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构图及测光经验

合集下载

摄影技术常见问题解析及解决方案

摄影技术常见问题解析及解决方案

摄影技术常见问题解析及解决方案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既需要艺术感和创造力,又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

然而,在实践中,摄影爱好者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本文将对摄影技术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解析,并提供解决方案。

一、曝光不准确曝光是摄影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

当摄影者在拍摄时发现照片曝光不准确时,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使用测光模式: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的测光模式,如矩阵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和点测光等。

摄影者可以根据拍摄场景选择合适的测光模式,以获得更准确的曝光。

2.调整曝光补偿:曝光补偿可以用来增加或减少曝光量。

当拍摄的主体较亮时,可以适当减少曝光补偿;当主体较暗时,可以适当增加曝光补偿。

通过调整曝光补偿,可以使照片曝光更准确。

3.使用灰卡测光:灰卡是一种用于测光的工具,可以提供准确的曝光信息。

摄影者可以将灰卡放置在拍摄场景中,通过测光仪器测量灰卡的曝光值,然后将该值设置在相机上,以保证照片曝光准确。

二、对焦不清晰对焦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当摄影者发现照片对焦不清晰时,可以尝试以下解决方案:1.使用单点对焦:单点对焦模式可以让摄影者自由选择对焦点。

通过将对焦点对准主体,可以确保对焦准确。

此外,还可以使用对焦锁定功能,将焦点锁定在主体上,再进行构图和拍摄。

2.使用连续对焦模式:对于运动中的主体,使用连续对焦模式可以确保主体保持清晰的焦点。

摄影者可以按住快门按钮,连续对焦主体,以捕捉到最佳的瞬间。

3.使用手动对焦:在某些情况下,自动对焦可能无法准确捕捉到主体。

此时,可以尝试手动对焦。

摄影者可以通过调整镜头焦距环,将主体对焦清晰。

三、噪点问题在低光条件下拍摄或使用高ISO值时,照片中常常会出现噪点。

以下是解决噪点问题的一些方法:1.使用低ISO值:较低的ISO值可以减少噪点的产生。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尽量使用较低的ISO值,以获得更清晰的照片。

2.使用降噪软件:后期处理软件中常常有降噪功能。

摄影者可以使用这些软件对照片进行降噪处理,以减少噪点的影响。

点测光[点测光实用技巧实战教程]

点测光[点测光实用技巧实战教程]

点测光[点测光实用技巧实战教程]拍摄人物或是风光片的时候,不少人会问:怎么回事拍的人物就是没有别人拍的那种质感人物的金色头发是怎样形成的拍的风光片也没有他人拍的那种透视效果拍人物的时候尽可能选择使人物出于背着光源的状态、这样的光照有如下几个好处:1、被摄人因为背着光源,眼睛和表情可以放松自如(被摄人面朝着光源的的时候会睁不开眼镜而使面部表情发紧,眯着眼等等)2、如果我们拍摄逆光女孩,这种方式还可以拍出特定的效果,如:金色轮廓的头发,明亮的眼神等,注意要点就是使用点测光要根据人的面部来确定曝光量,这时候的曝光量是根据面部的光照确定的,所以背景和人物的头发就会出现过曝,而这种过曝就是金色的头发的起因。

3、严格意义上说:点测光适合于任何场景,例如舞台摄影、体育摄影、风光片(这些场景的点测光要根据被摄物的主题来选定),目的就是只要能把手中的器材发挥好了就是,也大可不必去烧器材。

什么是点测光点测光,顾名思义就是对一个点测光。

与我们常说的“点”不同的是,点测光的“点”一般指的是取景范围1%-5%的区域。

对这个区域测光,从而让这个区域在拍出的照片里呈现0EV的影调,也就是18%灰。

一般常用于摄影师需要极力保证某区域曝光的时候。

点测光的目标区域即测光点仅为画面整体面积的1.5%到3%(具体比例因相机而异),测光点位置在默认情况下位于画面正中央。

有些相机也可以将测光点自动设为当前处于激活状态的自动对焦点,这在拍摄主体偏离画面中心的时候,就变得非常实用了。

如何使用点测光,确保你的拍摄对象得到正确曝光1.选择点测光模式在大多数相机上,都会有一个测光模式选择器,一般位于机身顶部,通过按动按钮或者旋转拨盘来选择测光模式,点测光的标志是一个圆点。

2.如何使用假设测光点就是中央对焦点。

将这一对焦点对准拍摄主体,半按快门合焦后,完全按下快门即可完成拍摄。

如果测光点所在位置不是中间调,要适当应用曝光补偿。

3.主体不在画面中央当拍摄主体不在画面中央,以上述方式进行测光,在显示合焦后,按下自动曝光锁定按钮(AE-L),锁定曝光设置,然后改变构图,完成拍摄。

摄影中的测光方法和测光技巧

摄影中的测光方法和测光技巧

摄影中的测光方法和测光技巧(转)一、相机的测光原理相机(数码和各种胶片)的测光原理并不复杂,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相机的测光系统(或测光表)是以何为测量基准的!通俗地讲,就是相机在测量一个场景的光线时,它怎样“想”自己看到的东西?记住:所有的相机在测光过程中,会将“看到”的所有物体都默认为反射率为18%的灰色(摄影的专业术语叫“中级灰”),并以此作为测光的基准。

也就是说,在相机的“眼”中,所有的被摄体都是灰色的,曝光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还原这种灰色。

为什么是这个特殊的18%灰?因为18%灰与人皮肤平均反射光(16~20%)的色调一样,而人是我们最常拍摄的对象。

(其它物体的反射率,如银是96%,绘图白纸75%,纯黑是3%等。

)测光表工作时,要看被摄体的反射率是否为18%,如果反射率是18%,那它测量出来的数值就十分准确了,按此数值曝光,被摄体的色彩和影调就会得以真实地还原,所以,对我们的皮肤、平常的色彩斑斓的景物来说,这种以灰色基调为还原标准的曝光是非常准确的。

如果被摄体的反射率不是18%,那么相机测光系统测量出来的数值就不准确,若直接按此数值曝光,画面的影调和色彩就会出现失真:像拍摄白茫茫的雪原、黑漆漆的煤田,相机也把它们当作灰色来还原,直接对着它们测光聚焦,往往会拍出灰色的雪和煤。

