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丑小鸭》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合集下载

2023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丑小鸭》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

2023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丑小鸭》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丑小鸭》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丑小鸭》写了一只天鹅蛋在鸭群中破壳后,因相貌怪异,让同类鄙弃,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长成了白天鹅。

这次壶知道为您整理了10篇《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丑小鸭》原文及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壶知道最大的乐趣哦。

丑小鸭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待、倒、模,理解22个新词。

2、能说出第5段排句成段的顺序,说出哪几句是围绕同一方面的内容写的。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背诵、默写课文的最后两段。

4、懂得自己遇到不幸境况,不要灰心;别人遭到不幸,不要嘲笑。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巩固本单元训练点,按要求读懂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段。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积极意义,从中受到教育。

三、教学准备《安徒生童话》、安徒生画像、磁带、录音机、小黑板、生字卡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训练找反义词。

2、读通课文,了解大致意思。

3、学习第1、2段,朗读训练。

教学过程一、出示安徒生画像及《安徒生童话》,简介安徒生。

二、揭题,读题三、初读课文,思考1、的丑什么意思?2、长大以后成了什么?四、学习第1段1、自学该段生字2、自读课文A、说说的名字是怎么来的?B、划出说明长得难看的句子3、朗读指导4、填空嘴(大大的)腿(的)样子(的)五、学习第2段1、自读,思考:你觉得怎么样?2、填空:的3、朗读指导:孤独、可怜六、作业1、齐读1、2段2、给多音字注音等待待会儿模样模糊3、课作2、34、朗读课文教学目标1、学习3-6段,能按问题找到对应的课文段落。

2、能按要求读懂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段。

3、能区分倒影和倒映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二、学习3-4段1、自读3-6,思考:哪几段是写离家后的不幸遭遇。

2、自读3、4段,先自学生字,再填表来到哪里遇到什么不幸水草地野鸭里小鸟猎狗丛中天气3、再读课文3、4段,继续填表(接上表右边)怎样做离开了水草地白天晚上在芦苇丛中4、朗读指导4、离开家之后有哪些不幸遭遇?三、学习5、6段1、哪几段是写发现自己变成了天鹅,很快乐?2、自读,学习生字3、学习第5段,巩固单元学习提示A、齐读,思考: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B、回顾按事情发展写的段,应该怎样读?C、自读,思考:这段话共有几句?哪几句说同一方面的内容?这段话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4、学习第6段A、默读,用~~~划出说明快乐的句子。

《丑小鸭》阅读教案

《丑小鸭》阅读教案

《丑小鸭》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会理解故事中每个角色的性格和行为,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2. 能够理解故事中所体现的人性美和爱心,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3. 能够理解“冰心”的诗歌和短篇小说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1. 通过阅读《丑小鸭》这个经典童话故事,让学生对其中所包含的人性美和爱心有更深刻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运用推理和归纳的方法,理解故事中所描写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理解和运用故事中所概括的人性美和爱心。

2. 如何指导学生理解“冰心”的诗歌和短篇小说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阅读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了解其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再通过讲解深化对故事的理解。

2. 融合活动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活动的方式深化对故事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通过展示“冰心”的作品以及《丑小鸭》的相关图片和视频等,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阅读和分析做好铺垫。

2. 阅读教学环节(40分钟)(1)师生共同阅读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教师讲解故事中所描写的人物形象和心理。

(2)分组讨论,每组学生运用推理和归纳的方法,分析故事中所描写的每个角色的性格和行为,并从中提取人性美和爱心的主题。

(3)教师答疑补充,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人性美和爱心的概念和寓意。

3. 活动和讨论环节(30分钟)(1)学生根据故事中所展现的人性美和爱心的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写一篇站在小鸭子的角度上的自我探索和思考。

(2)学生分组展开辩论活动,辩论的主题是“人性美和爱心与我们的生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主题,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4. 总结和评价环节(10分钟)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互相交流反馈,提出问题和意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得到了提升,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安徒生童话》,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2.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所传达的善恶、美丑的观念。

