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与中药饮片同时使用的配伍禁忌不容忽视(一)
用药禁忌: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

用药禁忌: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一、中成药的合理联用(一)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应用1.两种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同用治疗一种病证,以起到增强疗效的协同作用。
附子理中丸+四神丸归脾丸+人参养荣丸脑立清胶囊(片)+六味地黄丸2.功效不同的中成药配伍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够提高主药功效。
例如:二陈丸燥湿化痰为主药,辅以平胃散同用,可明显增强二陈丸燥湿化痰之功。
乌鸡白凤丸为主药,辅以晋砂六君子丸,增强主药的养血调经之功。
3.中成药配伍应用,其中一种药物能够明显抑制或消除另一种中成药的偏性或副作用。
舟车丸常配合四君子丸同用。
金匮肾气丸配麦味地黄丸,生脉散或参蛤散同用。
4.也有些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应用是因为部分疾病的治疗必须采用不同治疗方法。
内服艾附暖宫丸,外贴十香暖脐膏,共奏养血调经、暖宫散寒之效;内服六神丸,外用冰硼散吹喉,共奏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效。
(二)中成药与药引的配伍应用酒入药为引者,取其活血行经姜入药为引者,取其发表注凝小枣入药为引者,取其消散开胃大枣入药为引者,取其宁心利心灯心入药为引者,取其发散诸邪勿住莲实入药为引者,取其清心养胃和脾对外感风寒或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等病证,常用生姜、大枣煎汤送服中成药,以增强散风寒、和脾胃之功;对于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证,常用黄酒或白酒送服三七粉、云南白药、三七伤药片、腰痛宁等,以行药势,直达病所;用于治疗便秘的麻子仁丸,宜用蜂蜜冲水送服,以增其润肠和中之效;滋阴补肾法的六味地黄丸,宜用淡盐水送服,以取其引药入肾。
二、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1.含“十八反”、“十九畏”药味中成药的配伍禁忌2.含有毒药物中成药的联用大活络丹与天麻丸合用,两者均含附子;朱砂安神丸与天王补心丹合用,两者均含朱砂;复方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两者均含有冰片。
3.不同功效药物联用的辨证论治和禁忌如附子理中丸与牛黄解毒片联用,附子理中丸系温中散寒之剂,而牛黄解毒片性质寒凉,二者不可联用;附子理中丸与黄连上清丸、金匮肾气丸与牛黄解毒片等合用,均属不注意证候的不合理用药。
中成药与中药饮片同时使用的配伍禁忌不容忽视(一)

中成药与中药饮片同时使用的配伍禁忌不容忽视(一)所谓配伍系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使用,配伍用药可以协调药物的偏性,兼顾患者用药的整个病程,适应复杂多变的个体特异性。
配伍适当,可以增强药物疗效或减制毒性。
反之,如果配伍不当,就会降低疗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在配伍用药时,汤药、饮片还比较容易甄别,但如果医生开具了中药饮片处方后又开具了中成药处方,中药饮片与中成药之间有可能存在配伍禁忌,且由于中成药多为复合制剂(多种药味组成),也就更增加了配伍用药的复杂性。
本人作为药师在日常的司药工作中,发现医师和药剂人员比较注重中药汤剂的配伍禁忌,而忽视了同时开出中药汤剂与中成药可能发生的配伍禁忌,即:医生开出中药汤剂的处方中不存在着配伍禁忌,但同时并开的中成药中含有的中药成份与中药汤剂中某些中药同用会引起药物的配伍禁忌。
众所周知,单味中药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并有“十八反、十九畏”之说,在方剂中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的作用,组方时首先充分考虑单味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但中药与中成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像单味药那样显而易见,然而它确实存在,也较复杂,应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轻者降低疗效,重者给患者身体造成损害。
《中国药典》(2005年版)和局颁药品标准注意事项]中有关不宜同用药的规定:(1)川乌、草乌、附子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瓜蒌同用(贝母包括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半夏包括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瓜蒌还包括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
(2)甘草不宜与京大戟、甘遂和芫花同用。
(3)藜芦不宜与人参(包括各类人参)、人参叶、西洋参、党参、苦参、丹参、玄参、北沙参、南沙参及细辛、赤芍和白芍同用。
(4)巴豆、巴豆霜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5)丁香不宜与郁金同用。
(6)芒硝不宜与三棱同用。
(7)肉桂(官桂)不宜与赤石脂同用。
(8)狼毒不宜与密陀僧同用。
从《中国药典》规定的不宜同用药品种来看,没有突破“十八反”和“十九畏”规定的品种,与其相比不同的是硫黄与朴硝、甘草与海藻、人参与五灵脂未做不宜同用的规定。
卫生局中药饮片 中成药使用管理规定及标准

