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的发展过程及其作家、作品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演变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起源于西汉时期,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之一。
本文将从汉赋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汉赋的发展历程。
一、汉赋的起源汉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当时的社会背景是秦朝的灭亡和刘邦的建立。
在这个时期,由于政权更替和社会变革的影响,文化氛围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汉初的文人们开始追求自由和个性,他们对于文学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汉初的文人们将古乐府的形式与内容进行了创新,形成了汉赋的雏形。
二、汉赋的发展1. 早期汉赋早期的汉赋主要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政治抱负为主题。
这些赋作品多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个人志向和抒发离别之情为主要内容。
早期汉赋的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枚乘等。
2. 中期汉赋中期汉赋的特点是内容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化。
这个时期的赋作品不仅包括了个人情感的抒发,还涉及到了社会现实、历史事件等多个方面。
中期汉赋的代表作家有班固、司马迁等。
3. 后期汉赋后期汉赋是汉赋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汉赋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期的赋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达到了极致的完美。
后期汉赋的代表作家有杨雄、谢灵运等。
三、汉赋的演变1. 形式的演变汉赋在形式上经历了从乐府诗到文赋的演变过程。
乐府诗是汉赋的前身,它的形式比较固定,多为五言绝句。
而到了汉赋的成熟阶段,文赋开始兴起,形式更加自由多样化,不再受限于五言绝句的格律。
2. 内容的演变汉赋在内容上也经历了从个人情感抒发到社会现实反映的演变过程。
早期的汉赋主要表达个人情感和政治抱负,而到了中期和后期,汉赋的内容开始涉及到社会现实、历史事件等更加广泛的领域。
总结:汉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体裁,经历了起源、发展和演变三个阶段。
汉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早期的汉赋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政治抱负为主题;中期的汉赋内容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化;后期的汉赋达到了极致的完美,成为汉赋的黄金时代。
汉赋在形式上经历了从乐府诗到文赋的演变,内容上经历了从个人情感抒发到社会现实反映的演变。
中国古代文学之秦汉文学【第2章 汉赋】
中国古代文学之秦汉文学第二章汉赋一、汉赋的兴起与演变(一)汉赋的源起荀子:最早写作赋体作品,并以赋名篇。
屈原:与楚辞有着密切的关系。
先秦散文:铺叙。
(二)汉赋的分期第一时期(高祖-武帝初年):骚体赋·楚辞余绪;贾谊、淮南小山、枚乘。
第二时期(武帝-东汉中叶):散体大赋(又称“汉大赋”);描绘体物(特点);劝百讽一(主题);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杨雄、班固。
第三时期(东汉中叶后):抒情小赋;抒情咏物(特点);张衡、蔡邕、赵壹、祢衡。
二、著名汉赋作家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枚乘:《七发》(散体大赋第一篇)——“七体”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万园之园”大国风范杨雄:《甘泉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散体大赋末篇),《归田赋》(抒情小赋首篇)赵壹:《刺世疾邪赋》三、汉赋的特点及影响从内容上说,大赋题材主要局限于宫廷都邑、上层社会生活的描写,供统治者阅读,为歌颂帝王功业和大汉声势。
在艺术上,为投合统治者的兴趣爱好,以炫博斗奇为能事,竞为宏丽浮夸之词。
(一)汉大赋的文体特征赋者,铺也。
铺彩擒文,体物写志。
——刘勰《文心雕龙》汉赋中的人存在于“琳琅满目的对象化世界中”。
——李泽厚《美的历程》(二)汉赋的影响“一代文学”的代表封建社会的词章家非常推崇汉赋1.那些描写宫苑、田猎、都邑的大赋,确实有着时代色彩。
赋是当时最适宜反映国力的文体,正如同唐诗一样。
2.丰富文学作品词汇、锻炼语文辞句、增进描写景物场面等文学技巧方面,表现出一定成就。
3.汉赋的兴盛,对我国文学观念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汉赋的发展阶段和作品
汉赋的发展阶段和作品
(一)汉赋的发展总体上经历了骚体赋、体物大赋、抒情小赋的发展历程。
1、汉初时期的骚体赋:
1)汉初骚体赋继承楚辞创作传统,不少作家与屈原、宋玉有着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他们往往通过模拟屈宋的作品来抒发不遇之感,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严忌的《哀时命》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
2)枚乘的《七发》开始向散体赋转化,其“七体”模式对后来的赋家影响甚大。
无论内容还是形制,都标志着汉大赋的正式形成。
2、汉武帝到东汉中叶的汉大赋:
1)汉武帝出于“润色鸿业”的需要,招揽文士,提倡写赋,散体大赋的创作进入繁荣时期。
不少赋家都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体现了大一统的思想。
2)西汉中后期,出现了一些篇幅比较短小或抒情或咏物的赋作,其代表作家有东方朔的《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论》。
其作者均为愤郁不平的才华之士,故能于弥漫的大赋作品中散发出光彩。
3)西汉后期散体大赋创作是武帝时创作的延续,模仿因循之中也有一定的新变,一是赋作逐渐受到经学的渗透,二是题材上有所拓展,如《神乌赋》,杨雄的《蜀都赋》《长杨赋》。
4)东汉前期京都赋兴起,气势壮阔,文辞华美。
