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热工设备1水泥窑第3节回转窑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解读

合集下载

回转窑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ppt课件

回转窑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ppt课件
45
思考:
烧成温度偏低时,适当 A、增大外风 B、减少煤风 √ C、增大内风 D、减少内风
46
排风大,火焰变() 料少,火焰() 煅烧温度高,火焰() 煤粉粗、湿、灰分大、挥发分低、固定 碳多,火焰() 煤多一次风少,一、二次风温度低,火 焰()
47
四通道回转窑燃烧器
直流风速:140m/s~250m/s;压力:≥0.014MPa 旋流风速:110m/s~250m/s;压力:≥0.014MPa 煤流风速:20m/s~35m/s 可调 中心风速:60m/s 占一次风总量的0.03%~0.05%
窑体每班上下移动
筒体
1~3次,每次移动
幅度约50mm
上下移动可通过:
托轮的倾斜
液压挡轮完成。
止动挡轮
11
4、液压挡轮
1、液压挡轮是围绕纵向轴运动的滚轮安装在 窑尾轮带靠近窑头侧的平面上。
2、作用:及时指出窑体在托轮上的运转位置 是不否合理,并限制或控制窑体轴向窜动。
12
5 传动装置
目的:保证窑的旋转和调节窑的转数
16
薄片式密封
密封要求具有足够大的摩 擦表面,密封性好,同时 对窑的弯曲偏摆等具有很 大的适应性。此外零件加 工、更换和找正都较方便
1mm厚
17
7 辅助设备
烧成带的轴流风机:利于窑皮的形成,保护筒体
18
传感器
筒体温度传感器; 用来测定窑传动力矩的电流表或功率表; 窑纵向高位或地位的传感器,用于控制液压挡轮。
35
煤粉燃烧过程的控制
控制内容有:火焰的温度、长度、着火位置及形状
(1)什么是火焰?
火焰是燃烧中的气体混合物,当悬浮物中含有固体颗粒时, 形成明亮火焰。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引言概述:回转窑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水泥、冶金、化工等行业。

本文将介绍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该设备。

正文内容:1. 工作原理1.1 烧成过程回转窑主要用于物料的烧成过程。

物料在回转窑内旋转,同时受到高温气体和火焰的作用,使其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得到所需的产品。

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干燥、预热、煅烧和冷却等阶段。

1.2 热传导与传热回转窑通过热传导和传热来实现物料的烧成。

物料在回转窑内与高温气体和火焰接触,热能通过热传导传递到物料中。

同时,回转窑内设置有一系列的升温区、煅烧区和冷却区,通过不同区域的温度控制,实现物料的逐渐加热、煅烧和冷却。

1.3 燃烧系统回转窑的燃烧系统是实现高温气体和火焰的关键。

燃烧系统通常由燃烧器、燃烧室和燃烧辅助设备组成。

燃烧器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并点燃,产生高温火焰。

火焰通过燃烧室进入回转窑,与物料接触,完成烧成过程。

2. 结构组成2.1 窑筒回转窑的主体部分是窑筒,它由钢板焊接而成,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窑筒通常是圆筒形状,内部设置有一系列的隔板和升温带,用于控制物料的流动和加热过程。

2.2 驱动装置回转窑的驱动装置用于使窑筒旋转。

常见的驱动装置有齿轮传动、链传动和液压传动等。

驱动装置通常由电机、减速机和传动装置组成,能够提供足够的扭矩和转速,确保窑筒的正常运转。

2.3 冷却装置回转窑的冷却装置用于降低物料的温度。

冷却装置通常包括冷却风机、冷却管和冷却器等组件。

冷却风机将冷却空气引入回转窑,通过冷却管和冷却器与物料进行热交换,将物料的温度降低到合适的水平。

2.4 进料与出料装置回转窑的进料与出料装置用于物料的进出。

进料装置通常由进料斗和进料管组成,将物料均匀地送入回转窑。

出料装置通常由出料管和出料斗组成,将烧成后的物料从回转窑中取出。

2.5 辅助设备回转窑的辅助设备包括烟气处理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等。

烟气处理系统用于处理回转窑产生的烟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回转窑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用于进行物料的热处理和化学反应。

它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冶金、化工、环保等行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一、工作原理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基于物料在高温下的热处理和化学反应。

其主要过程包括物料的进料、预热、煅烧、冷却和出料。

1. 进料: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回转窑,并沿着窑筒的轴向逐渐向前推进。

2. 预热:物料在回转窑中逐渐升温,通过与高温燃烧气体的热交换,实现物料的预热过程。

预热的目的是提高物料的热效率,减少燃料的消耗。

3. 煅烧:物料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所需的产品。

在煅烧过程中,物料逐渐转化为熟料,并释放出热量。

煅烧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对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4. 冷却:煅烧后的熟料需要进行冷却,以降低温度并稳定产品的结构。

冷却过程通常通过外部冷却气体或水进行。

5. 出料:冷却后的产品从回转窑的出料口排出,并送往下一道工序进行后续加工。

二、结构组成回转窑的结构主要包括筒体、托轮、传动装置、尾部密封装置和进料装置等。

1. 筒体:回转窑的筒体是一个长圆筒形的容器,由耐高温材料制成。

筒体通常由多个筒段组成,通过法兰连接。

筒体内部衬有耐火材料,以保护筒体不受高温和物料的侵蚀。

2. 托轮:托轮是支撑和带动回转窑运转的关键部件。

它通常由钢铸件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托轮安装在筒体两端,通过滚动轴承与传动装置相连。