小窍门:数码拍摄中,合理测光的几个小技巧:①拍雪景,你可以先对着你的手半按下快门,也就是对自己的皮肤进行测光,然后再对种你要拍的雪按下快门,那么雪就是白颜色了。

同理,拍摄穿黑衣服的人像,也应先对脸部进行测光,然后再构图拍摄。

)②当拍摄明亮物体时,应采用比测光表推荐的指数高1~2档的光圈,而对阴暗物体则要适当减少曝光量。

③在很充足的季节拍照,将使照片产生很大的反差,所以必须要对景物的明亮、阴暗部位分别测光,并以两者的平均曝光指数进行拍照。

大秘诀:记住下面的一些物质,它们的反射值接近18%,也许对大家在复杂的条件下拍摄非常有用:①草(割后的草地!),但注意,不是墨绿、特别绿或发黄的草;②大部分浅绿的树叶或植物叶子;③有些、但不是全部树干;④旧的、修复的柏油路和混凝土(这个非常有用);⑤长期放置、没有刷油的木材;⑥红/棕色的砖,包括水泥墙;⑦干树叶。

根据拍摄题材选用对焦模式技巧

根据拍摄题材选用对焦模式技巧

根据拍摄题材选用对焦模式技巧如果说了解测光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还原影调的话,那么选择正确的自动对焦模式,则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清晰的影像,而这恰恰是拍出好照片的关键环节之一。

佳能相机提供了单次、人工智能伺服、人工智能3种自动对焦模式,下面分别介绍各种自动对焦模式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1单次自动对焦拍摄静止对象选择单次自动对焦(ONE SHOT)在单次自动对焦模式下,相机在合焦(半按快门时对焦成功)之后即停止自动对焦,此时可以保持快门的半按状态重新调整构图。

单次自动对焦模式是风光摄影中最常用的对焦模式之一,特别适合拍摄静止的对象,例如,山峦、树木、湖泊、建筑等。

当然,在拍摄人像、动物时,如果被摄对象处于静止状态,也可以使用这种对焦模式。

按下AF按钮,转动主拨盘选择一种自动对焦模式即可使用单次自动对焦模式拍摄静止的对象,画面焦点清晰,构图也更加灵活,不用拘泥于仅有的对焦点。

提示:在使用3种自动对焦模式拍摄时,如果合焦,则自动对焦点将以红色闪动,取景器中的合焦确认指示灯也会被点亮。

2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拍摄运动的对象选择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AI SERVO)在拍摄运动中的鸟、昆虫、人等对象时,如果摄影爱好者还使用单次伺服自动对焦模式,便会发现拍摄的大部分画面都不清晰。

对于运动的主体,在拍摄时,最适合选择连续伺服自动对焦模式。

在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模式下,当摄影师半按快门合焦后,保持快门的半按状态,相机会在对焦点中自动切换以保持对运动对象的准确合焦状态,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被摄对象的位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只要移动相机使自动对焦点保持覆盖主体,就可以持续进行对焦。

3人工智能自动对焦拍摄动静不定的对象选择人工智能自动对焦(AI FOCUS)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家里有小孩子而购买单反相机,以记录小孩的日常,到真正拿起相机拍他们时,发现小孩子的动和静毫无规律可言,想要拍摄好太难了。

佳能单反相机针对这种无法确定拍摄对象是静止还是运动状态的拍摄情况,提供了人工智能自动对焦模式。

对焦和测光分离适用场景

对焦和测光分离适用场景

对焦和测光分离适用场景
对焦和测光分离是单反相机等高端相机的一个常见功能,它们是两个独立的操作,可以帮助摄影师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1. 构图容易出现主体不在中央的情况
当拍摄的主体不在画面中央时,利用对焦锁定功能先对主体对焦,再调整构图进行测光和拍摄,可以避免自动对焦点集中在非主体上的问题。

2. 主体与背景存在显著对比度差异
在光线明暗对比强烈的场景下,先对主体对焦,再在合适的区域测光曝光,可以获得主体清晰、曝光适中的照片效果。

3. 运动物体跟踪拍摄
对于运动物体的连续拍摄,先对运动物体对焦,再锁定曝光,便于追踪拍摄过程中物体在不同背景下的移动轨迹。

4. 夜景拍摄
通过分离对焦和测光,先对远处的夜景对焦,再测光人物所在位置进行曝光,可以很好地拍摄出人像与城市夜景的效果。

5. 特写微距拍摄
对于微距拍摄,利用分离对焦和测光,可先对小物体精确对焦,再根据周围环境调整曝光值,突出拍摄主体的细节效果。

对焦和测光分离功能为摄影师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和控制力,可以针对不同的拍摄场景进行合理的组合运用,获得理想的摄影效果。

摄影艺术知识:摄影中的测光模式选择和远景构图

摄影艺术知识:摄影中的测光模式选择和远景构图

摄影艺术知识:摄影中的测光模式选择和远景构图摄影艺术知识:摄影中的测光模式选择和远景构图摄影是一门非常综合性的艺术,需要掌握众多技巧和技术,其中包括测光模式选择和远景构图。

这两个方面对于拍摄一张好照片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这两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测光模式选择在拍摄的过程中,对光线的测量是非常必要的。

测量光线的方式称为测光。

测光能够判断所摄物体与环境的光线关系,确定拍摄时的正确曝光值。

测光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常用的是光圈优先、快门优先、全局测光和局部测光四种模式。

1、光圈优先模式(AV)光圈优先模式,顾名思义,是以光圈为主导的一种测光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拍摄者首先设定光圈大小,然后相机将通过测量环境光线的强弱,计算出相应的快门速度,从而得到合适的曝光值。

这种模式适合于景深较为关键的场景。

2、快门优先模式(TV)快门优先模式是以快门速度为主导的测光模式。

拍摄者在这种情况下会设定相机快门速度,相机会根据测得的环境光线强弱进行光圈的调节,以达到正确的曝光。

这种模式适合于拍摄移动的物体或者需要拍摄快门较短的场景。

3、全局测光模式(Evaluative Metering/Matrix Metering)全局测光模式是根据整个画面的亮度情况来测光的一种模式,也被称作矩阵测光。

