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城市广场设计

合集下载

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

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

第六章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共6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六章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一、三种城市空间设计理论(THREE THEORIES OF URBAN SPATIAL DESIGN)二、三、作为城市设计研究理论,都是经过对传统城市空间以及近现代城市空间发展变迁的研究分析之后,提出的城市设计分析方法,视角不同,思想各异,但综合归纳之后,有助于我们建立一种整体性的城市设计方法。

1、图---底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2、连接理论(Linkage Theory)3、场所理论(Place Theory)二、图--底理论1、“空间即主体”(space-as-object)(1)建筑实体---solid mass; 图---figure;(2)空间虚体---open voids; 底---ground;(3)城市空间的创造不仅是对建筑实体的研究,更是对空间虚体的研究;(4)“空间即主体”---城市的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2、“诺利地图” (Giambattista Nolli,1748)(1)传统城市的图---底关系中,私人肌理(tissue)与公共开放空间(public open space)的关系非常协调,相互衬托、融为一体。

(2)传统城市中具有界定明确的实体与虚体系统。

公共空间有建筑物的量体中分割出来延续并连接内、外部的空间及活动。

(3)就整体关系而言,城市空间研究中,虚体比实体更具实质意义,虚体(void就是实体(figural)。

3、现代城市环境(1)建筑空间设计----从重实体到重空间;(2)城市空间设计----从重空间到重实体。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城市隙地空间寻找失落的空间5、空间印象转变(1)传统城市空间----连续性的街道、围合性的广场、标志性的建筑以及整体性的街廓;(2)现代城市空间----街道的空间连续性在降低、广场的围合性弱化、街廓的整体性消退,仅仅是建筑实体凸现在城市环境之中。

第六章+城市中观层面设计

第六章+城市中观层面设计
1、北京中轴线的城市设计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
①目标
城市设计着力于在保护传统中轴线的基础上发展南北延长线,规划以北端体育文化城、中部的历史文化城及南端的科学文化城为基础形成一条有鲜明民族特征的、融合了艺术和纪念意义的轴线,使北京中轴线所串联的城市空间成为欢乐庆典的中心。
②功能结构
以文化功能为主,展示古都风貌与现代化国际都市的完美结合。以北部体育文化城、中部历史文化城、南部科学文化城为核心,共3大组团、10个功能区构成中轴线用地功能体系。
现代北京的中轴线全长25km左右,核心区宽度约1000m。是北京城的脊梁,也是形成北京空间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中轴线分成三部分,即从永定门至鼓楼的旧城中轴线,是北京旧城传统城市中轴线,它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建筑艺术线,以此轴为脊梁的北京旧城的总体布局和城市艺术也赢得了各种赞誉。在北京市总体规划中,对中轴线采取继承与发展的方针,使之成为城市最主要的南北轴线。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城市建设高速发展以及面临2008年奥运机遇,城市面貌处于快速变化中。在新北京的发展中,中轴线又向南、北延伸,形成南中轴线和北中轴线。
珠市口至永定门区域——皇家祭祀文化与民间艺术博物馆:结合天坛公园、先农坛公园祭祀文化及天桥传统民间艺术,将这一区域视为皇家祭祀文化与民间艺术博物馆,规划文化、居住类建筑。
木樨园区域——现代商业园:以南三环与中轴线的交点——木樨园为中心,规划现代商业区,成为南城经济活力的新亮点。
凉水河区域——文化小镇:围绕凉水河穿越中轴线区域,在轴线东侧局部扩展凉水河道,规划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音乐厅等系列文化建筑和部分居住用地,以其高品质的文化特色带动地区经济,引领南城发展。
北土城(元大都城墙遗址)与北二环之间——都市社区:从北土城至北二环,现状分布大量住宅区,这是城市渐进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片段,规划尊重都市社区结构的发展足迹,并认为适当的居住功能是地区活力的一个重要保证,有利于中轴线的人文精神表达。

