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水体景观设计研究
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分析

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分析——之云影湖周边景观设计一、背景介绍:云影湖是云塘校区的空间中心,也是校园的人文核心。
云影湖在保留原有自然水塘的基础上,经过自然生态的设计,形成东西走向的宽阔水面。
依据原有地形高差设置三级水面,湖水清澈、充满活力。
湖体驳岸设计遵循自然生态法则,驳岸与沿湖道路留有5 至10m 的绿化生态带,给植物、水体和生物留有足够的栖息空间,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生态链。
通过调研,师生最满意的新校园场所,云影湖排在第一位。
这里安全舒适,宁静清新;这里天光云影,晴岚荡漾;这里尺度宜人、有清和感和身份感;这里是师生最有环境归属感的地方。
云影湖将成为长沙理工大学自然和文化的中心福地,也将变成学校的代名词。
二、功能分区:功能分区且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就必须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
云影湖的景观环境优美,小路蜿蜒曲折,使人在其中流连忘返,既避开了车行区的干扰,又给喜欢休闲、漫步的同学、情侣等营造良好的空间,灌木丛的错落有致的分布给湖边的景观带来了生机,一排排杨柳倒垂在水面,仿佛阿诺多姿的少女在嬉戏,让云影湖的绿化更加美好。
三、校园特色:在规划中传承大学文化、地域特色造反映各自学校人文精神和特色的校园环境。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建立在清新自然的山水环境之中。
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就是对人类本身的尊重。
人是自然的部分,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是最好最高层次的人文环境。
云影湖据说是九座山的交汇处会和而成的,因此它的东边还保留有小山坡,可谓此处的环境是依山旁水,微妙微翘。
如果说建筑师永恒的艺术,那么植物则是变化的音符。
我们理工大学校园的植物种类繁多,金边黄杨、红花继木等给云影湖畔的景观带来了丝丝生气,也展现了我们校园独有的魅力。
而且植物之前的巧妙结合也产生了最大的造景艺术感染力,达到了“园林巧于因借,自称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
”同时也起到了防噪声、防风滞尘等功能。
四、景观设计的艺术性艺术性是高校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景观要不断创新发展,艺术性就成了突破的主要方向,不具备相当艺术水准的设计作品很难引起校园中师生的关注。
校园景观可行性研究报告

校园景观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校校园景观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景观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更是展现学校风采和文化内涵的窗口。
如何打造一个美观舒适、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已成为学校管理者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校园景观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校园景观建设的可行性,提出合理的方案与建议,为学校校园景观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研究内容(1)校园景观现状分析:包括校园景观的基本情况、已有的景观设施设备、校园景观建设目标等。
(2)校园景观建设的可行性分析:通过对校园景观建设的利弊分析,探讨校园景观建设的可行性。
(3)校园景观建设方案提出:结合校园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校园景观建设方案,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难点。
(4)校园景观建设实施方案:对校园景观建设的实施过程进行分析与评估,明确建设工作的流程和时间节点。
(5)校园景观建设效果评估:对校园景观建设后的效果进行评估,探讨校园景观建设的效果与成效。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校园景观建设的相关理论、实践经验、政策法规等。
(2)实地调研法: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校园师生对校园景观的需求和意见,掌握校园景观的实际情况。
(3)专家访谈法:请相关专家学者、行业从业者等进行访谈,听取他们对校园景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充分汲取资源。
(4)数理统计法:对调研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量化分析校园景观建设的需求和效果。
三、研究现状分析1.校园景观的基本情况目前,我校拥有一定规模的校园景观,包括绿化植被、校园道路和广场、园林小品等。
但在景观设计、设施更新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2.校园景观建设目标(1)打造美丽校园:通过合理布局、精心设计,使校园变得美观、宜人。
(2)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根据校园文化特色,利用景观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增强校园文化氛围。
关于高校河流景观设计案例

关于高校河流景观设计案例一、江苏大学河流景观设计方案江苏大学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校园内有一条名为“长江之女”的河流。
为了提升校园环境,学校决定对河流进行景观设计。
设计师通过研究河流的地形、水质和周边环境等因素,提出了以下的设计方案:1. 河流生态修复:对河流进行生态修复,清理河床和岸边的垃圾,恢复河流的自然景观。
同时引入适宜的水生植物,增加水中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
2. 河畔休闲区:在河流两岸设置休闲区,铺设木质平台和步道,供学生和教职工休息和散步。
同时,设计了一些座椅和遮阳设施,提供舒适的休憩环境。
3. 绿化景观打造:河流两岸种植各种树木和花草,增加绿色景观,改善空气质量。
设计师还在河畔设置了一些花坛和草坪,为校园增添生机和美感。
4. 水上活动设施:在河流上设置划船区和游泳区,供学生进行水上活动。
同时,设计师还考虑到安全问题,增设了护栏和救生设备,确保师生的安全。
5. 智能照明系统:设计师采用智能照明系统,通过感应器感应人流,自动调节照明亮度,节约能源。
晚上,河流两岸的照明效果十分美观,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二、北京大学河流景观设计方案北京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校园内有一条名为“清华河”的河流。
为了提升校园的生态环境,学校决定对河流进行景观设计。
以下是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1. 河畔步道:在河流两岸设置宽敞的步道,供学生和教职工散步和运动。
设计师采用环保材料进行铺装,同时设置了太阳能照明灯,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
2. 河边植被:设计师在河流两岸种植各种树木和花卉,增加绿色景观,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还设置了一些凉亭和座椅,供人们休息和观赏河景。
3. 河流治理:对河流进行清淤和水质治理,保持河水清澈透明。
设计师还增设了一些水生植物,提高水质和水生生物的数量。
4. 艺术装置:在河流两岸设置一些艺术装置,如雕塑和壁画,增加校园的艺术氛围。
设计师还考虑到艺术装置的可持续性,选用了环保材料进行制作。
5. 河畔广场:在河流旁边设置一个广场,用于举办校园文艺活动和集会。
高校景观功能空间中的水体艺术设计探析

