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摄影对焦点的应用技巧
尼康_单反_设置与使用技巧D90为例教材
尼康D90设置与使用技巧1、风光摄影(含暗光摄影)中把握成像锐利尺度的窍门尼康相机本来就以锐利著称,但是锐利的尺度并不好把握,尤其是拍摄风景的时候(或者是拍摄光线较暗的对象的时候),过于锐利反而会不太自然,这里给大家介绍的窍门是采用raw拍摄的同时,将优化校准的锐度设置为最大值,然后用实时取景进行拍摄,如果拍摄对象中包含大量需要细节的对象(例如树叶、草地等风光摄影中常见的对象),这个时候你会在液晶屏上发现,优化校准中锐度设置为最大值,非常有利于对细节的控制,如果整体画面最后在电脑中查看的时候发现不自然,还可以在raw中将锐度降下来。
这个窍门中的另一个要点是采用实时取景,特别是周围光线较暗的时候,实时取景还可将液晶屏的亮度提高,进一步帮助提高对焦的精度(并不影响最终成像),当然,变换另外一个光线差异较大的场景的时候,记住要将液晶屏亮度调整为自动调整。
2、快速设置菜单的技巧充分利用“我的菜单”功能,将播放菜单、拍摄菜单、个人用户菜单中的常用选项(一级选项或者二级选项)一次性放入“我的菜单”,最多可以放20个,而且先后顺序可以任意调整。
由于尼康已经将大量常用功能设置了快捷键,所以我在这里最常设置的内容是D-Lighting、设定优化校准和个人用户菜单中的拍摄菜单库。
3、快速确定白平衡的窍门我不知道有多少尼康用户经常使用白平衡包围(估计肯定还是用包围曝光的用户更多些),在没有使用希必爱之前(希必爱的介绍请参见这个帖子中前面的描述),我倒是经常使用这个功能,特别是在场景光源比较复杂的情况下,短时间内调整出最适合的白平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个时候我经常会使用白平衡包围,通过设定黄色(A)和蓝色(B)的调整级数、设定补偿级数(白平衡修正幅度)、设定拍摄张数,在最短的时间内选择最符合当时环境气氛的白平衡,需要注意的是,符合气氛的白平衡并不一定是严格标准的18度中灰,这点上希必爱做不到(应当说,希必爱使用得当,总是能够确定最准确的白平衡),同时,这点也是采用raw格式无法解决的(理论上当然可以在后期任意调整raw中的白平衡设置,但是有时候现场的感觉,在后期不一定能回忆起来),实际使用中,到底是采用白平衡包围、raw后期调整还是希必爱等白平衡测定基准配件,要看个人的习惯和条件了。
风景摄影口诀、表现手法及其拍摄技巧
风景摄影口诀:大景靠勤跑,睡前看气象正午没好光,好光在晨昏奇景重气氛,雨雾不放过天雨带相机,傍晚等放晴。
大底加慢片,脚架快门线变焦易耀光,尽量用定焦取下保护镜,装上遮光罩脚架要锁紧,预锁反光镜。
风景测中灰,白加黑要减长曝勤测光,上下包几张负片宜稍加,正片可略减广角重主题,长焦压缩景。
小光圈景深,全开糊背景拍花侧逆光,慢门显动感溪流宜长曝,绵绵又密密见山寻侧光,见水拍倒影。
对焦对主题,水平要抓平偏光去反光,渐变平反差反差如过大,黑卡效果佳长曝避车灯,岩石要湿润。
有云天要多,无云地为主前景位关键,三分九宫格人物增趣味,画龙要点睛观景去杂物,拍前拣垃圾一、风光摄影的表现手法风光摄影的手法可归纳为四个字:知、观、表、现(即知其时、观其势、表其质、现其伟)。
1、知其时:“时”在意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的分别。
从广义来讲,是指季节性的春、夏、秋、冬。
大家都知道,把大自然装点得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它们的孕育、茁长、枯落,无不随着天时气候的变迁而变化。
因此同一地点的风光景物,四季就有不同的景色特点(如四川九寨沟、安徽黄山等),还有跟随着季节气候转移而呈现着各种不同的姿态,变幻莫测。
就连浮游在天空的云,都是展现在眼前的一幅幅壮观的奇景,而直接与这云有密切关系的就是雨和雾。
这些都是大自然的一般景象,但云和雨的形与势,实际上也是四季不同的。
因此为要表现大自然,而又要具典型性的风光,对这广义的“时”,便不能不细加分析、深入了解,才能有效地予以恰当的时机和把握。
而狭义所指的“时”,是一天里自早晨至黄昏,甚至晚上。
摄影最主要的条件是光源,而拍摄大自然风光所靠的光源,却是唯一的阳光。
因此,应把这唯一的光源,非摄影者能主宰的,得以恰当的利用。
首先对季节性光的方向来源和可能投射到的地方和位置要了解,一般只知太阳东升西落,而实际上升降的方向都是随季节而移动的,因此光的改变也直接影响了画面的效果,冬天太阳升起的位置是偏于南,而投射偏向北;夏天的太阳却升自偏北,下地是射向偏南。
根据拍摄题材选用对焦模式技巧
根据拍摄题材选用对焦模式技巧如果说了解测光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还原影调的话,那么选择正确的自动对焦模式,则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清晰的影像,而这恰恰是拍出好照片的关键环节之一。
佳能相机提供了单次、人工智能伺服、人工智能3种自动对焦模式,下面分别介绍各种自动对焦模式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1单次自动对焦拍摄静止对象选择单次自动对焦(ONE SHOT)在单次自动对焦模式下,相机在合焦(半按快门时对焦成功)之后即停止自动对焦,此时可以保持快门的半按状态重新调整构图。
