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课件:聚焦点与聚焦平面的选择

合集下载

摄影摄像基础课件构图

摄影摄像基础课件构图

取景构图
(2)远景
远景离被摄对象距离远,它包括的景物范围大。远景主要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古代画论说“远取其势”。远景总是以自然的气势取胜,表现地形特征,地理位置,山川形势及气候变化所产生的环境氛围等。
取景构图
中景 中景在于表现某一事件或对象的富有表现力的情节性和动作性强的局部,表现事物矛盾的焦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联系等。中景常常以动作情节取胜,环境降到次要地位,如果是静的物体,也总以该对象中最有趣味,最引人注意的部分。中景人物中,手势动作常常是画面中的主要部分。
O:少女前方保留足够的『视向空间』,可以使画面构图呈现順畅稳定的效果。
四、摄影构图的常见错误
X:画面中船头向左,有就是该艘船由右向左航行,所以应该保留左侧视向空间,让船保有前进的空间。 O:将大部分的空间都保留在船前进的方向,感觉船有前行动向的空间。 摄影构图的常见错误
摄影构图的常见错误
X:水平线产生歪斜不平衡现象,因此拍照时,相机应持稳持平。 O:水平线呈现平稳,且不能中分画面,以免过于呆板,这是处理水平线最基本的原則。
摄影构图的常见错误
X:人物拍坐姿时,同样不能将脚踝切除在外。 O:人物拍坐姿时,可改橫向拍摄,让人物全身入镜。
摄影构图的常见错误
X:拍摄景物及人像时,要注意人物在画面中的比例,別为了让景物都入镜,而失了人物主体,造成宾主易位。 O:将相机靠近人物拍摄,不但人物显得高挑,且比例上图的常见错误
X:少女位于画中央,上下空间保留过多,显得有些空洞。 O:少女上下左右空间保留合宜,且人物主体偏右,构图相当妥切。
摄影构图的常见错误
X:少女脚部未入镜,彷彿被砍断脚踝;人物拍照时,要是所拍人物超过膝盖的全身照,应该将手、脚拍入画面中。 O:让少女全身入镜,这才是完整的人物全身照。

摄影基础知识讲座ppt课件

摄影基础知识讲座ppt课件
瞬间选取得当决定性瞬间瞬间选取得当决定性瞬间主体突出画面简洁摄影是减法再主体突出画面简洁摄影是减法再与表现学会裁剪与表现学会裁剪灵活运用摄影语言增强照片表现力灵活运用摄影语言增强照片表现力摄影语言的运用摄影语言的运用光线顺光侧光逆光光线顺光侧光逆光角度正面侧面反面俯角仰角角度正面侧面反面俯角仰角景别远景中景近景特写景别远景中景近景特写景深景深色彩色彩线条线条对比对比夸大夸大拍摄第一张照片选择曝光模式选p档或自动档选择测光模式选矩阵测光模式选择对焦模式选自动对焦选择文件储存格式选raw格式或者精细的jpg模式取景与构图选择拍摄对象并移到视觉中心新闻摄影的三要素是
;
会议的拍摄
► 拍摄技法
► 一:会场:适当收小光圈,降低快门速度,最好使 用三脚架保持相机稳定。如会场光照不匀可适当使 用闪光灯补光,采用慢速同步模式。寻找更高的角 度。
► 二:讲话:拍摄特写画面,从正面、三分之二侧面 的角度拍摄。相机用连拍模式,多拍几张,挑选最 好的瞬间。
► 本卷须知:
► 会标要全,主席台人员要全,讲话人口型、神态、 姿态要正,手势动作不过分张扬。主席台下的参会 人员神态专注,不要有明显的交头接耳,东倒西歪, 或者打电话,看书报等与; 开会无关的形象出现。
;
数码摄影的几个基本要素:白平衡
► 白平衡WB〔White Balance):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将白 色物体还原为白色 。对在特定光源下拍摄时出现的偏色现象 ,通过加强对应的补色来进行补偿。
► 设置白平衡:自动白平衡〔AWB),手动白平衡
;
教你拿相机


左手像这样放在镜头上,只会造成 镜头更加下压,右手需要更大的力 气来握持相机。
;
聚焦模式:走动速度不快的一般性考察可使用单次聚 焦模式〔尼康AF-S、佳能one shot),如拍摄象走 动速度快,可使用连续聚焦模式〔AF-C、AI SERVO)。聚焦点始终压在主要人物上。连拍,适 当的快门速度凝固动态。逆光状态下注意要补光。