这种模式相当于相机对整张画面的亮度进行了一个综合测量,适用于各种场景的拍摄。

4、局部测光模式(Partial Metering/Spot Metering)局部测光模式则是针对局部进行强调的一种测光模式,常用的是点测光和中央重点测光。

在这种模式下,测光取景器中只会测量被指定的目标区域,而不是整个画面。

适合于对场景中特定区域进行强调的场合。

二、远景构图构图是照片中最基本的元素,构图方式可以影响整张照片的视觉效果。

远景是指照片中处于无限远处的地方。

拍摄远景时,常采用的构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指制造对称的效果。

拍摄远景,当两侧的景物完美呈现对称效果的时候,可以用对称构图的方式呈现,达到美观的效果。

尼康对焦模式如何选择[不同的对焦点与对焦模式准确掌握摄影主题]

尼康对焦模式如何选择[不同的对焦点与对焦模式准确掌握摄影主题]

尼康对焦模式如何选择[不同的对焦点与对焦模式准确掌握摄影主题]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可能在户外玩过放大镜,以手将放大镜接近或离开纸面的过程中,只有一个位置会让太阳的光点最小,最聚光,这个来回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对焦。

相机的镜头如果要准确的成像,也是需要对焦的这个动作,现在就由Herman老师来分享各种不同对焦模式的使用方法与建议。

老式的相机需要如同我们玩放大镜一样,必须以手来对焦,目前的数字单眼,都可以用相机的自对焦系统来帮我们完成对焦的工作了,所以不用担心自己不懂用手对焦,以及对焦对不准的问题。

摄影主题"width="600"height="400"title="不同的对焦点与对焦模式准确掌握摄影主题"/>▲新式的数字单眼功能愈来愈强了,在处理对焦的功能设定方面,有二件事情一定要了解,那就是「对焦模式」以及「对焦点选择」。

▲在半按快门之后,我们从观景窗中便会看到景物由模糊变得清楚,这相机会进行自动对焦的动作。

基本的对焦功夫:对焦锁定对焦操作时只要轻按快门按钮即可启动自动对焦(AF)。

当机身确认焦距后,相机在取景器亮起对焦确认的绿灯,发出哔哔声并且对焦停止。

只要将手指保持按钮半按状态,焦距就会锁定在当前位置,这称之为对焦锁定。

对焦锁定可以保持主体目前和我们之间的焦距,并且可以让我们重新构图(上下左右移动构图,而不是前后哦),而不会因为失去焦距而模糊。

▲将被摄体放在观景窗的AF区域中,然后半按下快门按钮。

▲半按的快门不要松手,以重新进行拍摄构图。

何谓半按快门DSLR相机的快门是两段式设计,当用户轻按快门按钮,至感受到稍有压力时,便启动了第一段开关,DSLR开始进行对焦与测光,如果再将快门按钮继续往下便触动第二段开关,才会正式拍照。

一般我们称呼启动第一段开关的状态为「半按快门」,半按快门之后,数字相机就会开始对焦,对焦之后,物体才能清楚的成像。

四种类别人像的测光模式选择留念照拍摄中央重点平均测

四种类别人像的测光模式选择留念照拍摄中央重点平均测

图说人像摄影的构图公式
4、大半身像 这个位置与半身你相仿,刚 刚过膝盖。站立时膝盖是不 太好表现的,还是看不见的 好。这时MM有更大的空间 转动身体、挥动手臂,左右 也有更大的空间让MM手舞 足蹈地发挥,美丽的大腿也 可以秀上一番了。
图说人像摄影的构图公式
5、全身像 让MM周围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做出许多高难度动作。空间的加大,也更 需要注意对背景的把握,让背景把MM衬托更漂亮迷人。假如MM的个子 不高,又想全身示人的话,可以用低角度拍摄,通常这种角度都会把人拍 得修长许多,当然,镜头的焦距可以适当短些。
图说人像摄影的构图公式
1、头像
这种所谓大头像的特 写是许多人爱拍的, 但有先决条件,就是 MM的脸要漂亮,而 且脸上要干净,没有 太多的像征青春的痘 痦产,尽量不要正面, 稍稍侧侧脸,歪歪头, 拍特写不宜使用标准 镜头。
光圈:F1.4 快门:1/640 sec ISO: 曝光补偿:-1 EV
图说人像摄影的构图公式
图说人像摄影的构图公式
3、半身像 可以拍到大腿的位置,刚好可以 看到自然垂下的玉手。这种构图 可以让MM稍微转动身体,以展 示出美妙婀娜的身材。这还有一 大好处,就是可以掩饰MM身高 的不足―――通常人在身高上的 差异,主要是差在腿上。
光圈:F1.8 快门:1/1249 sec ISO:200 曝光补偿:2/3 EV
四种类别人像的测光模式选择
1、留念照拍摄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测光模式),这是采用最多的方式(默认),测 光范围60%。适合:个人旅游或一些被摄主体集中在画面中间区域的风景照片,一 般的花花草草。不适合:主体不在画面中间或逆光摄影 2、逆光人像拍摄 中央部分测光(局部测光模式),测光范围:3-12%,适合:光线比较复杂的场景, 如逆光人像,舞台走秀等;不适合:不能代替点测光。 3、特写拍摄 点测光模式,测光范围:1-3%。适合:微距、人物局部、逆光。在所有测光模式 中,只有点测光才能真正解决体积较小的主体在极亮或极暗背景前的准确曝光问题。 不适合:拍摄主体所占画面比较大而且光线复杂的时间。 4、团体照的拍摄 平均测光模式(矩阵测光),数码相机最主要的测光模式。 适合:光照比较均匀,主体与背景没有太大反差。顺光下的风景、人物特写、中景、 团体照、一般室内、室外人物,尤其是拍摄顺光、前侧光以及阴天或大面积亮度比 较均匀的场景。 不适合:已经被评价测光代替。明暗对比较为强烈,或光线变化较大的室外。也不 适合高调(欠曝光)和暗调(过曝光)的摄影。

