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简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简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简答题(共15题)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
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
2、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下图实验。
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简要说明理由。
3、请用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解释问题:碳燃烧的过程中,剩余固体质量越来越小:镁条在燃烧的过程中,剩余固体质量却越来越大?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
(2)蜡烛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质量变小。
5、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下图实验。
请回答:(1)利用右图装置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说明理由。
(2)如何改进右图装置使其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6、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右图实验。
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
7、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8、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结果是:镁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应该是增加的.但在实际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氧化镁质量比镁的质量小,据此结果,有人认为质量守恒定律有例外,你认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9、某同学用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结果观察到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由此得出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10、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总是相等的?11、一定质量的镁和碳酸镁混合物,经高温煅烧,直到质量不再变化为止。
发现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求原混合物中镁粉的质量分数。
12、某同学按右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结果观察到随蜡烛燃烧的进行,天平不平衡,由此得出蜡烛燃烧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
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为什么?13、有两个同学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实验及所得结论如下:A同学: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一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
化学人教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时练含答案(2)
5.1质量守恒定律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水结冰的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有些化学变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由于质量守恒,将a g氧气和b g氢气混合点燃一定得到(a+b)g水2.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④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3.如图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瓶底的细沙起隔热作用B.实验过程中气球先膨胀后变瘪C.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到室温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D.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木炭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A.大于木炭的质量B.小于木炭的质量C.等于木炭的质量D.无法比较5.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新型催化剂,将CO2和H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和另一种物质。
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D.丁物质的化学式可以写成CH26.高氯酸铵(NH4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A.CO2B.Cl2C.O2D.N27.充分加热a g氯酸钾与b 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最终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a-b)g B.(a-b-c)gC.(a+b-c)g D.(a-b+c)g8.将16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6g A完全反应后生成12g C和8g 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A.1∶1B.2∶1C.3∶1D.4∶19.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10.一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410125反应后的质量/g x21101则与此反应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表中x的值应该是8B.该反应可表示为丁甲+乙+丙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D.甲、乙为反应物,丙、丁为生成物二、填空题11.比较下列物质的质量大小,用“>”“<”或“=”填空。
初中化学 《质量守恒定律》基础练习
《质量守恒定律》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近日媒体报道,一位市民在清洁马桶时,无意将84消毒液和厕所清洗剂混合使用后,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
这是因为两者的有效成分盐酸与次氯酸钠会发生如下反应:2HCl+NaClO=NaCl+Cl2↑+X,产生的氯气(Cl2)使人中毒。
在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A.H2B.O2C.H2O D.NaOH2.下列关于H2+Cl2═2HCl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表示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B.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氯气的质量比为1:71C.参加反应的氯气与生成的氯化氢的分子个数比为1:2D.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3.下列各项: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分子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⑦物质的种类中,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①③⑤⑦B.②③④⑤C.①②⑤⑥D.②④⑥⑦4.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则小试管中的液体和烧杯中的固体应分别选用()A.水和氯化钠固体B.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粉末C.稀盐酸和铁粉D.5%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5.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B.10 g食盐完全溶解于90 g水中,得到100 g食盐水C.打开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酒精质量变小D.2体积的氢气加压后变成1体积6.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C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A.CH2O B.CH4O C.CH2D.CH47.在化学反应A+B→C+D.6gA与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A.7g B.5g C.8g D.6g8.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B.打开盛酒精的瓶盖,酒精的质量变小C.镁带燃烧后,固体的质量增加D.澄清的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变重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的质量一定和所用煤的质量相等B.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等于原反应物的质量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D.100克酒精和100克水混合后,总质量小于200克10.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A.哪些物质参加反应B.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C.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D.化学反应的快慢11.如图中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A.C+O2CO2B.2CO+O22CO2C.2H2+O22H2OD.CH4+2O2CO2+2H2O12.下面是一些学生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凡是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分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1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的是()A.B.C.D.《质量守恒定律》基础练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近日媒体报道,一位市民在清洁马桶时,无意将84消毒液和厕所清洗剂混合使用后,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