镜头的摄法以及焦距焦点.pptx

镜头的摄法以及焦距焦点.pptx
第5页/共31页
• 一 镜头的摄法
Part.4.镜头的摄法以及焦距焦点 平拍角度 第6页/共31页
• 一 镜头的摄法
Part.4.镜头的摄法以及焦距焦点
1.固定镜头(Fixed Shot)
②仰视角度
是指在被摄体所在水平线以下,低于被摄体向上拍摄,仰拍可以 使向上伸展的景物在画面上充分展开,有利于强调对象的高度。
Part.4.镜头的摄法以及焦距焦点
1.焦距
第19页/共31页
• 二 焦距焦点
Part.4.镜头的摄法以及焦距焦点
1.焦距
第20页/共31页

• 二 焦距焦点
Part.4.镜头的摄法以及焦距焦点
1.焦距的分类
短焦距镜头(广角)。 它的水平视角一般大于30度,由于镜头的视角较宽,可 以包容的景物场面较大,因此在表现空间环境方面具有 较强的优势。 广角镜头拍摄的画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2. 画面的空间透视感强,尤其是摄像机位置距离被摄
仰拍能夸张跳跃动作的高度,其画面感受的高度比实际生活中的 感受要强烈。用仰拍角度拍风光时,地平线下降,天空在画面上占了 很大的面积,以天空作为拍摄对象的背景,构图简洁、主体突出、画 面扩展,有利于写意效果的展示。
或者暗示崇高、庄严,伟大等意义。
第7页/共31页
• 一 镜头的摄法
Part.4.镜头的摄法以及焦距焦点 仰拍角度 第8页/共31页
第10页/共31页
• 一 镜头的摄法
Part.4.镜头的摄法以及焦距焦点 俯拍角度 第11页/共31页
• 一 镜头的摄法
Part.4.镜头的摄法以及焦距焦点 俯拍角度 第12页/共31页
• 一 镜头的摄法
Part.4.镜头的摄法以及焦距焦点

摄影艺术教程6.第六章 聚焦点与聚焦平面的选择

摄影艺术教程6.第六章 聚焦点与聚焦平面的选择

自动调焦系统
自动调焦 (AF)在拍摄中很有实用价值,它 可以省去手动调焦的麻烦,让摄影者全神贯注 地进行摄影创作,尤其有利于在紧急情况下抓 拍、抢拍稍纵即逝的瞬间。
大多数自动对焦镜头都为内聚焦镜头(internal focusing)。
普通镜头对焦时是将镜头旋离胶片,使镜头筒延长。
内聚焦镜头对焦时,是装于镜头筒内的部件移动聚焦,镜头 筒没有延伸变化。
第六章 聚焦点与聚焦平面的选择
一、对焦是什么意思? 二、对焦怎样在相机上操作? 三、如何判断对焦准确? 四、对焦方式的选择及应用
一、对焦是什么意思?
凸透镜轴心以外的光线,在通过凸透镜后,都会被折 射,而交汇于一点,这些光线的交会点被称为焦点
通常将能够清晰成像位置上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叫做焦平面, 对于那些处在焦平面的物体,相机都能清晰的拍摄下来, 而离焦平面前后越远的景物,图象就越模糊。
四、对焦方式的选择及应用
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模式
(1)单次自动调焦AF—S: 半按快门,相机对焦。此模式必须先调焦,后释放
快门。焦点没有调准到位,无法释放快门。
(2)连续自动调焦AF— C:
半按快门,相机连续进行对 焦。在调焦的过程中随时可以释放 快门。用于动态摄影、体育摄影可 以防止因调焦延误拍摄时机。
(启用预测对焦跟踪)相机不断测 试运动目标移动的速度与方向,将焦点 预置到快门释放时目标将要达到的位置, 从而提高了动体摄影的调焦精度。
对焦区域的选择
使用不同对焦区域
移动自动对焦瞄准区域(点),根据理 想的画面构图进行拍摄。
聚焦锁
• 很多照相机都具有聚焦锁的功能。 • 当被摄者位于靶心中央时,将快门按钮按下一
小型相机通过缩小光圈来增加景深。