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为汉大赋的代表作。
3、东汉后期的抒情小赋:
东汉末年,社会混乱、政治黑暗、战祸频仍,统治阶级已无功可颂,汉大赋赖以产生的条件丧失殆尽,散体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在这方面较有代表性。
《归田赋》抒怀言志,绝无夸饰堆砌,语言清丽流畅,标志着汉赋创作倾向的重大转变。
(完整)学霸自己整理 汉赋的发展及演变过程
汉赋的发展及演变过程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文学样式。
1、汉初以骚体赋为主,代表作家贾谊,他也是有作品传世的第一位汉代赋作家,其中《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无论在精神还是体制形式方面,都对屈赋有所继承。
2、贾谊之后骚体赋继有人作,即使在汉大赋如日中天的武宣之世,骚体赋也从未间断,代表作品有淮南小山的《招隐士》、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哀秦二世赋》《长门赋》和《九思》《九怀》《九叹》等九体作品及以悼念屈原为主题的骚体赋等。
3、文景时代,各路诸侯聚揽宾客,大兴养士之风。
这些宾客除特定政治邦交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外,更多的讲注意力集中在文学创作上,形成了多个以诸侯王为中心的文学群体,代表有梁园文学群体,其中枚乘是杰出代表,代表作品《七发》,“《七发》者,说七事以起发太子也。
”强调精神健康重要性,劝诫膏粱子弟,也是劝诫世人。
《七发》鸿篇巨制,韵散结合;采用设为问答的形式结簒全篇;笔墨夸张,描绘精细;以叙事状物为主,辞藻繁富,多比喻和叠字,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形成。
4、汉武帝时起,文学活动的中心由地方转向中央,后历宣、成各世也都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赋坛代表是司马相如和杨雄。
①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乌有赋》是其代表作,这两篇赋虽然创作时间相去十年,但内容相连,一贯而下,结体严谨,可作一篇来看,充满浪漫色彩的壮阔画面,是汉赋中最优秀、影响最深远、具有典范意义的作品,后世赋家争相效仿而又无法企及。
②杨雄的四篇代表作即“扬雄四赋”又史称“四大赋”:《河东赋》《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
四赋模仿司马相如《子虚赋》和《上林赋》的痕迹十分明显,但又有有别于司马相如的而显示出开创精神,而独具魅力,其中《甘泉赋》艺术成就最高.杨雄后期的作品《解嘲》《逐贫赋》最有名,辞赋理论,也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5、西汉赋坛,较为著名的赋家还有武帝时的东方朔和枚皋,宣帝时的王褒以及与杨雄大略同时的刘向父子。
汉赋
第一章汉赋一、汉赋的概念(1)赋:原本是《诗经》的六义之一,是一种铺陈直言的手法。
作为文体,是指一种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不歌而诵”的文体。
赋的形式:铺采摛文——用华丽的辞采进行铺陈、描述。
赋的内容:体物写志——或对事物的刻画,或抒发作者情感。
汉赋是《诗经》和《楚辞》中发展过来的。
(2)骚体赋:内容侧重抒情,形式模仿楚辞,带“兮”字语句。
代表作贾谊《吊屈原赋》(3)散体大赋:内容侧重铺叙描写宫苑、京都山川等壮丽事物,逐等生活。
形式上韵散结合,散句为主;结构宏大,千言以上;采用主客问答式和夸张的手法,辞藻富丽。
代表作: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4)抒情小赋:内容侧重咏物和抒情。
形式上篇幅短小,文辞清丽,不用问答体,通篇用韵文。
代表作:张衡《归田赋》(第一篇小赋)(完成散体大赋向抒情小赋的过渡)三、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代表作家作品(1)初期(形成期)汉初至武帝初年七十多年“骚体赋” 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枚乘《七发》(第一篇大赋,完成了从骚体赋向大赋的过渡。
并形成了“七体”。
)▪枚乘所作的《七发》,无论内容还是形制,都是汉大赋具有开创意义的典范之作。
▪《七发》的艺术特色:▪[1]、用铺张、夸饰的手法来穷形尽相地描写事物,语汇丰富,词藻华美,结构宏阔,富于气势。
刘勰说:“枚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
”(《文心雕龙·杂文》)▪[2]、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对事物做逼真的描摹。
▪[3]、在结构上,《七发》用了层次分明的七个大段各叙一事,移步换形,层层逼进,最后显示主旨,有中心,有层次,有变化,不象后来一般大赋那样流于平直呆板。
▪后来沿袭《七发》体式而写的作品很多,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等等。
因此在赋史上,“七”成为一种专体。
(2)中期(全盛期)汉武帝至东汉中叶二百多年“散体大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合称《天子游猎赋》)还有东方朔、枚皋、王褒、扬雄、班固、张衡等。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演变汉赋的发展经过准备、繁荣、转变、衰落几个时期。
第一阶段:西汉初期,汉赋形成期。
汉高祖初年(公元前206)———武帝初年(公元前140)骚体赋阶段。
主要是继承《楚辞》的传统,形式短小,抒情性强,带有楚辞的特点。
“大汉初定,日不暇给”,思想禁锢不严,文化比较活跃。
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
这时较有成就和代表性的作家是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枚乘的《七发》承前启后,结束了骚体赋阶段,初具散体大赋的特点,开启了赋的第二个阶段。
第二阶段:西汉中期,汉赋全盛期。
汉武帝初年———西汉中叶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公元前87)汉景帝之第9子,17岁即位,在位55年。
继承了“文景之治”的政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汉帝国达到强盛的顶峰。
刘彻极重视文化,大量征召文人赋家入京,用名利鼓励他们创作。
他本人也酷爱辞赋,有《李夫人赋》、《秋风辞》两篇赋流传下来。
还有《瓠子歌》二首,风格雄豪质朴,气势宏伟,为难得的帝王之作,收入《乐府诗集》。
散体大赋阶段。
赋的鼎盛期。
盛行鸿篇巨制的大赋。
作家作品最多。
国势强大,君主提倡,“兴废继绝,润色鸿业。
