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救生舱建设标准汇总

合集下载

井下12人移动救生舱设计(机械CAD图纸)

井下12人移动救生舱设计(机械CAD图纸)

摘要多数矿难表明,矿井事故发生后形成的高温,有毒有害气体环境是造成矿工伤亡的主要原因。

为井下矿工提供安全可靠的救生舱、避难硐室是降低伤亡的主要手段,是目前国际矿山应急救援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煤矿井下移动式救生舱的设计可以为外部救援争取救援时间,保障矿工朋友们的安全。

本文通过对救生舱的研究,完成了一整套救生设备的结构设计,首先主要介绍国家的相关规定。

接着依据国家规定,确定设计目标。

之后计算出救生舱的容量要求,进而确定的救生舱的整体结构。

除此之外,本文还通过了一些技术参数验证,对井下救生舱内部环境做了更好的安全措施,确保矿工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等待救援。

本文还介绍了有关救生舱的维护及保养内容。

在最后说明了以后需要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救生舱避难硐室结构设计AbstractMost ore difficult to show that mine after the accident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high temperature, toxic or harmful gases environment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casualties caused miners. To provide the safety of the miners escape capsule, shelter cavern is the main means to reduce casualties, is the present international mine rescue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the direction, the design of the underground coal mine escape capsule mobile for external aid for relief time,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miners friends.This article through to escape capsule research, completed a set of survival equipment structure design, first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state. Then according to state regulations, to determine the design goal. After escape capsule capacity requirements calculated, and determine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escape capsule.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lso through some technical parameter validation, underground escape capsule internal environment to do better safety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miners can have enough time to wait for rescue. 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escape capsule maintenance and maintenance content. In the final shows the need to improve after the direction.Key words: escape capsule shelter cavern structure design目录前言 (1)1 绪论 (2)1.1 研究意义 (2)1.2 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4)1.2.1 国外紧急避险系统现状 (4)1.2.2 国内紧急避险系统现状 (6)1.2.3 国外可移动式救生舱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8)1.2.4 国内可移动式救生舱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14)1.2.5 国外应用现状及国际知名应急避难室生产企业及产品 (15)1.3 本文可移动救生舱设计任务 (17)2 煤矿井下移动式救生舱技术要求 (18)2.1 适用范围 (18)2.2 编制依据 (18)2.3 基本要求 (18)2.3.1 矿井救生舱设置地点和数量 (18)2.3.2 救生舱安放硐室的要求 (19)2.4 通风设施 (20)2.5 供水设施 (20)2.6 供电设施 (20)2.7 通讯设施 (21)2.8 功能及配置 (21)2.9 管理与维护 (25)3 救生舱结构设计 (27)3.1 保护壳壳材料的选择 (27)3.1.1 选用材料的一般原则 (27)3.1.2 选材的方法与步骤 (28)3.1.3 保护壳材料的确定 (30)3.1.4 产品的结构设计 (30)3.1.5 产品的安全防护设计 (32)3.1.6 使用环境 (34)3.2 保护壳壳体的设计 (34)3.2.1 焊接结构的设计原则 (34)3.2.2 保护壳体焊接结构设计 (37)3.3 观察孔的设计 (37)3.3.1 观察孔应满足的条件及其结构 (37)3.4 其他结构的设计 (39)4 救生舱的移动装置 (42)4.1 绞车 (42)4.1.1 绞车的主要类型 (42)4.2 滑靴 (43)4.3 救生舱移动装置工作原理 (43)5 救生舱模型的建立 (44)5.1 Pro/E软件介绍 (44)5.1.1 Pro/E的概述 (44)5.1.2 Pro/E的特点和优势 (44)5.2 矿用救生舱各个零件模型的建立 (46)5.2.1 保护壳模型的建立 (47)5.2.2 带观察孔保护壳模型的建立 (47)5.2.3 紧急舱门模型 (48)6 技术参数验证方法 (49)6.1 基本参数的测量和计算 (49)6.1.1 参数测量 (49)6.1.2 参数计算与合理性的验证方法 (50)6.2 主要技术参数验证方法 (52)6.2.1 气密性的验证方法 (52)6.2.2 耐高温的验证方法 (53)7 井下可移动救生舱管理及维护保养 (56)7.1 队伍组织 (56)7.2 日常维护管理 (56)7.3 舱内各设备的保养 (57)7.4 培训与应急演练 (62)8 全文总结 (63)致谢 (65)参考文献 (66)前言根据世界各国对矿井事故的调查,在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现场瞬间受到伤害死亡的矿工只占事故伤亡人数的一部分,有相当一部分矿工都是因为在矿井透水或火灾、爆炸后不能及时升井或逃离高温、有毒有害气体现场,导致溺水、窒息或中毒死亡的。

