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全套 P P T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课件
原体进行识别、杀伤和清除。
免疫应答的调节
免疫调节的机制
免疫调节是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稳定的重要机制,主要包括对免疫 细胞的调节、对免疫分子的调节以及对炎症反应的调节等。
免疫调节的意义
免疫调节对于防止免疫功能过强或过弱导致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如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等。
影响免疫调节的因素
影响免疫调节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理因素等,这些 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肿瘤免疫治疗
1 2 3
治疗方法
利用免疫系统的特性,通过激活和增强机体的免 疫反应来攻击肿瘤细胞,包括肿瘤疫苗、免疫检 查点抑制剂等治疗方法。
临床应用
肿瘤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肺癌、肾癌等多种实 体瘤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肿瘤治疗提 供了新的选择。
研究进展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不断 涌现出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更 多希望。
。
自身免疫性疾病
疾病类型
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等,这些疾 病是由于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所致。
诊断与治疗
通过检测相关抗体和细胞因子等指标,确诊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采 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免疫抑制治疗等手段控制疾病进展。
预防与控制
加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该类疾病的认知和预防 意识,同时加强相关研究,为治疗和控制提供更多有效手段。
医学免疫学的重要性
疾病预防和治疗
医学免疫学在预防和治疗传染病、自 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疾病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为开发新型疫苗、免疫疗 法和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公共卫生
生命科学研究
医学免疫学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促进了基 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细胞生物学等 领域的发展。
医学免疫学全套完整版PPT课件
医学免疫学全套完整版PPT 课件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免疫学概述 • 抗原与抗体 • 固有免疫系统 • 适应性免疫系统 • 免疫应答调节与异常 • 免疫学应用与展望
2
01
免疫学概述
2024/1/30
3
免疫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2024/1/30
免疫学定义
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的识别、应答 及排除的科学。
细胞因子在适应性免疫中作用
03
参与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及效应功能的调节,对固有免
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均有重要作用。
19
05
免疫应答调节与异常
2024/1/30
20
免疫应答调节机制
2024/1/30
固有免疫应答的调节
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启动固有免疫应答,并 通过正反馈机制放大应答。
旁路途径
又称替代途径,由微生物或外援异物直接激活, 不依赖于抗体。
凝集素途径
通过识别病原体表面的甘露糖等糖类分子而激活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早期阶段。
2024/1/30
14
补体系统激活途径和效应
溶解作用
直接溶解某些细菌和病毒感染的 细胞。
免疫调节作用
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调节和激 活。
01
02
调理作用
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和 清除。
03
04
炎症介质作用
参与炎症反应,吸引和激活炎症 细胞。
2024/1/30
15
04
适应性免疫系统
2024/1/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6
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免疫学概述 • 抗原与抗体 • 固有免疫系统 • 适应性免疫系统 • 免疫应答调节与异常 • 免疫学应用与展望
2
01
免疫学概述
2024/1/30
3
免疫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2024/1/30
免疫学定义
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的识别、应答 及排除的科学。
细胞因子在适应性免疫中作用
03
参与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及效应功能的调节,对固有免
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均有重要作用。
19
05
免疫应答调节与异常
2024/1/30
20
免疫应答调节机制
2024/1/30
固有免疫应答的调节
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启动固有免疫应答,并 通过正反馈机制放大应答。
旁路途径
又称替代途径,由微生物或外援异物直接激活, 不依赖于抗体。
凝集素途径
通过识别病原体表面的甘露糖等糖类分子而激活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早期阶段。
2024/1/30
14
补体系统激活途径和效应
溶解作用
直接溶解某些细菌和病毒感染的 细胞。
免疫调节作用
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调节和激 活。
01
02
调理作用
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和 清除。
03
04
炎症介质作用
参与炎症反应,吸引和激活炎症 细胞。
2024/1/30
15
04
适应性免疫系统
2024/1/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6
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
医学免疫学PP课件
组织
01
脾脏
02
淋巴结
03
输入淋巴管
04
输出淋巴管
05
胸导管