3. 培养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教学内容:1. 《安徒生童话》简介:了解安徒生及其童话作品的特点。

2. 故事梗概:概括每个故事的主要情节。

3. 人物分析:分析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4. 故事寓意:阐述每个故事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5. 小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分享感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所传达的善恶、美丑观念。

2. 教学难点: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提高道德修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安徒生童话》简介、故事梗概、人物分析、故事寓意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交流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教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安徒生及其童话作品的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每个故事的梗概、人物分析、故事寓意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 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每个故事,交流阅读心得,分享感悟。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提高道德修养。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安徒生童话》原著或精选版本,确保学生有阅读的材料。

2. 制作故事梗概、人物分析、故事寓意等教学PPT,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引导,确保讨论能够深入进行。

七、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介绍安徒生及其童话作品的特点,让学生对作者和作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第二课时: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解故事梗概,分析主人公小女孩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所传达的善良与同情。

3. 第三课时:阅读《海的女儿》,讲解故事梗概,分析主人公小美人鱼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牺牲与爱情。

丑小鸭教案设计

丑小鸭教案设计

丑小鸭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亲情、友情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2.能够感受到接纳和理解其他人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互助和沟通的能力;4.通过了解丑小鸭故事,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加强对他人的尊重。

二、教学内容1.丑小鸭故事的背景和情节简介;2.分组阅读和理解丑小鸭故事;3.分组讨论丑小鸭故事中的亲情、友情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4.分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5.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亲情、友情和团队合作的概念;2.提出问题:你认为亲情、友情和团队合作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作用?请举例说明。

3.引入丑小鸭故事,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和情节。

步骤二:阅读理解(2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份丑小鸭故事;2.要求学生小组内自行阅读理解故事内容,并讨论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和角色;3.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三:分组讨论重要性(20分钟)1.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将学生重新分组,每个小组包含有关亲情、友情和团队合作的角色;2.要求学生就丑小鸭故事中的亲情、友情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进行深入讨论;3.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和结论。

步骤四:分组合作任务(25分钟)1.按照小组重新分组,每个小组包含不同的角色;2.给每个小组一个任务,要求小组成员合作完成;3.任务示例:–小组A:编写一篇关于丑小鸭的感想和体会的短篇文章;–小组B:设计一张插图,表达丑小鸭变美后的形象;–小组C:根据丑小鸭故事内容,整理一份以亲情、友情和团队合作为主题的PPT;4.小组内合作完成任务后,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成果。

步骤五:分享体会(15分钟)1.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小组成员在故事讨论和任务合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2.整合学生的分享,引导学生总结亲情、友情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展开讨论。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任务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2.根据学生的分享,评价学生对丑小鸭故事的理解和感受;3.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总结,评价学生对亲情、友情和团队合作的认识和体会。

《丑小鸭》教案12篇

《丑小鸭》教案12篇

《丑小鸭》教案12篇《丑小鸭》教案篇1课题:快乐读书屋九丑小鸭教学目标:1.学生自主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积累词语,找出课文中描写丑小鸭和白天鹅的词语。

教学重点:识字教学教学难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出示手偶:丑小鸭)大家好!我是丑小鸭。

(出示手偶:白天鹅)嗨!我是美丽的白天鹅。

你们想知道我是怎么变成白天鹅的吗?二、初读课文1、出示阅读提纲,自由读课文在老师大胆放手引导下,学生用各自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你喜欢怎样读?――小伙伴读,同桌读,小组读,自已读等)2、汇报读3、读懂课文,理解感悟4、学习生字及生字词(辅以游戏进行)三、理解课文出示小建议:①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②是从什么地方想到的?能试着有感情地朗读吗?小组交流,探究汇报交流师:丑小鸭心里怎么想?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四、拓展延伸,走进生活师:学了《丑小鸭》一课,你有什么感受,想说点什么?五、聆听歌曲《隐形的翅膀》六、实践活动回家后把《丑小鸭》的故事讲给父母或其他人听。