摄影拍照技巧培训课件

摄影拍照技巧培训课件
通常用ISO值表示;感光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
数码相机:内也有类似的功能,它借着改变感光芯片里
信号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来改变ISO值,但当提升ISO值时, 放大器也会把信号中的噪声放大,产生粗微粒的影像。
暗环境下,可以提高数码相机的感光度来尽量避免 曝光不足,但图像清晰度有所下降。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置美优合
6
相机简介
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简称DC。
利用电子传感 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成像元 件是CCD或者CMOS,CCD值越大,数码相机所拍出的图片自然越 清晰。该成像元件的特点是光线通过时,能根据光线的不同转化 为电子信号。
按照用途:
主要可分为 卡片相机、长焦相机、单反相机。
65学习交流ppt构图的三项指导原则简洁完整生动好作品好作品66学习交流ppt拍摄角度1水平角度正面背面侧面前侧面背侧面2垂直角度仰角平角俯角yaogai67学习交流ppt侧面构图68学习交流ppt背面构图69学习交流ppt70学习交流ppt71学习交流ppt俯拍72学习交流ppt对称式构图73学习交流ppt对称式构图74学习交流ppt非对称式构图75学习交流ppt非对称式构图76学习交流ppt对角线构图77学习交流pptx形构图十字形构图78学习交流ppt横线条的应用79学习交流ppt曲线条的应用80学习交流ppt曲线条的应用81学习交流ppt曲线条的应用82学习交流ppt影棚拍摄环境83学习交流ppt拍摄分析一
匀:
是指运动拍摄时的速度和节奏要均匀合拍。用手 动变焦,则 要反覆练习,用力要均匀。在运动照相时,要注意照 相机镜头的 移动速度不能太快,否则会使画面模糊。
学习交流PPT
置美优合

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与运用技巧

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与运用技巧

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与运用技巧在摄影中,对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巧,它能帮助我们准确地捕捉到主题的清晰轮廓,提升照片的质量和艺术效果。

本文将介绍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与运用技巧,帮助摄影爱好者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

一、对焦点的选择在摄影中,我们可以通过手动对焦或自动对焦来选择对焦点。

对焦点的选择决定了我们将要捕捉的物体或景象。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对焦点选择:1. 单点对焦:单点对焦是最常用的对焦模式之一。

它允许我们自由选择对焦点,并将光线聚焦在该点上。

这种模式适用于主题较大或者需要重点强调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突出主题。

2. 多点对焦:多点对焦是另一种常见的对焦模式。

相机将自动选择多个对焦点,使整个画面都能获得清晰的焦点。

这种模式适用于拍摄静态场景或者无需特别突出某个主体的情况下。

3. 中央点对焦:中央点对焦是一种常见的对焦技巧。

我们将对焦点放在画面中央,然后稍微移动相机来调整构图,确保主题处于焦点中心。

这样能够确保主题的清晰度和对焦的准确性。

二、对焦点的运用技巧除了对焦点的选择外,对焦点的运用也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下面是一些对焦点的运用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照片的质量和表达效果:1. 运用对焦点创造层次感:通过选择不同的对焦点,我们可以在画面中创造层次感。