”(班固《两都赋·序》)多描写帝国威震四方的国势、繁华的都邑、丰饶的物产等。
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班固的《两都赋》等。
第三阶段:西汉后期到东汉中叶,汉赋转变期。
汉赋的转变期,从思想内容到体制和风格都开始转变。
此时歌颂国势声威、美化皇帝文治武功,专以铺采摛文为能事的大赋逐渐减少,抒情咏物的抒情小赋兴起。
转变原因:社会状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赋虽数量不多,但很有价值,突破了彼此沿袭的赋颂的传统,成为六朝抒情赋的先声。
第四阶段:东汉中叶至末年,是汉赋的衰落期东汉中叶后,宦官外戚专权,政治腐败,国力衰微,祸乱频起。
文人写作态度发生变化,赋体题材有所扩大。
反映社会黑暗现实,讥讽时事的短篇小赋兴起。
开始这一转变的是张衡的《归田赋》,还有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
汉赋的发展历程
汉赋的发展历程
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艺术形式,起源于汉代(公元前206年-220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 初始阶段(公元前206年-公元前9年):刘向的《新序》和杨雄的《法言》被认为是汉赋的奠基之作。
这一阶段的汉赋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政治抱负为主要特点。
2. 高峰阶段(公元前9年-公元2世纪):这一时期是汉赋发展的黄金时期。
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贾谊、班固等。
他们的作品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更加丰富多样,涉及到政治、社会、自然等多个方面。
3. 衰落阶段(公元2世纪-公元3世纪):汉赋在这一时期逐渐衰落,主要原因是政治乱局和社会动荡。
作品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变得单一和僵化。
4. 后续影响(公元4世纪-现代):尽管汉赋在后续时期不再是主流文学形式,但它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代的骈文、宋代的辞章以及明清时期的诗词等文学形式都受到了汉赋的影响。
总的来说,汉赋在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起伏,但它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后世文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表现手法。
简述汉赋的发展历程
简述汉赋的发展历程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发展历程可追溯至汉朝。
汉赋发展历程经历了初创、鼎盛、衰落等阶段,其中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变化的社会背景。
汉赋的发展起源于初创阶段,这一阶段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赋作者。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的赋作品以《子虚赋》最为著名,以其雄浑豪迈的辞章风格,表现了刚毅坚定的民族精神和抵御外侮的决心。
司马相如的作品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
鼎盛阶段是汉赋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汉赋成为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杨雄、谢灵运、枚乘等。
杨雄的《七发》描绘了壮丽的风景和豪放的情感,以其雄浑的辞章和奇特的视角,展现了壮丽的山水和瑰丽的自然景色。
杨雄的作品开创了后世赋作家的创作方式,对后世赋作家的影响深远。
谢灵运是汉赋鼎盛时期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具有叙事性强和情感深的特点。
谢灵运的作品《离骚》以其辞章华丽,气势磅礴,被誉为赋史之冠。
他的作品展示了个人情感的激荡和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对后世赋作家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枚乘是又一位汉赋鼎盛时期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以其辞章刚劲有力,情感丰富而著称。
枚乘的作品《七公赋》以其宏大的叙事背景和精彩的描写,展现了战争中人们的豪情壮志和无畏的英雄气概。
枚乘的创作影响了后世赋作家的写作风格。
汉赋的衰落阶段主要以汉代末年以及三国时期为主,这一时期受到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的影响,赋作品数量减少,体裁特点日益模糊。
大量赋作品丧失了初期精神风貌,出现了流于形式的倾向。
综上所述,汉赋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初创、鼎盛、衰落等阶段。
汉赋初创阶段在司马相如等作家的努力下,形成了原创性的文学作品;鼎盛阶段以杨雄、谢灵运、枚乘等为代表,汉赋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创作水平;衰落阶段受到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的影响,作品数量减少,体裁特点日益模糊。
总体来说,汉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赋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汉赋的相关知识点总结汉赋的发展历程汉赋起源于汉代,鸿沟远古以来的乐府歌谣、楚辞文学和秦简书等多种文学传统,并在汉代形成独特的风貌和风格。
其中,汉初文人较早开始用文言文写作作品,韩婴的《神女赋》就是一部汉代赋作品。
到了汉武帝时期,班固的《两都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等赋作品开始出现,开创了汉赋的黄金时期。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赋得到了更为全面的发展。
此时期的赋作品开创了新的文学风貌和风格,更加注重音乐的韵味、文学的表现力和情感的抒发。
琅琊榜的争辩、江沚体的风行、羲和大乐、洛社贤者等文学团体,还促进了汉赋的发展。
其中王粲、谢灵运、嵇康等文学家也是汉赋的杰出代表。
汉赋的主要特点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主要体裁,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 修辞华丽:汉赋以修辞华丽为其最大特点之一。