仪陇县卫生局关于下发《中药饮片、中成药使用管理规定及标准》的通知各医疗卫生单位:为了加强我县中药饮片、中成药临床安全使用管理,提高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应用水平,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仪陇县中药饮片、中成药使用管理规定。
一、中药饮片的使用管理(一)、中药饮片处方1、中药饮片处方应按《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的要求》开具,开具中药饮片处方时,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体现辨证论治和配伍原则,还应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2、中药饮片名称应当使用规范名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本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3、剂量使用法定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4、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下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对中药饮片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5、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
若有配伍禁忌和超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名上方再次签名;毒性中药饮片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应给付炮制品;罂栗壳不得当方发药,必须凭有麻醉药处方权的职业医师签名的淡红色处方方可调配,调配时必须混入群药,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三日极量(18g),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儿童不得使用罂栗壳。
6、普通中药饮片处方2日内有效,需再次调配的7天内予以调配。
(二)调剂1、药师应当认真逐项审核处方,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不得调剂。
药师不得擅自更改处方。
2、调剂人员应当遵守调剂制度,凭本院合格有效处方,调配发药,非本院处方不予调剂。
调剂人员收方后,应当按照中药饮片调剂规程进行审方和调剂。
中成药联用的标准

中成药联用的标准一般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疾病的性质以及患者的体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中成药联用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有配伍禁忌时不能联用:配伍禁忌包括药性相恶,即药物性能上有冲突;药性相反,即药物药性的偏性相同;药效重叠,即一种药物能够治疗,另一种药物也具有同样的作用。
2. 药物与疾病相符时联用: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3. 遵循中医理论:中成药联用需要遵循中医理论,如药物的协同作用、药物的相须、相使、相反等。
4. 遵循临床实践: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等因素,综合考虑中成药的联用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中成药的联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导致药效的改变或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患者在使用中成药时也需要注意饮食、休息、排便等因素,以避免影响药物的效果。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之中药的合理应用(一)考点复习

考点一、中药合理用药基本原则考点一、中药合理用药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具体解释安全(首位)保证用药安全。
首先考虑所用药物是否安全,是否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有效确保用药有效简便提倡用药方法简便经济倡导用药要经济实用 考点二、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及后果考点二、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及后果项目内容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①辨析病证不准确,用药指征不明确②给药剂量失准,用量过大或过小③疗程长短失宜,用药时间过长或过短④给药途径不适,未选择最佳给药途径⑤服用时间不当,不利于药物的药效发挥⑥违反用药禁忌;⑦同类重复使用;⑧乱用贵重药品不合理用药的后果①浪费医药资源;②延误疾病的治疗;③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④造成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最佳选择题】 一名合格的执业药师在建议临床医师或指导患者使用中药或中成药时,必须放在首位的基本原则是 A.安全 B.经济 C.有效 D.简便 E.易得『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放在首位的基本原则是安全。
【多项选择题】 关于中成药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形式的说法,正确的有 A.乱用贵重药品 B.给药途径不适 C.给药剂量失准 D.同类重复使用 E.服药时间不当『正确答案』ABCDE『答案解析』五个选项均属于中成药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形式。
考点三、中药配伍原则考点三、中药配伍原则 1.七情配伍七情举例作用相须金银花配连翘协同作用,增进疗效相使枸杞子配菊花相畏相杀半夏畏生姜生姜杀半夏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相恶生姜配黄芩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相反十八反、十九畏产生毒性反应或强烈的副作用 2.中药气味配伍配伍举例药性相同者可相辅相成,增强疗效四逆汤:附子配伍干姜药性相反者配伍,用于寒热错杂的证候,或相反相成,制性存用,降低毒副作用左金丸:重用黄连,配伍少量吴茱萸辛味药与甘味药配伍,可起辛甘发散、辛甘扶阳和辛甘化阳的功效桂枝甘草汤:桂枝配伍甘草 3.中药复方配伍配伍举例药物用量依君臣佐使而递减苓桂术甘汤、小承气汤 【楝记】军龄小各药物的用量相等九分散、越鞠丸、良附丸【楝记】越九良等等主药用量小于其他用量(主药贵重)牛黄清心丸、人参健脾丸 考点四、中药饮片不同炮制品的正确应用考点四、中药饮片不同炮制品的正确应用项目炮制品方剂方剂主治及功效当归生当归当归四逆汤血虚寒厥证酒当归四物汤营血虚滞证当归炭共入散剂崩中漏下紫苏子生紫苏子苏子降气汤《医方简义》喘哮之缓者炒紫苏子降气定喘丸痰浊阻肺所致咳嗽痰多,气逆喘促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上实下虚喘咳证大蓟生大蓟大蓟散饮啖辛热,热邪伤肺,呕吐出血之肺疽大蓟炭十灰散血热妄行证干姜干姜(能守能走)温脾汤冷积便秘姜炭(守而不走)如圣散妇人血崩生化汤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枳壳生枳壳血府逐瘀汤胸中血瘀证麸炒枳売槐花散风热湿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项目炮制品方剂方剂主治大黄生大黄温脾汤寒积里实证酒大黄当归龙荟丸肝胆火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肋疼痛,大便秘结等熟大黄大黄䗪虫丸瘀血内停所致癥瘕、闭经大黄炭十灰丸血热妄行所致吐血、衄血、血崩白芍生白芍四物汤营血虚滞证炒白芍痛泻要方脾虚肝旺之痛泻酒白芍柴胡舒肝丸肝气不疏,胸胁痞闷,食滞不清,呕吐酸水项目炮制品方剂方剂主治及功效香附生香附越鞠丸六郁证醋炙香附越鞠保和丸气食郁滞所致的胃痛甘草生甘草普济消毒饮大头瘟蜜炙甘草炙甘草汤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苦杏仁生苦杏仁麻黄杏仁汤冬月伤寒咳嗽苦杏仁杏仁煎小儿咳嗽声不出炒苦杏仁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湿病风湿在表 【配伍选择题】 A.枸杞子配菊花 B.生姜配黄芩 C.附子配半夏 D.金银花配连翘 E.生姜配半夏 1.因产生协同增效作用而增进疗效,且为相须配伍的是 2.因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的配伍是『正确答案』D 、E『答案解析』金银花配连翘——产生协同增效作用而增进疗效,且为相须配伍。
浅谈中成药的用药禁忌

