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化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煤气化的行业现状

煤气化的行业现状

煤气化的行业现状1. 煤气化的概述煤气化是一种将煤转化为合成气的化学过程,通过控制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等条件,将煤中的碳、氢等元素转化为合成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

合成气可以用于发电、制造化学品、合成燃料等领域。

煤气化技术可将煤炭资源有效利用,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煤气化的历史与发展煤气化技术起源于19世纪,最早用于照明和烹饪等领域。

20世纪初,煤气化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应用于城市煤气供应和发电。

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应用,煤气化技术逐渐被淘汰。

然而,在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面前,煤气化技术再次受到关注,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3. 煤气化行业的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当前全球煤气化设备市场规模约为XX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将稳步增长。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气化设备市场,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XX%。

中国政府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也为煤气化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4. 煤气化技术的应用领域4.1 发电领域煤气化技术可以将煤转化为合成气,然后通过燃烧合成气来发电,从而减少煤炭的直接燃烧,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煤气化发电厂具有高效节能、低排放、燃料灵活等优势,已在一些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4.2 化学工业领域煤气化技术可以将煤转化为合成气,而合成气又可以用于制造合成化学品。

通过合成气制造氨、甲醇、乙烯等化学品,可以实现对石油资源的替代,减少对进口原材料的依赖。

4.3 合成燃料领域通过煤气化技术,煤炭可以转化为液体燃料,如合成柴油、合成汽油等。

合成燃料可以替代传统石油燃料,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煤气化行业的挑战与机遇5.1 环境污染问题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水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在煤气化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2 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煤气化技术虽然发展了几十年,但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如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反应控制、催化剂的选择等。

煤气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

煤气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

煤气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一、引言煤气化技术是指将煤作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和缺氧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合成气的一种技术。

自20世纪初期开始,煤气化技术就一直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成为了产生合成气和一系列化工产品的重要途径之一。

煤气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对于推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煤气化技术的研究现状煤气化技术的研究涉及到多个领域,主要包括煤气化反应机理的研究、反应器工程技术的研究、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煤气中的污染物的处理技术等方面。

(一)煤气化反应机理的研究煤气化反应机理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煤本身所发生的变化,这是研究煤气化技术的重要基础。

目前,关于煤气化反应机理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煤的结构特征、煤的裂解反应、煤的气化反应以及煤的灰熔化行为等。

(二)反应器工程技术的研究反应器是煤气化技术的核心设备,也是保证煤气化反应能够高效进行的关键。

目前,煤气化反应器主要分为实验室规模反应器和工业规模反应器,其中以工业规模反应器为主。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规模反应器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尺寸和反应处理量均有较大增长。

(三)煤气化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处理技术煤气化反应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其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严重影响了环境和人类健康。

因此,煤气化后的污染物的处理技术也成为了煤气化技术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

三、煤气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煤气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主要涉及到煤气化技术在能源、化工、燃料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一)煤气化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随着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煤气化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目前,煤气化技术在燃气发电、城市煤气和煤化工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煤气化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煤气化技术是生产合成氨、合成甲醇、合成油、二甲醚、苯乙烯等重要化工产品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煤气化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且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煤气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煤气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煤气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幅员辽阔、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煤炭作为中国资源结构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绝对的数量优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煤炭的使用逐渐增多,为了改善煤炭资源直接燃烧造成的污染程度,能源公司正在将煤炭转化为更加环保的二次能源,这大大促进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分析我国煤气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过程,探索更科学、更环保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煤气化;利用方式;发展工艺;二次能源前言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国家煤炭相对丰富。

此外,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石油化工的进步。

最重要的联系是将煤转化为清洁和有效的合成气体,即CO+H2,通常称为煤气化技术。

先进的煤气化技术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燃烧过程中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和排放,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煤炭使用的效率。

它在煤的直接液化、煤的间接液化、石油化学、燃料电池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显示意义。

一、煤气化技术的发展现状1.固定床气化技术固定床气化技术,又称移动床气化技术,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发和应用的气化技术。

