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人驾驶飞机在电视新闻采访中的运用(同名2118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无人驾驶飞机在电视新闻采访中的运用(同名21189)

论无人驾驶飞机在电视新闻采访中的运用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在词典中的定义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广泛用于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电子干扰等。我们看到在使用用途中并没有提到新闻报道中使用无人机,但是经过最近发生在云南的一次事情,也许会让无人机的定义有了新变化。

2012年9月7日,云南昭通市彝良县与贵州毕节交界处发生5.7级地震,震后几天,某电视台记者搭乘成都军区直升机飞到受灾最重的洛泽河镇上空进行航拍,并做了采访报道。在当天的电视新闻直播中,我们看到从直升机上拍摄的画面总是固定在远远的大景上,只看得见层峦叠嶂的山脉和那条蜿蜒前进的洛泽河,这时突然出现了几个看得见陆地上倒塌房屋以及救灾帐篷等受灾地区的中近景画面,还有滑坡后在山体上留下的条条痕迹以及当地发生洪水后,被淹的帐篷街道,这些画面质量明显不如电视台专业摄像机在直升机上拍摄的画面色彩鲜亮,与电视台高清摄像机不同,这些画面右上角还有一个显示几点几分的时间码。虽然画面还原度不能与专业摄像机相比,但是这些画面让观众看到了最想看的“灾区到底怎么样了”,这些画面向观众及时传达了受灾地区的详细面貌,有助于观众更好地了解灾情。后来,作者通过了解得知这些灾区中近景画面并不是由电视台拍摄的,而是由一名无人机发烧友拍摄的,他花费10多万元,购买了一架无人机并在上面捆绑上摄像机,在灾区上空拍摄下了这些珍贵的画面。我不经问,为什么负责采访新闻的电视台没能做到的事,他做到了,后来了解到这固然

与当天记者乘坐的直升机驾驶员经验较浅,不能实施低空飞行有关,还与直升机对低空飞行的要求较高有关,但是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幡然醒悟,时代不同了,我们现在身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即使身处其中的电视媒体也不能幸免受到影响,电视传媒不再是垄断视频画面的单位,悄然中,那些紧跟时代步伐的个人甚至小团队已经拥有了部分传播拍摄新闻画面的能力。如果电视传媒还是固步自封,还在传统传播的摄像机、话筒等技术手段上下功夫,而不放眼全球新型传播工具,那传播效果一定受到极大打击和限制,制作出的节目也不能很好的满足受众的要求。在这时,无人机这个以前从来没有人考虑过用作电视画面传播的工具以猝不及防、生硬的方式跳入新闻人眼中,它生生刺痛了作为一个正规的、有着十年传播历程的大单位、大部门的自尊心、自豪感,但更刺醒了传统新闻人对自己身边传播工具的信心,是自大自满的信心。

以前提到无人机,可能多数人的反映是用于军事、测绘行动,但经过这次事件,我们看到无人机也能在救灾报道中发挥积极作用,过去不搭边的两样东西现在组合在一次,没想到效果这么好。通过这次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成功报道,无人机拍摄新闻显然得到认可和肯定,无人机参与新闻传播成为现实可能。至于将来无人机用于新闻报道还有什么要规范的,笔者认为那已经是有关部门的事情了。无独有偶,这次中国边陲电视台的无人机拍摄和远在大西洋的美国无人机拍摄“占领华尔街”运动有着相似的部分,只是在时间上有前有后。我们来看,据报道,波兰一家名为RoboKopter的公司表示,他们开发出了一种小型无人驾驶飞行器,并已投入使用——这种无人机前不久从空中俯拍了发生在首都华沙的一次示威活动,其画面令人震惊。?而在“占领华尔街”运动中涌现出的草根记者蒂姆·普尔最近正有使用无人机搭载摄像机拍摄新闻的打算。这个事件被美国《纽

约时报》记者罗伯特·麦基称作:“无人机新闻”时代已经到来,并认为这是一场新闻报道的革命。不过,文章最后也指出,尽管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现行规定似乎倾向于禁止使用无人机充当新闻采访工具,但该机构近期亦打算重新审视并放宽相关法规。未来,美国无人机很可能会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新利器。

目前,用于航拍的无人机价格从几万到几十万都有,再配备上专门的摄像机就能拍摄,从价格上说,比购买大型直升机航拍便宜,而且使用方便,携带方便。在突发性新闻中,有时时间紧迫,如果要等协调直升机或等待有直升机出任务时搭乘,就会错过最佳时间,新闻贵在快速、及时,新闻事件有时转瞬即逝,过了这个山就没这个店,所以我们要有抢新闻意识,对于电视新闻我们要有抢画面的意识。眼下,多数电视媒体抢画面还是靠人力、靠摄像机。就像占个好机位对于拍摄好新闻来说事半功倍一样,拥有好的工具对拍摄好新闻来说也是事半功倍。当别人都还在平面上拍摄新闻画面时,如果你能独辟蹊径从空中俯拍,那这样的画面带来的冲击力和震撼度一定不小,就像当年云南大旱,新闻中用直升机航拍了干旱的大片山川镜头,然后用双视窗处理后对比以前绿油油的山脉,那触目惊心的画面,不用记者说什么观众都能体会到干旱给大自然给百姓带来的伤痛,体会到干旱的可怕。当然,我们在承认无人机拍摄新闻优势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关键适用于突发性报道,能在大型直升机去不到的地方拍摄,但是由于是无人驾驶,决定了记者不能跟随它到第一现场去,俗话说新闻采访过程中,人是决定因素、设备是重要因素,没有人的新闻是不完美的,有时只靠无人机摄像机上的画面来解说新闻,可能会导致不全面,因为记者不能看到画面以外的东西,记者现场贵在使用了“望、闻、问、切”,使得现场解说能生动有力,但是靠无人机拍摄画面只能做到“望”,其他的感官记者都没法使用。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记

者对事发现场的全面深刻报道,包括分析报道。

无人机参与新闻报道活动,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如何把它用到最适合的地方,最能发挥它功效的地方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但是总的来说,我们应该欢迎一切有助于增强新闻报道力度的新型工具,只有它们是合法合理合情的。这需要新闻人不仅做一个写作能力、采访能力强的人,也要注意培养自己对“冰冷”设备的关注热爱度,只有这样,电视新闻才能更好的反映真实的新闻,报道老百姓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从而进一步加强新闻舆论引导工作,准确及时地传达党和政府的权威信息,做出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新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