板书设计:丑小鸭——白天鹅《丑小鸭》教案篇2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四册第28课。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浅显的童话故事,主要讲一只丑小鸭自从出生以来就被人瞧不起,受人欺负,被迫离家出走,最后竟意外地发现自己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__文质兼美、图文并茂、富有儿童情趣,学生乐学,兴趣浓厚。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依据新课程理念,教学本课时,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并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感悟丑小鸭在悲惨的日子里,仍然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阅读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丑小鸭》教案这写

《丑小鸭》教案这写

《丑小鸭》教案编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丑小鸭》的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寓意。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树立自信,勇敢面对困难。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2.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自信、勇敢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对故事深层寓意的理解。

2. 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同情心。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丑小鸭》的故事课件或黑板报。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简要介绍安徒生及其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示例: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它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

安徒生童话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作品有很多,比如《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都深受大家的喜爱。

为什么他的作品会如此受欢迎呢?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他的作品魅力吧!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故事,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示例问题:a. 丑小鸭长得什么样?它的兄弟姐妹是怎么对待它的?b. 丑小鸭经历了哪些磨难?它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c. 丑小鸭变成了什么?它的心情又是如何的?3.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示例讨论话题:a. 如果你是丑小鸭,你会如何面对别人的嘲笑和排挤?b. 丑小鸭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c.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才能像丑小鸭一样,最终变成“白天鹅”?4.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故事的主题,强调关爱他人、自信、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示例总结:a. 丑小鸭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不应该因为别人的嘲笑和排挤而失去自信。

b. 我们要学会关爱他人,不要轻易对别人下定论,要给他们成长和改变的机会。

c.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像丑小鸭一样,勇敢地面对,坚持自己的梦想。

5. 课后作业:学生写一篇关于《丑小鸭》的读后感,分享自己在故事中的感悟和收获。

初中丑小鸭课文教案

初中丑小鸭课文教案

初中丑小鸭课文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丑小鸭》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安徒生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丑小鸭的形象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有自信,勇敢面对困境,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丑小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丑小鸭的成长过程,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难点:1. 理解丑小鸭形象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2. 将课文中的启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1. 课文《丑小鸭》全文。

2. 安徒生的生平介绍资料。

3.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安徒生,引导学生了解他的其他著名作品,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什么样的故事才能被称为童话?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丑小鸭》,理解故事情节,了解丑小鸭的成长过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丑小鸭的坚韧与勇敢。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丑小鸭的成长过程中获得启示,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如何克服。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从讨论中体会到自信和勇敢面对困境的重要性。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丑小鸭故事所传递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启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一个有自信、勇敢面对困境的人。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堂所学,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关于“自信与勇敢”的作文。

2. 家长参与评价,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丑小鸭》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了自信和勇敢面对困境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将课文中的启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丑小鸭 初中语文 教案

丑小鸭 初中语文 教案

丑小鸭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丑小鸭》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安徒生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丑小鸭的成长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丑小鸭》的主要内容,分析丑小鸭的成长过程。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丑小鸭的成长过程。

2.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丑小鸭》全文。

2. 关于安徒生的生平及写作背景的资料。

3. 相关的人物形象分析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安徒生及《丑小鸭》的写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提出问题:“丑小鸭”为什么最终能成为“白天鹅”?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分析丑小鸭的成长过程,总结其成长的因素。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深入探讨(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丑小鸭、鸭妈妈、小鸟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2)讨论:为什么丑小鸭最终能成为白天鹅?其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5.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自己外貌和能力的认识,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

(2)教师进行情感引导,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丑小鸭的成长过程。

(2)强调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安徒生童话》的阅读教案

《安徒生童话》的阅读教案

《安徒生童话》的阅读教案《安徒生童话》的阅读教案「篇一」一、指导目的:1、向学生推荐书籍《安徒生童话全集》,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