固定床通常使用煤或焦炭作为原料。

煤(焦炭)是从煤气炉顶部加入的,从上到下经过干燥层、炭化层、还原层和氧化层。

最后,将灰排放出炉外,气化剂由下而上预热到氧化层和还原层。

固定床气化极限是床层均匀性和密封性的高要求,炉内使用的煤必须具有一定的粒度(6-50 mm)和均匀性。

机械强度、热稳定性、粘度和煤渣都与渗透性有关。

因此,固定式燃气炉对人炉原料有许多限制。

2.流化床气化技术煤气炉从锅底吹出来,使煤粉(粒径小于6毫米)与锅炉房的反向流动平行反应,通常称为流化床气化技术。

煤颗粒(煤粉)和气化剂平行移动在炉底锥部分和炉柱部分,固体废物被排出。

逆流气化对人炉煤的活性要求很高。

与此同时,炉内温度低、停留时间短,可能导致碳转化率低、粉煤灰含量高、残馀碳含量高、灰分分离困难和操作弹性低。

煤气化研究报告

煤气化研究报告

煤气化研究报告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煤气化作为一种高效利用煤资源的技术,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旨在对煤气化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其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煤气化技术概述煤气化是指将煤转化为一种可燃气体的过程。

该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煤的粉碎和干燥、煤的气化反应、气体的净化和加氢、气体的利用。

根据不同的气化剂和反应条件,煤气化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水煤气、干燥煤气、半水煤气等。

煤气化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点:1.高效利用煤资源,可以将煤转化为多种高附加值产品,如合成气、甲醇、二甲醚等。

2.可减少煤炭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3.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气化剂和反应条件制备不同种类的气体。

4.煤气化技术具有较高的自主创新能力,可以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提供保障。

二、煤气化技术的发展现状我国煤气化技术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就开始了煤气化的研究和实践。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煤气化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成为了全球煤气化技术的领先者之一。

目前,我国主要的煤气化技术有两种:一种是以水蒸气为气化剂的水煤气技术,另一种是以空气和氧气为气化剂的干燥煤气技术。

其中,水煤气技术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主导技术,其优点在于气化反应相对稳定,产物气体质量高,适用于制备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燃料气。

除此之外,我国还在煤气化技术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如采用床层气化技术、流化床气化技术等,进一步提高了气化效率和产物气体质量。

三、煤气化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未来的煤气化技术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气化效率和产物气体质量,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2.开发新型气化剂和反应条件,制备更多种类的气体和高附加值产品。

3.开展煤气化与化工、电力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实现煤气化产业的协同发展。

4.加强煤气化技术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推动我国煤气化技术的国际化进程。

浅谈国内煤化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浅谈国内煤化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浅谈国内煤化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国内煤化工技术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工加工的技术,包括煤炭气化、煤炭直接液化、煤炭间接液化等多种技术。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煤化工技术的发展已成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必由之路。

本文将对国内煤化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浅谈。

一、国内煤化工技术的现状1. 煤炭气化技术煤炭气化是将煤炭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转化为合成气的一种技术。

目前,我国的煤炭气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主要以固定床气化技术和流化床气化技术为主。

这两种技术在工业应用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节能减排和产品质量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煤炭直接液化是指将煤炭直接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技术。

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了煤炭直接液化的研究和试验,如山西煤炭直接液化试验厂采用了过热水法直接液化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由于成本高昂,工艺复杂,产品稳定性差等问题,目前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在我国的工业应用仍相对较少。

煤炭间接液化是通过先进行煤炭气化,再将合成气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技术。

由于煤炭间接液化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煤炭液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稳定性、储运等,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开展煤炭间接液化技术的研究工作,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实现工业化应用。

以上所述,国内煤化工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气化技术和间接液化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在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环保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待解决。

煤炭气化技术是最早开发并取得成功的煤化工技术之一,但在节能减排、产品品质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未来需要加大对煤炭气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推动气化技术向更高效、更清洁、更稳定的方向发展。

2. 加强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研究尽管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在我国的工业应用相对较少,但是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和我国石油供给的不稳定性,煤炭直接液化技术依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需要加大对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研究,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以实现煤炭资源的充分利用。

现代煤气化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综述

现代煤气化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综述

现代煤气化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综述现代煤气化技术是现代煤化工装置中的重要一环,涉及整个煤化工装置的正常运行。

本文分别介绍了中国市场各种现代煤气化工艺应用现状,论述了固定床、流化床、气流床及煤催化气化等煤气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比较了国内外主要的煤气化技术,对当前煤化工技术及产业发展中令人关注的热点,叙述汇总了其工艺特点、应用参数、市场数据等。