相机测光模式与使用技巧

相机测光模式与使用技巧

相机测光模式与使用技巧相机测光模式是指相机在拍摄时通过光线测量来确定适当的曝光参数的模式。

其中,常见的测光模式包括评价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和点测光。

正确地选择和运用测光模式,能够帮助摄影爱好者获得更好的曝光效果,提升照片质量。

本文将介绍相机测光模式的概念以及使用技巧。

一、评价测光模式评价测光模式也称为多区域测光或全区域测光,是相机中最常见的测光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相机会根据整个画面内的光线强度和色彩分布进行智能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出最佳的曝光参数。

评价测光模式适用于大部分常见场景,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曝光结果。

使用评价测光模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 高光细节保护:在高对比度的场景下,评价测光模式会更加注重保护高光细节,避免过曝。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想要捕捉到更多的阴影细节,可以适当对曝光偏移进行调整。

2. 找准主体:评价测光模式倾向于以画面中心为主,但并不意味着主体一定要处于画面中心。

因此,在构图时要找准主体的位置,并将其置于评价测光区域内,以获取更准确的曝光。

3. 多次取样:在复杂光线条件下,如逆光拍摄或夜景拍摄,建议进行多次取样进行平均曝光,以确保光线的平衡和画面的准确曝光。

二、中央重点测光模式中央重点测光模式是相机中较为常见的测光模式之一。

在这种模式下,相机只会对画面中央区域的光线进行测量,并根据测光结果确定曝光参数。

中央重点测光模式适用于需要凸显画面中心主体的情况,如人像摄影。

使用中央重点测光模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 找准主体:由于中央重点测光模式只关注画面中央区域的光线,因此需要将主体放置于中心区域,以确保主体曝光准确。

2. 曝光补偿:中央重点测光模式有时会在特殊光线条件下给出不准确的曝光结果,这时可以使用曝光补偿功能进行微调,避免曝光偏差。

3. 运用背光:中央重点测光模式适合拍摄背光场景,因为相机会优先曝光中央区域,能够准确把握主体的曝光情况,避免过暗或过亮的情况发生。

点测光

点测光

『摄影技巧』掌握点测光在复杂的光线条件或者光比很大的场景中,相机的平均测光往往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

比如在被摄物体十分明亮,但是环境很暗的时候,相机的测光就可能出现失误,使主体过曝。

这种情况在拍摄表演时经常发生,而使用曝光补偿也比较麻烦,你需要根据被摄物体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随时调整参数。

这时候采用点测光是最好的方法,你可以对某个对焦点进行精准的测光,不用在乎其他区域的光线变化。

在使用点测光时,有两种常见的拍摄方法,都能保证不错的效果。

第一种方法适用于拍摄黑暗背景中的明亮物体,比如舞台表演。

你只需将相机设置为光圈或快门优先模式,然后手动选择自动对焦点,让你的目标位于一个对焦点上即可,这时候相机只对这一点测光,不会受到环境光线的影响。

第二种方法操作更加复杂,但是自由度更大。

将拍摄模式切换为手动,并选择中间的对焦点,此时对焦点的作用仅仅是点测光,而非对焦。

对准你的拍摄目标,根据相机测光调整参数,然后你就可以从新构图和变焦,在拍摄时不用受到对焦点位置的限制,还能保证拍摄主体曝光正确。

如何使用点测光精准曝光1. 切换测光模式大多数单反上都会有测光模式按钮或者拨盘,也有些相机需要在菜单中进行设置。

点测光的标志一般是一个圆点,除此之外,常见的测光模式还有中央重点测光和平均测光。

2. 使用手动曝光模式使用手动模式能让你获得更大的自由度。

你可以选择和主题重合的对焦点作为测光点,根据对焦点的测光信息调节曝光,这样即使是重新调节构图,你的曝光也不会发生变化。

3. 检查拍摄的照片拍摄之后记得检查一下照片的曝光。

开启数码相机的直方图功能,检查高光和阴影处是否溢出,如果出现了过曝和欠曝的现象,就要及时调整曝光参数,保证拍摄成功率。

摄影中如何运用对焦点调整照片的焦点位置

摄影中如何运用对焦点调整照片的焦点位置

摄影中如何运用对焦点调整照片的焦点位置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摄像机和镜头捕捉光线和景物,用于表达摄影师的视角和情感。

而对焦点是摄影中重要的技巧之一,通过对焦点的调整,可以凸显画面中的主体,使照片更加生动和有力。

本文将讨论在摄影中如何运用对焦点调整照片的焦点位置,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一、对焦点的重要性在摄影中,焦点是确定照片清晰区域的一个关键因素。

通过对焦点的选择,摄影师可以控制画面中的主体和背景的清晰程度,将关注点聚焦在想要强调的部分。

一个清晰的焦点可以提供更多的细节和表达力,使照片更有吸引力。

二、手动对焦和自动对焦的选择在大多数现代相机上,可以选择手动对焦或自动对焦模式。

手动对焦模式下,摄影师可以通过调节镜头焦距环,精确控制焦点位置。

自动对焦模式则由相机自动判断焦点位置,适用于拍摄移动的主体。

对焦点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当主体相对静止,拍摄条件较好时,手动对焦可以提供更精确的焦点调整。

而在拍摄运动主体或条件复杂的情况下,自动对焦可以更好地捕捉瞬间。

三、焦点位置的调整技巧1. 中心对焦最简单的对焦方式是将焦点放置在画面的中心。

中心对焦适用于拍摄对称的场景,使主体清晰呈现在画面中央。

这种对焦方式简单直接,适合刚入门的摄影爱好者。

2. 选择对焦点除了中心对焦,现代相机通常提供多个对焦点供选择。

摄影师可以根据主体的位置将焦点放在合适的位置。

例如,当主体偏离画面中央时,选择靠近主体的对焦点可以保证焦点的准确性。

3. 追焦技巧追焦是在拍摄运动主体时常用的技巧之一。

通过选择连续自动对焦模式,相机会持续调整焦点以跟踪主体的移动。

追焦可以捕捉到主体的快速动作,使照片更具动感。

4. 测光和对焦的组合在拍摄复杂场景时,摄影师可以结合测光和对焦来调整焦点位置。

先选择合适的曝光参数,然后将焦点放在主体上进行对焦。

这样可以确保主体清晰并同时保持合适的曝光。

四、对焦点与画面构图的关系对焦点的位置与画面构图密不可分。

正确的焦点位置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创造有层次感和引人注目的画面。

『教程』人像摄影专业技巧(对焦篇)

