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一)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思路
精准谋划 精心组织 精细实施 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精准谋划精心组织精细实施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凸显。
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做好精准谋划、精心组织和精细实施工作,统筹各项工作,破解城乡发展的难题,加快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一、精准谋划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谋划要精准,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分析城乡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深入调研,逐级制定可行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并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科学谋划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和路径。
一是明确发展目标。
明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统筹兼顾、城乡一体,实现城乡产业融合、交通畅通、生态宜居、公共服务均等等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
二是科学分析问题。
充分了解城乡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深入调研,科学分析,找准问题症结,明确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是细化发展内容。
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任务和内容细化到各个方面,包括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等方面,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得到充分的考虑和落实。
二、精心组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组织要精心,必须注重领导班子和组织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协调和合作,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顺利进行。
一是优化领导班子。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鼓励领导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争创一流,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落实责任制。
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的责任制和考核机制,强化工作推进的责任感,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有力推进。
三、精细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施要精细,必须抓住关键,创新方法,注重工作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和实效落实,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成果不断取得。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
针对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实现城乡产业融合。
2024年推动城乡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范本(三篇)
2024年推动城乡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范本____年推动城乡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范本一、背景介绍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阶段农村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是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____年, 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工作, 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推进农村和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本方案旨在提出____年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____年, 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农村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更加协调,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三、重点任务1.加强农村经济发展(1)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大农业现代化建设力度, 培育壮大支柱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2)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平, 增强农业生产能力。
(3)加大对农村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推广适合农村发展的科技成果,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2.改善农村基础设施(1)加快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2)加强农村环境治理, 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提升农民居住环境。
(3)加大农村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3.促进农民就业创业(1)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加强农村就业服务, 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和技能培训。
(2)鼓励农民创业就业, 提供创业扶持政策和创业培训, 增加农民创业成功率。
(3)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农民社会保障政策, 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
4.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1)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 提高农村社会事业服务水平。
(2)鼓励农村居民群众参与社会组织和社会事业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发展。
5.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加快城市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2)加强城市环境治理,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城乡一体化建设方案
杂多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方案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结合我县“十一五”规划,以及新农村建设和民生工程,制定推进城乡一体化总体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思路,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为主线,以规划布局为龙头,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公共资源配置为关键,以就业社保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以“二个集中”(牧区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和“五项改革”(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草场流转、牧区综合体制)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体系、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市场体系、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经济发达、社会和谐、政治文明、文化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杂多。