标签:煤气化;市场应用;气化特点;参数数据分析一、国内外煤化工现状从世界范围内各种能源的储备量来看,天然气、石油占比12%,而煤炭占比高达79%,由此不难看出,在能源战略中煤炭利用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占据了何等重要的位置。

世界煤化工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早在二十世纪初,逐渐兴起的煤炭炼焦工业标志着煤炭化工正式进入了发展初期阶段,到了二十世纪中期,有机化学工业一直以煤炭为主要的原材料,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逐步兴起,在化工原料的配比中,逐渐强化了天然气和石油的重要性,慢慢降低了煤炭的应用比例,缺乏在实践中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煤炭化工技术的深入发展和进步。

但是到了二十世纪70年代,大幅度攀升的石油价格,对石油化学工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在煤液化、煤气化等方面煤化工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到了二十世纪末,石油价格在世界范围内都始终居高不下,并呈现不断上涨的态势,这就为煤化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外部环境,人们也逐渐重视煤化工的重要性。

二、国内常见主要煤气化技术概述2.1固定床加压气化技术(1)常压固定床煤气化技术在常压下,将空气、蒸汽等作为气化剂,将煤转化为煤气的过程就是常压固定床煤气化。

这个技术较为成熟可靠,具有简单的操作流程、较少的投资和较短的建设周期,因此在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冶金、机械等行业的燃气制取工作中;同时在中小型合成氨厂、甲醇厂的合成气制取中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

但是,这种煤气化技术对原料煤有比较高的要求,而且单炉具(2)加压固定床煤气化技术加压固定床气化技术的典型代表是鲁奇加压气化技术。

煤气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煤气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煤气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水煤浆加压气化1.1 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TGP)美国Texaco 公司在渣油部分氧化技术基础上开发了水煤浆气化技术,TGP 工艺采用水煤浆进料,制成质量分数为60%~65%的水煤浆,在气流床中加压气化,水煤浆和氧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合成气,液态排渣。

气化压力在2.7~6.5MPa,提高气化压力,可降低装置投入,有利于降低能耗;气化温度在1 300~1 400℃,煤气中有效气体(CO+H2)的体积分数达到80%,冷煤气效率为70%~76%,设备成熟,大部分已能国产化。

世界上德士古气化炉单炉最大投煤量为2 000t/d。

德士古煤气化过程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小。

根据气化后工序加工不同产品的要求,加压水煤浆气化有三种工艺流程:激冷流程、废锅流程和废锅激冷联合流程。

对于合成氨生产多采用激冷流程,这样气化炉出来的粗煤气,直接用水激冷,被激冷后的粗煤气含有较多水蒸汽,可直接送入变换系统而不需再补加蒸汽,因无废锅投资较少。

如产品气用作燃气透平循环联合发电工程时,则多采用废锅流程,副产高压蒸汽用于蒸汽透平发电机组。

如产品气用作羟基合成气并生产甲醇时,仅需要对粗煤气进行部分变换,通常采用废锅和激冷联合流程,亦称半废锅流程,即从气化炉出来粗煤气经辐射废锅冷却到700℃左右,然后用水激冷到所需要的温度,使粗煤气显热产生的蒸汽能满足后工序部分变换的要求。

1.2 新型(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新型(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是最先进煤气化技术之一,是在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000 年,华东理工大学、鲁南化肥厂(水煤浆工程国家中心的依托单位)、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共同承担的新型(多喷嘴对置)水煤浆气化炉中试工程,经过三方共同努力,于7 月在鲁化建成投料开车成功,通过国家主管部门的鉴定及验收。

2001 年2 月10 日获得专利授权。

新型气化炉以操作灵活稳定,各项工艺指标优于德士古气化工艺指标引起国家科技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主要指标体现为:有效气成分(CO+H2)的体积分数为~83%,比相同条件下的ChevronTexaco 生产装置高1.5~2.0 个百分点;碳转化率>98%,比ChevronTexaco 高2~3 个百分点;比煤耗、比氧耗均比ChevronTexaco 降低7%。

国内外煤气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煤气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煤气化发展现状及趋势要谈论煤气化,首先我们应当明白什么是煤的气化。

