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 古诗词鉴赏 专题汇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反面用典
所谓“反面用典”就是利用典故的反面含意来表达感情。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其中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语出《楚辞·招隐士》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游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其表达的含意是王孙们不要久留山中。而“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强调的却是逗留山中(自可留),是反其意而用之。
唐朝李商隐《锦瑟》中的诗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其中的诗句便分别采用了“庄周梦蝶”“望帝化鹃”“南海鲛人”“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写自己的梦想、追求和思念。
又如杜甫的诗句:“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就化用了《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还有姜夔《扬州慢》中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其中的“春风十里”化用的是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表现昔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解析】古诗词中的用典
用典,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凡诗歌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的史实或文句,来增加词句的含蓄与典雅,就是“用典”。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
如宋代陈师道的《寄负山居士》:“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其尾联“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就是翻新用典。据《世说新语·任诞》记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雪夜访戴”典故的意思是“因访戴而起山阴之兴,兴尽而访戴之念熄”。而陈师道这首诗翻出了新意:宁可不去访友,而使访友之兴不尽,可以长忆友人,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友人诚笃的感情,使作者表达的感情更加真挚。
又如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中的“锦书”,本指书写在锦帛上的信。据《晋书》记载,窦滔妻苏氏曾于织锦上为《回文璇玑图诗》,而后寄给她的丈夫,后来就用“锦书”指代妻子给在外面的丈夫的信。李清照的“锦书”是反其义而用之,指希望丈夫能给自己来信。
“反面用典”在诗歌鉴赏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考生要注意积累那些课本诗歌作品所涉及到的典故含意。在具体的诗歌鉴赏考题中,命题者会对诗歌中所涉及的较为陌生的典故作出解释,考生只要仔细判断一下,就会明确是不是反面用典。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战国策·燕策》载燕昭王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意:信任,重用。“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乙】《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7.两首诗词均借用了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甲】词用典故,表达了;【乙】诗则用燕昭王筑台招纳贤士的典故,表达了。(毎空1分,共3分)
【参考答案】17.(3分)窦宪勒石燕然(1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1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志向(1分)。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专题汇总
【一、2018年广西桂林市中考】
(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17~18题。(6分)
【甲】《渔家做》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友征夫泪。
如宋代罗与之的《商歌》:“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其题目“商歌”的“商”就是用典:“商”是我国古代音乐中的一个调值,象征萧瑟的秋,所以“商歌”属秋。可是罗与之的《商歌》讲的却是春天的事情。作者的用意很明白:春,对于贫苦人家来说,无异于秋的萧瑟凄凉。
三、翻新用典
所谓“翻新用典”就是在典故的含意上更进一步,使之产生出新的一层含意来,借以表情达意。
在具体的诗歌鉴赏中,要注意辨析其中的“用典”是正面的,反面的,还是翻新的。
一、正面用典
所谓“正面用典”就是保持典故的本来含意而不做任何修改。对正面用典的诗歌句子,只要了解了典故的意义所指,就能够把握其含意乃至诗歌中所寄寓的情感。
如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朱雀桥边”“乌衣巷口”“王谢堂”都运用了典故:朱雀桥、乌衣巷是金陵城中秦淮河一带的地名,东晋豪门世族居住在这个地方;王谢堂指东晋宰相王导、谢安的宅第。了解了这些典故,再加上诗歌对“旧时王谢堂前燕”如今“飞入百姓家”的跨时空描绘,以及斜阳、野草的烘托,就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诗歌中所寄托的兴亡之叹。
【解析】“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燕然未勒归无计”,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耳闻目睹的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如果深夜里安然熟睡,是听不到、也看不到的。这就逗出了下句:“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将军或者说词人通宵不眠,发为之白的原因,很明显是“燕然未勒归无计”造成的,征夫落泪也是出于同样原因。他们和将军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既希望取得伟大胜利,而战局长期没有进展,又难免思念家乡,妻子儿女魂牵梦绕。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将军与征夫的矛盾情绪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委婉地传达出来,情Fra Baidu bibliotek苍凉而悲壮,和婉约词的风格完全不同。
