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_滕文公下》原文注释及翻译

合集下载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原文及翻译译文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原文及翻译译文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原文及翻译译文1、《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原文及翻译译文《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原文及翻译孟子原文: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

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

邪说暴行有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

周公相武王诛纣,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孔子惧,作《春秋》。

《春秋》,天子之事也。

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吾为此惧,闲①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不得作。

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

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②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选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有删改)译文:公都子问:“别人都说您喜欢辩论,请问为什么?”孟子回答说:“我哪里喜欢论辩,我是迫不得已!国家产生已经很久了,总是一时太平,一时混乱。

在尧那个年代,大水横流,在国中泛滥,毒蛇和蛟龙占据其中,百姓没有安身的地方。

“尧舜死后,圣人之道衰微,残暴的国君接连出现。

他们毁坏民宅把它作为玩乐的池塘,百姓无处安居繁衍。

毁弃良田把它变成苑囿,使百姓没吃没穿。

邪恶的言论和残暴的行为又随之兴起。

滕文公章句上下原文及译文

滕文公章句上下原文及译文

滕文公章句上下原文及译文一、原文滕文公上原文: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

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

成覸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滕定公薨,世子谓然友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

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

”然友之邹问于孟子。

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

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

’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

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饘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

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

且志曰:‘丧祭从先祖。

’”曰:“吾有所受之也。

”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

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

”然友复之邹问孟子。

孟子曰:“然。

不可以他求者也。

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歠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

草上之风,必偃。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然友反命。

世子曰:“然。

吾今而后知礼之不可不学也。

”滕文公问为国。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

诗云:‘昼尔于茅,夜尔索绹。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民之为事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者乎?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文言文】富贵不能淫文言文翻译及出处

【文言文】富贵不能淫文言文翻译及出处

【文言文】富贵不能淫文言文翻译及出处富贵不能淫是指不受富贵权势所迷惑,明道而行正。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接下来分享具体的富贵不能淫文言文翻译及出处。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把顺从作为首位,是妇人家遵循的行为准则。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得志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富贵不能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滕文公下》是儒家经典《孟子》中的一篇。

《滕文公下》创作于前372年-前289年,隶属于先秦散文。

作品通过孟子和其他人交谈的语录来讲明道理,形象生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孟子三则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

孟子三则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

孟子三则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富贵不能淫不受富贵权势所迷惑,明道而行正;如若将淫释为淫色、荒淫,是现代人见文生意,严格讲偏离本意。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孟子三则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出自战国诗人孟轲的《孟子-滕文公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赏析
贫贱不能移,更通俗的表述应该是贫贱不能放弃。

不能放弃的是什么?是人的理想、道德和一切做人的准则;这是多少年来穷人精神上的寄托,也是多少年来穷人给自己的道德筑下的防洪堤坝。

所谓防洪堤坝,意味着假如没有这么一道堤坝,人就控制不住自己会被卷入滚滚洪流。

贫贱不能移的真正意思是在告诫穷人:贫贱是很容易移的,恰如富贵不能淫实际上富贵是很容易沾染上淫的恶习一样,贫贱很容易使人将贫贱当作不可替代的理由,放弃理想、放弃道德、放弃一切做人的准则。

社会上几乎所有的负面形象,都源自于贫贱。

小姐为了钱可以放弃操行,乞丐为了钱可以放弃尊严,亡命之徒为了钱可以放弃人的进化。

他们几乎都是穷人,都是抵御不住贫贱的冲击而放弃的人,他们的行为也恰恰印证了一句老话: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但是更多的穷人没有放弃,人穷志不穷是他们坚定的信念,古往今来,伟人的故事,几乎就是穷人矢志不渝的故事。

他们所印证的是:贫贱不是放弃的必然前提。

但是这两大类人都只证明了一半,而又混淆了另一半:贫和贱看上去很像是一回事,却不是同一个概念。

贫一定是贱的前提,但是贱不一定是贫的结果。

贫,上面是分,下面是贝,贝是古代货币,一个贝还要分开,那。

富贵不能婬赏析 富贵不能淫翻译及原文

富贵不能婬赏析 富贵不能淫翻译及原文

富贵不能婬赏析富贵不能淫翻译及原文景春曰:“公孙衍yǎ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guàn 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注释景春: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

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

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印。

张仪: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

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焉:怎么,哪里。

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冠,行冠礼。

父命之:父亲给以训导。

命,教导、训诲。

戒:告诫。

下文的“戒”是谨慎的意思。

女家:这里指夫家。

女,同“汝”,你。

夫子:这里指丈夫。

以顺为正者的,妾妇之道也:以顺从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规则。

妾妇,泛指妇女。

旧时婚姻中,男女双方的地位不平等,女子须服从夫家,这是错误的封建伦理。

孟子借此类比纵横家不立足于仁、义、礼等准则,只知道曲意顺从的行事作风。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这里的“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