3. 传动装置:传动装置是回转窑的动力来源,通常由电机、减速器和齿轮组成。

电机提供动力,通过减速器将转速降低,并通过齿轮传递到托轮上,驱动回转窑的旋转。

4. 尾部密封装置:尾部密封装置用于防止热气体和物料的泄漏。

它通常由密封罩、密封板和密封材料组成。

尾部密封装置的设计和性能对回转窑的能耗和环境污染有重要影响。

5. 进料装置:进料装置用于将物料均匀地送入回转窑。

常见的进料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和气力输送装置等。

进料装置的设计应考虑物料的性质和工艺要求,以确保物料的均匀分布和稳定进料。

建筑材料热工设备-1-水泥窑-第3节 回转窑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

建筑材料热工设备-1-水泥窑-第3节 回转窑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
32 2015/8/21
湿法生产的工艺过程
燃烧的火焰具有一定的温度和长度。此带约占窑长的10% ~15%。 (6)冷却带 物料温度为1300~1000℃。主要是使熟料迅速 冷却,其中液相部分凝固成灰黑色料球,由窑头进入冷却机。 此带约占窑长的2%~4%。熟料形成的关键是碳酸盐分解反应( 它耗热量大)和矿物烧成反应(它决定熟料的质量)。对分解反 应要求提供足够的热量和强化气固换热过程;对烧成反应要求 有一定的温度和保持一定的高温停留时间。 综上所述,回转窑兼有燃烧、传热、化学反应和输送设备 所具有的功能。燃料的燃烧传热、反应及物料运动必须密切配 合,使燃烧产生的热量能在物料通过回转窑各带的时间内及时 传给物料,以达到优质、高产、低耗和设备安全运转的目的。
30 2015/8/21
湿法生产的工艺过程
根据生料沿窑长的温度变化和熟料煅烧过程可将全窑大致 划分为干燥、预热、分解、放热反应、烧成和冷却六个带, 现简述如下: (1)干燥带 物料由常温升高到150℃,使料浆中物理水被蒸 发,成为球状物料。 (2)预热带 物料由150℃升高到750℃。生料中有机物首先分 解。当温度升至500℃左右,粘土中的结晶水开始挥发并分解 成SiO2和Al2O3,石灰石中MgCO3也开始分解,此时物料逐 渐变成黄色粉末。 以上两带中传热方式以对流和传导为主。为了强化热交换, 两带内挂有许多链条和格子式热交换器,以增加热交换面积 ,强化物料的干燥、预热过程。同时,链条还有收尘和成球 作用。物料在干燥预热带中主要是物理变化。此两带占窑长 的42%~47%。
37

2015/8/21
3 )带余热锅炉干法窑
干 法 中 空 窑 余 热 发 电 系 统 干法生产中,生料粉仅含1%水分,因此窑内不存在干 燥带,节约了蒸发水分所需的热量。由于中空窑内物料与热 气流接触面积很小,使气固热交换效率低,致使窑尾烟气温 度高,热 损失很大. 为回收废气中的热量,在窑尾后面装设 余热锅炉进行发电,供本厂自用。这类窑即为带余热锅炉的 干法中空窑,如图所示,余热锅炉设置在窑尾和电收尘器之 间。850~1000℃的窑尾废气直接进入锅炉,与锅炉给水进 行热交换,产生400℃左右1.4~4MPa的蒸汽, 然后送到汽 轮发电机发出50Hz、输出电压为6kV的电。该类窑的热耗为 3020~4200kJ/kg熟料(扣除发电)。 该系统存在以下缺点:①余热锅炉的发电效率低于电 站;②余热发电机组的出力受窑操作状态干扰大;③余热发 电综合能耗受煤电比价的影响,经济效益波动较大。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引言概述:回转窑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冶金、化工等行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及结构,以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运行机制。

一、回转窑的工作原理1.1 热传导原理: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基于热传导原理。

当窑筒内部加热时,热量通过窑筒内壁传导到物料上,使其升温。

物料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并逐渐转化为所需的产品。

1.2 内外壁传热:回转窑内外壁传热方式不同。

内壁传热主要通过辐射和对流传热,而外壁传热主要通过对流传热。

内外壁传热的不同方式使得回转窑内外温度分布不均,从而实现物料的热处理。

1.3 物料流动与混合:回转窑内的物料在转筒的作用下不断流动,并与热气体进行充分的混合。

这种流动与混合的过程有助于加快热量传递速度,提高物料的热处理效率。

二、回转窑的结构2.1 窑筒:回转窑的主体部份是由长筒形的窑筒组成,通常由钢板制成。

窑筒具有一定的倾角,以便物料在回转过程中顺利流动。

2.2 驱动装置:回转窑的转动是通过驱动装置实现的。

常见的驱动装置有齿轮传动和液压传动两种形式。

齿轮传动通常用于较小的回转窑,而液压传动适合于较大的回转窑。

2.3 冷却装置:为了控制回转窑内部的温度,回转窑通常配备了冷却装置。

冷却装置可以通过喷淋水或者循环水的方式,将窑筒内的温度降低到所需的范围。

三、回转窑的应用3.1 水泥生产:回转窑在水泥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将石灰石和黏土等原料煅烧成水泥熟料,并通过冷却装置进行降温,最终得到水泥产品。