所谓“反面用典”就是利用典故的反面含意来表达感情。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其中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语出《楚辞·招隐士》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游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其表达的含意是王孙们不要久留山中。而“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强调的却是逗留山中(自可留),是反其意而用之。
唐朝李商隐《锦瑟》中的诗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其中的诗句便分别采用了“庄周梦蝶”“望帝化鹃”“南海鲛人”“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写自己的梦想、追求和思念。
又如杜甫的诗句:“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就化用了《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还有姜夔《扬州慢》中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其中的“春风十里”化用的是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表现昔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解析】古诗词中的用典
用典,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凡诗歌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的史实或文句,来增加词句的含蓄与典雅,就是“用典”。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
如宋代陈师道的《寄负山居士》:“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其尾联“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就是翻新用典。据《世说新语·任诞》记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雪夜访戴”典故的意思是“因访戴而起山阴之兴,兴尽而访戴之念熄”。而陈师道这首诗翻出了新意:宁可不去访友,而使访友之兴不尽,可以长忆友人,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友人诚笃的感情,使作者表达的感情更加真挚。
又如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中的“锦书”,本指书写在锦帛上的信。据《晋书》记载,窦滔妻苏氏曾于织锦上为《回文璇玑图诗》,而后寄给她的丈夫,后来就用“锦书”指代妻子给在外面的丈夫的信。李清照的“锦书”是反其义而用之,指希望丈夫能给自己来信。
“反面用典”在诗歌鉴赏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考生要注意积累那些课本诗歌作品所涉及到的典故含意。在具体的诗歌鉴赏考题中,命题者会对诗歌中所涉及的较为陌生的典故作出解释,考生只要仔细判断一下,就会明确是不是反面用典。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战国策·燕策》载燕昭王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意:信任,重用。“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乙】《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7.两首诗词均借用了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甲】词用典故,表达了;【乙】诗则用燕昭王筑台招纳贤士的典故,表达了。(毎空1分,共3分)
【参考答案】17.(3分)窦宪勒石燕然(1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1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志向(1分)。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专题汇总
【一、2018年广西桂林市中考】
(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17~18题。(6分)
【甲】《渔家做》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友征夫泪。
如宋代罗与之的《商歌》:“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其题目“商歌”的“商”就是用典:“商”是我国古代音乐中的一个调值,象征萧瑟的秋,所以“商歌”属秋。可是罗与之的《商歌》讲的却是春天的事情。作者的用意很明白:春,对于贫苦人家来说,无异于秋的萧瑟凄凉。
三、翻新用典
所谓“翻新用典”就是在典故的含意上更进一步,使之产生出新的一层含意来,借以表情达意。
在具体的诗歌鉴赏中,要注意辨析其中的“用典”是正面的,反面的,还是翻新的。
一、正面用典
所谓“正面用典”就是保持典故的本来含意而不做任何修改。对正面用典的诗歌句子,只要了解了典故的意义所指,就能够把握其含意乃至诗歌中所寄寓的情感。
如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朱雀桥边”“乌衣巷口”“王谢堂”都运用了典故:朱雀桥、乌衣巷是金陵城中秦淮河一带的地名,东晋豪门世族居住在这个地方;王谢堂指东晋宰相王导、谢安的宅第。了解了这些典故,再加上诗歌对“旧时王谢堂前燕”如今“飞入百姓家”的跨时空描绘,以及斜阳、野草的烘托,就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诗歌中所寄托的兴亡之叹。
【解析】“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燕然未勒归无计”,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耳闻目睹的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如果深夜里安然熟睡,是听不到、也看不到的。这就逗出了下句:“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将军或者说词人通宵不眠,发为之白的原因,很明显是“燕然未勒归无计”造成的,征夫落泪也是出于同样原因。他们和将军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既希望取得伟大胜利,而战局长期没有进展,又难免思念家乡,妻子儿女魂牵梦绕。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将军与征夫的矛盾情绪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委婉地传达出来,情Fra Baidu bibliotek苍凉而悲壮,和婉约词的风格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