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免疫学与疫苗学12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免疫基础知识PPT课件

免疫基础知识ppt课件
• 免疫系统概述 • 免疫细胞 • 抗原和抗体 • 免疫应答 • 免疫疾病与疫苗
01
免疫系统概述
免疫系统定义
01
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复杂的 网络系统,由各种免疫细胞、组 织和器官组成,负责抵御外来病 原体入侵和维持内环境稳定。
02
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和清除外来抗 原,产生免疫应答,以维持机体 的健康。
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
B细胞分化与增殖
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 胞,并分泌特异性抗体,胞
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部分T细胞和B细胞会转化为记忆T 细胞和记忆B细胞,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能够快速增殖分化 为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应答。
免疫持久性
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存活时间较长,能够在体内长期存 在,维持较长时间的免疫记忆,从而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 能够迅速产生免疫应答。
构等。
抗体
抗体是机体免疫系统针对抗原产 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物,通常
为蛋白质。
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等 体液中,能够与相应的抗原发生 特异性结合,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抗体的结构、功能和产生机制在 不同的免疫反应中有所不同,但 它们通常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
如可变区和恒定区等。
抗原-抗体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是指抗原和抗体 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免疫系统组成
01
02
03
04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 胞和免疫分子三部分组成。
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 巴结、脾等,是免疫细胞产生 、发育、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 细胞、树突状细胞等,负责执
行免疫应答的各种功能。
免疫分子包括抗体、补体、细 胞因子等,参与免疫应答和炎
• 免疫系统概述 • 免疫细胞 • 抗原和抗体 • 免疫应答 • 免疫疾病与疫苗
01
免疫系统概述
免疫系统定义
01
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复杂的 网络系统,由各种免疫细胞、组 织和器官组成,负责抵御外来病 原体入侵和维持内环境稳定。
02
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和清除外来抗 原,产生免疫应答,以维持机体 的健康。
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
B细胞分化与增殖
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 胞,并分泌特异性抗体,胞
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部分T细胞和B细胞会转化为记忆T 细胞和记忆B细胞,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能够快速增殖分化 为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应答。
免疫持久性
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存活时间较长,能够在体内长期存 在,维持较长时间的免疫记忆,从而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 能够迅速产生免疫应答。
构等。
抗体
抗体是机体免疫系统针对抗原产 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物,通常
为蛋白质。
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等 体液中,能够与相应的抗原发生 特异性结合,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抗体的结构、功能和产生机制在 不同的免疫反应中有所不同,但 它们通常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
如可变区和恒定区等。
抗原-抗体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是指抗原和抗体 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免疫系统组成
01
02
03
04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 胞和免疫分子三部分组成。