3.2 冶金行业:在冶金行业中,回转窑主要用于矿石的焙烧和还原。

通过回转窑的高温处理,可以使矿石中的有害物质得到去除,并提高矿石的还原率。

3.3 化工行业:化工行业中的一些反应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回转窑可以提供所需的高温环境。

例如,回转窑可用于有机物的燃烧、催化剂的制备等。

四、回转窑的优势与挑战4.1 优势:回转窑具有体积大、处理能力强、适应性广等优势。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回转窑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冶金、化工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及结构,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设备。

一、工作原理回转窑主要通过回转筒的旋转来完成物料的热处理过程。

其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物料进料: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回转窑内,通常是连续均匀地进料。

2. 加热区:回转窑内设有预热区和煅烧区。

物料在预热区通过与高温燃烧气体的热交换,逐渐升温至煅烧温度。

在煅烧区,物料经过高温处理,发生化学反应,实现所需的热处理效果。

3. 冷却区:煅烧后的物料进入冷却区,通过与冷却气体的热交换,使物料迅速冷却至可处理的温度范围。

4. 出料:冷却后的物料从回转窑的出料口排出。

二、结构组成回转窑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回转筒:回转筒是回转窑的主体部分,通常由耐高温的材料制成,如耐火砖。

其内部覆有耐磨层,以增加使用寿命。

回转筒通过轴承和齿轮等传动装置与电机相连,实现旋转运动。

2. 轴承和齿轮:轴承和齿轮是支撑和传动回转筒的关键部件。

轴承负责支撑回转筒的重量,并保证其顺畅旋转。

齿轮与电机相连,通过传动力矩使回转筒旋转。

3. 进料装置:进料装置用于将物料均匀地送入回转窑内。

常见的进料装置有斗式进料器和螺旋进料器等。

进料装置的设计要保证物料的均匀进料,避免堵塞和过量进料等问题。

4. 燃烧装置:燃烧装置提供热能,使回转窑内的温度达到所需的热处理温度。

常见的燃烧装置有煤粉燃烧器、天然气燃烧器等。

燃烧装置的设计要考虑燃烧效率和热量控制等因素。

5. 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用于降低煅烧后物料的温度,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常见的冷却装置有风冷器和水冷器等。

冷却装置的设计要保证冷却效果和能耗控制。

6. 出料装置:出料装置用于将冷却后的物料从回转窑中排出。

常见的出料装置有排料板和排料器等。

出料装置的设计要保证物料的顺利排出,避免堵塞和泄漏等问题。

三、应用领域回转窑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冶金、化工等领域。

「回转窑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概述」

「回转窑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概述」

「回转窑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概述」回转窑是一种重要的石化设备,主要用于生产水泥、石灰和其他物料的烧结。

在回转窑中,物料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通过旋转机构使物料在窑内均匀受热,从而实现物料的烧结和热解过程。

以下将对回转窑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概述。

一、回转窑的结构回转窑主要由筒体、托轮、支撑装置、驱动装置以及热气流系统等组成。

1.筒体:回转窑的筒体呈长圆筒状,通常由优质耐火材料制成。

筒体内部呈一定的倾斜角度,通常约为1-5度,这样可以使物料在窑内顺利滚动。

窑筒内部通常分为预热区、烧结区和冷却区。

2.托轮:托轮是回转窑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支撑和带动回转筒体的旋转。

托轮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或铸钢等材料制成,通过托轮与筒体联接,运用驱动装置使整个筒体旋转。

3.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主要用于支撑和固定回转窑的筒体。

通常有滚动轴承和摩擦支撑两种形式。

滚动轴承是较常见的支撑装置,通过滚动轴承将筒体与托轮连接,使其能够顺畅地旋转。

摩擦支撑则是通过油石膏或其他耐磨材料的摩擦力来实现支撑。

4.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带动回转窑的旋转运动,通常由电机、减速器和传动轮等组成。

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输给回转窑的轴心,从而实现筒体的旋转。

5.热气流系统:热气流系统用于提供燃料和空气等物质,使回转窑达到所需的高温。

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燃烧室喷入窑筒,与物料进行热交换。

二、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回转窑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筒体的旋转和热气流的流动来实现物料的热处理。

1.物料进料:原料通过送料装置进入窑筒,从窑筒的一端加入。

2.预热区:物料在窑筒的进料端首先经过预热区,此时窑筒温度较低,物料开始升温,水分开始蒸发。

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经过预热区与物料进行热交换,从而使物料的温度逐渐升高。

3.烧结区:经过预热区后的物料进入烧结区,此时窑筒温度达到较高水平(约1300℃)。

物料在烧结区内进行热解和烧结过程,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烧结区与物料进行热交换,使物料逐渐烧结成球状颗粒。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回转窑是一种常用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用于石灰、水泥、陶瓷等物料的烧结和煅烧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一、工作原理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基于物料在高温下的热化学反应,通过旋转的筒体将物料进行加热和热处理。

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物料进料:物料由进料口进入回转窑内,通常通过螺旋输送机或挡板输送机将物料均匀地送入窑体。

