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导)学案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导)学案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导)学案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答案:(1)正电荷(2)负电荷(3)排斥(4)吸引(5)摩擦起电(6)接触起电(7)感应起电(8)电子的转移(9)创生(10)消灭(11)总量(12)代数和(13)库仑(14)库(15)电荷量(16)元电荷(17)1.60×10-19 C

1.两种电荷

(1)两种电荷

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

①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②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2)自由电子和离子

①自由电子:金属中离原子核最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电子叫做自由电子。

②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正电的离子,称为正离子;得到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负电的离子,称为负离子。

(3)物体带电

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①物质由中性的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由中性原子组成的物体,对外表现为不带电状态,物体呈电中性;呈电中性的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

②在物体内部,原子核是相对固定的,内部的质子更不能脱离原子核而移动,而离核较远的核外电子容易受到外界的作用而脱离原子,所以起电过程中转移的都是核外的电子。

析规律(1)当物体不带电时,物体内部也存在电荷,只不过正电荷数量与负电荷数量相等。

(2)当物体相互吸引时,至少有一个物体带电;当两带电物体相互排斥时,二者必定带同种电荷。

【例1】下列判断小球是否带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它,如果能够吸引小球,则小球一定带电

B.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它,如果能够排斥小球,则小球一定带电

C.用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它后,如果验电器的金属箔能改变角度,则小球一定带电D.如果小球能吸引小纸屑,则小球一定带电

解析: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它,如果能够吸引小球,小球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不带电;如果能够排斥小球,则小球一定带同种电荷。用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它时,还需知道验电器金属球的带电情况才能予以判断。能吸引轻小物体是带电体的性质。

答案:BD

2.摩擦起电

(1)摩擦起电的过程

由于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于是原来呈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如玻璃棒与丝绸摩擦时,玻璃棒容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硬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时,硬橡胶棒容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2)摩擦起电的本质

摩擦起电时,电荷并没有凭空产生,其本质是发生了电子的转移,所以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一定是同时带上性质不同的电荷,且电荷量相等。

【例2】用棉布分别与丙烯塑料板和乙烯塑料板摩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对摩擦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摩擦时,表面粗糙的易失去电子

B.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及数量不同的电荷

C.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带上电荷的种类不同但数量相等

D.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物体摩擦,该物体的带电荷种类可能不同

3.感应起电

(1)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种电荷的现象。

(2)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导体带电的过程。

(3)感应起电的操作步骤:

步骤Ⅰ

①如图甲所示,使带电体C(如带正电)靠近相互接触的两导体A、B。

②保持C不动,用绝缘工具分开A、B。

③如图乙所示,移走C,则A带负电,B带正电。

如果先移走C,再分开A、B,结果会怎样?

若先移走C,再分开A、B,则A、B原来在C的作用下感应出的异种电荷会立即中和,A、B分开后都不带电。

步骤Ⅱ

感应起电也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如图所示。(1)将一个带电体A靠近导体球B。(2)用手接触一下导体球B(相当于将B球接地),再将手拿开。(3)移去带电体A,则这时B 带上了和带电体A异种的电荷。

【例3】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轻质小球a ,a 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 的近旁有

一绝缘金属球b ,开始时,a 、b 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b 带正电,则( )

A .b 将吸引a ,吸住后不放开

B .b 先吸引a ,接触后又把a 排斥开

C .a 、b 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D .b 立即把a 排斥开

解析:

答案:B

4.接触起电

(1)定义:一个物体带电时,电荷之间会相互排斥,如果接触另一个导体,电荷会转移到这个导体上,使这个导体也带电,这种带电方式称为接触起电。

(2)本质:接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转移。

(3)电荷量分配规律:接触起电时,两个物体最终电荷量的分配很复杂,但两个原来相同的导体球相互接触后,总电荷量平均分配。例如,将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跟另一个完全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接触后分开,它们平分了原来的电荷而带上等量同种电荷。

思考:若给你几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使其中一个带上+Q 的电荷,你有什么办法使金属球带上Q 3、Q 5

…的电荷? 方法:我们可以让三个小球一起相互接触,然后分开,这样就可以使每个小球带+Q 3的电荷,同理可以得到+Q 5

或者其他数量的电荷。 (4)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验电器的原理是根据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的规律设计而成的。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时,使金属小球带上电荷,这些电荷可以转移到金属箔片上,由于同种电荷的排斥作用,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

注意:当带电体靠近但不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片也可张开。因为带电体会使近端金属球上感应出异种电荷,而远端箔片上会感应出同种电荷(感应起电),在斥力作用下箔片张开。

【例4】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 、B ,分别带有电荷量Q A =6.4×10-9 C ,

Q B =-3.2×10-9 C ,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转移了多少?

