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亮点(下)

合集下载

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亮点与新特色

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亮点与新特色

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亮点与新特色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展现出了许多新的亮点和特色。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引领下,我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展现出了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亮点与新特色。

一、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与新特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新的亮点和特色。

首先,中国经济以创新为驱动,加大了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的力度,形成了一批科技创新的新亮点。

例如,中国在高铁、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世界创新的新热点。

其次,中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和可持续性。

再次,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展现出了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新特色。

二、科技创新的新亮点与新特色科技创新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而中国的科技创新也展现出了许多新的亮点和特色。

首先,中国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新亮点。

例如,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交通管理、医疗诊断等领域应用广泛,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

其次,中国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院所和创新平台,形成了一大批科技创新的新特色。

再次,中国积极推动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科学家的交流与合作,为全球科技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三、文化传承的新亮点与新特色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也展现出了新的亮点和特色。

首先,中国积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传承模式。

例如,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广泛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曲艺、民俗等文化形式依然在今天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其次,中国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文化创意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形成了一大批文化产业的新亮点。

再次,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举办了一系列重要文化活动,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和国际化。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年均近10%的持续高增长,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呈现逐级放缓的态势,2003年至2007年年均增长11.6%,2008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增长7.8%,2013年增长7.7%,2014年增长7.4%,今年上半年增长7%。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即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同时,世界主要经济体整体疲弱,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严峻复杂。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呢?一、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四个“没有变”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在讲话中,总书记就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作出四个“没有变”的科学归纳。

这四个“没有变”是: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那么,四个“没有变”具有怎样的深刻内涵呢?1、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7%。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1.8%,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1%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

夏粮产量达到2821亿斤,比上年增产89亿斤,增长3.3%。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比经济增速高0.6个百分点。

我国经济仍然处在适度较快的发展区间,同时也是根据我国经济新常态特征主动调控的结果,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

我们应该看到,随着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7%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在目前世界上仍属较高增长水平。

伴随着7%经济增长率的是物价、就业基本稳定,居民收入增长略高于经济增长。

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实践报告

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实践报告

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实践报告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实践报告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完成程度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实践报告,方便大家学习。

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实践报告(篇1)在《形势与政策》的课上,我初步了解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现况。

中国展开全方位外交,活跃于世界舞台,国际社会进一步把目光投向中国,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稳定上升。

可我觉得,在中国快速崛起的同时,将要面临的是更多的挑战。

一句话,中国还不够强,中国还需要更多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们容易看到的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提升。

几次金融危机中国始终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应对,不仅利于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有积极的影响。

国际社会对此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可以说,中国让世界有了战胜危机的信心。

仅从这一点,就足以看出,中国已深入国际,有着牵动世界格局的能力。

可是,看到下面的话,我有了更深层次的想法。

温总理在美国访问时说:“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可以用一个乘除法解释,一个小问题乘以13亿就是一个大问题,一个大问题除以13亿就是一个小问题。

”中国 GDP居世界第三,占世界经济总量7.25%,接近美国的1/30;但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16,仍然排在全球100多位。

“中国制造”无处不在,但中国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仅为0.3%,中国自己的世界名牌屈指可数。

另一方面,虽然中国一直坚持和谐社会的理念,世界对中国威胁的担忧也已经有所减弱,但“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等新的论调仍不断出现。

显然,中国要走的路还很长,面对路上的风风雨雨,我相信中国能坦然度过。

但我不想仅仅看着中国一路走过,我想我总能做到些什么,国家也许需要我!那些什么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话我也不想说了,觉得太虚。

现在我是做不了什么,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把现在做好就行了吧!中国在稳步迈进,我也要一步一步往前走。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历经了高速增长、持续稳定、逐步转型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结构调整的深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

本文将探讨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包括消费升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崛起、全球化趋势等。

一、消费升级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近年来,消费升级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市场对高品质、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据统计,2020年中国消费贡献率已经达到57.8%,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线上消费更是爆发式增长,电商平台已成为重要的购物渠道。

这也意味着,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将更多地面向高端消费市场。

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任务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以及全球价值链的重构,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巨大挑战和转型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任务。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政府提出了制造强国战略,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型方向转型升级。

在这一过程中,许多企业正在通过技术进步、创新、节能环保等方式实现企业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数字经济崛起成为中国经济新亮点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崛起更是备受瞩目。

数字经济领域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拥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根据数据,截至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

数字经济崛起,不仅改变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

未来,数字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四、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经济秩序的变化,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如贸易战、技术封锁、自然灾害、疫情等。

加快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努力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加快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努力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加快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努力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近年来,中国经济已经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

内陆开放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西部地区更是成为了内陆开放的主要推动力量。

加快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努力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挑战。

