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生平介绍

合集下载

张之洞生平大事年表

张之洞生平大事年表

张之洞生平大事年表张之洞De大事记1837年9月12日晚清名臣张之洞出生于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 1837年9月12日(丁酉年),晚清名臣张之洞出生于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

1893年11月29日湖广总督张之洞向光绪帝上奏《设立自强学堂片》1893年11月29日,张之洞向光绪帝上奏《设立自强学堂片》。

他认为“盖闻经国以自强为本”、“自强之道,以教育人才为先”,故取“自强”二字。

学堂位于武昌三佛阁大朝街口,开办之初,设方言、算学、格致、商务四门,专门培养外语和商务人才。

每门招生20人。

1898年5月5日湖广总督张之洞发表《劝学篇》1898年5月5日,湖广总督张之洞发表《劝学篇》。

《劝学篇》为中国晚清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于1898年发表的一部宣传优先传授中国传统经史之学教育思想的作品。

全书贯穿“旧学为体,新学为用”思想,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以此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

1898年7月25日晚清名臣张之洞所著《劝学篇》颁发各省1898年7月25日张之洞简介,清廷将张之洞所著《劝学篇》颁发各省督、抚、学政各一部,令其广为刊布,努力劝导,“以重名教而杜卮言”。

《劝学篇》标“中体西用”之旨。

当变法维新之时,清廷颁发此书,意在强调维新变法将坚持维护封建制度之基本立场。

不过,变法运动的实际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此种限制。

1902年5月21日湖广总督张之洞创立湖北师范学堂1902年5月21日,湖广总督张之洞于武昌创办湖北师范学堂。

课程除普通中学堂所开设的诸门以外,另开师范专业必修的教育学、教授法、学校管理法等。

学额一百二十名。

学制两到三年。

为应付师资急需,又设速成科,一年毕业。

学堂以廪生陈毅、举人胡钧(1869—1944)为堂长,又聘日本师范教员一人为总教习。

这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的独立完备的师范学校。

1909年10月4日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去世1909年10月4日张之洞简介,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病逝,终年73岁。

关于张之洞的名人故事

关于张之洞的名人故事

关于张之洞的名人故事
(1837-1909)是清末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他在兴办民用工业方面颇多建树。

他先后创办了湖北织造局、汉阳铁厂,汉阳铁厂是当时*规模最大的钢铁厂。

他还创办了教授近代科学文化的两广书院。

张之洞生于官宦世家,从小饱读诗书,颇有学识。

据传,同治二年(1863年),他参加殿试对策。

当时,他掘弃一切格式和忌讳畅论时事,很得阅卷官赏识,欲点他为状元,后因慈僖干预,得了个第三名。

张之洞常年宫居高位,又满腹经纶,故自命清高。

他喜欢与文人名士交往,对僚属多不放在眼里,属下多有不满,但又都无可奈何。

有一位布政使颇有点名气,但也是张之洞的下级,也不为张之洞尊重,张多次对他失礼。

这位布政使对张十分不满。

有一次,他又去总督府拜见张之洞,谈完公事之后,向张之洞告辞。

按清朝官场礼仪,张之洞应将布政使送至仪门,但张之洞送到门厅就止步停下了。

这时布政使回过头来,故作神秘地对张之洞说:请大人多走几步,下官还有儿旬话要告诉你。

张之洞认为布政使另有重要内容要说,就又陪着他走了一段路,还不见布政使开口,这时两人己走到仪门,张之洞不耐烦地问道:你不是有话对我说吗?布政便有点得意地说:其实我只想告诉大人,按照礼仪制度,总督应该将布政使送到仪门,现在大人既以按规定把我送到仪门,就请你留步吧。

说完长揖施礼而去。

张之洞听罢,气得说不出话来,但又不好发作,因为这位布政史所为符合清代官场礼仪的。

演讲稿之张之洞

演讲稿之张之洞

演讲稿之张之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事们:我今天的演讲主题是“演讲稿之张之洞”,在这个主题下,我向您介绍张之洞先生的生平和贡献。

张之洞先生(1837年-1909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教育家和文化人。

他曾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湖广总督等职务。

他在治理大江南北、开辟青藏高原、建设铁路等方面有卓越贡献。

同时,他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学院——南开大学的创办人之一,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之洞先生一生勤奋好学,致力于学术研究和国家建设。

他以开福观为学问之本,面对百废待兴的清朝社会,提出了“和谐治国”的思想,强调了“百业兴旺”的必要性,将商业、工业、教育等方面列为发展的重点。

他倡导中国人学习西方科技,弥补文化上的差距,力求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张之洞先生的治理成果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体现在政治、军事领域。

他重视对外关系,力图改变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割地要求,提出了“以商招权、以权益商”和“厚交外族、修己中兴”的外交主张。

