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粒度测度实验
实验二 粉尘粒径分级测定实验
粉尘粒径测定试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筛分法测定粉尘粒径分布的方法,作出粒径分布曲线。
二、实验原理
筛分法是用一套不同孔径的筛子进行筛分,称量每个筛子上面筛余粉尘的质量,进一步确定筛下质量累积频率。
三、实验设备和仪器
(1) 圆孔筛1套,直径0.15--0.90mm(20目--100目)。
(2) 百分之一天平,感量0.01g。
(3)药匙,称量纸。
(4 ) 烘箱。
(5) 带拍摇筛机,如无,则人工手摇。
(6) 浅盘和刷(软、硬)。
四、实验步骤
(1)称取冷却后的砂样约l00g,选用一组筛子过筛。
筛子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砂样放在最上面的一只筛中, 用手晃动摇筛或置于振荡器上振荡5-10分钟。
(2)称量在各个筛上的筛余粉尘试样的重量(精确至0.01g)。
所有各筛余重量与底盘中剩余试样重量之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重相比,其差值不应超过1%。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1)分别计算留在各号筛上的筛余百分率,即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
(2)计算通过各号筛的粉尘的筛下累积频率。
(3)根据表1值,以通过筛孔的砂量百分率为纵坐标,以筛孔孔径为横坐标,绘制粉尘筛分级配曲线。
表1筛分记录表。
粉尘粒径分布测定实验
粉尘粒径分布测定实验一、原理:除尘系统所处理的粉尘均具有一定的粒度分布。
粉尘的分散度不同,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影响程度和适用的除尘机理就不同。
对粉尘的粒径分布进行测定可以为除尘器的设计、选用及除尘机理的研究提供基本的数据。
粉尘粒径分布的测定方法包括有巴柯离心分级测定法,液体重力沉降法(移液管法)和惯性冲击法等。
本装置系统为液体重力沉降法(移液管法)。
液体重力沉降法(移液管法)是根据不同大小的粒子在重力作用下,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各不相同这一原理进行的。
粒子在液体介质中作等速自然沉降时所具有的速度称为沉降速度,而沉降速度是沉降高度与沉降时间的比值。
通过对混合均匀的颗粒物悬浮液在不同沉降时间、不同沉降高度上取出一定量的液体,称量出其所含有的粉体质量,便可通过斯托克斯公式及沉降速度、时间和高度的关系求出。
二、系统构成:系统主要包括液体重力沉降瓶、称量瓶、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作恒温水浴等。
(图)三、技术参数:1、环境温度:5℃~40℃、2、可在0~100μm自由选择分为3段(≤40μm、≤30μm、≤20μm)。
3、装置尺寸:1000×500×1200四、实验装置的组成和规:1、沉降瓶3只;2、移液管1只;3、带三通活塞的10mL容器3只;4、称量瓶5只;5、注射器大小各1只;6、乳胶皮管3根。
7、透明有机玻璃制作恒温水浴1套、8、控制温度系统1套、9、防水面板及不锈钢实验台架1套五、辅助设备(由用户自备):烘箱、分析天平、干燥器等。
移液管法测定粉尘粒径分布一、实验目的:掌握液体重力沉降法(移液管法)测定粉尘粒径分布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液体重力沉降法是根据不同大小的粒子在重力作用下,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各不相同这一原理而得到的。
粒子在液体(或气体)介质中作等速自然沉降时所具有的速度,称为沉降速度,其大小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υt=(ρp-ρL)gd2p18μ(2-10-1)式中:υt——粒子的沉降速度,cm/s;μ——液体的动力黏度,g/(cm·s)ρp——粒子的真密度,g/m3;ρL——液体的真密度,g/m3;g——重力加速度,cm/s2;d p——粒子的直径,cm。
筛分法测定粉尘粒度分布
筛分法测定粉尘粒度分布实验 2 筛分法测定粉尘粒度分布一、实验内容与目的用筛分法测定粉尘的粒度分布,掌握其测定和计算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标准筛、分析天平、电热鼓风箱、干燥器等。
三、基本理论和实验步骤1 概述粉尘的粒径对球形尘粒来说,是指它的直径。
实际的尘粒大多是不规则的,一般也用“粒径”来衡量其大小,必须用颗粒标定的几何长度及其他物理性能如在液态或气态介质中的沉降速度,对光的吸收或散射等间接测量的方法去确定粉尘的粒径。
采用何种形式表示粉尘粒径,取决于测定的目的和粉尘所处的工况状态。
同一粉尘按不同定义所得的粒径,不但数值不同,应用场合也不一样。
在选取粒径测定方法时,除需考虑方法本身的精度、操作难易及费用等因素外,还应特别注意测定的目的和应用场合。
不同的粒径测定方法,得出不同概念的粒径。
在给出或应用粒径分析结果时,还必须说明或了解所用的测定方法筛分法是测定粉尘粒度质量分布的一种较简单和通用的方法,其测定的原理是使尘样依次通过一套筛孔渐小的标准筛网,按尘粒大小不同进行机械分离。
根据分离的结果计算粉尘的筛上质量百分比和筛下质量百分比。
筛上质量百分比指的是:某一筛孔(径)的筛上残留粒子与该试样的全部粒子的质量比。
而试样在各级筛孔(或各组孔径)上的筛上质量百分数,即组成该粉尘试样的筛上分布;相应地,小于某一筛孔(径)的筛下粉尘粒子与试样全部粒子的重量比即为筛下质量百分比,试样在各级筛孔(或各组孔径)下的筛下质量百分数即组成粉尘试样的筛下分布。
实际上,常用筛上累积百分数R%或筛下累积百分数D%表示粒子的分布状态。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R=1-D。
筛分法适用于分析80%的粒子粒径大于44 微米的粉尘。
2、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1”分取粉尘样品,将其放入烘箱中烘干,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2)检查标准振筛机能否正常工作,清扫标准振筛网。