2023年初中化学中考二轮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图表图形题专项练
质量守恒定律图表图形题一、单选题1.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20B.乙一定是化合物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乙的质量2.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值是8B.甲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过程中乙、丁的质量比是5:2 3.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B.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7C.该反应中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的改变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刻度纸所示(例如:d的质量为2g)。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再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并通过刻度的移动来表示,且记录在同一张刻度纸上:刻度线Ⅰ向右移动9格;刻度线Ⅰ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Ⅰ向左移动8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为14gB.该反应可能为置换反应C.a、b变化的质量比一定为9:17D.a、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9:85.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3所示,图中x、y分别表示乙和丙的质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后甲的质量分数是8%B.x的取值范围:0≤x≤40C.y≤30时,生成物只有一种D.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1 6.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某化学反应,测量反应前()0t,反应中()1t,反应后()2t三个时刻甲、乙、丙、丁4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得到质量分数分布图分别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乙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B.1t时刻,乙和丙的质量比为7:16C.该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D.若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100g,如果再增加20g甲,则甲和乙可恰好完全反应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 -48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后容器中一定含有5种物质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8.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a=10,X一定是催化剂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D.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9.“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及变化的本质。
质量守恒定律及初中化学计算精心编排
质量守恒定律及初中化学计算1.某同学根据“铁生锈后质量会增加”, 推测质量守恒定律也有例外, 你认为该同学的推测正确吗?请加以解释。
2.下列实验装置不能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3.在化学反应中, 不一定发生变化的是()①物质的状态②原子种类③分子种类④元素种类⑤原子数目⑥分子数目⑦物质种类⑧物质的总质量A.①⑥B.②④⑥⑧C.①③⑤⑦D.③④4.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 将2g氢气在20g氧气中燃烧, 生成18g水B. 将20mL酒精与20mL水混合, 总体积小于40mLC. 将浓硫酸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溶液质量增加D. 将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加热, 溶液质量减轻5.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 消耗9.6克氧气, 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
对该化合物的组成判断正确的是()A.含有C.H、O三种元........B.只含有C.H两种元素C.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5.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改变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原子个数不变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D.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的分子数6.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留下残余固体c克, 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 (a+b-c)克B. (a-b-c)克C. (a-b)克D. (a-b+c)克7、A.B.C三种物质各15g, 当它们相互反应完成时, 生成30g新物质D。
若再增加10gC, 它们又继续反应, 到完成时, A与C恰好消耗完毕。
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A.2: 3B.2: .....C.3: 2D.1: 18、在A+B=C+2D的反应中, 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3克C和10克D。
若消耗16克B, 可生成D的质量是()A. 8克B. 7克C. 20克D. 10克9、已知反应3A+2B==2C+D, 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 若生成C和D共140克, 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A. 60克B. 80克C. 90克D. 120克10、将25克甲物质, 5克乙物质, 10克丙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 经分析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10克甲, 21克丙, 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 则丁物质的质量为()A. 40克B. 20克C. 11克D. 9克11.锌在干燥空气中很稳定, 在潮湿空气中, 容易发生反应, 其反应的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4Zn + 2O2 + 3H2O + X = 3Zn(OH)2 + ZnCO3 。
(完整)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练习题及答案、分析
(完整)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练习题及答案、分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下列各项:①分⼦种类;②原⼦种类;③分⼦数⽬;④原⼦数⽬;⑤分⼦质量;⑥原⼦质量。
在化学反应前后⼀定不变的是( )A.①③⑤ B.②④⑥ C.全部 D.⽆法判断2、在A+B=C+D反应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应⽣成3克C,则⽣成D的质量为A、 4克B、 3克C、 5克D、 6克3、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哪⼀种微粒的总数可能改变A、质⼦B、原⼦C、电⼦D、分⼦4、根据化学⽅程式:3AB+C2B3=2C+3x,确定x的化学式为A A3B2 B、A2B3 C、AB2 D、 AB35、某化合物密封加热完全分解后⽣成氨⽓、⽔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定含有的元素是A O、H、CB N、H、OC N、O、HD C、H、O、N6、在化学反应A+B→C,3克A跟⾜量的B充分反应,⽣成11克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A、3克B、5克C、 8克D、 11克7、将物质A、B、C各10克混和后加热,A全部参加反应,⽣成3克D,同时增加9克C,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为A、1 :5B、1 :4C、4 :1D、5 :18、某元素R的单质在纯氧中燃烧后,所得⽣成物式量为94,已知R的原⼦量为39,则该⽣成物的化学式是A、 R2O3B、 R2OD、 RO29、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在2AB2+B2=2C这⼀反应中,C物质的化学式是A、A2BB、AB2C、AB3D、AB10、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成氧⽓的质量为A、(a-b)克B、(a-b-c)克C、(a+b-c)克D、(a-b+c)克11、某化⼯⼚进⾏⽣产⽤⾷盐(NaCl)和⽔配成⾷盐⽔,然后电解。