『教程』人像摄影专业技巧(对焦篇)

『教程』人像摄影专业技巧(对焦篇)人像摄影的原则是针对眼部合焦从任何角度拍摄任何姿势的人像其基本都是针对眼部合焦在拍摄人像时针对眼部精确合焦非常重要。

如果眼部没有合焦,那么整张照片就会软绵绵的,失去关键点。

不管被拍摄者摆出什么造型,不管从什么角度拍摄,都必须针对眼部精确合焦。

特别是开大光圈拍摄时,景深变小,合焦位置稍稍偏移就会造成眼部失焦,拍摄者应该加以注意。

使用小型数码相机拍摄时,一般只要能够针对脸部的某一个位置合焦,就不用太在乎合焦点位置。

但是使用高像素数码单反相机时,因为画面的分辨力很高,所以在放大的时候失焦现象就会特别明显。

另外,因为数码单反相机的图像感应器很大,所以容易产生虚化。

使用35mm全画幅相机拍摄时虚化更大,所以对合焦要求更加严格,甚至要注意到应该对眼睛的哪一个部分合焦。

防止发生抖动,它是人像摄影的大忌很多被认为失焦的照片其实是抖动造成的失败如果仔细观察那些被认为失焦的照片,会发现其中很多图像不够锐利是由于发生了抖动。

失焦和抖动两者基本上没有关系,但是都会影响到照片的锐度。

特别是在人像摄影时要加以注意。

另外,还要注意有可能和手抖动同时发生的被摄体抖动现象。

作为不会发生手抖动现象的快门速度基准,一般认为是1/焦距=安全快门速度,但是这个说法没有考虑到被摄体的抖动带来的影响。

在人像摄影时,要考虑被拍摄者也是会动的,应该在此基础上决定合适的快门速度。

如何设置相机以获得理想合焦为了得到理想合焦效果的相机设置:1.将相机设置为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

人像摄影时合焦点(景深)的控制非常重要。

所以从拍摄模式转盘中选择Av(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以便拍摄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图控制景深。

使用优先决定光圈值的Av模式更容易控制合焦范围。

2.自由决定ISO感光度。

应该根据拍摄状况自由选择ISO感光度。

设置为自动基本上也没有问题,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快门速度和光圈的关系,最好能够选择某个特定的感光度以习惯拍摄。

摄影经验-经典摄影技巧大汇总

摄影经验-经典摄影技巧大汇总

摄影经验-经典摄影技巧大汇总导读:本文档为摄影经典经验及技巧汇总,本文档中含有:菜鸟必备风光摄影的10个相机设置须知、经典摄影技巧12条、详细解析夕阳风光摄影技巧、人像摄影构图技巧等内容,内容较为丰富,非常适合摄影爱好者观看,希望通过本文档能过对您的摄影有一定的帮助。

菜鸟必备风光摄影的10个相机设置须知摄影中曝光、光线、色彩及构图等技巧的运用会为你的照片增彩。

而相机的基本操作中的参数设置你要完全掌握,下面我来和大家共同学习。

工具/原料数码相机(最好是单反数码相机)须知1.对焦模式与对焦点一般来说,风光摄影拍摄的对象多为静物或相对静态的物体,因而我们最好将对焦模式设为单次自动对焦,对焦点设为单点自动对焦。

1.曝光模式在可供使用的程序曝光(P)、快门优先(S)、光圈优先(A)和手动(M)四种模式中,作为新手应选择光圈优先(A)。

这是因为,在此模式下,当你选择光圈的同时,相机将自动选择可产生最佳曝光的快门速度,而一般情况下我们拍摄风光照片大都需要通过光圈大小来控制景深效果。

1.色彩饱和度低饱和度能获得比较宽的色彩范围,色彩层次多,宽容度大,能记录更丰富的色彩和影调层次,所以要把相机饱和度设置为“低”或“柔和”。

如果相机没有饱和度设置,则可选取“柔化”或“普通”、“标准”等模式。

1.反差低反差能获取最大的影调层次,进而为后期处理留下了调整余地。

相机如果没有“反差”设置,则可在“影像最佳化”中选择“柔和”或“标准”,不要选用“风景”或“鲜艳”。

1.最佳光圈光圈不仅控制曝光量,更重要的是控制景深,以达到独特效果。

拍摄风光照片,理论上要尽可能把光圈缩到最小,以求获得大景深,即前、中、后景物都清晰。

但实践证明,不少品牌镜头在超过F18后很难达到理想的清晰度和锐度。

所以建议把光圈设置从最小光圈值提升2至3档即可,即f13-16之间最佳。

1.测光方式正常光照情况下,最好选择中央重点测光。

但如果现场光照情况复杂,需要照顾整个画面影调层次时,则应采用平均测光方法。

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

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

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构图及测光经验2011-07-05 21:14:54 刚看到偶去年写的《摄影中对焦点选择与构图的问题,请教一下》发文居然又给翻了出来,想想可能还有一些与我当时一样对这方面有疑惑的朋友,所以决定把自己这段时间来摸索的一些经验介绍一下,当然不是说一定是正确的,或者说合适你的,但写出来也可以提供给大家参考一下,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出大师们的经验来。

拍风光就不说了,自己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分享。

我这段时间主要是拍人像题材比较多,或者说是糖水片比较多,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拍人像的经验。

拍人像很重要一点是要突出主体,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大光圈把主体从环境中分离出来,用一个哥们的说法是,把人物从空间中“切割”出来。

大光圈,浅景深,这时候不太好的测光、对焦点选择和构图习惯就会严重影响出片的质量,特别是一般新手,刚上大光圈镜头,都很喜欢把光圈开到最大,体验一下超浅景深的效果(我自己也经历过这阶段),这样一旦使用不当,跑焦的机会就会非常大,其实很多脱焦的现象不是镜头问题,而是使用习惯问题引起的。

首先说说人像摄影一般人像摄影的构图方法有,特写、半身和全身,当然还有分仰拍、俯拍等;对焦点的选择,一般是选在离自己最近的一只眼睛上,所谓画龙点睛,这样能令人物眼睛最清晰明亮;测光模式,一般使用点测光,测光点一般选在脸部皮肤上,这样的好处是皮肤曝光准确,但拍逆光人像的时候,要注意如果背景与脸的光比太大,那就要适当使用反光板或者闪光灯为脸部补光,减少光比,否则脸的曝光准确了,背景就过曝了,不过这是另话。