06
HEV
07
淋巴细胞再循环模式图
第三章 抗 原
壹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01
抗原特异性
02
抗原的种类及其医学意义
03
抗原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04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05
主要内容
具备以上两种特性者
免疫原性 lmmunogenicity
淋巴结结构
01
初级淋巴滤泡
次级淋巴滤泡(生发中心)
03
胸腺依赖区 福皮质区
髓索
05
髓窦
HEV
07
输入淋巴管
输出淋巴管
09
浅皮质区
淋 巴 结 (lymph node) 功 能 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部位 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过滤作用:针对来自淋巴液中抗原
脾 脏 (spleen) 结 构 功 能 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部位 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 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滤过作用,针对来自血液中抗原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的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免疫应答的类型与机制、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的病理过程及其机制以及免疫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的学科。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一、免疫系统及其功能
1.免疫器官或组织
Activated cells
识别病原:共有物质,脂多糖或多糖 应答时间:几分钟~几十小时 是否特异:否 是否有记忆效应:否 作用:第一线防御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与免疫相关的疾病和治疗
免疫系统的异常功能会导致一系列与免疫相关的疾病,如免疫缺陷病和自身 免疫病。治疗方法包括免疫调节药物和免疫治疗等。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系统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它们协同工作以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 和肿瘤的侵袭。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和消灭异常细胞,并维持身体的免疫平衡。
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种类
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分子包括抗 体、细胞因子和复合物等。它们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医学免疫学的定义,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细胞和免疫 分子的种类,免疫系统的机制和过程,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免疫系统的 调节和平衡,以及与免疫相关的疾病和治疗。
医学免疫学的定义和介绍
医学免疫学研究身体如何抵御病原体以及异常免疫反应的调节。它包括免疫 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
免疫系统的机制和过程
免疫系统通过抗原呈递和识别、淋巴细胞激活和增殖、以及免疫效应的发动来实现对抗病原体的防御。 免疫系统的机制复杂而精密。
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
免疫应答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具有专一性、记忆性和调节性等特点。 免疫应答能够应对不同的病原体和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机制进行调节和平衡,以保持免疫功能的稳定 性。免疫调节在预防自身免疫病和限制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医学免疫学全套课件
移植排斥反应的治 疗
介绍移植排斥反应的治疗策略及 常用药物等,如免疫抑制剂的使 用方法和副作用等。
THANK YOU.
脾脏
作为全身最大的免疫器官之一,参与机体 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和调节。
骨髓
是主要的造血器官,负责免疫细胞的产生 、分化和成熟。
淋巴结
作为全身主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参与机体 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
胸腺
是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重要场所。
免疫细胞的分类与功能
B细胞
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答 ,并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
单核/巨噬细胞
具有吞噬和清除病原体、参与 免疫调节等作用。
T细胞
作为主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参 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并具有调节免疫应答的作用。
NK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参与机体对肿 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 和调节。
树突状细胞
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参与机体 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和调 节。
免疫应答的过程及调节机制
03
抗原与抗体
抗原的种类与特点
完全抗原
既具有免疫原性又具有免疫反 应性的物质,通常为大分子有 机物和蛋白质(如细菌、病毒
、异体蛋白质等)。
半抗原
只有免疫反应性的小分子物质( 如青霉素、磺胺等)。
结合抗原
为可溶性蛋白抗原与载体结合后形 成的抗原。
抗体的结构与功能
抗体分子的结构
抗体分子是由4条肽链组成,其中2条较长称为重链(H),2条较短称为轻链(L )。重链与轻链之间由二硫键连接。
自身抗体检测
通过检测自身抗体水平,反映机体自身免 疫应答状态。
HLA分型检测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HLA等位基因进行 分型,为临床器官移植配型提供依据。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T细胞表面主要CD抗原
参与T细胞识别、粘附和活化 (1)CD2分子(E受体): LFA-2 存在外周T细胞和胸腺细胞表面粘附分子 能结合SRBC,,配体为CD58(LFA-3) 介导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的相互作用 协同刺激分子受体,诱导T细胞活化