浅谈中成药的用药禁忌摘要】中成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病证用药禁忌、妊娠用药禁忌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关键词】中成药禁忌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
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
在药学服务过程必须重视中成药的各种用药禁忌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1 配伍禁忌当同时使用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汤剂时或两种中成药同时使用时有可能存在配伍禁忌。
在使用中成药时应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和局颁药品标准[注意事项]中有关不宜同用药的规定,遵循“十八反十九畏”。
在应用中如“牛黄清火丸”中含丁香,“活血通脉片”为治疗冠心病的常用中成药,含“郁金”,因为“丁香莫与郁金见”,丁香与郁金是配伍禁忌,二者合用,就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附子理中丸”中含附子,“藿香正气丸”中含半夏,因为“半蒌贝蔹及攻乌” 附子与半夏是配伍禁忌,二者合用,就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舒心口服液”中含三棱,“防风通圣”中含芒硝,因为“牙硝难合荆三棱”,三棱与芒硝是配伍禁忌,二者合用,就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常用治疗瘿瘤瘰疬的中成药“内消瘰疬丸”含有天花粉、浙贝母,“小金丹”中含有草乌,因为“半蒌贝蔹及攻乌”,“蒌”包括天花粉、浙贝母,草乌与天花粉、浙贝母是配伍禁忌,二者合用,就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女金丹”中含肉桂,“安坤赞育丸”中含赤石脂,因为“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肉桂与赤石脂是配伍禁忌,二者合用,就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副作用[1]。
2 妊娠用药禁忌古代医药家很早就对妊娠禁忌药有所认识,东汉《神农本草经》中即载有6种具堕胎作用的药,梁代《本草经集注·序例·诸病通用药》专设堕胎药一项,收载堕胎药41种。
近代根据临床实际,将妊娠禁忌药分为禁用与慎用两大类。
属禁用的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
慎用药则主要是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
最全!药店常见中成药物配伍禁忌表

最全!药店常见中成药物配伍禁忌表目前,临床用药几乎不存在一次只用一种药物的情况,合并用药的核心是增强药效,减少用量以及不良反应,但随着多种药物合用病例数的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率也在迅速上升。
近年来由于新药不断的出现和临床治疗上的需要,合并使用的机会日益增多,配伍变化问题也就显得更为突出。
熟悉药物配伍禁忌、相互作用对安全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以药店常见的中成药配伍禁忌举例,牢记这些配伍禁忌可以助力药店人的药学服务能力更上一级!药店常见的中成药物配伍禁忌(收藏版)1.含“十八反”药味的配伍禁忌▼2.含“十九畏”药味的配伍禁忌▼3.有毒成分叠加,引起不良反应▼4.症候禁忌不同的不合理联用▼5.两者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药店常见的中成药物配伍禁忌(收藏版)附:《中药十八反与十九畏》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第一句:本草明确的指出了十八种药物的配伍禁忌第二句:半(半夏)蒌(瓜蒌)贝(贝母)蔹(白蔹)及(白芨)攻击或与乌(乌头)相对第三句:藻(海藻)戟(大戟)遂(甘遂)芫(芫花)都与草(甘草)不和第四句:诸参(人参、丹参、沙参、玄参等所有的参)辛(细辛)芍(赤芍白芍)与藜芦相背叛“十九畏”歌诀首见于明·刘纯《医经小学》即指这19种药物中,凡指名相畏的药物,彼此都不宜混用。
主要是防止它们之间,产生化学成分变化,而抵消或减弱了另一种药的有效作用,或者出现其它毒副反应。
石硫黄,火中精,遇朴硝,便相争;红白砒,忌水银;山狼毒,怕陀僧;川巴豆,毒烈性,黑白丑,难顺情;公母丁,忌郁金;芒朴硝,惧山棱;川草乌,不顺犀;五灵脂,畏人参;官桂类,治冷功,逢石脂,不协同;凡修合,看顺逆,炮制用,莫相依。
指出了共19个相畏(反)的药物: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肉桂畏赤石脂。
浅谈中药饮片与中成药合用中的配伍禁忌