煤气化是一个热化学过程。

以煤或煤焦为原料,以氧气(空气、富氧或纯氧)、水蒸气或氢气等作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将煤或煤焦中的可燃部分转化为气体燃料的过程。

煤的气化类型可归纳为五种基本类型:自热式的水蒸气气化、外热式水蒸气气化、煤的加氢气化、煤的水蒸气气化和加氢气化结合制造代用天然气、煤的水蒸气气化和甲烷化相结合制造代用天然气。

一、中国国内外煤气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煤气化技术在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仍然较落后和发展缓慢,国内煤气化以传统技术为主,工艺落后,环保设施不健全,煤炭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

如不改变现状,将影响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近40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中国在研究与开发、消化引进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有代表性的是:50年代末到80年代的仿K-T气化技术研究与开发,曾于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末期在新疆芦草沟和山东黄县建设中试装置,为以后国内引进Texaco水煤浆气化技术提供了丰富的经验;80年代在灰熔聚流化床煤气化领域中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专利;“九五”期间立项开发新型(多喷嘴对置)气流床气化炉,已经通过中试装置(22-24t煤/d)考核运行,中试数据表明其比氧耗、比煤耗、碳转化率、有效气化成分等指标均优于Texaco技术,已经获得了专利;“九五”期间还就“整体煤气联合循环(IGCC)关键技术(含高温净化)”立项,有10余个单位参加攻关;近20年来中国共引进数10台Texaco气化炉和Lurgui气化炉,国内配套完成了部分设计、安装与操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外,在流化床(含循环)、煤及煤浆燃烧、两相流动与混合、传热、传质、煤化学、气化反应、煤岩形态、磨煤与干燥、高温脱硫与除尘等科学领域与工程应用等方面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目前已经过国家鉴定的多喷嘴对置式气流床气化炉,有水煤浆进料形态拓展到干煤粉,建设日处理100t煤中试装置(相当于3万t/a规模),为商业规模(2000-3000t/d)奠定技术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煤气化技术及其发展现状作为一个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煤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发展煤的高效洁净转化技术至关重要。

在众多的煤炭利用技术中,煤气化是煤炭能源转化的基础技术,也是煤化工发展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工艺过程之一[f}l。

煤气化技术是发展煤基化学品(氨、甲醇、乙酸、烯烃等)、煤基液体燃料(甲醚、汽油、柴油等)、IGCC发电、多联产系统、制氢、燃料电池及直接还原铁等工艺过程的共性、关键和龙头技术,国内大量在建、拟建的甲醇项目,合成氨、尿素项目,煤制油项目,煤制天然气项目等都展现了对煤气化技术的强劲需求[fgl煤气化工艺可按压力、气化剂、气化过程和供热方式等分类,通常按固体燃料的运动状态及与气化剂的接触方式可分为固定床、流化床和气流床气化三种。

固定床气化,煤料由气化炉顶部加入,气化剂由气化炉底部进入,煤料与气化剂逆流接触,与气化剂的上升速度相比煤料的下降速度很慢,因此称之为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化煤料粒度为。

}-10 mm,在气化炉内悬浮分散于垂直上升的气流中以沸腾状态进行气化反应;气流床气化是一种并流气化,煤料粒度小于100 }m随气流或制成水煤浆喷入气化炉,煤料在较高温度下与气化剂进行快速气化反应。

目前国内外以煤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的工厂中,采用的煤气化工艺包括常压固定床间歇气化、鲁奇碎煤加压气化、粉煤流化床气化、粉煤气流床气化和水煤浆气化等,各种气化方法均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对原料煤的品质均有一定的要求,其工艺的先进性、技术成熟程度互有差异,所以煤气化技术的选择至关重要[[9]。

加压气流床工艺代表着煤气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国外以Texaco水煤浆气化技术,Shell气化技术及GSP技术为代表,国内有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和两段式气化炉和航天炉。

大型煤气化技术是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的核心技术【ion,经济、稳定的煤气化技术对煤化工项目的成败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每年的煤炭消费量超过20亿吨,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少于5%)用于气化,大部分煤炭用于燃烧和炼焦,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增加气化用煤的比例不仅是化学及其相关工业的要求,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从气化技术的发展趋势看,大规模的煤气化技术是主要发展趋势【川。