(二)基本原则1、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牧区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牧区发展的根本动力。
坚持把解放思想贯穿于“三农”工作的各个方面,尊重牧民首创精神,支持牧民创业创新,不断推进牧区改革和制度创新,对事关“三农”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进行改革试验,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
2、统一规划,严格管理。
从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规划全县的发展,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进行统筹安排,全面提高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作程度,保证各项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充分考虑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尤其是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严格遵循客观规律,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有选择、有重点地分区、分类、分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利用优势领域的扩散效应带动整个一体化工作的发展。
当代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思路与新实践
当代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思路与新实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也对中国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必须要探索一种新的思路和新的实践。
一、从人口流动开始,促进城乡一体化人口流动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当前,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流动愈发频繁,许多农民前往城市打工,从而带动了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
但是,由于垃圾、交通和土地等问题,农民们在城市中常常面临着种种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通过推动计划生育政策、发展形式多样的就业岗位、加强社会保障、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强对农村科技创新的投入等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这方面,城市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而农村地区则极度缺乏基础设施。
因此,我们需要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城市交通路网建设、推广绿色交通方式、推进城市水利设施建设等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
而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可以加强农村饮水、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同时也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等项目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城乡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城乡教育和文化交流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推动文化活动的举办,建立城乡文化交流机制等。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加强城乡交流,推动城乡文化的深度融合。
四、培育新型农业产业,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农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
为了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我们需要培育新型农业产业,将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推动现代化种植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来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五、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科技素质提高居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
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研究
化 的重 要意 义并 对全 面推进城 乡一体化 进程提 出 了思路 和建议 。 f 关键 词 ] 乡一 体化 二 元 结构 发展 思路 城
一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思路
2 0 年 1 月召 开 的 党的 十七 届 三 中全 会 审议 通过 了 《 08 O 中共 中
央 关 于推进 农村 改革 发展 若 干重大 问题 的决 定 》 ,把加 快形 成城 乡
、
城乡一体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 的十 六届 四 中全 会 明确 提 出了我 国构 建社会 主义 和 谐社会 的 任 务。 党的 十六届 五 中全会 再 次重 申 了构建 和谐社 会这 一要 务 。然 而 ,城 乡二 元结 构造成 了城 乡经济 社会 发展 的不平 等和 不平 衡 ,城 乡发展 差距 问题 曰益显 著 ,严 重阻 碍 了我 国构 建和 谐社 会 的步伐 ,
商 业 角
城 乡一体化 发展思路研究
_ 钟成行 中国海洋大学 9 6 18 部队 2
我 国在 建 国 初期 的 “ 工 轻农 ”发 展 战 略 ,造 成 城市 现 代 工 重 业部 门与 传统 农业部 门相 对 立的 二元经 济结 构 。而随 后 出台的户 籍
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
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指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本文将从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保障等方面探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一、资源优化配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在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城乡资源的互补和共享。
首先,要坚持生态优先,保护好农田、水源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使城乡之间形成相互补充的生态系统。
其次,要加强农产品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商品和服务流通的无障碍,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另外,要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培育农村特色产业,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产业结构调整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实现城乡产业的优化布局和互动发展。
应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此外,要推动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培育乡村产业集群,吸引城市产业转移和投资,促进农民增收。