(2)CD3分子: 分布于外周成熟T细胞和胸腺细胞 CD3分子由、、、、五种链组成 与TCR形成TCR-CD3复合受体分子, 传递抗原信号
Ⅳ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免疫学的开创期(经验期):16-17世纪 中国医生发明了用人痘苗预防天花 传统(经典)免疫学时期 :18-20世纪初 牛痘苗的发明(Jenner)、减毒疫苗的发明(Pasteur)、抗毒素的发现(Behring)、原始的细胞免疫学说(Metchnikoff)、原始的体液免疫学说(Ehrlich)、补体的发现(Bordet)、血清学方法的建立、抗体生成理论的提出
Ⅳ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近代免疫学时期(20世纪中期) 特异性细胞免疫的存在、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抗体生成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的阐明 现代免疫学时期(60年代至今) 胸腺的免疫功能、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T细胞亚类的发现、MHC限制性的发现、免疫网络学说的提出、抗体多样性的遗传控制、T细胞抗原受体的证明、细胞因子研究进展、免疫学技术的发展(杂交瘤技术、T细胞克隆技术的建立、转基因技术、分子杂交技术)
二 脾脏
1 结构和细胞组成 被膜 脾实质: 白髓 动脉周围淋巴鞘 淋巴小结 生发中心 B细胞(胸腺非依赖区) 红髓 脾索 脾窦 巨噬细胞和血细胞 边缘区(移行区):红髓和白髓交界处,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
2 淋巴结的主要功能
1 过滤淋巴液: 杀伤病原微生物,清除异物,从而 起到净化淋巴液, 防止病原体扩散 2 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场所 3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主要场所:淋巴结的淋巴细胞 输出淋巴管 胸导管 血液 毛细 血管后高内皮小静脉(High endothelial venule, HEV) 淋巴结
参与T细胞识别、粘附和活化 (1)CD2分子(E受体): LFA-2 存在外周T细胞和胸腺细胞表面粘附分子 能结合SRBC,,配体为CD58(LFA-3) 介导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的相互作用 协同刺激分子受体,诱导T细胞活化
(2)CD3分子: 分布于外周成熟T细胞和胸腺细胞 CD3分子由、、、、五种链组成 与TCR形成TCR-CD3复合受体分子, 传递抗原信号
Ⅳ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免疫学的开创期(经验期):16-17世纪 中国医生发明了用人痘苗预防天花 传统(经典)免疫学时期 :18-20世纪初 牛痘苗的发明(Jenner)、减毒疫苗的发明(Pasteur)、抗毒素的发现(Behring)、原始的细胞免疫学说(Metchnikoff)、原始的体液免疫学说(Ehrlich)、补体的发现(Bordet)、血清学方法的建立、抗体生成理论的提出
Ⅳ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近代免疫学时期(20世纪中期) 特异性细胞免疫的存在、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抗体生成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的阐明 现代免疫学时期(60年代至今) 胸腺的免疫功能、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T细胞亚类的发现、MHC限制性的发现、免疫网络学说的提出、抗体多样性的遗传控制、T细胞抗原受体的证明、细胞因子研究进展、免疫学技术的发展(杂交瘤技术、T细胞克隆技术的建立、转基因技术、分子杂交技术)
二 脾脏
1 结构和细胞组成 被膜 脾实质: 白髓 动脉周围淋巴鞘 淋巴小结 生发中心 B细胞(胸腺非依赖区) 红髓 脾索 脾窦 巨噬细胞和血细胞 边缘区(移行区):红髓和白髓交界处,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
2 淋巴结的主要功能
1 过滤淋巴液: 杀伤病原微生物,清除异物,从而 起到净化淋巴液, 防止病原体扩散 2 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场所 3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主要场所:淋巴结的淋巴细胞 输出淋巴管 胸导管 血液 毛细 血管后高内皮小静脉(High endothelial venule, HEV) 淋巴结
医学免疫学课件ppt标准版
细胞因子的产生与作用
活化的T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如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 子(TNF)等,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 。
B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01
B细胞的活化与增殖
B细胞通过其表面的B细胞受体(BCR)识别并结合抗原,进而被活化并
开始增殖。
02
抗体的产生与作用
活化的B细胞可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抗体可结合并
自身免疫病治疗策略
免疫抑制治疗
通过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 等药物,抑制免疫系统的异常应答,从而减轻炎 症和组织损伤。
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利用生物 技术生产的单克隆抗体、细胞因子等生物制剂, 精准地干预免疫系统的异常应答,为自身免疫病 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记忆
通过记忆T细胞、记忆B细胞的长期 存活及快速应答能力,实现对相同 病原体的长期免疫保护。
05
免疫耐受与自身免疫病
免疫耐受形成原因及机制
原因
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系统对抗原的特异性无应答或低应答状态 ,其形成原因包括抗原性质、抗原剂量、免疫细胞发育阶段 等。
机制
免疫耐受的形成涉及多个机制,包括克隆清除、克隆无能、 免疫忽视等。这些机制共同作用,确保免疫系统在正常情况 下不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
清除病原体及其产物。
03
免疫记忆的形成
部分活化的B细胞可分化为记忆B细胞,长期存活于体内,当再次遇到
相同抗原时,可迅速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产生高效、持久的免疫应答
。
适应性免疫应答调节机制
免疫耐受
通过克隆清除、克隆失能、克隆 忽视等机制,避免对自身抗原的
《医学免疫学完整课件》
免疫应答的类型
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种,同 样重要。
免疫系统的细胞和分子
深入了解免疫系统的构成单元和相关分子。
白细胞
免疫反应的核心,包括巨噬 细胞、树突状细胞、T和B淋 巴细胞等。
抗原和抗体
抗原是免疫系统识别敌人的 信号,抗体是机体针对抗原 的特异性防御分子。
细胞因子
介导和调节免疫反应,包括 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 坏死因子等。