电解⾷盐⽔不能得到的产物是A.NaOHB. HNO3C. H2D. Cl212、a g KClO3与b g 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可得c g KCl,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氧⽓的质量是A.( a+b) gB.( a+b-c) gC.( a-c) gD.( a+b+c) g13、酒精监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C2H5OH+4X(红棕⾊)+6H2SO4===2Cr2 (SO4)3(绿⾊)+2CO2↑+9H2O,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CrO3B.Cr2O3C.Cr2S3D.CrSO314、西班⽛的瑞奥汀河是⼀条酸河,河⽔中含有硫酸和硫酸亚铁。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实验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实验题专题训练含答案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实验题(共10题)1、某小组以“ 探究燃烧的奥秘” 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燃烧( 1 )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的现象是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发光 B.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放热 D.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及质量变化( 2 )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
步骤:室温下,按如图 1 组装装置,,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步骤:将锥形瓶浸入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和,从处缓慢通入约氧气,再关闭和,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步骤:将锥形瓶再次浸入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①步骤 1 中缺少的步骤是 ___________ 。
②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 。
③ 、、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__ 。
(任务三)调控燃烧( 3 )报道显示:国内外一些煤田因发生煤层自燃,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一旦煤层自燃,请给出一条合理的灭火建议 __________ 。
(任务四)再探燃烧( 4 )如图 2 所示模拟建筑火灾现场,在封盖容器底部放置 2 根高低不同的蜡烛,在烛芯附近放置 O2 传感器(见 a1、 a2)和 CO2传感器(见 b1、 b2)。
点燃蜡烛后迅速封盖,采集相关数据,实验结果如图 3 、图 4 所示。
①如图 2 所示实验中,观察到高处蜡烛先熄灭,其原因是 _________ 。
②由图 3 可知:蜡烛熄灭时容器各处 O2含量均未降至 0 。
你对“ 燃烧” 需要的条件的新认识是 __________ 。
2、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一、字母型计算1. 在化学反应A+B=C+D 中,8gA 和16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gC ,若12gA 参加反应,生成D 的质量是2. 已知6gA 与24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 和若干克C ,则C 的质量为 g ,若要制取3gD,求至少需要 gA 和 gB 发生反应,同时可制的 gC3. 在A+B=C+2D 的反应中,已知2.9gA 跟4.9gB完全反应生成6gC ,且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 在化学反应2A+3B=2C+4D 中,B 、C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6:22:9测得16gA 与适量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 和D 的混合物 g ,若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则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 使25g 甲物质与5g 乙物质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中有10g 甲和11g 丙,还有另一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其化学式用A 、B 、C 、D 表示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方程式计算1. 14。
7g 氯酸钾和3g 二氧化锰混合后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试管内剩余物为15。
3。
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质量4g ,点燃后充分反应,得到3。
6g 水蒸气,求反应前,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个多少g ?4. 24g 的碳在70g 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多少克二氧化碳?三、表格型计算1. 把4g 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 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 、O 2、生成的SO 2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 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SO 2多少克 (3) 在表中填写第三次实验生成SO 2的质量2.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C . 反应中Y 与Q 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1:1D . 该反应方程中X 与Q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3. 把A 、B 、C 、D 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后D 的质量是 g (2)C 物质可能是 (填写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3)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反应中A 、B 、D 的质量变化的比是 写出一个与上述反应类型相同的化学方程式:四、元素守恒1.将3g 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一单元卷3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玻璃破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石蜡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玻璃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应选B.【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假设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假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化学课上,老师为了使大家对“化学变化〞的定义有更深的理解,又给大家补充了“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大家发现在实验过程中:“银白色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产生了白色粉末.〞其中能够判断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依据的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镁带不断减少 D.生成白色粉末【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中【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它的本质特征是有其他〔新的〕物质生成,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解答】解: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关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选项A、B、C 均是描述了镁条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而选项D有白色粉末生成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变化特征的理解,对于新物质的生成的判断是建立在颜色等现象变化根底上的,要通过现象的变化分析物质发生的变化的实质.3.以下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锥形瓶【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首先知道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可垫石棉网加热的是烧杯、烧瓶.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正确答案即可.【解答】解:A、烧杯可垫石棉网加热,不可直接加热,故A错误;B、试管能直接加热,故B正确.C、量筒不能用于加热反响,否那么会因热胀冷缩使读数不准确,故C错误;D、锥形瓶底面积比拟大,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D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能用于加热的仪器,是根底知识,也是常考题型,希望同学们一定掌握好.4.有关蜡烛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白烟B.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产生黄色火焰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D.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难度】中【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蜡烛的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局部,外焰温度最高,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而不是白烟,应选项说法错误.B、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产生黄色火焰,应选项说法正确.