同时,还要加大农村电商和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创新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力度,消除城乡基础设施差距,提高乡村基础设施水平。
首先,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大农村道路、供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其次,要加强城乡公共交通的衔接,提升农民的出行便利性。
另外,要加强农村生活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四、公共服务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确保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
应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此外,要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还要加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满足农民对文化娱乐的需求。
综上所述,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包括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保障。
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可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城乡一体化的框架体系与基本思路
乡村、 工业 与农业 、 城镇居 民与农村居 化 , 首先要正确 处理城 乡关系, 转城 村 居 民收 入 为 1的话 ,城市 居 民 是 扭
民 作为 一个 整体 , 实现 城 乡在政 策 上 的 乡发 展 的城 市 偏 向 , 扭转 国民经 济 发展 3 3 。即城市 居 民收 入是农 村居 民的 3 3 。 3 如果 把 平等、 产业 发展上 的互补 、 国民待遇平 的 工 业偏 向 ,扭 转 国 民待 遇 的市 民偏 3 倍 。这 是从 经济 角度来 说 的 ,
等 。城 乡一体化是城 乡土地 、劳动 、 资 向 , 实现 城 乡关 系一体 化 。 本、 管理等生产要素合理配置 , 相互融 合 , 为资源 , 为市场 。 互 互 互相服务 , 逐
2 城乡 生产 要素 配置 一体 化 、
社会发展中的不平等算进去,差距可能 更大。 有人估计是 6 因此城乡一体化 倍。
一
体 化三 个 方面 。 1城 乡关 系一 体化 、
业 上去 了 , 业 发展 却 因资 金不 足 而滞 农 后了。 土地 配 置上 , 随着工 业 的发展 , 城
带乡的长效机制, 形成城 乡经济社会发
占用耕 地是 免 不 了的 。关 实现城 乡一体 化首先要正确处理 市化 的推 进 ,
3 城乡 经济 社会 发展 一体 化 、
城 乡差 距 、 工农 差距 不仅 表 现在 经
合 与协 调 发展 , 逐步 缩 小直 至 消 灭城 乡 下 , 性 的城 乡关 系 被 严 重 扭 曲 , 成 济 方面 , 体现 在社会 发展 、 理 造 而且 政治待 遇 之 间 的基本 差 别 , 而 使城 市 和 乡村 融 城 乡区位 之 间 、 从 2 0 工农 产 业之 间 以及 城 乡 方 面 。譬如 说城 乡居 民收入 差距 , 0 7 为 一体 的过程 。 乡一体 化是 把城 市 与 居 民之 间 的 巨大 差 距 。 因 此城 乡一体 年 我国城 乡居 民收入 比是 3 3 :, 城 。 3 1以农
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城乡一体化,这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话题,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今天,我就结合自己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来给大家详细梳理一下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1.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将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改革的方向,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
2.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3.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二、重点任务1.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统筹考虑城乡发展布局,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2.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乡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
3.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5.推进城乡治理体系创新。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提高农村治理能力。
三、具体措施1.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政策体系。
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
2.完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
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财政投入,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4.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加大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
5.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村产业向高效、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
四、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改革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推动城乡一体化应对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策略与方法
推动城乡一体化应对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策略与方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
城市现代化程度迅速提升,而农村地区的发展滞后,城乡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本文将探讨一些策略与方法,以推动城乡一体化,并应对城乡发展不平衡。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城乡之间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必须优先解决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问题。
首先,加强农村道路、桥梁和交通运输建设,畅通城乡之间的联系。
其次,提升农村供水、供电和通信网络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此外,还应加强农村医疗、教育和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
2. 优化城乡人口布局人口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大量农民涌向城市,导致城市人口剧增,形成了大量人口聚集、资源短缺、环境不堪重负的问题。
因此,应该通过采取措施,如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就业条件,吸引城市人口回流农村,促进城乡人口的平衡发展。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人口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持。
3. 促进农村产业升级与转型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
传统农业占据了农村经济的绝大部分,但由于其低效益、低附加值,使得农村地区难以融入现代经济体系。