单次自动对焦模式是风光摄影中最常用的对焦模式之一,特别适合拍摄静止的对象,例如,山峦、树木、湖泊、建筑等。
当然,在拍摄人像、动物时,如果被摄对象处于静止状态,也可以使用这种对焦模式。
按下AF按钮,转动主拨盘选择一种自动对焦模式即可使用单次自动对焦模式拍摄静止的对象,画面焦点清晰,构图也更加灵活,不用拘泥于仅有的对焦点。
提示:在使用3种自动对焦模式拍摄时,如果合焦,则自动对焦点将以红色闪动,取景器中的合焦确认指示灯也会被点亮。
2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拍摄运动的对象选择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AI SERVO)在拍摄运动中的鸟、昆虫、人等对象时,如果摄影爱好者还使用单次伺服自动对焦模式,便会发现拍摄的大部分画面都不清晰。
对于运动的主体,在拍摄时,最适合选择连续伺服自动对焦模式。
在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模式下,当摄影师半按快门合焦后,保持快门的半按状态,相机会在对焦点中自动切换以保持对运动对象的准确合焦状态,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被摄对象的位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只要移动相机使自动对焦点保持覆盖主体,就可以持续进行对焦。
3人工智能自动对焦拍摄动静不定的对象选择人工智能自动对焦(AI FOCUS)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家里有小孩子而购买单反相机,以记录小孩的日常,到真正拿起相机拍他们时,发现小孩子的动和静毫无规律可言,想要拍摄好太难了。
佳能单反相机针对这种无法确定拍摄对象是静止还是运动状态的拍摄情况,提供了人工智能自动对焦模式。
单反相机中的三个对焦模式分别应用到什么场景?
单反相机中的三个对焦模式分别应用到什么场景?
大多数的单反相机或者微单相机的自动对焦模式,都有如下两种:1,单次自动对焦模式。
2,连续自动对焦模式。
那么,这两种主要的自动对焦模式,该如何具体选用呢?
我具体谈谈:
1,如果你是风光党,那么,你主要只使用单次自动对焦模式就够了。
单次自动对焦模式,英文为佳能one shot,或者AF-S,S。
单次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完毕之后,有滴滴声的了。
连续自动对焦模式,对焦不存在完毕的终结,也没有滴滴声的了。
单次自动对焦模式,可以半按快门锁定焦点。
但是,连续自动对焦模式,是不可以半按快门锁定焦点的了。
2,连续自动对焦模式,虽然也可以拍摄风景以及其他静态物体。
但是,会更加耗电的了。
所以,虽然说连续自动对焦模式,也可以拍摄风景、花卉、静物。
但是,真心不建议这样做的了。
何况,让镜头一直不停的自动对焦,也加大了镜头的磨损。
嗯,镜头,其实也不是耐用消费品的了。
镜头,如果你经常大量磨损,也是要受损的了,很多摄影镜头的成像质量也会越用越下降的了。
3,拍摄美女,只要不是剧烈运动的美女,其实也是要以单次自动对焦模式为主的了。
这个不多说了,事实就是事实。
4,拍摄运动物体,确实是以连续自动对焦模式为主的了。
5,但是,如果你是守株待兔的拍摄,那么,还是单次更好,甚至用MF手动对焦会更好的了。
最后的,佳能的这个AI智能自动对焦模式,或者其他品牌的AF-A模式,都是我从来都不推荐使用的了。
用起来,真的非常不好用的了。
很不爽的了。
摄影对焦知识:如何使用预设焦点实现快速对焦
摄影对焦知识:如何使用预设焦点实现快速对焦摄影对焦是摄影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焦影响着照片的清晰度和质量。
在拍摄过程中,有时我们需要快速对焦,这就需要使用预设焦点来快速实现对焦。
本文将从什么是预设焦点、如何使用预设焦点、预设焦点的优缺点以及预设焦点的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什么是预设焦点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预设焦点。
在摄影中,焦点是指照片中被设置为清晰的主体部分。
预设焦点是指在拍摄前就事先设定好的对焦距离,这样在拍摄时不需要再进行对焦,直接按下快门就可以拍摄清晰的照片。
这对于一些需要快速拍摄的场景非常有用。
二、如何使用预设焦点实现快速对焦那么,如何使用预设焦点来实现快速对焦呢?以下是一些使用预设焦点的方法:1.首先,确定好拍摄主体的距离。
在拍摄前先确定好拍摄主体的距离,这样就可以根据拍摄距离来设置预设焦点。
2.使用手动对焦。
在一些相机中,可以通过手动对焦来设置预设焦点。
将镜头焦距调整到需要的拍摄距离,然后将镜头对焦环旋转到相应位置,这样就设置好了预设焦点。
3.使用自动对焦锁定功能。
一些相机也提供了自动对焦锁定功能,使用这个功能可以将焦点锁定在预设位置上,这样在拍摄时就不需要再进行对焦,直接按下快门就可以拍摄清晰的照片。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很方便地使用预设焦点来实现快速对焦,节省拍摄时间,提高拍摄效率。
三、预设焦点的优缺点使用预设焦点能够实现快速对焦,提高拍摄效率,但是预设焦点也有其优缺点。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1.优点:(1)快速对焦。