境 景观 设计 中的水体 艺术,有其 自身
的特点和 需求种 类。通过分析高校水 体 艺术设计的种 类、组 景元素 、影响
因素、功能作用 ,以及分析教 学区、
广场、校前 区、图书馆区、博物馆 区、 主体绿 化区等景观功能空问中的水体 艺术设计 ,获得 一些基本原 则,以期 找 寻 到适合 当地 高校 自身文 化 定位 和 各 景观 功 能空 间的水体 艺术 设计
通常 ,校 园景观设计师 会运 用多种组景元素共同造景 ,以加强水体艺术 的美感和观感 。
2 . 高校各景观功能空 间的水体艺术设计 2 . 1 影响 因素 高校 作为我 国国民的高等教育之地 ,不 同于其他环 境 ,有 其 自身 的特点 ,这 些特点对校 园各环境 景观空 间中的水体艺术 设计产生着重 要的影响 ,使校 园水体艺术设计 呈现出 自身的
坍塌 的水边构筑 物 ,它使水体 加强 了曲线与流线之美 。而且 驳岸的形态 影响着水体的形态 ,
增加水 体的 自然 之趣 ;滩是与岸 高差很小 的浅 水边空 间,可 以营造亲水空 间和增 强水体艺术
的参 与性 。而灯 光主要是 强化 水体艺术在 夜晚时 的视觉 效果 ,延长 了水体景 观的观景 时间。
计艺
AR T OF DE S I GN
2 0 1 3 / 0 1
高校景观 功能空 间中的水体 艺术 设计探析
陈永馨
摘
要 高校 水体 艺术设计不 同于其他环
新世 纪后 ,我国高校建设加速发展 ,校 园环境景观设计如火如
荼 。水体 ,作为高校环境景观设计 中重要的造景元素之一 ,不 同于 其他环境景观设计 中的水体艺术 ,有 其 自身的特点和需 求种 类。人 的天然亲水性 、水体艺术 自身的美感 以及水体所具有 的其他造景元 素所不可 比拟 的功能作 用 ,都使 其成 为校园环境景观设计 中不可或
校园景观水体设计与水质保障

校园景观水体水质管理维护的经验与教训
经验
教训
•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 注重设计与管理结合
• 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
• 提高环保意识
• 提高水质监测与评估能力
• 坚持可持续发展
05
校园景观水体设计与水质保障的未来展望
校园景观水体设计的发展趋势与创新
发展趋势
创新方向
• 生态友好
• 新型设计理念
• 人文关怀
• 可持续发展,创新管理
02
措施
•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 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
• 提高水质监测与评估能力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设计理念:简约大方,注重功能
• 设计理念:寓教于乐,安全环保
• 设计内容:湖泊治理,绿化带建
• 设计内容:喷泉设计,水处理系
• 设计内容:水池造型,安全防护
设,亲水平台
统,绿化种植
设施,水质处理
• 设计效果:提高水质,美化校园
• 设计效果:丰富校园景观,提高
• 设计效果:激发学生兴趣,提高
环境,提升校园品质
• 新型材料应用
• 可持续发展
• 智能化管理技术
校园景观水体水质保障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突破领域
• 污水处理与回用
• 生态修复与保护
• 人工湿地技术
创新方向
• 污水处理技术优化
• 水质保持技术提升
• 水质改善技术突破
校园景观水体设计与水质保障的
可持续发展策略
01
策略
• 生态优先,保护水源
• 人文关怀,优化设计
校园景观水体设计与水质保障
01
大学校园滨水景观设计的文化性与生态性——以扬州大学新校区西河道景观设计为例

至今 已经走 过 _1 0 r 0 多年的历程 。 在滨河绿地 上布 西河道水 系绿带在新校 区的校 园文化建设和生 态保 变迁 , 置展示扬州大学 校史的文化墙 , 向人们展示扬州大学 的百 护 中, 部具有 十分重要的地位 。 首先 , 西河 道及其周边绿 地大大 改善 了校 同环境 、 净化 r 气、 空 调节 了小气候 , 增 年校史 ,使广大师生更加 地 了解母 校 ,增加 扬大的凝聚
视 觉 艺 术 设 计 研 究
新 视 觉 艺 术
2 1 . 0O 6
大 学 校 园滨水 景 观 设 计 的 文 化 性 与 生态 性
一 一
以 扬 州 大 学 新 校 区 西 河 道 景 观 设 计 为 例
侯 长 志
( j 艺术 学院设计 系,江 苏 扬 州 2 0 ) 扬卅 大学 5 9 2 0
扬州大学 。 张謇雕塑广场让师生在此缅怀张謇先生的光辉
作者简介 :侯长志 (9 4 ) 1 8 - ,男 扬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教师。
[7 4]
视觉艺术设计研究
新视觉艺术
2 1 . 006
业 绩, 学习张謇 先生 的爱 国主义情操和献 身教育的创新精
神。
[ 摘 要 ]本 文 以扬 州大 学新 校 区西河 道 景观 设计 为 剜 ,对 大学校 园滨 水景 观设 计 的 文化 性 与生 态性 进 行 了分 析和 研 究 希 望 能 对 大 学校 园 滨 水 景观 的设 计 实 践起 到 一 定 的 借 鉴 意义 和 参 考 价 值 。
[ 键 词 ] 园 景 观 ; 化 , 态 关 校 文 生
() 3 张窨雕塑广场
三 规 划 目标
中国近代著名实业 家 、教 育家张 謇先生是扬州大学
校园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的规划与探讨