移动救生舱技术规格书

移动救生舱技术规格书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寺河矿二号井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移动救生舱技术要求书0 概况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寺河矿二号井(简称寺河矿二号井)隶属于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证照齐全的合法生产矿井,批准开采9号煤、15号煤,证载生产能力为0.9Mt/a,目前正在进行1.80Mt/a产能释放项目。

为高瓦斯矿井。

为保证1.80Mt/a产能释放项目顺利开展,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要求和“安监总煤装〔2011〕33号文《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要求,寺河矿二号井于2011年11月底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1 设计主要技术特点和内容1、采区避难设施:- 1 -寺河矿二号井在2011年11月时,九四盘区IX4303工作面回采,九六盘区一个掘进面掘进准备巷道;十五一盘区XV1302工作面正在回采,XV1303工作面一个掘进面掘进顺槽。

设计在水平大巷(九四盘区附近)、十五一盘区各设置1个永久避难硐室,共计2个。

其中:水平大巷避难硐室地点位于水平西轨道大巷,位置选择在西翼水仓水泵房附近,利用原瓦斯抽放泵站巷道进行建设,该避险硐室服务区域为水平大巷、暗斜井及九四盘区等作业点人员。

十五一盘区避难硐室位于盘区轨道巷和盘区回风巷之间、回风暗立井附近,利用已有横川,服务于15号煤一盘区。

水平大巷(九四盘区)避难硐室呈“Z”型布置,长度62.5m,满足100人避难需要,服务硐室1000m半径范围内所有采掘作业人员及零散人员;十五一盘区避难硐室呈“L”型布置,长度53.8m,满足60人避难需要,服务硐室1000m半径范围内所有采掘作业人员及零散人员.2、回采面避难设施:九四盘区回采工作面距离水平大巷(九四盘区)永久硐室小于1000m,由该硐室担负整个九四盘区的采掘作业人员避难需要。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及避难所产品介绍[1]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及避难所产品介绍[1]

1.煤矿井下避难硐室部分图片
2.煤矿井下避难硐室设计实例
兖州煤业集团南屯矿九采区固定式避难硐室平面布置图
3.煤矿井下避难硐室规格参数 根据《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 (试行)》煤安监司函办【2009】34号和《煤矿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 装〔2011〕15号中的有关要求,我院设计的固定 式井下避难硐室最多可容纳人数50~100人。 目前已经完成兖州南屯矿100人避难硐室设 计与建设;正在进行的有抚顺老虎台、铁法大 兴、淮南、山西等局矿的井下避难硐室设计。
1、舱体(过渡舱、生存舱、辅助舱)
过渡舱
2、三级供氧系统
压风供氧 医用氧气 自救器
3、过滤除湿降温集成装置
4、洗气系统
压缩空气 压风
5、舱内外环境监控系统
6、通讯系统
7、辅助设施
生存必需品 荧光棒 卫生洁具
(二)产品型号及主要参数 1.产品型号
序号 1 2 3 可移动分体组合式救生舱 产品型号 可容纳人数 KJYF-8 8 KJYF-10 10 KJYF-16 16
压缩氧供氧
相对湿度 舱内舱外相对压差 泄压速率(气密性) CO2吸收能力 CO处理能力 舱体抗冲击压力
(三)拥有的关键技术
1.无电力驱动的过滤、降温、除湿技术;
2.环境监测与无线通讯技术;
3.生存舱三级供氧技术;
4.过渡舱洗气装置及控制技术;
5.舱体结构及密封技术。
三、煤矿井下避难硐室
兖州煤业集团南屯矿九采区固定式避难硐室
一.煤矿井下安全三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急避险系统
个人防护
煤矿井下安 全三级紧急 避险系统
临时避难所(可移动式舱、 临时避难硐室)

移动式救生舱建设标准汇总

移动式救生舱建设标准汇总

移动式救生舱建设标准汇总移动式救生舱是一种紧急救生设施,用于提供临时住宿、食物、水和医疗服务,以确保被困人员在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