煤的气流床气化技术因其技术先进、气化指标优良、节能高效、环境友好,被作为“三高”煤气化的首选技术。

气流床气化炉主要特点是高温气化、液态排渣、碳转化率较高。

气流床气化技术有很多优势,最突出的特点是利用煤种比较广泛、单位反应器体积处理煤量高、炉体构造设计简单以及接近100%的碳转化率[[ 12]。

先进的气流床气化工艺主要有料浆进料的湿法气化工艺和干煤粉进料的干法气化工艺,其中,气流床气化炉是煤化工生产装置的关键设备之一。

现在国外新开发的气化炉都采用加压气化的工艺,其优点是:提高气化强度、增加单炉产量、节约压缩能耗、减少带出物损失。

气流床加压气化由于采用了高温、高压、纯氧、减小煤粒度等措施,因而达到加快气一固两相表观动力学反应速度进而强化气化生产、显著改善气化技术经济指标的目的。

气流床气化工艺通常采用很细的煤粉($s%以上<0.1 mm)或水煤浆(其中大部分煤的粒度也要<0.1 mm)与气化剂(一般采用纯氧)在很高的温度下,进行瞬间的火炬式燃烧、还原反应,生成以CO+H:为主体的合成气,合成气中甲烷含量很少,无烃类物质,合成气净化较简单[[13]水煤浆气化对煤质的要求较高,灰分含量要低、灰熔点不能太高、成浆性要好,Texaco水煤浆气化不宜选用灰熔点高于1300 0C、灰分大于20%的煤种[[ 14]。

水煤浆气化技术比干粉煤气化技术在氧气消耗和原料煤的消耗方面能耗要高【‘5],源于煤浆中含有约35%的水,这部分水在气化过程中也要被汽化,温度升到1350w 14000C经过煤气激冷,部分有效能损失,与水煤浆气化相比干粉煤气化对煤种的要求相对较宽,在应用前景方面干粉煤煤气化技术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1.3国内外煤气化技术发展概况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世界上就出现了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用于煤气化的加压固定床鲁奇炉((Lugri)、常压流化床温克勒炉(Wiknler)和常压气流床K-T炉先后实现了工业化,这批煤气化炉型一般称为第一代煤气化技术。

第二代煤气化技术开发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当时国际上石油和夭然气资源的开采及利用,制取合成气技术进步很快,大大降低煤气制造成本,使煤炭气化技术开发进程受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全球出现石油危机后,又促进了煤气化新技术开发工作的进程,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发的煤气化新技术,有的实现了工业化,有的完成了示范试验,具有代表性的炉型有德士古(Texaco)水煤浆加压气化炉、熔渣鲁奇炉、高温温克勒炉((HTW)及谢尔((Shell)干粉煤加压气化炉等。

第二代煤气化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提高气化炉的操作压力和温度,提高单炉生产能力,扩大原料煤的品种和粒度使用范围,改善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减少污染以满足环保要求[[9]0煤气炉有很多种类型。

按气、固在气化炉中的运动状态,可将气化方法分为:移动床(Moving-bed)气化;流化床(Fluidized-bed)气化;气流床(Enrtained-bed)气化;熔融床(Molten-bath)气化。

移动床气化炉内气、固逆流接触,其冷煤气效率高于流化床和气流床。

但气化能力低,要求用块煤为原料,由于炉出口温度低,煤中挥发物质不易分解,甲烷含量高,要求设置焦油、酚水处理系统,环保费用高。

气流床气化炉内的气、固停留时间在1秒左右,但由于其气化温度高(14001600℃),煤粉颗粒直径小(小于100}m),所以反应速度快,气化能力大。

由于操作温度较高,因而氧耗较高;大量煤转化为热能,而不是化学能,其冷煤气效率低。

除尘系统庞大,废热回收系统昂贵,备煤系统复杂,耗电量大,对炉衬的耐火材料要求高。

熔融床气化炉对设备材质要求较高,设备投资大,目前没有形成工业规模。

流化床具有气化炉结构简单,操作温度适中,操作方便,处理能力高,产品气不含焦油、酚类,适用煤种广,可使用碎煤为原料等优点。

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粉煤日渐增多。

流化床这种方法由于可直接利用煤矿生产的10~以下碎煤,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

在近期开发的煤气化方法中,流化床炉型占据一定比例,流化床气化的优越性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但由于存在稀相段,所以该工艺过程按单位容积计的气化强度不高;由于气泡的存在,导致气固接触不良;煤气中粉尘含量高;碳转化率比固定床和气流床气化炉低yob0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各种气化工艺都存在着固有的优缺点,因此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即各种气化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都有适宜的应用领域。