(3)称取100 克标准试样,放入标准筛顶层,把套筛装夹牢靠。
(4)接通电源,将标准试样振筛15 分钟。
粉体粒度测试实验报告
粉体粒度测试实验报告粉体粒度测试实验报告引言粉体粒度是指粉体颗粒的大小分布情况,对于许多工业领域来说,粉体粒度的控制和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不同的测试方法和仪器,对不同粉体样品的粒度进行测量和分析,以便深入了解粉体的物理性质和应用特点。
实验设备和方法1. 设备本实验使用了激光粒度仪和电子显微镜两种主要设备。
激光粒度仪能够通过散射光的方式,快速准确地测量粉体粒度分布。
电子显微镜则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粉体颗粒形貌和表面特征信息。
2. 样品准备我们选择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粉体样品进行测试,分别是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和食品添加剂。
每种样品都经过精细研磨和筛分处理,以确保样品的均匀性和可靠性。
3. 测试步骤首先,我们使用激光粒度仪对样品进行测试。
将样品放入仪器中,通过激光的照射,测量粉体颗粒的散射光强度,并根据散射光的特征计算出粉体的粒度分布。
然后,我们使用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观察和拍摄,以获取更加详细的粒度和形貌信息。
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金属粉末经过测试,金属粉末的粒度分布主要集中在10-50微米之间,呈现出较为均匀的分布特征。
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金属粉末颗粒表面较为光滑,形状规则,没有明显的凹凸和气孔。
这种粉末粒度适中,适合用于金属材料的加工和制备。
2. 陶瓷粉末陶瓷粉末的粒度分布相对较宽,主要分布在1-100微米之间。
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陶瓷粉末颗粒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存在一定数量的微小颗粒和孔隙。
这种粉末粒度分布广泛,适合用于陶瓷材料的制备和涂料的添加。
3.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粉体粒度要求相对较高,需要粒度分布较为均匀,颗粒形状规则。
经过测试,食品添加剂的粒度主要分布在1-100微米之间,整体呈现出较为均匀的分布特征。
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食品添加剂颗粒表面光滑,形状规则,没有明显的杂质和气孔。
这种粉末粒度适中,适合用于食品加工和调味品的制备。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使用了激光粒度仪和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类型的粉体样品进行了粒度测试和分析。
粉尘粒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粉尘粒径分布的基本概念和测定方法。
2. 掌握使用粉尘粒径分布测定仪进行实验的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粉尘粒径分布的特点及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粉尘粒径分布是指不同粒径的粉尘颗粒在粉尘总量中所占的比例。
粉尘粒径分布对环境质量、人类健康以及工业生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粉尘粒径分布测定仪,通过激光散射原理,对粉尘样品进行粒径分布的测定。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粉尘粒径分布测定仪2. 粉尘采样器3. 粉尘样品4. 电子天平5. 移液管6. 蒸馏水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2. 使用粉尘采样器采集一定量的粉尘样品,并将其放入称量瓶中。
3. 将称量瓶放入电子天平中,称量粉尘样品的质量。
4. 将称量瓶中的粉尘样品转移到粉尘粒径分布测定仪的样品池中。
5. 打开仪器,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测定粉尘粒径分布。
6.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粉尘粒径分布特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如下:| 粒径(μm) | 粒径占比(%) || :--------: | :----------: || 0.1 | 5.2 || 0.2 | 12.5 || 0.3 | 20.0 || 0.4 | 25.0 || 0.5 | 22.5 || 0.6 | 15.0 || 0.7 | 7.5 || 0.8 | 5.0 |2. 分析: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该粉尘样品的粒径主要集中在0.3μm到0.5μm之间,占比达到67.5%。
这说明该粉尘样品具有较强的悬浮性,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此外,实验结果还显示,该粉尘样品的粒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粒径越小,占比越大。
这可能与粉尘的来源和产生过程有关。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粉尘粒径分布的测定方法,了解了粉尘粒径分布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2. 实验结果表明,该粉尘样品的粒径主要集中在0.3μm到0.5μm之间,具有较强的悬浮性,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粉尘粒径分布测定实验报告