与民由之: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由,遵从。

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淫:惑乱,迷惑。

这里是指动用法。

移:改变,动摇。

这里是使动用法。

屈:屈服。

这里是使动用法。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孟子译注》。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孟子·滕文公下》原文及翻译译文

《孟子·滕文公下》原文及翻译译文

《孟子·滕文公下》原文及翻译译文1、《孟子·滕文公下》原文及翻译译文《孟子·滕文公下》原文及翻译孟子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最大原则,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

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与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2、《晋文公攻原》原文及翻译译文《晋文公攻原》原文及翻译韩非子原文: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

”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遂罢兵而去。

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

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解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译文: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

统编《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

统编《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

富贵不能淫《孟子·滕文公下》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②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太平。

③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④丈夫之冠也,父命之;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⑤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女儿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⑥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以顺从为标准的,是妇女之道。

⑦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上。

⑧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一、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

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被尊称为“亚圣”。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着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编写的。

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共七篇。

计261章,约3.5万字。

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有关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合称“四书”。

二、书下注释1、诚:真正,确实2、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2、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3、焉:怎么哪里4、冠:行冠礼5、命:教导、训诲6、戒之曰:告诫7、必敬必戒:谨慎8、女,同“汝”,你9、夫子,这里指丈夫10、正:标准,准则11、淫,使惑乱,使迷惑。

移,使改变,使动摇。

屈,使屈服。

三、孟子认为大丈夫的三个标准是:(1)讲仁德、守礼法、合道义(2)无论得志与否,都要坚持原则(3)富贵、贫贱、威武等外部因素不能使之迷惑、动摇、屈服。

富贵不能滛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翻译

富贵不能滛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翻译

这句话译文: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这句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原文如下: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扩展资料:故事背景: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孟子则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孟子的办法是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

这就是他那流传千古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作者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汉族,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氏。

孟子是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代表作《鱼我所欲也》、《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较为偏激。

加封为“亚圣公”,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古诗孟子对滕文公翻译赏析

古诗孟子对滕文公翻译赏析

古诗孟子对滕文公翻译赏析文言文《孟子对滕文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iàn)于齐、楚。

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

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

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

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

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

若夫成功,则天也。

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

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

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

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

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

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

’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

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

’从之者如归市。

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

’效死勿去。

“君请择于斯二者。

【注释】1间于:在之间。

2事:侍奉,动词。

(这里并非通假)。

文中解释为投靠。

3是:这。

4谋:策略。

5及:办到,做到。

6无已:不得已。

这里引申为:一定要说。

7斯:这。

8效死:拼死。

效,献出。

9去:离开。

10是:这就。

11为:行。

【翻译】滕文公问道:“滕国是个小国,(夹)在齐国和楚国的中间,投靠齐国呢,还是投靠楚国呢?”孟子回答说:“谋划这个(问题)不是我力所能及的。

一定要(我)说,就(只)有一个(办法):深挖这护城河,筑牢这城墙,与百姓共同守卫城池、国家,百姓宁可献出生命也不逃离,那么这就可以行得通了。

”滕文公问孟子道:“齐国人将要修筑加固薛城,我很害怕,像这样我可怎么办呢?”孟子回答说:“以往周太王居住邠地的时候,狄人侵犯邠地,他们就迁到岐山之下去居住。

不是选择去做的,实在是不得已啊。

假如你行善政,后代子孙当中一定会有君王的呀。

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原文翻译

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原文翻译

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孔子奚取焉?取非其
此段出自孟子《滕文公下》,翻译成现代文,意思是:
孟子说:“从前,齐景公打猎,用旌旗召唤看护园囿的小吏,小吏不来,景公要杀他。

志士不怕弃尸山沟,勇士不怕丢掉脑袋。

孔子(称赞那个小吏,)取他哪一点呢?取的是,不是他应该接受的召唤标志他就是不去。

如果我不等诸侯的召聘就主动去谒见,那算什么呢?而且所谓委屈一尺可以伸直八尺,是根据利益来说的。

如果只讲利益,那么假使委屈了八尺能伸直一尺而获利,也可以去干么?从前赵简子派王良给自己宠幸小臣奚驾车去打猎,一整天打不到一只鸟。

奚回来报告说:‘(王良)是天下最无能的驾车人。

’有人把这话告诉了王良。

王良说:‘请让我再驾一次。

’经强求后奚才同意,结果一个早晨就猎获了十只鸟。

奚回来报告说:‘王良是天下最能干的驾车人。

’简子说:‘我就叫他专门给你驾车。

’也对王良说了。

王良不肯,说道:‘我为他按规矩驾车,整天打不到一只;不按规矩驾车,一个早上就打到了十只。

《诗经》上说:“不违反驾车规矩,箭一出手就能射中。

”我不习惯给小人驾车,请同意我辞掉这差使。

’驾车的人尚且耻于同(不守规矩的)射手合作,即使这样的合作能猎获堆积如山的禽兽,也不愿去干。

如果背离正道去屈从他们诸侯,那算什么呢?而且你错了:使自己变得不正直的人,是不能够使别人正直的。

”。

富贵不能翻译及原文

富贵不能翻译及原文

富贵不能翻译及原文
1、富贵不能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译文: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这样才是大丈夫。

