边模式,不利于积聚人气。
部分居住地块单元尺度很大,功能单一,缺乏近人尺度,比较适宜驾车出行,街道简单采用方格网状路网,过度强调通过性,缺乏趣味性,不利于步行和生活,同时破坏绿地系统的完整性,使其碎片化(见图2-3)图2—3生态科技城现状土地利用体块分析图5.工业区仅西北角有一处小型集中绿地,无法形成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整体生态环境较差与生态科技城的建设目标不相称。
2.2 土地利用生态规划的原则与目标2.2.1 规划目标通过土地利用生态规划再现苏州水网密布连通的江南水乡风貌,保护并提升生态科技城的自然环境质量,确保场地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营造生态结构安全、景观优美、自净能力良好的水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结合公交导向发展,集约使用土地建设功能混合、从早到晚生机勃勃的生态科技新城。
苏州科技城规划
![苏州科技城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4b58dae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5.png)
苏州科技城规划苏州科技城(Su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根据国家战略布局及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分析,规划建设的一座现代化科技产业新城区。
该城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旨在成为苏州地区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域。
苏州科技城规划面积约为150平方公里,计划分为核心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生态农业区及配套区四个部分。
核心区将建设成集高新技术企业总部、科研院所、高端人才住宅、办公楼和商业设施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将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形成创新创业的热土;生态农业区将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农业;配套区将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为全城居民提供便利。
苏州科技城的规划目标是打造一个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基地。
其主要发展方向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领域。
同时,该城区将积极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和条件。
为了实现规划目标,苏州科技城管理部门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面的合作和交流,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同时,还将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支持措施,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和创业者。
苏州科技城的规划建设对于苏州的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将有效促进苏州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升苏州在全球创新竞争中的地位。
同时,该城规划的实施也将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提高整个苏州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总之,苏州科技城规划的实施将为苏州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为苏州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该城区将成为引领苏州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为全区居民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生活条件。
苏州工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dcede4617fd5360cba1adb58.png)
苏州工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
来源: 作者: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紧临苏州古城区,西与古城以苏嘉杭高速公路相隔,北抵娄江为界,南临斜塘河——吴淞江,东接青秋浦,占地面积约平方公里,其中首期约平方公里目前已基本实施完成。
中新合作区是由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建设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基础条件优越,发展势头良好,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绿地系统以“城在森林、人在花园”——创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化、公园化、现代化园区,建设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东方“花园城市”为目标,规划风格力求简洁、明快、现代,以全新的绿色景观与古城区形成鲜明对比,体现苏州的开放和发展。
景观特色注重体现“三彩花园城市”:
①浓浓绿意衬托下的红、黄、蓝三原色的“交响曲”;
②绿化景观“红黄绿”(同一色叶类型植物集中布置,乔木成林、花灌成块、草坪成片,景观大气)。
布局特色强调利用园区自然资源特色和“绿化缓冲带”优势营造一体化的“绿色网络”体系,总体“点上成片、线上成带、面上成林”。
本次绿地系统规划充分考虑园区自然地形条件和总体规划布局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并注重与外围大环境的协调统一,强调绿地景观体系的连续性和层次性,以水引绿,绿水交融,形成“东方水城”之特有的绿地体系格局。
规划采用网状与放射状相结合的绿地布局模式,构筑全园“绿色网络”
具体布局结构可总结为:“一环、三湖、四园、六带、八景、十二苑”。
“一环”:即沿中新合作区四个方向分布的生态防护带,构筑起园区的绿色屏障。
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生态规划报告生态规划
![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生态规划报告生态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a82376664028915f804dc2bb.png)