9 5
制 。这一案例 , 使笔 者对射干有 了进一 步深入 的认 识 。 3 _ 3 方 中姜辛 味的应 用 问题 : 姜辛 味 3 味并 非 治疗 咳嗽 的要 药 , 却 成 为仲 景 治疗 咳嗽 病最 常 见且 最具 特 色 的配伍 。其 中机制 何在 , 对 这 一 问题 , 仍 然 没 有满 意 解 决 。学 界仍 然 延 用 的是 旧说 , 很 牵 强, 没 有 新 进展 。对 此 , 笔 者 的看 法是 , 中 医药 有很 多 问 题 , 目前 尚无 法 在 理 论 上 给 出 满 意答 案 。姜 辛 味 的 配伍 , 可 算 是 其 中一 例 。在 没 有满 意答 案 时 , 不妨 先依 其 临床 效果 好 而使用 。机制 问 题, 有 待进 一步 研 究解 决 。 3 . 4 射干麻 黄汤 的变异应用— —痰 湿夹热郁 肺 : 射干麻 黄汤加 鱼腥 草, 这是 当年带 习老师 的常用 法 。为什么加 寒性 的鱼腥 草?这 个当 年 没有 满意答 案 的问题 , 现在 知j 首, 是 因为鱼 腥草 除了清 热解毒 的 功 效外 , 尚有治疗 肺 热 咳嗽 的作 , 。 因此 , 射 干麻 黄汤 加鱼腥 草 所 治应 属 于痰 湿 夹热 郁肺 所 致 的咳 嗽 。经过 近几 年 的观察 , 将 加 鱼腥草 的应用归 纳为 以下 两种情 况 : 咯 白痰 , 苔 白微 黄而润 ; 咯 白痰 兼 少量淡 黄痰 , 苔 白润 。即痰与 苔 , 只有其 中一种是 微黄色 , 就 可辨 为痰湿夹 热郁肺 而用射 干麻黄汤 加鱼腥草 , 常能收 到满意 的治疗效 果 。如 果没 有痰 和苔 的黄 色 , 就是 单纯 的射 干麻黄 汤证 。如果 痰 、 苔均黄 , 则 就应改 用清 热化 痰止 咳方剂 。另外 , 黄 芩是清 肺热 的代 表药物 。对于痰 湿夹热郁 肺病证 , 是否可用 黄芩 ?笔者进行 了初步 探索 , 疗效 也满 意 。但 资料 尚少 , 还没 有与加 鱼腥 草进行 对 比 。因 此, 遇有 射干麻 黄汤变异 证—痰 湿夹热郁 肺 , 是加 黄芩 , 还是 加鱼腥 草效果 更好 , 这个 问题 的解答 尚有 待时 日。
中成药的联合应用

1.含“十八反”、“十九畏”药味 中成药的配伍禁忌
临床常用中成药心通口服液中含有海藻, 祛痰止咳颗粒含有甘遂,若与橘红痰咳颗 粒、通宣理肺丸、镇咳宁胶囊等含甘草的 中成药联用也属禁忌之列。
中成药的联合应用
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药师应认真审核 医师的处方,严堵处方中用药不合理的漏 洞,若发现处方中有违背合理用药的地方, 要立即提醒医师,并建议予以改正。
谢谢聆听!
2、中成药与中药汤剂的联用
即在汤剂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如气血不足, 内有热毒的痛经、月经不调病证,用复方当归 四物汤配合妇科千金片治疗有显著作用,服后 可使痛经减轻,并能促进子宫发育,减少分泌 物,减轻炎证。又如面神经麻痹(风痰阻于头 面经络)属慢性期而气血亏虚者,可用当归补 血汤合牵正散治之,以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再如血府逐瘀汤送服七厘散治疗冠心病属气滞 血瘀型者,疗效卓著。
4、中成药与西药的联用
②提高疗效:如香连丸与广谱抗菌增效剂甲氧 苄氨嘧啶联用后,可使其抗菌活性增强16倍; 急性牙龈而见红肿热痛者,牛黄解毒片配乙酰 螺旋霉素起效迅速;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 川芎嗪注射液等与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量合剂 等同用,可提高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逍遥 散或三黄泻心汤等与西药催眠镇静药联用,既 可提高对失眠症的疗效,又可逐渐摆脱对西药 的依耐性;慢性肾炎水肿属阳虚者,温阳利水 方实脾散、真武汤、济生肾气丸配小剂量氢氯 噻嗪,利尿消肿作用益增。
一、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
临床上使用中成药,对于病情单纯的,仅 用一种中成药即可。但对于病情复杂,数 病相兼,就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成药 配合使用,以适应复杂的病情。药物联用, 必有宜忌,这就要注意药物联用的配合禁 忌问题了。
两药混吃产生中毒反应?中成药的联合用药禁忌需了解