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 巴结、脾等,是免疫细胞产生 、发育、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 细胞、树突状细胞等,负责执
行免疫应答的各种功能。
免疫分子包括抗体、补体、细 胞因子等,参与免疫应答和炎
疫苗综合知识PPT课件

天然基因缺失活疫苗(Bartha—k61株等) 人工基因缺失活疫苗(HB-98株等)
第46页/共49页
常用猪伪狂犬病疫苗种类
天然基因缺失活疫苗 ➢B a r t h a k 6 1 株 ( 缺 失 g E 及 g I 基 因 ) ➢BUK株(缺失gE基因)。 人工基因缺失活疫苗 ➢TK+gG双基因缺失活疫苗 ➢TK+gE双基因缺失活疫苗 ➢TK+gG+gE三基因缺失活疫苗 ➢TK+gG gE+gI四基因缺失活疫苗 ➢T K + … … 多 基 因 缺 失第活47页疫/共苗49页等 。
➢健康状况
第31页/共49页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
➢消毒 注射部位不用消毒。 免疫活疫苗期间不能对猪舍消毒。
➢药物和激素 病毒活疫苗:不加抗病毒药物(病毒唑) 细菌活疫苗:不加抗生素(广谱) 激素:性激素、地塞米松、肾上腺皮质激素 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第:32氯页/共霉49页素、氟苯尼考及某些磺
免疫程序的制定
第37页/共49页
猪瘟疫苗特点
脾淋苗(猪瘟兔化弱毒成兔脾、淋活疫苗) 特点 ➢ 抗体产生快,免疫滴度高 ➢ 批间差异小、稳定性好 ➢ 含丰富的免疫因子,可短时期内控制疫情 ➢ 免疫期相对较短 ➢ 生产成本高,纯度有限(兔子有限)
第38页/共49页
猪瘟疫苗特点
ST传代细胞苗
特点
➢无外源病原污染
➢抗原含量高
第7页/共49页
灭活疫苗
优点 ➢易于制备,成本低 ➢稳定性高,疫苗安全性高 ➢易于保存,储存及运输方便 ➢易于制备多价疫苗 缺点 ➢抗体产生慢,免疫力维持时间短,需要多次重复接种 ➢主要诱发体液免疫,不能产生细胞免疫或黏膜免疫应
答 ➢接种剂量较大,不良反应多,易应激
第46页/共49页
常用猪伪狂犬病疫苗种类
天然基因缺失活疫苗 ➢B a r t h a k 6 1 株 ( 缺 失 g E 及 g I 基 因 ) ➢BUK株(缺失gE基因)。 人工基因缺失活疫苗 ➢TK+gG双基因缺失活疫苗 ➢TK+gE双基因缺失活疫苗 ➢TK+gG+gE三基因缺失活疫苗 ➢TK+gG gE+gI四基因缺失活疫苗 ➢T K + … … 多 基 因 缺 失第活47页疫/共苗49页等 。
➢健康状况
第31页/共49页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
➢消毒 注射部位不用消毒。 免疫活疫苗期间不能对猪舍消毒。
➢药物和激素 病毒活疫苗:不加抗病毒药物(病毒唑) 细菌活疫苗:不加抗生素(广谱) 激素:性激素、地塞米松、肾上腺皮质激素 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第:32氯页/共霉49页素、氟苯尼考及某些磺
免疫程序的制定
第37页/共49页
猪瘟疫苗特点
脾淋苗(猪瘟兔化弱毒成兔脾、淋活疫苗) 特点 ➢ 抗体产生快,免疫滴度高 ➢ 批间差异小、稳定性好 ➢ 含丰富的免疫因子,可短时期内控制疫情 ➢ 免疫期相对较短 ➢ 生产成本高,纯度有限(兔子有限)
第38页/共49页
猪瘟疫苗特点
ST传代细胞苗
特点
➢无外源病原污染
➢抗原含量高
第7页/共49页
灭活疫苗
优点 ➢易于制备,成本低 ➢稳定性高,疫苗安全性高 ➢易于保存,储存及运输方便 ➢易于制备多价疫苗 缺点 ➢抗体产生慢,免疫力维持时间短,需要多次重复接种 ➢主要诱发体液免疫,不能产生细胞免疫或黏膜免疫应
答 ➢接种剂量较大,不良反应多,易应激
《疫苗及其免疫接种》课件

计划内疫苗的接种程序通常按照年龄段进行划分,不同年龄段接种不同的疫苗,以保证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免疫保护。
计划外疫苗的种类和接种程序由家长自愿选择,可以根据宝宝的身体状况、疾病风险和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
常见的计划外疫苗包括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水痘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
计划外疫苗是指不在国家计划免疫范围内的疫苗,属于自费疫苗。
长期追踪研究
除了短期临床试验数据外,还需要对接种人群进行长期追踪研究,以评估疫苗在长期内的保护效果。
临床试验数据
疫苗的有效性主要通过临床试验数据进行评估,包括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等,以比较接种疫苗的人群与未接种人群在特定疾病上的发病率差异。
群体免疫效果
疫苗的有效性还体现在群体免疫效果的评估上,即当足够多的人群接种疫苗后,能够显著降低特定疾病的发病率和传播。
疫苗接种的策略与政策
WHO推荐的疫苗接种策略包括扩大疫苗可及性、实施免疫规划、监测疫苗接种效果等,旨在降低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世界卫生组织(WHO)疫苗接种策略
UNICEF通过与各国政府和卫生部门合作,推动疫苗接种普及,确保所有儿童都能获得必要的疫苗接种服务。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疫苗接种策略
简介疫苗种类与接种程序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疫苗接种的策略与政策疫苗的未来展望
疫苗简介
总结词:疫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最早的天然免疫到人工免疫,再到现代的基因工程疫苗,疫苗的研发和应用不断取得突破。