第一章生态规划概述1.1生态规划编制背景中新生态科技城是苏州市和新加坡联合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中的一个区块。
其控制性详细规划委托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于2005年底完成了《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该项规划在传统规划方法的框架内进行了建设用地、道路交通、绿地景观、市政工程规划等专项规划,解决了地块南区的研发工厂区和北区研发居住区等基本的功能分区问题。
该项规划建立了中新科技城用地基本合理的框架,满足了土地迅速开发的要求,但局限于当时的视野与环境,是按传统规划方法以土地开发为目的规划,简单地采用从预测人口规模到功能分区到土地开发的以需定供的线性思维模式,没有充分考虑资源、能源的有限性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如何通过各种规划措施,降低对资源与能源的耗用;也没有充分考虑场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问题。
近年来,在规划建设中要考虑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已成共识,“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四节一环保”等已成为政府的口号和要求。
在此背景下,苏州工业园区审时度势提出建设生态科技城,从生态优先,资源、能源与环境一体化的视角重新审视园区的规划和建设。
因此在2005年《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2008 年月,委托清华大学联合北京林业大学等规划设计、研究机构组织编制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生态规划,目标是建设一个倡导绿色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具有苏州本土特色的示范性科技新城。
当生态规划编制启动时,中新科技城场地已经按原有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三通一平”的场地准备工程,主要路网已经成形,部分市政管线已经敷设,地块划分基本完成,部分土地已在拍卖,主要水系已经成形,大部分驳岸工程已经完成。
所以此次生态规划并非在场地原生态状况下的“初始”规划,而是在场地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条件下的“改进”规划,并要配合开发建设的进程(如地块拍卖、招商引资)等。
苏州工业园区东部市民中心建设方案
![苏州工业园区东部市民中心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fa99f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1.png)
《苏州工业园区东部市民中心建设方案探讨》1. 引言苏州工业园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经济特区,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市民中心建设一直备受关注。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发布了东部市民中心的建设方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该方案进行全面评估,并就其实施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意义进行深入讨论。
2. 建设方案的概述据了解,苏州工业园区东部市民中心的建设旨在打造一个集政务办公、商务金融、文化休闲、商业购物和城市交通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中心。
该方案不仅要求建设中心区域内的商业、娱乐、餐饮、居住、交通等设施,还要求注重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的融合发展,同时致力于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3. 规划与设计针对该建设方案的规划与设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估。
规划的合理性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市民中心的地理位置选择、用地布局设计、功能分区等方面。
建筑风格和景观设计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如何在保留苏州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城市元素,体现创新和时代精神。
交通规划和便利设施建设也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市民中心要与周边区域形成有机衔接,提升便利性和流动性。
4. 社会影响分析苏州工业园区东部市民中心的建设方案一旦实施,将会对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
对于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市民中心的建设还将带动周边商业和地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繁荣。
另外,市民中心建设对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和文化娱乐需求的满足也具有重要意义。
5. 个人观点作为一名关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人士,我对苏州工业园区东部市民中心的建设方案充满期待。
我认为,市民中心作为城市的核心区域,不仅要满足商业和政务办公的需要,更要注重文化传承和生活体验的提升。
希望在建设中,能够借鉴传统文化和历史积淀,打造具有当地特色和国际水准的城市中心。
市民的参与和意见也应该得到重视,建设方案要更贴近民生需求,为市民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福祉。
苏州园区中新置地水巷邻里招商手册
![苏州园区中新置地水巷邻里招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03fcce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e.png)
/
售价(单位:元/㎡)
22000-36000 17000 34000
11000-30000 12000
15000、40000
12000、18000 14000 14000 14000 17000
14500、40000 42000 43000 52000
净菜超市
品牌展示馆 汽车/乐器 等
干洗店、药房、通信营 业厅、彩票彩扩、发艺、 鲜花、面包房等社区业 态(面积可重新分割)
ATM
烟酒
台湾超市
休闲餐饮
休闲餐饮 苏作工坊 咖啡/书吧