免疫系统对感染的应对和对策
认识机体对感染病原体的不同应答,以及防范和治疗感染疾病的措施。
1
病毒感染
2
依靠天然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
多种手段,限制病毒在机体中繁殖扩散。
3
细菌感染
免疫系统通过抗菌肽、无细胞免疫等手 段,第一时间抵御入侵的细菌。
真菌感染
免疫系统依靠调节性T细胞和嗜酸性粒 细胞等机制,抵御真菌入侵引起的感染。
《医学免疫学完整课件》
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如何识别、排斥外来有害物质和保护自身免受感染和损 伤的学科。这是一门重要而又复杂的学问,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免疫学基础概述
了解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的发现历程及其作用。
免疫系统的职能
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病原体的入侵 及体内异常细胞的生长。
免疫系统的组成
包括淋巴和免疫细胞、器官和组 织、血清和免疫分子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重建治 疗等ຫໍສະໝຸດ 免疫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展望免疫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并提出个人建议。
创新研究
未来免疫学的进展将会与科技 和医学的创新密切相关,如基 因编辑、干细胞技术等。
关注公众健康
免疫学家应更加关注全民健康, 开展公益性研究,注重人的生 命安全和健康基本权益。
医学免疫学部分PPT课件
(三)免疫诊断
第二章 抗原
一、抗原(Antigen,Ag)
定义:指凡是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 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抗体 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应答 的物质。
二、抗原的两种基本特性
1.免疫原性(immunogenecity) :指抗原 分子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产生特异 性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的性质。
(二)抗原因素
组成
屏障结构:完整的皮肤,黏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吞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正常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补体、溶菌酶等
11
❖ 获得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个体在出生后,在环境中受抗原刺激后产生,
针对特定抗原,有特异性,有免疫记忆性, 反 应缓慢的免疫。 ❖ 包括: 细胞免疫(cellular immunity)
immune:免疫; 来自拉丁语 immunis (免税,免病)
immunity:免疫性,免疫力
机体的免疫力由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执行
3
免疫学(Immunology) 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结构及其免疫生 物学(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功能的学科。
❖ 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特异性免疫 (specific immunity)
❖ 主要由淋巴细胞(T cell,B cell)执行
10
❖ 两类免疫的特征区别:
固有免疫 innate immunity:
是个体出生时就具有的天然免疫,通过遗传 获得,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 的,其针对外来异物的范围广,不针对某个特定 的异物抗原,反应迅速。
第二章 抗原
一、抗原(Antigen,Ag)
定义:指凡是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 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抗体 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应答 的物质。
二、抗原的两种基本特性
1.免疫原性(immunogenecity) :指抗原 分子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产生特异 性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的性质。
(二)抗原因素
组成
屏障结构:完整的皮肤,黏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吞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正常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补体、溶菌酶等
11
❖ 获得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个体在出生后,在环境中受抗原刺激后产生,
针对特定抗原,有特异性,有免疫记忆性, 反 应缓慢的免疫。 ❖ 包括: 细胞免疫(cellular immunity)
immune:免疫; 来自拉丁语 immunis (免税,免病)
immunity:免疫性,免疫力
机体的免疫力由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执行
3
免疫学(Immunology) 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结构及其免疫生 物学(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功能的学科。
❖ 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特异性免疫 (specific immunity)
❖ 主要由淋巴细胞(T cell,B cell)执行
10
❖ 两类免疫的特征区别:
固有免疫 innate immunity:
是个体出生时就具有的天然免疫,通过遗传 获得,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 的,其针对外来异物的范围广,不针对某个特定 的异物抗原,反应迅速。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稻壳学院
医学免疫学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医学免疫学概述
02
医学免疫学的基本原理
03
医学免疫学的技术方法
04
医学免疫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05医学免疫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医学免疫学概述
医学免疫学的定义和内涵
医学免疫学的定义
医学免疫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医学免疫学的内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自身免疫性疾病 的定义和分类