在军事方面,他注重提高军队素质和武器装备,实现了国防现代化。

作为现代化的缔造者,张之洞先生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化传承者。

他以德治国、以福建学派、平和包容的治理风格,深深赢得人民和历史的尊重和爱戴。

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我们或许可以吸取张之洞先生的治理经验。

一个领袖,不但要有睿智的头脑和精湛的能力,同时还要以和平、平和的方式去指导人民,处理内外交涉,实现国家的和谐稳定。

张之洞先生在古老的中国历史上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最后,我想用张之洞先生的话来结束我的发言:“不以诚相待者,不得人心;不得人心者,不得天下。

”希望我们能够以真诚、以诚相待,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张之洞晚清时期的改革家与现代化奠基人

张之洞晚清时期的改革家与现代化奠基人

张之洞晚清时期的改革家与现代化奠基人张之洞,晚清时期的改革家与现代化奠基人晚清时期,中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巨大挑战。

而在这个动荡的时期,一位杰出的改革家和现代化奠基人崭露头角,他就是张之洞。

张之洞是晚清时期的重要人物,他的改革思想和实践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张之洞的个人背景、改革思想和实践、对现代化的贡献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个人背景张之洞于1820年出生在山东省,他出身于一个被誉为“教育世家”的家庭。

他父亲张彝海是清朝的一位大臣,对张之洞的思想和人生产生了重要影响。

年少时的张之洞聪明好学,他从小就显示出出众的才华和改革的意愿。

二、改革思想与实践张之洞是一位早期改革家,他对中国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方案。

在政治方面,他主张变法以治国,提倡注重人才选拔、机构改革、法制建设等。

他力主增设新官职,引入西方行政管理理念,致力于推动政府机构的现代化。

在经济方面,张之洞提出了“育人强国”、“富国强军”的主张。

他主张改革财政制度,提高军队的武器装备水平,并对中国的农业、商业等领域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

他积极引进西方的工业化和商业化技术,推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

在教育方面,张之洞力图改革中国的教育体制,提倡以新学为主导,加强对西方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学习。

他积极推动中西合璧的教育改革,为中国的现代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三、对现代化的贡献张之洞的改革思想和实践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提出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教育改革方案,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他的改革思想将中国引入了现代化的轨道,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在政治方面,张之洞的改革方案促进了政府机构的现代化建设,提高了政府的管理和决策能力,为中国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在经济方面,张之洞的改革方案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

他通过引进西方的工业和商业技术,促进了中国商品生产的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之洞的小故事

张之洞的小故事

张之洞的小故事张之洞是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官员,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故事。

他的才华和勇气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张之洞的小故事。

张之洞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他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

在读书的过程中,他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领导能力。

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选为状元,成为了清朝的一位官员。

张之洞在官场上表现出了出色的才能和勇气。

他积极推行改革,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他注重教育,提倡科学知识的普及。

他还积极推动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

他的改革措施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赞赏。

张之洞还在治理长沙时,积极推动城市建设。

他修建了许多道路和桥梁,改善了交通条件。

他还修建了许多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和图书馆,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

他的城市建设措施使长沙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张之洞在官场上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他面对的最大的挑战是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是一个反清复明的农民起义组织,他们试图推翻清朝的统治。

张之洞积极参与了对太平天国的镇压,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之洞的勇气和智慧使他成为了清朝的一位重要官员。

他的改革措施和城市建设为人民带来了福祉。

他的抗击太平天国的行动维护了社会稳定。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故事,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不已。

张之洞的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才华和勇气可以改变整个社会。

他的努力和奉献为人民带来了福祉。

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和奋斗,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张之洞的小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出身并不决定他的命运。

张之洞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官员。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努力奋斗,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张之洞的小故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和思考。

他的事迹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和奋斗,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才华和勇气可以改变整个社会。

张之洞简介

张之洞简介

张之洞简介张之洞中文名称: 张之洞又名: 号壹公号抱冰号无竞居士号香涛字孝达性别: 男所属年代: 清代生卒年: 1837—1909相关事件: 中日甲午八国联军相关人物: 刘永福李秉衡李鸿章生平简介张之洞(1837~1909),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自号抱冰。

直隶南皮(今河北宁津)人。

1863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

清末重臣、洋务派首领。

字孝达,号香涛,又号香严,晚年自号抱冰老人。

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

1863年(同治二年)中进士,后历任翰林院编修、教习、侍读、侍讲学士及内阁学士等职。

其间,为清流派重要成员,与张佩纶、黄体芳、宝廷、陈宝琛、吴大澂、张观准、刘恩溥、吴可读、邓承修、何金寿等人一起,放言高论,纠弹时政,抨击奕䜣、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有“四谏”、“六君子”、“十朋”之称。

1881年(光绪七年),授山西巡抚,为任封疆大吏之始。

以后政治态度一变,大力从事洋务活动,成为后期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1884年春,中法战争前夕,奉命署理旋又补授两广总督。

任内力主抗法,筹饷备械,起用前广西提督老将冯子材等,为战事的进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在广东筹建官办新式企业,设立枪弹厂、铁厂、枪炮厂、铸钱厂、机器织布局、矿务局等;以新式装备和操法练兵,设立水师学堂。