一、内陆开放的意义和作用内陆开放是指在内陆地区开展对外开放合作,加快发展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实现内陆向外拓展的过程。

内陆开放的意义和作用在于,一方面可以加快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协调发展,促进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内陆开放还可以对外开放新的增长点,促进人文交流和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整体国际竞争力。

二、加快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是内陆开放的关键任务,也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具体来说,加快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式,打造一批内陆开放高地,吸引更多的外资、技术和人才向内陆地区流动。

2. 推进内陆开放合作。

加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合作,实现开放资源要素共享,加快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进程。

3. 培育内陆开放新业态。

鼓励和支持内陆地区发展跨境电商、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新业态,推动内陆地区融入全球价值链。

4. 推动内陆对外开放。

加强与临近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内陆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

三、西部地区带头开放的重要性西部地区作为我国内陆开放的主要区域之一,其带头开放对整个内陆地区的开放进程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

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可以有效引领内陆地区的开放潮流,形成内陆开放的新动力和新亮点。

西部地区的开放举措和经验可以为其他内陆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内陆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开放合作。

新起点新征程新亮点新任务-宁波市国资委

新起点新征程新亮点新任务-宁波市国资委

宏伟的蓝图行动的纲领——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解读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和区域发展处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根据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制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

《纲要》通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一个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进程的规划,也是一个体现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有着全球视野的规划,更是一个突出战略性、富于前瞻性、体现针对性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必将对我市“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地发展起到纲领性、指导性作用。

第一章凝聚集体智慧绘就宏伟蓝图按照规划编制程序和国家、省的总体部署,我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自2003年底正式启动。

在2004年初市政府成立了“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于同年8月份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对“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作了具体安排。

2005年3月,市委召开常委会,正式启动了《建议》的起草工作,并对“十一五”规划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安排,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起草,从前期研究开始,历时两年半,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前期研究,确定方案一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省委“八八战略”和市委“六大联动”的要求,在环境分析、结构调整、基础设施、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32个重大前期课题,对“十一五”时期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其中有关课题首次进行了对外公开招投标,扩大了规划的社会参与度与民主公开度;二是对影响“十一五”发展的主要指标和水、电力、土地等要素资源进行了分析测算,同时在产业、交通、供排水等重大基础设施方面,梳理、生成了一批重大项目;力求“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建立在要素支撑和项目支撑基础之上;三是组织力量对我市“十五”计划进行了中期评估,为滚动地编制好“十一五”规划奠定了基础;四是在系统内多次召开了理论务虚会和各种座谈会,对基调把握、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进行了讨论交流。

感受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亮点作文

感受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亮点作文

感受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亮点作文哎呀呀,最近我听大人们一直在说中国经济发展有了好多新动能新亮点呢,嘿呀,我虽然不太懂,但也觉得好厉害呀!
我知道现在有好多新科技呢,就像那个神奇的互联网,哈哈,能让我们做很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大人们可以在网上买各种东西,好方便呀。

还有那些新能源汽车,哎呀,在街上跑起来可酷啦!听大人们说这样可以更环保呢。

嘿呀,我还听说有很多新的产业在发展,创造了好多工作机会呢。

我们的生活也因为这些新动能新亮点变得越来越不一样啦。

哎呀,我觉得中国经济真的好神奇呀,一直在进步,一直在变化。

我虽然还是个小孩子,但我也知道要好好学习,以后说不定我也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出一份力呢,嘿嘿!我相信未来的中国经济一定会更棒,哈哈!。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
美国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欧洲国家首当其冲,席卷希腊、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家的财政危机也印证了这种后续效应。尽管德国作为欧元区主力,依靠厚实的工业底蕴,依然维系着欧盟的统筹发展,但中短期内也无法改变低通胀给整个欧盟带来的经济增长压力。中国经济在2022年制定了4万亿的刺激计划,尽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投资方向及落位的偏差,但很大程度上也避免了中国经济在当时的不利形势下陷入泥潭,此点从2022―2022年我国的GDP增速中可见一斑,分别为11.4%、9%和8.7%(见图1),依然维持了较快的增速,但至2022年止整体处于日渐下降趋势。
基于国情的不同,分析我国经济新常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1.较长时期内具有共性的经济常规状态
常态意味着在未来一段较长时期内,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将会持续存在。改革开放及中国入世为我国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世界市场给予中国经济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现阶段,其作用都随着边际递减效应达到一个低临界值,阶段性的改革红利、自然性的人口红利、突飞性的市场红利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都已经大大降低,这也决定了过去三十几年,依靠要素不断的投入、经济规模效应、低成本扩张等一定程度上的野蛮式增长在现阶段已经不可持续。在世界经济普遍面临发展动力不足、消费浪潮缺失、重大技术革命未现的情形下,环境污染、资源受限的问题便更加凸显,从而对各国经济增长与发展造成重大制约。
此外,我国幅员辽阔,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突出。东部发展居于领头羊地位,部分省市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而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地区大开发及东北老工业区振兴依然是协调区域平衡发展的关键。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新型城镇化的步伐有所放缓,这些都使得提高居民人均收入会成为新常态经济面临的巨大考验。