使用预设焦点可以实现快速对焦,不需要再进行对焦调整,节省了拍摄时间。
(2)适用于稳定场景。
在一些场景中,拍摄主体的距离是固定的,比如拍摄静态的景物或拍摄固定位置的人物,这时使用预设焦点能够保证照片清晰度。
(3)避免对焦失误。
有时在拍摄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或者手持摄影造成对焦失误,使用预设焦点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2.缺点:(1)不适用于变焦拍摄。
摄影景深知识:如何应用景深制作出高质量的风光摄影
摄影景深知识:如何应用景深制作出高质量的风光摄影摄影景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是指照片中被拍摄物体的清晰度及背景虚化程度。
在风光摄影中,合理地运用景深可以制造出迷人的画面效果,展现出大自然的神秘和宏伟。
本文将从什么是景深、景深的种类、如何选择景深、如何运用景深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带你深入了解风光摄影中如何应用景深技巧制作出高质量的摄影作品。
一、什么是景深景深是指平面上被拍摄物的清晰程度范围。
具体来说,景深的解释是在摄影机所在的平面内,倍长的清晰区域的范围。
换句话说,景深就是照片中的前景和背景模糊程度。
景深越小,被摄物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分离度就越明显。
二、景深的种类1.浅景深:被摄物(主体)在清晰的同时,背景和前景都比较模糊。
2.中景深:被摄物清晰,但是前景和背景都还有一定的清晰度。
3.深景深:被摄物、前景和背景都很清晰。
三、如何选择景深在选择景深时,首先要考虑你所拍摄的主题和场景。
一般而言,拍摄景色的时候,浅景深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选择,可以很好的突出主体,减少干扰。
如果你想在拍摄中突出景深,应选择比较小的光圈值,使得景深变浅,使得景致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但是,也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光圈值和快门速度,以避免过度模糊或过度清晰的情况发生。
四、如何运用景深1.突出主体在拍摄时,可以通过操作光圈和焦距来调整景深,突出主体。
将主体拍摄成清晰的状态,从而突出尺寸和距离,使照片更加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增强画面的冲击力。
2.减少干扰风光摄影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排除背景干扰,突出前景和主体的清晰度。
此时,可以运用浅景深的原理,让背景更加模糊,凸显出前景和主体的清晰度。
3.画面的层次感在远景对角线位置上拍摄的建筑也可以成为主体,配合适当的背景可以显得画面宏大,利用景深调节主体与背景,使用大光圈再配合远处的人物/建筑等构成一幅画面层次感强烈的作品。
五、注意事项1.镜头的焦点长短和数据有关,焦点短的镜头拍出来的景深更浅,数据越小,景深越浅,需要求得画面主体清晰且背景模糊,就要选择光圈较小(如f/1.4,f/2)的镜头来拍摄。
摄影老司机常说的超焦距是什么?怎么找超焦距?
好了,再不明白就真没办法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
超焦距怎么找?
我们再看一张图。
在这张图中,我们看到最左面,对焦在哆啦A梦上的时候,如果后景深边界正好在树的位置时。 哆啦A梦是清晰的,树也是清晰的。 然后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当我们对焦在树上的时候(中间的图),哆啦A梦也是清晰的,因为 恰好前景深边界在哆啦A梦上! 简单地说当对焦在A点时,B点是后景深边界。那么对焦在B点是,A点就是前景深边界。 在上面的例子中就是,对焦在哆啦A梦时,树是后景深边界,那么对焦在树时,哆啦A梦就是前 景深边界。
先普及基础知识
请看下图。
图例:红色对为焦点,橙色为前景深范围边界,蓝色为后景深范围边界。 红色—橙色之间为前景深。红色—蓝色之间为后景深。 对于基础我们要懂的以下几件事: 1、随着对焦点往远去,前景深和后景深范围都在加大。对焦距离远,景深范围大。 对焦点(红点),从近到远,景深范围在扩大(橙点到红点的距离在扩大,蓝点到红点的距离 也在扩大)。 2、尽管随着焦点远去,前景深范围不断扩大,但是扩大的速度赶不上往后退的速度。所以随着 焦点远去,前景深边界也在逐渐远去。
随着对焦点(红点)越来越远,前景深边界(橙点)也在后退。红色的对焦点在远去,橙色的 前景深边界也在远去。 3、后景深变化更快。 早晚后景深边界(蓝点)会退到无穷远的地方。
好,基于以上。我们可以知道,如果我要最大景深范围就是后景深边界(蓝点)恰好达到无穷 远时。因为:
后景深边界达到无穷远,整个景深的大小就是无穷大。自然要比没达到无穷远时要大。 如果在后边界达到无穷远后,对焦点继续变远,后景深不会更大——因为已经无穷远了。但是 前景深边缘会继续往远走,整个景深范围反而小了。
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