1889年,调湖广总督。

以后十八年间,除两度暂署两江总督外,一直久于此任。

他将在广东向外国订购的机器移设湖北,建立湖北铁路局、湖北枪炮厂、湖北纺织官局(包括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

并开办大冶铁矿、内河船运和电讯事业,力促兴筑芦汉、粤汉、川汉等铁路。

1894~1895年署督两江时,仿德国营制,在江宁(今江苏南京)筹练江南自强军,后又以之为基础在湖北编练新军。

为培养洋务人才,尤注重广办学校,在鄂、苏两地设武备、农工商、铁路、方言、普通、师范等类新式学堂,并多次派遣学生赴日、英、法、德等国留学。

在举办洋务事业中,还大量举借外债,是为中国地方政府直接向外国订约借款之先。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张之洞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张之洞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张之洞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香涛(一说号香涛),时任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

张之洞于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时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军机大臣等职,并多次署理两江总督。

八国联军入侵时,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1909年)病卒,赠太保,谥文襄。

有《张文襄公全集》传世。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后世将其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政治上,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

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校前身)、湖北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

人物评价:清廷上谕称赞张之洞:①公忠体国,廉政无私。

②提倡新政,利国便民。

晚清维新派代表人物谭嗣同说:“今之衮衮诸公,尤能力顾大局,不分畛域,又能通权达变,讲求实济者,要惟香帅一人。

”《申报》:固卓乎近数十年汉大臣中不可多得之人才,抑亦光绪朝三十四年有数之人物也。

美国著名学者威廉·艾尔斯评价说:在张之洞的一生中,中国教育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此,他的努力具有决定性意义。

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评价说: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轶事典故:兴居无时张之洞的作息与常人不同,每天下午二时睡觉,晚上十时起床办公。

大理寺卿徐致祥参劾张之洞辜恩负职,“兴居不节,号令无时”。

后来粤督李瀚章奏称:“誉之则曰夙夜在公,勤劳罔懈。

张之洞的历史事件有哪些_张之洞的历史事件叙述

张之洞的历史事件有哪些_张之洞的历史事件叙述

张之洞的历史事件有哪些_张之洞的历史事件叙述张之洞作为晚清的重要历史人物,经历了清朝末年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几乎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张之洞出生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今天店铺给大家精心挑选了张之洞的历史事件,希望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

张之洞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自号抱冰,人称张香帅,河北南皮人,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张之洞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其战斗力非常生猛。

后任山西巡抚和各地学官,后来长期任总督,1907年后任大学士,军机大臣,1909年死,谥号“文襄”。

张之洞一生主要做了三件事:一办新式教育,二办实业,三练新军。

张之洞的实业主要两件,一件是督办芦汉铁路;另外一件是把内陆武汉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他办新军办新式学堂,大力引进人才,特别是留学生,对于留学生,张之洞一直优礼有加。

他热心向日本学习,经他派往日本留学的学生达数百人。

他还是南京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始人,中国高等师范学堂之鼻祖,中国幼儿园创始人。

张之洞,清朝政治家。

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教育方面,创办自强学堂、三江师范学堂等。

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八国联军入侵时,与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

著有《张文襄公全集》。

张之洞的流派首领张之洞,字孝达,一字香涛,号壶公,晚年自号无竞居士,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

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日(1837年9月2日)生于贵州兴义府。

曾祖父张怡熊,曾任浙江山阴县知县。

祖父张廷琛,曾任福建古田县知县。

父亲张锳,曾任贵州兴义府知府。

张之洞张之洞从小读书用功,才思敏捷,受过严格的儒家思想的教育熏陶。

他先后从好几位老师就学,其中丁诵先、韩超两位老师给他的影响较大。

丁诵先,道光十八年进士,翰林院侍读。

韩超累官至贵州巡抚。

咸丰二年(1852年),张之洞应顺天乡试,中式第一名。

同治三年(1864年)参加会试、殿试,中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

张之洞简介

张之洞简介
• 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提倡学习西方文化
• 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张之洞在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的争议和评价
• 有人认为他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推动者,为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也有人认为他在文化转型过程中,过于保守,限制了文化的进步
05
张之洞的外交活动与国际
视野
张之洞的外交生涯及其特点
张之洞的主要成就和历史地位
张之洞的主要成就
• 推动了清朝的维新改革
• 促进了实业发展,创办了汉阳钢铁厂、湖北洋务学堂等
• 推动了铁路、航运等基础设施建设
张之洞的历史地位
• 被誉为“晚清改革派的代表人物”
• 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 成为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杰出人物
02
张之洞的政治生涯
张之洞与戊戌变法的结局
• 戊戌变法失败后,张之洞受到牵连,被罢黜官职
• 但他的政治影响和改革主张并未消失
张之洞在其他政治事件中的参与和影响
张之洞与义和团运动的关系
张之洞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 反对义和团运动,主张镇压
• 辛亥革命爆发后,张之洞主张维持清朝统治 -但最终未
• 在义和团运动期间,采取果断措施,维护地方稳定
• 培养了严谨的学风和品德
• 为其仕途发展奠定基础
张之洞的求学经历和仕途发展
张之洞的求学经历 -的少年时期在贵州度过,后来
考入京城国子监
• 成为举人,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机会
张之洞的仕途发展
• 考取进士,进入翰林院
• 担任过多个地方官职,如湖北、四川、
河南等地巡抚
• 成为清朝末年的重要政治家、改革家
• 也有人认为他在政治斗争中权衡利弊,缺乏坚定的政治立场