因此,要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转型,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农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
4. 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是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
土地问题直接影响城乡发展的平衡性和公平性。
应加强农村土地权益保护,完善土地承包制度,建立健全农民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提高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
5.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城乡间的人才流动、技术合作和资源共享,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几点思考
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几点思考前言城市化进程指的是城市规模、城市人口、城市经济等方面不断扩大、发展以及城市化率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趋势,是促进城乡发展并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措施。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差距的加剧,城乡一体化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进行思考。
一、政策的引导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政策的引导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中国政府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相应的政策也在逐步出台。
政策的引导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土地征用、城市化补偿、农村土地流转等。
土地征用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政府应该出台更加完善的土地征用政策,同时对征用土地的农民进行补偿和安置,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城市化补偿是保障农民利益的重要措施。
政府应该制定更加完善的城市化补偿政策,确保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受到公正的对待,并得到适当的补偿。
农村土地流转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一个完备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涉及到交通、能源、水利、教育、卫生等方面。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基础设施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政府应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注重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防汛以及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文化传承与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惯。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应该注重文化传承与融合,保护和发展各种文化资源,推动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交融。
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鼓励和帮助农村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产品、文化节庆等方面的创新,增强城乡文化交流和互动,促进城乡文化共同发展。
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城乡一体化建设方案————————————————————————————————作者:————————————————————————————————日期:杂多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方案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结合我县“十一五”规划,以及新农村建设和民生工程,制定推进城乡一体化总体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思路,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为主线,以规划布局为龙头,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公共资源配置为关键,以就业社保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以“二个集中”(牧区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和“五项改革”(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草场流转、牧区综合体制)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体系、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市场体系、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经济发达、社会和谐、政治文明、文化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杂多。
(二)基本原则1、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不断解放和发展牧区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牧区发展的根本动力。
坚持把解放思想贯穿于“三农”工作的各个方面,尊重牧民首创精神,支持牧民创业创新,不断推进牧区改革和制度创新,对事关“三农”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进行改革试验,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
2、统一规划,严格管理。
从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规划全县的发展,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进行统筹安排,全面提高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作程度,保证各项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具体措施1、科学编制规划几年来,为适应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市适时地启动了“城中村”和城边村改造规划工作,完成了曹家营村、赵家营村、武银福村、甲尔坝村和陈户窑村等部分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哈业脑包镇域总体规划》、《新城镇镇域总体规划》、《兴胜镇镇域总体规划》、《麻池镇镇域规划》、《昆区南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二道沙河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村镇规划改造和长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使村镇建设逐步走上了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05年4月开始,根据自治区政府要求,我局开展了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对规划区内村镇现状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依据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包头市战略发展规划,结合各区、乡(镇)撤乡并镇工作情况和今后的发展思路,以及村庄经济和区位条件,将城市规划区内147个村庄和2个农场在合理整合的基础上,划定了城中村、城边村、城郊村三个区域,并明确了三个区域的范围及规划编制标准,即城中村:269平方公里,就地城市化,按城市社区标准进行规划;城边村:296平方公里,按其实际情况除部分城市化外,其余的按村镇标准进行规划;城郊村:320平方公里,全部按照村镇标准进行规划。