为了确保移动式救生舱的建设和使用具有标准化、规范化,下面是一些移动式救生舱建设的标准汇总。

1.结构标准2.布局标准救生舱内应合理布局,确保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布局设计应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包括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士。

救生舱内的区域划分应包括住宿区、食堂区、卫生间和休闲区等,以提供一个相对独立且舒适的生活环境。

此外,救生舱的通风、照明和消防设施也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3.设备标准救生舱内应装备有相应的设备,以满足被困人员的基本需求和紧急医疗救援。

这些设备包括临时床铺、食品储备、供水和排水设施、紧急通信设备等。

同时,救生舱应配备简单易用的紧急医疗设备,如急救箱、心肺复苏设备等,以便及时处理突发疾病和伤情。

4.安全标准救生舱的安全性是建设的重中之重,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救生舱的电路接线、用火用气设备以及其他电器设备的布置和维护应符合相关建筑安全规范。

此外,救生舱内部和周边区域的安全设施,如逃生通道、灭火器材、防滑设施等,也应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被困人员的安全。

5.管理标准移动式救生舱的建设和管理应符合相关管理标准,包括场地选择和准备、人员配置、应急演练等。

建设单位应编制详细的救生舱使用管理规程,确保救生舱的正常运行和管理有序。

同时,对于救生舱的使用人员,应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移动式救生舱建设需要符合结构、布局、设备、安全和管理等方面的标准要求。

通过制定和实施这些标准,可以提高移动式救生舱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

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通用技术条件(20110220)

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通用技术条件(20110220)

ICS73.010D09 AQ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 XXXXX—XXXX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通用技术条件Specifications for coal mine mobile refuge chambers(报批稿)(本稿完成日期:2011-12-15)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XX实施目次前言.................................................................................................................................................................... I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类型、型号规格、基本参数 (3)5 技术要求 (4)6 试验方法 (6)7 检验规则 (11)8 标志、包装和贮存 (13)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体感温度对照表 (16)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舱体抗爆炸冲击性能数值模拟分析基本要求 17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舱体抗爆炸冲击性能爆炸巷道试验基本要求 21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综合防护性能试验基本要求 (24)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按照GB/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编写。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1)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科技装备司、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中安金力(北京)安全生产技术研究院、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结构设计及抗爆隔热性能研究》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结构设计及抗爆隔热性能研究》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结构设计及抗爆隔热性能研究》一、引言在矿山作业中,安全事故频发,而矿工的生命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设计一款适用于矿山的可移动式救生舱,其结构设计与抗爆隔热性能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结构设计及其抗爆隔热性能的研究,以期为矿山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结构设计1. 整体结构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整体采用模块化设计,由多个模块单元组成,包括生活区、工作区、医疗区等。

各模块单元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方便拆卸和组装。

同时,救生舱采用高强度材料制作,确保在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结构稳定。

2. 舱体结构舱体结构采用双层壳体设计,内层为密封层,外层为保护层。

密封层采用防水、防尘材料制作,确保在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气密性。

保护层则采用高强度钢板制作,提高救生舱的抗冲击性能。

3. 舱门设计舱门采用快速开启设计,方便人员快速进出。

同时,舱门密封性能良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仍能保持舱内环境稳定。

三、抗爆隔热性能研究1. 抗爆性能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抗爆性能主要取决于其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

在结构设计上,采用双层壳体设计和高强度钢板制作,能有效抵抗爆炸冲击波的破坏。

此外,舱内还配备了先进的防爆设备,如防爆灯具、防爆电器等,进一步提高救生舱的抗爆性能。

2. 隔热性能隔热性能是救生舱另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为了确保矿工在紧急情况下仍能保持舒适的生存环境,救生舱采用多层隔热材料制作,能有效阻挡外界温度对舱内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配备了独立的空调系统,根据环境温度自动调节舱内温度。

四、实验研究为了验证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结构设计和抗爆隔热性能,我们进行了多轮实验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救生舱在受到爆炸冲击时仍能保持结构稳定,隔热性能也达到了预期效果。

同时,我们还对救生舱进行了长时间的环境适应性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

五、结论通过对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结构设计和抗爆隔热性能的研究,我们设计出了一款适用于矿山的可移动式救生舱。