一、引言“水者,地之血气,山水相依,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媚”。
水作为一个流动的风景已成为当代校园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景观元素。
水体在校园初建时水面基本保持清澈见底,但是随着水系的蒸腾作用以及受污水体的排入使得水体自净能力丧失,水体再一旦因为缺乏必要的动力以及适当的管理措施势必将给校园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所以,确立具有环境保护意义的水体生态修复规划是当前校园水环境规划的迫切需要,无论对当今的校区建设和将来校园的长期发展都具有长久和深远的意义。
在校园景观水体修复中应充分围绕构建合理的水体生态系统进行,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将池塘、河道、驳岸等整体布局,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校园。
二、校园概况该校园校区占地200余公顷(3000亩),位于浦口区珠江镇的东侧,依山傍水,前临母亲河——滚滚长江,北倚国家级森林公园——青青老山,东靠珍珠泉风景区,东南与市区隔江相望,现在入住学生达到1.1万余人。
校园内植被良好,品种多样,水生态基本保持平衡;流动的水体和标志性水景等已经成为校园的景观游览区,校园中心道路两侧的跌宕水体及其延伸的水环境空间是享受校园文化风情的重要行为场所,自然宁静的水体坡岸则是衬托和扩展这些场所的最佳环境要素。
但随着近年来江浦校区人口的密度和活动频率的增大,出现部分水体水质下降,自净能力变差等现象,校园景观水体修复迫在眉睫。
三、校园水环境存在问题1、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在校园内,主要是随着初期雨水夹带冲击物以及水生生物残骸在水体池底的不断沉降淤积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使水体生物量的种群种类数量发生改变,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
大量死亡的水生生物沉积到湖底,被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溶解氧含量急剧降低,水质恶化,以致影响到鱼类的生存,大大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
一旦水体的高等水生植物遭到破坏,水体浮游藻类将大量繁殖、水质浑浊、散发藻腥异味、间歇发生藻华,失去水体功能。
2、水体滞流水体滞流是浮游藻类恶性繁殖的原因之一。
浅谈我国高校校园水景设计

当今 时代 ,人们 对居 住 环境 的 景观 设计 已不 再 仅仅 考虑 实 用 功 能 ,而 是融 入 了审 美 、环 保 、生 态平 衡 等多 方 面的 诉求 。 水 体 作 为 自然环 境 的一 部分 ,越来 越 多地 被 应用 于现 代 环境 设 计 中 ,依 水 而居 不仅 仅 是历 史 上 的一种 居 住形 式 ,也 成 了现 代 都 市人 装 点人 居 环境 的 必要 选 择 。其 中高 校作 为 培养 人 才的 重 要 基地 。又担 负着传 承 文化 的 使命 ,它 的环境 设 计 更是 不可 小 觑 。越 来 越 多 的高 校在 其新 园区 的设 计 中运 用 了水景 景 观 ,如 何 更好 地 在现 代 环 境设 计 中弓 入 水景 设计 ,值 得 我 们深 入进 行 I 研究。 水 自古便 是 与 人的 生活 相亲 近 的一 种 自然 资源 ,所 谓 “ 逐 水 而 居 ,因水 而兴 ” ,古代 文 明 发源 地往 往 依水 诞 生 。我 国古 代 文 化先 贤 也往 往 对其 进行 赞 美 。老 子 的 “ 善 若 水 ” ,用 水 上 之 德来 比拟 天下 的道 理 。 《 语 》中也说 “ 论 智者 乐 水 ”。 围绕 着 水 文化 ,更是 形 成 了一 门 “ 水学 ” ,被 广泛 地 应用 于后 人 风 的生 产 劳作 、建 筑 选址 中。今 天 我们 可 以通 过科 学 角度 进行 解 读 ,从 中发 现古 人 归纳 出来 的经 验学 说 的价 值 。 中国古 代建 筑 艺 术 的代 表 之 __ _ 园林 也和 水 有着 直 接的 关 系 ,理水 是 整个 园林 设计 中的 关键 步骤 ,好 的园 林建 筑 更能 通过 水 来体 现 它 的 灵性 与生 命 力 。 那 么 ,为什 么 要在 校 园设计 中融入 水 景 呢? 第一 、水 能 有 效改 善人 的 居 住环 境 。 它能起 到 降 温 、增湿 、减 尘 、隔 噪 等的 作 用 ,水环 境产 生 的 负氧 离子 能 改善 人 的健 康环 境 :第二 、水 具 有 良好的 美学 效 应 。不 同 的 自然环 能 引起 人 的愉 悦 心情 。在 不 同光 线 、风 力等 的作 用 下 ,再 加上 自然地 理环 境 的 影响 ,水 可 以呈 现 出喷 泉 、 瀑布 、溪流 、跌水 等 的景 观 ,丰 富 人的 生活 :第三 、 水还 具 有 文化 意 义 。水 是生 命 之 源 ,人的 生 命诞 生和 延 续都 离 不开 水 , 这给 人 带来 一种 与 生俱 来的 亲 水性 。 首 先 ,高校 环 境 建设 需要 遵 循如 下 原则 :一 是要 传承 历 史 文 化 ,高校 担 负 着教 书 育人 的百 年 大计 ,崇 尚历 史文 化 的价 值 不 能被 丢弃 。 二是 协 调统 一 的原 则 ,校 园是 一 个相 对封 闭的 小 系 统 ,它要 有 一个 整体 的生 态空 间 。三 是 以人 为本 的 原则 ,人
校园水体改造景观营造浅析——以桂林某高校水景改造为例