解析:两小球接触时,电荷量少的负电荷先被中和,剩余的正电荷再重新分配。即接触

后两小球的电荷量Q A ′=Q B ′=Q A +Q B 2=6.4×10-9+(-3.2×10-9)2

C =1.6×10-9 C 在接触过程中,电子由B 球转移到A 球,自身的净电荷全部中和后,继续转移,直至其

带Q B ′的正电,这样,共转移的电子电荷量为ΔQ =|Q B |+Q B ′=(3.2×10-9+1.6×10-9)

C =4.8×10-9 C

则转移的电子数n =ΔQ e =4.8×10-91.6×10

-19个=3.0×1010个。 答案:见解析

点评:(1)同种电荷和异种电荷的电荷量分配结果不同。应用q 1′=q 2′=q 1+q 22

时,既要注意“完全相同”的条件,又要注意电性“+”、“-”的区别。

(2)金属导体内能自由移动的是电子,正电荷的“移动”实质是电子转移的等效结果。

(3)任何带电体的带电荷量都应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5.电荷守恒定律

(1)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2)电荷守恒定律的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的。

这个由实验总结出来的定律是自然界的重要规律之一,它既适用于静电荷,也适用于流动电荷;不仅在宏观领域中成立,在微观领域中同样成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一样,电荷守恒定律有着广泛的应用。

(3)电荷中和现象:当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导体接触时,会发生电荷中和现象,电荷的中和是正负电荷对外表现的电性相互抵消,使得净电荷减少或为零,但正负电荷本身依然存在,并不是正负电荷消失,电荷不会消失,也不能被创造出来。

(4)正、负电子对的湮没与电荷守恒定律不矛盾

因为这种情况下带电粒子总是成对湮没和产生的,两种电荷数目相等,正负相反,而光子或中子都是中性的,本身不带电,所以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例5】如图所示,左边是一个原来不带电的导体,右边C 是后来靠近的带正电的导体球,若用绝缘工具沿图示某条虚线将导体切开,分导体为A 、B 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的数值分别为Q A 、Q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沿虚线d 切开,A 带负电,

B 带正电,且Q A >Q B

B .只有沿虚线b 切开,才有A 带正电,B 带负电,且Q A =Q B

C .沿虚线a 切开,A 带正电,B 带负电,且Q A <Q B

D .沿任意一条虚线切开,都有A 带正电,B 带负电,而Q A 、Q B 的值与所切的位置有关

解析:导体原来不带电,只是在C 所带正电荷的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向B 部分移动,使B 部分多了电子而带负电;A 部分少了电子而带正电。根据电荷守恒可知,A 部分转移的电子数目和B 部分多出的电子数目是相同的,因此无论从哪一条虚线切开,两部分的电荷量总是相等的,不过从不同位置切开时,Q A 、Q B 的值是变化的,故只有D 正确。

答案:D

6.元电荷

(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其国际单位为库仑,符号是C 。

(2)元电荷:科学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元电荷,用e 表示,这是电荷的最小单位。

(3)元电荷的数值:e =1.60×10-19 C 。

元电荷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

(4)比荷:电子的电荷量e 和电子的质量m e 之比叫电子的比荷。电子的比荷为e m e

1.60×10-190.91×10

-30 C/kg =1.76×1011

C/kg 。 谈重点 (1)元电荷不是指某电荷。

(2)物体带的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3)比较带电的多少,要比较的是其电荷量的绝对值,绝对值大的带电多,尽管电荷量有正负值(正号一般省略),要知道这里的“+”“-”号不表示电荷量的大小,只代表电荷的性质(种类)。

【例6】一个α粒子(42He )所带电荷量是多少库仑?一个带正电荷量为0.32 μC 的灰

尘粒子是得到还是失去电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个数是多少?

解析:42He 带有两个元电荷的正电,所以带电荷量为2×1.6×10-19 C =3.2×10-19 C 。

因灰尘带正电,故是失去电子。又因为带电体的电荷量总是元电荷的整数倍,而电子的电荷

量恰好为一个元电荷,故失去电子的个数为n =q e =0.32×10-6 C 1.6×10-19 C

=2×1012(个)。 答案:3.2×10-19 C 失去电子 2×1012个

7.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应用

(1)电荷间有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发生相互作用时未必都带电,要注意带电体不管正负,都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无论轻小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带电体对其中的自由电子都有吸引力或排斥力。

如果轻小物体是电介质(即绝缘体),由于电介质里的每个分子都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的,并且正、负电荷结合得比较紧密,处于束缚状态,几乎没有自由电荷。在带电体的作用下,电介质的表面上会出现束缚电荷的现象,叫做电介质的极化。

由于电介质极化,使其在靠近带电体的一面出现与带电体异种的电荷,远的一端出现与带电体同种的电荷,这样带电体对异种电荷的吸引力大于对同种电荷的排斥力,从而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3)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①用待测物体去接近轻小物体,看它是否能吸引轻小物体。

②让待测物体接触验电器上的金属球,根据金属箔片是否张开来判断待测物体是否带电。

8.三种起电方式的理解和应用

(1)物体的起电方式有三种: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从物体起电的各种方式不难看出,它们都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了另一部分,这三种起电方式的本质都是电荷的转移,电荷总量保持不变。

(2)对于摩擦起电问题,要明确正电荷被束缚在原子核内,不能脱离原子核而随便移动,即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中转移的不可能是正电荷,只能是负电荷即电子。

(3)接触起电过程中电子转移的规律

①带正电荷的物体与带负电荷的物体接触,电子由带负电荷的物体转移到带正电荷的物体上。

②带正电荷的物体与不带电的中性物体接触,电子由中性物体转移到带正电荷的物体上。

③带负电荷的物体与不带电的中性物体接触,电子由带负电荷的物体转移到中性物体上。

(4)接触起电电荷量分配原则

①形状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

A .若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两小球接触后再分开,则电荷量平分。

B .若两小球分别带同种电荷q 1、q 2,两者接触后再分开,则每个小球带电荷量为q 1+q 22

。 C .若两小球分别带异种电荷q 1、q 2,两者接触后再分开,则每个小球带电荷量为|q 1-q 2|2

。 ②不完全相同的金属物体接触后电荷分配规律:

不一定均分,分配的比例与两个导体的大小及形状有关,如果两个导体的大小形状确定,则分配比例一定。

(5)感应起电的判断方法

①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产生静电感应现象,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种电荷。

②凡是遇到接地问题时,该导体与地球可视为一体,而且该导体可视为近端物体,带异种电荷,地球就成为远端导体,带同种电荷。

(6)绝缘体不能被感应起电:感应起电的实质是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在带电体的作用下,发生了分离,只有导体中的电子才能自由移动,而绝缘体上的电子不能自由地移动,所以导体能够发生感应起电,而绝缘体不能。

【例7-1】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 和B 接触一下,再分开一小段距离,发现两球互相排斥,则A 、B 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

A .A 和

B 原来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 .A 和B 原来带有同种电荷

C .A 和B 原来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 .A 和B 原来只有一个带电

【例7-2】挂在绝缘细线下的两个轻质小球,表面镀有金属薄膜,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而靠近或远离,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 )

A .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 .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C .甲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

D .乙图中两球只有一个带电

解析:题目中的小球都是镀有金属薄膜的轻质小球,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可以判断出甲图的现象可以是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也可以是一个小球带电而另一个小球不带电;两个小球由于相互排斥而出现乙图中的现象,则必须都带电且是同种电荷。

答案:BC

【例8-1】M 和N 是两个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 带正电荷3.2×10-9 C ,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 .在摩擦前M 和N 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

B .摩擦过程中电子从M 转移到N

C .N 在摩擦后一定带负电荷3.2×10-9 C

D .M 在摩擦过程中失去2×1010个电子

【例8-2】完全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 、B 带有等量同种电荷,相隔一定的距离,现让第三个相同的不带电金属小球先后与A 、B 接触后再移开。求接触后A 、B 两球所带的电荷量之比。

解析:设A 、B 两球所带电荷量为

q ,第三个小球先与A 接触,电荷量平均分配,各带电荷量q 2,第三个小球再与B 球接触,两球电荷量之和平均分配,各带34

q ,因此A 、B 带电荷量之比q A q B =12q 34

q =23。 答案:2∶3

【例8-3】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 、B 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 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 时( )

A .A 端金箔张开,

B 端金箔闭合

B .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A 端金箔仍张开,B 端金箔闭合

C .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 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

D .选项A 中两对金箔分别带异种电荷,选项C 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

解析:根据静电感应现象,带正电的导体C 放在枕形导体A 端附近,在A 端出现了负电荷,在B 端出现了正电荷。金箔因带同种电荷相斥而张开。

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B 端不再是最远端了,人是导体,人的脚部连接的地球是最远端,这样B 端不再有电荷,B 端金箔闭合。

用手触摸导体时,只有A 端带负电荷,将手和C 移走后,不再有静电感应现象,A 端所带负电荷便分布在枕形导体上,A 、B 端均带有负电荷,两对金属箔均张开。

综合以上分析可看出,D 也正确。

答案:BCD

9.元电荷不是最小的微粒

(1)元电荷e 又称“基本电荷量”,是由实验测定的自然界存在的最小电荷量,是电

荷量的单位(1.60×10-19 C 作为一个电荷量单位),是物理学的基本常量之一。

不能说元电荷就是电子电荷量或一个电子,在研究原子、原子核及其他基本粒子时,为了方便,常用元电荷作为电荷量的单位。

电荷量不能连续变化,电子和质子的电荷量均为e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 ,或者是e 的整数倍。

(2)1964年提出了夸克模型,夸克模型的提出是物理学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它指出元电荷e 不再是电荷的最小单元,即存在分数电荷。

科学家们还未捕捉到自由的夸克,夸克不能以自由的状态单个出现,这种性质称为夸克的“禁闭”,能否解放被禁闭的夸克,是物理学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也说明科学正是由于一个个的突破,才得到进一步发展的。

(3)电荷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主要的基本规律之一,虽然近代物理学中夸克理论的出现打破了元电荷e 的界限,但是电荷守恒仍是我们解题的重要思路。

【例9】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 夸克和d 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的。

u 夸克带电荷量为23e ,d 夸克带电荷量为-13

e ,e 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 ) A .质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

B .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

C .质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

D .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 解析:质子→电荷量Q =e →2×23e +1×(-13

e )=e →构成:2个u 夸克、1个d 夸克 中子→电荷量Q =0→1×23e +2×(-13

e )=0→构成:1个u 夸克、2个d 夸克 答案:B

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含答案

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答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系统、内力和外力的概念. 2.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表达式和守恒条件. 3.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意义. 4.会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自主预习】 一、系统、内力与外力 1.系统:相互作用的_________物体组成一个力学系统. 2.内力:___________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3.外力:系统_________的物体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 二、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 m1v1+m2v2=__________(作用前后总动量相等). 3.适用条件:系统____________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_________ 【自主预习答案】 一、1.两个或多个. 2.系统中. 3.外部. 二、1.不受外力,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0. 2.m1v1′+m2v2′. 3.不受外力、为零.