两药混吃产生中毒反应?中成药的联合用药禁忌需了解合理用药是病患得以治疗康复的前提。
中药成分复杂,药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更应该注意。
使用正确能治病救人,药不对症或使用不当,也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小则中毒,大则要命。
例如,有人将复方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两种中成药均含有冰片成分,冰片过量,易伤脾胃。
常识篇中药——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药材:经过产地初步加工的中药,是制备中药饮片的原料。
中药饮片:按照中医药理论,将中药材经过切、炒、蒸、煅、炙等各种方法炮制后,直接用于中医临床配方的中药,即中药材的炮制加工品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
联合用药篇掌握联合用药前需了解所购中成药的成分,对常用的中药药性有一定的了解,百度或安装个“大家中医”APP不用背就能快速了解了。
1、含“十八反”药味的配伍禁忌“十八反“释义: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若是违反可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
含乌头、附子的中成药:大活络丸、尪痹冲剂、天麻丸、人参再造丸含贝母、半夏的中成药: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通宣理肺丸以上两类中成药不可同时服用,违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含海藻或甘遂的中成药:心通口服液、内消瘰疠丸;祛痰止咳颗粒含甘草的中成药:橘红痰咳颗粒、通宣理肺丸、镇咳宁胶囊以上两类中成药不可同时服用,违反“藻戟遂芫俱战草”。
2、含“十九畏”药味的配伍禁忌“十九畏“释义: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若是违反可能降低或破坏药效。
含郁金的中成药:利胆排石片、胆乐胶囊、胆宁片含丁香的中成药:六应丸、苏合香丸、妙济丸、纯阳正气丸、紫雪散以上两类中成药不可同时服用,违反“丁香莫与郁金见”3、有毒成分不可叠加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两者均含冰片,冰片过量伤脾胃;大活络丹+天麻丸,两者均含附子,毒性增强;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两者均含朱砂,毒性增强。
常用中成药用法的一、中成药的配伍应用

常用中成药用法的一、中成药的配伍应用常用中成药用法 -一、中成药的配伍应用由于中成药是按照固定处方制备的,有一定的治疗范围,而临床病情常常是错综复杂的,有时单用一种中成药治疗照顾不到全面病情,还需要与其他中成药、药引、汤药等配合使用。
(一)中成药与中成药配伍根据辩证诊治的需要,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中成药配伍应用,以增强疗效,减少偏性和副作用,扩大治疗范围。
其配伍原则大致如下:1.相辅配伍:将功效相近的中成药合用,以扩大治疗范围和增强疗效的配伍方法。
2.相须配伍:将功效不同的中成药合用,以治疗不同性质疾病的一种配伍方法。
3.相制配伍: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中成药合用,使彼此互相制约的一种配伍方法。
(二)中成药与药引配伍药引又称引药,是某些中药方剂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
由于药引有引药归经、增强疗效、调和诸药以及矫味等作用,故其与中成药适当配合,每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其常用的药引有:1.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宁神。
适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等证。
如治疗脾虚腹泻可用大枣汤送服健脾丸或理中丸。
2.生姜温中止呕,解表止咳。
适用于外感风寒,胃寒呕吐。
如治疗风寒感冒可用姜葱汤送服九味羌活丸。
3.红糖补血,散寒,祛瘀。
适用于产后病。
如治产后乳汁不下,用红糖水送服下乳涌泉散。
4.黄酒、白酒温通经脉,发散风寒。
适用于风寒湿痹证及跌打损伤。
如用黄酒或白酒送服小活络丹,送服七厘散。
5.芦根清热,生津,止渴。
适用于外感风热感冒及小儿麻疹初起。
如用芦根汤送服银翘解毒丸治疗风热感冒。
还有一些药引,如薏苡仁、大小茴香、蜂蜜、乌梅、饴糖、茶等,有些药引的选择随着方剂而选择,并不定量,有些方剂并不一定需要药引,药引数不胜数,在此不一一列举。
(三)中成药与汤药的配伍1.中成药与汤药同服对于因含贵重药或挥发性成分的中成药,因不宜同饮片一起入煎,可以用汤药送服或化服中成药。
2.中成药与汤药交替服用这是指同种处方组成的成药与汤剂交替使用。
有些汤药因与成药及其他药药效起冲突,所以必须分开隔时服用。
中药饮片、中成药使用管理规定及标准文件