例如,通过将对焦点设置在前景物体上,可以突出前景并营造出深度感,使照片更加立体和生动。

2. 对焦点的放置:在构图中,对焦点的放置也非常重要。

对于主题放在画面左侧或右侧的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将对焦点放在主题的对侧。

这样做可以创造出微妙的平衡和对比,使照片更加有趣和吸引人。

3. 对焦点的运动: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对焦点的运动来创造动态的效果。

例如,当拍摄运动中的主题时,我们可以将对焦点放在主体的预计位置,并跟随主体的运动进行对焦,从而捕捉到清晰的动态瞬间。

4. 对焦点的锁定:有些情况下,我们希望主题保持清晰的焦点,但又不希望相机自动对焦的点随意变动。

这时,我们可以使用对焦点锁定功能,锁定对焦点,确保主题始终保持清晰。

摄影的三个基本进阶:点、线、面

摄影的三个基本进阶:点、线、面

摄影的三个基本进阶:点、线、面点在摄影的观察中,我们应该采用形态学中的概念认知并识别“点”。

我们在面对大千世界时,要注意那些因色彩、明暗、肌理、或者形状形成的较小面积的视觉元素。

这些可以称之为“点”的视觉元素,在构图时往往是要首先考虑的。

摄影的构图实际上就是在镜头中先观察、再分析,最后安排构成客观世界的点、线、面。

镜头前的客观世界无论是复杂还是简单,如果是由点、线、面这些形式因素构成的,在安排好这些形式因素时,要先安排好点的位置。

因为在画面中,点的位置恰当,会产生较强的向心性,能使画面显得有秩序。

相反,如果点的位置安排不恰当,画面就可能显得涣散与杂乱。

因此,在摄影构图时,要格外注意画面中点的位置。

单点点是画面吸引视线的部分,或者是画龙点睛的一点。

有了这一点,画面便生动活泼起来,从而具有更丰富的韵味。

多点在拍摄前的观察中,有时为了渲染浓烈的氛围,有时为了增强事物的量感,有时为了取得繁复之美,就有必要去发现或者去提炼多点所构成的形式。

线摄影是以光为最根本手段,只要有光线就有明暗,有明暗就会产生线条。

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曾说:“一个物体的形式是有线条决定的。

”正因为如此,摄影的形式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线条决定的。

画面中的线条无处不在,水平线、树干、道路、河流等等,不同的线条在视觉上给人不同的感受。

线条的形式看起来多种多样,总的来说,也就两大类:直线和曲线。

直线有垂直线、水平线和斜线几种,曲线则包括各种波装线条的变形。

垂直线条促使视线上下移动,能够显示高度,容易给人形成高大雄伟、挺拔向上的印象。

水平线条使视线左右移动,营造出辽阔舒展、宁静优美的效果。

斜线条由一端向另一端扩展或收缩,产生变化不定的感受,富于动感。

曲线有更强烈的动感,可引导视线变化移动,易于形成画面的纵深感,使得画面结构更加丰富,更具有表达性。

曲线属于律动线,流畅中有起伏,旋律中有节奏,可以给人的视觉带来特殊的美感。

平行线与间列线平行线组易给人稳定、均衡的感觉,而交错的线组则易引起复杂的心态。

摄影中的点、线、面

摄影中的点、线、面

摄影中的点、线、面
摄影构图中的点线面:
1. 画面中的主题和重心所在为一个'点',这个点可能是一只蝴蝶,一朵花,一个人,一只热气球,一辆车……那么这个点放在哪个位置让人看起来更舒服更显漂亮一些呢?一般位于九宫格的线条交汇处,比较容易吸引人的眼球。

单点构图需要画面去繁存简,可对背景虚化,可选择简单的背景等,让画面简洁干净,主题突出。

2. 画面中的主体为'线',即线条,可以是直线,可以是曲线,可以是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可以是慢快门下的车流光影……曲线是所有线条中最具有美感的,可以使画面具有韵律感。

在摄影构图中,地平线是非常重要的线元素,地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直接影响图片的画面效果。

地平线是否水平,影响也是很大的。

歪斜的地平线给人的感觉是构图不严谨,有可能带来负面效果。

但是并不是说倾斜的地平线是错误的,视拍摄环境拍摄物体而定。

用对了可以形成对角线或者平行线构图。

引导线,交汇线在风光摄影中的应用:河流可以当作是引导线
路可以是引导线,也可以是汇聚线
树木的枝条是汇聚线
3. 摄影构图中的'面'。

'面'其实是'点'+'线'构成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摄影中的点、线、面既可以拿出来单独使用,也可以协作使用。

我们可以通过认真观察,发现有趣的点线面构图,从而拍摄出有意思的画面。

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与应用

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与应用

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与应用在摄影中,对焦点的选择与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

正确地选择和应用对焦点能够帮助摄影师准确地捕捉到被摄物体的清晰轮廓和细节,从而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作品。

本文将探讨摄影中对焦点选择与应用的技巧和要点。

一、对焦点选择的原则在摄影过程中,摄影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和主题来选择合适的对焦点。

对焦点的选择可以决定图像的清晰度和构图效果。

1. 主体清晰为主要原则摄影师拍摄的主体应该是清晰的,因此对焦点的选择应该放在主体上,以保证主体在图像中的清晰轮廓。

如果主体是静态的,可以选择使用单点对焦,将对焦点集中在主体上。

如果主体是运动的,可以使用连续对焦模式,让相机跟随主体进行自动对焦,保持主体清晰。

2. 构图的需要除了保证主体清晰外,对焦点的选择还应考虑构图的需要。

如果摄影师希望突出主体,并且背景的清晰度不是重点,可以选择使用大光圈,使得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

在这种情况下,对焦点应该放在主体上,确保主体清晰锐利。

反之,如果摄影师希望整个画面都清晰,可以选择使用小光圈,并将对焦点放在景深范围内的某个位置上,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画面都清晰。

3. 对焦点与主体关系的原则摄影师选择对焦点时,还需要考虑对焦点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如果对焦点与主体之间的距离相近,可以选择使用单点对焦,将对焦点放在主体上。