赋作品注重对景物、情感等内容的形象描写,常常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以增加其艺术效果。
2. 意境表达:汉赋追求意象的深远与意境的美好,通过对于自然、人情、历史等方面的描写,表达出深刻的思想感情,让读者产生共鸣。
3. 对社会生活的描写:汉赋作品对当时社会生活、人情世故等方面的描写丰富多彩,反映了文人士大夫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态度。
4. 隐晦含蓄:汉赋作品善于运用隐晦含蓄的表达方式,通过一定的抒情手法,表达出文人的真情实感。
5. 音乐韵味:汉赋注重对音乐韵味的追求,通过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和节奏韵律的运用,表现出一种优美的音乐美感。
另外,汉赋还具有对诗赋进行一定程度的融合、突破,以及对自然、历史、神话等多种内容的描写和情感抒发,成为了古代中国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汉赋的代表作品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体裁,有许多经典的代表作品,其中以《子虚赋》、《两都赋》、《河东赋》、《神女赋》等作品最为著名。
其中,《子虚赋》是西汉末年大作家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以豪放、奔放的写作风格吸引了众多读者;《两都赋》则是西汉文臣班固的代表作,以抒发对家国的忠贞和对社会的关怀,展现了其浪漫主义情怀。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演变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起源于汉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汉赋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汉赋的起源与发展汉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的社会背景为汉武帝时期的繁荣与和平。
汉赋最早的代表作品是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该赋以婉约的笔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此后,汉赋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学形式,得到了皇室和文人的广泛关注。
在东汉时期,汉赋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班固的《赋易》,以及贾谊的《过秦论》等。
这些作品以雄辩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汉赋的独特魅力。
同时,东汉时期的文人也对汉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创作,使其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二、汉赋的特点1. 文学形式多样化:汉赋包含了多种文学形式,如赋、辞、颂、怀等。
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点,使汉赋具有丰富的艺术风格。
2. 修辞手法丰富:汉赋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内容广泛多样:汉赋的内容涵盖了各个方面的人生和社会问题,既有对人情世故的描绘,也有对政治和社会制度的批判,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等。
4. 情感真挚深沉:汉赋以真挚的情感表达和深沉的思想内涵闻名。
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家国、亲情、友情等的思念和关怀,引起读者共鸣。
三、汉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汉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汉赋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许多后世的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汉赋的影子,如唐代的律诗、宋代的词等,这些文学形式都受到了汉赋的启发。
其次,汉赋对后世文学的语言和修辞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赋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艺术技巧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参考,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最后,汉赋对后世文学的思想内容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汉赋作品中常常涉及到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探讨,对后世文学的思想启示起到了重要作用。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演变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独特形式,起源于汉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汉赋的起源、发展阶段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起源和发展阶段1. 起源:汉赋起源于西汉时期,受到了古乐府和韵文的影响。
最早的汉赋作品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如《九思》等。
2. 兴盛阶段:东汉时期是汉赋的兴盛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赋作家,如司马相如、贾谊、班固等。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丰富多样,而且在内容上也表现出了强烈的个性和思想深度。
3. 衰落阶段:随着东汉末年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加剧,汉赋逐渐走向衰落。
此时的赋作多为模仿和陈腐,缺乏创新和独特性。