2、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指导重点:让学生认识《安徒生童话全集》,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指导过程:一、导入,激起学习欲望。

1、同学们好!很高兴又和大家在一起读书。

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还记得关于书籍的一些名人名言吗?(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这些名人名言中,我们看出有益的书的确是一样好的东西!能帮助我们的学习,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多彩。

2、同学们喜欢童话吗?你看过那些童话故事?生答。

3、说起童话,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

它是位童话大师。

今天老师她的作品插图。

同学们请看:①出示《丑小鸭》插图,看到它,你想到了哪个童话故事?②出示《皇帝的新装》插图。

看到它,你想到了那个故事?③出示《白雪公主》插图。

看到它,你又想到了那个故事?你们知道这两个童话故事是谁写的吗?生答。

4、安徒生这个名字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出示安徒生图片?你了解他吗?生答。

老师这也有一些安徒生的资料,大家来看一看。

出是安徒生资料?安徒生童话真正达到了“同时适合六岁与六十岁人阅读”的境界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出示)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5、是什么让人给他以这么高的评价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安徒生,重温他那亲切感人的经典故事。

丑小鸭_教案教学设计

丑小鸭_教案教学设计

丑小鸭_教案教学设计教案名称:丑小鸭教学内容:《丑小鸭》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之一,讲述了一只被误认为是丑小鸭的天鹅最终发现自己原来是一只优雅的天鹅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教会学生不要妄自尊大,要相信自己的内心,勇敢面对困难。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丑小鸭的故事内容及主题。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启发学生珍惜自己,相信自己的价值。

4.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丑小鸭的故事内容。

2.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丑小鸭的心路历程。

2.引导学生探讨故事的深层含义。

教学准备:1.PPT资料:丑小鸭的故事内容及相关图片。

2.故事书籍:《丑小鸭》的故事书。

3.纸笔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丑小鸭的故事,并观看故事书的插图。

询问学生对丑小鸭的印象,培养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第二步:故事导入让学生阅读《丑小鸭》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

教师可以适时暂停让学生解释故事中的难点。

第三步: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丑小鸭的心路历程,思考为什么天鹅会被误认为是丑小鸭。

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

第四步:表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丑小鸭的心情和成长过程。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想。

第五步:展示学生可以通过绘画、写作、表演等形式展示他们对丑小鸭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挑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第六步: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达和展示进行总结,强调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再次强调学会自信,不要放弃自己。

第七步:作业让学生根据丑小鸭的故事,写一篇读后感或画一幅相关的插图。

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丑小鸭的故事内容和主题,还能够培养自信、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的提升。

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故事的意义。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越发坚定和自信。

《丑小鸭》教学教案

《丑小鸭》教学教案

《丑小鸭》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丑小鸭》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角色特点。

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如“丑小鸭”、“鸭妈妈”、“兄弟姐妹”、“自卑”、“成长”等。

1.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性格。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故事内容和自己的感受。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

培养学生自信、勇敢的品质,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背景介绍介绍《丑小鸭》的作者安徒生,以及故事的背景和创作意义。

2.2 故事情节概述讲述《丑小鸭》的故事情节,包括丑小鸭的出生、遭受嘲笑、离家出走、经历种种困难,最终变成美丽的天鹅。

2.3 人物关系和角色特点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如鸭妈妈、兄弟姐妹、丑小鸭等。

探讨各个角色的特点,如鸭妈妈的关爱、兄弟姐妹的嘲笑、丑小鸭的自卑和成长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训练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3.3 写作训练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故事内容和自己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介绍《丑小鸭》的作者安徒生,引导学生关注童话故事的价值。

4.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注意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4.3 问题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和故事意义。

4.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5 课堂小结总结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

第五章: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故事内容和自己的感受。

鼓励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家长参与评价,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通过课堂问答的形式,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程度。