粉尘粒径分布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粉尘粒径分布测定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粉尘粒径分布测定,了解粉尘颗粒的大小分布情况,为工业生产中的粉尘控制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
粉尘粒径分布测定是通过粒径分析仪对粉尘样品进行测试,得出粉尘颗粒的大小分布情况。
粒径分析仪是一种基于激光散射原理的仪器,通过激光束照射样品,测量样品中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从而得出粒径分布曲线。
三、实验步骤
1.准备样品:将待测粉尘样品放入样品瓶中,并加入适量的稀释液。
2.打开粒径分析仪,进行预热和校准。
3.将样品瓶放入粒径分析仪中,启动测试程序。
4.测试完成后,得到粉尘颗粒的大小分布曲线。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粒径分析仪测试,得到了粉尘颗粒的大小分布曲线。
从曲线可以看出,粉尘颗粒的大小分布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0.1-10微米之间。
其中,0.5-5微米的颗粒占总颗粒数的比例最高,达到了70%以上。
五、实验结论
通过粉尘粒径分布测定实验,我们了解了粉尘颗粒的大小分布情况。
在工业生产中,应根据粉尘颗粒的大小分布情况,采取相应的粉尘控制措施,以保障工人的健康和生产环境的安全。
六、实验注意事项
1.操作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和口罩,避免吸入粉尘。
2.样品瓶和稀释液应保持清洁,避免杂质的干扰。
3.粒径分析仪应定期校准和维护,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洗仪器和样品瓶,避免残留物的影响。
粉末粒度测试实验报告
粉末粒度测试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粉末粒度测试实验目的:通过粉末粒度测试,确定材料颗粒的平均粒径及大小分布情况,为材料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实验原理:粉末的粒度是指颗粒的大小。
常用的粒度分析方法有筛分法、激光粒度分析法等。
本实验使用的是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测试。
该仪器通过激光照射粉末样品,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分布,从而获得粉末的粒径分布情况。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待测试的粉末样品取出,并加以充分搅拌,使样品均匀。
2. 调节仪器参数:打开激光粒度分析仪,根据样品特性调节适当的激光功率、散射角度以及测量时间等参数。
3. 校正仪器: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零点校正、灵敏度校正等操作,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测试样品:将经过搅拌的粉末样品加入样品盖板,放入仪器中,开始测试。
5. 数据分析:通过仪器自动计算和生成粒度分布曲线,并得出平均粒径等相关数据。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根据激光粒度分析仪的测试结果,得到了粉末样品的粒径分布曲线和平均粒径。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粉末样品的平均粒径为Xμm,说明样品的颗粒大小较为均匀。
2. 样品的粒径分布曲线呈现正态分布或偏态分布等特点,说明样品中存在不同粒径的颗粒。
3. 可以通过对粒径分布曲线的分析,进一步得到样品中粒径较大颗粒和微粒的分布情况,为材料的应用提供指导。
实验讨论及误差分析:在进行粉末粒度测试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样品制备的不均匀性:如果样品制备不均匀,会导致在测量过程中产生偏差。
因此,在实验中需充分搅拌样品,以保证样品的均匀性。
2. 仪器误差:激光粒度分析仪本身存在一定的误差。
使用过程中,需要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校正和操作,以减小仪器误差的影响。
3. 测量环境的影响: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也会对测试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好实验环境,尽量减小外界因素的干扰。
实验总结:通过粉末粒度测试,我们可以得到样品的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情况。
粉体粒度测试实验指导书
粉体粒度测试实验指导书实验六粉体材料的粒度分析⼀、实验⽬的1.了解粉体颗粒度的物理意义及其在科研与⽣产中的作⽤;2.掌握颗粒度的测试原理及测试⽅法;3.学会激光法测粒度的基本操作程序。
⼆、实验原理粒度测试是通过特定的仪器和⽅法对粉体粒度特性进⾏表征的⼀项实验⼯作。
粉体在我们⽇常⽣活和⼯农业⽣产中的应⽤⾮常⼴泛,我们常见的⼯业原料和产品如⽔泥、涂料、碳酸钙、⾼岭⼟、滑⽯粉等。
在的不同应⽤领域中,对粉体特性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在所有反映粉体特性的指标中,粒度分布是所有应⽤领域中最受关注的⼀项指标,所以客观真实地反映粉体的粒度分布是⼀项⾮常重要的⼯作。
1.粒度测试的基本知识(1)颗粒:颗粒是在⼀定尺⼨范围内具有特定形状的⼏何体,如图1所⽰。
颗粒不仅指固体颗粒,还有雾滴、油珠等液体颗粒。
由⼤量不同尺⼨的颗粒组成的颗粒群称为粉体。
(2)等效粒径:由于颗粒的形状多为不规则体,因此⽤⼀个数值很难描述⼀个三维⼏何体的⼤⼩。
只有球型颗粒可以⽤⼀个数值来描述它的⼤⼩,因此引⼊等效粒径的概念。
等效粒径是指当⼀个颗粒的某⼀物理特性与同质的球形颗粒相同或相近时,我们就⽤该球形颗粒的直径来代表这个实际颗粒的直径,见图2。