2. 热风进入:燃烧器燃烧燃料产生的高温热风经过窑头的风管进入回转窑内。

热风的进入有助于提供所需的热量,促进物料的热化学反应。

3. 物料加热:物料在回转窑内随着筒体的旋转逐渐升温。

高温热风和物料的接触使物料表面产生一层熔融状态的液相,促进物料的反应和热传导。

4. 热化学反应:物料在高温下进行热化学反应,例如水泥熟料的煅烧、石灰石的石灰化等。

这些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进一步提高物料的温度。

5. 冷却排放:经过热化学反应后的物料逐渐冷却,最终从回转窑的出料口排出。

冷却过程可以通过引入冷风或水进行辅助,以降低物料的温度。

二、结构组成回转窑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窑体:窑体是回转窑的主体结构,通常由钢板或耐火材料制成。

窑体呈圆筒形,一端为进料口,一端为出料口。

窑体内部有一定数量的隔板,用于提高物料的热交换效果。

2. 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带动回转窑的旋转运动。

常见的驱动装置有齿轮传动和液压传动两种。

齿轮传动通常由电机、减速器和齿轮组成,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回转窑。

3. 轮带和支撑装置:回转窑的轮带和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和保持窑体的稳定运行。

轮带通常由钢制而成,通过滚动摩擦与回转窑的轮圈接触,使窑体能够顺利旋转。

4. 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用于降低回转窑内物料的温度,防止物料过度热化和结块。

常见的冷却装置有冷风机和水冷装置。

冷风机通过引入冷风进行物料的自然冷却,水冷装置则通过喷淋水进行冷却。

5. 烟气处理装置:烟气处理装置用于处理回转窑产生的废气和粉尘。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回转窑是一种常用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水泥、冶金、化工等行业。

它以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设备。

一、工作原理回转窑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物料的进料、预热、烧结和冷却四个过程。

1. 进料:物料通过进料端进入回转窑,并随着窑筒的旋转逐渐向出料端移动。

2. 预热:物料在进入窑筒后,首先经历预热过程。

在预热区,物料与高温燃烧气体进行热交换,使物料逐渐升温。

3. 烧结:在窑筒的烧结区,物料被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熟料。

这个过程需要足够的时间和温度,以保证熟料的质量。

4. 冷却:熟料在窑筒的冷却区,通过与冷却气体进行热交换,使熟料逐渐冷却,最终成为可用的水泥熟料。

二、结构特点回转窑的结构主要包括筒体、扶正轮、齿圈、润滑装置和传动装置等。

1. 筒体:回转窑的筒体是由钢板焊接而成的圆筒形结构。

它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窑内物料的重量和旋转力矩。

2. 扶正轮:扶正轮位于窑筒的两端,通过扶正轮的支撑和固定,保证窑筒的正常运转。

扶正轮一般由铸铁或铸钢制成,具有耐磨和耐高温的特点。

3. 齿圈:齿圈位于扶正轮的外侧,与传动装置相连接。

它通过与传动装置的齿轮啮合,驱动窑筒的旋转运动。

4. 润滑装置:润滑装置用于保证回转窑的正常运转和减少摩擦损失。

常见的润滑方式包括油脂润滑和油气润滑等。

5. 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用于提供足够的动力,驱动回转窑的旋转运动。

常见的传动方式包括电动机驱动、液压驱动和齿轮传动等。

三、应用领域回转窑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冶金和化工等行业。

具体应用领域包括:1. 水泥生产:回转窑是水泥生产过程中的核心设备之一。

它能够将原料烧结成熟料,用于水泥生产。

2. 冶金行业:回转窑在冶金行业中主要用于焙烧矿石和精矿,以提取有用的金属元素。

3. 化工行业:回转窑在化工行业中主要用于石油焦的生产和处理,以及有机化合物的热解和煅烧等。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回转窑是一种常用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冶金、化工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一、工作原理回转窑是一种旋转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物料在高温下的热处理过程。

在回转窑内,物料通过旋转和加热,发生化学反应或者物理变化,最终得到所需的产品。

1. 物料进料:物料从回转窑的进料端进入,通常由输送设备将物料送入窑体。

2. 燃料燃烧:在回转窑的一端,通过燃烧设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燃烧气体。

这些气体通过窑体向另一端流动,提供所需的热量。

3. 物料热处理:物料在高温下与燃烧气体接触,发生热传导和传热。

这导致物料中的水分蒸发、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

4. 产品出料:经过热处理后的物料逐渐向回转窑的出料端挪移,最终从窑体中取出,成为最终产品。

二、结构组成回转窑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份组成:1. 窑体:窑体是回转窑的主体部份,通常由钢板焊接而成。

它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高温和旋转运动的影响。

2. 转动装置:转动装置用于驱动回转窑的旋转运动。

常见的转动装置包括齿轮传动、液压传动和电动机驱动等。

3. 转炉头部:转炉头部位于回转窑的进料端,用于引导物料进入窑体。

它通常包括进料装置、密封装置和燃烧装置等。

4. 转炉尾部:转炉尾部位于回转窑的出料端,用于取出经过热处理后的物料。

它通常包括出料装置、密封装置和排气装置等。

5. 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用于冷却从回转窑中取出的热处理过的物料。

常见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器和风冷装置等。

6. 辅助设备:回转窑还需要一些辅助设备,如烟气处理设备、除尘设备和控制系统等。

这些设备能够提高回转窑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应用领域回转窑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泥生产:回转窑在水泥生产中起到关键作用。

它能够将原料中的水分蒸发、煅烧和熟化,最平生产出高质量的水泥。

2. 冶金工业:回转窑在冶金工业中用于矿石的热处理和冶炼过程。

它能够将矿石中的实用金属分离出来,并去除杂质。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回转窑是一种常用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水泥、冶金、化工等行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一、工作原理:回转窑是一种旋转式设备,主要用于物料的烧结、干燥、煅烧等工艺过程。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物料进料: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回转窑的内部,通常由进料斗或输送机等设备将物料均匀地送入窑体。