3、孟子在与纵横家的信徒景春谈论“何为大丈夫”的问题中,提到了这著名的三句话。

在孟子看来,真正的“大丈夫”不应以权势高低论,而是能在内心中稳住“道义之锚”,面对富贵、贫贱、威武等不同人生境遇时,都能坚持“仁,义,礼”的原则,以道进退。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直到现在,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

1。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原文翻译解析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原文翻译解析

《孟⼦·滕⽂公章句下·第九节》原⽂翻译解析滕⽂公章句下·第九节公都⼦⽈:“外⼈皆称夫⼦好辩,敢问何也?”孟⼦⽈:“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天下之⽣久矣,⼀治⼀乱。

当尧之时,⽔逆⾏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书⽈:‘洚⽔警余。

’洚⽔者,洪⽔也。

使禹治之。

禹掘地⽽注之海,驱蛇龙⽽放之菹,⽔由地中⾏,江、淮、河、汉是也。

险阻既远,鸟兽之害⼈者消,然后⼈得平⼟⽽居之。

尧舜既没,圣⼈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所安息,弃⽥以为园囿,使民不得⾐⾷,邪说暴⾏⼜作,园囿污池,沛泽多⽽禽兽⾄,及纣之⾝,天下⼜⼤乱。

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戮之,灭国者五⼗,驱虎豹犀象⽽远之,天下⼤悦。

书⽈:‘丕显哉,⽂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咸以正⽆缺。

’世衰道微,邪说暴⾏有作,⾂弑其君者有之,⼦弑其⽗者有之。

孔⼦惧,作春秋。

春秋,天⼦之事也,是故孔⼦⽈:‘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横议,杨朱墨翟之⾔,盈天下,天下之⾔,不归杨则归墨。

杨⽒为我,是⽆君也;墨⽒兼爱,是⽆⽗也。

⽆⽗⽆君。

是禽兽也。

公明仪⽈:‘庖有肥⾁,厩有肥马,民有饥⾊,野有饿莩,此率兽⽽⾷⼈也。

’杨墨之道不怠,孔⼦之道不着,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仁义充塞,则率兽⾷⼈,⼈将相⾷。

吾为此惧。

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复起,不易吾⾔矣。

昔者禹抑洪⽔,⽽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百姓宁;孔⼦成春秋,⽽乱⾂贼⼦惧。

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

’⽆⽗⽆君,是周公所膺也。

我亦欲正⼈⼼,息邪说,距跛⾏,放淫辞,以承三圣者。

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能⾔距杨墨者,圣⼈之徒也。

译⽂公都⼦说:“别⼈都说先⽣喜好辩论,请问这是为什么呢?”孟⼦说:“我难道喜好辩论么?我是不得已啊!天下有⼈类已经很久了,时⽽太平,时⽽混乱。

滕文公下第二章原文及翻译

滕文公下第二章原文及翻译

滕文公下第二章原文及翻译
原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一安于辨别,天下的争斗就熄灭。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吗?男子行成年礼,父亲对他有所嘱托;女子要出嫁,母亲有所嘱托并送到大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自己的家,必须恭敬,必须谨慎,不要违抗丈夫。

’以顺从作为准则,是为人妻妾的人生道路。

辨别天下众多可辨别的东西,树立天下正确的名位,推行天下最大的道路;如果得志,让人民遵从遵照;如果不得志,就自己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
时不能过度,贫贱时不要动摇改变意志,面对威武之势而不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文言文

孟子滕文公下文言文

以下是《孟子·滕文公下》的原文:
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

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孟子曰:“夫齐王之所不能敬,吾不能敬先王之臣视所产生的结果。

今贤人也,而曰‘枉尺而直寻’,几何必隆也?且如知贤而愈不近流俗,自贤而不见乡里之贤,何况果有贤于齐王者乎?枉尺者,无以成其直寻之志。

且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

’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如知为臣之不易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且之为其有也,以其有也者无也;不之为其无也,以其无也者有也。