二、汉赋的特点和风格1. 形式特点:汉赋以韵文形式为主,常采用五言或七言绝句,句式多为平仄相间的对偶句,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2. 内容特点:汉赋的内容广泛而深刻,既有歌颂祖国和民族的作品,也有抒发个人情感和思想的作品。
汉赋常以叙事、抒情和议论为主要手法,兼具文学和修辞的特点。
3. 主题特点:汉赋的主题多样,既有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写,也有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现象的描绘。
其中,对爱情、忧国忧民和人生哲理的思考是汉赋的重要主题之一。
三、汉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 文学地位: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赋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成为了古代文学创作的重要范式之一。
2. 文化传承:汉赋在中国文化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汉赋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 艺术价值:汉赋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汉赋以其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作者的才情和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综上所述,汉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起源、兴盛和衰落的发展阶段。
汉赋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成为了古代文学创作的重要范式之一。
第二章第一节:汉赋
————————————
回庐著书, 纵心物外。
作者的思想情感
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艺术手法
1、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 采用议论、铺叙等手法 2、语言: 清新明丽,工致典雅。
汉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的作品:
鸿篇巨制 铺采摛文 虚夸堆砌 描写宫廷游猎
体制短小 语言清丽 平浅抒情 表现个人情怀
重点学习篇目
《子虚赋》
4、东方朔代表作是《答客难》
4、东方朔代表作是《答客难》
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大汉天子》
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大汉天子》
(四)东汉赋作家 、作品
班固(代表作《两都赋》); 张衡(抒情小赋《归田赋》)。
张衡《归田赋》P182
思考 1、作者的思想情感 2、艺术手法
李善《文选注》卷十五作者名下注: 翰曰:“衡游京师,
四十不仕,顺帝时阉官用事,
欲归田里,故作是赋。”
《归田赋》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 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 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 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 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 —
叙归田之由: 怀才不遇,世道不公。
赏析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原隰郁茂,百草滋荣。
(三)汉赋作家 、作品
1、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 表作是《七发》
(1)虚构的故事,问答体 (2) “劝百讽一” 汉赋的基本特征 (3)铺陈写物
枚乘《七发》
•《七发》
枚乘
观涛 状形、状色、状声、状势
多角度展现潮水与军阵之间近乎神似的相通之处。
毛泽东手迹:枚乘《七发》(部分)
3、司马相如 汉大赋的代表作家
《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 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 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汉赋的发展历程
汉赋的发展历程关于汉赋的发展历程介绍如下:一、汉赋的起源汉赋,起源于汉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汉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屈原赋和荀子赋,它们在形式和内容上对汉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汉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汉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成为了当时文学艺术的重要代表。
二、汉赋的发展汉赋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中期和晚期。
1. 初期:汉赋的初期可以追溯到汉高祖时期。
此时的汉赋以模仿屈原赋和荀子赋为主,内容多涉及宫廷生活和政治议论,代表作品有贾谊的《吊屈原赋》和枚乘的《七发》。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赋的内容和形式逐渐丰富,开始出现描写山水、刻画人物的作品。
2. 中期:汉武帝时期是汉赋发展的黄金时期。
此时的汉赋在形式上讲究辞藻华丽、音韵和谐,强调文学的美感和娱乐性。
同时,汉赋的内容也开始涉及更多的社会问题和历史事件,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描绘了皇家园林的壮丽景象,扬雄的《长扬赋》描写了边疆的战争和民族关系。
3. 晚期:汉末是汉赋发展的衰落期。
随着社会的动荡和文化的变迁,汉赋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然而,此时的汉赋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张衡的《二京赋》和蔡邕的《述行赋》,它们在文学艺术上仍然有着很高的成就。
三、汉赋的影响汉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汉赋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汉赋的华丽辞藻和音韵和谐的特点对后世的诗词、曲艺等文学形式产生了影响。