那么这个球形颗粒的粒径就是该实际颗粒的等效粒径。
V圆柱=V球图1颗粒⼀般形状图2等效粒径(3)粒度分布:⽤特定的仪器和⽅法反映出的不同粒径颗粒占粉体总量的百分数。
有区间分布和累计分布两种形式。
区间分布⼜称为微分分布或频率分布,它表⽰⼀系列粒径区间中颗粒的百分含量。
累计分布也叫积分分布,它表⽰⼩于或⼤于某粒径颗粒的百分含量。
2.粒度测试中的典型数据(1)体积平均径D[4,3]和⾯积平均径D[3,2]:D[4,3]是⼀个通过体积分布计算出来的表⽰平均粒度的数据;D[3,2]是⼀个通过⾯积分布计算出来的表⽰平均粒度的数据。
它们是激光粒度测试中的⼀个重要的测试结果。
(2)中值:也叫中位径或D50,表⽰累计50%点的直径(类似的,D10表⽰累计10%点的直径;D90,表⽰累计90%点的直径)。
粉尘粒度测度实验
粉尘度粒度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用光散射的方法测定粉尘粒径分布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根据光学衍射和散射原理,光电探测器把检测到的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在这些电信号中包含有颗粒粒径大小及分布的信息,电信号经放大后,输入到计算机,计算机根据测得的衍射和散射光能值,求出粒度分布的相关数据,并将全部测量结果打印输出。
图1 激光粒度测试仪原理示意图三、操作步骤1.开仪器和电脑电源,开电源前先检查电源是否正常,接地是否良好;2.为保证测试的准确性,仪器应预热20~30分钟,再进行测试;3.打开水开关;运行桌面快捷文件“JL-1166”;4.点击“仪器调零”,会出现两种情况:A.显示“请按空白测试”,表示仪器可以通讯,状态正常;B.显示“仪器调零请等待”,字没有变化,表示仪器与电脑之间没有通讯,此时:请点击:“系统设置-系统设置”,弹出“选择串口号数”对话框,如果当前串口号数为“1”,修改为“2”,仪器就可以通讯了(也可以运行TZ.exe文件修改)。
5.点击“半自动清洗”,继续点击“循环泵”和“进水”。
待样品分散池内无气泡排出,点击“空白测试”,出现“状态正常请加粉测试”。
注:如果使用环境没有水源,只需在提示自动进水时由人工进水(推荐方法)。
也可以选用半自动清洗,由人工进水,往样品分散池内注入三分之二清水,点击“半自动清洗-循环泵”。
待样品分散池内无气泡排出,点击“空白测试”,出现“状态正常请加粉测试”。
6.此时,点击“加粉准备”,在样品池中加入适量粉末(约0.1~0.5g,不同粉体加入量不尽相同,应保证相对加入量显示在50~85之间,另加1~2滴分散剂;7.电脑自动完成第一次测试,显示数据后,可继续点击“测试”,此时:以下表数据进行判断分档测试。
见下表:8.反复点击“测试”3~5次,待数据稳定后,点击“保存文件”,输入文件名,点击“保存”(保存文件默认在当前文件夹中的JL子文件夹中);9.测试完毕后要及时点击“全自动清洗”,自动进行仪器内部管道循环清洗;注:如果是使用半自动测试,测试完毕后,同样点击“全自动清洗”,待样品分散池内完全排完水后,及进注入清水至样品分散池,水位约在三分之二,此动作人工替代进水阀动作,直至清洗完毕。
粉末粒度分布的测量
工程材料实验教学中心
Rise-2006 激光粒度分析仪光路设计图
Rise-2006 激光粒度分析仪采用全量程米氏散射理论,充 分考虑到被测颗粒和分散介质的折射率等光学性质设计的 测量装置,能够准确测量出颗粒群的粒度分布,光路设计 如上图。
整理课件
工程材料实验教学中心
Rise-2006 激光粒度分析仪采用无约束拟合反演 算法,这种方法是测试前对颗粒群不做任何假设, 通过光强直接计算出颗粒群的粒度分布。该法的 前提是合理的探测器设计和粒度分级,否则,使 用无约束拟合反演可能会产生不稳定的解或者无 解。Rise-2006 激光粒度分析仪采用最优的三维 非均匀性交叉探测器阵列,从而能够准确测量颗 粒粒度分布。
整理课件
工程材料实验教学中心
超声时间:触摸式按键连续调节,设置时间数字显示,可 根据需要设置超声时间。 超声强度:采用100W大功率超声器,能够充分分散易团聚 颗粒。 搅拌混合系统:搅拌速度触摸式按键连续调节,设置速度 数字显示,可根据需要(如颗粒大小和分散介质等)连续 调节至所需速度,既保证被测样品充分混合,又可避免因 搅拌速度过快产生气泡造成的测试误差。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工程材料实验教学中心
4. 点进入测试按钮,使测试软件进入基准测量状态,系 统自动记录10次基准的测量平均结果。刷新完10次后,按 下下步按钮,系统进入动态测试状态; 5. 关闭循环泵和搅拌,抬起搅拌面板,将适量样品(根 据遮光比控制加入样品的量)放入样品池中,如有必要可 加入相应的分散剂; 6. 启动超声,并根据被测样品的分散难易程度选择适当 的超声时间(一般为1-10分钟);
材料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粉末粒度分布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粉末粒度的基本原理; 2.掌握粉末粒度分布的测量及分析方法。
粉尘粒径分布测定实验
对颗粒群的衍射,各颗粒级的多少决定着 对应各特定角处获得的光能量的大小,各 特定角光能量在总光能量中的比例,应反 映着各颗粒级的分布丰度。按照这一思路 可建立表征粒度级丰度与各特定角处获取 的光能量的数学物理模型,进而研制仪器, 测量光能,由特定角度测得的光能与总光 能的比较推出颗粒群相应粒径级的丰度比 例量。
实验一: 实验一:粉尘粒径分布测定
Measurement of particle-size distributio操作和应 用技术; 2、掌握粉尘粒度的激光粒度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光在传播中,波前受到与波长尺度相当的 隙孔或颗粒的限制,以受限波前处各元波 为源的发射在空间干涉而产生衍射和散射, 衍射和散射的光能的空间(角度)分布与 光波波长和隙孔或颗粒的尺度有关。用激 光做光源,光为波长一定的单色光后,衍 射和散射的光能的空间(角度)分布就只 与粒径有关。
技术参数 LS-pop(6)型激光粒度分析仪 1. 测试范围:0.2~500µm 2. 进样方式:湿法,循环进样器和静态样品池 3. 重复性误差:<3% <3% 4. 测试时间:1-2分钟 5. 独立探测单元数:32 6. 光源种类:氦-氖激光,功率:2.0 mW,波长: 0.6328 µm 7. 工作环境:温度:5-35℃,湿度:<85% 8. 输出项目:粒度分布表、粒度分布曲线、平均 粒径、中位径、比表面积等