救生舱参数明细表

救生舱参数明细表

救生舱配置方案一、配置地点根据梅斯布拉克煤矿突出危险性的鉴定结果和井下采掘防水防瓦斯配置。

暂定井下移动式救生舱配置2个——+1864A5掘进面、+1818 A5掘进面,+1818运输石门布置永久避难硐室。

二、救生舱的规格为便于运移救生舱,救生舱的最大截面规格为1600mm×1900mm(宽×高),分体组合式结构,其长度必须保证救生舱所提供的生存空间每人不低于0.8m3,且总有效容积不小于8m3的要求,按照掘进工作面10人的要求,科学的设置其长度(一般为6.8—10m)。

三、技术要求1、梅斯布拉克煤矿所配置的救生舱,应按照煤层自燃火灾、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和突水灾害进行布置。

2、梅斯布拉克煤矿所配置的救生舱,其使用的海拔高度在+1400—+1950m。

3、救生舱舱体必须具有足够的气密性和防止毒害气体侵入的能力。

救生舱的泄压速率不超过350Pa/h,舱内大气压力应始终保持高于舱外大气压力200—1000Pa。

同时,必须设置过渡舱,过渡舱的净容积不小于1.6m2。

4、救生舱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防护能力。

应保证:1)在煤层自燃火区及其影响范围内,能在环境温度55℃条件下安全使用;2)能在大型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环境中使用,必须能承受冲击力不小于1.5MPa、抗爆炸冲击力不小于2MPa;3)能在水灾环境中使用,承受的最大水压力不小于0.1MPa。

5、救生舱必须具备快速启动能力,启动时间不大于20s。

且必须具有内部空气循环系统,流量在20L/ min以上。

6、救生舱的额定防护时间应大于96h,且有不小于1.2倍的安全系数。

瞬间(≤0.2s)耐高温能力不小于1200℃,且保证受冲击或高温后不变形、无开裂和完好的气密性。

7、救生舱正常使用时,能保证正压状态,生存舱内压力在100—1000Pa,过渡舱内压力不小于200Pa。

并且,额定防护时间内,在持续环境温度55℃条件下,舱内温度不大于33±2℃。

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试行)

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试行)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办公室煤监局司函办[2009]34号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办公室关于做好煤矿井下避灾所(救生舱)建设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安徽、河南、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各有关煤矿企业:为提高煤矿安全防护能力和应急救援水平,减少因煤矿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经商国家能源局,建设煤矿井下避难所(救生舱)应用试点已列入2010年煤矿安全改造项目重点支持方向。

为做好煤矿井下避难所(救生舱)建设试点应用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避难所(救生舱)建设试点煤矿企业请神华、中煤、开滦、阳泉、晋城、潞安、铁法、龙煤、淮南、平顶山、兖矿等11个煤矿企业开展避难所(救生舱)建设试点。

各煤矿企业要至少确定一个煤矿开展试点,按要求在井下不同地点设置避难所(救生舱)。

各试点煤矿企业要充分认识煤矿井下避难所(救生舱)建设试点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组织做好避难所(救生舱)的应用试点工作。

做好试点项目申报工作请各单位按照前期召开的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工作座谈会的具体安排,督促各试点煤矿按照《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试行)》(详见附件)的要求,将避难所(救生舱)应用试点建设投资,纳入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10年煤矿安全改造前期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09]2567号)要求,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请有关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积极与驻地省级投资主管部门沟通,支持煤矿企业井下避难所(救生舱)应用试点工作。

请各试点煤矿企业在试点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工作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对《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试行)》及时提出修改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并制定煤矿井下避难所(救生舱)相关技术标准。

附件:《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试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9年12月25日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试行)为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保障矿工生命安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在充分借鉴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实际,经过征求有关方面意见,提出我国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一、井下避难所设置的基本要求1. 煤矿井下避难所目前主要有固定式避难硐室和可移动式救生舱两种类型。

矿用救生舱建设标准

矿用救生舱建设标准

救生舱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气密性。

硬体式救生舱在+500±20帕压力下,泄压速率应不大于300±20帕/小时;软体救生舱在+500±20帕压力下,泄压速率应不大于350帕/小时;舱内气压应始终保持高于外界气压100~500帕,且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救生舱应选用抗高温老化、无腐蚀性、无公害的环保材料。