总结词:疫苗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方式。详细描述:机体的免疫系统是防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屏障,它能够识别和清除外来抗原物质,保护机体健康。天然免疫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差异较小,主要包括皮肤、黏膜等屏障以及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的作用。获得性免疫则是机体在接触特定抗原物质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具有个体差异大、针对性强的特点。疫苗作为一种特异性抗原物质,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在再次接触相同病原体时快速、有效地进行防御和清除,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计划外疫苗的种类和接种程序由家长自愿选择,可以根据宝宝的身体状况、疾病风险和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
常见的计划外疫苗包括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水痘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
计划外疫苗是指不在国家计划免疫范围内的疫苗,属于自费疫苗。
长期追踪研究
除了短期临床试验数据外,还需要对接种人群进行长期追踪研究,以评估疫苗在长期内的保护效果。
临床试验数据
疫苗的有效性主要通过临床试验数据进行评估,包括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等,以比较接种疫苗的人群与未接种人群在特定疾病上的发病率差异。
群体免疫效果
疫苗的有效性还体现在群体免疫效果的评估上,即当足够多的人群接种疫苗后,能够显著降低特定疾病的发病率和传播。
疫苗接种的策略与政策
WHO推荐的疫苗接种策略包括扩大疫苗可及性、实施免疫规划、监测疫苗接种效果等,旨在降低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世界卫生组织(WHO)疫苗接种策略
UNICEF通过与各国政府和卫生部门合作,推动疫苗接种普及,确保所有儿童都能获得必要的疫苗接种服务。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疫苗接种策略
简介疫苗种类与接种程序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疫苗接种的策略与政策疫苗的未来展望
疫苗简介
总结词:疫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最早的天然免疫到人工免疫,再到现代的基因工程疫苗,疫苗的研发和应用不断取得突破。
总结词:疫苗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方式。详细描述:机体的免疫系统是防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屏障,它能够识别和清除外来抗原物质,保护机体健康。天然免疫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差异较小,主要包括皮肤、黏膜等屏障以及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的作用。获得性免疫则是机体在接触特定抗原物质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具有个体差异大、针对性强的特点。疫苗作为一种特异性抗原物质,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在再次接触相同病原体时快速、有效地进行防御和清除,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疫苗和免疫学基础理论ppt课件

运输
首剂灭活疫苗接种后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性免
体内循环抗体以及其他干扰病原微生物在 疫,需多次接种,并要进行加强免疫
体内繁殖的因素,都可引起疫苗免疫减弱 一般只能通过注射方式(通常为肌内注射)接
缺点 者 产生免疫效果维持时间短,通常不产生细胞免
(如HIV感染)或正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病人 疫
不同种类疫苗产生免疫应答特点
• 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 卡介苗,麻腮风疫苗,水痘疫苗…
• 减毒活疫苗是由毒力减弱的病原体构成,模拟了人在感染 痊愈后诱发的保护性免疫
由于减毒活疫苗能在淋巴结中复制,故接种剂量小; 疫苗能被APC吞噬,迁移到多个淋巴组织,引起是多部位T或B细胞
• 特异性免疫,也称获得性免疫,适应性免疫等
体液免疫-B细胞,Th细胞和抗体参与 细胞免疫—T细胞参与 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高度特异性和免疫记忆
非特异性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的基 础,特异性免疫所产生的免疫物 质又能增强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基本概念
• 主动免疫: 通过主动免疫接种,机体获得了针对某种抗原的免疫能力的过 程,一旦获得,会持久存在-疫苗接种
活化增值,故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并不重要,如肌肉和皮下注射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原性相同; 卡介苗在注射部位局部和远端淋巴结中都会复制,不仅在注射部 位产生迟发炎症反应,也能引起远处局部引流淋巴结反应。