自身免疫性疾病 的免疫学机制
针对自身免疫性 疾病的治疗策略
免疫学在临床医 学中的应用前景
肿瘤免疫学的原理和应用
肿瘤细胞的特征 肿瘤免疫学的基础 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法及应用 肿瘤免疫学的未来发展
移植免疫学的原理和应用
定义:将供者 的器官或组织 移植到受者体 内的跨物种生
物学反应
性疾病
联合治疗:结 合免疫细胞治 疗和基因治疗, 提高治疗效果
前景展望:免 疫细胞治疗和 基因治疗将成 为未来医学发 展的重要方向
免疫疗法在肿瘤和其他疾病治疗中的前景
肿瘤免疫治疗:利用免疫系统攻 击肿瘤细胞,提高患者生存率
疫苗研发:针对新型病毒和细菌 研发有效疫苗,预防疾病发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免疫应答的过程和类型
免疫应答过程:识别、活化、效应 免疫应答类型: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
03
医学免疫学的技术方法
免疫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技术
免疫细胞的分离 方法:密度梯度 离心法、流式细 胞术等
免疫细胞的培养 技术:贴壁培养 法、悬浮培养法 等
免疫细胞的体外 诱导分化:诱导 T细胞向Th1和 Th2方向分化、 诱导树突状细胞 向成熟状态分化 等
医学免疫学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医学免疫学概述
02
医学免疫学的基本原理
03
医学免疫学的技术方法
04
医学免疫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05医学免疫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医学免疫学概述
医学免疫学的定义和内涵
医学免疫学的定义
医学免疫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医学免疫学的内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自身免疫性疾病 的定义和分类
自身免疫性疾病 的免疫学机制
针对自身免疫性 疾病的治疗策略
免疫学在临床医 学中的应用前景
肿瘤免疫学的原理和应用
肿瘤细胞的特征 肿瘤免疫学的基础 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法及应用 肿瘤免疫学的未来发展
移植免疫学的原理和应用
定义:将供者 的器官或组织 移植到受者体 内的跨物种生
物学反应
性疾病
联合治疗:结 合免疫细胞治 疗和基因治疗, 提高治疗效果
前景展望:免 疫细胞治疗和 基因治疗将成 为未来医学发 展的重要方向
免疫疗法在肿瘤和其他疾病治疗中的前景
肿瘤免疫治疗:利用免疫系统攻 击肿瘤细胞,提高患者生存率
疫苗研发:针对新型病毒和细菌 研发有效疫苗,预防疾病发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免疫应答的过程和类型
免疫应答过程:识别、活化、效应 免疫应答类型: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
03
医学免疫学的技术方法
免疫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技术
免疫细胞的分离 方法:密度梯度 离心法、流式细 胞术等
免疫细胞的培养 技术:贴壁培养 法、悬浮培养法 等
免疫细胞的体外 诱导分化:诱导 T细胞向Th1和 Th2方向分化、 诱导树突状细胞 向成熟状态分化 等
免疫学全套PPT课件
详细描述
免疫学作为一门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早在古代 ,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免疫接种技术预防传染病。随着 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免疫系统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免疫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现代免疫学已经 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等领域,如疫苗的研 发、肿瘤免疫疗法和免疫细胞治疗等。同时,随着基因 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新兴学科的不断发展,免疫学的研 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化。
肿瘤免疫治疗方法
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细胞免疫治疗等。这 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6 免疫学研究展望
免疫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免疫学与生物信息学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免疫相关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 质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揭示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 和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
杀伤。
固有免疫分子
补体、激肽、溶菌酶等,参与病 原体的溶解和杀伤。
适应性免疫应答
抗原识别
T细胞和B细胞通过其受体识别特异性抗原。
细胞增殖与分化
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效应细胞。
产生免疫记忆
部分淋巴细胞成为记忆细胞,在再次接触相同抗 原时迅速增殖分化。
免疫应答的调节
自身调节
免疫系统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如抑制性受体等。
亲合力
抗体与抗原结合后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亲和力
抗体与抗原结合的强度和稳定性。
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
多个抗体分子与多个抗原分子结合形成网状 结构,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04 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防御机制
皮肤、黏膜等屏障结构,阻止病 原微生物侵入。
固有免疫细胞
免疫学(全套课件715P) ppt课件
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大类。
ppt课件
20
• 免疫应答的类型
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是与 生具有的。遇异己成分后,首先并迅速(96小时之 内)发挥防御作用的。没有记忆。
参与的成分有皮肤黏膜;吞噬细胞(巨噬细胞及粒 细胞)、NK细胞;血液及体液中存在的可溶性分 子,如IgM, 补体,细胞因子等。
● 耐受性 tolerance:对自身成份的不反应性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庄严宣告:全世界已 经消灭了“天花”。
ppt课件
6
最后一例 天花患者
阿 里 ·毛 ·马 林
那么,是什么 力量消灭了肆 虐几千年的病 魔?