改造前对原有水体现状进行基础数据调查,主要 包括地形地貌、现有植物群落、人文设施的调查 (图 1)。依据调查情况在改造前提出“突出主题文化精神、 彰显绿色生态情怀”的理念,期望营造突出校园主题特
基金项目:桂林理工大学科研启动费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高波(1983-),男,硕士,工程师,从事园林景观规划及园 林植物应用研究。 通信作者:张杏锋( 1982-) ,女,博士,副教授,从事生态学研究。
觼訊訑訛
色、绿色生态、景观观赏性、休闲游憩于一体的湖岸休 闲绿地。 2.1 突出主题特色
校园水体景观以其突出的景观特色、良好的景观 效果和丰富的文化韵味诠释着学校的内涵,增加了校 园的人文气息,体现着一种主题文化精神。水体改造实 践要力求营造校园主题特色,使其成为高校校园环境 的标志性景观。 2.2 绿色生态型水景
通过叠石营造功能性极强的驳岸和护坡,不仅能 满足功能和造景的需要,还能使环境更显自然、美观[4]。 叠石驳岸的景观营造重点在于选用自然形态的山石, 通过对峙交错的形式、转折起伏的变化,错落有致的布 置景石,提高叠山置石的层次感、景观感和艺术感[5]。无 石不成景,通过水体景观叠石驳岸再现自然景观,建设 生态型叠石驳岸是本案景观营造的特色(图 2)。在水 陆之间形成自然的过渡,并与湖岸周围的景物相得益 彰,在满足整个景观亲水性的同时兼顾生态功能。水与 石,一动一静;叠山置石,伴以植物,实现水体、山石与 植物的遥相呼应,美不胜收。在叠砌石块过程中因地制 宜、适地适景地种植一些亲水植物,例如披散性灌木或 垂叶植物,加强水陆呼应,增加水面的幽深感觉。景石 和植物组合还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提高 假山叠石水景驳岸的生态功能、彰显生机与活力。 3.3 雕花护栏
浅析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的水体景观

】 学生提供 了更加优越和舒适的学 习与生活环境 。
浙校 区规 划 充分 综 合 考 虑 了建 设 的 目标 、 能 、 途 , 功 用 利
现代 的手法与科学 的技术手段 ,使校 园内到处 充斥着 的气息。在原有地形地貌基础上的校区设计 , 体现现 代
一
校 园 水 体 与 植 物
6 一 6
校 园依 水 景 观
人类 社 会 的 进步 给 现 代社 会 文 明提 出 了许 多新 的 要 求 , 环境 优 美 是 实 现 现 代 文 明 的重 要 标 志 之 一 。作 为现 代 文 明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一学 校 ,其 环 境 的优 美程 度
也成 为现代学校文 明的重要标志。沈 阳建筑大学历经
sns la nd d f ie m or p i t n io m e . i e e ce r a e n t i e u n he e vr n ntThs h sc ri d n t e a lsson t Ca pu o he y ng a are o h nay i he m s fS n a h u Unie st o ne a a d c pe n o d rt nd r v ri y fi n rw veln s a ,i r e o u e 一 ; h a a s a n r go lpa ni ia o e t ew velnd c pei e ina ln ngv tl l . r Ke o d: a a sa e yw r W velnd c p Ec l y Envr nm e oog io nt
维普资讯
摘 要 :水 体 景观 在景 观 设 计 中 已成 为 一 个 不 可 或 缺 的
,
它 具有 灵 活 、 于 因借等 特 点 。水体 景观 在 环 境 中能 起 巧
高校校园水体景观生态设计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

学研探索104摘要:在生态理念的指导下,为创建生态校园水体景观。
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为研究对象,对其水景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校园水景生态优化的设计方法。
并以南林东潭生态改造为例,旨在指导类似校园水景的生态设计。
关键词:生态 生态设计 水体景观 改造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9-0104-02Abstract: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ecological concept , to create an ecological campus water landscape. Taking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waterscape and discusses the design method of campus waterscape ecological optimization. Taking the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Nanlin Dongtan as an example , it aims to guide the ecological design similar to the campus waterscape.Keywords:Ecology Ecological design Water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design 引言对高校本身而言,水资源是校园日常运营的重要部分,是至关重要的生活资源。
从景观角度看,水景优化是提升校园生态环境的首要措施。
此外,水景是一个结合了生态和艺术的景观,是最具活力和动态的景观。
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品质,优质的校园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氛围息息相关,因此校园水体景观的生态改造具有重要地位。
高校校园水体景观规划设计及评价体系的研究以福州大学旗山校区水体景观为例可编辑