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应选项说法错误.D、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而不是实验现象,应选项说法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此题;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5.用托盘天平称量5.2g药品时,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这时那么应〔〕A.增加砝码 B.添加药品 C.调节平衡螺母 D.减少药品【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称量指定质量的药品,此时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指针偏左,说明药品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5.2g药品,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5g砝码,再将游码移至0.2g刻度处,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左,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故应减少药品,直至天平平衡.应选D.【点评】托盘天平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明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量的药品质量药品时考前须知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以下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A.为了防止管内液体外流,加热时试管不得倾斜B.所盛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C.加热过程中,不停移动试管使液体中下部均匀受热D.加热时,试管口可以对着自己,但不能对着别人【考点】物质的加热.【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根据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的考前须知考虑此题.【解答】解: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考前须知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夹试管时从底部往上套,套到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给试管加热要注意预热,否那么会因受热不均而炸裂试管.应选C.【点评】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不要在做实验时进行错误操作.否那么会带来一些不平安因素.7.将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可用〔〕A.镊子 B.药匙或纸槽C.胶头滴管 D.坩埚钳【考点】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或颗粒状药品,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放在管口,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滑至底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入底部.【解答】解:碳酸钠为白色粉末状药品,取用时可使用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应选B.【点评】此题很简单,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了解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用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正确量取17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①5mL量筒②20mL量筒③50mL量筒④胶头滴管.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④【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量取液体时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关键是如何选用量筒.选取量筒时,量筒的最大量程应大于或等于所量取液体的体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量取17mL水,应该选用的仪器是量筒、胶头滴管.选取量筒时,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所以要选20mL量筒.应选:B.【点评】了解具备根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根底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根本技能,才能平安、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9.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C.聚沙成塔 D.百炼成钢【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拟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异: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解答】解:A、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 错;B、木已成舟只是形状的变化,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聚沙成塔只是将沙子聚集起来,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百炼成钢的过程中,铁中的碳不断和氧气反响生成二氧化碳,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应选:D.【点评】解答此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10.以下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发光、汽油燃烧B.铁锅生锈、湿衣服晾干C.铁制成铁钉、水结冰D.牛奶变酸、煤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中【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确实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灯泡通电发光属于物理变化、汽油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铁锅生锈属于化学变化、湿衣服晾干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铁制成铁钉属于物理变化、水结冰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牛奶变酸属于化学变化、煤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应选A.【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如果从分子的角度看〔针对由分子构成物质而言〕,在物理变化中原物质分子没有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在化学变化中,原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或微粒.11.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局部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那么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等于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确定【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假设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假设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该学生倾倒液体前俯视液面,其读数会比实际偏高,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19毫升;他倾倒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实际体积应大于10毫升,那么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9毫升.所以:A、等于9mL错误;B、大于9mL错误;C、小于9mL正确.D、无法确定错误.应选C.【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度数大,实值那么偏小,仰视度数小,实值已超出.12.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5.4g食盐时〔1g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了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A.5.5 g B.5.4 g C.5.0 g D.4.6 g【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可知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放错了,还要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只不过砝码与物体位置交换了,列等式进行计算.【解答】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物体质量=5 g﹣0.4 g=4.6 g.应选D.【点评】在计算有关天平的题目时,要谨记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由此列等式计算,不管是左物右码还是左码右物,都可以算.13.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A.放置在外焰局部被烧黑最重 B.均匀地被烧黑C.放置在内馅局部被烧黑最重 D.放置在焰心局部被烧黑最重【考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难度】易【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蜡烛燃烧的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解答】解:因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因此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放置在外焰局部被烧黑最重.