服饰 健身 美容美体 教育培训
主力餐饮/飚 歌城
亲子乐园 婴幼儿用品 早教培训
23
三、周边商业氛围
小南国商方案
一、项目概况
开发商:中新置地 总用地面积:30881.5㎡ 总建筑面积:30715.05㎡ 容积率:1.0 建筑密度:42.7% 绿化率:22.3% 停车位:292个
二、项目区位——尖端社区•临眺双湖
湖东CBD
核心辐射范围
1.5km
晋合 水巷 邻里
本案
御湖熙案
中海世家
发展前景:代表苏州商业发展的未来方
向,是苏州市区商业发展的活力区域
四、周边交通——交汇路口•道路通达
辐射范围
李公堤
本案
星港街
星州街
水坊路 星波街
五、人口情况——都市精英•执牛耳者
1-2km范围内 住宅项目
晋合水巷邻里 御湖熙案 中海世家 大湖城邦 和乔丽晶 水云居
高尔夫花园 加城花园 嘉怡苑 馨湖园 名城映像 上湖阁 澜韵苑 东方春晓 翠湖雅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
经典案例:大规模工业园区研究
河北廊坊固安工业园项目
基本情况 委托背景 服务内容
顾问效果
项目位置:廊坊市固安县
项目规模:占地约20平方公里
项目资源:无特殊自然资源,对外交通条件较好
委托客户:廊坊市开发区三浦威特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阶段:园区产业研究初步完成,但是园区取地规模、功能产业定位等问题未 解决,无法编制工业园区规划
文锦北路
爱国路 东门北路
委托背景
委托客户:中国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项目阶段:项目规划编制阶段
服务内容
客户问题 区域地位
政府作为
区域整体功能定位
区域功能比例分配
区域容积率建议
经济测算
顾问内容
产业链、背景和产业聚集研究
产业园区研究
顾问效果
效产果业评基价地:功改能造研基究本(完功成能,互已动经、成分为区文以博及会布固局定)的分会场 效各果地评块价指:标中建规议院采纳了顾问研究成果,对规划的编制起到了指导作用
核心功能/辅助功能 分期建设步骤 功能分区 服务与配套建议 营销战略计划 投资回收计划测算和风险评判
效果评价:世联研究成果得到了开发商的高度认可,由于开发商自身资金原因 项目最终未能实施。
经典案例:区域产业规划研究
北京顺义新城总体规划与产业研究项目
基本情况 委托背景 服务内容
经典案例:企业基地研究
福建石狮企业基地项目
基本情况 委托背景
项目位置:福建石狮市主城区东部宝盖镇 项目规模:占地约300亩 项目特点:用地性质是工业用地,不能够规
划设计为厂房,购买者必须是企业法人
委托客户:福建石狮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发 展有限公司
项目阶段:已拿地
北
通往石湖港
南
东
环
路
(学府Fra bibliotek路)
规划路2
北向山坡 南向山坡 水塘
八七路
规划路1
服务内容 顾问效果
客户问题 我们到底如何运作,才能够保证利润的最大化? 希望经此项目寻求一种类似工业用地的发展模式 顾问内容 研究了工业园的发展模式 研究了工业地产发展住宅的方式 符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物业功能配比 提出工业园物业发展建议 运作阶段:规划编制 效果评价:工业园开发模式给到开发商以信心和方向。
政府召开了专门的会议听取汇报并酝酿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支持项目区域按照产 业规划来发展。
经典案例:区域产业规划研究
罗湖水贝珠宝产业聚集基地定位研究
泥岗东路、布心路
翠竹路
基本情况
太宁路(田贝四路)
项目位置:罗湖区水贝
项目规模:0.56平方公里
笋岗东路
项目特点:特殊产业研究,深圳市老工 业区,物业复杂,产业分散
规划路3
高压线1 高压线
经典案例:企业基地研究
北京顺义建筑总部基地项目
项运作目阶盈利段:模式工和业开园发区次进序入实质开发阶段
区效域果营评销价策 :略 固安工业园已经成为民间资本主导成功运作的工业园范例;世联与
开发主体华夏集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经典案例:大规模工业园区研究
东莞康华汽车城项目
基本情况 委托背景 服务内容
顾问效果
项目位置:东莞松山湖科技开发区 项目规模: 1500亩 项目特点:距东莞市距离25公里
基本情况 委托背景 服务内容
顾问效果
项目位置:长沙市开福区,洪山管理局辖区 项目规模:21.5平方公里 项目特点:产业研究
委托客户:长沙市开福区洪山管理局 项目阶段:部分区域已经是建成区
客户问题 在长沙市及开福区“十一五”规划指导下,明晰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优化区域产
业结构,提高区域价值与整体形象。 提出产业选择实施策略,指导未出让土地的招商活动以及影响在建项目的开发,
新效城果产评业价研 :究 项目顾问成果受到首规委领导高度评价,同时被纳入顺义新城总体规
划当中。顺义新城总体规划被建设部评为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获得
2005年北京市第十二届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世联成为首规委/顺义区政府长期 顾问服务机构
经典案例:区域产业规划研究
长沙23平方公里产业研究项目
使区域内项目发展符合整体产业规划的方向。 顾问内容 明晰区域在城市中的功能定位 研究国内外城市化滞后区发展驱动模式和产业发展规律。 制定洪山管理局辖区各主导产业发展战略。 区域土地本体价值分析。 区运域作内阶各段地 :块 按产 照业 产优 业化 规发 划展 进规 行划 招。 商引资。 效果评价:产业规划引起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和对项目区域发展的重视,开福区
委托客户:东莞市康华集团 项目阶段:前期策划定位阶段
客户问题
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建成东莞首家、首席汽车市场;
如何平衡投入、收益、经营期之间的关系;
顾问内容 中国及东莞汽车行业现状和发展阶段 国外、中国及东莞汽车交易市场的发展特征 结合市场的项目解析、消费者调查 案例解析、结合项目提取可借鉴要素 形象定位与核心驱动力 物业形态及经营模式
客户问题
项目整体发展战略是什么?
启动资金有限,选择哪种开发模式能够盈利?
区域的土地价值现状是什么样的?如何实现区域土地增值?我应该在哪些地区取地?
启动区怎么做?营销战略与策略是什么
顾问内容
国内外土地价值增值模式研究
确定项目拿地策略
区域整体定位与发展策略以及区域开发模式
顾问效果
项目位置:北京顺义区 项目规模:占地108平方公里 项目资源:具备良好产业基础和发展机遇
委托客户:首都规划委员会/顺义规划局
项目阶段:2005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北京总体规划修编成果确定顺义为三 座重点发展新城之一,世联参与首都规划委员会的顺义新城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客户问题
如何在北京总规要求下,顺义新城建设成为新城典范?
顺义的多种优势(机场、汽车城、奥运、生态资源)中,以什么产业为主导?
如何进行新城的产业规划才能达到土地利用价值最优
顾问内容
区域基础状况研究
国内外新城发展案例研究
新运城作整阶体段定 :位 顺与 义发 新展 城战 总略 体研 规究 划编制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