如果对焦点与主体之间的距离较远,可以选择使用多点对焦或区域对焦,确保整个主体都清晰。

二、对焦点应用的技巧除了选择合适的对焦点外,摄影师还需要掌握一些对焦点应用的技巧,以保证摄影作品的质量和效果。

1. 对焦点锁定对焦点锁定是一种常用的技巧,可以保证在拍摄过程中不会因为相机的移动而失去焦点。

在使用单点对焦时,摄影师可以将对焦点对准主体的重要部位,按下快门按钮的半途,等待相机对焦完成,然后调整构图,最后按下快门按钮完成拍摄。

2. 连续对焦模式连续对焦模式适用于拍摄运动或者快速变动的场景。

在这种模式下,相机会持续不断地对焦,保持主体的清晰。

第四节 聚焦

第四节  聚焦

第四节 聚焦
三、聚焦的运用 1、景物虚实转化,是无技巧编辑的一种 方法。 2、运用手动聚焦,调整景物虚实位置, 变化焦点以突出主体。 变化焦点拍摄注意: (1)二者要有足够的纵深距离。 (2)用长焦距大光圈拍摄,确保景1、“平”是摄像构图的基本之一。 2、摄像构图要“美”。 3、摄像构图要留有空白。 4、摄像构图要考虑观众的视觉中心。 5、摄像构图要注意均衡。
第四章 摄像构图 第一节 构图方法
二、构图的元素 摄像构图是把所拍摄的对象(人、物、 景)按一定的规律安排在画面之中,形成最 佳布局的方法。 1、主体 作用:承担着推动事件发展、表达主题 思想的任务,在构图形式上起到主导作用, 是视觉的焦点,是画面的灵魂。
第四章 摄像构图 第一节 构图方法
二聚焦操作1一般景物聚焦的操作步骤1镜头焦距推到长焦位置2对准被摄体聚焦3镜头焦距拉倒拍摄景别位置4开始拍摄目标二聚焦操作2拍摄推镜头时要以落幅位置对被摄体聚焦然后再拉开到拍摄位置
第四节 聚焦
一、聚焦方式 1、自动聚焦 优点:方便拍摄者,无需操作聚焦,一 心考虑取景即可。 缺点:聚焦慢,初始时刻镜头焦点松、 散,被摄体在画面很小时,聚焦不实。
二、构图的元素 2、陪体 作用:渲染、衬托主题形象,帮助主体 表明画面内涵,丰富了画面内容,起到均衡 和美化画面的作用。 陪体不可喧宾夺主。
第四章 摄像构图 第一节 构图方法
二、构图的元素 3、前景 作用:突出富有意义的人物和景物,还 能帮助主体表现作品内容,推动情节发展, 强化画面空间感和纵深感,还可以均衡画面。 前景的运动和变化可以活跃画面气氛,强化 节奏感和韵律感。 前景要一目了然,不可喧宾夺主。
第四节 聚焦
二、聚焦操作 1、一般景物聚焦的操作步骤 (1)镜头焦距推到长焦位置 (2)对准被摄体聚焦 (3)镜头焦距拉倒拍摄景别位置 (4)开始拍摄目标

摄像技术与艺术学生用课件(全)..

摄像技术与艺术学生用课件(全)..

摄像技术与艺术学⽣⽤课件(全)..第⼀章摄像机的使⽤第⼀节彩⾊摄像机的操作⼀、彩⾊摄像机的构成及作⽤㈠镜头1.聚焦功能(⼿动聚焦、⾃动聚焦)⑴.聚焦的⼀般⽅法⽤长焦距镜头拍摄景物的特写图像,并调整镜头的聚焦环使图像清晰;然后⽤短于此焦距的镜头拍摄,⽆须再聚焦,画⾯将都是清晰的。

⑵.景深:景物在像平⾯上形成较清晰的像所对应的纵深距离称为景深。

景深与下列因素有关:a.与焦距长短有关b.与光圈⼤⼩有关c.与物距长短有关⑶.聚焦的其它⽅法①预先定好⽬标聚焦法②固定距离聚焦法③增加景深④跟焦法:不断根据被摄主体的移动⽽随时调整聚焦环,使焦点始终聚在被摄体上,保持被摄体清晰。

⑤移焦法:当被摄体与摄像机都固定时,将画⾯上表现的重点物体进⾏虚实变化,把前景实、后景虚变换成前景虚、后景实,或反之。

注意: 使⽤跟焦、移焦某些情况下不宜使⽤⾃动聚焦(家⽤级具备)。

2.变焦功能长焦距镜头:放⼤倍率⼤、视⾓⼩、景深⼩、压缩空间(纵深⽅向拍摄对象运动速度慢,横向运动速度快)。

短焦距镜头:放⼤倍率⼩、视⾓⼤、景深⼤、放⼤空间(纵深⽅向拍摄对象的运动速度快,横向运动速度慢) 。

中焦距镜头:正常效果。

(标准镜头)3.光圈功能⾃动光圈调节⼿动光圈调节(可使⽤斑马纹ZEBRA作为参考标准)暂时⾃动光圈调节注:在⼿动光圈调节模式状态下,使⽤斑马纹作为光圈调节时的参考标准,可将ZEBRA(斑马纹)开关置于ON。