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构图及测光经验2011-07-05 21:14:54 刚看到偶去年写的《摄影中对焦点选择与构图的问题,请教一下》发文居然又给翻了出来,想想可能还有一些与我当时一样对这方面有疑惑的朋友,所以决定把自己这段时间来摸索的一些经验介绍一下,当然不是说一定是正确的,或者说合适你的,但写出来也可以提供给大家参考一下,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出大师们的经验来。
拍风光就不说了,自己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分享。
我这段时间主要是拍人像题材比较多,或者说是糖水片比较多,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拍人像的经验。
拍人像很重要一点是要突出主体,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大光圈把主体从环境中分离出来,用一个哥们的说法是,把人物从空间中“切割”出来。
大光圈,浅景深,这时候不太好的测光、对焦点选择和构图习惯就会严重影响出片的质量,特别是一般新手,刚上大光圈镜头,都很喜欢把光圈开到最大,体验一下超浅景深的效果(我自己也经历过这阶段),这样一旦使用不当,跑焦的机会就会非常大,其实很多脱焦的现象不是镜头问题,而是使用习惯问题引起的。
首先说说人像摄影一般人像摄影的构图方法有,特写、半身和全身,当然还有分仰拍、俯拍等;对焦点的选择,一般是选在离自己最近的一只眼睛上,所谓画龙点睛,这样能令人物眼睛最清晰明亮;测光模式,一般使用点测光,测光点一般选在脸部皮肤上,这样的好处是皮肤曝光准确,但拍逆光人像的时候,要注意如果背景与脸的光比太大,那就要适当使用反光板或者闪光灯为脸部补光,减少光比,否则脸的曝光准确了,背景就过曝了,不过这是另话。
分享一下自己的拍摄经验,正如研版所说,要注意相机的对焦点有分十字和一字之分,十字对焦点的精度比较高,D80 除了中央对焦点外,其它都是一字的,所以理论上其它对焦点的对焦精度和速度没有中央对焦点高,过往的大部分DSLR都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习惯使用中央对焦点对焦后再构图的原因。
但是不是中央对焦再构图会比较好呢?个人感觉不是,特别是在用大光圈中焦镜头拍半身或全身人像的时候(以85mm人像镜头为例),景深实在太浅了,拍人像一般用竖构图,这时候中央对焦,再下移构图,基本有50%的机会会有轻微走焦情况,焦距越长,光圈越大,移动距离越远,构图导致的走焦情况就越严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感觉135、180 镜头拍人像经常会糊掉的原因之一。
风光摄影的光圈与快门运用及用光的技巧
拍摄自然风光与拍摄人像不同,并不是使用大光圈就能拍出好作品,而快门的运用也需要根据题材的不同进行调整。
掌握了解这些规律,结合不同拍摄环境,进行灵活运用调整,才能拍出好作品。
光圈的作用光圈主要的作用是调整进光量,开启光圈后,只有合焦的地方才会清晰呈现,合焦点以外的地方,影像就会比较模糊。
光圈叶片愈小,其合焦点前后清晰的范围就变得愈大,这前后清晰的范围称为景深。
浅景深常用在特写作品上,长景深常用在风景作品上。
不同光圈下的景深差异缩小光圈广角来拍摄,以表现阳光之下充满空间感的树林。
用长镜头开大光圈,尽可能模糊背景,突显主题的柔和感。
决定景深的要点对焦点相同,光圈越大,景深就越浅。
光圈相同时,越靠近对焦点,景深就越浅。
镜头的焦距越长(如鸟类摄影用的大炮),景深也越浅。
输出片幅越大,景深也越浅(如全片幅的相机)。
快门速度的表现快门速度主要作用是决定曝光的时间,而快门速度的改变,则是拍摄溪瀑时最常运用的手法,高速快门可以冻结瀑布瞬间流下的跳动感,慢速快门则能营造出瀑布的流动感。
如何避免相机晃动1. 手持拍摄需符合安全快门原则(可配合提高感光度):快门主要用来设定曝光时间的长短,在短时间曝光下即使有轻微晃动,也不足以大到在影像上留下明显的纪录。
因此,当快门时间设定在安全快门值以下时,较不易晃动。
“安全快门”意为可保证成像清晰锐利的最低快门速度,对手持拍摄来说尤为重要。
其算法相当简单,只要将所使用的镜头焦段换算成倒数即可。
举例来说,使用50mm 焦段镜头时,其安全快门就是 1/50 秒;使用 100mm 焦段镜头时,其安全快门就是 1/100 秒,依此类推。
2. 以三脚架或其它方式固定相机:使用三脚架时,应尽量搭配使用快门线来操作快门,即使是使用三脚架时,如果快门速度很慢,直接用手指按快门也会使相机晃动,拍到的画面也就不够清晰。
此外,为了尽量减少相机的晃动(尤其在使用长焦段镜头或三脚架须更稳固时),请配合使用反光镜预锁的'功能,以避免拍摄时反光镜跳动而产生震动。
风光摄影跨越提升的320个致胜技巧(一)
风光摄影跨越提升的320个致胜技巧(一)风光摄影跨越提升的320个致胜简介风光摄影是一门令人陶醉的艺术,通过捕捉大自然的美丽,用镜头记录下那一瞬间的惊艳。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风光摄影创作者,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技巧和技巧。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320个可以帮助您提升风光摄影魅力的致胜技巧。