分享一下自己的拍摄经验,正如研版所说,要注意相机的对焦点有分十字和一字之分,十字对焦点的精度比较高,D80 除了中央对焦点外,其它都是一字的,所以理论上其它对焦点的对焦精度和速度没有中央对焦点高,过往的大部分DSLR都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习惯使用中央对焦点对焦后再构图的原因。

但是不是中央对焦再构图会比较好呢?个人感觉不是,特别是在用大光圈中焦镜头拍半身或全身人像的时候(以85mm人像镜头为例),景深实在太浅了,拍人像一般用竖构图,这时候中央对焦,再下移构图,基本有50%的机会会有轻微走焦情况,焦距越长,光圈越大,移动距离越远,构图导致的走焦情况就越严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感觉135、180 镜头拍人像经常会糊掉的原因之一。

拍摄模式对焦模式测光模式

拍摄模式对焦模式测光模式

拍摄模式对焦模式测光模式在摄影中,拍摄模式、对焦模式和测光模式是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们直接影响着照片的质量和效果。

每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个概念。

拍摄模式:拍摄模式是指相机的工作模式,主要包括手动模式、自动模式、程序自动模式、光圈优先模式和快门优先模式等。

不同的拍摄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拍摄需求和环境,选择恰当的模式能够更好地控制相机的参数,得到理想的照片。

自动模式:在自动模式下,相机会自动调节快门速度、光圈和ISO,适用于一般的拍摄需求,对于新手摄影师来说也是最简单的模式之一程序自动模式:在程序自动模式下,相机会根据场景自动计算合适的快门速度和光圈,但允许用户对其他参数进行调整,适用于大部分拍摄场景。

光圈优先模式:在光圈优先模式下,用户可以手动选择合适的光圈值,相机会自动计算相应的快门速度,适用于强调景深的拍摄,如风景、人像等。

快门优先模式:在快门优先模式下,用户可以手动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相机会自动计算相应的光圈值,适用于强调移动物体的拍摄,如运动、野生动物等。

手动模式:在手动模式下,用户需要手动调节快门速度、光圈和ISO等参数,适用于对摄影技术有一定掌握的摄影师,尤其是需要精确控制参数的特殊拍摄需求。

对焦模式:对焦模式是指相机的对焦设置,主要包括单次对焦、连续对焦、手动对焦等。

不同的对焦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和物体运动状态,能够确保照片清晰度。

单次对焦:在单次对焦模式下,相机会自动对焦并锁定焦距,适用于拍摄静态物体或者需要特定焦点的场景。

连续对焦:在连续对焦模式下,相机会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实时对焦,适用于拍摄运动物体或者需要连续追踪焦点的场景。

手动对焦:在手动对焦模式下,用户需要手动调节镜头焦距,适用于对焦点需求较为特殊的场景,如微距摄影、夜景摄影等。

测光模式:测光模式是指相机的光线测量模式,主要包括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评价测光和一些相机还具有局部测光和平均测光等。

摄影中测光方法和技巧

摄影中测光方法和技巧

如何正确测光摄影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在人生旅程,每个不可重复的一瞬,我们都可以用照相机把它永远定格,使这一瞬间成为可以长久保存和分享美好记忆。

在自动相机出现之前,摄影往往被看成是一种专业的技术,而学习这种技术的过程又是那么地枯燥和困难。

随着摄影器材技术的发展,自动相机的发展和普及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拍摄技术不再是摄影爱好者的门槛。

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即使拥有了自动相机,面对在珣丽的风景、美好的瞬间,拍摄出来的却常常是平淡无奇甚至是失败的照片。

为什么?一张成功的照片,并不仅靠娴熟拍摄技术获得,还需要关注对外在内在表现的构思和构图取景。

但掌握必要的拍摄技术,绝对是获得满意照片的基础。

本文针对测光这一关键的基本知识,力图用浅显的文字和图例来阐述,希望能给初学摄影者有益的帮助是我提笔的原因。

为什么要测光?测光,是计测合适曝光的过程。

只有通过测光获得正确曝光,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照片。

首先我们要明白和测光相关的3个概念。

曝光:是胶卷或者数码感光部件(CCD等)接受从镜头进光来形成影像。

我们在照相的时候,如果照片中的景物过亮,而且亮的部分没有层次或细节,这就是曝光过度(过曝);反之,照片较黑暗,无法真实反映景物的色泽,就是曝光不足。

正确曝光:什么是“正确曝光”?正确曝光是相对的,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物体的浅色部分和深色部分的反光度不同,要用胶片(或CCD等电子感光器件)正确的表现出物体,针对浅色和深色部分的曝光量也是不一致的。

也就是说,在同一拍摄取景范围内,只要物体反光度不用,必然有部分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

所以在这样情况下,只要我们想要表现的主体曝光正确,这张照片就可以说是曝光正确。

现在的相机基本上都有自动测光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让我们拍摄到曝光合适的照片。

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曝光让人不满意的片子。

往往是我们人眼能够看到的景物,拍出照片后,差距会非常大。

这是什么原因呢?感光宽容度:我们还要了解一个概念:感光宽容度。

7D使用技巧(五项)

7D使用技巧(五项)

人剑合一用7D一、使用7D自动曝光锁初学者经常把测光与对焦搞混了,尽管测光与对焦都是在半按快门的时候完成的,但二者的任务不同。

测光的任务是曝光准确,所谓曝光准确就是照片能够还原现场光线情况或者实现拍摄者的曝光设想。

对焦的任务是确保照片清晰,或者说让拍摄者想清晰的部分清晰。

我的体会是,在多数情况下评价测光可以保证照片曝光准确,但在高反差或者是逆光拍摄的时候,点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能更好地实现拍摄者的意图。