应选:A.【点评】因为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因此放在蜡烛火焰中的火柴梗,在外焰的局部碳化的最明显,即放置在外焰局部被烧黑最重.14.某同学为了研究化学实验室中某块白色固体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实验方案是〔〕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 B.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C.用嘴尝其味道 D.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考点】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研究化学实验室中某块白色固体的性质:可以设计实验方案,如: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解答】解: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说法正确,故A正确;B、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说法正确,故B正确;C、用嘴尝其味道,说法错误,因为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防止中毒或受腐蚀,故C错误;D、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说法正确,故D正确.应选C.【点评】了解具备根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根底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根本技能,才能平安、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1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实验室里进行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甲做完实验后,将剩余的试剂倒回原试剂瓶B.乙在点燃酒精灯时,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丙在取稀盐酸时,在无用量说明的情况下,量取了1﹣2mLD.丁直接用手将粉末状药品参加试管中【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A、从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瓶中药品去分析;B、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分析;C、根据药品的取用考前须知考虑;D、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解答】解:A、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瓶中药品,故错误;B、点燃酒精灯时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这样有着火的危险,故错误;C、取稀盐酸时,在没有说明用量的情况下,只取1~2mL,是正确的,故正确;D、直接用手将粉末状药品参加试管中会腐蚀手,还会对药品造成污染,故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考前须知、掌握常见化学实验根本操作的考前须知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此题包括4小题,共55分〕16.〔15分〕将以下各仪器下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在相应的位置上.〔1〕写出仪器的名称:a c d e f g .〔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3〕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响容器是;〔4〕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5〕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是;〔6〕需要垫加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7〕用于过滤液体的仪器是;〔8〕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9〕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的仪器是.〔10〕量取一定量液体除了图中某仪器,还需要.〔填仪器名称〕【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结合初中化学所掌握的仪器的各种性能,对照此题的仪器图示和要求标准解答.【解答】解:〔1〕标号仪器分别是玻璃棒、试管、集气瓶、铁架台、胶头滴管、漏斗;〔2〕用于滴加和吸取少量液体的,应用挤压排气装置和储液装置的胶头滴管;〔3〕较大量的反响容器应具有较大的体积,应该是广口装的,是烧杯;〔4〕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应是便于拿取、便于封闭的瓶状装置,是集气瓶;〔5〕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应是较长的棒形装置,是玻璃棒;〔6〕烧杯需要垫石棉网才能在火焰上加热的,底面积较大,防止受热不均炸裂;〔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用漏斗;〔8〕试管是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玻璃仪器;〔9〕铁架台是用于固定和支持仪器,有夹持装置和稳定装置,底座较大;〔10〕量取一定量液体用量筒和胶头滴管,所以还需要的仪器是量筒;故答案为:〔1〕玻璃棒、试管、集气瓶、铁架台、胶头滴管、漏斗;〔2〕f;〔3〕b;〔4〕d;〔5〕a;〔6〕b;〔7〕g;〔8〕c;〔9〕e;〔10〕量筒.【点评】此题对一些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各种性能进行了综合考查,难度系数小.17.〔14分〕将相应序号填在以下横线上.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碳酸氢铵是一种固体,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可燃烧,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难度】难【专题】化学反响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复原性、稳定性等.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属于化学变化.故填:D;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属于物理变化.故填:C;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不可燃属于化学性质.故填:B;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化学变化.故填:D.【点评】判断一种性质是否属于化学性质的方法是要分析这种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一种变化是否属于物理变化的方法是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18.〔12分〕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里.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放在桌上,对准手心,瓶口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倒完液体后,应立即,把试剂瓶放回.【考点】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根据液体药品的存放与取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细口瓶里.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倒完液体后,应立即盖紧瓶塞,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故答案为:细口瓶;倒;标签;紧挨;盖紧瓶塞;原处.【点评】此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考前须知、掌握常见化学实验根本操作的考前须知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9.〔14分〕写出以下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1〕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2〕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3〕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中药液:〔4〕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5〕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6〕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仪器的连接与洗涤.【难度】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1〕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2〕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否那么容易使烧杯破裂.〔3〕根据滴管取用试剂后需要清洗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是“左物右码〞分析解答.〔5〕根据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的考前须知进行分析解答.〔6〕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那么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会打破试管底部.〔2〕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容易使烧杯受热不均匀而造成破裂.〔3〕滴管取用试剂后需要清洗,再吸取其他试剂,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种药液,会污染试剂.〔4〕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如果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那么被称量的物体是质量偏小.〔5〕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应轻轻上下移动试管刷不能用力过猛,用力过猛会造成试管破损.〔6〕实验室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会污染试剂.故答案为:〔1〕打破试管底部;〔2〕烧杯破裂;〔3〕污染试剂;〔4〕被测物体的质量比该物体的实际质量偏小;〔5〕试管破损;〔6〕污染试剂.【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实验根本操作中出现的错误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熟知化学实验根本操作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5分钟训练1.____________的反响物的____________一定等于反响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___________,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含答案