06第六章城市地下商业街规划设计

06第六章城市地下商业街规划设计
2)城市容积率水平:一般来说,容积率达 600%~1 000%,甚至 1 000% 以上,地上空间已几近饱 和状态,地下商业就具备了开发的必要条件; 3)交通条件恶劣: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流量越来越大,交通矛盾加剧,停车场缺乏, 地下商业街是疏导交通、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手段。 4)基础设施不足与环境恶化:从人防的角度来看,当地上存在危险时,地下空间可成为重要的人防 设施,与地面空间比,它具有对多种城市灾害防护能力强的优势,有利于长时间的抗灾防灾,是城市 地下防灾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当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环境急需改善时,地下商业可使地上可绿 化面积增加,局部改善城市气候,优化城市环境 。
第六章 地下商业街 规划设计
第一节地下商业街概述
3. 地下商业街的功能
第9 页
地下街的形成和发展都不是偶然的,是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总背景下城市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国情也赋予地下街在城市中的特殊地位,承担了多种城市功能, 不但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很高,成为现代化城市 的一个橱窗。
第六章 地下商业街 规划设计
第一节地下商业街概述
2. 地下商业街的定义及类型
第8 页
地下商业街既拥有地下步行通道的功能,它往往与地面交通设施相连,承担城市人流的 组织疏散功能,又具有多种商业功能,它连接着商场、购物中心,是购物空间的一部分。 地下商业街成为供城市公共服务的地下商业综合设施,成为城市地下公共步行空间。
第六章 地下商业街 规划设计
第一节地下商业街概述
3.地下商业街开发条件
第 20 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第三条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贯彻统一规划、
综合开发、合理利用、依法管理的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考虑防灾和人民防空等需

广场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广场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1、集团公司区域广场改造工程招标文件(项目编TMGCZB-2010023)。

2、原广场建筑施工图和施工现场情况。

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9-2002)。

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3-2002)。

5、《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42-2002)。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规》(GB50204-92)7、《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8、《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89-2001)第二章:工程概况我单位欲投标集团公司区域广场改造工程B标段工程。

建设地点在市矿区同泉路,建筑面积18000m2,位置在综合图书馆培训中心后广场等区域。

1、工程容:该工程按照工程类别主要由室外环境景观和室外管网与照明等部分组成。

主要容有:(1)地面铺装。

(2)周边道路施工。

(3)绿化。

(4)花坛、花池、休息椅等小型建筑物。

(5)喷泉、水池等。

(6)室外给水、绿化喷灌,室外污雨水排放系统。

(7)室外照明系统。

2、气象与水文:本工程施工工期处在春夏两季。

本地往年降雨量较少,年降水量400-500mm。

春季气候适宜,夏季稍有些热,最高温度在30-36度间。

做好夏季工人防署工作。

工程所处地区为季风性大陆性气候,干寒多风,冬夏季温差较大。

年平均风速2.3-3.1m/s。

本工程中地下水位较低,不用考虑排水降水。

3、施工条件:3-1交通条件:现场道路较多,比较通畅,能保证本项目施工过程中设备与材料的运输。

现场在施工前要进行场地平整。

3-2施工用电:从周围临近电源引入。

另外,由项目部统一备用120kw 移动式柴油发电机两台,做好工程施工备用电源,以解决出现突发事件,而导致工程无常有序施工。

3-3施工用水:从广场临近水源接入,另外项目部自备运水车一台、临时储水箱两个。

第三章:目标策划1、质量目标:(1) 无重大质量事故,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单位工程合格率100%。