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四区改造建设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先后完成了昆区、九原区15个村庄的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编制工作,并于2006年2月份通过了自治区专家组评审,2006年7月份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准该规划。
2007年,指导各旗县区完成了包头市首批100个新农村、新牧区试点村庄建设的规划编制工作,结合撤乡并镇工作的完成,指导九原区完成了五镇一苏木的乡镇域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达茂旗、固阳城关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2、加快建设步伐按照改造规划要求,近几年我们主要完成了下述建设任务,1998年完成了曹家营村、赵家营村搬迁任务;2001年完成了武银福村改造工作;2004年完成了兴胜花园小区建设;2005年完成了甲尔坝4期改造工程、陈户村一期改造工程和卜尔汉图新村建设;2006年,完成建设的有南海子新村、陈户村二期工程、当铺窑新村等8个村庄;2007年,开始进行的有和平村、王大汉新村、臭水井村、昌福窑、井卜石等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讲稿)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大家好,我们这一讲的题目叫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在该专题的准备和制作过程中,具体分工如下:现在我们有一种不太准确的提法,城乡一体化,把“发展”两个字去掉,这就容易引起很多误解,像城、乡两者能不能够一体化?不能够一体化,我们讲的是城乡发展一体化。
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其中就包括了统筹城乡,统筹城乡发展。
就这个问题,我想分四个大的方面来谈。
一、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现实背景(一)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第一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现实背景到底是什么。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最近这几年在社会各个方面讨论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最现实的背景,是我们当前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这样一种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严重地扭曲了城乡关系,所以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
但这里涉及到一个概念,什么是“二元”结构?所谓“二元”结构讲的是在整个经济社会结构体系中,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城市社会和相对非现代化的农村社会,同时并存着比较发达的城市工业和相对落后的农村农业。
从历史上来看,我国本来就存在巨大的城乡差别,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从理论上来讲,是想打破这样一种城乡“二元”结构,但很多制度、很多的政策措施恰恰不是有助于消除这一种“二元”结构,像我们的户籍制度等等,恰恰相反,反而强化和固化了这样一种“二元”结构,使城乡隔绝状态得到制度化和固化。
即使到现在,包括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没有被彻底地打破。
(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强化和固化产生的消极影响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强化和固化,它产生了很多的消极影响,一些什么样的消极影响呢?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个,城乡不平等交换的长期存在,这是造成今天城乡之间巨大差距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如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为了加快工业化,尽快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但这些工业化是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的,我们既没有自身的积累,也很难从国外借钱,怎么办?我们搞了一个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低价从农民那里把农产品买过来,像农村销售的工业品,价格是高的,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我们从1949年或1950年,到改革开放之前,30年,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就达到八千个亿左右,我们现在讨论“三农”问题,其症结和根源正是这样一种长期形成和不断强化的城乡经济社会结构。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方案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方案
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发挥城乡互动的潜力,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应制定具体方案: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乡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和建设。
二、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充分发挥农村优势资源,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培育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引导城镇产业向乡村转移,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三、健全城乡经济发展体系。
建立城乡经济协同发展机制,促进城乡资源要素有序流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城乡经济全面融合发展。
四、优化城乡生活环境。
加强城乡环境建设管理,提高城乡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城乡生活环境,促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均衡发展。
五、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六、强化城乡治理体系。
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加强城乡规划协调,提高城乡规划管理的整体性和协同性,推动城乡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七、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加大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力度,促进城乡发展资源有效配置,增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以上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方案的主要内容,通过综合施策,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均衡、协调的有序推进。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探讨摘要: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因此缩小城乡差距和加速城乡一体化,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而且是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
本文以湖北荆门城乡一体化为例,把推进小城镇、城乡一体化作为整个规划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湖北荆门;政策;探讨一、我国加速城乡一体化的条件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农村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广大农民“分田到户、耕者有田”的愿望;加快企业的崛起,实现了部分农民“洗脚上岸、开店进厂”的愿望;发展小城镇,实现了部分农民“离土经商、进城脱贫”。