张之洞与中国近代洋务运动

张之洞与中国近代洋务运动

张之洞与中国近代洋务运动张之洞(1867-1959)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改革家,也是中国洋务运动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他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张之洞的背景介绍张之洞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勤奋好学,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和教育的影响。

后来,他考入湖南洋务派的船政学堂,接受了西方科学和技术的教育,也为他日后积极投身洋务运动奠定了基础。

二、张之洞与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关系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以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综合性变革运动。

张之洞自幼饱读诗书,对科学技术有着极大的兴趣和渴求。

他通过留学和接触外国使他对洋务运动的认识更加深入,并对中国自身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在洋务运动中,张之洞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作为洋务派的成员之一,在改革教育、军事、经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他致力于推行新式教育,并广泛宣传洋务思想,改进中国教育体制,提升国人的科学素养。

三、张之洞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贡献张之洞的贡献不仅体现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上,更表现在他积极改革家国政治、经济和社会。

他坚信,“自强不息”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他推崇实干精神,并注重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

张之洞在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提倡工商业发展,推动农田水利建设,提倡兴办铁路和邮电事业,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改善人民生活。

他也非常注重教育的发展,积极兴办学校,提倡新式教育,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张之洞的思想影响和意义张之洞的思想影响深远,他提出的“自强不息”、“实干兴邦”等口号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他的努力为中国近代化进程提供了有效的推动力,使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

张之洞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的个人成就,更在于他的思想启示和教育观念。

他倡导的科学思维、实践精神和改革创新观念都对现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提出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具备自主创新意识的人才,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和思路。

张之洞伟人事迹介绍

张之洞伟人事迹介绍

张之洞伟人事迹介绍(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张之洞伟人事迹介绍关于张之洞伟人事迹介绍事迹可以起到宣传典型人物、引导良好风气的作用;你是否在寻找“张之洞伟人事迹”?下面本店铺给大家带来了关于张之洞伟人事迹介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之洞生平介绍

张之洞生平介绍

一、生平张之洞,直隶南皮(河北)人,字孝达,号香涛,又号香严,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

张之洞生于道光十七年,卒于宣统元年,一生经历道咸同光宣五朝,他的生命几乎贯穿于整个晚清朝。

张之洞是从洋务运动开始活跃于晚清政治舞台的,他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一生对教育的重视使得他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又显得与其他朝廷大臣与众不同,中国的教育近代化研究中都少不了张之洞的名字。

张之洞出身宦官之家,自幼聪颖,早得科名,26岁就获授翰林院编修。

张之洞的仕途之路是从主理教育开始的。

他把学政定位为“为国家培养人次”,并始终致力于此。

美国学者威廉埃尔斯在其《张之洞与中国教育改革》一书中写到:“在张之洞的一生中,中国教育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此,他的努力具有决定性意义。

”与曾国藩、李鸿章等早期洋务派相比,张之洞的教育活动虽然后起,但是他对人才的培养选拔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他指出,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

他认为“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自强之策,以教育人才为先”“治术以培植人材为本”“国之智者,势虽弱,敌不能灭其国;民之智者,国虽危,敌不能灭其种”基于此,张之洞时时为兴学育才奔走呼号。

张之洞当然不可能指出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正是在于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

恰恰相反,他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致力于兴学活动,正是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专制统治。

但是,他毕竟懂得,兴学育才不仅仅是一个知识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

这种对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包含合理内核的。

二、教育活动大致以中法战争和戊戌变法运动为界标,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即中法战争以前的时期。

张之洞创办了湖北经心书院、四川尊经书院和山西令德书院,“皆课通经学古之学”。

也就是说,教学内容全是封建主义旧学。

但是针对当时空疏的学风和文风,张之洞提倡实学,注意破格选拔人才,并对传统教育的积弊进行了有力的整顿。

张之洞生平

张之洞生平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

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张之洞13岁中秀才,16岁中顺天乡试第一名(解元),26岁中会试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1909年(绪三十五年) 10月 4日病逝,6日追谥文襄,晋赠太保。

翌年归葬南皮。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实业家、革命家、教育家,是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的全才人物。

张之洞是中国历史上较早地将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精华兼取并蓄,将移植文化与本土文化有机结合,将工业文明引进农业文明之中。