救生舱外体颜色在煤矿井下照明条件下应醒目,宜采用黄色或红色。

选用的救生舱应具备矿井压风、供水、通讯接口。

应设压风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过滤装置具备油水分离功能。

救生舱应配备内外环境参数检测或监测仪器,能对救生舱内的O2、CH4、CO2、CO、温度、湿度和救生舱外的O2、CH4、CO2、CO进行检测或监测。

救生舱应按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配备供氧和有害气体去除设施、食品和饮用水以及自救器、急救箱、照明、工具箱、灭火器、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等辅助设施,备用系数不小于5%的。

自备氧供气系统供氧量应不低于0.3米3/分钟·人;采用高压气瓶供气系统时应有减压装置。

有害气体去除设施处理 CO2的能力应不低于每人0.5升/分钟,处理CO的能力应能保证20分钟内将CO 浓度由0.04%降到0.0024%。

应配备促进内部空气循环的设施,流量不低于20升/分钟。

配备的食品不少于2000千焦/人·天,饮用水不少于0.5升/人·天。

配备的自救器应为隔离式,连续使用时间不低于45分钟。

救生舱的安装应有设计和作业规程,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救生舱安装在20米范围内煤(岩)层稳定,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通风良好,无积水和杂物堆积,满足安全出口的要求安装不得影响矿井正常生产和通风的巷道中,宜在岩(煤)壁掏槽或扩帮放置。

救生舱应接入矿井压风管路、供水管路,并在舱内设置直通矿调度室的固定电话。

(冶金行业)矿用移动救生舱计算书

(冶金行业)矿用移动救生舱计算书

(冶金行业)矿用移动救生舱计算书JSY-12/K(Y)救生舱计算说明书.目录壹、设计参数要求3二、设计计算书41、救生舱容量及长度计算41.1标准要求41.2设计计算41.3 计算结果52、氧气供应量计算52.1、标准要求52.2设计计算52.3 计算结果63、空气净化装置计算63.1 标准要求63.2 设计计算64、空调系统的冷量计算74.1 标准要求74.2设计计算85、生存保障配备86、备用蓄电池容量计算8JSC-12/K(Y)救生舱各部件系统计算书一、设计参数要求二、设计计算书设计原则及依据参照:《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防治煤和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煤安监司办2010第9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通用技术条件》草稿相关技术研究文献资料。

1、救生舱容量及长度计算1.1标准要求:生存舱:1m3/人,过渡舱:不小于1.6m3救生舱模块设计,每节长0.8m高1.8m宽1.4m容积为1.5m3;冰柜体积:1.428m3,2排座椅体积:0.9m3,6个气体瓶0.34m3;12人,按照1.2倍余量计算S1(过渡舱m3)=2*1.5=3模块节数n1=2长度L1=2*0.8=1.6mS2(生存舱m3)=12*1*1.2=12.12S3(设备舱m3)=1.5n3=1L3=0.8m生存舱S2=1.5*n2-0.9-1.428=12.12m3n2=9.632节考虑人员就位时打开过渡舱和生存舱舱门,可增加生存舱空间,过渡舱为2节模块,考虑气体钢瓶所占空间尺寸,生存舱所需模块节数n2=(12.12+0.9+1.428+0.34)/1.5-2=7.85,选择8节L2=8*0.8=6.4m。

救生舱国家标准

救生舱国家标准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并作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对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使用、管理等实施组织管理和监督检查、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实施安全监察工作的依据。

第三条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照规定要求建设完善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并符合“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序”的要求。

第四条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使用、管理等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检查。

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驻在辖区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使用、管理等实施监察。

第二章紧急避险系统第五条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在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

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第六条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突出等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避险人员提供的一个安全避险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