准备工作•准备好适合的摄影器材,包括单反相机、各种镜头以及三脚架等。
•进行前期拍摄地点的调研,了解地形、天气和光线等因素,为拍摄做好充分的准备。
构图技巧1.寻找引导线:利用自然物体的线条引导观众的目光,增强照片的层次感。
2.利用前景:在构图中加入有趣的前景元素,增加立体感和深度。
3.使用对角线:将景物放置在画面中的对角线上,增强动感和视觉冲击力。
4.水平线的处理:注意保持水平线的水平,避免照片倾斜。
曝光与光线控制1.使用ND滤镜:在光线过亮的情况下,使用ND滤镜降低曝光,避免过曝。
2.曝光补偿:根据拍摄情况调整曝光补偿,确保画面亮度适当。
3.利用黄金时段:黄金时段是指日出和日落前后的时间段,此时的光线柔和且颜色温暖,适合拍摄风光。
4.利用天气条件: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线效果各异,善于捕捉和利用不同天气带来的光线变化。
镜头选择1.广角镜头:用于捕捉广阔的风景,增强视觉冲击力。
2.长焦镜头:适用于拍摄远处景物,突出主题细节。
3.中焦镜头:拍摄风光细节时常常使用,适合抓拍突发情况。
4.定焦镜头:使用定焦镜头可以更好地控制景深,突出主题。
后期处理技巧1.色彩调整:通过调整亮度、对比度和饱和度等参数,增强照片的色彩效果。
2.锐化处理:利用后期软件对照片进行适当的锐化处理,突出细节。
3.去除噪点:在拍摄高ISO的情况下常常会出现噪点,通过去噪处理使照片更加清晰。
4.裁剪与旋转:根据需要调整照片的构图,裁剪或旋转图片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细节把控1.注意天空:天空是风光摄影中常常出现的元素,注意捕捉天空的细节和色彩变化。
2.对焦准确:确保对焦点落在主题上,保证照片的清晰度。
风光摄影-最美星芒拍摄技巧深度解析
风光摄影-最美星芒拍摄技巧深度解析篇一:星芒,那可是风光摄影里如同魔法般的存在。
就像蛋糕上的樱桃,虽然小,但是却能让整个画面瞬间变得超级吸引人。
今天呢,咱就来深度解析一下最美星芒的拍摄技巧。
首先,咱得说说器材。
这就好比战士上战场得有好武器一样。
镜头是关键的一环。
一般来说,小光圈镜头更容易拍出星芒效果。
比如说那些光圈能缩小到f/16甚至更小的镜头。
你可以把镜头想象成一个控制光线的魔法棒,光圈越小,这个魔法棒就越能把光线变得规规矩矩,形成漂亮的星芒。
而且,定焦镜头在这方面往往比变焦镜头表现更好。
定焦镜头就像那种专注做一件事而且做得特别好的人,在制造星芒上更有一手。
接着就是拍摄的时间了。
你以为啥时候都能拍出好看的星芒吗?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这就跟钓鱼得选对时间一样。
早晨或者傍晚时分是个绝佳的时机。
这个时候的阳光比较柔和,光线角度也好。
要是大中午的,阳光直直地射下来,那星芒可就没那么美了,就像一个人在大太阳下晒得晕乎乎的,没什么美感。
早晨或者傍晚的阳光就像化了淡妆的姑娘,柔和又迷人,能让星芒更加出彩。
然后就是找对拍摄的主体啦。
这主体就像一场戏的主角。
像路灯啊、水面的波光啊都是很好的星芒主角。
路灯在夜晚亮起的时候,就像一个个等待释放星芒魔法的小精灵。
你把相机对准它,稍微调整下角度,哇塞,星芒就出来了。
还有水面的波光,就像无数细碎的小镜子在反射阳光,当你拍出星芒的时候,那画面就像是一场波光粼粼的星芒舞会。
光圈数值的设置也是个大学问。
这光圈数值啊,就像控制流量的阀门。
一般来说,f/11到f/22这个范围是比较容易出星芒效果的。
你要是把光圈开得太大,就像把阀门开得太大,水(光线)就会汹涌而出,根本形不成星芒。
要是光圈太小,虽然星芒有了,但是可能会出现其他问题,比如画面太暗或者画质下降,这就好比把阀门关得太小,水流(光线)都快没了。
再说说曝光补偿。
这个曝光补偿就像给照片的亮度打个小补丁。
有时候相机自动计算的曝光可能不太准确,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手动调整一下曝光补偿。
拍摄风景的技巧
拍摄风景的技巧风景摄影是一门需要技巧和创意的艺术形式。
通过运用合适的摄影技巧,能够捕捉到优美的自然风光,让观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拍摄风景的技巧,帮助你提升风景摄影的水平。
1. 视角选择: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和视角是拍摄成功的关键之一。
尝试不同的视角,例如低角度、高角度和鸟瞰视角,以突出风景的独特之处。
寻找有趣的前景元素,如树木、建筑物或水体,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
2. 光线利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对于风景摄影尤为重要。
拍摄时选择合适的光线条件,如黄金时段(日出和日落前后的一小时)或蓝小时(日出前和日落后的一小时),能够给照片增添温暖、柔和的色调。
此外,避免直射阳光,使用遮阳板或调整拍摄角度,以避免过曝或阴影过重的问题。
3. 对焦技巧:对焦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风景摄影中,通常采用景深较大的对焦方式,以确保整个画面都清晰。
使用较小的光圈(较大的F值)可以增加景深,但要注意不要使用过小的光圈,以免引起光的衍射问题。