在寻像器屏幕上,那些明暗度相当于65%~75%录像输出⽔平的部分将附有斑马纹。

拍摄时,⼿动调节光圈,使斑马纹显⽰在景物的最重要部分。

利⽤摄像机光圈控制曝光的⽅法:摄像机内部装有TTL内测光系统(可控制摄像机正确曝光,⾃动调整光圈⼤⼩——⾃动光圈装置),它所测量的是景物亮度范围的平均值。

⑴. 摄像机⾃动光圈的应⽤①当景物亮度分布较为均匀(阴天、⾬天、顺光环境等)②当景物的亮度范围不是很⼤(⼩景别画⾯)③当画⾯中的主体不⼗分突出(⼤景别画⾯)⑵.摄像机⼿动光圈的应⽤⼿动光圈适合于⼀切场合,下列情况不能⽤⾃动光圈,只能⽤⼿动光圈:①景物的亮度分布不均匀(⼤⾯积的亮暗对⽐)②景物的亮度范围过⼤(逆光采访—室内窗前的⼈)③特殊的运动镜头从暗(亮)处摇到亮(暗)处从暗(亮)处跟拍到亮(暗)处明暗有变化的⼤场⾯横移④特殊的照明场合从追光灯拉出⼤画⾯镜头,周围有荧光棒;新闻发布会,有摄影记者的闪光灯;拍烛光,拍矿井(矿灯照明)。

摄影对焦知识:了解对焦点的选择与位置

摄影对焦知识:了解对焦点的选择与位置

摄影对焦知识:了解对焦点的选择与位置一、引言摄影是以光线为媒介进行图像采集的一种艺术,要想获得高质量的摄影作品,对焦是至关重要的过程。

对焦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照片的清晰度与细节,也是照片表达意图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对焦点的选择与位置入手,详细阐述摄影对焦的知识。

二、对焦点的选择相机对焦系统根据焦距与对焦点确定对焦的部位。

对焦点是指相机自动对焦时进行对焦的焦点位置,相机中常见的对焦点有点对焦、区域对焦、跟踪对焦等。

不同的对焦点在不同的拍摄环境与拍摄主体下都有适用的情况。

以下是对常见对焦点的介绍:1.点对焦点对焦是相机中最简单的对焦模式,其对焦点只有一个点。

点对焦适用于拍摄静态物体,并且物体的位置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点对焦的优点是噪声小、快速且准确,因此在拍摄夜景、星空等情况下也较为实用。

2.区域对焦区域对焦是对焦点分为多个区域,在对焦时相机会自动选择对焦点。

区域对焦适用于拍摄运动物体,如追拍小孩、运动员、动物等。

当物体在拍摄环境中运动时,区域对焦会更加灵活,可以更好地跟踪物体的动态。

3.跟踪对焦跟踪对焦是在区域对焦的基础上,相机会通过根据焦点的运动轨迹对焦进行调整。

跟踪对焦适用于拍摄速度较高、姿态变化较大的物体。

如赛车、自行车、跨界等。

三、对焦点的位置对焦点的位置在理论和实践中的运用存在差异。

理论上,对焦点位于镜头所在平面上,垂直于光轴位置。

这一位置能够让物体在垂直平面上得到清晰的成像。

在前后焦平面以外的地方,成像就会出现偏差,影响焦点的准确度。

在实际拍摄中,对焦点的位置由拍摄环境和主体的特定情况决定。

不同的拍摄主体与拍摄环境需要选择不同的对焦点。

比如拍摄人像时,应选择眼睛所在位置作为对焦点,而拍摄建筑物时则不需要这么精准。

同时,在选择对焦点位置时,还需考虑对焦点的数量以及对焦点位置的变化。

在拍摄静态物体时,可以选择一个对焦点进行对焦,但是在运动物体的拍摄中,重点要考虑对焦点的变化,这样才能达到跟踪焦点的目的。

摄影对焦课件教案模板初中

摄影对焦课件教案模板初中

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摄影对焦的基本概念、对焦模式及其在摄影中的应用。

2. 技能目标:掌握手动对焦、自动对焦的技巧,能够根据拍摄场景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摄影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摄影对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手动对焦和自动对焦的操作技巧。

3. 根据拍摄场景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

教学难点:1. 手动对焦的精确操作。

2. 不同对焦模式在摄影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课件PPT2. 摄影机或手机3. 实际拍摄场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摄影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焦点和背景关系,引出对焦的概念。

2. 提问:什么是摄影对焦?对焦在摄影中有什么作用?二、讲授新课1. 讲解摄影对焦的基本概念,包括焦点、景深、对焦距离等。

2. 介绍对焦的分类,包括手动对焦和自动对焦。

3. 讲解手动对焦的操作技巧,包括对焦环的调整、对焦点的选择等。

4. 讲解自动对焦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模式,如单点对焦、多点对焦、跟踪对焦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配备一台摄影机或手机。