永久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的避难硐室。

临时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的避难硐室。

可移动式救生舱是在井下发生灾变事故时,为遇险矿工提供应急避险空间和生存条件,并可通过牵引、吊装等方式实现移动,适应井下采掘作业要求的避险设施。

煤矿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

煤矿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

器、通讯设备和逃生路线。
注意事项
03
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冷静,遵循指挥人员的指示,注意观察
舱内外的环境变化。
维护保养要求
定期检查
对救生舱进行定期检查,包括设备、通讯、逃生等系统的完好性 。
保养维护
对救生舱进行必要的保养维护,如更换滤毒罐、清洗消毒等。
记录管理
对每次检查、保养和维护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建立档案。
技术创新方向预测
智能化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救生舱的自 主决策和智能响应能力。
轻量化材料
采用更轻质、高强度的材料,降低救生舱的重量 和体积,便于运输和部署。
高效能源系统
研发高效、可靠的能源系统,确保救生舱在复杂 环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长时间运行。
市场拓展策略建议
加强与煤矿企业的合作
与煤矿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了解市场需求和反馈,不断优 化产品。
意义
煤矿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对于保障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 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灾难事故中,救生舱能够为井下工作 人员提供紧急避难场所,有效降低人员伤亡,提高救援效率 。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发展现状
随着煤矿安全事故的频发,国内外对于煤矿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研究和应用越 来越重视。目前,国内外已经研发出多种类型的煤矿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并在 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定义
煤矿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是一种专为煤矿井下避难所设计的紧急救援设备,能 够在灾难发生时为井下工作人员提供安全避难空间。
特点
可移动式救生舱具有结构紧凑、便携性好、适应性强、防护性能高等特点,能 够在短时间内为井下工作人员提供安全避难场所,有效降低灾难事故中的人员 伤亡。

应急救生舱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3年

应急救生舱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3年

应急救生舱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应急救生舱的术语和定义、型号参数命名规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环境温度≤40℃的办公室、家庭等日常生活场所在突发地震、火灾时遇险人员临时避险所使用的应急救生舱。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00碳素结构钢GB/T9286色漆和清漆划格试验GB50017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661钢结构焊接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紧急避险系统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紧急避险设施、设备和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

3.2应急救生舱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灾变时,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安全空间,具有安全防护、氧气供给、照明、便携式防灾多功能收音机、人体排泄物收集器等基本功能,选配急救包、药品、食物和饮用水。

3.3临时避险适合生存一段时间并提供逃生的防护和照明设备的应急救生舱。

3.4救生舱有效容积应急救生舱内除去设备、材料占用空间外所剩余的、供避险人员生存的净空间。

4产品型号4.1型号应急救生舱4.2基本性能参数4.2.1额定人数:1人到2人。

4.2.2防坍塌抗压能力:6吨垂直静载压力。

4.2.3规格尺寸(长×宽×高)要求见表1。

表1规格尺寸表单人舱长mm直径mm高mm体积m³氧气瓶总质量kg YJJSC-1类圆柱体/75819000.94L/2件255±10双人舱长mm宽mm高mm体积m³氧气瓶总质量kg YJJSC-2长方体11546961900 1.68L/2件365±10 5技术要求5.1一般要求5.1.1产品及零部件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1.2应急救生舱壳体应采用公称厚度为4mm的Q235B热轧钢板,且应符合GB/T700要求。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安全培训
紧急避险设施的内部环境 在整个额定防护时间内,紧急避 险设施内部环境中氧气含量应在 18.5%~23.0%之间,CO2≤1.0%, CH4≤1.0%,CO≤24×10-6,温度 ≤35℃,湿度≤85%,并确保紧急避 险设施内始终处于不低于100Pa的 正压状态。
安全培训
紧急避险设施的容量 应满足突发紧急状况下所服务 区域人员紧急避险的必需要,包括 生产人员、管理人员、检查监察人 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
安全培训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是提升 煤矿应急救援能力和灾害处置能力、 确保矿井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 是全面提升煤矿安全确保能力的技术 确保体系。建设与完善“六大系统〞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以人为本、 安全发展理念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 重要体现。
安全培训
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 系统〞的目标要求
安全培训
8. 永久避难硐室应按制定的额定 避险人数配备供氧和有害气体去除 设施、食品和饮用水,以及自救器、 急救箱、照明、工具箱、灭火器、 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等辅助设 施,备用系数不低于20%的。
安全培训
3/分·人。布置有直达地表大直径钻孔的永久避难硐 室应确保24h连续供氧;其他永久避难硐室应确保额定 防护时间内的供氧量。采纳高压气瓶供气系统时应有 减压措施,以确保安全使用。
安全培训
紧急避险系统的调整 紧急避险系统应随井下采掘系 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包 括紧急避险设施、配套系统、避灾 路线和应急预案等。
安全培训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应与矿井安 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 供水施救、通信联系等系统有机联 系,形成井下整体安全避险系统。
安 永全久避培 难训硐室建设要求 1.永久避难硐室应布置在稳定 的岩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 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威胁区, 确保在服务期间不受采动影响。前 后20m范围内巷道应采纳不燃性材 料支护,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 符合安全出口的要求。特别状况下 布置在煤层中时应有控制瓦斯涌出 和防止瓦斯集聚、煤层自燃的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