现阶段,小城镇充当这各种重要的角色,例如,它是城市和农村的融会处,是工业和农业的对接点,还是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助推器。
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不断的深入到农村,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缩小了城乡差距,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广阔空间。
由于全国各地经济体体制改革的深入,使各地经济迅猛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目前,乡镇经济以民营为主,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和过程,自提出实施十五届四中全会以来,这项改革取得了明显效果。
民营经济的飞速发展,拉近了城乡的距离,增多了城乡之间的沟通,消除了城乡发展的“围墙”,更疏通了城乡经济的交流渠道。
(二)“打工经济”的兴起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农村不容回避的现实就是人多地少和劳力过剩。
据调查,我国农村目前有将近2 亿农民进入非农产业以及流动就业,因此,未来20年内每年的剩余劳动力将达到1.2亿-1.8亿。
缓解就业压力就成为各地政府的首要工作,各地都把“打工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制订有关政策,强化引导服务,组织农村剩余劳力有序向城镇流动。
无论是离土农民创业,还是守土农民增收,都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乡一体化。
二、湖北荆门推进城乡建设的实践(一)着力战略研究,推进城镇化发展湖北荆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省住建厅的要求,积极开展湖北省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开展“两圈一带”和“宜荆荆”城市群规划,进一步作了新型城镇化规划研究。
简述我国现阶段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思路
简述我国现阶段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思路
我国现阶段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优化城乡发展格局:通过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加强城市和农村的空间规划整合,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推进农村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3. 加强农村经济发展:通过支持农村产业发展、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4. 改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公共服务的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5. 完善农村社会治理机制:着力构建农村社会治理体系,推动村级自治、社区治理、法治化建设,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
通过上述政策思路,我国旨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共同进步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同时,政府还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以适应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要求。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思路探讨
局, 这种城乡分治的格局表现在生产方式上 。 城 市 经 济 以现 代 化 的大 工 业 生 产 为 主 , 而 农 村 经 济 以典 型 的 小农 经济 为 主 : 在 国家 的宏 观 政 策 上 ,重 城 轻 乡 , “ 户籍 歧 视 是 阻挡 幸 福 的第 一 座 可 怕 的关 山 ” , 广 大 农 村 居 民 无法 享受 和城 市 居 民相 同标 准
后。 公 共 资 源 在 城 乡 之 间配 置 失 衡 阻碍 了市 场 经 济 的发 展 . 造 成 一 定 的社 会 问题 : 如 地 区发 展 不 平 衡 、 城 乡居 民收 入 水 平与
的力度 。缩 小居 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的差 距。经济实力显著增 强。 人 民生活明显改善 。 为推进城 乡发展 一体化提供 了积极因 素。 ( 二) 大量兴起的农 民工群体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 了条件
由 于历 史 原 因 , 中 国社 会 经济 长期 存 在 城 乡 二 元 分 治格
、
推 进 城 乡发 展 一 体 化 进 程 的 条 件 分 析
( 一) 不 断深 化 的经 济 体 制 改 革 为城 乡发 展 一 体 化 提供 了
空 间
经过 3 O多 年 的 改革 开放 。 我 们 国家 已经 实 现 了 由 高度 集 中 的计 划 经 济体 制 向社 会 主义 市 场 经济 体 制 的 更 新 转 变 。 3 0
一
因此 , 我 国 经 济 社 会 整 体 上 已进 人 工 业 反 哺农 业 。 城 市 支
持农村 的新阶段 ,党 中央适时提 出城 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理
念, 但 在城 乡 发展 一 体 化 的 进 程 中还 存 在 一 定 的 困难 和 障 碍 。 二 推 进 城 乡 发 展 一 体 化 的 问 题 剖 析 ( 一) 公 共 资 源 在 城 乡 之 间 配置 失 衡
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
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合理、社会矛 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3
推动城乡一体化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有 效途径,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 必然要求。
推动城乡一体化重要意义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推动城乡一体化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 经济效率,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与乡村在经济、社会、 文化、生态等方面实现全面融合和协调发展 的过程。
城乡一体化强调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互动和联 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资源优化 配置和共享。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包括经济一体化、社会一 体化、文化一体化和生态一体化等多个方面 。
城乡发展不平衡现状及问题
1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 出问题,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大、公共服务不均 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等。
村用电需求。
信息网络覆盖和普及应用
加强城乡宽带网络建设,提高 网络覆盖率和网络速度,促进 信息流通。
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普及计 算机和互联网应用,提高农村 居民信息获取能力。
加强城乡信息化融合,推动信 息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深 度融合,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 展。
04
产业布局优化与融合发展
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选择
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 转型升级,提高工业附加 值和竞争力。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
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布局,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引导 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