从“数字中国”看中国发展新信号、新亮点、新趋势

从“数字中国”看中国发展新信号、新亮点、新趋势

从“数字中国”看中国发展新信号、新亮点、新趋势作者:来源:《商业文化》2019年第15期全球互联网革命进入下半场,信息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已成大势所趋。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质量发展需要新动能新动力,互联网将扮演什么角色?“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以此为主题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5月6日至8日在福建福州举行,为观察数字时代的中国提供了风向标。

新华社记者在会场、展厅内外穿梭采访,聆听真知灼见,触摸科技力量,充分感受到数字中国强劲的时代脉动;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峰会所透露出的中国发展新信号、新亮点、新趋势。

新信号催生新变革峰会主会场内,巨大的蓝色地球仪引人注目。

一个个数字0和1铺成地球上大陆的形状,象征着数字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放眼未来、顺应大势,作出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决策。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政府改革、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人民生活深度融合,我国全面迈进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日新月异的信息革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历史性交汇,赋予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更加特殊的使命。

今天的中国如何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有利时机,把握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互联网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技术应用的领先优势和大市场优势转化为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重中之重,突破核心技术——“清华数为大数据系统软件栈”、黑光超低照度全彩高清智能夜视成像系统、中国首款国产高性能x86微处理器(中国芯)、新一代硅立方高性能计算机……63项自主可控核心技术亮相峰会,彰显我国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

“数字中国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自主创新是确保数字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说,坚持自力更生突破核心技术,产学研相结合,我国技术创新完全可能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跃。

以人为本,坚持信息惠民便民利民——5月6日,大陆首个两岸家园数字身份公共服务平台在峰会期间正式上线,来自台湾新北的苏奕儒成为平台的首位认证台湾用户。

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9~2010年开放发展分析与预测黄小青*摘要: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仍然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9%,比全区高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7.2个百分点。

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8%,增幅比上一年提高了21.3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进出口总额虽然实现了逆势增长,但增幅比上一年回落了38.8个百分点。

“三基地一中心(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投资融资开辟新领域,开放合作跃上新台阶,城镇群发展立足特色,走向国际化,政策环境实现创新驱动,生态环境保持碧海蓝天。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建成,给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带来了新的机遇,2009年12月通过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尽快打造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高地和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0年3月通过《关于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大产业大港口大交通大物流大城建大旅游大招商大文化发展实施意见》,以“八大重点”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开放发展。

2010年,尽管面临全球经济不景气、经济“转型”压力巨大、“政策优势”弱化、重大项目推进难度加大、睦邻友好任务艰巨等困难和挑战,总体上看,经济区的发展环境利好因素居多,经济增长预计达到16%。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分析与预测一、经济发展:保持强劲增长(一)大部分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区水平,但比上一年有所回落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仍然保持强劲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9%,比全区高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7.2个百分点。

GDP、人均GDP、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且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感受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亮点作文

感受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亮点作文

感受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亮点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你们分享一下我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亮点的一些感受。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非常生动有趣的例子。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爸爸妈妈最近经常用手机上网购物?对,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购物、网络支付等新型消费方式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也许现在你们家里就有一些新奇有趣的智能产品,比如可以语音控制的智能音箱或者智能机器人吧?这些都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新动能。

其次,大家有没有看过电视里介绍的新能源汽车?现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越来越多了,它们不但环保节能,而且也代表了汽车制造业的新动力。

除此之外,高铁、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医疗设备等,无处不见创新科技的身影。

可以说,创新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新引擎。

再者,大家一定听说过"一带一路"吧?我国正在同世界各国加强经贸往来,共建"一带一路",这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机遇。

比如有的企业在海外修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有的企业在海外开办工厂等。

通过"走出去",我国企业不但可以赚钱,也为推广中国先进技术和产品提供了新渠道。

此外,我国正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广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等环保理念,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比如发展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建设节水型社会等。

保护生态环境,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内容。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每个人也是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

通过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我们就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我们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吧!总的来说,创新、开放合作、绿色发展等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亮点。

相信只要我们紧紧抓住这些动能,中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篇2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啊!今天我们要说说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亮点,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哦。