高校校园水体景观规划设计及评价体系的研究以福州大学旗山校区水体景观为例分类号:TU986.2单位代码 :10389密级:学号: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高校校园水体景观规划设计及评价体系研究-- 以福州大学旗山校区水体景观为例学科门类: 农学一级学科名称: 园艺学二级学科名称: 花卉与景观园艺研究方向: 景观园艺规划设计研究生: 庄惠银指导教师: 吴少华教授完成时间: 二零一三年四月Category Code:TU986.2 University Code:10389Secret Degree:Student Number:Thesis for Master’s Degree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Studies on Waterscap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Taking waterscape in Qishan campus of FuzhouUniversity as exampleDiscipline:AgronomyFirst Rank Discipline:Horticulture Second Rank Discipline:Flowers and Landscape HorticultureResearch Field: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Postgraduate: Zhuang HuiyinDirector: Prof. Wu ShaohuaSubmitted Time:April,2013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 (毕业) 论文, 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并且是自己撰写的。
尽我所知 , 除了文中作了标注和致谢中已作了答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与我一同对本研究做出贡献的同志, 都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如被查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应有的责任。
校园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校园滨水景观设计方案作为学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水景观的设计与规划对于提升校园美化和人文氛围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校园滨水景观的设计方案进行论述,以期为学校的滨水景观打造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1. 建设目标校园滨水景观的建设目标应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点,提供一个与自然相融合的环境,创造宜人的休闲和学习空间。
同时,通过滨水景观的打造,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 景观规划校园滨水景观的设计应考虑到水体的位置和周边环境,充分利用水体的特点,结合校园的布局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实用性的景观空间。
2.1 水体布局校园滨水景观的设计可以考虑建造人工湖或人工溪流,使之与周围的建筑和植被相互呼应。
水体的规模可根据实际条件决定,既要满足美观性,又要具备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2.2 绿化和植被校园滨水景观的绿化和植被应选择适宜的品种,以打造出具有丰富层次感的景观效果。
可以选择一些喜湿的植物种类,如荷花、莲藕等,增加湖泊或溪流的观赏价值。
同时,在滨水景观周边设置花坛和草坪,为师生提供休憩和活动的场所。
3. 功能设置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和教职工的需求,校园滨水景观的功能设置应符合实际情况,并兼顾多样化的需求。
3.1 健身路径沿着滨水景观设置步道或人行道,供师生进行慢跑、散步、骑行等活动。
路径两旁可以安放凉亭、休闲座椅,提供休憩的空间,让人们更好地享受自然环境带来的愉悦。
3.2 教学区域校园滨水景观可以规划一些供户外教学使用的区域,为师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便利。
例如,在湖边设置露天教室,为师生提供更加开放自由的学习场所。
4.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校园滨水景观的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4.1 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雨水和循环利用废水,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可以设置雨水收集设施以及生态池等,将废水处理后再利用于景观灌溉等方面。
4.2 生态环境保护在滨水景观的规划和设计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浅析大学校园水景空间的五感设计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观音湖景观为例

浅析大学校园水景空间的五感设计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观音湖景观为例胡 欣,王文婷,张彩霞,卢 婷,徐 磊,赵文华,刘 洋,郑诚乐(福建农林大学 园艺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摘 要:景观的五感设计是一种全方位体验设计理念。
它体现出人性化的景观设计,对于校园水景空间的设计具有指导性意义。
文章结合五感设计理论,通过调查福建农林大学观音湖的景观要素,分析它们在五感设计中的体现与不足,并提出优化改造的建议。
关键词:五感设计;校园水景空间;人性化设计;观音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办学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校环境趋于复杂,营造人性化的校园景观环境是当下高校环境建设的主题。
校园水景空间建设是高校环境建设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营造出人性化的校园水景空间来满足师生对学习环境和生活品质的高要求,已成为设计者迫切关注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站在“五感设计”理论的角度,从人的五感出发,分析校园水景空间景观要素在视觉景观、听觉景观、嗅觉景观、味觉景观、触觉景观中的一些体现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校园水景空间景观的优化建议,为以后校园景观的优化提供参考借鉴。
1 五感设计的内涵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人通过眼、耳、鼻、舌、身从周围景观空间中获得五官感受,从而对四周环境有一个立体而综合的感知感受。
将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感受都考虑到景观的规划设计中去,以提高对景观感官体验的舒适度,即景观的五感设计[1]。
五感设计最先应用于国外的感官公园,它是以为视力障碍者提供感官强化和感官刺激而设计的专类公园。
后来因为普通民众对景观要求的提升,设计师们将“五感设计”理论运用到景观设计中。
这种基于人体五感知觉体验,结合景观要素的形体、色彩和质感来设计的五感景观能够提升景观品质,营造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景观环境。
景观的五感设计包括视觉景观设计、听觉景观设计、嗅觉景观设计、味觉景观设计和触觉景观设计。
视觉景观首先包括点、线、面、体等景观元素,各元素在二维、三维层面上的变化、结合,创造出丰富的景观空间;视觉景观中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色彩,不同的景观材质、植物的季节变化,均可以丰富景观的色彩,丰富景观的视觉观感;此外,不同空间的组合、特殊空间的营造,也是视觉景观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2]。
高校校园水景设计理念及方法浅析