2. 窑体旋转:回转窑内设置有驱动装置,通过电机、减速器等设备驱动窑体旋转。

窑体通常呈轴线倾斜的圆筒形状,倾角一般为1°~5°。

3. 燃烧设备:回转窑内部设置有燃烧设备,如煤粉喷嘴、燃气喷嘴等。

燃料经过点火后,在窑体内燃烧产生高温热源。

4. 热传导:燃烧产生的高温热源通过窑壁传导给物料,使物料发生热化学反应。

窑体内部通常设置有耐火材料,以保护窑壁不受高温热源的直接侵蚀。

5. 物料烧结:物料在高温热源的作用下,经过烧结反应,使其发生结晶、固化等变化,形成所需的产品。

6. 尾气处理: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通过排气装置排出,经过处理后可以回收利用或排放到大气中。

二、结构组成:回转窑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窑体:回转窑的窑体是由钢板焊接而成的圆筒形结构,常见的材质有碳钢、不锈钢等。

窑体内部需要耐火材料进行保护,以承受高温热源的侵蚀。

2. 转动装置:回转窑的转动装置通常由电机、减速器、齿轮等组成。

电机为窑体提供旋转动力,减速器和齿轮则实现动力传递和转速控制。

3. 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主要用于驱动转动装置,通常由电机、液压系统等组成。

其作用是使回转窑能够平稳、持续地旋转。

4. 进料装置:进料装置用于将物料均匀地送入回转窑内部。

常见的进料装置有进料斗、输送机、螺旋输送器等,可根据物料性质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装置。

5. 燃烧装置:燃烧装置是回转窑内部的热源,常见的燃料有煤粉、燃气等。

燃料经过点火后,在窑体内燃烧产生高温热源,用于物料的烧结和热化学反应。

6. 排气装置:排气装置用于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排出。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回转窑是一种常用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冶金、化工等领域。

它通过回转筒体的旋转来完成物料的烧结、干燥等工艺过程。

本文将从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工作原理1.1 热传导回转窑内部通过燃烧设备产生的高温气体,将热量传导给回转筒体,使得筒体表面温度升高。

物料在筒体内部沿着轴线方向移动时,与筒体表面接触,从而接受筒体传导的热量,完成热处理过程。

1.2 对流传热在回转窑内部,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会形成对流气流,将热量传递给物料。

物料在气流的作用下,不断旋转,使得热量均匀传递给物料表面,实现高效的热处理过程。

1.3 辐射传热除了热传导和对流传热外,回转窑内部还存在辐射传热。

高温气体和筒体表面会辐射出热能,直接照射到物料表面,使得物料受热均匀,加速热处理过程。

二、结构组成2.1 筒体回转窑的主体部分为筒体,通常由钢板焊接而成。

筒体内部设置有耐高温的耐火砖或耐火材料,用于抵御高温气体和物料的腐蚀,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2.2 驱动装置回转窑的旋转是通过驱动装置实现的,通常采用液压驱动或电动驱动。

驱动装置能够提供足够的扭矩和稳定的转速,确保回转窑能够按照设定的工艺要求正常运转。

2.3 燃烧设备为了产生高温气体,回转窑内部通常设置有燃烧设备,如煤粉燃烧器或天然气燃烧器。

燃烧设备能够提供足够的热量,保证物料在回转窑内部得到充分的热处理。

三、物料处理3.1 干燥回转窑在处理物料时,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传热的方式将物料表面的水分蒸发,实现干燥处理。

干燥后的物料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3.2 煅烧除了干燥外,回转窑还可以进行煅烧处理。

在高温气氛下,物料经过煅烧处理,使得其化学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得到所需的产品。

3.3 焙烧有些物料需要进行焙烧处理,回转窑可以提供高温和氧化还原环境,使得物料中的有机物质燃烧殆尽,得到纯净的无机物质。

四、应用领域4.1 水泥生产回转窑在水泥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水泥熟料的煅烧处理,得到高质量的水泥产品。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回转窑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广泛用于水泥生产、冶金、化工等行业。

它主要用于物料的煅烧、干燥和热处理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一、工作原理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基于物料在高温下的热交换过程。

回转窑通常是一个长而倾斜的圆筒,内部有一条螺旋板,物料从一端进入,由于筒体的倾斜角度和螺旋板的作用,物料在回转窑内不断向另一端移动。

回转窑内部的物料在高温下与燃烧器产生的热气流接触,发生热交换。

燃烧器通常位于回转窑的一端,通过喷嘴将燃料喷入回转窑内,与空气混合后燃烧产生高温热气流。

热气流通过窑筒内的物料层,使物料发生干燥、煅烧和热处理等反应。

二、结构组成1. 窑筒回转窑的主体部分是一个长而倾斜的圆筒,通常由耐火材料制成。

窑筒的倾斜角度通常在1-5度之间,这种设计可以使物料在窑筒内不断移动,并保证物料与热气流充分接触。

2. 转动装置回转窑的转动装置通常由电机、减速器、轮胎和支撑滚轮等组成。

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轮胎旋转,轮胎与窑筒连接,使窑筒绕轴线旋转。

支撑滚轮位于窑筒的一端,起到支撑和固定窑筒的作用。

3. 燃烧器燃烧器是回转窑的关键部件,它负责向窑筒内喷射燃料和空气混合物,产生高温热气流。

燃烧器通常由喷嘴、燃料供应系统和风机等组成。

4. 冷却装置回转窑的一端通常设有冷却装置,用于降低窑筒和物料的温度。

冷却装置通常由冷却风机和冷却管组成,冷却风机通过冷却管将冷却空气引入窑筒,从而降低窑筒内的温度。

5. 排放装置回转窑的另一端通常设有排放装置,用于排放烟气和废气。

排放装置通常由烟囱和除尘设备组成,烟囱将烟气排出室外,除尘设备用于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三、工作过程回转窑的工作过程通常包括预热、煅烧和冷却三个阶段。