《丑小鸭》教学教案

《丑小鸭》教学教案

《丑小鸭》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丑小鸭》的故事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主人公丑小鸭的性格特点和成长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述,描绘故事场景和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包容差异的品质。

(2)学会勇敢面对困境,坚持追求梦想。

(3)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不要轻易放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丑小鸭》的故事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主人公丑小鸭的性格特点和成长过程。

2. 教学难点:(1)理解并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2)运用细节描述,描绘故事场景和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境,坚持追求梦想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或准备《丑小鸭》的故事文本。

(2)制作生字词卡片。

(3)准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引导学生直观感受。

2. 学生准备:(1)预习《丑小鸭》的故事。

(2)收集有关丑小鸭的图片或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丑小鸭的形象。

(2)简要介绍安徒生以及《丑小鸭》的故事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故事,感受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生字词卡片,巩固学习生字词。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丑小鸭的性格特点和成长过程。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细节描述(1)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述,描绘故事场景和人物形象。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2)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互相鼓励。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丑小鸭》故事,巩固生字词。

(2)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关于勇敢面对困境、追求梦想的短文。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教案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教案

)。
学生自由读书、交流。教师从“故事情节”、“故事人物”、
“故事道理”等方面进行随机指导。
六、设计阅读计划
现在我们掌握了读童话故事的方法。现在,请你根据书本
内容,制定一个阅读计划。
(学生自主做计划。)
展示学生阅读计划,学生评价谁的计划更科学。
3
七、作业布置 日期 阅读内容
读书收获
读童话故事不仅给我们带来乐趣,还能让我们学会一些做 人的道理。课下请同学们继续完善你的阅读计划,并且根据阅 读计划自己去系统、全面地阅读《安徒生童话》这本书。
板 书 设 计
阅 读 反 思
检查人签字:
时间:2021 年 月 日
4


2.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读 方
以读代讲,探究方法,制定计划

阅读流程
二次备课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读过《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拇指 姑娘》这几个故事吗?它们都属于童话故事,并且都出自于同 一本书——《安徒生童话》。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阅读这本童话故事书。 二、了解作者 安徒生 (1805-1875),19 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既
4.(课件出示)阅读童话应逐步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 认真朗读,弄懂内容。
第二,边读边想,品评人物。
第三,记忆故事,理解道理。
五、口语训练。
1.我最喜欢《安徒生童话》中的(
),这个故
事主要讲(
)。
2.我最喜欢这个故事中的( ),因为(
);
或我最讨厌这个故事中的(
),因为

);
3.我读了这个童话故事后明白了(
2
呢?结合以往的经验,学生交流自己阅读方法心得。

丑小鸭教案 (3)

丑小鸭教案 (3)

丑小鸭教案一、教案概述教案名称:丑小鸭教案适用对象:幼儿园大班学科领域:语言表达教学目标:通过讲述《丑小鸭》这个寓言故事,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自我认知和接纳他人的理解。

教学时间:1课时(约40分钟)教学方法:讲授、互动游戏教学工具:图片、故事书、小鸭子玩偶、音乐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丑小鸭》是一部经典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和众不同的小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孤独、羞辱,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幼儿理解和接纳与自己不同的人。

故事情节如下:一天,一只独特的小鸭子孵化出来了。

他的外观和其他小鸭子完全不同,长得非常丑且笨拙。

他被其他小鸭子嘲笑和排挤,感到非常伤心。

于是,他离开了家园,开始了自己的漂泊之旅。

小鸭子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寻找属于自己的地方。

他遇到了很多不同的动物朋友,包括一只猫、一只鸡和一只老鼠,但他发现他们并不是真正适合他的伙伴。

最后,小鸭子来到了一个湖边,看到了一群美丽的天鹅。

他们非常友好地迎接小鸭子,并告诉他,他们认为小鸭子是最美丽的天鹅。

小鸭子意识到他其实是一只天鹅,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他和天鹅们一起生活,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2.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帮助幼儿通过故事的情节,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不同并不代表不好。