----免疫
ppt课件
7
第一节 医学免疫学简介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
能的科学,其阐明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后发生免疫应答及 其清除抗原的规律,并探讨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病理过程 和疾病的机制,并用免疫方法进行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学 科。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Day 3
Day 5
ppt课件
Day 7
5
天花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 数千年来,难以计数的人因天花而丧生,无数 的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无数的城市和 乡村尸陈遍野,白骨如山。
今天,由天花造成的那个“千村薜荔人 遗尸,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了。
16
免疫活性分子:膜分子:抗原受体、 MHC分子、 CD分子及
黏附分子、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 可溶性分子:Ig分子、补体及细胞因子等
ppt课件
17
3.免疫功能:根据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的类型,免疫功 能概括为三类。
ppt课件
20
• 免疫应答的类型
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是与 生具有的。遇异己成分后,首先并迅速(96小时之 内)发挥防御作用的。没有记忆。
参与的成分有皮肤黏膜;吞噬细胞(巨噬细胞及粒 细胞)、NK细胞;血液及体液中存在的可溶性分 子,如IgM, 补体,细胞因子等。
● 耐受性 tolerance:对自身成份的不反应性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庄严宣告:全世界已 经消灭了“天花”。
ppt课件
6
最后一例 天花患者
阿 里 ·毛 ·马 林
那么,是什么 力量消灭了肆 虐几千年的病 魔?
----免疫
ppt课件
7
第一节 医学免疫学简介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
能的科学,其阐明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后发生免疫应答及 其清除抗原的规律,并探讨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病理过程 和疾病的机制,并用免疫方法进行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学 科。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Day 3
Day 5
ppt课件
Day 7
5
天花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 数千年来,难以计数的人因天花而丧生,无数 的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无数的城市和 乡村尸陈遍野,白骨如山。
今天,由天花造成的那个“千村薜荔人 遗尸,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了。
16
免疫活性分子:膜分子:抗原受体、 MHC分子、 CD分子及
黏附分子、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 可溶性分子:Ig分子、补体及细胞因子等
ppt课件
17
3.免疫功能:根据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的类型,免疫功 能概括为三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异性免疫。
2. 组成 (1)屏障结构 皮肤和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2)吞噬细胞 吞噬、分解生物大分子,杀灭病原体。 (3)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抗体、补体、溶菌酶等
(二)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1. 特征 (1)个体出生后,由于接触抗原而获得。 (2)针对性强(特异性强),也称特
(三)免疫遗传学的研究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基因座、表达产物、 功能。
(四)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检测(CD抗原)等。
第三节 免疫学发展近况及展望
近年医学免疫学发展的内容很多,结合 临床较为感兴趣的主要有
1.淋巴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发现 2.免疫突触的研究 3.免疫耐受的研究 4.危险信号假说 5.细胞凋亡的研究
基团(要含有大量的芳香族氨基酸)。 (四)物理状态 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其单体免疫原性强,
颗粒性抗原强于可溶性抗原。
(五)分子结构和易接近性
分子结构是指抗原分子中一些特殊化学 基团的立体构象。
一、异物性
1.抗原与自身成分相异(异种物质、异 体物质)
2.未与宿主胚胎期免疫细胞接触过的自 身物质。(隔绝的自身成分和修饰的自 身成分)
二、理化状态
(一)化学性质 天然抗原多为大分子有机物。一般蛋白
质是良好的抗原。 多糖及多肽也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二)分子量大小 要求分子量一般在10.0kD以上。 (三)化学结构的复杂性 必须有较复杂的化学组成和特殊的化学
异性免疫。
(3)有多样性、记忆性、耐受性和自 限性。
2. 组成 (1) 体液免疫 (2) 细胞免疫
B细胞介导 T细胞介导
四、医学免疫学分类
1. 基础免疫学
主要研究抗原物质、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应 答过程及免疫耐受、免疫调节、免疫效应、免 疫遗传等生理现象。