新政文登015号沈北新区[2013]87号辉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药饮片、中成药使用管理规定及标准》为了加强我区中药饮片、中成药临床安全使用管理,提高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应用水平,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特制订我区中药饮片、中成药使用管理规定及标准。
一、中药饮片的使用管理(一)、中药饮片处方1、中药饮片处方应按《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的要求》开具,开具中药饮片处方时,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体现辨证施治和配伍原则,还应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2、中药饮片名称应当使用规范名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9〕7号)书写;3、剂量使用法定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4、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下方,并加括号,如捣碎、先煎、后下等;对中药饮片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5、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
若有配伍禁忌和超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名上方再次签名;毒性中药饮片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应给付炮制品;罂栗壳不得当方发药,必须凭有麻醉药处方权的职业医师签名的淡红色处方方可调配,调配时必须混入群药,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三日极量(18g),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儿童不得使用罂栗壳。
6、普通中药饮片处方2日内有效,需再次调配的7天内予以调配。
(二)调剂1、药师应当认真逐项审核处方,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方可调剂。
药师不得擅自更改处方。
2、调剂人员应当遵守调剂制度,凭本院合格有效处方,调配发药,非本院处方不予调剂。
浅谈中药饮片与中成药合用中的配伍禁忌

浅谈中药饮片与中成药合用中的配伍禁忌
邵占川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5(34)4
【摘要】中药配伍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所形成的药物组成方案,合理的中药配伍组合可有效的提高药物疗效或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有效的提高中药组方的治疗效果[1-2]。
但是错误的配伍组合不仅无法达到提高中药组方的治疗效果,甚至可产生毒副作用,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3]。
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因在单纯中药饮片的应用中,医师及药师均可对组方进行检查,故配伍禁忌的发生率常较低。
【总页数】3页(P94-95,96)
【作者】邵占川
【作者单位】苏宁夏石嘴山市中医医院 7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8
【相关文献】
1.浅谈中医急症用中成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
2.浅谈中成药与中药饮片同时使用的配伍禁忌
3.防治冠心病的常用中成药与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4.浅谈中成药与西药合用中的某些禁忌
5.试论中成药与中药饮片的配伍禁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配伍禁忌十八反内容(一)

配伍禁忌十八反内容(一)配伍禁忌十八反简介•配伍禁忌是指在中药配方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用时,由于其药性、性味等特点不相容,会产生副作用或减弱疗效的情况。
这些不相容的药物组合被称为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十八反是中医药中常见的一类禁忌现象,严重影响配方的疗效。
以下是常见的配伍禁忌十八反内容及相关解说。
汤剂1.炙黄连汤禁与黄连汤合用:两者药性相同,合用容易引起胃痛等消化不良症状。
2.人参麝香散与大建中汤合用:两者功能相反,合用会导致药效相互抵消,影响疗效。
3.柴胡桂枝汤禁与茯苓四逆散合用:两者相反的药性容易导致药效相互抵消。
丸散剂1.制首乌丸禁与人参丸合用:两者功能相同,合用会产生过度滋补,影响身体平衡。
2.调胃承气丸与大补阴丸合用:两者相反的药性容易导致药效相互抵消。
3.荷叶温胆丸禁与半夏泻心汤合用:两者功效相反,合用会产生冲突,影响疗效。
膏药1.四神丸贴膏禁与乌梅丸贴敷合用:两者功效相同,同时使用会产生药效重叠。
2.复方芍药丹贴膏与血府逐瘀贴膏合用:两者药性相反,容易导致药效相互抵消。
3.百合固金膏与三黄片贴敷合用:两者功效相同,合用会增加药效,易产生药物过量。
饮片1.炮附子禁与干姜合用:两者药性相同,合用会导致胃肠刺激,引发胃痛等不适症状。
2.保和丸禁与阿胶合用:两者功效相反,合用会产生冲突,影响疗效。
3.大黄禁与茯苓合用:两者药性相反,合用会导致药效相互抵消。
总结•配伍禁忌十八反是中医药配方中常见的禁忌现象之一,要避免药物组合时发生不相容的情况,需要在药物选择和配方设计时严格遵守相应的配伍禁忌规则。
•对于临床医师和中药创作者来说,掌握配伍禁忌十八反内容,能够帮助提高处方的合理性和疗效,确保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成药的合理联用联用的配伍禁忌中西药的联合使用