减毒活疫苗免疫原性强
• 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类毒素疫苗、多糖疫苗和多糖结合疫苗,灭活 疫苗主要在接种位点激活固有免疫,不能复制,疫苗引起的免疫激活有 限,故需要多次接种。
• 用疫苗诱导适应性免疫,预防疾病的核心是诱导机体形成 持久的、有免疫记忆的特异性和保护性免疫,以防御相同 病原微生物的再次感染。
免疫疫苗学

获得性免疫涉及以下几种细胞类型及其功能: • B-细胞: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 • T-细胞:有多种类型的T-细胞,每种细胞具有多种功能。例如,辅助T-细胞帮助或协调免疫应 答中的其他细胞,如辅助B 细胞产生抗体;细胞毒T-细胞杀死感染的病原体细胞。 • 吞噬细胞:(抗原递呈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状突细胞)吞噬抗原和已有的小肽片段使之形成一 种辅助T-细胞能够识别的形式。 【获得性免疫原理】 免疫原性 免疫原性是对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反应的一种能力。 抗原
5 内部培训材料
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接触病原微生物或抗原后形成的免疫力。是对病原体或抗原产生的 特异性反应,该反应可在机体再次接触感染微生物时起保护作用。被分为主动免疫与被动 免疫。 获得性免疫反应有四项基本特征: 特异性:对识别的病原体或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封闭能力。该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 疫(抗体产生)和(或)细胞介导的免疫(例如:T-细胞应答)。
免疫学
通过本章学习,我们将能回答: 人体有哪些免疫器官? 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有什么区别? 抗原和抗体有什么区别? 获得性免疫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什么是二次应答?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群体免疫? 免疫学是阐明机体的防御机制和免疫应答不良后果的学科,涉及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构成对 抗感染的防御体系的免疫系统器官和组织有骨髓、胸腺、淋巴结和脾脏。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 免疫细胞: T、B淋巴细胞,有免疫记忆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K细胞、NK细胞 免疫分子,包括抗体、细胞因子、补体
骨髓干细胞 在胸腺成熟 在骨髓成熟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9 内部培训材料
淋巴细胞克隆扩增 不成熟淋巴池 (每个都不同)
免疫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l 同一种疫苗第三次接种,机体应答水平会更高一些, 第四次接种仍可再高一些,往后第五、第六次接种,如 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就不能再无限提高。
l 在禽病免疫实践中,如何应用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 的原理安排免疫程序,要根据各个传染病的具体特点分 别讨论。
免疫基础知识
3333
l (3)免疫应答注意事项: 第一,活病毒疫苗与活 菌苗首次接种后,必须间隔一定时间,等抗体已上升到 顶峰并已开始下降,才能再次接种。如果间隔的时间太 短,抗体和长寿记忆细胞还没有产生或产生的数量还很 少,此时进行第二次接种就不能正常实现再次应答,而 且会干扰初次应答,造成紊乱。第二次接种后也要间隔 一定时间才能接种第三次。
l 真菌和衣原体所能引起的家禽疾病发生较少,
不能进行人工免疫。 免疫基础知识
2828
五、抗原与抗体
l
(一) 抗原
l 是指进入动物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 性免疫球蛋白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其发生特
异性反应的物质,也就是说具有抗原性的物质称 抗原。
l 自然界的抗原很多,诸如病毒、细菌、细菌 毒素、血清蛋白等都是抗原。凡抗原必须具备两
免疫基础知识 1414
猪的免疫器官示意图
免疫基础知识
1515
免疫系统 (一)、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 是淋巴细胞和其它免疫细胞发 生、分化、成熟、定居和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 答的场所
细胞: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切有机体(除病毒外) 都由细胞组成,是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是遗传的基本结构 单位,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3)接种途径(也是指接种的方法,如肉鸡的首免滴鼻点眼, 原因在于雏鸡幼时整体的抗体水平很好,但机体的首要门户, 呼吸系统受机体和环境原因此时是比较此脆弱的 ,新城疫首次 滴鼻点眼免疫,会直接作用于保护呼吸系统)
禽类基础免疫学与疫苗学PPT课件

IgA能抑制细菌,吸咐到粘膜表层,产生溶菌作用
2020/8/4
Veronica LEONG/Intervet HK Ltd.