2. 临床免疫学
第二章 抗 原 (antigen,Ag)
第一节 1.概念 念
抗原的概
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免疫应答,并 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 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即抗原。
2. 特性
(1)免疫原性
(2)免疫反应性
免疫原性
机
体
抗原性 (免疫反应性)
抗体和致敏淋巴 细胞
3. 相关名词术语
半抗原 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
6.蛋白工程新技术 7.转基因动物和基因敲除动物模型的应
用 8.展望免疫学的发展
基础免疫学方面: 临床免疫学方面:
要求
掌握免疫的概念、免疫的三大功能 (包括异常情况)。
掌握免疫应答的类型、固有免疫和适 应免疫的比较(特征、组成)。
熟悉对免疫学作出巨大贡献的伟人及 了解免疫学发展史
1. 人工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研究
减毒疫苗(鸡霍乱杆菌、炭疽杆菌、狂
犬
病
毒
)
Pasteur
抗毒素血清(白喉杆菌外毒素、破伤风 杆菌外毒素)
2. 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
细胞学说:吞噬细胞发挥吞噬作用
体液学说:体液中产生了针对各种病原 微生物的相应抗体,并发现在试管中这 些抗体能与相应的病原微生物发生凝集、 沉淀等现象。
主要研究人体健康和临床疾病密切相关的各种 免疫现象,如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 疫病、肿瘤免疫和移植免疫等。
第二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根据所用的技术和方法,免疫学的发展历史可 分为三个时期:
一、免疫学的经验时期
1.用人痘苗接种预防天花。
2.接种牛痘苗预防天花。
J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ner
二、免疫学的兴盛时期
3. 免疫病理概念的形成
海葵触角的甘油提取液 狗 死亡 存活(少数)
(3~4周后注射1/20量)
立即死亡 (反常现象) 这种反常现象被称为“过敏反应”。
三、 近代免疫学时期
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
免疫细胞在分化成熟过程中,能随机地形 成 多 样 性 的 细 胞 克 隆 ( clone , 即 细 胞 系)。
每一克隆只表达同一特异性的抗原受体。
抗原进入机体后选择相应的细胞系与之结 合、活化,使之克隆扩增,并产生大量具 有相同特异性的抗体。
禁忌克隆:
胚胎期间接触
某种抗原
相应细胞系
细胞系被排除 或失去活性
致使机体失去针对这种抗原的反应性, 形成免疫耐受性 。
(一)免疫系统的研究
1. 外周淋巴细胞不是终末细胞,可以再循环; 可以母细胞化,可以成为记忆细胞。
2.T细胞可以分化为淋巴母细胞,完成细胞免 疫应答。
3.胸腺是中枢免疫器官,T细胞的成熟与其有 关。
4.T-B细胞协作才能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
5.胚胎期T细胞迅速增殖后又迅速凋亡,这也 许与自身免疫耐受有关。
(二)抗体的研究
产生抗体的细胞、抗体的活性、基本化学结构、 克隆出编码产生抗体的基因及T细胞抗原受体 的基因等。
一、免疫的含义
免疫的原意: 病
免税, 引伸为免除疾
免疫的传统概念:针对外来病原微生物 产生的抗感染防御能力。
现代免疫的概念:对“自己”或“非己” 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护体内环 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
二、免疫的功能
三、免疫的类型
(一)先天性免疫(固有性免疫) 1. 特征 (1)出生时即具有,遗传获得 (2)反应迅速,针对范围广,也称非
分子物质。如药物、多糖、类脂等。
载体 赋予半抗原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分
子,即为载体。
半抗原 结合 某些蛋白质 原)
抗原(完全抗
载体(Carrier,C) :大分子,Pro.等 半抗原(Hapten,H): H1、H2、H3 …… 完全抗原(Ag) = C + nH
第二节 影响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 因素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
免疫学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免疫学(Immunology):
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有害生物 及其成分的应答过程及机制的科学;
是研究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耐受,防止自 身免疫病发生的科学;
是研究免疫功能异常与相应疾病发病机制 及其防治措施的科学。
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 念
2. 组成 (1)屏障结构 皮肤和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2)吞噬细胞 吞噬、分解生物大分子,杀灭病原体。 (3)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抗体、补体、溶菌酶等
(二)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1. 特征 (1)个体出生后,由于接触抗原而获得。 (2)针对性强(特异性强),也称特
(三)免疫遗传学的研究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基因座、表达产物、 功能。
(四)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检测(CD抗原)等。
第三节 免疫学发展近况及展望
近年医学免疫学发展的内容很多,结合 临床较为感兴趣的主要有
1.淋巴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发现 2.免疫突触的研究 3.免疫耐受的研究 4.危险信号假说 5.细胞凋亡的研究