2. 指导学生进行手动对焦和自动对焦的实际操作。

3. 学生在拍摄过程中尝试不同的对焦模式和技巧,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手动对焦和自动对焦的操作技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提高摄影对焦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关于摄影对焦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拍摄场景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二、讲授新课1. 讲解不同拍摄场景下对焦模式的选择,如风景摄影、人像摄影、运动摄影等。

2. 分析不同对焦模式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 讲解对焦辅助工具的使用,如对焦屏、对焦辅助线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拍摄场景进行拍摄。

2. 指导学生根据拍摄场景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和技巧。

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与运用

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与运用

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与运用摄影是一门可以通过画面记录、表达情感的艺术。

在摄影中,对焦点的选择与运用对于拍摄效果至关重要。

合理地选择对焦点,可以突出主题,营造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本文将探讨在摄影中对焦点的选择和运用的技巧。

一、对焦点选择的重要性在摄影中,对焦点的选择是决定照片清晰度和画面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正确选择对焦点可以凸显主题,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

通常情况下,辨识焦点的眼睛是最具吸引力的,因此在对焦点的选择上,需要注意将焦点放在被摄主体的眼睛上,以增强照片的表达力。

二、单点对焦与连续对焦的运用在摄影中,有两种常用的对焦方式:单点对焦和连续对焦。

单点对焦是指摄影者选择一个点来对焦,在按下快门前保持对焦距离不变。

这种方式适用于静态或缓慢运动的主题,可以确保主体清晰锐利。

例如,拍摄静物、风景等静态元素时,单点对焦能够准确对焦,捕捉到细节。

连续对焦是指摄影者按下快门时,相机会不断自动调整焦点,以适应被摄主体的运动。

这种方式适用于拍摄快速运动的主题,如体育赛事、动物奔跑等。

连续对焦可以实时调整焦点,确保主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清晰。

三、对焦点与景深的关系在摄影中,对焦点的选择还与景深密切相关。

景深是指画面中清晰焦点周围的范围,一般分为浅景深和深景深两种。

合理运用景深可以凸显主体,也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当对焦点选择在主体上时,如果想突出主体,可以选择较浅的景深。

这样可以使主体清晰锐利,背景模糊,从而突出主题。

相反,如果想要表现出画面的整体,可以选择较深的景深。

这样可以使整个画面保持清晰,突出画面的细节和纹理。

四、对焦点运用的技巧1. 使用手动对焦:相机自动对焦虽然方便,但有时会出现对焦错误的情况。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拍摄夜景、星空等,手动对焦能够更加准确地捕捉细节。