所以在第二代煤气技术中既有移动床(如Ruhr100, Brtiish Gas/Lurgi)和流化床(如HTW, U-Gas, KRW), 也有气流床(如Texaco, Shell)。

从当前煤气化技术发展趋势看,大型化、加压、适应多煤种、低污染、易净化是煤气化发展的方向tlll。

具体表现为倾向以煤粉或水煤浆为原料、以高温、高压操作的气流床和流化床炉型为主的趋势。

煤气化技术在中国己有近百年的历史,但仍然比较落后和发展缓慢。

全国有近万台各种类型的气化炉在运行,其中以固定床气化炉为最多。

如氨肥工业中应用的UGI水煤气炉就达4000多台;生产工业燃气的气化炉近5000台,其中还包括近年来引进的两段气化炉和生产城市煤气和化肥的Lugri炉。

Wirikler, U-Gas流化床气化和Texaco。

气流床气化等先进技术则多用于化肥工业,但数量有限。

就总体而言,中国煤气化以传统技术为主,工艺落后,环保设施不健全,煤炭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

如不改变现状,将影响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fill0近40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中国在研究与开发、消化引进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13]。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进行了仿K-T气化技术研究与开发,曾于六十年代中期和七十年代末期在新疆芦草沟和山东黄县建设中试装置,因气化炉耐火衬里未过关,不能长期正常运转,没有取得有成效的结果,但为以后国内引进Texacoo水煤浆气化技术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于1980开始研究流化床灰熔聚气化技术,1985年11月完成小型试验装置(1 t/d)的试验项目,1990年10月进行了1000小时的中试试验(24t/d),经继续攻关已进入工业应用阶段,目前1 OOt/d 工业示范项目还在进行{’“】。

煤炭科学研究院煤炭化学研究所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进行流化床气化技术的研究工作,从“六五”起连续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进行加压固定床和加压流化床气化技术的研究工作,“八五”期间与上海发电设备成套研究所联合攻关,进行了流化床气化技术的工艺试验,同时开展了低热值煤气补燃试验和燃气轮机叶片磨蚀试验y s}0“九五”期间,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充矿鲁南化肥(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共同承担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一新型(多喷嘴对置)气流床气化炉,利用喷嘴对置形成的撞击流加强和优化气化过程,由此取得了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各项技术指标均普遍优于Texaco炉的成果,并取得专利,目前已经过国家鉴定的多喷嘴对置式气流床气化炉,由水煤浆进料形态拓展到干煤粉,建设日处理1 OOt煤中试装置(相当于3万t/a规模),为商业规模(2000-3000t/d)奠定技术基础。

“九五”期间国家还就“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关键技术(含高温净化)”立项,有10个单位参加攻关。

目前我国先进的煤气化装置基本为引进技术,国内开发的技术基本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因此从中国的现实情况(经济、资源)出发,开发有自我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具有重大意义。

2.2粉煤气化过程及关键影响因素简介2.2.4氧煤比、温度与蒸汽煤比的影响氧煤比是气流床气化的核心操作手段,它直接影响着气化炉内的温度、合成气组分和碳转化率等。

在实际操作中,所使用的煤种是确定的,因此最重要的调节手段就是氧煤比与反应温度[[40]。

通常氧煤比是指单位质量煤气化反应所需要的氧气的体积,单位为Nm}/Kg;有时质量比也指氧气与煤的质量比,单位Kg/Kg ;当用于表示氧气与煤中C的摩尔比时,氧煤比用O/C表示。

为保证气流床气化液态排渣的顺利进行,气化炉的反应温度一般高于灰熔点100200 0C,实际的气化炉内的热量是由煤粉发生气化反应所产生的,因此温度不是独立于氧煤比的变量。

一般认为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氧煤比使得反应加强,将会提高气化炉的反应温度,碳转换率也将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