城市广场的教案范文

城市广场的教案范文

城市广场的教案范文第一章:城市广场的定义与功能1.1 城市广场的定义:解释城市广场的概念,包括广场的面积、位置、形态等。

1.2 城市广场的功能:介绍城市广场的各项功能,如集会、休闲、交通、观赏等。

1.3 城市广场的分类:讲解不同类型的城市广场,如传统广场、现代广场、文化广场等。

第二章:城市广场的历史与发展2.1 城市广场的起源:介绍城市广场的历史起源,如古希腊、罗马等。

2.2 城市广场的发展:讲解城市广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与发展。

2.3 城市广场的现代发展:介绍现代城市广场的建设与发展趋势。

第三章:城市广场的设计要素3.1 空间布局:讲解城市广场空间布局的设计原则,如开放性、封闭性等。

3.2 景观设施:介绍城市广场的景观设施设计,如座椅、照明、绿化等。

3.3 交通组织:讲解城市广场的交通组织设计,如行人流线、车流线等。

第四章:城市广场的建筑与景观4.1 建筑设计:讲解城市广场周边建筑的设计要求,如风格、高度、比例等。

4.2 景观设计:介绍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要求,如地形、水体、雕塑等。

4.3 successful city square case studies:分析成功城市广场案例,总结其设计经验。

第五章:城市广场的管理与维护5.1 管理规定:讲解城市广场的管理规定,如使用时间、活动限制等。

5.2 维护措施:介绍城市广场的维护措施,如清洁、绿化养护、设施维修等。

5.3 城市广场的可持续发展:讨论城市广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如环保、节能等。

第六章:城市广场与社会生活6.1 城市广场与文化活动:探讨城市广场如何成为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如节庆、艺术表演等。

6.2 城市广场与市民生活:分析城市广场如何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如休闲、交流等。

6.3 城市广场与社区互动:讲解城市广场如何促进社区互动,如社区活动、市民参与等。

第七章:城市广场的安全与舒适7.1 安全设计:介绍城市广场的安全设计要素,如监控、照明、急救设施等。

资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6(含2017补充规定)

资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6(含2017补充规定)

资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6)资阳市城乡规划管理局《资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6)》修改及补充规定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城市规划管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资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6)》部分条款作出如下修改及补充。

一、将第十三条修改为:(集中绿地)住宅用地或兼容住宅的用地内,应设集中绿地。

集中绿地的面积不小于用地规定绿地面积的15%,且居住项目的内部环境应当对城市开敞。

滨江(河)或者临规划道路布局的居住项目,其建设用地沿江(河)或者沿道路长度大于或者等于100米的,该侧应当留出不小于建设用地长度30%的开敞空间,各开敞空间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宽度不得小于20米;(二)进深自建设用地红线起算不得小于20米;(三)地面以上不得布置建筑。

二、将第二十五条涉及居住(商品房)机动车停车位配套标准条款修改为: S建≥220㎡为2个/户,144㎡≤S建<220㎡为1.5个/户,S建<144㎡为1.0个/户。

三、将第二十五条中第五点的“居住建设项目内的地面机动车停车位不得大于总停车位的10%;”修改补充为:居住建设项目设置的地面机动车停车位不纳入项目机动车停车位配套计算;在小区适当位置设置不小于10个访客机动车停车位,并纳入小区统一管理,不得出售或出租。

四、将第二十五条中第七点修改为:新建住宅小区、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其中不少于10%的停车位应与建设项目同步建设完成充电设施,达到同步使用要求。

五、将第三十一条涉及建筑后退城市绿地、林地距离条款修改补充为:用地界限的另一侧为城市公园绿地(G1)、广场(G3)和保留山体绿地(E2)的,建筑后退该用地界限的最小距离在各类建筑后退用地红线的最小距离基础上增加3米;临防护绿地(G2)的,最小退让距离按照8米控制。

六、将第四十六条修改为:建设项目不得设置商住混合楼,商业用房须独立设置,并不得与居住建筑拼接。

绍兴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绍兴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用地管理第一节城市用地分类和适建范围第二节建设用地第三节开发强度第四节绿地第三章建筑管理第一节建筑高度第二节建筑间距第三节建筑退让第四章市政工程管理第一节城市道路及交通设施第二节管线综合第三节竖向设计第五章村庄建设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建设用地第三节其他规定第六章城市景观与环境第一节街景第二节公共开放空间第三节建筑景观第七章综合防灾和公共安全第八章附则附录附录一相关名词解释附录二计算规则附表1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GBJ 137-90)附表2 主要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附表3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配置标准(DB33/T1021-2005)第一章总则1.1 为加强本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保障规划实施,提升城市环境品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技术规范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绍兴市区。