4. 景色分割:将风景分割成多个部分,使画面更加丰富和有趣。
可以通过使用前景元素、对角线或巧妙地利用线条来实现。
这样的分割可以帮助观者更好地理解画面,同时也能够增加画面的动感和层次感。
5. 运用反差:对比是一种强大的表达方式,可以增强画面的冲击力和视觉效果。
通过对比不同元素的颜色、亮度或大小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创造出独特的风景摄影作品。
例如,在一片绿色的田野中加入一棵孤独的红树,或者在一个平静的湖面上拍摄高山的倒影,都能够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6. 使用滤镜:滤镜是风景摄影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可以改善照片的色彩和对比度。
常见的滤镜包括偏振镜、渐变灰度滤镜和中性密度滤镜等。
通过使用滤镜,可以增加天空的蓝度、减少反射或增加细节,以提升照片的质量。
7. 注意构图:构图是摄影中的基础技巧,也非常重要。
使用分割法则(如黄金分割法或对称法则)来构建有吸引力的画面。
注意画面中的线条、形状和比例,避免将重要元素放置在画面的中央,以增加画面的平衡和张力。
【拍照选择焦点的几个技巧】拍照焦点位置叫什么
处作为焦点。
因为它的位置明显要比后面的眼睛更为重要。
拍摄草原,或许是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事情。简单的自动对焦拍摄,
7/ 拍摄人物全身像时:头部的重要的焦点。
在小的照片中看去,仿佛所有景文物都非常的清晰,但放大照片一看,会
在拍摄包括人物全身的肖像以及环境肖像时,我们无法明确地对准人
发现照片中的关键点模糊不清,这是最令人懊脑的事情了。
化,如果简单地需要人和景物都清晰,可以用小光圈获得大景深即可
注:更多精彩教程请关注三联摄影教程栏目。
9/ 拍摄群像时:寻找关键人物确定焦点。
在面对一群人进行拍摄时,我们往往会被不断变化着的众人所干扰,
不知道将焦点确定在哪里,而错过了很多的精彩群像照片。
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寻找一个关键的人物为焦点,并进行追踪对
先要明确好焦点,焦点的选择,无论是对于图片表面的清晰明了,还是对 其他地方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虚化;甚至对焦完成后,由于花或照相机稍许
于内容的真切表达,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焦点不仅仅是图片中最实的区 的移动都会造成焦点的缺失,而图片中没有任何清晰之处。因此配合拍摄
域,往往也是图片的重点所在。所以,我们在进行拍摄时,一般首先考虑 的三角架与无风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拍照选择焦点的几个技巧】拍照焦点位置叫什么
此时放大的花的特写照片中,原来颜色鲜艳的花瓣多数情况下成为陪 衬,而花芯中娇嫩的花蕊以极其规律的排列,成为引人入胜之处。
无论是面对风光摄影,还是人物小品,要想拍摄出一张照片,首
需要注意的是Biblioteka 使用微距拍摄的图片中,往往除了焦点一点是清晰的,
陪衬的图片元素来说,这类照片绝大多数都是以人物作为焦点拍摄的,因 了。
拍摄风光小技巧
利用白平衡创造不同的画面风格
创意白平衡
9.白平衡的使用规律
• 1、机内色温高于现场色温,画面色调偏红。
• • • (把色温设置到8000K,等于把现场的色温降低了2400K,红色得到了扩展 )
• 2、机内色温低于现场色温,画面色调偏蓝。
(把相机色温设置改为3800K,此时等于把现场色温提高了1800K,蓝色被加强)
• 色彩空间:Adobe RGB • 该设置直接关系到数码原 始影像采集应用哪种色彩空间 ,从而决定色彩信息量大小。 因Adobe RGB比sRGB的色彩范 围大,且拍摄和处理的照片层 次更丰富,建议选择Adobe RGB,慎重选用sRGB格式。 • RAW格式文件可以不考虑。
6.顺光拍摄
7. 裁切相片
• 拍摄风景时,有些时候不是拍得越多越好。 • 例如下图,原图天空的部份比例太多,裁切一点天空的部份,反 而能营造更宽阔的感觉。
7. 裁切相片
8. 创意白平衡
•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会遇到像太阳光、灯光等不同类型的光线, 不同的光线都有不同的色温. • 所谓白平衡(WB)就是让相机在不同的色温下,白色的东西拍 出来仍是白色. • 可是有些情况下,我们也会刻意错误调整白平衡.像在日出日落 时,将白平衡调整到钨丝灯模式,天空的颜色会更加梦幻.
• 3、机内色温等于现场色温,画面色调正常。
(现场5600K,设置5600K)
•
阴天时北方寒冷的冬天,现场色温大概在6800 ~ 7500K,如果选择自动白平衡, 机内色温略高于现场色温,可以观察到画面偏红。 如果降低机内色温值,用手动色温调至4600K,机内色温远远低于现场色温,画 面显示出冷峻的蓝色,效果更能表现出北京冬天雪后的寒冷和颐和园特有的历 史感。
风光摄影中如何找“点”聚焦
文化与艺术179作者简介:马辉(1979— ),男,汉族,陕西凤翔人。
主要研究方向:摄影。
风光摄影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被重点关注的摄影技术,目前围绕着风光摄影的讨论屡见不鲜,但是无论怎样讨论,关于风光摄影最集中的问题依旧是在风光摄影中如何找“点”聚焦。