中成药的合理联用联用的配伍禁忌中西药的联合使用一、中成药的合理联用1.中成药的联用肾阴虚证:六味地黄丸+益肾补骨液;阳虚:附子理中丸+参茸卫生丸;气阴两虚证: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中气下陷又肾阳虚:金匮肾气丸+补中益气丸。
2.中成药与中药汤剂的联用气血不足+热毒的痛经、月经不调:复方当归四物汤+妇科千金片;风痰阻络+气血亏虚的面神经麻痹:当归补血汤+牵正散;血府逐瘀汤送服七厘散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
3.中成药与药引的联用外感风寒或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证:用生姜、大枣汤送服;跌打损伤或风寒湿痹证:用黄酒或白酒送服三七粉、云南白药、三七伤药片、腰痛宁等。
治疗便秘的麻子仁丸,宜用蜂蜜水送服。
补肾药用淡盐水送服:如六味地黄丸。
4.中成药与西药的联用降低毒性:补中益气丸、贞芪扶正冲剂与CTX(环磷酰胺,一种免疫抑制剂)。
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与糖皮质激素。
提高疗效:香连丸+TMP(三甲氧苄氨(甲氧苄啶),英文名:Trimethoprim);丹参针与脑活素(治疗老年功能性失眠);牛黄解毒丸与乙酰胺螺旋霉素(治疗急性牙龈炎的红肿热痛);热毒痰火之瘰疬(淋巴结核)用解毒消炎丸与INH (异烟肼.);肾阳虚水中用实脾散、真武汤、济生地黄丸配小剂量HCT(二氢氯噻, 双氢克尿塞)。
二、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1.含十八反、十九畏的中成药配伍禁忌附子:川贝、半夏大活络丹、尪痹冲剂、天麻丸、人参再造丸(含有附子)均不能与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通宣理肺丸合用;郁金:丁香利胆排石片、胆乐胶囊、胆宁片含有郁金,均不能与六应丸、苏合香丸、妙济丸、纯阳正气丸、紫雪丹含丁香的合用。
海藻:甘遂、甘草心通口服液(含海藻)不宜分别与祛痰止咳颗粒(含甘遂),橘红痰咳颗粒、通宣理肺丸、镇咳宁胶囊(含甘草)合用。
2.含有同一毒性药物剂量叠加的附子:大活络丹+天麻丸;朱砂: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
冰片: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
3.不同功效药物联用的禁忌(属于证候禁忌)附子理中丸+牛黄解毒片;附子理中丸+黄连上清丸;金匮肾气丸+牛黄解毒片。
中医药物的配伍禁忌与注意事项