各县市可结合实情参照执行。

1.3 各类项目工程建设和管理应按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

尚无经批准详细规划的,其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应按本规定执行。

1.4 在建设和管理中,如有涉及消防、人防、环保等多种专业的,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当从其相关专业的规范和标准。

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和风景区等特殊区域范围内的建设和管理,应按批准的专项规划执行。

第二章用地管理第一节城市用地分类和适建范围2.1.1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附表1)执行。

根据本市用地使用实情,附表1未明确的,可参照表2-1的规定表2-1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的补充表2.1.2 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并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一)保证城市用地结构平衡;(二)满足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配套要求;(三)不对城市环境产生负面效应;(四)不对城市交通产生较大影响;(五)不影响公共安全;(六)不影响周边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

各类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应根据《主要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附表2)的规定执行。

第六章 城市总体布局

第六章  城市总体布局

4、组织公共建筑群,形成城市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通常是城市主要公共建筑物分布 最为集中的地段,是城市居民进行政治、经济、社会、 文化等公共生活的中心,是城市居民活动十分频繁的 地方。此中心包括社会政治公共活动中心、科技教育 公共活动中心、商业服务公共活动中心、文化娱乐公 共活动中心、体育公共活动中心等。 各类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一般都由一组建筑群和开放 空间的组成,要使各类公共活动中心的建筑物、绿化、 雕塑及广场的布置与自然人文环境的特色协调,融为 一体,既要满足实用、经济的要求,又要体现建筑空 间艺术审美的要求,还要能表现出城市空间艺术上的 协调与展现出城市功能、技术和艺术的三位一体的完 善效果,以满足居民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需要。
第二节 城市总体布局要求城市各主要用 城市总体布局
地功能明确,各用地间相互协调, 城市总体布局要有利于城市环境的保护 总体布局必须具备长远观点和科学预 同时有安全便捷的联系。城市总 与改善,有利于创造优美的城市空间景 见,力求方向明确、留有余地。对于 一、基本原则要求: 体布局要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江 观,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要认真选择 城市总体布局应在充分发挥城 远期规划,要坚持从现实出发,充分 河水系、城市道路、绿地林带等 城市水源地和污染物排放及处理场地的 市正常功能的前提下力争节约 利用现有物质基础发展新区,对城市 1、立足全局,讲求效益,以城市的整体效益作为布局准则; 空间来划分功能明确、面积适当 位置,防止天然水体和地下水源遭受污 用地,缩短各类工程和道路的 近期建设,必须以远期规划为指导, 的各功能用地。同时应在明确道 染;要慎重地安排污染严重的工厂企业 2、集中紧凑,节约用地; 长度,节约城市建设投资,达 坚持紧凑、现实、由内向外,由近及 路系统分工的基础上促进城市交 的位置,防止由工业生产与交通运输所 到各类用地布局的集中紧凑, 远,成片开发。并在各规划期内保持 通的高效率,并使城市道路与对 3、城乡结合,注意区域发展的内外部条件,统筹安排; 生的废气与噪声干扰;要注意按照卫生 方便城市管理、城市生产和居 城市总体布局的相对完整性。 外交通设施与城市各组成要素之 防护的要求,在居住区与工业区、对外 民生活。 4、抓住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矛盾; 间均保持便捷的联系。 交通设施之间设置卫生防护林带;要注 意加强建设绿化建设,尽可能将原有水 5、规划结构清晰,内外交通便捷; 由于城市总体布局的 面、森林、绿地有机地组织到城市中来, 综合性很强,要立足城 在进行城市总体布局方案 6、远近期结合,兼顾旧区与新区发展的需要;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因地制宜地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 市全局,符合国家、区 时,要从综合分析中,分 7、保护环境、美化城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域和城市自身的根本 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 尽量满足能够反映城市性 利益和长远利益发要 质的主要建设用地和重大 求。取得社会、经济 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进而 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促成各组成要素的有序布 局。