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亮点与新特征

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亮点与新特征

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亮点与新特征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呈现出了许多新的亮点与特征。

这些亮点与特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为中国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开辟了新的道路。

本文将从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探讨这些新亮点与新特征。

一、经济领域: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一个新亮点在于经济领域的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凭借着对创新和科技的高度重视,逐渐从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创新型国家。

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不仅推动了科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进步,也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同时,中国还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理念,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二、科技创新:成就瞩目的突破与应用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第二个亮点在于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

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瞩目的突破和应用,例如人工智能、5G通信技术、高铁技术等。

其中,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在人脸识别、智能驾驶等领域具有全球领先地位。

同时,中国的5G通信技术也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这些科技创新的成果不仅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发展与多元共享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特征之一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融合发展。

中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注重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也积极推动文化创新。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的融合,推动了中国文化的时代更新和多元共享。

与此同时,中国还将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通过文化创新和传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与美丽中国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另一个新特征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的战略任务,致力于构建美丽中国。

通过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中国取得了显著成就。

西部大开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西部大开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西部大开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随着中国进入全球化和城镇化时代,西部地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西部地区的大开发,旨在解决西部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着眼于西部大开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一、西部大开发的背景和阶段性成果西部大开发是中国国家的一项战略。

自1999年以来,中国政府在“八七十”五年规划中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旨在推动西部地区的人口、资源、市场和研发等各方面的发展。

截至目前,西部大开发已经进入第三个五年规划,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

西部大开发的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

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油气管道、电力传输等配套设施快速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流物流的便捷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西部地区渐成一个新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心。

以重庆、成都、兰州、昆明、乌鲁木齐等城市为代表,西部地区的工业结构正在经历转型升级,智能制造、精准扶贫、旅游等节能环保领域日益繁荣。

三、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环境治理同步推进。

在坚持“保护优先、科学开发”的方针下,推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逐步形成高效、节能、环保的生产模式。

上述成果表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逐步得到实现,这对于中国整体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内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西部大开发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扩大内需市场随着西部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转型升级,以及钢铁、水泥、原材料、行业转型等领域的不断开放和改革,以及知识产权、金融保险、旅游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西部地区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张,这大大拓展了中国的内需市场。

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石油、煤炭、铜、铝、锰等。

大开发正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资源的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

这有助于中国逐步实现全球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管窥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管窥

2014年5月,习近平在考察河南的时候,提出: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处于战略机遇时期。

我们要以目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根基,不断提高自信心,以更好的适应新常态,在战略上维持平常心态。

新常态中提及到的新,是不同于以往的。

而新常态中提及到的常,主要是为了保持相对的稳定。

通过新常态来对我国的经济特征进行判断,并将其提高到战略高度,从而说明我国对目前经济增长变化规律有了全新的认识,对各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宏观政策的选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对经济新常态的解读1.1全球现象:低增长和低通胀理解好现在的经济状态,才能对未来5年经济的增长进行正确的预测。

现状是一个短周期的因素,但其中也包含一些长期的结构性因素,会影响经济的未来5年发展。

全球经济的低通胀和低增长现象,越来越明显。

所谓低增长主要是指经济水平的相对增长,而非绝对增长。

过去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增长率,现在是降低到7%-8%。

因为受到经济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速都略有下降。

近些年来,与过去相比,新兴国家市场经济的增长逐渐变缓,同时伴随着低通胀率。

2014年的第三季度,美国GDP数字高于预期值,达到了3.5%。

但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却在持续走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1.2经济低增长的原因1.2.1贫富差距扩大影响总体的需求1.2.2人口老龄化通过对生产方面的分析,人口老龄化的变化对市场需求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投资主要是给劳动人员配备仪器和设备,一旦劳动力出现降低的现象,极有可能导致投资的需求减弱,资本边际回报率大大降低。

因此,投资需求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口的变化。

而人口的变化也可能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因为其会对自动化的投资产生影响,通过机器设备的大量引入,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力的需求。

1.2.3金融过度发展金融危机以前,业内人士认为金融深化和金融的扩张能够提高资金配置的效率,也能够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

感受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亮点作文

感受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亮点作文

感受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亮点作文篇1:嘿,你知道吗?中国的经济就像我们班上的学霸,总是那么厉害,不停地进步,让人刮目相看!今天,我就来和你聊聊,我是怎么感受到中国经济的新动能和新亮点的,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小华:“嘿,小月,你听说了吗?中国的经济发展好像又有了新的变化呢!”小月:“真的吗?我只知道妈妈最近买了好多新衣服,说是网上购物便宜又方便!”小华:“对啊,这就是新动能之一,叫做‘电子商务’。