1. 预热阶段物料从回转窑的一端进入,通过与高温热气流的接触,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逐渐升温。

在这个阶段,物料中的水分被蒸发,物料逐渐干燥。

2. 煅烧阶段物料在回转窑内不断向另一端移动,同时与热气流进行热交换。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引言概述:回转窑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水泥、冶金、化工等行业。

它通过回转筒的旋转来完成物料的煅烧或热处理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一、工作原理1.1 热传导原理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基于热传导原理。

物料在回转筒内受到高温气体的热辐射和热传导作用,温度逐渐升高,使得物料内部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

1.2 气体流动原理回转窑内部设有燃烧室和烟道系统。

燃烧室中的燃料燃烧产生高温气体,通过烟道系统进入回转筒内,与物料进行热交换。

气体流动的合理设计可以提高热效率和物料的煅烧质量。

1.3 回转筒的旋转原理回转窑的回转筒通过电机驱动,使其沿水平轴线旋转。

回转筒的旋转可以保证物料在回转窑内均匀受热,避免过度烧结或结块现象的发生。

二、结构组成2.1 回转筒回转筒是回转窑的核心部件,通常由钢板制成。

它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够承受高温和物料的冲击。

回转筒内部通常分为预热区、煅烧区和冷却区,以满足不同工艺要求。

2.2 燃烧室燃烧室是回转窑的热源部分,用于燃烧燃料产生高温气体。

燃烧室通常由燃烧器、燃烧器喷嘴和燃烧器喷嘴调节器等组成,可以根据工艺要求调节燃料的供给量和燃烧温度。

2.3 烟道系统烟道系统连接燃烧室和回转筒,用于将高温气体引入回转筒内进行热交换。

烟道系统通常包括烟道管、烟道风机和烟道阀门等组件,可以调节气体流动速度和方向,以实现最佳的热效率。

三、工作过程3.1 物料进料物料通过进料装置进入回转窑的预热区,逐渐升温。

进料装置通常包括输送带、斗式提升机和螺旋输送机等,可以根据工艺要求调节物料的进料量和速度。

3.2 煅烧过程物料在回转筒内逐渐升温,经过煅烧区进行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

煅烧过程中的温度、气氛和物料的停留时间等参数可以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进行调节。

3.3 冷却过程煅烧后的物料通过回转筒的冷却区进行冷却,降低温度。

冷却过程可以采用外部冷却介质,如冷风或水,也可以利用回转筒内部的冷却装置,如冷却器或喷淋装置。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回转窑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冶金、化工等行业。

它主要用于物料的煅烧和热处理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一、工作原理回转窑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回转筒的旋转来实现物料的煅烧和热处理。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 物料进料: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回转窑的内部。

进料口通常位于回转筒的一端,可以通过输送带或其他输送设备将物料送入。

2. 煅烧过程:回转窑内部的物料在旋转的同时,受到火焰和高温气体的热辐射和对流作用,发生煅烧反应。

煅烧反应的温度通常在1000℃以上,可以使物料中的水分和有机物挥发,以及实现化学反应。

3. 热处理过程:除了煅烧反应外,回转窑还可以用于物料的热处理。

在热处理过程中,物料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物理或化学变化,以改变其结构和性质。

4. 排放废气:煅烧和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管道排出回转窑,经过处理后排放到大气中或进一步利用。

5. 卸料:经过煅烧和热处理后的物料在回转窑的另一端通过卸料口排出。

卸料口通常位于回转筒的低端,可以通过卸料装置将物料卸出。

二、结构组成回转窑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回转筒:回转筒是回转窑的主体部分,通常由耐火材料制成。

它呈圆筒形,通过轴承和轴连接到驱动装置上。

回转筒的直径和长度根据生产需求而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2. 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回转筒的旋转。

常见的驱动装置有电机、液压驱动系统等。

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回转筒,使其旋转起来。

3. 轴承和轴:轴承和轴是支撑和转动回转筒的关键部件。

它们通常由高强度的合金钢制成,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和摩擦力。

轴承和轴的设计和选用要考虑到回转窑的工作条件和负荷要求。

4. 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用于防止物料和废气的泄漏。

回转窑的密封装置通常包括机械密封和气体密封。

机械密封通过密封件和密封面的配合来实现密封,气体密封则通过气体压力来实现。

5. 燃烧装置:燃烧装置用于提供煅烧和热处理过程所需的热能。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回转窑是一种常用的热处理设备,广泛应用于水泥、冶金、化工等行业。

它通过旋转的方式将物料进行加热、干燥、煅烧等处理,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一、工作原理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基于物料在旋转过程中的热传导、辐射和对流传热。