•引导幼儿理解和接纳与自己不同的人,培养友善和包容的态度。

3.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丑小鸭》这个寓言故事的情节与寓意。

•引导幼儿发表对故事中人物情感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4. 教学准备:•打印《丑小鸭》故事的图片。

•准备一本《丑小鸭》的故事书。

•准备一个小鸭子玩偶。

•选择一段适合的背景音乐。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师幼一起观察小鸭子的图片,询问幼儿对小鸭子的感觉。

2.引导幼儿对“丑小鸭”这个词有什么了解,了解他们对“丑”这个词的理解。

步骤二:讲故事(15分钟)1.使用图片或故事书,讲述《丑小鸭》的故事情节。

2024年课文《丑小鸭》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2024年课文《丑小鸭》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2024年课文《丑小鸭》优秀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丑小鸭》,涉及第十五章“自我认知与成长”。

具体内容包括丑小鸭的成长历程、心理变化、外界对待丑小鸭的态度以及丑小鸭最终变成白天鹅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个体差异。

3.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认识到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培养自我成长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丑小鸭心理变化的过程,从中体会到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重点:掌握课文生词、短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习关爱他人,尊重个体差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课文朗读音频。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动画片《丑小鸭》片段,引导学生关注丑小鸭的成长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5分钟):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b. 教师带领学生梳理课文生词、短语,讲解语法点。

c.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设计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15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丑小鸭的心理变化,认识到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b. 学生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感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个体差异。

六、板书设计1. 课文丑小鸭2. 生词、短语:孤苦伶仃、欺负、自卑、成长、白天鹅3. 丑小鸭成长过程:受尽欺负、自卑、勇敢面对、变成白天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丑小鸭的成长过程图。

b. 仿写一段话,描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经历。

2. 答案:a. 丑小鸭成长过程图见附件。

b. 示例: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一次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

当时我很紧张,但是通过不断练习,我最终克服了恐惧,取得了好成绩。

《丑小鸭》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丑小鸭》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丑小鸭》课外阅读指导教案•相关推荐《丑小鸭》课外阅读指导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丑小鸭》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丑小鸭》课外阅读指导教案篇1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会认本课的生字,积累词语。

2、学习课文,体会丑小鸭变天鹅的惊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

2、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天鹅挂图。

课时划分: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指名复述《丑小鸭(一)》的故事。

2、教师导:寒冷的冬天里,丑小鸭遇到了一个好心的农夫,他把丑小鸭抱回自己的家里,故事会怎么发展下去呢?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

二、读文感知,说内容。

1、教师读课文,学生倾听故事。

2、指名反馈:丑小鸭的命运发生了什么变化?3、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序号。

4、集体反馈。

5、小组分段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认读生字,积累词语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2、检查生字的认读。

3、把含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四、学文,体会丑小鸭的美以及惊喜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画出丑小鸭冬天过后的样子。

2、指名反馈,集体读相关的句子。

3、指导感情朗读这些句子。

4、讨论:丑小鸭发现自己变成了美丽的小天鹅,心里怎样?5、集体反馈,找出句子,指导感情朗读。

6、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7、夸一夸天鹅。

8、教师导言:是呀,孩子们都夸丑小鸭好看。

丑小鸭此时心里会怎么想呢?他又会怎么做呢?希望大家课后能一边读文一边思考这个问题。

五、课时总结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认读。

2、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第二课时一、检查生字,复习课文1、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指名读。