就像魔法一样,点点手机,东西就送到家了!”小月:“哇,那不是和变魔术一样神奇吗?我上次在网上买了一个超级可爱的熊猫玩偶,第二天就到了!”小华:“哈哈,是啊!而且,你知道吗?现在中国的高铁就像闪电侠一样快,从北京到上海,以前要坐飞机,现在坐高铁就行了!”小月:“高铁?那是不是比我们家的电动车还快啊?”小华:“那当然,高铁的速度可是电动车的好多倍呢!而且,高铁就像是中国经济的‘大动脉’,把人和货物快速地送到全国各地。

”小月:“哇,那我们以后去旅游就更方便了!对了,我听说现在好多叔叔阿姨都在用手机支付,连卖糖葫芦的老爷爷都用二维码了。

”小华:“没错,这就是‘移动支付’,它就像是经济的‘新血液’,让钱流动得更快,更方便。

你想啊,以前出门要带好多零钱,现在只要带个手机就行了。

”小月:“嗯嗯,我妈妈也是这样,她说现在连钱包都不用带了。

那还有其他的新亮点吗?”小华:“当然有啊!比如‘绿色能源’,就是用太阳能、风能这些清洁的能源,就像是给地球穿上了一件保护衣,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好。

”小月:“那是不是就像我们在学校种的小树苗一样,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小华:“对啊,就是这个意思!还有‘人工智能’,就像是有个聪明的机器人朋友,帮我们做很多事情。

”小月:“哇,那机器人会不会抢走我的玩具啊?”小华:“哈哈,不会的,它们是来帮助我们的,比如帮医生看病,帮老师批改作业,让生活变得更轻松。

”小月:“听起来好酷啊!那我们长大了,是不是也能用这些高科技呢?”小华:“当然啦,到时候我们可能就是这些新动能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了。

年度变化总结报告范文(3篇)

年度变化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们已迈入新的一年。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全面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展望未来,本报告将从多个方面对年度变化进行梳理和总结。

二、经济领域的变化1. GDP增速稳中有进:过去一年,我国GDP增速保持在6.6%左右,稳中有进。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6%。

这一成绩表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过去一年,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取得阶段性成果。

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化解,市场供求关系得到改善。

3.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突破:过去一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政治领域的变化1. 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实效:过去一年,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一批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党纪国法得到有效执行。

2. 全国人大、政协工作稳步推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立法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全国政协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3. 外交工作取得新进展:过去一年,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国成功举办一系列重大国际会议,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四、文化领域的变化1.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过去一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48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电影、动漫、网络文学等新兴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2. 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过去一年,我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文艺院团改革、新闻媒体改革、出版发行改革等,激发了文化创新活力。

天津滨海新区:新时期中国区域发展的新亮点

天津滨海新区:新时期中国区域发展的新亮点
维普资讯
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 问题的意见 明确 了天津滨海新 区 , 的功钱定位 。即: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 、 辐射 “ 三北” 、面向东北亚 , 努力建设成
为我 国北方 对外 开放 的 门户 高水平 的现 代 制造 业和研 发转 化 基地 北方 国 际航 运 中心 和 国 际物 流 中心 ,逐 步成 为经 济繁 荣 社会 和谐 环 境优 美 的宜居 生态 型新城 区。
展, 而且对于振兴环渤海区域的经济有
着重要作用
中央 领 导 同志 的 长期 关 心 、支 持 和
滨海新 区独特 的优势 , 促成 了天津滨海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是新 世纪、新 阶段党 中央 、国务 院从 经济社 会发展全局 出发作 出的重大 战略部署 。 随着 这一 战略的 实施 ,天津 滨海 新 区 将 成为 继深 圳经济 特 区和上 海 浦东 新 区之后 ,又一带动 区域 经 济发 展的新
亮 点。


改蕊开放以来 。 党中央 国务
新 区开发开放相关政策 的出台,使滨海 新区得 以纳入新时期国家整体发展 战略。
院 高 度 重 视 夭津 滨 海 新 区的 开 发
和 建设
早 在 18 年 , 国 改 革 开 放 的 总 设 96 中
二 推进夭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
是 贯 彻 实 施 区 域 调 发 展 战 略 .
展 进入 2 世 纪 , 1 针对环 渤海 地区发展
相对 滞后 、 对全 国经济带 动作 用相对较 弱 的活力 , 促使 其在 新世纪实

进行 了专题 阐述 。概 括起来就是 :
坚持 实施推进 西部 大开发 , 振兴东北地 区等 老工业基地 ,促 进 中部地 区崛起 , 鼓励东部地 区率先 发展 。同时明确提 出 要健全 区域协调互 动机制 , 形成 合理 的 区域发展格局 。 完善 我 国 区域协 调 发展 的 战略 布 局 ,关键是要促进东 中西互 动、优势互 补 、相互促进 、共 同发展 。从 国家整体 发展 的角度看 , 没有中西部地 区的加快