聚焦问题在摄影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张照片是否成功,直接取决于这张照片的聚焦点是否选取得当,风光摄影中也不例外。
本篇文章就将围绕这个问题来进行深入探索。
一、风光摄影中如何进行对焦点的选择根据调查显示,需要用到风光摄影的场景普遍为大场景,这种场景就要求照片具有很高的清晰度。
在这样的要求下,进行风光摄影的时候可以选择较小光圈,用广角拍摄较大的场景,或者采用标准镜头也来保证风光摄影的清晰度。
在某种特定情况下,风光摄影可以采用长焦来进行拍摄。
但是使用长焦的话会牺牲景深,影响照片清晰度,需要慎重选择。
但如果相机是高像素的话,可以在保证清晰度的前提下使用长焦来进行拍摄。
当然,如果进行风光摄影的时候需要进行前景拍摄,那么对焦点要在前景上,这样才能保证照片整体清晰。
如果进行风光摄影的时候不需要进行前景拍摄,那么就可以将对角直接放在无穷远上也可以,这样也可以保证清晰度。
二、拍摄自然山水风光时如何找“点”聚焦全景风光片大体主要是以自然山水风光为首要主题,然后进行全景拍摄。
如果摄影师以山作为拍摄主题时,可以考虑选择显眼的红色岩石或漂亮的红色树木为拍摄焦点。
在摄影师将山作为拍摄主题时,就代表着拍摄的山有一些局部特征吸引了摄影师,这就好比秋季时在草坪上就会有一棵金黄靓丽的红色白桦树,一块微微凸起的红色岩石,这些地方都是具备着抓人眼球,让人眼前一亮的共同点。
选择这些明显局部特征来作为山的标志物来进行局部对焦,可以提高拍摄照片的成功率,并且这些亮眼物件也会成为照片中的亮点。
三、拍摄森林全景山脉时如何找“点”聚焦在进行森林全景中的山脉的拍摄时,要以最高的两个山峰进行对焦。
如果在摄影师选择五台山的一个主峰为拍摄焦点的情况下,那么就要选择最高的两个山峰来进行对焦。
风光摄影用什么镜头好
风光摄影用什么镜头好想要拍摄出夺人眼球的风光摄影作品其实并不难,只要掌握一些风光摄影的技巧就能快速地拍摄出一些令人满意的摄影作品。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拯救一切的镜头了,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风光摄影镜头,供大家参考!风光摄影用什么镜头好微距镜头如果想把小物件拍摄得更大那就使用微距镜头吧微距镜头的特长就在于能“把小物件拍得更大”。
在将物体拍摄得较大这一点上它类似于远摄镜头,但微距镜头具有能够更接近被摄体拍摄的优点,能够将小被摄体拍摄得更大。
微距镜头的使用范围很广,从拍摄花卉到拍摄小物件都能胜任。
不同的微距镜头焦距长短也不同,简单概括其区别在于拍摄距离的远近不同。
焦距短的镜头拍摄距离也较短,而焦距较长的微距镜头适合从稍远的地方拍摄。
不同的微距镜头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拍摄者应该根据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远近以及拍摄目的选择适合被摄体的微距镜头。
自然的虚化非常美丽焦距较长的微距镜头能将背景进一步虚化。
拍摄者可尝试一下针对想突出的部分进行对焦,虚化其前后景。
如果是焦距较短的微距镜头,拍摄者能很轻松地手持进行拍摄。
如果想要轻松抓拍推荐使用焦距在60mm左右的微距镜头。
定焦镜头个性鲜明表现力丰富的定焦镜头定焦镜头是一种构造简单,只有一个焦距的镜头。
这种镜头也是变焦镜头的基础。
虽然定焦镜头不具备变焦功能,但这也使其具备鲜明的特点。
与变焦镜头相比其构造简单,因此重量相对较轻,便于携带。
而且由于它镜片的枚数较少,所以具有最大光圈较明亮的特点,并且其背景虚化非常漂亮,常用于人像摄影。
还有,因为定焦镜头的最大光圈通常很明亮,所以即使是在光线较为昏暗的时候也能得到较高的快门速度,适合于在不能使用闪光灯的场所进行拍摄。
在光线昏暗时大光圈镜头非常有效!现场只有蜡烛的光线,但如果使用大光圈定焦镜头,我们就能在不提高ISO感光度的情况下进行拍摄。
而且镜头很轻,不太容易在拍摄时产生手抖动。
非常适合拍摄夕阳镜片结构简单的定焦镜头能轻松胜任逆光拍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光摄影对焦点的应用技巧
超焦距是指在恒定光圈和固定焦距的条件下,能够达到最大的景深范围,我们把它称为在这个焦距和这个光圈下的超焦距。
我们在取景时对着天际线(无穷远)进行对焦,会得到一个离镜头最近的清晰点,而这个清晰点与镜头之间不清晰的范围就是超焦距,如果我们在实际拍摄中找到这个清晰与模糊的界点,并对它进行对焦就可以实现全景深的效果。
由于拍摄中间不可能永远使用一样的焦距和光圈,所以需要对镜头进行不同焦距和光圈的测试,我们也可以通过镜头上的景深窗来预测超焦距。
这样在实际拍摄中才可以得心应手地应用。
超焦距拍摄就是要充分兼顾整体画面的前、后景深(后景深大于前景深),达到整个画面整体的“清晰度;超焦距拍摄应控制好相对的摄距,摄距相对的远时,其清晰度的实际“效果就越“好,通常摄距应在5米以外,其效果就开始逐渐呈现出来了;超焦距拍摄应采用手动对焦模式为宜,因为自动对焦很难实现超焦距拍摄的最佳理想效果,中心对焦点应控制在整个画面的中间或略偏上、偏下一点为好(具体应视拍摄主体而定)。
因为一般摄影爱好者在拍摄风光照片时的对焦点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在最远处,所以拍摄出来的照片通常前景都有些模糊,因而大大地影响到了画面整体清晰度的“感观,这就是致命的要害点;超焦距拍摄