在他的为官一生中,不仅能做到公正谦和,知人善察,清廉律己,识拔奇才,勤于政事,一身正气,无片刻暇,诗文皆辍笔,并在其主政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政绩,所以史家认为他是晚清王朝得以善终的唯一一位高官。

四十多年的为官经历,他展示了一个封建官僚政治家、思想家的胸怀张之洞是东南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始人,中国高等师范学堂之鼻祖,中国幼儿园创始人(第一所幼稚园,选聘了3名日本保姆)。

中国重工业奠基人。

张之洞的实业主要两件,一件是督办芦汉铁路(卢沟桥——武汉,大名鼎鼎的京汉铁路,曾记否,北伐时京汉铁路大罢工),另外一件是把内陆武汉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以芦汉铁路的修筑为契机,张之洞为了图,御外侮;挽利权,存中学,在他主政的18年间,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

以武汉为中心,他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炮厂、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机器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缫丝局、纺纱局、制麻局、制革厂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居全国之冠,资本总额约1130万两白银。

张之洞(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搜狗百科

张之洞(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搜狗百科

张之洞(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搜狗百科••••4张张之洞照片1837年(道光十七年)生于贵州义府。

一说生于贵筑县(今贵阳市)。

其母朱氏是邛州(今四川邛崃)的知县千金。

1840年(道光二十年)三岁,母亲朱氏死。

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四岁,入塾就学。

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十一岁,从师胡林翼。

1850年(道光三十年)十三岁。

应试,入县学。

7月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

父张锳勇抗拒太平军。

1852年(咸丰二年)十五岁。

回原籍直隶应顺天府乡试,中式第一名举人。

1853年(咸丰三年)十六岁。

4月太平军攻占江宁,清廷宣布畿辅戒严。

8月出都抵贵州兴义府。

1854年(咸丰四年)十七岁。

在兴义城与父兄一直参加抵御农民起义军的战斗。

娶石夫人。

1855年(咸丰五年)十八岁。

侍父于贵州军中。

秋,父令其北上入京。

1856年(咸丰六年)十九岁。

4月赴礼部试,考取觉罗官学教习。

8月父病死军中。

1857年(咸丰七年)二十岁。

在籍守制。

翌年继续守制。

1859年(咸丰九年)二十二岁。

3月将赴会试,因族兄张之万为同考官,循例回避。

在家乡(直隶南皮)办清平团练。

1860年(咸丰十年)二十三岁。

7月长子张权生。

9月英法联军陷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

张之洞感愤时事,作《海水》诗。

秋冬至济南,入山东巡抚文煜幕府。

1861年(咸丰十一年)二十四岁。

4月回南皮,后赴任丘,为人作家庭教师。

1862年(同治元年)二十五岁。

2月入都。

4月应会试,落榜。

后入河南团练帮办毛昶熙幕府,参与镇压捻军。

8月入河南巡抚张之万幕府。

1863年(同治二年)二十六岁。

3月入都。

4月会试,中贡生。

5月殿试,列一等一名;廷式对策,列一甲第三(探花),赐进士,授职翰林院编修。

1865年(同治四年)二十八岁。

5月散馆考试,列一等第一名。

6月石夫人死。

1866年(同治五年)二十九岁。

5月翰林大考,列二等第三十二名。

1867年(同治六年)三十岁。

7月充浙江副考官。

张之洞社会实践报告

张之洞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张之洞,晚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曾任湖广总督,对晚清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张之洞的生平事迹及其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我近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对张之洞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二、张之洞生平简介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湖北武昌人。

咸丰十年(1860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江南道监察御史等职务。

同治九年(1870年),张之洞调任山西巡抚,开始了他对地方治理的实践。

光绪十年(1884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担任此职务长达十年之久,期间他推行洋务运动,兴办实业,改革教育,对湖北乃至全国的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张之洞的社会实践及其贡献1. 推行洋务运动,兴办实业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期内,积极推行洋务运动,兴办实业,以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

他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2. 改革教育,培养人才张之洞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是国家富强的基础。

他在湖北创办了自强学堂、农工商学堂等新式学堂,引进西方教育理念,培养了一批具有新思想、新知识的人才,为中国近代化进程提供了人才保障。

3. 改革军事,提升国防张之洞在军事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他创办了湖北新军,引进西方军事制度,提高军队素质,使湖北成为全国军事改革的典范。

4. 推动地方治理,改善民生张之洞注重地方治理,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改善民生。

他重视农业生产,提倡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使湖北地区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5. 促进文化交流,传播西方文明张之洞主张学习西方文明,推动文化交流。

他聘请了一批西方学者来华讲学,传播西方科技、文化等知识,使湖北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四、实践活动内容1. 查阅资料我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阅了大量关于张之洞的生平事迹、著作、研究论文等资料,对张之洞的生平、思想、贡献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张之洞

张之洞

张之洞 -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清代直隶南皮人。

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廿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三江师范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