我国会展业要面向实现碳中和方向发展

我国会展业要面向实现碳中和方向发展

我国会展业要面向实现碳中和方向发展作者:裴超来源:《中国会展》2022年第09期会展经济作为新兴服务产业的标志,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但随着其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展产业资源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低下、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我国会展要向节约环保、低碳高效、双碳目标方向发展。

提升认证机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物理环境监测室主任温香彩建议,在“双碳”目标下,要转变会展产业发展方式,加快制定相关网家标准,推动大型会议展览活动实现碳中和。

据温香彩介绍,近年来,碳中和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大会和体育赛事的青睐,大型会议展览活动进行碳评估已逐步成为趋势。

例如,2007年巴厘岛联合罔气候变化大会,产生5万吨二氧化碳,由印尼政府植树造林及联合网与会职员购买碳排放额度等方式抵消;2014年APEC会议,通过在北京怀柔区和河北康保县种植1274亩林木抵消该会议所产生的3903吨碳排放,也成为首个实现碳中和的APEC 会议;2016年中国C20峰会、2021年10月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COP15以及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等也都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了碳中和。

但温香彩发现,总体来看,国家层面还未出台关于大型会议展览活动碳中和的强制标准,评估与认证机制也不够完善,再加上过程不透明与信息不对称导致部分大型活动组织者积极性不高或参与度不高。

为此,她建议:第一,要加快制定大型活动碳中和国家标准。

明确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对象、范围和边界,确保温室气体核算标准统一;同时对大型会议活动的减排措施与碳抵消过程,明确计量精度与抵销方式,为各会议展览开展碳中和提供明确指导。

第二,尽快出台大型活动碳中和的评估与认证标准,规范认证流程,设定评价等级与相关指标,并对评估与认证结果进行公开披露,鼓励更多大型活动能参与其中。

第三,推动对大型会议展览活动普遍实施碳评估。

根据各阶段评价结果适时调整温室气体减排策略,后期应通过碳抵消等手段中和最终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对碳中和程度进行评价。

新时代变化总结报告范文(3篇)

新时代变化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新时代是我国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为了全面总结新时代的变化,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二、经济领域的变化1.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我国产业结构由“一、二、三”转变为“三、二、一”,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3. 消费升级明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三、政治领域的变化1. 全面从严治党。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

2.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 党的领导地位更加巩固。

新时代以来,党的领导地位更加巩固,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

四、文化领域的变化1. 文化自信不断提升。

新时代以来,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2.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新时代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

新时代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五、社会领域的变化1.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 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新时代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公平取得重大进展。

3. 医疗卫生事业持续改善。

新时代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六、生态文明建设的变化1.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新时代以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等指标逐年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亮点(下)袁钢明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二0一五年一月四、收入增长及收入分配的变化我们再来看收入,这和前面说的略微有一点角度不同。

(一)收入增速减缓收入增长速度减缓,这个收入指全部各种各样的收入,不光是居民收入,它包含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企业的利润收入、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和纯收入,所有三个部分的收入增长速度都在减缓,尤其是近几年,全面下降,波动最厉害的是企业利润。

企业利润的收入直接影响到财政收入,也影响到企业的还贷能力或者企业未来的研发能力,所以企业的利润收入表明了整个经济增长的活力、潜力和动力。

现在,我们看到企业增长速度大幅下降,下降到什么程度呢?这张图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来,因为这张图用的是每个年度的累计数据,如果按照同比,11月份企的业利润变成了-4.4,而上个月是-2.2,这个月又变成了-4.4。

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也在下降,大家看红色的线,现在下降到10%以下,财政收入的下降表明房地产价格下降、地方财政土地收入下降,政府现在财政告急,税收也告急。

连城乡居民的收入也开始下降,这个下降是好事还是坏事?当然是坏事,前面我们说收入上升是坏事,指的是如果收入上升变成了企业看的劳动成本,它没有变成消费收入的扩张,那它就是个坏事,现在如果我们的收入增长继续减缓,而我们的劳动生产率、企业效益不上升,我们国家的情况还是非常严峻的。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宏观经济没有一个事情不是利弊同在的,收入上升是两难,你不可能不让它升,又不可能让它增长的太快。

所以我们既想让它增,又不想让它增。

现在总的来看,我们还是希望它的增速在一个合理、平缓的范围内。

比如它应该和GDP 的增长速度相适应,过去GDP增长10%,居民收入增长10%比较合理,现在居民收入增长已经低于7.4%,这就是个问题。

(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差距倍数缩小收入问题中还要看到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但是差距的相对倍数缩小了,这是个很奇怪的数据。