规划与设计gui hua yu she ji96高校校园水景设计理念及方法浅析◎张豪 高小迪摘要: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对于校园景观的建设都有着别具风范的特色,各不相同可又显得校园内生机勃勃。
对于高校的校园景观布局建设都大致相同。
有园林、草坪、树林、绿化带、垂直绿化、湖泊等构建要素。
各个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建筑风格对其景观布局和选材又各有千秋。
下问将对高校水景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案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校校园;水景建设;建设理念;建设方法在高校的校园中水景建设是校园景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水源于自然,动则波涛汹涌、静则不生波澜而校园中的水应当是后者。
在景观建设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也水景周围有助于学生感受自然防空心灵。
在当代高校的建设中,景观建设的重要性以及远超过了教学建筑的重要性。
一个优良自然的学校环境不但有利于学生增添的对学校的亲和力更有利于增添校园的魅力。
而水景元素更是校园景观你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高校校园中的水景建设既要向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先进优良治水理念学习同时又要结合本校自身风格和兼职体系进行建设,从而发展出适合高校自身具有校园特色的水景观景形式,进而为学校师生创造更为良好的学生生活环境。
一、水景设计对高校校园的作用有利于创建校园特色、营造生态环境、创建人文校园。
有利于创建林园背景、校园纽带、校园焦点、调节校园气候。
中国最美校园:江西师范大学。
利用靠近的水源包围校园,引水入校,通过学校一系列手段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小生态系统。
在校园内有多种动物存在。
校园水景区域饲养梅花鹿、黑天鹅等等动物。
充分体现了校园的生态化和人文校园的实际体现。
其次在平静的湖面四周铺上草坪,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抱着手中的书记躺在草坪上面向着荡漾微波的湖面细细品读着手中的书籍,时不时听到鸟儿的鸣啼,看着水中植物的倒影,看远方的水天一线。
映照着校园中人与景营造出的和谐生态环境。
再者水景建设还有利于对校园的气候进行调节,营造出一个小的校园气候。
大学校园水体景观设计浅析

I Ke y wo r d s 】 wa t e r l nd a s c a p e , d e s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c a mp u s
引 言
近 年 来 ,随 着 国家 经 济 与 文 化 建 设 事 业 的快 速
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建设也取得 了长足进步 。大 学 校园不仅强化 了对师生素质 的软 实力培养 ,对优美 校园环境的建设也提 出了更 高要 求。 良好 的校 园环 境对 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潜移默化 的塑造其 良好品质具有非常积极 的作用 。水作为重要 的造 园 要素 ,在国 内很多学校校 园环境 营造 与构 建中均 得 到 了广泛的应用 ,水体景观设计 已成为 一项重要 的 研究内容。 大学校园水体 景观设计概述 无论形式大小 ,水体都可 以表现为 景观 ,而且 表 达 的 形 式 也 非 常 丰 富和 多样 化 。 校 园水 体 景观 的 设 置 依 赖 于 水 的 特 性 ,水 的 可塑 性 较 强 ,从 功 能 和 动势的角度可 以进行不 同的划分 。大学校 园水体 景 观从形式上可 以分为静态 水体和 动态水体 ,其中动 态水体又可 以进一步细化 为流水 、落水及 喷泉三 种 类型 。如北大 的未 名湖属 于静态水体,郑 州大 学新 校区水体景观设计则属于动静结合 。此外 ,落水 景 观因其动态变化 、视觉新 奇,喷泉景观 因其形式多 样、造 型新奇 ,也在校 园水体 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 。 目前 ,很多校 园在水体景观设计时也会 选择动静结合 的方式 ,并 不会仅仅 局限于 某种单 一 的形 式 , 方 法 手 段 日益 丰 富 。 二 、 大学校园水体景观的设计思路 大学校 园作 为城市文化环境的窗 口,具有浓厚 的人文气息 。其 多坐落于 风景优 美区域,依山傍 水
沈阳建筑大学中央水系景观生态性研究

沈阳建筑大学中央水系景观生态性研究【摘要】: 本文以沈阳建筑大学中央水系为例,在生态观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背景下,重点研究城市水景设计过程中的生态性问题以及如何创造一个平衡、优美、舒适的水体空间,以希为以后城市水体景观的建设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生态净化可持续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现状介绍沈阳建筑大学中央水系长300米、宽60米、面积为 1.7 万平方米,水系中间有两座亲水桥,将水系分成三个区域,水系的北部端点是龙潭广场(一般的广场大多是平面构成,这里的广场则是立体的:由大小不同、形状不同、方向不同的实墙分割了横向空间,由长短不同、高低不同的跌落台阶分割了竖向空间,构成了丰富的空间和错落的音符,站在长廊的三层可以欣赏池底“龙”字的风采,而站在方形的亲水平台上又可以欣赏水坝水瀑的流淌和激荡);南部端点为体育中心;西侧是依山傍水的图书馆和建筑博物馆;东侧是微型自然保护区。
中央水系是校园的景观轴。
自然生长的数万条鱼在湖中游荡,夏天可以垂钓,冬天则是冰场。
水系、长廊、建筑构成了一处和谐的校园景观。
2.中央水系生态性研究水景设计需要用许多心思,注重生态性、人文思想的水景设计能营造出一个自然的、生动的水体景观,并能长期保持清澈秀美,给人们创造一个平衡、优美、舒适的水体空间;反之,水景的设计缺乏生态性,则必然会对自然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等,尤其是在北方城市普遍缺少水资源的情况下。
沈阳建筑大学中央水系的设计注重生态性研究,无论是大到水资源的利用上还是小到两侧照明的处理上都遵循着生态原则,使之成为校园蓝色的“肺”。
2.1生态调节水景有小气候的调节功能,小溪、人工湖、各种喷泉都有降尘净化空气及调节湿度的作用。
尤其是它能明显增加环境中的负氧离子浓度, 使人感到心情舒畅, 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中央水景充分发挥生态调节功能, 在设计中充分运用生态学原理,充分利用生物―生态的自动修复性,取得最佳的调节气候、有益健康的效果,由于中央水系在调节小气候方面的显著作用,使之成为夏天傍晚学生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校园水体景观设计