五、实验数据的记录和整理
六、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主要特点 1. 只测量前向散射光,测量下限达到0.2µm, 实际测量范围国内先进。 2. 全量程测量,勿需更换镜头,使用更方 便。 3. 性能价格比高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测试操作简便快捷:放入分散介质和被测样品, 启动超生发生器使样品充分分散,然后启动循环 泵,实际的测试过程只有几秒钟。测试结果以粒 度分布数据表、分布曲线、比表面积、D10、D50、 D90等方式显示、打印和记录. 输出数据丰富直观:本仪器的软件可以在各种 计算机视窗平台上运行,具有操作简单直观的特 点,不仅对样品进行动态检测,而且具有强大的 数据处理与输出功能,用户可以选择和设计最理想 的表格和图形输出。
粉尘粒径分布测定实验—安德逊移液管法
粉尘粒径分布测定实验—安德逊移液管法通风与除尘中所研究的粉尘都是由许多大小不同粉尘粒子所组成的聚合体。
粉尘的粒径分布也叫分散度—即粉尘中各种粒径或粒径范围的尘粒所占的百分数。
以数量统计形式表征的粉尘粒径布称为粉尘粒径数量分布;以质量统计形式表征的粉尘粒径分布称为粉尘粒径质量分布。
粉尘的粒径分布不同,其对人体到的危害以及除尘的机理也都不同,掌握粉尘的粒径分布是进行除尘器设计和研究的基本条件。
一、实验目的(1) 掌握使用移液管法测定粉体粒度分布的原理和方法; (2) 加深对Stokes 颗粒沉降速度方程的理解,灵活运用该方程; (3) 根据粒度测试数据,能作出粒度累积分布曲线主频率分布曲线。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使用液体重力沉降法(安德逊移液管法)来测定分析粉尘的粒径分布。
液体重力沉降法是根据不同大小的粒子在重力作用下,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各不相同这一原理而得到的。
粒子在液体(或气体)介质中作等速自然沉降时所具有的速度,称为沉降速度,其大小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
μρρ18)(2pL p t gd v -=(1)式中:v t — 粒子的沉降速度,cm/s ; μ — 液体的动力黏度,g/(cm ·s)ρp — 粒子的真密度, g/cm 3; ρL — 液体的密度,g/cm 3 g — 重力加速度,981cm/s 2; d p —粒子的直径, cm 。
由式(1)可得gtHgv d L p L p tp )(18)(18ρρμρρμ-=-=(2)这样,粒径便可以根据其沉降速度求得。
由于沉降速度是沉降高度与沉降时间的比值,以此替换沉降速度。
使上式变为2)(18pL p gd Ht ρρμ-=(3) 式中:H — 粒子的沉降高度,cm ; t — 粒子的沉降时间,s 粒子在液体中沉降情况可用图1表示。
粉样放入玻璃瓶内某种液体介质中,经搅拌后,使粉样均匀地扩散在整个液体中,如图1中状态甲。
经过t 1后,因重力作用,悬浮体由状态甲变为状态乙。
尘埃粒子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空气中尘埃粒子的含量及分布情况。
2. 掌握尘埃粒子测定方法及实验操作技巧。
3. 分析空气中尘埃粒子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尘埃粒子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其直径一般在0.1~10微米之间。
尘埃粒子对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本实验采用五格计数法,通过显微镜观察载玻片上的尘埃粒子数量,从而测定空气中尘埃粒子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载玻片、凡士林、缝衣针、透明胶带、表面皿、明胶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计时器、量筒、温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载玻片洗净,用缝衣针挑取适量凡士林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上,形成一层薄膜。
用透明胶带固定载玻片,确保其平整。
2. 采样:将表面皿放置在采样地点,静置1~2天,使尘埃粒子沉降在表面皿上。
3. 观察与计数:将表面皿上的尘埃粒子转移到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
采用五格计数法,计算每格内尘埃粒子的数量,再求平均值。
4. 数据处理:根据五格计数法,将5格上落有灰尘的总数除以表面皿上总体灰尘数,得到空气中尘埃粒子指数。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空气中尘埃粒子的含量及分布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本实验在采样地点连续采样5天,每天采样一次,共获得25组实验数据。
根据五格计数法,计算出空气中尘埃粒子指数。
2. 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空气中尘埃粒子的含量与以下因素有关:(1)时间:采样时间不同,空气中尘埃粒子的含量存在差异。
早晨和傍晚空气中尘埃粒子含量较高,中午较低。
(2)天气:晴天空气中尘埃粒子含量较高,阴天较低。
(3)地点:城市地区空气中尘埃粒子含量较高,郊区较低。
六、实验结论1. 空气中尘埃粒子的含量受时间、天气和地点等因素的影响。
2.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尘埃粒子测定方法及实验操作技巧。
3. 了解空气中尘埃粒子的含量及分布情况,为改善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七、实验感想与体会1. 实验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粉尘粒径分布测定实验报告(一)
粉尘粒径分布测定实验报告(一)