2、大家一起读一读。

3、朗读课文。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安徒生童话》读书卡记录人日期《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设计执教:毛晓英教学目标:通过《丑小鸭》为例,从“用较为简练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分析人物特点,有理有据”,“能语句较为通顺地谈谈自己读文后的收获”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阅读一篇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并学会如何通过以词带句辨析妙词佳句,进行摘抄与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1.用较为简练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初步分析人物特点,做到有理有据;3.能语句较为通顺地谈谈自己读文后的收获;4.学会如何通过以词带句辨析妙词佳句,进行摘抄与积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读书卡、摘抄本教学时间:一课时授课时间:11月8日教学过程:一、导入交流《安徒生童话》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共由168篇故事组成。

这些故事爱憎分明,热情歌颂劳动人民的善良、纯洁,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王公贵族们的愚蠢、无能、贪婪和残暴。

(课件出示“安徒生”)这一个月,与同学们共读的过程中,最使我感动的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一个贫穷的小女孩大年夜从家里出来卖火柴,街上又黑又冷,她又冷又饿却不敢回家,因为没卖掉火柴她爸爸会打她。

在寒冷中,她一次次擦燃火柴,最后却在种种美好的幻想中死在了新年里。

这是故事,更是当时丑陋的社会现实,作者对穷苦人民的悲惨的同情浓浓地充溢在字里行间。

(课件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同学们,能说说这之中,你最喜欢的,或者是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则故事吗?课件出示:我最喜欢,因为(《安徒生童话》我爱读)二、阅读方法谈过渡: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

真正的好书是作者用心去写的,他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灵魂都融入其中。

而真正的读书,就是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灵魂对话。

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怎样读书才能实现与作者的真正的对话,进行“灵魂”的交流呢?1、学生交流。

(依学生交流情况,或逐一循序板书,或集中要点板书)2、(师)是的,学会交流,首先要知道作者在故事中究竟写了什么?读完一篇文章后,我们要先想想,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板书:主要内容)我们今天就以《丑小鸭》为例,来学一学在课外阅读中如何掌握方法,读有所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徒生童话》《丑小鸭》课外阅读指导教案安徒生童话》《丑小鸭》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安徒生童话》《丑小鸭》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交流,让学生知道安徒生写了许多生动有趣的童话,激发他们阅读童话的兴趣,安徒生童话》《丑小鸭》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2、
通过读一读、演一演、看一看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3、
通过课外延伸,让学生们知道童话天地是丰富多彩的,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
谈话导入,汇报交流
1、
课件出示安徒生的照片,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
生答: 是安徒生
强调学生把话说完整(这张照片是安徒生)
师: (简单介绍):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他用丰富的幻想、巧妙的构思、朴素的幽默感为我们写了168篇童话,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教案《安徒
生童话》《丑小鸭》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我相信大家一定读过《安徒生童话》吧,在你读过的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故事呢,谁来说一说。

生回答。

师: 看来,同学们阅读的《安徒生童话》中的篇目可真不少。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几个童话故事,与童话人物拉拉手,交朋友。

二、
走进童话人物,体会喜怒哀乐。

1、
读《丑小鸭》,体会人物的“喜”。

师: 请大家自由读一读《丑小鸭》这个故事,与丑小鸭交朋友。

(板书)
读完之后问: 你们觉得现在丑小鸭的心情怎样,
学生说开心、高兴等。

我问: 除了还有吗,
为什么,
师: (点击课件)是的,你们体会到了丑小鸭当时的心情,灰色的丑小鸭一生下来就受到主人的冷落,伙伴们的欺负。

此时此刻,他却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他能不高兴吗,(对刚才回答问题的同学说)那你能不能把丑小鸭又惊又喜的心情读出来,
学生看屏幕,读《丑小鸭》的最后一个片断。

师: 谁还想读,有这么多人,那我们一起来合作读: 我读前面,学生读后面。

假如你就是这只变成白天鹅的丑小鸭,你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呢,你会怎么说呢,
问: 读完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还有什么疑问需要我帮忙吗,
三。

过渡: 生活中不仅有喜,还有其它情绪,在我们的故事中也可以通过一些文字来体会。

让我们拿起笔来,把发生在身边的是写下来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