目录引言 (1)1我国校园滨水区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 (2)1.1校园滨水休闲区景观规划的现状 (2)1.2 校园滨水休闲区景观规划的发展趋势 (2)1.3校园滨水休闲区规划的原则 (3)1.3.1整体性原则 (3)1.3.2生态性原则 (3)1.3.3文化性原则 (3)2 项目概况 (4)2.1区域分析 (4)2.1.1自然地理条件 (4)2.1.2基地区位分析 (4)2.2现状分析 (4)3设计理念与原则 (5)3.1设计理念 (5)3.2设计原则 (5)3.2.1因地制宜原则 (5)3.2.2生态性原则 (5)3.2.3经济性原则 (5)3.2.4整体性原则 (5)4方案规划设计 (6)4.1校园滨水休闲区规划的方法 (6)4.1.1一个中心 (6)4.1.2两条景观绿带轴线和一条景观蓝带 (6)4.2方案规划构思 (6)4.3功能分区 (6)4.3.1中心休闲区 (6)4.3.2河道景观区 (6)4.3.3坡地景观区 (7)4.3.4生态林廊观赏区 (7)4.3.5廊架休闲区 (7)4.4道路系统分析 (7)4.4.1道路铺装分析 (7)4.4.2道路交通分析 (7)4.5植物种植分析 (8)4.5.1植物配置原则 (8)4.5.2水边植物配置 (8)4.5.3坡地植物配置 (8)4.5.4入口处植物配置 (8)结语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2)附图 (13)附图:临沂大学校园学海湖南侧滨水景观设计套图 (13)引言随着校园景观建设的热潮,校园景观设计更加的重要。
校园区的规划和设计不能简单的规划某一个地块而是应该注重整体的校园景观的整体性。
校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场所,校园设计的环境形象不同于商业区、居住区。
校园区不仅是我们接受知识熏陶而且是我们陶冶性情全面发展的生活环境。
这样的特殊性使得校园景区设计更趋向于自由、安静、和谐。
校园的景观规划注重内外空间的协调性和相融性,强调景观的功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校园水体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园无水不兴,园无水不旺,校园景观也是如此。
本文综合了不同高校校
园对于景观水体设计的不同方法,对景观水体设计的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进
行综合调查了解,以得到未来对于景观水体设计将如何发展的方案。
关键词:校园;景观水体;设计
一.校园水体景观设计概述
水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作为校园对水体景观更有其独特的需求,不仅仅是因为“水得地而流,地得水而柔”的经典景观论述,也因为校园的文化本身就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校园里常用的各类与水文化相关的名言警句无疑也昭示着高校校园与水文化之间的各种文
化传承和迭代,表明了校园是一个崇尚水文化的地方。
1.1高校校园水体景观的常用形式
世界各国的高校建设通常都有较长的建设周期,而校园景观的建设通常相对从属与校园基
础设施建设和校舍建设,故而其水景的建设更是与各种历史背景和现状条件相关度较大,也决
定着校园水景里有的是结合现状的自然水景,有些是后续建设中新建的人工为主的水景。
高校
水景从平面形式上讲通常分为斑块状水景和线性水景。
而斑块状水景又分为:大面积镜面水景
如湖泊、池塘等,点状镜面水景如泉池、喷泉、水井等。
线性水景通常有河道、护城河、溪流、水渠等。
因场地的限制和文化的引导,香港是典型的山地城市,城市建设中保留了较多的山地
公园、郊野公园,建设用地相对紧张且很多高校都建在闹市区,校园内水景观多为喷泉,甚至
于还有很多结合广场空间的一些小型旱喷场地,且水面都相对较小而且有相当一部分都很好的
利用了场地的高差关系。
从空间或者竖向上讲,校园水景通常还分为平面水景和空间水景。
空间水景即为立体水景,通常结合建筑、竖向高差、雕塑等其他要素统筹设计,包含瀑布、水帘、跌水、喷泉、水雕塑等。
1.2校园水体景观功能
校园水景观的功能可以丰富校园景观的空间层次,为师生、访客、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好的
交流、学习的场所,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和精神的一种展示和传达。
二.校园水体景观设计原则
2.1生态性原则
高校是一个带给学生知识和教化的地方,尤其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认知和感
受的知识的地方。
生态的景观设计才是真正的人性化设计,对于校园水体景观更是如此。
如中
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南湖校区就在校园景观的建设中在建设初期结合其文澜楼等校舍建设保留了
周边原有的水渠以及水渠边的垂柳、水杉、池杉等现状条件,进行驳岸改造和水系清淤,并留
足了两侧岸边的滩涂地和草甸,通过湖北菖蒲、牡荆、雨久花、旱伞草、千屈菜、鄂州美人蕉、宜昌红蓼等乡土水生植物的大量种植,营造一系列能给河流中的鱼虾蟹和青蛙等带来藏匿、休憩、产卵的空间,最终使得河道景观成为了校园景观的一道绿色的名片。
2.2展现校园文化的原则
高校校园的水景观与城市或者郊野的水景观有很大的不同,城市的水景观的观赏有很大的
时间限制,通常只有在休息日才会有较多的市民和参与者,但是校园水景观几乎具有全时性,