我们看这个蓝色的数字,是城市居民收入,高达2.6%,是2.6万人民币,而农村收入只有6000元,所以从蓝色的数来看,差距越来越大,绝对差距不大,但是城市比农民收入的倍数在缩小,从2009年的3.7倍变成了3.3倍,这是不是表明收入差距缩小了?可以这样说,从这个数上可以看出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扩大了,相对收入差距缩小了。

但从很多其他方面的比重来看,不是这样的。

如果我们仅仅是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整个相对收入差距缩小,基尼系数从原来的0.47%现在降到0.45%,但是国家统计局自己都说他们这个统计不太准确,他们没有把高收入特别是有巨大财富的收入人群统计进去,他们不好调查,统计不出来。

如果看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统计,会让你吓一跳,现在我们国家大概有90万人的人均资产达到了上亿,这种上亿的资产怎么达到?可能是房价上涨、投机买卖,也可能是其他方式。

所以,中国如果按照资产、财富来衡量,中国的人均收入差距太大了,大到无法计算的程度,远不是几倍的问题。

所以,现在我们的实际收入差距非常大,我们无法用图表表现出来。

(三)2013年以来,多重困难叠加大家看这个标题,2013年以来多多重困难叠加,这是对咱们中共中央说的三期叠加的另外一种说法。

1.三期叠加三期叠加咱们都知道了,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镇痛期,前期刺激措施消化期。

但是我认为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一种坏事好说,实际上都是坏的变化,就是增长下降,结构调整出现痛苦,刺激措施后遗症显现。

现在,我们应该正确客观的解释这段话的说法,第一,2013年以来,就是新政府上任以来,碰到的都是困难、不利的变化。

第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第二,结构调整的镇痛显现,这句话现在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上用,结构调整镇痛显现,就是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显现。

甚至我认为这句话说的还有点轻,它可能不是镇痛,可能是个长痛。

第三,刺激措施后遗症或者说不利影响,说明刺激措施产生了不利后果,它并不是对的,弊大于利。

而且这种后遗症影响,现在还在延续,甚至加重,为什么在延续?因为没有清楚的认识到这个刺激措施的不合理性,还在延续、坚持、加重。

所以我认为2013年以来,为什么经济现在下滑,都是上述这些问题加重的体现。

总体上来说,好像都是前期政策留下来的问题,但是新一届政府仍在延续,没有清理掉,没有彻底调整过来,还在延续,甚至加重。

好的一方面就是就业,就业增加速度比较高,2013年新增就业一千三百万,咱们国家多少年来都是刚刚超过一千万,也就是一千一百万,去年达到一千三百万,创造了一个高就业的速度。

但是这种情况能不能延续还是个问题,而且这种变化的情况到底是不是真实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因为可能有一些情况、数字没有真实地反映,我们前面说了,其实统计数据中还有很多问题。

不管怎么说,现在从数据上来看,目前新增就业比较稳定,这是一个现在局势比较稳定的重要方面。

1.三产略胜二产,似进实退还有一个好的方面,三产略超二产,这是咱们国家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表现。

现在三产达到46.6%,超过了二产的46%,多了0.6个百分点。

但是这种超过有水分,我们看一下细的分类,三产中大概有六种分类,比如批发零售、交通运输,还有政府参与、金融、房地产、其他等等。

最有价值的像运输、邮政批发零售,参与下降了,上升的主要是金融和房地产,大家知道房地产是什么?房地产就是靠房价上涨,有的房子什么也没动,坐地上涨。

这种泡沫上涨不是好事,是坏事。

金融的上涨也有问题,虽然我们的金融需要发展,但是如果金融主要靠提高利率,提高金融企业的收入,提高金融的盈利,这种上涨也没有多大意思,它给制造业、实体经济带来了负担,成本上升和风险,而不是整个经济的上升,这种产业上升实际上是一种倒退。

我们国家的产业上升有这种问题的存在。

2.三大需求全面下落看了前面那些结构性变化以后,我们再来看需求,因为整个经济的增长空间,我们要看有没有人买你的东西,你的产品回收、投资、销售、效益才能够得到体现。

现在,到底是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哪些方面有空间?全面下落,不管是固定资产投资,还是消费品零售,还是出口,都大幅度下降。