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推动工业园区与城市功能 区的融合发展,实现产业 与城市互动发展。
服务业拓展及特色小镇培育
拓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整体 发展水平。
中国西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但 很有 活力 的城 群 。
从 19 9 9年 中 央政 府 实 施 西 部 大 开 发 的 1 0
最低 的新疆 仅 为全 国水 平 的 7 . 24 %。就增长 速度 来 说 全 国水平 是 1. ,高于 全 国水平 的 只有 4 45 % 个 省 份 。20 0 8年 全 国农 村 居 民家 庭 人 均纯 收 入
4 6 元 ,西部 1 区农 村家 庭人 均纯 收入就 更 71 2省 低 ,没有 一 个达 到这 一水 平 , 6个省 区达 到 3 0 00
年来 , 中央 财政 不 断加 大对 西 部地 区的转 移支付 规模 ,从 20 0 0年 的 18 元 增加 到 20 的 09亿 08年 7 3 亿 元 , 均增 长 2.%。0 0年至 20 年 中 93 年 82 2 0 08 央 财政 对 西部 地 区转移 支付 累计 达 33 8 元 , 03 亿 占中央对 地方转 移支 付总 额 的 4 . 36 %。不 断增 加 中央 预算 内基 本 建 设 资 金 和 国债 项 目资 金 用 于
段 。加 快西 部地 区的城 市化 和工业 化 的发 展 , 积 极 推进 城 乡一体 化 建设 , 仅有 利 于缩 小 其与 东 不 部 沿海 地 区的差 别 , 区域 公 平 协 调发 展 , 现 各 体
国家先富裕起来的地 区带动落后地 区, 支持少数 民族 地 区 的发展 , 到 共 同富裕 的 目的 , 且 关 达 而 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
21, 0 o3
新 疆 农 垦 经 济
本 刊 专 稿
中国西部推进 城 乡一体 化 的思路 及政策建议
刘 以 雷
( 团机 关 新疆 乌 鲁木 齐 兵 80 0 ) 3 0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一体化(一)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思路。
江山市现有28个乡镇,可进行乡镇撤并改革,政府一方面要两眼向外,大力开展劳务输出,拓展农民区域外就业、增收空间;另一方面两眼向内,以适度超前的城镇化发展作为加快工业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拓展农民区域内就业、增收渠道。
如建立以贺村、须江、峡口为一类中心镇建设,建立以长台、上余、28都、大桥、四都等为二类小城镇建设,偏僻山区进行有条件地下山脱贫项目实施,不仅可以帮助山区农民摆脱贫困,也做大做强了我市的农村集镇建设。
财政支农应围绕政府的总体思路,整合现有财力资源,重点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力度,支持新农村建设规划,支持农民发展效益农业,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等等。
四、统筹城乡发展的建议(一)选择多中心、分散式的城镇化模式城镇化模式,有大都市集中发展模式,如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和日本东京等城市;还有多中心、分散式发展模式。
德国采取多中心、分散式的城镇化模式,全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只有三个大量的中小城市均匀的分布在3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半以上人口住在10万人口以下的小镇。
国际上公认德国的城乡结合的地域政策较好地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其核心内容:一是多中心城分散式布局城市和乡镇;二是实行工业地方化;三是推行农业经营规模化,鼓励居民离土不离乡。
德国模式有利于缓解“城市病”的出现,诸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
有利于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
既保持了经济高速发展,又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富裕、秀美、文明的社会。
20世纪90年代欧共体各国仿效德国推行城乡结合的地域政策。
日本借鉴德国经验,结合日本实际推行了一系列城乡结合的相关法律。
如《国土利用计划法》,《过疏地区活跃化特别措施法》、《半岛振兴法》、《山村振兴法》、《离岛振兴法》、《特别农山村法》,《向农村地区引入工业促进法》、《关于促进地方中心都市地区建设及产业业务设施重新布局的法律》,以及《市民农园建设法》、《自然地区建设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有效缓解了自农村地区人口过疏、产业衰退、基础设施落后、人口老龄化、文化水平落后等问题。
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也出现了类是德国多中心、分散式发展雏形。
如;如浙江温州和胶东半岛等地强镇强村扩张模式。
县城工业开发区模式。
苏锡常及杭州地区城市连绵区模式。
大城市卫星城模式等。
为此我们建议:采用“多中心、分散式”城镇化发展模式,在城镇布局上实行了多中心、分散式发展,在产业布局上实行了工业地方化和农业产业化。
建设富裕、秀美、文明、和谐的新型城镇和新型农村。
(二)以县域作为城乡统筹的着力点1、县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部位,也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部位县是我国最重要的、设置最为稳定的行政地域单元。
县是设置较早的行政单元。
目前,我国有2200多个县市,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县域GDP占全国的63.4%。
县是执行政策并进行部分政策调整的行政单元。
县域是国家党政机构最健全的基础政权单元。
县城对乡村的管理最为有效。
县城是城乡的结合部,是城乡统筹的关键部位。
地级市离农民太远,乡镇实力太小,县城处于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位置。
县域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部位。
我国2200多个县城目前还只是极少数为城市设置。
按平均每个县域城市人口25万人计,则全国县域城市总人口即可以达到5.5亿,占全国人口42%,再加上小城镇人口2亿多人,县域内的城镇化人口可达到57%以上。
县域空间较大,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
我国2200多个县基本都可能发展为一、二、三产业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县城也是农村劳动力的首选地和易进地。
农民进城首先要考虑的是迁移成本问题,首先是住房问题。
我国大城市商品房价较高,进城务工者没有能力定居。
县域城市商品房价格较低,务工者在县域城市居住,大约为5万元左右即可,从而有较大的定居可能性。
从目前农民受教育水平看,县城也是较好的就业目的地。
2、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县是财政制度实施的关键单元。
县级政府对于县域内的财政具有支配权和统筹权。
而地区行署不是一级独立的行政单元,因而没有独立的财政权力;在市管县体制下,县级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部分市管县的地区存在“市刮县”和“截留上级的财政资金”现象和问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严重。
浙江省一直坚持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县域经济十分发达。
全国100强县中,浙江省就占了30个席位,列全国第一;全省GDP总值中,县域经济占2/3。
从浙江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县域经济发展了,整个区域经济就壮大了,城乡差别就缩小了。
目前,各地进行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财政困难县应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进展,省级财政在体制补助、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财政结算、专项补助、资金调度等方面直管到县,增强了县的活力。
条件成熟时应在全国推广。
3、制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
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来,县级职能不断扩展,职能和财政收入不对称,公共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增加。
为此,应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适时开展对不动产开征物业税的试点工作。
各级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要乡县级财政倾斜。