伟杰老师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A. B. C. D. 26.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27.工业生产合成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 B. C. D. 28. 是一种常用能源,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式为( ) A. B. C. D. 29.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第 1 页,共 1 页
伟杰老师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A.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C.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是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7.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
,可在燃气泄漏时及时发现,其燃烧的化学
方程式为
,则 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18.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 、 、 、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 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故错误。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1.【答案】A 【解析】解:A、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 中的 表示一个二氧 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故选项正确; 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 中的“ ”表示两个钠 原子,故选项错误;
C、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故 中的 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故
,故 A 错误;
B、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
,故 B 正确;
C、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故 C 错误;
第 1 页,共 1 页
伟杰老师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D、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专题09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解析版)-2024-2025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真题(湖南专用)
专题09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内容概览考点01 质量守恒定律考点02 化学方程式考点01 质量守恒定律1.(23-24九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已知某纯净物4.6g 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 5.4g 水。
下列关于该纯净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含有碳、氢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以上选项都不对【答案】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因为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而反应物氧气中不含碳、氢两种元素,因此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生成物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纯净物中碳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纯净物中氢元素的质量。
因此该纯净物中碳元素的质量=128.8g100% 2.4g44´´=氢元素的质量=25.4g100%0.6g18´´=因为2.4g+0.6g=3.0g﹤4.6g,所以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根据以上分析,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故选B。
2.(23-24九年级上·湖南岳阳·期中)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B.丁一定是化合物C.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7∶11D.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答案】C【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由表中数据可知,20g+20g+20g+20g=13g+16g+20g+xg,x=31;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0g-13g=7g,则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7g;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减少了20g-16g=4g,则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4g;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物质;反应后丁的质量增加了31g-20g=11g,则丁是生成物;该反应是甲和乙反应生成丁,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提高综合训练题及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提高综合训练题及解析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一定条件下,某装置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60 1.500反应后的质量/g33x243A.x的值等于0.5B.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C.乙一定是催化剂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2.已知、、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B.分子之间有间隔C.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D.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反应后的质量(g)18m611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m=1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 4.某金属单质 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
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X的用量/g Y的用量/g生成X2Y的质量/g17.4 1.68.029.6 3.212.0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 )A.4:1 B.3:1 C.2:1 D.37:85.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6.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4101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A.反应物是X和Y,成物是Q和ZB.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1C.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D.反应后生成15 g Z7.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是()A.B.C.D.8.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静止不动C.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9.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10.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 X262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1.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质量/g25m188反应后物质质量/g9待测384A.“待测”数值一定为2g 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3812.在一密闭容器内有M、N、Q、R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M N Q R反应前质量(g)2155111反应后质量(g)11待测850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待测物质N的质量为22g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中M、N、Q、R四种物质质量比为9:37:80:11113.物质X、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X+2Na0H2Y+Cu(OH)2↓,则()A.X一定是Cu(N03)2 B.X的式量比Y大C.Y中阴离子的化合价为-2 D.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14.将铜投入浓硝酸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A.二氧化碳B.氢气C.氯化氢D.二氧化氮15.如图所示:3个甲分子与1个乙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丙分子.根据图示所得信息正确的是()A.物质甲的化学式为H6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化学反应中,分子是最小的微粒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6.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 《质量守恒定律》课后练习题 附加答案