无论是使用点测光还是中央重点测光,如果测光点与对焦点不重合,就需要使用曝光锁定。

下面以7D为例,说明在如何进行正确的测光和对焦(测光点与对焦点不重合):1.先把镜头对准测光点,半按快门,完成测光。

2.按下曝光锁定按钮(*),松开快门。

3.迅速把镜头对准对焦点,半按快门对焦。

4.对焦完成后,按住快门,进行构图取景。

5.按下快门,完成拍摄。

香港夜景(对最高楼的底部测光,对红色的船帆对焦)二、横幅竖幅定义不同自动对焦点拍人像特写的时候,一般用单点对焦,而且最好是对模特的眼睛对焦。

如果用中心点对焦,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先对焦,后取景构图,不但操作比较麻烦,而且在重新取景构图的时候,还可能因为相机的移动而跑焦。

在拍摄的时候,根据情况选择自动对焦点,对于时间充裕的摆拍是可以的,而对于抓拍来说,是不现实的。

对于大多人像常规构图来说,眼睛处在黄金分割处比较好。

用7D提供的“与方向链接的自动对焦点”功能,根据相机拍横幅和竖幅,在眼睛最常出现的位置定义自动对焦点,是个很好的方法。

根据我的使用经验,根据手持相机的方向,定义好自动聚焦点,对于人像的抓拍来说,非常实用,既能方便操作,又能提高抓拍的成功率。

而定义“与方向链接的自动对焦点”在7D说明书中,也没有完整的表述,我把定义过程总结了一下,与大家分享。

1.把相机对焦方式设成单点对焦,拍摄方式选择Av或Tv。

2.按Menu键,选择菜单中的右数第二项中的C.Fn.III3.按SET键,利用拨盘选择到第12项“与方向链接的自动对焦点”4.按SET键,利用拨盘选择第“1.选择不同的自动对焦点”。

人像摄影对焦和测光如何曝光对焦

人像摄影对焦和测光如何曝光对焦

人像摄影对焦和测光如何曝光对焦人像摄影一定要用点测光,对人的面部进行测光才能保证人的面部的正确曝光。

对焦一般来说也是针对面部对焦的单点对焦;通常人像拍摄,测光是测在脸部,甚至更严格一点,测在眼睛。

使用中央重点或点测光,将观景窗画面中的测光点移至脸部位置,测好光后再移至正确构图按下快门。

由于我们拍摄人像通常采用负片,所以最好过度曝光一点大约0.3至1格,在冲洗时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负片over,正片under』(负片和正片的特性是相反的.负片曝光越久色彩越浓,正片则是曝光越久色彩越淡。

负片over的话,色彩较浓,冲印店比较好调色,但你实际拿到手的相片可能看不出多大差别,甚至根本看不出来.正片under半格就有很明显的差别了,不但色彩较浓,细节也会较清楚,但是暗部就会稍有牺牲,负片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比如说KODAK 100 ,KODAK MAX,FUJIFILM SUPERIA 100,冲洗出来以后和现实的场景的色彩是相反的,也就是说胶片上呈现的黑色实际上是现实中的白色,和现实的颜色是相反的,需要经过比如C41工序冲洗以后才能把颜色翻转过来。

反转片,比如说FUJIFILM RVP,RDP,RHP,KODAK 100VS,100G,也就是胶卷拍完洗出来以后在胶卷上呈现的影象和真实的影象色彩是一致的,说白了就是,白色的在胶卷上呈现的色彩也是白色的,黑色就是黑色,红色同样也是红色。

想想以前上学时我们看的幻灯片,差不多的意思。

正片不是反转片,两个是完全不同的,正片不能用来拍摄。

拍摄电影使用的是负片,因冲洗后与现实景物颜色相反,需用正片与负片重叠曝光,冲洗后就是用来放映的电影片。

由于正片使用较少,所以市面上看不到销售;家用最多的,也就是市场上最常见的胶卷都是负片;简单一点;正片是在胶片上的影像影调与实物相同,负片影调、色相(补色)是相反的;从用涂上分,正片分为两种,一种是幻灯片,用于幻灯放映,另一种是用于制版印刷用的,两者是有区别的,用于制版的影像颗粒度小,感光度低、宽容度小、反差较大;用于幻灯放映的则相反。

点测光的使用方法及图解

点测光的使用方法及图解

点测光的使用方法及图解1. 引言点测光(Spot Metering)是摄影中一种常用的测光方式,用于在拍摄时测量局部区域的亮度,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曝光控制。

点测光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处理复杂的光线条件,提高照片的曝光准确性和艺术效果。

2. 点测光的原理点测光通过集中测量画面中的一个小区域来确定曝光参数,这个测量区域通常是一个小圆点。

相机中的光电元件测量这个点的光线强度,并基于这个测量结果进行曝光控制。

3. 点测光的使用场景点测光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场景: - 对比度较大的场景:当画面中存在亮度差异较大的区域时,点测光可以帮助摄影师准确测量和控制局部区域的曝光,避免过曝或欠曝。

- 强烈逆光场景:在逆光条件下,使用点测光可以准确测量被拍摄物体的亮度,避免由于逆光导致的曝光不准确。

- 高反差场景:当画面中存在明暗对比较强烈的区域时,点测光可以帮助摄影师准确捕捉细节并保持画面的平衡。

4. 点测光的使用步骤步骤一:选择点测光模式在相机的菜单中找到测光模式,选择点测光模式。

不同相机的操作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可以参考相机的说明书。

步骤二:对准测光点将相机对准希望测光的区域,并将这个区域置于测光点的位置。

测光点通常是在取景器中显示的一个小圆点或矩形框。

步骤三:锁定曝光按下相机的测光锁定按钮或曝光锁定按钮,锁定当前的曝光参数。

这样相机就会根据锁定时的亮度值来计算曝光。

步骤四:重新构图并对焦重新构图,将画面调整到理想的位置,并对焦你希望清晰的主体。

此时相机会基于锁定的亮度值来计算曝光,以确保主体的曝光准确。

步骤五:拍摄完成以上步骤后,按下快门按钮进行拍摄。

5. 点测光的注意事项•由于点测光只测量其中一个小区域的亮度,所以需要摄影师对画面进行仔细观察,选择合适的测光点。

一般来说,选择明暗对比较强烈的区域作为测光点,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控制曝光。

•对于拍摄中的特殊情况,如反差极大、光线非常暗等,摄影师可以通过多次测光并取平均值来提高曝光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构图及测光经验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构图及测光经验
拍人像很重要一点是要突出主体,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大光圈把主体从环境中分离出来,用一个哥们的说法是,把人物从空间中“切割”出来。