要充分利用小光圈大景深的特性,通常光圈应控制在f/11—f/16之间为最佳(太小了景深就浅,太大了实际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要真正发挥出超焦距的实际拍摄效果,建议您使用三脚架拍摄,这既是最笨的办法,但也是唯一的最有效的好办法。
景深合成法上面所说两种对焦方法基本上可以满足我们一般的拍摄要求,如果对景深要求特别严谨,可以采用景深合成法。
具体拍摄时,取景后固定机位不发生移动,分别对前景对焦拍摄一张,对中景对焦拍摄一张,对远景对焦拍摄一张,这样得到三张不同对焦区域的画面,再通过后期软件进行合成,而合成出来的画面细节要远远超出上面的两种方法。
景深特性法我们都知道要得到大景深,可以使用小光圈、远距离、短焦距来拍摄,但是我们还需要了解的是景深还具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后景深要大于前景深,并且是前景深的两倍。
当我们明白了景深的特性后,我们在实际拍摄进行对焦的时候只要遵循这个景深特性,对着选取画面中靠前的三分之一进行对焦就自然符合了它的特性,这样拍摄出来的画面也就自然达到了全景深的效果。
由正面或由侧面斜上方拍。
正面拍摄感觉十分呆板建筑摄影大家都知道使用超广角镜头来表现高耸感觉,但是拍摄的角度,由正面或由侧面斜上方拍,结果大不同。
直横构图大景摄影以横幅构图可展现宽阔气势,但适当采取直幅构图亦可呈现前后延续感。
一字排开的大小瀑布甚为壮观前方溪流与瀑布皆入景时,以直幅呈现不仅说明清楚,且赏心悦目。
挂在山壁上的大小瀑布,以横幅来表现也为绝景。
绝大多数的风景写真应该是以横幅构图来表现,因为这样可以展现宽阔感觉、绵延不绝。
但遇到现场景物前后安排恰当,或是超高建筑等,以直幅构图亦可表现渊远流长,增强立体感。
摄影最忌贪多尤其是风景写真,去芜存菁的景物更能引发共鸣。
沙滩上的简易瞭望台,靠近看时搭盖简陋,远些看仅是不起眼的小房子。
但靠着夕阳西下的色温变化,由黄到蓝的连续接调,配合水面的波浪,构筑成一幅心旷神怡的绝景照片。
遇到不可多得的绝景,有时摄影者会陷入迷思:天空云彩漂亮极了、青山绿水不可省略、前景花花草草颜色鲜艳等,通通以广角镜头收录之,结果变成视觉紊乱,失去可看性。
化繁为简,由身边寻找简单事物,搭配最佳时刻,美景浑然天成。
三分地平线地平线的安置,视天空或前景之特别之处,决定在画面上三分之一或下三分之一。
遇到水面反射的景致,多数人可能会采取将地平线置于画面中间
的作法。
其实应该视现场景物,如果前景有特出之处,例如:暗部岩石层次或前景剪影,则让前景占据三分之二,提高地平线。
如果天空的云彩较为丰富,则压低地平线在下方三分之一。
对于视觉的感受,以实际照片来观赏即可明了。
几何元素圆形、三角形或重迭的几何图形,可以刺激人的视觉感官,耐看度会提升不少。
人眼观赏一幅照片时,会不自主的寻找画面中的几何元素,如圆形、三角形或菱形等,并且视觉会停滞于该处。
如果在现场景物可以发现重复的几何元素,请善加利用之。
操弄白平衡晨昏摄影尝试荧光灯白平衡,或是白平衡偏移功能,会有意外的效果。
荧光灯白平衡,配合白平衡偏移,制造特别的艳丽色调。
自动白平衡拍摄时,相机会修正晨昏时刻的色温,往往会牺牲了特别的色调变化。
如果设在「日光白平衡」,则与过去使用正片拍摄一般的呈色。
但有更好的建议:使用「荧光灯白平衡」,能够保留红色色调,又能加强蓝色,特别的蓝紫效果会让人上瘾。
内置闪灯风景写真使用内置闪灯,颠覆传统印象,却是补光的好工具。
满树樱花垂钓而下,以超广角镜头制造夸张感,内置闪灯补光,
花蕊细节清楚。
没使用闪灯,背光的樱花显得暗沉。
别以为闪灯是拿来作人像摄影补光之用的,风景摄影应该是不会用到闪灯。
其实只要在逆光场合,需要补足光线,闪光灯仍可以适当的使用,且内置闪灯虽然指数不高,可能补光量不足,却也因为这样较不会破坏整体画面协调,达到平衡的感觉。
无招胜有招所有的规则都只是归纳法则,抛开所有条文,顺着自己的意思去捕捉美的景物,恭喜您已进阶风景写真达人。
对于美的定义,人皆有异,但一张隽永传颂的绝景照片,却需要多数人的共鸣与欣赏。
如何能在茫茫世界中以观景窗框住美的瞬间,诀窍并不在上述的几项招数,而是不断的:拍、拍、拍,并且:看、看、看,看他人的作品以激励自己的创造性。
前景+主体+背景在画面中可以找到前景、主体、背景三要素,就是一张完美的大景照片。
蓝天白云为背景,绵延山峦为主体,蜿蜒溪流为前景,构成一幅只应天上有的绝景。
三要素如果只有两项,虽然层次感不错,但尚称不上绝景照片。
试着分析风景写真,往往具有前景、主体和背景三要素,前景可以是溪流湖泊,或是地面暗部剪影;主体则是建筑、山峦或视觉焦点;
背景则以蓝天白云,或晨昏天色相伴。
光线层次顺光带点侧面光,能呈现最佳的远近层次,是漂亮风景的决定因素。
清晨时分的晴朗天气再度拍摄,湖光山色,远近层次棒极了。
下午的光线虽然静谧宜人,但是灰暗的光线无法显示层次感往往我们欣赏一幅绝景照片,又恰巧曾造访过,可能会有「为何我拍不到如此绝美」之叹。
其实往往构图之余,光线的营造非常重要。
大师拍照会选择最恰当的时间与天候,甚至一而再再而三的探访,只为最佳的天候配合。
在旅游摄影时,也应收集详尽资料,预先规划早晨或下午前往拍摄,以获得顺光或测光拍摄。
风光摄影对焦技巧相关文章:1.浅谈风景摄影——对焦技巧2.关于风光摄影对焦技巧3.单反风光摄影构图技巧4.风光摄影经典提升技巧5.单反风光摄影技巧6.单反风景摄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