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科学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思想对科学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儒家思想自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创立以来,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东亚地区的思想、哲理与宗教体系。儒家思想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承,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保国安民,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但是自上世纪五四运动开始,国内大多数知识分子开始抵制儒家文化,人们普遍相信,儒家是一种政治的意识形态,支持专制体制。其中鲁迅就曾批评儒家家庭伦理只是“礼教”,互相残害。而文革运动之后,国内的儒家文化更是遭到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现存的儒家思想的研究只是存在于学术研究,没有了在社会中生存下去的根基依托。

本文旨在针对现今社会上认为儒家思想对科学进步有害的主要观点*一一加以辩驳,从而提出相反的论点——儒家思想对科学进步的确起到了推动作用。

首先,有害论认为,儒家观点中最有害的一条是,认为宇宙、天地、社会、世道是停滞不变的,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上至天体运行、朝廷典章制度、社会统治地位,下至祖宗家训、器皿形式都不会变,也不许变。如果有变,例如出现彗星,就是灾异,必须消除,使之仍归正道。这是完全违反客观规律的。事实上宇宙间万物都在变,从来也不存在静止、停滞的事物。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即使是西方国家,其社会制度、宗教训导也不会轻易改变;况且,

“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原创者董仲舒也并非在违反客观规律,妄图论证封建制度和君主统治的合理性和稳定性。此句话的上文还曾提到:“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由此可见,董仲舒的原意是指导治国方针,而不是要论述事物的静止与运动。所以,反对儒家者的断章取义可见一斑。

其次,有害论认为轻视和贬低工商是儒家思想的又一糟粕,有所改进、发明,就被斥为淫巧、机心,绝不支持发扬。

“士农工商”的说法由来已久,但在这一说法的来源中,《管子》中是这样说的:“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这里我们只能看到管子提出了四民的重要性,哪里说明了任何地位高低?同时期的相关说法还有“农士工商”、“工商农士”等等。更何况,抑制工商的做法只是到了明清时期才愈演愈烈而已,否则何来大唐盛世呢?而“奇技淫巧”的说法更是出自被

闭关锁国蒙蔽头脑的清朝统治者,否则,又何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的一系列伟大发明呢?

最后,有害论认为儒家思想反对竞争,在儒家经典中很少提倡竞争,更反对探索和冒险。儒家明

哲保身的人生观,以及“成事在天”、“知足常乐”、“退一步想”、“不求甚解”等等消极说教,也大大扼杀了中国探索创新的活力。

不可否认,中国古代很少出现过出海涉险的实例,仅有的张謇出使西域、郑和远航等等也只是奉命出行。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同时小农经济完全可以自足自给,没有出海探索黄金珠宝甚至生存之地的必要;二是日益固化的封建统治扼杀了人民的创造性,明清时期的文字狱更是令人发指。但这些与儒家何干呢?封建统治者口中的儒家只不过是被扭曲了本意之后的一个工具罢了。此外,将儒家所提倡的包容、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乃至陶渊明的读书方法“不求甚解”看作扼杀创新活力的消极说教的做法,实属胡编乱造。

由此可见,当前主流的儒家思想有碍科学进步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正是由于儒家关于教化、仁政、品德修养的教诲,使得中华民族得以历经千年风雨而生生不息,相对稳定的社会氛围、质朴醇厚的民族精神为科学的进步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也因此我们才看到了深远影响全球的大唐盛世。而同时期的西方社会则由于各个种族之间的矛盾,征伐分裂是主要基调,动荡的社会显然不利于科学的发展。然而,在西方社会逐渐稳定并进入由工业革命带来的稳定发展期的同时,中国的儒家文化却逐渐被封建社会统治者所绑架,中华民族也就在不经意间受价值观扭曲的“儒家文化”的毒害,从而逐步落后。

总而言之,儒家文化对科学的进步是有推动作用的。

*注:本文所引有害论的观点出自《正视儒家思想对科技发展的负作用》,潘家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