最后,汉赋的内容涉及广泛的社会问题和历史事件,为后世的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和启示。
四、汉赋的衰落汉末以后,随着社会的动荡和文化的变迁,汉赋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一方面,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文人墨客的地位逐渐降低,他们失去了往日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另一方面,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各种文学流派和思潮涌现,汉赋不再是文学的主流形式之一。
汉赋的发展过程及其作家作品
汉赋的发展过程及其作家作品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品种,起源于东汉时期,发展至宋代逐渐式微。
汉赋是一种高度艺术化的散文形式,以情感表达为核心,兼具审美和修辞特点。
以下将以发展过程和代表作家、作品为主线,详细介绍汉赋的发展历程。
初唐汉赋是指唐初汉赋的创作,其代表作家有骆宾王、王勃等人。
骆宾王是汉赋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主题多为忧国忧民,表现了士人的忠诚和正直。
代表作有《长门怨》、《旧游歌》等。
王勃则更注重诗性,他的作品具有优美的音韵和抒情风格,代表作有《滕王阁序》、《九思》等。
盛唐汉赋是指唐朝中后期汉赋的全盛时期,代表作家有杨炯、刘长卿、杜牧等。
杨炯是汉赋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主题广泛,形式多样,既有抒情美景的《扬之水》、《相和歌辞光禄寺壁》等,也有抒发士人忧国爱民的《登张山壁》、《赋得七星珠》等。
刘长卿则以山水之衷情深为其特点,他的诗风婉约悲凉,代表作有《南陵别儿童入京》、《梅花》等。
杜牧是晚唐的一位重要汉赋作家,他的作品以抒发士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为主,代表作有《秋夕》、《泊秦淮》等。
宋赋是汉赋的最后阶段,宋代以后,汉赋逐渐式微。
汉赋的代表作家有苏轼、文天祥等。
苏轼是宋代最为著名的文人之一,他的汉赋兼收并蓄,承袭了盛唐时期的情感表达和意象描写,结合了汉乐府和唐骈文的特点,代表作有《赤壁赋》、《春夜洛城闻笛》等。
文天祥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他的作品充满了壮志豪情和忧国忧民的情感,代表作有《青玉案·元夕》等。
以上是汉赋的发展历程及其中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从创作主题上看,汉赋时期的作品多涉及忧国忧民、山水田园、抒情美景等。
从艺术形式上看,汉赋多运用比拟、夸张、借景等修辞手法,精美的描写和抒发情感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独特的一支。
然而,随着时代的演变,汉赋逐渐被其他文体如诗、散文等所取代,到宋代已经没有时代的精彩创作,逐渐淡出文学舞台。
总之,汉赋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对于研究古代文学和了解古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汉赋的发展过程
汉赋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汉初的赋家,继承楚辞的余绪,这时流行的是所谓“骚体赋”,代表作家和作品有贾谊的《吊屈原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枚乘的《七发》等;2、其后则逐渐演变为有独立特征的所谓散体大赋,这是汉赋的主体,也是汉赋最兴盛的阶段,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扬雄的《甘泉》、《河东》、《羽猎》、《长杨》,班固的《两都赋》等;3、东汉中叶以后,散体大赋逐渐衰微,抒情、言志的小赋开始兴起,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张衡的《二京赋》、《归田赋》,赵壹的《刺世嫉邪赋》,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等。
汉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尽管散体大赋有其华而不实、矫揉造作的弊病,但在中国文学史上,汉赋仍然有其一定的地位。
它在丰富文学作品的词汇、辞句以及技法方面,在促进文学观念的'形成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擒丈”;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
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
汉赋在结构上,一般都有三部分,即序、本文和被称作“乱”或“讯”的结尾。
汉赋写法上大多以丰辞缛藻、穷极声貌来大肆铺陈,为汉帝国的强大或统治者的文治武功高唱赞歌,只在结尾处略带几笔,微露讽谏之意。
汉赋分为大赋和小赋。
大赋又叫散体大赋,规模巨大,结构恢宏,气势磅礴,语汇华丽,往往是成千上万言的长篇巨制。
西汉时的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杨雄,东汉时的班固、张衡等,都是大赋的行家、小赋扬弃了大赋篇幅冗长、辞藻堆砌、舍本逐末、缺乏情感的缺陷,在保留汉赋基本文采的基础上,创造出篇幅较小、文采清丽、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赵壹、蔡邕、祢衡等都是小赋的高手。
汉赋形成于汉初。
贾谊首开汉赋先风,其代表作为《吊屈原赋》和《鹏鸟赋》。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演变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汉朝,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汉赋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代表作品,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古代文学形式。
一、起源与发展汉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的文学创作。
由于汉朝时期社会政治稳定,文化繁荣,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兴起,促使了汉赋的发展。