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

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

有《张文襄公全集》。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曾在广东发展工业(白云山铁厂、珠江南岸织布官局等)后迁至湖北。

1889年至1907年任湖广总督。

在英国、德国支持下,成为后起的洋务派首领。

督鄂期间,着力扶持民族工业,先后开办汉阳铁厂、湖北兵工厂、马鞍山煤矿、湖北织布局、湖北缫丝局等重轻工业企业,并筹办芦汉铁路。

他主持修筑的武昌南北长堤和汉口后湖长堤排除水患,划定了20世纪初的武汉三镇与今天的武汉市相近的城市规模,同时支持民族企业家操办水电等现代化市政建设,为武汉自近代以来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1890年创建两湖书院。

1893年奏请清政府创办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

1894年署理两江总督。

曾上疏阻和议,要求变通陈法,力除积弊。

邀请外国教官训练江南自强军。

1896年回武昌,任湖广总督,按照德国制式改造湖北旧军为新式陆军。

创办湖北武备学堂。

德国教官法金汉后来是一次大战时期德意志帝国总参谋长。

张之洞

张之洞

一折,是关于办学堂、废科举事,提出设文武学堂,酌改文科,停罢武科,
奖励游学等建议。第二折,言整顿中法,提出了崇节俭、破常格、停捐纳、
课官重禄、去书吏、去差役、恤刑狱、改选法、等八旗生计、封勇、裁屯卫、
裁绿营、简文法等建议。第三折言采用西法,提出了广派游历,练外国操,
广军实,修农政,劝工艺,定矿律、路律、商律、交涉刑律,用银元,行印 花税,推行邮政,官收洋药,多译东西各国书等建议。
旗军,反割台)调来山东抗日,保卫烟台。当张之洞得悉清廷有割台海于
日之说,于2月28日致电朝廷,沥陈利害,极力反对割台。并提出保台的 “权宜救急之法”有二:一、向英国借巨款,“以台湾作保”,英必以军
舰保卫台湾;二、除借巨款外,“许英在台湾开矿一、二十年”,对英有
大益,必肯保台。3月29日,张之洞致电唐景崧,一方面鼓励御倭;一方 面建议起用百战之将刘永福,同时致电刘永福,建议他“忍小任大,和衷 共济,建立奇功”。
关于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之洞于4月26日向清廷上奏,提出废约
办法“惟有乞援强国一策”。6月3日,日军攻陷基隆港。5 日,张之洞仍致电唐景崧,希望他激励士勇民众坚守台北府, 并鼓励唐“自率大支亲兵,获饷械,择便利驻扎,或战、或 攻、或守,相机因应,务取活便,方能得势。”可是唐景崧 辜负了台湾人民的期望,7日乘船退回厦门。最后只剩刘永福 在台湾领导军民坚持抵抗日本侵略军。但是“饷械奇绌”,
甲午战争失败后,张之洞上《吁请修备储才折》,希望朝廷总结失败
也说:“今之衮衮诸公,尤能力顾大局,不分畛域,又能通权达变, 讲求实济者,要惟香帅一人。”这是当时维新派的共同看法。康有
为组织强学会,张之洞表示赞助和同情,捐5000两以充会费。帝师
翁同龢也加入了强学会,当时有“内有常熟(翁同龢),外有南皮 (张之洞)”之称,翁、张成了强学会的两大支柱。

张之洞的故事

张之洞的故事

张之洞的故事张之洞(1820年-1885年),字之洞,号东岳,湖南湘乡人,清朝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湖南的活雷锋”。

一、早年经历张之洞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显示出聪明才智。

他勤奋好学,年轻时曾在当地的私塾学习,后来考入湖南省立学堂。

在学堂期间,他刻苦钻研,广泛涉猎各种学科,尤其对经济学和政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二、政治生涯张之洞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和远见。

他曾任湖南巡抚、湖北巡抚、直隶总督等职务,为地方政府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积极推行改革,提倡科学种植、工商业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兴起。

他注重民生,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张之洞还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积极推动学校的建设和改革,提倡新式教育,注重培养人才。

他在湖南创办了许多学校和图书馆,为人民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

他还亲自担任教育机构的负责人,致力于培养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军事才能除了在政治和教育方面的成就,张之洞还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

他曾参与许多战役,表现出了出色的指挥能力和勇敢的战斗精神。

他在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中都有重要的贡献,为清朝政府保卫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为人民谋福祉张之洞一生致力于为人民谋福祉,他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他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提倡科学种植和工商业发展,为人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财富。

他还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人民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张之洞还非常重视社会公益事业。

他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捐资助学,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他还积极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保障。

他的善举和慈善事业得到了人民的广泛赞誉和尊敬。

五、逝世与影响张之洞于1885年逝世,享年65岁。

他的去世给中国政治、教育和军事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平张之洞,直隶南皮(河北)人,字孝达,号香涛,又号香严,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