问题探究】 一、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自主探究一】 1.如图所示,公路上三辆汽车发生了追尾事故.如果将甲、乙两辆汽车看做一个系统,丙车对乙车的作用力是________(“内”或“外”)力;如果将三车看成一个系统,丙对乙的力是________(“内”或“外”)力. 【答案】外内 【解析】内力是系统内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外力是系统以外的物体对系统内的物体的作用力.一个力是内力还是外力关键是看选择的系统.如果将甲和乙看成一个系统,丙车对乙车的力是外力;如果将三车看成一个系统,丙车对乙车的力是内力. 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质量分别为m1、m2的球A、B,沿着同一直线分别以v1和v2的速度同向运动,v2>v1.当B球追上A球时发生碰撞,碰撞后A、B两球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试用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两球碰前总动量m1v1+m2v2与碰后总动量m1v1′+m2v2′的关系. 【答案】设碰撞过程中两球受到的作用力分别为F1、F2,相互作用时间为t.根据动量定理:F1t=m1(v1′-v1),F2t=m2(v2′-v2). 因为F1与F2是两球间的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F1=-F2, 则有:m1v1′-m1v1=m2v2-m2v2′ 即m1v1+m2v2=m1v1′+m2v2′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精品教案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在初中我们学过一些电的知识,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初中学习的内容: 1、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如何使物体带电? ——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很多物体经过摩擦以后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它带有电荷 2、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它们是谁命名的?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命名的,他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3、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又是怎样的呢?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一、电荷 1、物体带电 很多物体经过摩擦以后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它带有电荷 2、两种电荷(富兰克林命名) (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进行新课:

动量守恒定律学案(新)

16.3 动量守恒定律课堂学案 一、合作探究 如图1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运动的两个小球,质量分别是m1和m2,沿着同一直线向相同的方向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v1>v2。当第二个小球追上第一个小球时两球碰撞。碰撞后的速度分别是v1’和v2’。碰撞过程中第一个小球受第二个小球对它的作用力是F1,第二个小球所受第一个小球对它的作用力是F2。两小球作用时间为Δt。 分别对两小球使用动量定理,探究碰撞前、后两小球总动量的关系。 问题1:用所给的字母分别表示出碰撞前、后两小球的动量之和? 问题2:碰撞过程中,两小球所受的平均作用力F1和F2有什么关系? 问题3:碰撞过程中,对小球m1,列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 问题4:碰撞过程中,对小球m2,列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 结合以上问题,分析两小球的总动量在碰撞前后的关系。 二、归纳总结 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 (2)表达式: (3)条件:

三、例题解析 例1:在列车编组站里,一辆m 1=1.8×104kg 的甲货车在平直轨道上以v 1=2m/s 的速度运动,碰上一辆m 2=1.2×104kg 的静止的乙货车,它们碰撞后结合在一起继续运动如图2。求货车碰撞后运动的速度。 思考:碰撞过程中动量是否守恒? 例2:如图3所示,一质量为M=4Kg 的小车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以v=1m/s 的速度向左运动,现有一质量为m=1Kg 的小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v 0=2m/s 从小车的左端开始向右端滑行,最终物块相对于小车静止,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1)物块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吗? (2)最终他们的共同速度是多少? 例3:如图4所示,一枚在空中飞行的导弹,质量为m 。在某点速度大小为V ,方向向右,导弹在该地突然炸裂成两块,其中质量为m 1的一块沿着V 的反方向飞去,速度的大小为V 1,求炸裂后另一块的速度为V 2。 思考:爆炸过程中动量是否守恒? 图2 图4 图3

高中物理《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章静电场 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通过观看生活中的头发带静电竖起的小视频引出关于电荷的研究.新的知识内容,新的学习起点.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演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 【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所以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板书】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 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进行新课:第1 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板书】电荷 (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 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 同.实质:电子的转移. 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3)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P3 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演示】:把带正电荷的球C 移近彼此接触的异体A,B.可以看到A,B 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A,B 都带上了电荷.如果先把C 移走,A 和B 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如果先把A 和B 分开,然后移开C,可以看到A 和B 仍带有电荷;如果再让A 和B 接触,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 和B 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

高中物理教科版3-5动量学案

选修3-5 碰撞与动量守恒 第2节<<动量>> 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动量的概念,会计算动量的变化。 2.认识动量守恒定律,理解在一维碰撞中动量守恒动量的表达式 3.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重点难点】 1.重点: 动量概念及动量守恒定律内容理解 2.难点:系统动量守恒定律的得出及守恒条件判定 【课前预习】 一、动量: 1、定义:物体的______和______的乘积。 2、定义式:p=______。(状态量, 3、单位:______。 4、方向:动量是矢量,方向与______的方向相同,动量的运算服从____________法则。 5、动量的变化量:(1)定义:物体在某段时间内______与______的矢量差(也是矢量)。(2)公式:?P=____________(矢量式)。(3)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注意:同一直线上动量变化的计算:选定一个正方向,与正方向同向的动量取正值,与正方向反向的动量取负值,好处:将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计算结果中的正负号仅代表______,不代表______。 二、系统内力和外力 1、系统:____________的两个或几个物体组成一个系统。 2、内力:系统______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做内力。 3、外力:系统____________物体对系统______物体的作用力叫做外力。 4. 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系统总电量的计算P总= m1v1+m2v2_____.

三、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总动量的计算要选取__________方向,一般选 __________为正方向。 3.守恒的条件:(1)系统______外力作用(理想);(2)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______(实际)。(3)推广 __________________。 . 4、适用范围 ①动量守恒定律既适用于________运动,也适用于______运动,既适用于宏 观物体,也适用于__________. ②.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独立的实验规律,它适用于目前为止物理学研究的 ______领域. 【例题1】一个质量是1kg 的钢球,以6m /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一个坚硬的障碍物后被弹回,沿着同一直线以6m /s 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求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变化( ) A 方向水平向右,大小12 kgm/s B 方向水平向右,大小 6 kgm/s C 方向水平向左,大小6kgm/s D 方向水平向左,大小 12 kgm/s 【问题探究】在两个小球弹开前后,系统总动量是否发生变化?