最早的汉赋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感情、抒发政治抱负为主题,形式上受到楚辞和先秦诗歌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赋逐渐形成为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东汉时期,汉赋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东汉时期的汉赋作品更加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强调情绪的发泄和抒发。
同时,汉赋也开始融入了一些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二、特点与风格汉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抒情性强:汉赋作品注重表达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感受,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的描绘和借用寓言、象征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
2. 修辞华丽:汉赋作品往往采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3. 神话传说:汉赋作品往往融入一些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关注。
4. 技巧运用:汉赋作品在结构和节奏上也有一定的要求,往往采用对仗、律诗等形式,以增强作品的韵律感和美感。
三、代表作品1. 《离骚》:《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汉赋之一,由屈原创作于战国时期。
该篇赋以独特的艺术手法,通过描绘屈原的流亡生涯和对祖国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民主的追求。
2. 《长歌行》:《长歌行》是汉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不详。
该篇赋通过描绘一个悲壮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3.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东汉时期文学家曹操的作品,以描绘孔雀飞翔的景象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追求的憧憬。
四、总结汉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
(完整版)_汉赋
汉赋
第一节 汉 初 的 韵 文
※ 第二节 赋体的兴起与演变
※ 第三节 第四节
汉赋发展的阶段 与代表作家作品
汉赋的地位与影响
第一节 汉初的韵文
一、骚体赋 带有楚辞特点的赋体作品。有少数抒发作者政治见 解和身世感慨的优秀作品,如贾谊的《吊屈原赋》、 《鵩鸟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
二、楚声短歌 本指楚地的民歌,也指受楚地文化影响而创作的短 小的诗歌。如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 歌》、《鸿鹄歌》等。 “ 力拔山兮气盖世 , 时不利兮骓不逝 。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项羽《垓下歌》
第二节 赋体的兴起与演变
☻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 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 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王国维《宋元戏 曲史·序》 一、赋体的起源说
1.“赋自《诗》出”
由《诗经》“六义”中的“赋”衍化、发展而来。 (西 晋·挚虞)
“《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 摛文, 体物写志也。” “赋也者,受命于世人, 拓宇于楚辞也。”(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四、汉赋的三种体式
(三)抒情小赋
产生并盛行于东汉中期和后期。 其主要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张衡的《归田赋》和
《思玄赋》、弥衡的《鹦鹉赋》、赵壹的《刺 世嫉邪赋》等。 这些作品在内容上真刺社会黑暗,暴露时弊, 抒写作家个人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在艺术上,一般篇幅短小,长于直抒胸臆。 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赵壹的《刺世嫉邪赋》
散体大赋的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社会心理
散体大赋之为汉代最有 代表性的文体。
西汉武帝时代所集中体 现的皇权、帝国的声威 和气势。
大赋的巨丽之美,作为 体7)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演变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汉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
本文将从汉赋的起源、特点、发展阶段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起源汉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当时的刘邦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提倡文学艺术,使得文学在汉朝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汉赋的起源与汉初的政治、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它是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学形式。
二、特点1. 抒发情感:汉赋以表达个人感情为主要特点,赋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的描写,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内心的愿望和情感。
2. 以事为本:汉赋多以具体的事件、事物为题材,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赋作者的感悟,展示赋作者对人生、社会现象的思量和感悟。