9
禽类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胸腺 法氏囊
T细胞 B细胞
二次周边淋巴系统
脾
T+B细胞
哈氏腺
T细胞
盲肠扁桃体 T细胞
肠淋巴
T细胞
血液
T+B细胞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
+
+
+++
+
+
+
➢器械消毒
• 疫苗接种用注射器、针头、镊子、滴管、稀释用的瓶 子要事先清洗,并用沸水煮15~30min消毒,切不可 用消毒药消毒
• 一个注射器和针头注射一定数量禽只后,一定要换用 新的,如果有疫情发生,宜一只禽只用一个针头
2020/8/4
Veronica LEONG/Intervet HK Ltd.
Veronica LEONG/Intervet HK Ltd.
28
点眼/滴鼻免疫
常犯毛病
责任心不强 疫苗保存不当 操作不当 (漏免、剂量不准) (伤眼、过量、甩掉)
如何避免以上毛病
要培训有很强的责任心 正确保存、使用 加强操作前培训 监督和考核 最重要是保证免疫质量 免疫前后检测抗体水平变化
2020/8/4
11
疫苗接种技术
• 正确的疫苗接种技术
➢ 确保免疫程序获得一致、成功的保护力 ➢ 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 操作不当
➢ 免疫失败,导致灾难性后果
2020/8/4
Veronica LEONG/Intervet HK Ltd.
免疫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编辑版ppt
32
五 免疫性疾病
Ⅰ型超敏反应
①由 IgE 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性 粒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引起局部 或全身反应;②发生快,消退快; ③常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几乎 不发生严重组织损伤;④具有明显 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编辑版ppt
33
五 免疫性疾病
Ⅰ型超敏反应类型
药物过敏性休克 ➢ 全身过敏性反应 血清过敏性休克
➢ 溶菌和细胞溶解作用 ➢ 调理吞噬作用 ➢ 免疫粘附作用 ➢ 炎症介质作用
编辑版ppt
26
四 免疫分子
补体激活三条途径
编辑版ppt
27
四 免疫分子
3. 细胞因子:
免疫细胞分泌的一大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或小分子蛋白质的总称。 ➢ 白介素:白细胞产生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 ➢ 干扰素:干扰病毒复制 ➢ 生长因子: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 ➢ 趋化因子家族:对多种细胞有不同趋化作用 ➢ 肿瘤坏死因子:调节免疫应答、杀伤靶细胞、诱导细胞凋亡 ➢ 集落刺激因子: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分化、增殖
编辑版ppt
45
THANK YOU.
谢谢
编辑版ppt
46
2.外周免疫器官: B细胞成熟及免疫应答的发生部位 脾脏 淋巴结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编辑版ppt
7
二 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
• 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发生场所 • 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 体液免疫应答的场所
编辑版ppt
8
二 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
• 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 分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 自身免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编辑版ppt
22
四 免疫分子
医学免疫学全套PPT课件

一、异物性
1.抗原与自身成分相异(异种物质、异体 物质)
2.未与宿主胚胎期免疫细胞接触过的自身 物质。(隔绝的自身成分和修饰的自身 成分)
二、理化状态
(一)化学性质 天然抗原多为大分子有机物。一般蛋白
质是良好的抗原。 多糖及多肽也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二)分子量大小
要求分子量一般在10.0kD以上。 (三)化学结构的复杂性
TD-Ag + TI-Ag
三、半抗原-载体效应
半抗原+蛋白质载体
人工复合抗原 免疫 动物
产生针对半 抗原的抗体
产生针对载体 蛋白的抗体
在免疫应答中,B细胞识别半抗原,T细胞 识别载体表位。并以此将T、B细胞连接起 来,共同发挥效应。
抗原