大光圈,浅景深,这时候不太好的测光、对焦点选择和构图习惯就会严重影响出片的质量,特别是一般新手,刚上大光圈镜头,都很喜欢把光圈开到最大,体验一下超浅景深的效果(我自己也经历过这阶段),这样一旦使用不当,跑焦的机会就会非常大,其实很多脱焦的现象不是镜头问题,而是使用习惯问题引起的。

首先说说人像摄影
一般人像摄影的构图方法有,特写、半身和全身,当然还有分仰拍、俯拍等;
对焦点的选择,一般是选在离自己最近的一只眼睛上,所谓画龙点睛,这样能令人物眼睛最清晰明亮;
测光模式,一般使用点测光,测光点一般选在脸部皮肤上,这样的好处是皮肤曝光准确,但拍逆光人像的时候,要注意如果背景与脸
的光比太大,那就要适当使用反光板或者闪光灯为脸部补光,减少光比,否则脸的曝光准确了,背景就过曝了,不过这是另话。

分享一下自己的拍摄经验,正如研版所说,要注意相机的对焦点有分十字和一字之分,十字对焦点的精度比较高,D80除了中央对焦点
外,其它都是一字的,所以理论上其它对焦点的对焦精度和速度没有中央对焦点高,过往的大部分DSLR都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那么
多人习惯使用中央对焦点对焦后再构图的原因。

但是不是中央对焦再构图会比较好呢,个人感觉不是,特别是在用大光圈中焦镜头拍
半身或全身人像的时候(以85mm人像镜头为例),景深实在太浅了,拍人像一般用竖构图,这时候中央对焦,再下移构图,基本有50%
的机会会有轻微走焦情况,焦距越长,光圈越大,移动距离越远,构图导致的走焦情况就越严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感觉135、180
镜头拍人像经常会糊掉的原因之一。

如果model在空旷的地方,可能还不太觉察(其实也会发现衣领比眼睛清晰的情况),但如果恰好
model身边有参照物,那就会出现参照物比眼睛更清晰的情形,一般人看了会认为是自己的镜头跑焦了,焦点前移了或后移了,其实不
是,实际是你重新构图的时候改变了焦点而已。

所以,我的习惯是,只要光线允许,那我会用离眼睛最近的焦点进行对焦,这10个对
焦点的精度在光线不太恶劣情况下,其实还是相当不错的,否则D80和D200也不用卖了(同样的对焦系统)。

采用最近的对焦点对焦后
再构图,这样在重新构图时移动的距离较小,跑焦的机率,或者说程度较轻,当然,学过中学物理的人都应该对光学有点了解,在移
动构图的过程中如何尽量避免跑焦,应该也会有一定的了解。

有人觉得对焦后要用AF-L锁定对焦点,其实大可不必,在AF-S下,半按
快门不松开就行了,同样可以锁定,而且可以把那个按钮留给AE-L用。

说完对焦构图过程,还有就是测光,自然界的光线环境实在是太复杂了,我估计自己再学一年都未必能够很好地掌握准确曝光,曝光
是否恰当完全影响了片片的成败。

曝光量少了,人像的皮肤会显得暗黄,颜色会加深。

曝光量多了,皮肤过曝,会导致肤色发白,缺
少细节。

我看过一篇文章,是说物体的固有色与曝光量的关系,过去我也从废片中留意到类似的情况,却从来没从理论的角度去分析
,所以看完那篇文章我觉得相当有意思。

我们把物体的固有色看作是颜料,把光看作是水,当我们加的水少的时候,配出来颜料的颜
色深而浓(暗),如果加的水太多了,颜料就会淡而白。

只有加水的量刚刚好的时候,调出来的才是物体的固有色。

准确曝光,就相
当于准确地调整加水的量。

当然,有些题材适合深而浓的色彩,比如要表现一种老年人沧桑的感觉或者压抑的气氛,而有些题材则可
以多加水,让色彩变淡,就好像拍PLMM的时候,用光线冲淡一些缺陷,让皮肤更白晰可人。

所以欠曝和过曝都也有特殊的应用场景,
加多少“水”取决与你对效果的要求而已。

不过,对于我们,我想我们应该首先学会的是“准确”,不过也不欠,这是非常难的。


曾经请教过一位号称十佳的前辈,他的经验是,先欠1/3ev,后期再调整自己喜欢的效果,欠比过好,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再分享一下自己测光经验,拍人像片的时候,我会选择使用点测光,测光点选择在model的脸部,当然,测光点不是定的,如果你的构
图只是表现脚或胸部,那当然就把测光点对在这些地方的皮肤上,一句话,就是你想拍什么,想让那部分曝光最正确,就把测光点对
在那部分上。

偶一直拍糖水片,所以model甜美的脸是第一要素,因此我会以脸作为测光点。

D80选择点测光模式时,测光点是跟随对
焦点变化的,因此对焦、测光可以一次完成。

先拿眼睛对焦,半按快门锁定焦距,然后移动对焦点,放在model脸上,测光完成,按
AE-L锁定曝光(用姆指按最方便),构图,再释放快门就可以了。

很多朋友觉得AE-L不太好按,我过去也这样觉得,所以过去我习惯
用M档,比如在一个固定场景需要拍一段时间的时候,我就会先拿model的脸点测光了,M档调好参数,然后就可以不考虑曝光的问题,
直接构图就行了。

但这种方式有个缺点,就是model会动,你也可能会从不同角度去构图,光线多少会发生一些些变化,这时候我一般
通过调整曝光补偿来解决,比如脸部光线暗了调高曝光补偿,当然,M档下可以直接调整快门速度(不想改变景深,不动光圈),其实
跟曝光补偿的作用是一样的,不过偶习惯M定好了就不动,通过曝光补偿来微调,当我发现上下超出1ev的时候,那偶就需要重新测光
调整M参数了。

后来觉得这种方法很不方便,所以目前倾向于直接使用A档,点测,AE-L锁住,然后构图再拍,快捷方便,但有时候也
会发生AE-L没按牢,导致曝光参数发生变化的情况,如果AE-L也加个锁定声音进去就好了。

上面是自己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我觉得方法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所以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大家都出来分
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