基团(要含有大量的芳香族氨基酸)。 (四)物理状态 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其单体免疫原性强,
颗粒性抗原强于可溶性抗原。
(五)分子结构和易接近性
分子结构是指抗原分子中一些特殊化学 基团的立体构象。
一、异物性
1.抗原与自身成分相异(异种物质、异 体物质)
2.未与宿主胚胎期免疫细胞接触过的自 身物质。(隔绝的自身成分和修饰的自 身成分)
二、理化状态
(一)化学性质 天然抗原多为大分子有机物。一般蛋白
质是良好的抗原。 多糖及多肽也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二)分子量大小 要求分子量一般在10.0kD以上。 (三)化学结构的复杂性 必须有较复杂的化学组成和特殊的化学
异性免疫。
(3)有多样性、记忆性、耐受性和自 限性。
2. 组成 (1) 体液免疫 (2) 细胞免疫
B细胞介导 T细胞介导
四、医学免疫学分类
1. 基础免疫学
主要研究抗原物质、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应 答过程及免疫耐受、免疫调节、免疫效应、免 疫遗传等生理现象。
2. 临床免疫学
第二章 抗 原 (antigen,Ag)
第一节 1.概念 念
抗原的概
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免疫应答,并 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 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即抗原。
2. 特性
(1)免疫原性
(2)免疫反应性
免疫原性
机
体
抗原性 (免疫反应性)
抗体和致敏淋巴 细胞
3. 相关名词术语
半抗原 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
6.蛋白工程新技术 7.转基因动物和基因敲除动物模型的应
用 8.展望免疫学的发展
基础免疫学方面: 临床免疫学方面:
要求
掌握免疫的概念、免疫的三大功能 (包括异常情况)。
掌握免疫应答的类型、固有免疫和适 应免疫的比较(特征、组成)。
熟悉对免疫学作出巨大贡献的伟人及 了解免疫学发展史
1. 人工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研究
减毒疫苗(鸡霍乱杆菌、炭疽杆菌、狂
犬
病
毒
)
Pasteur
抗毒素血清(白喉杆菌外毒素、破伤风 杆菌外毒素)
2. 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
细胞学说:吞噬细胞发挥吞噬作用
体液学说:体液中产生了针对各种病原 微生物的相应抗体,并发现在试管中这 些抗体能与相应的病原微生物发生凝集、 沉淀等现象。
主要研究人体健康和临床疾病密切相关的各种 免疫现象,如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 疫病、肿瘤免疫和移植免疫等。
第二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根据所用的技术和方法,免疫学的发展历史可 分为三个时期:
一、免疫学的经验时期
1.用人痘苗接种预防天花。
2.接种牛痘苗预防天花。
J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ner
二、免疫学的兴盛时期
3. 免疫病理概念的形成
海葵触角的甘油提取液 狗 死亡 存活(少数)
(3~4周后注射1/20量)
立即死亡 (反常现象) 这种反常现象被称为“过敏反应”。
三、 近代免疫学时期
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
免疫细胞在分化成熟过程中,能随机地形 成 多 样 性 的 细 胞 克 隆 ( clone , 即 细 胞 系)。
每一克隆只表达同一特异性的抗原受体。
抗原进入机体后选择相应的细胞系与之结 合、活化,使之克隆扩增,并产生大量具 有相同特异性的抗体。
禁忌克隆:
胚胎期间接触
某种抗原
相应细胞系
细胞系被排除 或失去活性
致使机体失去针对这种抗原的反应性, 形成免疫耐受性 。
(一)免疫系统的研究
1. 外周淋巴细胞不是终末细胞,可以再循环; 可以母细胞化,可以成为记忆细胞。
2.T细胞可以分化为淋巴母细胞,完成细胞免 疫应答。
3.胸腺是中枢免疫器官,T细胞的成熟与其有 关。
4.T-B细胞协作才能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
5.胚胎期T细胞迅速增殖后又迅速凋亡,这也 许与自身免疫耐受有关。
(二)抗体的研究
产生抗体的细胞、抗体的活性、基本化学结构、 克隆出编码产生抗体的基因及T细胞抗原受体 的基因等。
一、免疫的含义
免疫的原意: 病
免税, 引伸为免除疾
免疫的传统概念:针对外来病原微生物 产生的抗感染防御能力。
现代免疫的概念:对“自己”或“非己” 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护体内环 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
二、免疫的功能
三、免疫的类型
(一)先天性免疫(固有性免疫) 1. 特征 (1)出生时即具有,遗传获得 (2)反应迅速,针对范围广,也称非
分子物质。如药物、多糖、类脂等。
载体 赋予半抗原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分
子,即为载体。
半抗原 结合 某些蛋白质 原)
抗原(完全抗
载体(Carrier,C) :大分子,Pro.等 半抗原(Hapten,H): H1、H2、H3 …… 完全抗原(Ag) = C + nH
第二节 影响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 因素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
免疫学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免疫学(Immunology):
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有害生物 及其成分的应答过程及机制的科学;
是研究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耐受,防止自 身免疫病发生的科学;
是研究免疫功能异常与相应疾病发病机制 及其防治措施的科学。
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