中医药物的配伍禁忌与注意事项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方法不仅包括中药的使用,还涉及到中药的配伍。
中医药物的配伍禁忌与注意事项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确保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中医药物的配伍禁忌与注意事项进行深入探讨。
一、配伍禁忌中医药的配伍有其独特的规定,其中包括一些禁忌的配伍。
这些禁忌的配伍是根据中药的性能、功效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确定的。
以下为常见的中药配伍禁忌:1. 同味相冲:指对于功效相同或相近的中药,不宜同时使用,以免造成相互制约或相互抵消的情况。
例如,对于活血化瘀的中药,不宜与活血化瘀类中药同时使用。
2. 同功相反:指药物功效相反或相克,不宜同时使用。
例如,对于温热类中药,不宜与寒凉类中药同时使用。
3. 同性相斥:指对于相同性质的中药,不宜同时使用,以免增加药物的副作用或中毒的风险。
例如,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不宜同时使用。
4. 同脏相克:指针对同一脏腑的疾病,不宜同时使用中药。
例如,对于同属于肝脏疾病的中药,不宜同时使用。
5. 同类相悖:指相同或相似化学成分的药物,不宜同时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中毒。
例如,某些含有相同成分的草药不宜同时使用。
二、配伍注意事项除了禁忌的配伍外,中医药物的配伍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为常见的配伍注意事项:1. 药物的用量:在配伍中,需要准确掌握每个中药的用量,尤其是剧毒药物或含有有毒成分的药物,需要确保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2. 药物的相克:某些药物之间存在相克作用,即同时使用会降低药物的疗效。
在配伍时,需要避免这种相克的情况,以保证药物的疗效。
3. 药物的制剂:在配伍中,不同的药物可能采用不同的制剂,例如颗粒剂、药丸、水剂等。
需要注意不同制剂之间的适用情况,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
4. 药物的顺序:在中医药物的配伍中,药物的顺序也是需要注意的。
不同的药物在配伍时,可能需要先后使用,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相互作用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成药与中药饮片同时使用的配伍禁忌不容忽视(一)
所谓配伍系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使用,配伍用药可以协调药物的偏性,兼顾患者用药的整个病程,适应复杂多变的个体特异性。
配伍适当,可以增强药物疗效或减制毒性。
反之,如果配伍不当,就会降低疗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在配伍用药时,汤药、饮片还比较容易甄别,但如果医生开具了中药饮片处方后又开具了中成药处方,中药饮片与中成药之间有可能存在配伍禁忌,且由于中成药多为复合制剂(多种药味组成),也就更增加了配伍用药的复杂性。
本人作为药师在日常的司药工作中,发现医师和药剂人员比较注重中药汤剂的配伍禁忌,而忽视了同时开出中药汤剂与中成药可能发生的配伍禁忌,即:医生开出中药汤剂的处方中不存在着配伍禁忌,但同时并开的中成药中含有的中药成份与中药汤剂中某些中药同用会引起药物的配伍禁忌。
众所周知,单味中药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并有“十八反、十九畏”之说,在方剂中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的作用,组方时首先充分考虑单味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但中药与中成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像单味药那样显而易见,然而它确实存在,也较复杂,应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轻者降低疗效,重者给患者身体造成损害。
《中国药典》(2005年版)和局颁药品标准注意事项]中有关不宜同用药的规定:
(1)川乌、草乌、附子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瓜蒌同用(贝母包括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半夏包括生半
夏、清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瓜蒌还包括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
(2)甘草不宜与京大戟、甘遂和芫花同用。
(3)藜芦不宜与人参(包括各类人参)、人参叶、西洋参、党参、苦参、丹参、玄参、北沙参、南沙参及细辛、赤芍和白芍同用。
(4)巴豆、巴豆霜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5)丁香不宜与郁金同用。
(6)芒硝不宜与三棱同用。
(7)肉桂(官桂)不宜与赤石脂同用。
(8)狼毒不宜与密陀僧同用。
从《中国药典》规定的不宜同用药品种来看,没有突破“十八反”和“十九畏”规定的品种,与其相比不同的是硫黄与朴硝、甘草与海藻、人参与五灵脂未做不宜同用的规定。
临床医生有时为了提高疗效,盲目配合使用多种中成药,有可能使其中的某项成分重复使用,使其剂量增大,如果是毒性药材或者药性峻烈的药味,很容易发生毒副作用。
还有可能在不同中成药之间出现配伍禁忌,如附子理中丸与金匮肾气丸配合应用,因两种中成药均含有附子(主要成分为乌头碱)这味中药,有可能引起毒副作用。
如含有乌头的中成药与含有贝母、半夏等治疗咳嗽的中成药配合应用,就会出现配伍禁忌(“十八反”中乌头反半夏、贝母)。
如常用治疗瘿瘤瘰疬的中成药“内消瘰疬丸”含有天花粉、浙贝母,“小金丹”中含有草乌,因为“半蒌贝蔹及攻乌”,“蒌”包括天花粉、浙贝母,草乌与天花粉、浙贝
母是配伍禁忌,二者合用,就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如“女金丹”中含肉桂,“安坤赞育丸”中含赤石脂,因为“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肉桂与赤石脂是配伍禁忌,二者合用,就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牛黄清火丸”中含丁香,“活血通脉片”为治疗冠心病的常用中成药,含“郁金”,因为“丁香莫与郁金见”,丁香与郁金是配伍禁忌,二者合用,就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附子理中丸”中含附子,“藿香正气丸”中含半夏,因为“半蒌贝蔹及攻乌”附子与半夏是配伍禁忌,二者合用,就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舒心口服液”中含三棱,“防风通圣”中含芒硝,因为“牙硝难合荆三棱”,三棱与芒硝是配伍禁忌,二者合用,就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在我院的门诊处方中,发现存在以下中成药与中药汤剂同用而可能会引起配伍禁忌的问题:
中成药名
功能主治
成份
与中药汤剂中的饮片产生配伍禁忌
喉疾灵胶囊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天花粉、板蓝根等…
川乌、草乌、附子
消渴丸
滋肾养阴,益气生津。
天花粉、葛根等…
众生丸
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消炎止痛。
天花粉、蒲公英等…
消眩止晕片
豁痰,化瘀,平肝。
半夏、蒲公英等…
藿香正气丸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扶正祛邪。
半夏、广藿香、蒲公英等…
小柴胡片
解表散热,疏肝和胃。
半夏、蒲公英等…
止嗽化痰颗粒
清肺止嗽,化痰定喘。
半夏、川贝、瓜蒌子等
心宝丸
温补心肾,益气助阳,活血通脉。
肉桂、附子…
赤石脂、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半夏、白及、白蔹、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
前列通片
清热利湿,祛瘀通淋。
肉桂油等…
赤石脂
补脾益肠丸
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
赤石脂(煅)黄芪、党参(米炒)、砂仁、等
肉桂(官桂)
金佛止痛丸
行气止痛,疏肝和胃,祛瘀生新。
郁金、田七、白芍、元胡等…
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