粉尘粒径分布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了解粉尘的粒径分布规律,掌握测量粉尘粒径分布的方法。
实验原理
粉尘的粒径分布可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出。
在此实验中,选择激光粒度分析仪,该仪器通过可见光激光器照射样品,利用样品中散射的光信号,推算出样品的粒径分布。
实验步骤
1.将样品放入激光粒度分析仪的样品槽中;
2.打开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预热,直到稳定;
3.点击“开始测量”按钮,等待数分钟,直到测量结果出现;
4.查看测量结果,了解样品的粒径分布情况。
实验结果
样品的粒径分布如下:
粒径(μm)数量(个)
0.1 120
0.2 180
0.3 200
0.4 150
0.5 100
0.6 80
0.7 50
结论
从上表可知,样品的粒径主要分布在0.2~0.4μm之间,且粒径分布越往两侧越稀疏。
实验注意事项
1.操作仪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损坏仪器和伤害人身安全;
2.样品放入槽中时要均匀分布;
3.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取决于样品的品质和仪器的准确性。
实验感想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如何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粉尘的粒径分布,并深刻认识到粉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同时,实验过程中注意了操作仪器的安全问题,加强了对粉尘测量的认知。
本次实验还帮助我加深了对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理解,以及有效地总结和归纳实验结果的能力。
在今后的科研实践中,我将深入学习粉尘测量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在实验中不断探索与尝试,提高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环境工程筛分法测定粉尘粒度分布
量瓶中称重,记录重量W 2(称量瓶+滤纸+ 湿污泥),将湿滤饼、滤纸和称量瓶一起
放进烘箱在103 ℃下烘干2h,冷却称重, 记录重量W 3(称量瓶+滤纸+干污泥),最 后计算滤饼含水率
• 3.污泥过滤实验
• 1). 在布氏漏斗的陶瓷承托网上放上大小适 宜的定量滤纸(滤纸已在103 ℃烘干2h, 滤纸与称量瓶烘干称重为W 4)并用少许蒸 馏水润湿,使滤纸与布氏漏斗完全贴合。 将铺好滤纸的布氏漏斗(连橡皮塞)盖到 抽滤筒上,使漏斗的下口对准内部的量筒 口,最后压紧。
• 同实验2, • 配样时加入絮凝剂HPAM
实验4驻波管法测定吸声材料的 吸声系数
• 测量原理
• 驻波管为一金属(塑料)直管,它的一端可 以用夹具安装试件,另一端接好扬声器,声频 讯号由声频发生器产生,经放大器进行放大, 由扬声器发出单频声波,声波在驻波管内传播 ,由于管径较小,与音频声波的波长相比,可 近似将声波面看作为平面入射波,沿管内直线 传播;当入射到试件后,进行反射,由于反射 波与入射波传递的方向和相位相反,声压产生 叠加,干涉而形成驻波,并在管内某个位置上 形成声压极大值Pmax( ),t和声压极较小值 Pmin,其间距为l/4波长。
• (5)接通电源,将标准试样振筛30分钟。 如无振动装置,用人工筛分。
• (6)振筛完毕后,逐个称量各级筛上和底 盘上的粉尘质量,每次称量到0.2 克,各级 筛上及底盘上的粉尘量之和不少于取样量 的99%,总和与取样的差额一般加到底盘 上颗粒质量数中,将测定的数据记入表
实验2污泥比阻测定实验
• 1.湿污泥含固浓度
• 4). 将湿污泥试样倒入漏斗,静置5s,记录 此时滤液体积,记为V0。
粉尘分散度测定实验报告
粉尘分散度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粉尘分散度是指粉尘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情况,它对于评估粉尘的危害程度、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以及研究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方法,了解所测粉尘的粒径分布特征,并对其危害程度进行初步评估。
二、实验原理粉尘分散度的测定通常采用显微镜法。
将采集的粉尘样本制成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不同粒径范围内的粉尘颗粒数量,通过计算得出粉尘分散度。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显微镜:带有目镜测微尺和物镜测微尺。
2、载玻片、盖玻片。
3、采样器:用于采集粉尘样本。
4、分散剂:如无水乙醇。
5、小玻璃棒、滴管。
四、实验步骤1、粉尘样本采集使用合适的采样器在产生粉尘的工作场所进行采样,确保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粉尘样本。
2、样本制备(1)将采集到的粉尘样本放入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用玻璃棒搅拌均匀,使粉尘充分分散。
(2)用滴管吸取分散后的粉尘悬浮液,滴在载玻片上,制成涂片。
涂片应均匀、薄厚适中。
(3)待涂片自然干燥后,盖上盖玻片。
3、显微镜观察与测量(1)将制备好的涂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找到粉尘颗粒分布较为均匀的区域,然后转换到高倍镜进行观察。
(2)使用目镜测微尺和物镜测微尺对粉尘颗粒进行测量。
目镜测微尺用于确定粉尘颗粒的直径,物镜测微尺用于校准目镜测微尺的刻度。
4、数据记录与统计(1)按照粉尘颗粒的直径大小,将其分为不同的粒径区间,如<2μm、2 5μm、5 10μm、>10μm 等。
(2)分别记录每个粒径区间内的粉尘颗粒数量。
5、计算粉尘分散度(1)计算每个粒径区间内的粉尘颗粒数量占总颗粒数量的百分比。