所以其窗口和文化展示作用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且高校水景还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播特性,甚至
于具备学术交流、国事交流等的特性,因此文化特性突出。
校园水景的设计应从审美及校园文
化角度出发,以彰显大学文化内涵为主体内容,充分尊重校园的历史文脉。
三.高校水体景观的营造方法
3.1高校水景驳岸护坡空间设计
在选定校园水景观的立意、布局、形式之后,就应该系统的分析和选取水景护坡的设计手法。
驳岸护坡是校园水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不仅是因为其实景观效果是否得以完美呈现
的基础,也是水景观中涉及水安全的重要内容,水景驳岸护坡的结构形式、空间风格一定层面
上决定了起建造手法。
驳岸分为规则式驳岸、自然式驳岸和混合式驳岸三种,设计中应结合场
地现状情况、建设成本、建设周期的进行综合取舍,通常大型的水体景观多采用自然式驳岸。
自然式驳岸的设计应充分利用场地现有的要素并结合现场条件,应是一个体系化的设计过程,驳岸的平面形式应尽可能的结合现状水体的形态和水流的方向,随曲就势,能够更好的勾
勒出景观空间的边界。
在驳岸的空间形式上多采用树林-灌木-草坡(草甸)-滩涂-浅水-深水等
多个层次的驳岸层级关系,避免采用单一的直立式驳岸。
在平面视域较大,空间特别开阔的区
域可采用缓坡入水的形式,使得空间简洁明快,能给人带来深刻的空间感受。
对于空间相对局
促的水景,或是为营造独具历史文化特色的水景观的,也可以较多的使用叠石假山的形式建造
驳岸,在假山驳岸的设计建设中应以参考假山叠石的原则为主,尽量做到叠石的石群、石峰都
有很好的呼应关系,做到“顾盼生情”。
3.2校园水体景观的亲水性设计
水景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她本身就寄托了人类对于水的一种特殊的感情。
校园水景观的设
计因为有更多的参观、交流、学习等各种情感的需求,更加需要有亲水景观。
高校水景的亲水
设计分自然式和规则式,自然式的水景观的亲水设计多采用缓坡入水、滩涂地、木栈道、木栈桥、浮桥、汀步、景石等方式亲水,其中缓坡、滩涂等亲水空间的设计更多采用相对开敞的设
计手法,偶有采用林下缓坡的设计手法的。
亲水空间的设计也应适度的考虑游客在其中看与被
看的视线关系,缓坡和滩涂地更多的考虑有相对全方位的120度以上的开放式视角关系,同时
应在合适的区域设置一定的视线遮挡,避免景点本身变得一览无余,木栈道和木栈桥等亲水景
观的设计通常在全路段或至少部分核心路段做到360度的观赏角度,以确保视线的通透。
在亲
水性的设计上还应考虑亲水区域与常水位的高差关系,通常在0.3米到0.5米之间可以取得较
好的亲水效果。
3.3植物配置设计
水善利万物,可以给校园环境带来生机和活力。
校园水景植物的设计应结合水面大小、水
体高差等进行设计,小水面如需种植荷花、睡莲等宜采用缸植以避免荷花的大规模扩散导致水
面面积的急剧缩小从而造成空间的逼仄,校园水景的植物配合还应该尽可能多的考虑生态属性,应采用近自然的种植方式并尽可能采用近自然抚育的手法,通过校园水景观的营造为校园生态
环境中的小昆虫、小动物、鸟类等提供一些亲切舒适的活动空间,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校园水景设计中,应更多考虑水景的动静、大小、高低的结合,辅以植物配置的多样化,丰富校园环境。
水体形式本就千变万化,且通常又与其他景观要素配合,使得水景空间更加多变。
同样,植物景观也比较灵活多变,故而水景与植景的搭配设计应该做到因地制宜、因材设计,尽可能的同校园文化场地特色很好的结合。
校园水景的植物景观设计应着重在生态和文化上推敲。
在湖水最为清澈的位置,设置“镜湖”景点等。
通过这样的设计、命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大学校园的水景设计,同时能够吸引
更多学生、教师的目光,实现水景设计的目的,并将水生植物合理地应用其中。
四.小结
我们讲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高校校园也是最好的展现文化自信的场所,而校园水景则是
校园景观的灵魂和核心,一方面传承校园文化精神、营造良好的文化气息,另一方面又是交流
和学习的绝好场所。
希望有更多的学者专家能潜心校园水景的研究,总结出古今中外的经典校
园水景设计手法,并与时俱进的与我们当前和海绵城市、城市“双修”等结合,展示高校景观的
新风貌。
参考文献
[1]岳丹.大学校园水景分析与比较—以福建师范大学与福州大学新校区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2(01)
[2]常俊丽,汪辉.大学校园景观[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10
[3]袁雪琴.我国园林水景的相关文化[J].现代园艺,2012(6)
[4]张建平.生态校园水环境系统的生态规划探析[J].地下水,2013(3).
作者简介:李丽媛(1982-),女,河北宣化人,武汉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博士毕业,讲师,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研究方向:景观策划与设计;
周妍(1996.08-),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武汉科技大学,研究方向:环
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