张之洞生于道光十七年,卒于宣统元年,一生经历道咸同光宣五朝,他的生命几乎贯穿于整个晚清朝。

张之洞是从洋务运动开始活跃于晚清政治舞台的,他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一生对教育的重视使得他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又显得与其他朝廷大臣与众不同,中国的教育近代化研究中都少不了张之洞的名字。

张之洞出身宦官之家,自幼聪颖,早得科名,26岁就获授翰林院编修。

张之洞的仕途之路是从主理教育开始的。

他把学政定位为“为国家培养人次”,并始终致力于此。

美国学者威廉埃尔斯在其《张之洞与中国教育改革》一书中写到:“在张之洞的一生中,中国教育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此,他的努力具有决定性意义。

”与曾国藩、李鸿章等早期洋务派相比,张之洞的教育活动虽然后起,但是他对人才的培养选拔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他指出,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

他认为“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自强之策,以教育人才为先”“治术以培植人材为本”“国之智者,势虽弱,敌不能灭其国;民之智者,国虽危,敌不能灭其种”基于此,张之洞时时为兴学育才奔走呼号。

张之洞当然不可能指出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正是在于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

恰恰相反,他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致力于兴学活动,正是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专制统治。

但是,他毕竟懂得,兴学育才不仅仅是一个知识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

这种对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包含合理内核的。

二、教育活动大致以中法战争和戊戌变法运动为界标,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即中法战争以前的时期。

张之洞创办了湖北经心书院、四川尊经书院和山西令德书院,“皆课通经学古之学”。

也就是说,教学内容全是封建主义旧学。

但是针对当时空疏的学风和文风,张之洞提倡实学,注意破格选拔人才,并对传统教育的积弊进行了有力的整顿。

中期----即中法战争以后到戊戌变法运动以前的时期。

中法战争后,张之洞逐步转变成洋务派。

他先后在广东、湖北创办了水陆师学堂和自强学堂等洋务学堂。

甲午战争失败后,张之洞举办的洋务教育范围进一步扩大,比如江南陆军学堂、湖北武备学堂、湖北驻东铁路学堂、湖北农务学堂和工艺学堂等。

这些学堂以外语和近代科技代替了儒学的主课地位。

张之洞向洋务派转化是有一个过程的,反映在教育活动上也是这样。

这个时期,他继续办了一些书院,如广东的广雅书院和湖北的两湖书院,同他早期在四川长版的尊经书院,并称鼎足而三的著名书院。

但这个时期的书院发展已经接近了尾声。

1898年前后,按照学堂办法对书院进行了多次改章,兼学中西。

晚期----即戊戌变法运动以后的时期。

张之洞一方面把书院普遍改为学堂,另一方面则有计划地兴办各级各类互相衔接的新式学堂,同时大量派遣留学生。

在这个时期,他参与定学制、废科举的重大教育活动。

但是面对资产阶级革命思潮的兴起和发展,张之洞教育活动的侧重点越来越趋于扬旧抑新。

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张之洞的基本教育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叫“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中体西用的思想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是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这个思想是对洋务运动的理论总结,以后又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纲领。

它集中地反映在《劝学篇》中。

张之洞的《劝学篇》及其中体西用思想是在忠君尊孔的前提下提出的,具有政治与文化二重意义。

《劝学篇》共24篇4万余字,分内外两篇。

内外篇各有主旨:“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中学亦称旧学,就是指中国传统的封建主义旧文化,具体表述为:“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正书、地图。

“中学为本”就是以中国封建社会的旧学为一切政治文化教育的主体。

他认为中学的作用在于“固其根本,端其识趣”,是必须学好的。

中国人若不通中学,就像无姓之人,无舵之舟。

若不通中学,则西学学的越多,其害越深,是万万不可取的。

他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

其中,他尤其强调“明纲”,认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五伦之要,百行之原,相传数千年,更无异议,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中国所以为中国,实在于此”。

他这样强调三纲的意义,是针对当时已经进入高潮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维新提倡民权,反对君权,主张男女平等。

对于这些,张之洞针锋相对地指出:“知君臣之纲,则民权之说不可行也”,“知夫妇之纲,则男女平权之说不可行也“。

西学包括西史、西艺、西政。

西史亦即西方各国历史;西艺与西政,按他自己的解释:“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

”“西学为用”就是要以学习西方这些先进的东西作为巩固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

他还主张,小学堂应先学西艺,再学西政,大学堂则要先学西政,后学西艺,并且学西艺的时间还要长于西政。

从他提出的新政看,并不指西方政治,只不过是学西方办新式学校,学些西方赋税管理和通商办法等。

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这里张之洞表明了洋务派的一个基本观点,即封建统治秩序是根本,西学的某些制造工艺仅仅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工具而已。