(2)以粒径区间为横坐标,分散度百分比为纵坐标,绘制粉尘分散度曲线。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以下是本次实验所记录的数据和计算得出的粉尘分散度结果:|粒径区间(μm)|颗粒数量|分散度(%)||||||<2 | 120 | 30 || 2 5 | 80 | 20 || 5 10 | 100 | 25 ||>10 | 100 | 25 |根据上述数据绘制的粉尘分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此处插入粉尘分散度曲线图片六、结果分析与讨论1、从实验结果来看,所测粉尘中粒径小于2μm 的颗粒占比为 30%,这部分细小颗粒容易进入人体肺部深处,对健康的危害较大。
粒度测试原理
粒度测试原理
粒度测试,是通过特定的仪器和方法对粉体粒度特性进行表征的一项实验工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粒度测试原理:
1. 筛分法:利用具有一定孔径的标准筛对粉体进行筛分,通过测量不同筛网上筛余物的质量或数量,确定粉体的粒度分布。
这种方法适用于粗粒度的粉体。
2. 沉降法:根据不同粒度的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不同,通过测量颗粒在液体中沉降的时间或距离,来确定颗粒的粒度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细粒度的粉体。
3. 激光衍射法:利用激光束照射到粉体上,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来计算粉体的粒度分布。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测量大量颗粒的粒度,适用于中等粒度范围的粉体。
4. 动态光散射法:通过测量粉体在溶液中布朗运动引起的散射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来计算颗粒的粒度和粒度分布。
这种方法适用于纳米级别的超细粉体。
5. 电镜法:使用电子显微镜对粉体进行观察,通过测量颗粒的尺寸和形状,来确定粒度分布。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粒度信
息,但通常只适用于小批量的样本。
实验四 粉体粒度分布的测定(筛析法)
实验四粉体粒度分布的测定(筛析法)一、目的意义1、了解筛析法测粉体粒度分布的原理和方法。
2、根据筛分析数据绘制粒度累积分布曲线和频率分布曲线。
二、实验原理粒度分布通常是指某一粒径或某一粒径范围的颗粒在整个粉体中占多大的比例。
它可用简单的表格、绘图和函数形式表示颗粒群粒径的分布状态。
颗粒的粒度、粒度分布及形状能显著影响粉末及其产品的性质和用途。
例如,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与其细度有关,陶瓷原料和坯釉料的粒度及粒度分布影响着许多工艺性能和理化性能,磨料的粒度及粒度分布决定其质量等级等。
为了掌握生产线的工作情况和产品是否合格,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时取样并对产品进行粒度分布的检验,粉碎和分级也需要测量粒度。
粒度测定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筛分法、沉降法、激光法、小孔通过法、吸附法等。
本实验用筛分法和沉积天平法测粉体粒度分布。
筛分法是最简单的也是用得最早和应用最广泛的粒度测定方法,利用筛分方法不仅可以测定粒度分布,而且通过绘制累积粒度特性曲线,还可得到累积产率50%时的平均粒度。
本实验用筛分法测粉体粒度分布。
1、测试方法概述筛析法是让粉体试样通过一系列不同筛孔的标准筛,将其分离成若干个粒级,分别称重,求得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粒度分布。
筛析法适用约100mm至20μm之间的粒度分布测量。
如采用电成形筛(微孔筛),其筛孔尺寸可小至5μm,甚至更小。
筛孔的大小习惯上用“目”表示,其含义是每英寸(25.4mm)长度上筛孔的数目,也有用1cm长度上的孔数或1cm2筛面上的孔数表示的,还有的直接用筛孔的尺寸来表示。
筛分法常使用标准套筛,泰勒标准筛制:泰勒筛制的分度是以200目筛孔尺寸0.074mm为基准,乘或除以主模数方根(1.141)的n次方(n =1,2,3……),就得到较200粗或细的筛孔尺寸,如果数2的四次方根(1.1892)的n次方去乘或除0.074mm,就可以得到分度更细的一系列的筛孔尺寸。
目数,就是孔数,就是每平方英寸上的孔数目。
粉尘的粒径分布测定
粉尘的粒径分布测定一、实验目的1、 了解LS900激光粒度分析仪的工作原理;2、 了解不同粉尘粒度的分布情况;3、 掌握LS900激光粒度分析仪的基本操作;二、实验原理(1) 基础知识——颗粒对光的散射理论众所周知,光是一种电磁波。
它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颗粒时,将与之相互作用,其中的一部分将偏离原来的行进方向,称之为散射,如图1所示:图1 光的散射现象示意图当颗粒是均匀、各向同性的圆球时,可以根据Maxwell 电磁波方程严格地推算出散射光场的强度分布,称为Mie 散射理论,摘录如下:{}21)(cos )(cos )1(12∑∞=+++=l l l l l a b a l l l I θτθπ {}21)(cos )(cos )1(12∑∞=+++=l ll l l b a b l l l I θτθπ其中I a 和I b 分别表示垂直偏振光和水平偏振光的散射光强;θ表示散射角,a l 和b l 的表达式分别如下:)ˆ`()()ˆ()(ˆ)ˆ`()()ˆ()`(ˆ)1()`1(q n q q n q nq n q q n q n a l l l l l l l l l ϕζϕζϕϕϕϕ--=)ˆ`()()ˆ(`)(ˆ)ˆ()`()ˆ(`)(ˆ)`1()1(q n q q n q n q n q q n q n b l l l l l l l l l ϕζϕζϕϕϕϕ--= 此地,ωπσ4(1ˆi n +∈∈=介),0λωc =,r q 介λπ2=;式中,介∈为介质的介电常数,∈为散射粒子的介电常数,σ为电导率,0λ和介λ分别为真空和介质中的光波长,r 为粒子半径,而)(2)(21q J qq l l +=πϕ)()()()1(q i q q l l χϕζ+= 其中)(2)(21q N q q l l +-=πχ 这里)(21q J l +和)(21q N l +分别是第一类Bessel 函数和诺俟曼函数。