将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税收主要留在县级政府或提高县级分享比例,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能力。
4、实行“三集中”的县域空间布局县域经济应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经营规模化方向发展。
工业向园区集中,克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弊病。
县域工业可采用以城带乡,以大带小,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大力招商引资,东西部合作,促进产业升级转移等各种形式积极推进。
随着产业的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
通过农业产业化,把农产品加工业搞上去,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起来,推进农业现代化。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上,鼓励土地流转,土地向种田能手,形成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三)有序高效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无序转移给社会安定、农民利益和交通秩序造成了极大压力。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
当前,应先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指导制度。
对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就业需求的农村富余劳力,由劳动部门统一发放就业指导手册,作为就业和享受优惠政策的凭证,并与市民享受同等就业待遇。
对失地农民和年龄农民优先发放。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统计制度。
将农村劳动力纳入统一的劳动力资源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统计制度和失业登记制度。
劳动部门职能向乡村延伸。
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乡镇劳动保障机构,以开展乡镇村就业服务和指导工作。
实行面向乡村劳动力的培训制度。
按用工单位的要求进行专门培训。
实行农民自主培训、政府事后买单的方式,鼓励农民自觉自愿地学习知识和进行技能培训,以增强自身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从而缓解农村就业压力。
实行劳动预备制度、职业资格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强制和引导农民进行培训。
(四)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包括产权制度和征用制度。
1、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法制化,物权优先于所有权土地产权制度法制化。
《农村土地承包法》从法律上赋予农民长期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物权。
农民具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继承。
现代物权制度强调“物的使用”而不是“物的占有”,用益物权的优位主义取代了所有权优位主义,优先保护用益物权并防止所有权干涉用益物权。
将土地承包期30年,改为农民长期承包。
在《物权法》和《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中进一步明确土地长期承包。
规范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
我国民法通则与土地管理法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有三类: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村民集体组织和村内集体组织。
因而导致乡镇政府以乡镇集体组织的名义侵害村与村内农民集体土地权益的事件经常发生。
法律修改时应取消乡镇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内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
只保留村民集体组织作为集体土地的所有者。
农民集体的法律地位。
现有法律对“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属性规定不明确。
对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以及集体与其成员的关系没有做出规定。
采取法人的模式规范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给集体经济组织具有法人资格,将村民委员会塑造为董事会,使其具有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执行机构,赋予其经济职能。
2、农地征用制度改革要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农用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为被征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适当加大土地征收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的门槛,促进全社会走土地集约利用的道路。
实行同地同价政策。
对全国的土地价格进行分类指导,实行同地同价的政策。
这样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全国统一土地市场的形成,在实践中也易于操作。
建立土地调节基金。
土地有较大级差收入。
适合搞房地产开发的土地占土地总量的15%左右,这些土地出售能够获得巨额收入。
土地出让金按一定比例拨入土地调节基金,可以弥补各地征地收入差距,部分基金转入社保基金,充实失地失业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基金,部分可用于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和其它福利。
保证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征地过程需要农民的广泛参与,既要保证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又要决策相对集中。
由于土地归集体所有,村委会是谈判主体,在土地征用过程中,村委会征询每位村民的意见,农民讨价还价也有利于保护农民土地,防止耕地滥用。
土地征用需要村民代表大会2/3表决通过方可。
为失地失业农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将土地出让金按一定比例转入社保基金,为失地失业农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赋予农民集体土地取回权。
建议规定国家征用土地闲置两年未动工使用的,该土地原所有人,即村农民集体有权取回土地。
(五)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的城市优先发展策略,导致乡村基础设施状况明显落后于城市。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生活和生产条件,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搞好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
乡村建设,规划先行。
以县为单元形成县城、中心镇、中心村的一体化规划体系,同时,把水、电、路、线等专项规划有机衔接起来。
把标准农田建设、河道清淤、农村饮用供水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村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以中心村为重点建设农村新社区。
乡村建设,要以中心村为重点,建设农村新区。
通过改造城中村、拆除空心村、撤并自然村、合并小型村,推进中心村建设,并以中心村为载体,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服务业,方便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六)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措施,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着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方针,抓好以下各项保障措施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特别是发达地区已开始建立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