物理精品导学案: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人教版选修)Word版

预习评价 1.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就是质子 C.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 D.元电荷就是自由电荷的简称 2.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被创造 B.摩擦起电是由于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C.感应起电是由于电荷从带电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D.感应起电是电荷在同一物体上的转移 3.带电微粒所带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 A.2.4×10-19 C B.-6.4×10-19 C C.-1.6×10-18 C D.4.0×10-17 C 4.如图3所示,将带正电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 上电荷的移动情况是( ) 图3 A.枕形导体中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 B.枕形导体中电子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 C.枕形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端和A端移动 D.枕形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端和B端移动 课堂学习流程设计用案人自我创新【课程导学】 一、电荷 [问题情境] 在干燥的冬天,当你伸手接触金属门把的一刹那,突然听到“啪”的 一声,手麻了一下,弄得你虚惊一场,是谁在恶作剧?原来是电荷在 作怪. 1.这些电荷是哪里来的?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摩擦起电的原因 是什么? 2.什么是自由电子,金属成为导体的原因是什么?

例1如图1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 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 ) 图1 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 B.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 C.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 D.选项A中两对金箔分别带异种电荷,选项C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 例2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 6.4×10-9 C和-3.2×10-9 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 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 达 标 检 测 A类 1.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是表示跟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 C.元电荷就是质子 D.物体所带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2.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出电荷 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 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 3.如图1-1-3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MN,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 箔.若使带负电的绝缘金属球A靠近导体的M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只有M端验电箔张开,且M端带正电 B.只有N端验电箔张开,且N端带负电 C.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左端带负电,右端带正电 D.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左端带正电,右端带负电 4.M和N是原来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带正电荷1.6×10-10C,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

高中物理 16.2《动量守恒定律(一)》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5

16.2 动量守恒定律(一)学案导学 教学目标: 理解动量的概念,明确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理解守恒条件和矢量性。理解“总动量”就是系统内各个物体动量的矢量和。 1.动量(momentum)及其变化 (1)动量的定义: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称为(物体的)动量。记为p=mv. 单位:kg·m/s 读作“千克米每秒”。 理解要点: ①状态量:动量包含了“参与运动的物质”与“运动速度”两方面的信息,反映了由这两方面共同决定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具有瞬时性。 ②相对性:这是由于速度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通常以地球(即地面)为参考系。 ③矢量性:动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运算遵循矢量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例1】关于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量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 B.动量大的物体运动一定快 C.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同 D.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小的惯性大 (2)动量的变化量: 定义:若运动物体在某一过程的始、末动量分别为p和p′,则称:△p= p′-p为物体在该过程中的动量变化。 强调指出:动量变化△p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相同。 一维情况下:Δp=mΔυ= mυ2- mυ1矢量差 【例2】一个质量是0.1kg的钢球,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一个坚硬的障碍物后被弹回,沿着同一直线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有没有变化?变化了多少?

2.系统内力和外力 (1)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系统。 (2)内力:系统内物体相互间的作用力 (3)外力:外物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 分析上节课两球碰撞得出的结论的条件: 两球碰撞时除了它们相互间的作用力(系统的内力)外,还受到各自的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使它们彼此平衡。气垫导轨与两滑块间的摩擦可以不计,所以说m1和m2系统不受外力,或说它们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注意:内力和外力随系统的变化而变化。 3.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omentum) (1)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律。 (2)适用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和为零 (3)公式:p1/+p2/=p1+p2即m1υ1+ m2υ2= m1υ1′+ m2υ2′ 或Δp1=-Δp2或Δp总=0 (4)注意点: ①研究对象:几个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如:碰撞)。 ②矢量性:以上表达式是矢量表达式,列式前应先规定正方向; ③同一性(即所用速度都是相对同一参考系、同一时刻而言的) ④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受合外力为0。要正确区分内力和外力; 条件的延伸:a.当F内>>F外时,系统动量可视为守恒;(如爆炸问题。) b.若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合外力为零,则这个方向的动量守恒。 例如:如图所示,斜面体A的质量为M,把它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 一质量为m的滑块B从斜面体A的顶部由静止滑下,与斜面体分离后以速 度v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在这一现象中,物块B沿斜面体A下滑时, A与B间的作用力(弹力和可能的摩擦力)都是内力,这些力不予考虑。但 物块B还受到重力作用,这个力是A、B系统以外的物体的作用,是外力;物体A也受到重力和水平面的支持力作用,这两个力也不平衡(A受到重力、水平面支持力和B对它的弹力在竖

高中物理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物理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导学案新人教版选 修 【学习目标】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学习重点】 电荷守恒定律 【学习难点】 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学习过程】 目标一、电荷 1、电荷的种类:自然界中有_________种电荷①、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叫_________电荷;②、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叫_______电荷。 2、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_。目标二、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问题一:

思考a: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不带电的物体内是否存在电荷?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思考b:什么是摩擦起电,为什么摩擦能够使物体带电呢?实质是什么呢?(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实质:电子的转移、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1、摩擦起电产生?结果?实质:摩擦起电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带;失去电子,带例 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了 B、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了橡胶棒上了 C、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了毛皮上了 D、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了问题二: 思考a:接触带电的实质是什么呢? 思考b: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导体,接触后再分开,二者所带电量怎样分配呢?电中和现象及电荷均分原理: a、两个带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后都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做电中和现象。 b、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导体接触后,电荷要重新分配,这种现象叫做电荷均分原理。 2、接触带电实质:自由电子在的转移。例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选修3 5同步练习试题解析163