也就是说,在不违背圣道的基础上,可以学习一些有助于和侵略者打交道所需要的技能和技艺。

张之洞力图调整中西文化,明确了中学西学的体、用地位,并将对两者相提并论,认为中学西学均是新型人才所具知识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劝学篇》代表了当时的时代精神,中体西用的理论代表这一时代知识分子对西方在认识上的改变,对西方态度上展开新的阶段,重新提出西化的方法,成为晚清学制改革的思想基础。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理论原则上概括并反映了中西文化之间相互联系,是对中国文化教育的一种探索,作为一种教育观,一直支配着清末以至民初的教育,对教育宗旨、培养目标、学校制度、课程设置、教材教法都有重要的影响。

虽然他的学习西方的主张,是为适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需要,而不是要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然而在当时中国封建主义的儒学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时代,能把“西学为用”作为办学宗旨,也是一不小的进步,是中西文化在当时的一种特殊的结合方式,有其历史合理性,虽然其根仍为中学,但毕竟给僵化的封建传统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在客观上对封建制度的解体又起到了某些促进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是在没有客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后来在张之洞亲手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得到了具体和全面的发挥。

三、高等教育思想张之洞关注教育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中高等教育上。

他自幼师从胡林翼等大家,受“经世致用”的思想影响极深。

而他饱览群书,很多教育思想也受到如《大学》中大学之道等思想的影响。

这一方面奠定了张之洞的使用教育思想,另一方面也成为张之洞后来为学治校的思想宗旨。

张之洞在洋务运动中操办的很多当时用来培养人才的学堂,相比于现在的学校水平,相当于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而这在当时可以看做是中国先进的高等实业教育了,他的实业教育思想也已经蕴含其中。

在这期间,他的一系列系统的教育思想为中国近现代教育,特别是近现代高等教育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1.教育目的论张之洞认为,甲午战争中,中国如此泱泱大国之所以会惨败给日本这个小国家,主要就在于中国教育的落后,从而把兴学育才提到了自强救国的认识高度,给教育赋予了很高的社会功能。

他把教育的普及、人才的培养作为在我国实行民权政治的前提。

同时,张之洞在中国教育史上较早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的目的。

正是在确立了这样的教育目的后,张之洞从在湖北任职时的改革传统书院、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专门的洋务人才这个小小的尝试进而转向了后期更多高等教育方面的改革。

后来清廷发布谕旨,要求“著将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

此时,中国的高等教育明确迈出了向近代化转变的第一步。

如张之洞创办的广雅书院,在这一时期就逐渐从考核、课本内容等方面转变为培养新式人才的高等学堂了。

2.高等教育制度论张之洞是近代彻底改革中国人才选拔标准的第一人。

在外强凌辱之下,他逐渐认识到中国一直以来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教育制度已经不合时宜。

虽然张之洞自己出身科甲正途,可以说正是科举考试为他以后的腾达铺平了道路,但他却并不讳言科举制度的缺陷,并提出了改革的主张,提出“故救时必自变法始,变法必自变科举始”。

在癸卯学制中,张之洞已经把高等教育做了很完备的划分。

纵向分为三个等级,高等学堂大学堂和通儒院,可以满足不同人才培养的需要;横向分为不同的类别,优级师范学堂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进士馆译学馆等,有利于培养各类不同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3.高等教学论在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上,张之洞有独到的创新之处。

他不仅提出班级授课与直观教学,而且强调大学应该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实践的结合,把“,实习”课列为必修课。

在高等教育的人才选拔上,张之洞的想法也是很系统的:“中小学以备升入大学堂之选”。

这样则保证了高等教育的生源质量,也为彻底培养新式人才做好了铺垫。

在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上,张之洞的设想是:通经史,重实用。

“小学堂习四书,通中国地理,中国史诗之大略,算数,绘图,格致之粗浅者。

中学堂各事较小学堂加深,而益以习五经,习《通鉴》,习政治之学,习外国语言文学。

大学堂又加深加博焉”。

可见张之洞希望通过大学堂的教育,提高人才的知识深度、广度。

虽然还缺少具体的论述,但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已经出现了很多新的元素。

可谓是遵循了新式的教育方略。

这时的大学堂里已经出现了算数、绘图、政治等新兴学科,这要比“师夷长技”的洋务派或者其他改革派更进一步。

为了满足学堂师资的要求,张之洞还考虑到大学堂培养师资。

他重视师范教育的思想,在癸卯学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其中,初级师范与中学堂平行,相当于现在的师范专科学校。

优级师范与高等学堂平行,相当于现在的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

这为中国的近代师范教育指明了大致的方向。

另外,张之洞认识到留学教育的重要作用,他积极支持到海外留学,认为“出洋一年,胜于读书五年”,“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学堂三年”。

张之洞先向英德法三国派遣了40名留学生。

不久他便发现到日本留学比到欧洲留学更有利:“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

一是路近省费,可多遣;二是去华近,易考察;三是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四是西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无过于此”。

在鼓励留学日本方面,张之洞表现积极,湖北学生在本留学数量较多。

四、评价总而言之,张之洞作为过渡时代的代表人物,显现着趋新与恋旧的矛盾心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