测定粉尘粒径
实验粉尘粒径及分布测定一.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粉尘粒径的大小与除尘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粉尘粒径大小的测定示研究通风除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以下目的:1.掌握光学法测定粉尘粒径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方法。
2.了解偏光显微镜的构造原理以及操作方法。
3.学会与粉尘粒径分布有关的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4.. 学习激光粒径分布仪的使用二.实验原理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测定的粉尘的粒径为投影粒径,包括面积等分径(Martin径)、定向径(Feret径)、长径、短径。
为便于操作,本实验使用定向直径。
在显微镜下测定光片中粉尘投影粒径的大小,通常使用带有刻度的接目镜来进行,这种接目镜的十字丝上刻有100个小格(又称刻度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因物镜放大倍数的不同而异。
通过观测物台微尺给定长度的刻度,便可以确定目镜刻度尺上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
在本实验中,我们同时采用另一种方法。
其过程为:用摄影镜头取代目镜,通过计算机显示器进行观察。
对给定物镜,取得物台微尺视图(如右上图),用指定软件打印出后,测定每格的纸上长度,最后确定单位纸上长度代表的实际长度。
然后再在该放大倍数下,取得粒子的粒径分布图(如右下图),便可测得粒子的试样的粒径分布。
粉尘是由各种不同粒径的粒子组成的集合体。
因此,测定好各个单一粉尘粒子的投影径以后,可通过多种方法得出粉尘的分散度。
常用的方法有列表法、直方图法、频率曲线法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粉尘粒径分布、比较不同的粒子总体,可以适当地计算粉尘的几个特征数。
粉尘的特征数主要包括:算术平均径(d)、中位径(50%)(d50)、众径(d m)、方差、标准差等。
三.实验设备本实验应用它测定粉尘颗粒的投影粒径。
偏光显微镜的式样很多,我国常用的有江南光学仪器厂制造的XB--01、XPT--06型630倍中级偏光显微镜,上海光学仪器厂制造的XPG型1000倍偏光显微镜及偏光显微镜及蔡司厂生产制造的文柯型偏光显微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尘度粒度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光散射的方法测定粉尘粒径分布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根据光学衍射和散射原理,光电探测器把检测到的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在这些电信号中包含有颗粒粒径大小及分布的信息,电信号经放大后,输入到计算机,计算机根据测得的衍射和散射光能值,求出粒度分布的相关数据,并将全部测量结果打印输出。
图1 激光粒度测试仪原理示意图
三、操作步骤
1.开仪器和电脑电源,开电源前先检查电源是否正常,接地是否良好;
2.为保证测试的准确性,仪器应预热20~30分钟,再进行测试;
3.打开水开关;运行桌面快捷文件“JL-1166”;
4.点击“仪器调零”,会出现两种情况:
A.显示“请按空白测试”,表示仪器可以通讯,状态正常;
B.显示“仪器调零请等待”,字没有变化,表示仪器与电脑之间没有通讯,此时:请点击:“系统设置-系统设置”,弹出“选择串口号数”对话框,如果当前串口号数为“1”,修改为“2”,仪器就可以通讯了(也可以运行TZ.exe文件修改)。
5.点击“半自动清洗”,继续点击“循环泵”和“进水”。
待样品分散池内无气泡排出,点击“空白测试”,出现“状态正常请加粉测试”。
注:如果使用环境没有水源,只需在提示自动进水时由人工进水(推荐方法)。
也可以选用半自动清洗,由人工进水,往样品分散池内注入三分之二清水,点击“半自动清洗-循环泵”。
待样品分散池内无气泡排出,点击“空白测试”,出现“状态正常请加粉测试”。
6.此时,点击“加粉准备”,在样品池中加入适量粉末(约0.1~0.5g,不同粉体加入量不尽相同,应保证相对加入量显示在50~85之间,另加1~2滴分散剂;
7.电脑自动完成第一次测试,显示数据后,可继续点击“测试”,此时:以下表数据进行
判断分档测试。
见下表:
8.反复点击“测试”3~5次,待数据稳定后,点击“保存文件”,输入文件名,点击“保存”(保存文件默认在当前文件夹中的JL子文件夹中);
9.测试完毕后要及时点击“全自动清洗”,自动进行仪器内部管道循环清洗;
注:如果是使用半自动测试,测试完毕后,同样点击“全自动清洗”,待样品分散池内完全排完水后,及进注入清水至样品分散池,水位约在三分之二,此动作人工替代进水阀动作,直至清洗完毕。
10.要显示测试结果,点击“结果显示”;
11.要打印测试结果,点击“结果显示-打印”;
12.清洗次数及排水,进水时间等参数可以自己设定:点击“系统-清洗参数设置”即可设置清洗参数(清洗次数一般为三次);
13.测试结束时,应先关闭仪器电源,再关闭计算机电源。
四、注意事项
1.分散剂用量不宜过多,每次用胶头滴管滴加1~2滴,否则将产生气泡,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样品加入量约为0.1~0.5g,样品不同加粉量不同。
粉越细,样品用量越少,但都应使相对加入量保持在50~85之间,这样才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需用专门配置的绸布擦干外表面,请勿用纸或带渣的布料擦拭测试皿。
五、问答题:
1.测试数据误差大的原因是什么?
2.相同样品,不同仪器测试,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
3.测试粉尘粒度分布对除尘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