5.1质量守恒定律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最确切的是()A.10 g冰受热融化成10 g水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C.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D.由于反应前后原子种类相同,所以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3.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20克,在点燃的条件下,让它们充分反应后,生成9克水,则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的质量可能是( )A.8克 B.12克C.11克D.无法确定4.Y2+2□====4XY中方框里应填写的化学式为( )A.X2Y2 B.X2Y C.X3Y4 D.XY2点燃5.在X+2O2CO2+2H2O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 A.CH4 B.C2H5OH C.CH3OHD.CH3COOH6.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 )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B.反应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7.图5-1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图5-1A.4∶1∶3B.3∶1∶2C.4∶1∶2D.3∶1∶38.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 )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9.(2005山东烟台中考,1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M、N、X、Y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能正确表示容器中化学变化的表达式是( )A.X+Y====M+NB.X+Y====NC.N====M+X+YD.X+Y+M====N10.某物质发生完全燃烧反应,反应式为:C x H y O z +(x+24z y -)O 2 xCO 2+2y H 2O 若1个分子的C x H y O z 与3个O 2分子完全燃烧,生成了2个分子的CO 2和3个分子的H 2O ,则x 、y 、z 值分别为( )A .2,3,4 B.2,6,1 C.1,3,2 D.1,2,311.将A 、B 、C 三种物质各10克,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 (其中B 是催化剂),当A 已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的D 为16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5单元《质量守恒定律》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5单元《质量守恒定律》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B.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D.此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此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1所示。
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是反应物B.x的值为20C.乙是此化学反应的催化剂D.生成38g甲,需消耗60g丁4.某物质1.6克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共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②该物质中一定不含氧元素;③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④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4;⑤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④⑤5.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30 20 5 0反应后质量/g 14 16 a 20A.a=5B.甲和乙为反应物C.丙可能是催化剂D.甲、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26.现将20g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6gC和11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 的质量比是A.20:11 B.20:7 C.5:4 D.16:11二、填空题7.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S+O2点燃SO2.这个式子不仅表明了反应物是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反应条件是______,还表示了参与反应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在点燃条件下,每______份质量的硫______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______份质量的二氧化硫.8.在一定的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中F是单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符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上精练本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1.下列实验能够用于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B.C.D.【答案】B【解析】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是化学反应;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故选B。
2.下列叙述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B.Fe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质量增加C.5g食盐溶解在95g水中,形成100g食盐水溶液D.12gC在32gO2中充分燃烧,生成44gCO2【答案】C【解析】A.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B.Fe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是化学变化,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C.食盐溶解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符合题意;D.12gC在32gO2中充分燃烧,是化学变化,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6nCO2+5nH2O淀粉+6nO2。
下列关于淀粉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含有C.H两种元素B.含有C.H、O三种元素C.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反应物中有碳、氢、氧原子的个数分别为:6n、10n、17n,反应后生成氧气分子中含有氧原子个数为12n,所以淀粉中一定有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
选B。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NaCl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A.Cl2B.KNO3C.H2D.NaOH【答案】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电解NaCl的水溶液,反应物是氯化钠和水,共有氯、钠、氢、氧四种元素,没有氮元素和钾元素,所以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KNO3。
5.甲醛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分子种类不变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D.生成物是CO2和H2O,减少污染【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醛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试题含解析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试题含解析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7题)1、 现有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17g ,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至恰好不再产生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 42.5g ,并得到不饱和溶液 274.5g 。