高中物理选修3-5同步练习试题分析 动量守恒定律 1.在光滑水平面上A、B两小车中间有一弹簧,如图3-1所示,用手抓住小车并将弹簧压缩后使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将两小车及弹簧看做一个系统,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 B.先放开左手,再放开右手后,动量不守恒 C.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总动量向左 D.无论何时放手,两手放开后,系统总动量都保持不变,但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为零 分析:在两手同时放开后,水平方向无外力作用,只有弹簧的弹力(内力),故动量守恒,即系统的总动量始终为零,A对;先放开左手,再放开右手后,是指两手对系统都无作用力之后的那一段时间,系统所受合外力也为零,即动量是守恒的,B错误;先放开左手,系统在右手作用下,产生向左的冲量,故有向左的动量,再放开右手后,系统的动量仍守恒,即此后的总动量向左,C正确;其实,无论何时放开手,只要是两手都放开就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即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若同时放开,那么作用后系统的总动量就等于放手前的总动量,即为零;若两手先后放开,那么两手都放开后的总动量就与放开最后一只手后系统所具有的总动量相等,即不为零,D 正确。 答案:A、C、D 2.一辆平板车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车上一人(原来也静止)用大锤敲打车的左端,如图3-2所示,在锤的连续敲打下,这辆平板车将() A.左右来回运动

B.向左运动 C.向右运动 .静止不动D. 分析:系统水平方向总动量为零,车左右运动方向与锤头左右运动方向相反,锤头运动,车就运动,锤头不动,车就停下。 答案:A 3.在光滑水平面上停着一辆平板车,车左端站着一个大人,右端站着一个小孩,此时平板车静止。在大人和小孩相向运动而交换位置的过程中,平板车的运动情况应该是() A.向右运动 B.向左运动 C.静止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分析:以大人、小孩和平板车三者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在大人和小孩相互交换位置时,系统的重心位置保持不变。在大人和小孩相互交换位置时,可假定平板车不动,则在大人和小孩相互交换位置后,系统的重心将右移(因大人的质量要大于小孩的质量)。因此为使系统的重心位置保持不变,平板车必须左移,故B项正确。 答案:B 4.如图3-3所示,三个小球的质量均为m,B、C两球用 两球CB、轻弹簧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球以速度v沿0CB、B两球粘在一起。对A、球心的连线向B球运动,碰后A、) 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A .机械能不守恒,动量守恒B .三球速度相等后,将一起做匀速运动C .三球速度相等后,速度仍将变化D错两球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有损失,A A分析:因水平面光滑,故系统的动量守恒,、B CB正确;三球速度相等时,弹簧形变量最大,弹力最大,故三球速度仍将发生变化,误,正确。错误,DD 、答案:B木块水平向右在小车的水平车板所示,4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如图5.3) (上运动,且未滑出小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中物理选修3-1学案: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物理观念:1.知道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及三种起电方式.2.掌握电荷守恒定律.3.知道电荷量及元电荷的概念. 科学探究:了解验电器的构造、原理,并借助验电器感受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的过程. 科学思维:通过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物体带电的本质,知道三种带电方式的实质是相同的. 一、电荷及起电方式 1.两种电荷 (1)电荷的分类:正电荷和负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摩擦起电: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呈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 3.感应起电: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二、电荷守恒定律和元电荷 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2.电荷守恒定律另一表述是: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3.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用e表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是e的整数倍.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在我们的计算中,可取e=1.60×10-19 C.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正电荷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上.(×) (2)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3)原来不带电的丝绸和玻璃棒相互摩擦后分别带上了异种电荷,说明通过摩擦可以创造电荷.(×) (4)某一带电体的电荷量可能等于5×10-19 C.(×) 2.带正电的物体C靠近不带电的枕形导体AB,如图1所示,A端将带________电,B端将带________电. 图1

《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2

16.3 动量守恒定律学案导学 教学目标: 能够系统内力和外力,明确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理解守恒条件和矢量性。理解“总动量”就是系统内各个物体动量的矢量和。 知识回顾: 1.动量(momentum)及其变化 (1)动量的定义: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称为(物体的)动量。记为p=mv. 单位:kg·m/s读作“千克米每秒”。 理解要点: ①状态量:动量包含了“参与运动的物质”与“运动速度”两方面的信息,反映了由这两方面共同决定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具有瞬时性。 ②相对性:这是由于速度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通常以地球(即地面)为参考系。 ③矢量性:动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运算遵循矢量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例1】关于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量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 B.动量大的物体运动一定快 C.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同 D.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小的惯性大 (2)动量的变化量: 定义:若运动物体在某一过程的始、末动量分别为p和p′,则称:△p= p′-p为物体在该过程中的动量变化。 强调指出:动量变化△p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相同。 一维情况下:Δp=mΔυ= mυ2- mυ1矢量差 【例2】一个质量是0.1kg的钢球,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一个坚硬的障碍物后被弹回,沿着同一直线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有没有变化?变化了多少?