四、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1.含有不同化学基团的复合抗原只能与相 应抗体特异性结合。
3.作用特点
(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TI-Ag)
三、依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 1. 外源性抗原
2. 内源性抗原
三、其他分类方法 1.根据抗原组成不同分 蛋白质抗原、脂蛋白抗原等 2.根据抗原性质分 全抗原、半抗原 3.根据抗原获得方式分 天然抗原、人工抗原和合成抗原等
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表面受体 TCR
BCR
MHC分子 必需
无需
表位性质 主要是线性短肽 天然多肽,多糖
表位大小 8-12个aa (CD8+Tc) 5-15个aa,核苷酸
12-17个aa(CD4+ Th) 或5-7个单糖
表位类型 线性表位
构象和线性表位
表位位置 抗原分子任意部位 抗原分子表面
1.抗原与自身成分相异(异种物质、异体 物质)
2.未与宿主胚胎期免疫细胞接触过的自身 物质。(隔绝的自身成分和修饰的自身 成分)
二、理化状态
(一)化学性质 天然抗原多为大分子有机物。一般蛋白
质是良好的抗原。 多糖及多肽也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二)分子量大小
要求分子量一般在10.0kD以上。 (三)化学结构的复杂性
TD-Ag + TI-Ag
三、半抗原-载体效应
半抗原+蛋白质载体
人工复合抗原 免疫 动物
产生针对半 抗原的抗体
产生针对载体 蛋白的抗体
在免疫应答中,B细胞识别半抗原,T细胞 识别载体表位。并以此将T、B细胞连接起 来,共同发挥效应。
抗原
四、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1.含有不同化学基团的复合抗原只能与相 应抗体特异性结合。
3.作用特点
(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TI-Ag)
三、依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 1. 外源性抗原
2. 内源性抗原
三、其他分类方法 1.根据抗原组成不同分 蛋白质抗原、脂蛋白抗原等 2.根据抗原性质分 全抗原、半抗原 3.根据抗原获得方式分 天然抗原、人工抗原和合成抗原等
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表面受体 TCR
BCR
MHC分子 必需
无需
表位性质 主要是线性短肽 天然多肽,多糖
表位大小 8-12个aa (CD8+Tc) 5-15个aa,核苷酸
12-17个aa(CD4+ Th) 或5-7个单糖
表位类型 线性表位
构象和线性表位
表位位置 抗原分子任意部位 抗原分子表面
疫苗及免疫程序课件-PPT

免疫程序的制定
制定免疫程序的职能在国家级和省级。(卫生 部确定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种类,报国务 院批准后予以公布。省级卫生厅确定增加免疫 规划疫苗种类,经省政府批准后公布,并报国 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免疫程序的调整
在某个人群已经普遍得到免疫时,或某种传 染病的流行规律改变和已经消灭时,疾病谱变 化,新疫苗的研制成功等。
活疫苗一般接种一次即可产生比较理想 的免疫效果。
接种间隔
2次或以上接种要有一定间隔时间,间隔长短影 响免疫效果 长间隔比短间隔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好。 但过长会推迟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时间,增加暴 露的机会。 应间隔适当。 间隔过长中断者,不需重新开始或增加次数 间隔过短,超前的一次(包括起始提前)不应 作为程序中的一次,应认为无效接种。
免疫缺陷者,应视为“绝对禁忌症”
麻疹疫苗复种可使用含麻疹疫苗成份的其它联合 针次不足,影响免疫效果
操作中忽略疫苗本身特性,如酒精未干接种麻疹或出针时用酒精棉球压针眼处,脊灰疫苗用热水送服等
疫苗,如麻风、麻腮风联合疫苗。 乙肝第1剂在生后24小时内,第2剂在第1剂后1个月,第3剂在第1剂后6个月(5~8月龄)。
亚单位疫苗(组分疫苗)
提取或合成细菌或病毒外壳的特殊蛋白 结构,即抗原决定族制成的疫苗。如流脑、
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
亚单位疫苗含几种主要表面蛋白,消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许 多无关抗原决定族和粗制或半提纯制剂诱发的 抗体,从而减少疫苗副反应和疫苗引起的相关 疾病。
不足:免疫原性低,需与佐剂合用。
合成疫苗和核酸疫苗
免疫程序制定依据
疫苗生物学特性和免疫效果 要考虑疫苗的免疫原性、反应性、产生理想免疫 应答的针次、间隔时间、免疫效果和免疫持久性、 几种疫苗同时接种的反应性 机体免疫系统发育的完善程度及母体胎传抗体的 消失时间等。 实施的条件 疫苗生产供应能力、接种后的成本—效益、群众 的承受能力,以及实施的具体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