因此,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尝试使用手动对焦。

2. 利用对焦点的对比度:对焦点的对比度越高,越容易锁定焦点。

因此,在拍摄时可以选择对比度较高的区域作为对焦点,以确保对焦的准确性。

教师摄影技能训练课件:选好焦点仔细拍

教师摄影技能训练课件:选好焦点仔细拍

PART 02
如何选择对焦点
先构图后对焦 手动选择对焦点
沙湖新貌
先构图后对焦
手机摄影一般是先构图后对焦。因为手机使用方便的触屏对焦,只要你喜欢,你可以一直手 动选择对焦点。这样做带来一个好处是,你养成了一瞬间确立主题,确定主体(对焦点), 继而确定构图,完成艺术表达的一系列动作的好品质。
手动选择对焦点
图片来源网络
手动选择对焦点
这就是智能手机的单点对焦方法。分两种情况,一是触屏一次对焦一次,这叫单 点单次对焦,适于固定目标静物拍摄;一种是触屏一次手机会锁定对焦区域连续追焦, 这叫单点连续跟踪对焦,适于动态目标。现代手机的人脸(眼)自动对焦其实就是单 点锁定人脸(眼)跟踪对焦。有的手机还能锁定动物的眼睛。
图片来源网络
对焦失误
自动对焦功能拍摄时,相机不知道你要 拍摄的主体是高处的红叶还是下方的芦 苇,结果对焦到芦苇上了。
手动帮一把确定对焦点
摄影 | 高亮
对准照片中趣味中心也就是花蕊对焦来拍摄的。如果不 去手动干预调整对焦点,很可能会拍出近处的荷叶清晰, 而花蕊模糊的照片。有些时候,人工干预一下,帮相机 一把,作品才是你想要的结果。
对焦在离镜头最近的人眼上
静物拍摄
摄影 | 高亮
老家的床
特别是微距静物拍摄,对焦精度越高越好。建议 使用脚架稳定好智能手机,精心构图后,再来仔 细对焦。对焦时,在画面中的主体上多选择几个 反差较大的点,多对焦几次,直到画面清晰满意, 再确定按下快门。
找到主体上高反差点提高对焦成功率
结束语
适可而止
本课,我们掌握了智能手机的单点对焦功 能及应用技巧,可以自由控制照片中清晰 区域,已经朝摄影大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取景器中的方框就是对焦点(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这样就锁定了他的焦点。 • 让快门按钮保持在这个位置,然后随意移动照
相机到所喜欢的构图位置上。只要保持快门按 钮按下一半的位置,焦点就会锁定在测量被摄 者的距离上。
一般来说,处于焦点的景物是表达的中心, 从而使之得到强调。
聚焦点与聚焦平面的选择
一、对焦是什么意思? 二、对焦怎样在相机上操作? 三、如何判断对焦准确? 四、对焦方式的选择及应用
一、对焦是什么意思?
凸透镜轴心以外的光线,在通过凸透镜后,都会被折 射,而交汇于一点,这些光线的交会点被称为焦点
通常将能够清晰成像位置上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叫做焦平面, 对于那些处在焦平面的物体,相机都能清晰的拍摄下来, 而离焦平面前后越远的景物,图象就越模糊。
四、对焦方式的选择及应用
对焦模式
(1)单次自动调焦AF—S: 半按快门,相机对焦。此模式必须先调焦,后释放
快门。焦点没有调准到位,无法释放快门。
(2)连续自动调焦AF— C:
半按快门,相机连续进行对 焦。在调焦的过程中随时可以释放 快门。用于动态摄影、体育摄影可 以防止因调焦延误拍摄时机。
小型相机通过缩小光圈来增加景深。
1、对焦(聚焦): 对于离镜头远近不同的物体,通过镜头后要在固
定的位置清晰成像就需要进行对焦(调焦)。
根据拍摄距离前后移动整个镜头或部分透镜来改 变像距,使被摄体能成像感光体上。
调焦前
调焦后
对焦是改变成像平面与镜片之间的距离 从而使景物清晰成像。(有时也有意的调模糊)
自动调焦系统
自动调焦 (AF)在拍摄中很有实用价值,它 可以省去手动调焦的麻烦,让摄影者全神贯注 地进行摄影创作,尤其有利于在紧急情况下抓 拍、抢拍稍纵即逝的瞬间。
大多数自动对焦镜头都为内聚焦镜头(internal focusing)。
普通镜头对焦时是将镜头旋离胶片,使镜头筒延长。
内聚焦镜头对焦时,是装于镜头筒内的部件移动聚焦,镜头 筒没有延伸变化。
Mamiya RB67
A.直观调焦
这是反光取景与机背取景相机通用的调焦方法。 转动对焦环,当被摄主体在磨砂玻璃上的影像最清 晰时,即表示凋焦正确。
尼康FM3A
B 裂像对焦
在单反相机的调焦屏中心交错设置了两块半圆形 的光楔,光楔的斜面对着镜头。
当调焦不正确时,影像彼此分裂并错位, 周围的景象模糊。当凋焦正确时,分裂的图像 消除错位,周围的影像变得清晰。
二、对焦怎样在相机上操作?
方式: 手动调焦(MF):转动调焦环。 自动聚焦(AF):由马达带动
手动调焦(MF)
确定拍摄对象和取景范围后:
拨动镜头上的对焦环,确定实拍距离(被摄体至镜头主 点的物距)。对焦是否得当到位,除了观察镜头上的距 离刻度外,还可以在取景框内进行校对验证。
聚焦的方法
1 聚焦标尺:在照相机的镜头上有这样的标尺 。镜头聚焦的一种方法就是测量被摄体距离, 然后根据这个距离设置镜头。镜头筒的中央应 该有一个标记。假设要聚焦10英尺远的一点, 转动镜头筒直至距离标尺上的数字10对准中央 的标记 。 • 超焦距类似,如拍摄远方的景物。
(启用预测对焦跟踪)相机不断测 试运动目标移动的速度与方向,将焦点 预置到快门释放时目标将要达到的位置, 从而提高了动体摄影的调焦精度。
对焦区域的选择
使用不同对焦区域
移动自动对焦瞄准区域(点),根据理 想的画面构图进行拍摄。
聚焦锁
• 很多照相机都具有聚焦锁的功能。 • 当被摄者位于靶心中央时,将快门按钮按下一
调焦前
调焦后
• 旁轴取景
美能达A 5
B.双影调焦(双像重合调焦)
当被摄主体出现彼此错开的两个影像时, 表示调焦有误差;旋转镜头对焦,当取景 器内被摄主体的两个影像彼此重叠,此的 表示调焦正确(符合实拍距离),可以进行拍 摄。
调焦前
调焦后
自动聚焦:
将照相机对准被摄体后,聚焦系统会自动测量其距离, 并自动调整镜头,聚焦系统会自动测量其距离,并自动 调整镜头,使被摄体成为焦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