其中出口下降的最多,已经下降到5.7%,也就是10%以下。

而投资大家老是说,投资好像增长空间很高,实际上也不高了。

投资过去高的时候达到30%,后来近几年下降到了17%、18%,最近一段时间下降到16%以下,15.8%,这是近二三十年以来的一个低点。

消费品零售额也下降到低点,12%。

投资、消费、出口全面下落。

五、中国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咱们现在主要说投资,为什么主要说投资?因为很多人说出口是国外的事情我们管不了,消费我们也管不了,消费很难推动。

因为老百姓的钱不愿意花,你能让老百姓花吗,而且消费也不见效果。

所以我们认为现在主要靠投资推动,而且我们政府主要的文件也说:现在主要是以投资推动经济回升作为我们的主要措施,或者是关键措施。

但是我认为不是这样,虽然投资上升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投资项目一上来,推土机、挖土机马上就上去了,然后投资单位就火起来了。

但是,投资最大的问题是难以持续,它的难以持续在于投资跟消费要有一个比例的关系。

如果投资太多,消费压低上不来,整个经济就失衡了。

所以投资不是越高越好,投资一定要使消费也能够正常增长,经济能够正常、顺利运行,人民、社会能够正常生存、存活发展,投资才能够延续下去。

咱们过去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光顾钢铁投资,不顾老百姓吃喝住用,结果造成了最后的崩溃。

中国现在也出现了这种危险,大规模的刺激措施,导致了投资率过高。

全世界平均投资率合理的大概是25%。

美国只有15%,当然咱们不跟美国比,因为美国的投资已经非常厚实坚固了,它一百年来的发展,有些地方用不着投资了,需要把生产的东西消费就够了。

美国消费达到85%。

中国的投资太高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投资大概都在30%以上,现在更可怕。

在上一期政府里,2012年温总理结束的时候,我们的投资率居然高达47.8%,快接近50%,没有一个国家的投资率能上升到50%,中国创造了这样一个例外。

今年上半年,2014年,投资率高达52.3%,投资超过了消费。

这是不允许的,短暂是可以的,但是未来是不行的。

因为投资的东西,投下去不能变成马上就能使用的东西。

如果你的东西都去投资了,你就会饿死,经济就会停短。

中国的投资率过高,是我们过度重视大规模投资所造成的严重问题。

现在都以为投资越高越好,只要有投资经济就能回升。

但是我要用投资过高这一点来警告这样一个问题。

(一)中国的大规模投资及其后果投资过快中的主要问题实际上是中央项目的投资,为什么?因为中央项目的投资都是大投资,跨地区的,它的效果看起来非常好。

比如高铁投资就是一个典型项目,建起来以后给我们带来了方便。

但是它的问题是,投资的规模和投资的负债太重,它可能不打算还了,几百年以后才能还,造成整个银行的资金周转不了,其他方面的资金没有了。

所以各种再好的投资要综合评估,总体上考虑,不能把别的方面压迫的太深,要在可允许的空间内进行。

中央项目的投资是好,但是不能过高、过快。

大家看这个图表是很显然的现象,红色显示中央项目投资,中央项目投资在2009年是一个高峰点, 2009年是大规模中央投资最高峰的时期,中央投资上去了。

中央投资也是整个投资中的一部分,中央投资上去了,整个投资也上去了。

但是中央投资太高了,支持不住,所以中央投资很快就下去了,只是昙花一现,很短暂。

因为中央的财政没有多能力,也不可能像地方投资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来源,比如土地财政或者融资平台,中央投资可能要靠财政赤字,或者其他办法。

结果中央投资短暂的起来以后又掉下去了,中央投资一掉下去,整个投资也掉下去了,因为它不可持续。

后来经济下滑了,又要提高中央投资,比如2012年特别是后半年开始,中央投资又开始上升,以后这两年中央投资都是上升,上升以后出现了另外一个变化,以前没有过的变化。

中央投资上升了,整体投资反而下降了,为什么?因为整体投资也造成了困难,中央投资挤占了地方投资,或者是挤占了企业投资,因为贷款都让中央拿走了。

比如高铁用的贷款非常多,我举个简单例子,南广铁路开通以后,有个地方官员说:我们现在这个南广铁路是赔钱的,光一年的利息就是三十亿,但是我们一年的收入只有十亿。

一年高铁运行的收益包括投资收益回报只有十亿,还不到利息的三分之一。

我们这种巨额的贷款负担和投资的占压造成了整个资金周转的不灵活,不灵活以后,其他方面的资金收不回来,也不好运转,整个投资全部投资进了项目,不可持续。

所以再好的东西不能过头,过好,要在可适宜运行的空间运动。

我们用中央投资的速度又开始上升这个情况来看它下一步的负担和危险的存在,大概很难再回上去了。

咱们再看一个紧跟着的变化,由于投资率过高,造成了整个投资的贷款过高,负债杠杆率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