物有同乎哉?岂独人也哉?
且夫枉尺寻直者,言仁义也。

举枉错诸直,言仁义也。

如枉尺而直寻,可谓士与?如枉尺而直寻,可谓士与?枉寻者仁义之徒与?
且为人君者,莫之能贤于周文。

周文王立国八百余年,国
治朝平,一王政也。

故为人君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喜任贤则思鼎革以进德;惧谗佞则思端身以息怒;虑壅塞则思原隰会通;乐畋猎则思三驱以为度。

周公曰:‘为虎傅翼也。

’善人为邦百年而后崩,善人为邦百年而后崩,不穖亦不凋。

未有崩而已穖者也。

如崩久矣,将穖焉得固哉?
故后之君子于天下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其言日:‘枉尺寻直’,宜若可为也。

此亦通衢亡羊之路也。

故曰:枉尺寻直者仁义之徒与?”。

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范文

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范文

富贵不能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以下是分享的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
富贵不能淫
先秦佚名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

《孟子·滕文公下》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孟子·滕文公下》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孟子·滕文公下》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6·1 陈代曰①:“不见诸侯,宜若小然②;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

且《志》曰:‘枉尺而直寻③。

’宜若可为也。

”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④,不至,将杀之。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⑤。

孔子奚取焉? 取非其招不往也。

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

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 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⑥,终曰而不获一禽。

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⑦。

’或以告王良。

良曰:‘请复之。

’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

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

’简子曰:‘我使掌与女乘⑧。

’谓王良。

良不可,曰:‘吾为之范我驰驱⑨,终曰不获一;为之诡遇⑩,一朝而获十。

《诗》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11)”我不贯与小人乘(12),请辞。

’御者且羞与射者比;比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

如枉道而从彼,何也? 且子过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注释〕①陈代:孟子弟子。

②宜若:似乎。

小:小节。

③枉:屈。

直:伸。

寻:八尺。

④旌:用彩色羽毛装饰的旗子。

按礼仪,以旌召大夫,以皮冠招虞人。

齐景公做法不合礼节,所以虞人没有来。

⑤元:脑袋。

⑥赵简子:晋国的卿。

王良:著名的御者。

⑦贱工:拙劣的工匠。

⑧掌:专执掌。

⑨范:规范,法度。

⑩诡遇:不合规范、法度。

(11)“《诗》云”以下两句:出自《诗·小雅·车攻》。

(12)贯:同“惯”。

6·2 景春曰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②?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③。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④,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⑤:‘往之女家⑥,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⑦,贫贱不能移⑧,威武不能屈⑨,此之谓大丈夫。

”〔注释〕①景春:孟子时的纵横家。

孟子对滕文公原文及翻译

孟子对滕文公原文及翻译

孟子对滕文公原文及翻译(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孟子对滕文公原文及翻译5.5吾固愿见5.5[原文]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①。

《孟子·滕文公下》原文注释及翻译【精品文档】

《孟子·滕文公下》原文注释及翻译【精品文档】

《孟子·滕文公下》原文注释及翻译
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孟子·滕文公下》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景春①曰:“公孙衍②、张仪③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④。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⑤;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滕文公下》原文注释及翻译
《孟子·滕文公下》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景春①曰:“公孙衍②、张仪③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
居而天下熄④。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
父命之⑤;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
之大道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翻译: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
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
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注释①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

②公孙衍:人名,即魏国人犀首,著名
的说客。

③张仪:魏国人,与苏泰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

致力于游以路横去服
从秦国,与苏泰“合纵”相对。

④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⑤丈夫之冠也,
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

⑥广居、正位、
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读解: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
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孟子则认为公孙衍、
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孟子
的说法含蓄而幽默,只是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也。

”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古人认为,妻道如臣道。

臣对于君,当然也应该顺从,但顺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如果君行不义,臣
就应该劝谏。

妻子对丈夫也是这样,妻子固然应当顺从丈夫,但是,夫君有过,
妻也就当劝说补正。

简言之,应该是“和而不同”。

只有太监小老婆婢女之流,
才是不问是非,以一味顺从为原则,实际上,也就是没有了任何原则。

可见,“妾妇之道”还不能一般性地理解为妇人之道,而实实在在就是“小老婆之道”。

孟子的挖苦是深刻而尖锐的,对公孙衍、张仪之流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了。

遗憾的是,虽然孟子对这种“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已如此痛恨,但两千多年来,这样的
“妾妇”却一直生生不已,层出不穷。

时至今日,一夫一妻已受法律保护,“妾妇”难存,但“妾妇说”却未必不存,甚或还在大行其道哩。

怎么办呢?孟子的办法是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

这就是他那流传千古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怎样做到?那就得“居天下之广居,立
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就还是回到儒学所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上去了。

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也就是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或孟子在另外的地方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尽心上》)那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