加入的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 . 15%B . 17%C . 34%D . 51%2、 将 23g 纯净物 M 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44g 二氧化碳和 27g 水。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消耗氧气 48gB . M 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52.2%C . M 只含碳、氢元素D . M 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13、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 X 、 Y 、 Z 、 Q 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推理中不正确的是X Y ZQ反应前的质量 /g17 10 25 48 反应后的质量 /g19 10待测30 A .反应后物质 Z 的质量为 41gB .生成的 X 与 Z 的质量之比为 8 : 1C .反应中 Y 可能是催化剂D . Q 一定是化合物4、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均没有改变D .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5、 “ 雨过天晴云破处 ” 是对汝窑瓷器的一种赞美。
陶瓷以黏土等天然硅酸盐为主要原料烧成的制品,在烧制过程中会发生 4FeS+7O 22Fe 2 O 3 +4X 等反应。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陶瓷是混合物B . X 是 SO 2C .该反应中 FeS 中铁元素和硫元素质量比为 4 : 7D .该反应中有三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6、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合成过程中碳原子变化为: CO 2 →C ,(有机物 X ) →C 3 →C 6 →C n (即淀粉),下图为制备有机物 X 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B .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分子个数比为 1 : 4OC .有机物X 的化学式为CH4D .人工合成淀粉可缓解粮食危机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B .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违反质量守恒定律C .5g 氢气和5g 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的质量一定是10gD .10g 水加热后变成10g 水蒸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8、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一定量的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A .等于镁条的质量B .大于镁条的质量C .小于镁条的质量D .无法确定9、“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课堂达标练习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课堂达标练习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一定条件下,某装置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60 1.500反应后的质量/g33x243A.x的值等于0.5B.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C.乙一定是催化剂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2.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值为36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3.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Cl2B.H2C.NH3D.HCl4.某金属单质 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
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X的用量/g Y的用量/g生成X2Y的质量/g17.4 1.68.029.6 3.212.0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 )A.4:1 B.3:1 C.2:1 D.37:85.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6.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是()A.B.C.D.7.“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A.CH4O B.CH2O2C.C2H6O D.C2H4O28.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B.n=3C .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D .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单质9.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一、字母型计算
1. 在化学反应A+B=C+D 中,8gA 和16gB 恰好完
全反应生成10gC ,若12gA 参加反应,生成D 的质量是
2. 已知6gA 与24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 和
若干克C ,则C 的质量为 g ,
若要制取3gD ,求至少需要 gA 和 gB 发生反应,同时可制的 gC
3. 在A+B=C+2D 的反应中,已知2.9gA 跟
4.9gB
完全反应生成6gC ,且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 在化学反应2A+3B=2C+4D 中,B 、C 、D 的相对
分子质量之比为16:22:9测得16gA 与适量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 和D 的混合物 g ,若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则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 使25g 甲物质与5g 乙物质充分反应,所得混
合物中有10g 甲和11g 丙,还有另一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其化学式用A 、B 、C 、D 表示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方程式计算
1. 14.7g 氯酸钾和3g 二氧化锰混合后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试管内剩余物为15.3g
3.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质量4g ,点燃后充分反应,得到3.6g 水蒸气,求反应前,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个多少g ?
4. 24g 的碳在70g 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多少克二氧化碳?
三、表格型计算
1. 把4g 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 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 、O 2、生成
的SO 2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2) 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SO 2多少克 (3) 在表中填写第三次实验生成SO 2的质量
2.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
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C . 反应中Y 与Q 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1:1
D . 该反应方程中X 与Q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3. 把A 、B 、C 、D 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D 的质量是 g (2)C 物质可能是 (填写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3)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反应中A 、B 、D 的质量变化的比是 写出一个与上述反应类型相同的化学方程式:
四、元素守恒
1.将3g 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CO2和 5.4gH2O 据此可判断该物质的组成中()A.只含有碳、氢 B.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氧元素 D.氢元素质量分数为20%
2. 3.0g 偏二甲肼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4gCO2和3.6gH2O ,1.4gN2 (1)则氧气的质量为
(2)偏二甲肼中含有元素种类为
3.某工厂有石灰石样品,小丽探究其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500g
样品,高温煅烧至不在有气体产生(CaCO 3高温CaO+CO 2),剩余固体质量为324g ,(假设石灰石杂质不参与反应)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此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 字母型: 1. 21g 2. 21g 、2、8、7 3. 58 4. 40、M
5. 2甲+乙 丙+2丁
根据题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是15g 参加反应的乙是5g ,所以
x 甲+ y 乙 m 丙+n 丁 15g 5g 11g 9g 30x 20y 44m 18n 所以x :y :m :n=2:1:1:2 所以2甲+乙 丙+2丁 方程式计算: 1. 6.125g
2. (1)1、
3.2(2)6.8g 3. 氢气0.8g 氧气3.2g 氢气0.4g 氧气3.6g
4. 88g
表格型计算:
1. (1)1:1:2(2)8g (3)8g
2. D
3. 10.6g 、催化剂、分解反应、149:245:96、
2KClO 3 MnO 2 2KCl+3O 2 △ 元素守恒: 1. AD
2. (1)6.4g 、(2)C 、H 、N
O 2=4.4g+3.6g+1.4g-3.0g=6.4g X+ O 2 CO 2+H 2O+N 2 3g 6.4g 4.4g 3.6g 1.4g
生成物中含有C=1.2g 、H=0.4g 、N=1.4g 、O=3.2g+3.2g=6.4g
而1.2g+0.4g+1.4g=3g ,则X 中只含有C 、H 、N 没有O
3. (1)176g (2)80%
解:CO 2=500-324=176g 设碳酸钙质量为x
100 44 X 176g 100/X=44/176g X=400g
所以w=400/500.1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