具体来说,回转窑由一个长而倾斜的筒体组成,筒体内部份为不同的区域,包括进料区、预热区、煅烧区和冷却区。

1. 进料区: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回转窑,通过与高温烟气的接触,物料开始升温。

2. 预热区:物料在预热区继续升温,此时烟气中的热量被物料吸收,同时物料中的水分开始蒸发。

3. 煅烧区:物料在煅烧区达到最高温度,此时物料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化合物。

4. 冷却区:经过煅烧的物料进入冷却区,通过与冷却气体的接触,物料逐渐降温,最终达到出料温度。

二、结构组成回转窑的结构主要由筒体、传动装置、支撑装置、烟气系统和进料系统等组成。

1. 筒体:筒体是回转窑的主体部份,通常由耐火材料制成。

它具有一定的倾斜度,使物料能够顺利地在其中流动。

2. 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用于驱动回转窑的旋转运动。

常见的传动装置包括齿轮传动和液压传动等。

3. 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和固定回转窑的筒体,保证其稳定运行。

常见的支撑装置包括滚动轴承和液压支撑装置等。

4. 烟气系统:烟气系统用于将燃烧产生的烟气引导到回转窑中,提供热量。

烟气系统包括燃烧器、烟道和烟气处理设备等。

5. 进料系统:进料系统用于将原料送入回转窑。

进料系统通常包括进料口、送料装置和分料装置等。

三、工作参数回转窑的工作参数对于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至关重要。

常见的工作参数包括转速、倾角、进料量、热风温度等。

1. 转速:转速是指回转窑的旋转速度,通常以转/分钟为单位。

转速的选择应根据物料的性质和工艺要求进行调整。

2. 倾角:倾角是指回转窑的倾斜度,通常以度数表示。

倾角的选择应根据物料的流动性和热传导等特性进行调整。

回转窑结构及工作原理

回转窑结构及工作原理

回转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 引言回转窑是一种常见的烧结设备,广泛应用于水泥、冶金、化工等行业。

其主要作用是将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使其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得到所需的产品。

本文将详细介绍回转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回转窑的结构回转窑主要由筒体、传动装置、支撑装置、烟气处理装置等部分组成。

2.1 筒体回转窑的筒体是一个长而细的圆筒形结构,通常由钢板焊接而成。

筒体内部通常分为预热区、煅烧区和冷却区三个部分。

预热区位于窑头部,用于将原料迅速加热至适宜的热处理温度。

煅烧区位于筒体的中部,用于进行化学反应和烧结过程。

冷却区位于筒体的尾部,用于将产物迅速冷却。

2.2 传动装置回转窑的传动装置通常由电机、减速机、液压装置等组成。

电机提供动力,通过减速机将电机的高速旋转转换为适合回转窑的低速旋转。

液压装置用于控制回转窑的倾斜角度,以调节窑内物料的流动速度和停留时间。

2.3 支撑装置回转窑的支撑装置主要用于支撑和固定回转窑的筒体。

通常由轮带、支撑滚筒、轴承等组成。

轮带固定在筒体外壁上,支撑滚筒通过轴承与轮带连接,承受筒体的重量和旋转力矩。

2.4 烟气处理装置回转窑的烟气处理装置主要用于处理窑内产生的烟气,以保护环境。

通常包括烟囱、除尘器、废气余热回收装置等。

烟囱将烟气排放到大气中,除尘器用于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物质,废气余热回收装置用于回收烟气中的热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回转窑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筒体的旋转和热传导来完成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回转窑在不同区域的工作原理。