3. 形式多样:汉赋的形式多样,既有长篇赋,如《陈情表》、《孔雀东南飞》等,也有短篇赋,如《白日依山尽》、《登鹳雀楼》等。
汉赋还往往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形成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发展阶段1. 创始阶段:汉赋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当时的代表性作家有司马相如、贾谊等。
他们的作品以表达个人情感和政治抒发为主,开创了汉赋的先河。
2. 高峰阶段:东汉时期是汉赋发展的高峰期,代表作家有班固、张衡、嵇康等。
他们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为了独特的风格。
3. 衰落阶段:随着东汉末年的动荡和社会变革,汉赋逐渐衰落。
赋作者的创作动力减弱,作品的质量也有所下降。
四、影响汉赋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艺术手法,还对后来的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诗歌:汉赋的抒发情感和对事物的描写方式,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代的诗人在创作中往往借鉴汉赋的手法和表达方式。
2. 散文:汉赋的形式多样和对事物的描写,对后来的散文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特殊是唐宋时期的散文,往往融合了汉赋的情感表达和对事物的描写。
3. 音乐舞蹈:汉赋往往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形成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汉赋的发展历程
汉赋的发展历程
汉赋自东汉初年起开始兴盛,并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以下是汉赋的发展历程:
1. 赛神仙:汉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初年,当时的文人墨客尚崇仰神仙文化,因此他们以写赛神仙的能力为主题,表达个人的理想和追求。
2. 颂抒情:经过起始阶段的摸索,汉赋开始逐渐发展起优美的抒情风格。
作为汉代流行的赋体文学形式,抒情赋成为文人们表达自己情感与思想的重要方式。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和陈琳的《陈情表》。
3. 崇古兴新:汉赋在崇尚古风的同时,也不断探索创新。
文人们既推崇古人的作品和风格,又试图在其中加入自己的个人特色。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家包括司马相如、班固、张衡等。
4. 昌明大典: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巩固封建制度,颁布了《昌言》、《明典》两部法典,要求官员必须熟悉这两部法典的内容。
为了帮助官员们熟悉法典,当时的文人们纷纷创作汉赋,称之为昌言大典和明典赋。
这些赋以教育和普及法律知识为目的,内容丰富多样。
5. 史载赋文: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明代史家班固开始将历史事件以汉赋的形式进行叙述,称之为史载赋文。
班固的《汉书》是史载赋文的代表作品。
这些赋文以史实为基础,以文学形式进行呈现,极大地丰富了汉赋的内涵和形式。
总的来说,汉赋经过了从表达神仙文化到颂抒情感、从崇古兴新到昌明大典的发展历程。
无论是形式上的创新还是内容上的丰富,汉赋都在不断演化与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骚体赋 ———主要继承楚辞的余绪
贾谊《吊屈原赋》 《鵩鸟赋》
枚乘《七发》 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3
(二)汉赋的兴盛阶段 这一时期盛行汉大赋,是汉赋的主体和代表
1 司马相如 《子虚赋》《上林赋》
————其作品代表新体赋的最高成就
2 扬 雄 《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
劝,鼓励,勉励。讽,讽谏。劝百讽一是汉
汉大赋形式上的特点:
一是篇幅较长, 规模宏大, 一般在千言以上。 二是多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结构成篇, 韵文
与散文混用, 散文成分较多。
7
对汉大赋的评价
汉赋反映出封建王朝在全盛时期的宏大规模和
气象。
汉赋的铺陈夸张细腻的描写,丰富的词汇对后
9
5
第二节 司马相如与汉大赋
一 汉大赋特点
也称散体大赋、新体赋,这是汉赋的主体。
内容上以体物为主,大多采用铺张扬厉的手
法、富丽的辞藻来描写京都、宫苑、山川等壮丽 事物, 以及统治者的政治、军事活动和他们的声 色犬马、田猎驰逐生活。
6
“劝百讽一”: 大赋常见的表现原则和结构模式。 讽谏一般 只是在篇末提一下,即曲终奏雅。而大量的 笔墨却用于铺陈渲染作者所不赞成的社会现 象,“劝”和“讽”的篇幅相差悬殊。
汉 赋
1
第一节 汉赋概述
一、汉赋兴盛的主要原因
(一)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使汉代文
人具有宏大的视野,因而产生宏大的作品 。“赋
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
(二)汉武帝好大喜功,雅好文艺,招纳很多
文学侍从之臣,提倡辞赋,诱以利禄,促进了汉 大赋的产生和兴盛。
2
二、汉赋的发展过程及其作家、作品 赋是汉代文学的正宗和主流,是一种介于诗文之 间的、以夸张铺陈为特征、以状物为主要功能的 文体 。吸收了各种文体的特点,如楚辞的主客问 答、史书的叙事
世有积极影响,给魏晋南北朝的骈文开了先路,
但也导引了魏晋南北朝诗文创作中的形式主义。
8
抒情小赋
小赋的特点
内容上侧重咏物和抒情, 形式上篇幅较大赋短小,
不用问答体, 通篇用韵文,个别的也用楚辞体句式。
东汉抒情小赋可分为纪行赋、述志赋两种。
张衡《归田赋》:表达作者向往闲逸的田园生活,追求 人身自由的思想感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 隐居乐趣的作品。此赋篇幅短小,语言清新自然,与作 品所展示的环境、心情浑然一体。
《河东赋》
3 班 固 《两都赋》(长安、洛阳) 4 张 衡 《二京赋》(模仿《两都赋》) ———上述四人被誉为“汉赋四大家”
4
(三)汉赋的衰微阶段
这一时期出现了反映黑暗现实、讥讽时事
的短篇抒情小赋。
1 张衡 《归田赋》
——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2 蔡邕 《述行赋》 3 赵壹 《刺世嫉邪赋》 4 祢衡 《鹦鹉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