学习新知: 1.系统内力和外力 (1)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系统。 (2)内力:系统内物体相互间的作用力 (3)外力:外物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 分析上节课两球碰撞得出的结论的条件: 两球碰撞时除了它们相互间的作用力(系统的内力)外,还受到各自的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使它们彼此平衡。气垫导轨与两滑块间的摩擦可以不计,所以说m1和m2系统不受外力,或说它们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注意:内力和外力随系统的变化而变化。 2.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omentum) (1)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律。 (2)适用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和为零 (3)公式:p1/+p2/=p1+p2即m1υ1+ m2υ2= m1υ1′+ m2υ2′ 或Δp1=-Δp2或Δp总=0 (4)注意点: ①研究对象:几个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如:碰撞)。 ②矢量性:以上表达式是矢量表达式,列式前应先规定正方向; ③同一性(即所用速度都是相对同一参考系、同一时刻而言的) ④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受合外力为0。要正确区分内力和外力; 条件的延伸:a.当F 内>>F 外 时,系统动量可视为守恒;(如爆炸问题。) b.若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合外力为零,则这个方向的动量守恒。 例如:如图所示,斜面体A的质量为M,把它置于光滑的 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滑块B从斜面体A的顶部由静止滑下, 与斜面体分离后以速度v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在这一现象中, 物块B沿斜面体A下滑时,A与B间的作用力(弹力和可能的摩 擦力)都是内力,这些力不予考虑。但物块B还受到重力作用,这个力是A、B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导学案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导学案 高二物理编写人:赵文舒审核人:耿长群时间:8月 学习目标 1、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并且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知道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了解使物体带电的方法,能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 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3、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4、知道元电荷的概念,知道电荷量不能连续变化。 知识梳理 1、我们初中学过两种电荷:________和_________,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 的电荷称为_______,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 _______,用负数表示。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 3、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 接触起电的原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摩擦起电的原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应起电的原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代物理实验的基础上, 电荷守恒定律表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物理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学案Word版

同步导学第1章静电场第0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知能准备] 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 电荷和 电荷. 2.物体的带电方式有三种: (1)摩擦起电: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失去电子的带 电,获得电子的带 电. (2)感应起电:导体接近(不接触)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的 电荷,而另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的电荷. (3)接触起电:不带电物体接触另一个带电物体,使带电体上的 转移到不带电 的物体上.完全相同的两只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荷量分配规律:两球带异种电荷的先中 和后平均分配;原来两球带同种电荷的总电荷量平均分配在两球上. 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 ,也不能 ,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 . 4.元电荷(基本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量e =1.60×10-19C.实验指 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电荷量e ,或者是电荷量e 的整数倍.因此,电荷量e 称 为元电荷.电荷量e 的数值最早由美国科学家 用实验测得的. 5.比荷: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和质量的比值m q .电子的比荷为kg C m e e /1076.111?=. [同步导学] 1.物体带电的过程叫做起电,任何起电方式都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创造电荷. 2.在同一隔离系统中正、负电荷量的代数和总量不变. 例1 关于物体的带电荷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值 C .物体带电+1.60×10-9C ,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1.0×1010个电子 D .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 解析:物体带电的原因是电子的得、失而引起的,物体带电荷量一定为e 的整数倍,故A 错,B 、C 、D 正确. 如图1—1—1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 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 都带电的是 ( ) A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 B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 C .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个球,再把两球分开 D .棒的带电荷量不变,两导体球不能带电 解析:带电棒移近导体球但不与导体球接触,从而使导体球上的电荷重新分布,甲球左侧感 应出正电荷,乙球右侧感应出负电荷,此时分开甲、乙球,则甲、乙球上分别带上等量的异 种电荷,故A 正确;如果先移走带电棒,则甲、乙两球上的电荷又恢复原状,则两球分开后 不显电性,故B 错;如果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球,则甲、乙两球会同时带上和棒同性的 电荷,故C 正确.可以采用感应起电的方法使两导体球带电,而使棒的带电荷量保持不变, 故D 错误. 3.“中性”和“中和”的区别 图1—1—1

《动量守恒定律》复习导学案正式

高二物理 WL-10-02-142 第十六章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复习导学案 编写人:路尔清 审核人:马涛 郑学城 郑光情 王雁飞 编写时间:2011-5-10 班级: 班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动量守恒定律,利用守恒条件判系统动量是否守恒。(重点) 2、掌握用动量守恒定律建立方程的方法与技巧。(重点) 3、熟悉利用动量、能量、运动学公式解决综合性问题(重点、难点) 【学习方法:】练习、总结、归纳 【知识链接】 1、在位移-时间图象中,直线的斜率代表物体的 ,斜率的大小代表 大小,斜率的正负代表 。 2、物体动能定义式:K E = ;动量定义式: P ;动能K E 与动量大小P 关系式: 或 。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动量守恒定律及适用条件 问题一、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 。 2、动量守恒定律表达式: ; (两物体组成系统)。 3、动量守恒定律研究对象: 。 问题2: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 1、理想守恒:系统 或 。 2、近似守恒:系统所受的合力不为零,但当 ,系统的动量近似看成守恒。 3、分方向守恒:系统在某一方向 ,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例1、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的质量比m A ∶m B =3∶2,它们原来静止在平板车C 上,A 、B 间有一根被压缩了的弹簧,A 、B 与平板车上表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地面光滑. ) (1)、若将A 、B 、弹簧看成一系统,该系统受哪些外 力?该系统动量是否守恒? (2)、若将A 、B 、弹簧、小车看成一系统,该系统受