3.1 预热区在预热区,燃料和原料由窑头部进入回转窑。

燃料在窑头部燃烧,产生的高温燃烧气体通过筒体内的物料层进行传热,使物料迅速升温。

同时,物料中的水分和挥发分被蒸发和挥发出来,形成水蒸气和挥发物。

这些水蒸气和挥发物随着烟气一起排出窑外。

3.2 煅烧区在煅烧区,物料逐渐升温并开始发生化学反应。

燃烧气体在筒体内与物料接触,将热量传递给物料,使其达到烧结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窑尾密封及冷风套
接触式密封装置
弹簧
摩擦板 筒体
密封装置
1) 湿法回转窑
湿法煅烧工艺有:①湿法长窑,采用窑内热 交换装置,如格子式热交换器等;②湿法短窑, 采用窑外热交换装置,如料浆蒸发机等;③湿法 中长窑,采用料浆压滤机等,使入窑生料水分降 低为15%~20%。
下面以湿法长窑为例,介绍其生产流程。
此阶段为使游离氧化钙充分被硅酸二钙吸收,贝利特(C2S) 再结晶和阿利特(C3S)完全形成,因此,要求回转窑内燃料
32
2020/11/15
湿法生产的工艺过程
燃烧的火焰具有一定的温度和长度。此带约占窑长的10% ~15%
回转窑的技术性能和运转状况决定了水泥的回转窑的功能
回转窑自1885年问世以来,虽然经历了无数次重大革新,但作 为水泥煅烧的关键设备仍然是青春永驻.到目前为止还没出现 可以替代的设备.回转窑共有四大功能.
⒈作为燃料燃烧装置 它具有广泛的空间和热力场,可以提供 足够的空气保证燃料充分燃烧,为水泥烧成提供必要的热源.
1885年—回转窑问世 1928年—立波尔窑诞生 1950年—悬浮预热器窑出现(称洪堡窑) 1971年—预分解窑诞生 1992年—日产一万吨熟料窑投产 2009年—日产一万二千吨熟料窑投产.
9
2020/11/15
回转窑的煅烧工艺
水泥生产最初熟料的煅烧是使用立窑,到 1885年才出现回转窑。目前世界上优质水泥熟料 绝大部分是用回转窑煅烧的。随着近代生产技术 的发展与进步,出现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和不同类 型的回转窑。 将石灰质、粘土质和少量铁质原 料,按一定比例配制(大体为75 ∶20∶5),经过粉 磨、均化、调配后制成生料。按入窑生料水分的 不同,回转窑煅烧工艺可分为湿法(生料制备成料 浆)、半干法(生料制备成料球)和干法(生料制备成 粉料)三种。
室;10—电收尘器;11—烟囱;12—排风机;13—熟料冷却机
29
2020/11/15
湿法生产的工艺过程
预先配制的含32%~40%水分的料浆从窑尾( 筒体高端)的下料管进入窑内,由于筒体的倾斜和 回转,使物料从高端移向低端。其间经历复杂的物 理、化学过程,由生料变为熟料,从窑头进入冷却 机,经冷却后卸出。燃料(煤、原油或天然气)和一 次空气从窑头喷入窑内。二次空气先进入冷却机, 与熟料进行热交换,被预热到400~800℃,由窑头 进入窑内助燃。在窑尾排风机的抽吸下,燃料燃烧 生成的烟气与物料逆向流经全窑,完成热交换过程 。烟气温度降低,经烟室和电收尘器后,由烟囱排 入大气。
30
2020/11/15
湿法生产的工艺过程
根据生料沿窑长的温度变化和熟料煅烧过程可将全窑大致 划分为干燥、预热、分解、放热反应、烧成和冷却六个带,
(1)干燥带 物料由常温升高到150℃,使料浆中物理水被蒸 (2)预热带 物料由150℃升高到750℃。生料中有机物首先分 解。当温度升至500℃左右,粘土中的结晶水开始挥发并分解 成SiO2和Al2O3,石灰石中MgCO3也开始分解,此时物料逐 以上两带中传热方式以对流和传导为主。为了强化热交换, 两带内挂有许多链条和格子式热交换器,以增加热交换面积 ,强化物料的干燥、预热过程。同时,链条还有收尘和成球 作用。物料在干燥预热带中主要是物理变化。此两带占窑长 的42%~47%。
湿法回转窑是与水平呈3%~5%斜度的细长圆 筒( L/D=30~40),筒体安装在支承装置上,在其 中部由传动装置以0.5~1.5r/min的慢速带动旋转 。
28
2020/11/15
湿法回转窑
13
1.煤仓;2—燃烧器;3—窑头罩;4—筒体;5—轮带和支承托
轮;6—传动装置;7—窑内热交换器;8—料浆喂料器;9—烟
建筑材料热工设备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 严晗
第一章 水泥回转窑
第3节 回转窑结构及其工作原 理
3
一、回转窑的结构
海螺水泥厂
回转窑
一个具有3%~6%倾斜度的圆筒,在低速下旋转,使物 料在圆筒内不断翻动,从而使物理.化学过程均匀地进行. 回转窑适宜处理粉粒料和气体介质间的物理化学过程。
优点:①由于物料在圆筒内不断翻动,使埋入物料 深层处的颗粒能自动翻到表面层,以便与气体介质直接 接触,均匀地进行物理化学反应,因而产品质量均匀; ②倾斜圆筒的旋转,能使物料进行周向翻动并作轴 向移动,这样在圆筒内就不必设置由耐高温、耐磨材料 制作的刮板、搅耙。因此特别适用于高温反应的物料煅 烧、焙烧等过程。
10
2020/11/15
回转窑齿圈
托轮
挡轮
窑筒体轴向位移
窑筒体
轮带 挡轮
图2-72 轮带与挡轮
轮带
回转窑轮带的润滑
轮带节
迷宫式密封装置是利用空气多次通过曲折通 道增大流动阻力而防止漏风的。
固定迷宫环 活动迷宫环
窑筒体
图2-73 迷宫式密封装置示意图
水泥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
窑 尾 密 封
⒉作为热交换设备 它具有比较均匀的热力场(圆形结构) 可以满足水泥熟料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换热要求.
⒊作为化学反应器 它可以分阶段的满足不同的矿物形成对热 量、温度的要求,又可以满足它们对时间的要求.
⒋作为输送设备 它具有很大潜力,转速、斜度、填充率不同 其产量会有很大的变化.
回转窑的发展
水泥生产自1824年诞生以来,180年间生产技术历经 多次变革.作为水泥熟料的煅烧设备,开始是间歇作业的 土立窑
31
2020/11/15
湿法生产的工艺过程
(3)分解带 物料温度为750~1000℃。主要是碳酸镁和碳 酸钙分解放出CO2和新生态CaO,变成粉料,这时需要吸收大 量热量。该带约占窑长的20%~25% (4)放热反应带 物料温度为1000~1300℃。此带主要是粘 土的无定形脱水产物结晶,各种氧化物间发生固相反应,生成 硅酸二钙(C2S)、硅酸三钙(C3S)和铁铝酸四钙(C4AF)。在该带 末端出现黄色料球。该带发生激烈的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约为 420~500kJ/kg熟料,它仅占窑长的5% (5)烧成带 物料温度为1300~1450~1300℃。该带物料温 度迅速提高,出现液相。液相量波动于20%~30%。在液相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