哪些外力?该系统动量是否守恒? (3)将小车作为研究对象,小车受哪些外力?小车动量是否守恒?放手后小车将向什么方向运动? 例2、在光滑水平面上A 、B 两小车中间有一弹 簧,如图所示。用手抓住小车并将弹簧压缩后使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将两小车及弹簧看做一个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 B .先放开左手,再放开右手后,动量不守恒 C .先放开左手,再放开右手后,总动量向左 D .无论何时放手,两手放开后,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系统总动量都保持不变,但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为零 知识点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例3、(两物体构成的系统) 质量为10g 的子弹,以300m/s 的速度射入质量是30g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并留在木块中。子弹留在木块中以后,木块运动的速度是多大?如果子弹把木块打穿,子弹穿过后的速度为100m/s ,这时木块的速度又是多大? (请同学们先画出系统初、末两状态示意图) 例4、(多物体构成系统、多过程) 在水平光滑的冰面上,一小孩坐在静止的冰车中,小孩和冰车的总质量M =30 kg 。冰车上放有6枚质量均为m =0.25kg 的雪球,小孩先后将雪球沿同一方向水平掷出,出手时雪球相对地面的速度均为4.0 m/s 。求6枚雪球掷完后,冰车和小孩速度的大小。 例5、质量均为M 的两小车A 和B ,停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 的人从A 车以水平速度v 跳上B 车,以v 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跳后A ,B 两车的速度分别为( )

动量守恒定律专题7 动量守恒定律的“滑块-木板”2018学案

动量守恒定律专题7 “滑块-木板”模型 例题1、一质量为M 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以水平速度v 0从长木板的一端开始在木板上滑动,直到离开木板.滑块刚离开木板时的速度为v 0/3.若把该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其它条件相同,求滑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v . 例题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长为l 的长方形木板B 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 的小木块A ,m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导)学案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荷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重点难点】 1.电荷基本性质与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2.静电感应的原因、感应起电的方法 【课前预习】 1.两种电荷: (1)电性:物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电荷,用数表示. 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电荷,用数表示. (3)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2.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 (1)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包括带正电的和带负电的;原子核的正电荷数量与核外电子的负电荷的数量,所以整个原子对外界较远位置表现为。 (2)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叫摩擦起电。例如: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电子,带电。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毛皮电子,带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表明电子从物体的一个部分_____-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4)摩擦起电的结果: 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

3.用静电感应及感应起电 (1)静电感应现象 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 (2 )感应起电的微观解释 从物质的微观分子结构来看,把带电体移近金属导体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导体上的自由电子被吸引过来或者排斥远离,从而自由电子由一端移动到另一端,使得导体的一端带正电,另一端带负电。因此感应起电使导体两端带上了. (3静电感应的本质 感应起电的实质是自由电荷的重新分布。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是自由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到另一部分。 4.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 即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其本质都是电子发生转移。 接触起电,指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体跟另一个带电的金属导体接触后分开,而使不带电的导体带上电荷的方式。例如: 将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跟另一个_______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接触后分开,它们平分原来的带电荷量而带上等量同种电荷。 5.电荷守恒定律 (1) 内容: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 (2)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6.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参见课本图) (1)带电体接触金属球(2)带电体靠近金属球 7、元电荷 (1)电荷的多少叫做。符号:Q或q 单位:库仑 , 简称库,用C表示。 (2) 元电荷: 最小的电荷量叫元电荷。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与相同,元电荷用e表示.,计算中,e= C (3)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也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

动量导学案

动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动量和冲量的概念 2、掌握动量定理及其应用 3、动量守恒定律 4、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5、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题 【知识网络】 一、动量 1、定义: 2、表达式: 3、标失性: 4、动量变化表达式: 矢量性 方向 二、冲量 1、定义: 2、表达式: 适用条件 3、标失性 方向: 三、动量定理 1、内容:物体所受的合力的 等于物体的 变化 2、表达式: 3、应用:在某一方向上动量定理 四、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 , 或者 ,这个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2、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 (1)系统不受 ,或系统所受外力之和 或系统所受外力之和虽不为零,但系统内力 , (2)系统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外力的矢量和为零,或外力远远小于内力,则系统在该方向上 (3)动量守恒的典型过程: 、 、 其对应守恒表达式: 、 、 【典型训练】 1、质量为m 的物体A 受如图所示F 的恒力作用,作用了ts ,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F 的冲量大小为 重力的冲量大小为 支持力的冲量大小为 合力的冲量为 摩擦力冲量大小为 2、如图,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在同一高度沿倾角不同的两个光滑斜面由静止自由滑下,到达斜面底端的过程中,两个物体的下列物理量中大小相等的是 ( ) A.重力的冲量 B.弹力的冲量 C.合力的冲量 D.刚到达底端时的动量 3、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不同的物体,动量越大,动能不一定大 B.跳高时,在沙坑里填沙,是为了减小冲量 C.在推车时推不动车,是因为外力冲量不够大 D.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受相同的阻力作用,质量小的先停下来 4、下列运动过程中,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相等的是 ( ) A.自由落体运动 B.平抛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 D.匀减速直线运动 5、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运动物体动量的方向总是与它的运动方向相同 B .如果运动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外力的冲量必不为0 C .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冲量总是使物体的动能增大 D .合外力的冲量就是物体动量的变化 6.关于冲量、动量与动量变化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动量等于物体所受的冲量 B .物体所受外力的冲量大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大小 C .物体所受外力的冲量方向与物体动量的变化方向相同 D .物体的动量变化方向与物体的动量方向相同 7.A 、B 两个物体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当分别受到大小相等的水平力作用,经过相等时间,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B 所受的冲量相同 B .A 、B 的动量变化相同 C .A 、B 的末动量相同 D .A 、B 的末动量大小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