公共空间设计第六章

公共空间设计第六章

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概述
案例分析 FUNdaMENTAL
设计团队把目光投向了Miguel Ángel Asturias文化中心。这里占地8公顷,由公园和文化建筑组成,却被城市遗忘,乏人问津。 设计师选择在此建造一个名为playAchomo的装置,希望可以通过它吸引游客,迈出城市文化复兴的第一步。 地域文化在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中的运用,主要通过文化符号及图案的象征作用,结合周围空间所具有的时代性和文化性,形成 公共艺术作品独特的文化情感品质。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是对地域文化特色的延伸,是文化情感的演绎,是对周围空间环境精神 的体现。
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内的公共艺术的系统构成主要根据其内容和特征,对其公共艺术进行了系统分类和归纳,主要将其分为 审美性公共艺术和功能性公共艺术两类。根据其形态构成特性起到对环境美化以及烘托效果,对环境细节进行修饰以及环境氛围 的渲染,通常会带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而功能性公共艺术通常设置在环境中,满足人群的基本使用需求,一般满足实用性、合理 性及舒适性特征。
上海、深圳、杭州等发达城市抢先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大力兴建创意产业园区并扶持其发展, 被视为成功且有效的经验模式被其 他地区所借鉴,甚至一些中小城市也开始规划建设创意产业园。因此,后工业景观成了城市规划的一个新课题。后工业景观指在 废弃工业地的基础上,通过对自然要素和工业要素的规划、改造与重组后, 形成的具有全新功能和含义的景观环境。公共空间是 创意产业园的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也是最能彰显后工业景观特色的渠道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从哲学的体系区分,可分为儒家、道家、各宗大乘佛学及北宋到清的新儒家思想。本节由儒道二家思想着手, 而究儒道二家之源,可溯于易经。道家之道与易之太极两仪相通;儒家则将易经的符号系统赋予种种人文的解释,而成其天人合德之 论,其实这三者在“易”字上是相通的。而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艺术符号系统的集中体现。以下便以易、礼、道三字为起点, 从中国传统建筑的角度说明由此三家影响的符号观念及其语法原则。

(完整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完整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前言一、毕业实习的目的毕业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社会性、综合性,是学生毕业前广泛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为毕业后参加工作,能更好地完成各项实际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对所学专业进行全面锻炼,进一步获得生产实际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综合训练。

二、毕业实习的基本要求l、实习期间,要听生产单位技术人员的按排,不得任意行动。

2、实习期间回家天数一月不得超过两天,严格按要求完成实习任务。

3、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和要求。

4、注意安全、杜绝事故,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技术安全规定。

5、尊重实习单位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

6、爱护国家财产,爱护公共设施,损坏东西照价赔偿。

三、实习感受通过实习,增强了我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是自己的专业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档次!第一章总则公共活动广场的集中成片绿地不宜少于广场总面积的25%。

交通广场绿化必须服从交通组织的要求,不得妨碍驾驶员的视线,可用矮生常绿植物点缀交通岛。

第1.0.1条为使城市道路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小城市以及大城市的卫星城等规划区内的道路、广场、停车场设计。

街坊内部道路与县镇道路不属本规范范围。

新建道路必须按照本规范进行设计。

在旧城市道路改建设计中,个别指标受特殊条件限制,达不到本规范规定标准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近期工程可做合理变动,待逐步改造后达到规范要求。

城市道路与公路以城市规划区的边线分界。

城市与卫星城等规划区以外的进出口道路可参照本规范与公路等有关规范选用适当标准进行设计。

进出口道路以外部分应按公路等有关规范执行。

第1.0.3条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道路类别、级别、红线宽度、横断面类型、地面控制标高、地下杆线与地下管线布置等进行道路设计。

第六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引导

第六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引导

• 4.城市天际轮廓线 • (1) 建筑高度控制 • 建筑高度除必须满足日照、通风、安全等要求外,还应根据建筑物所 在地段的实际情况考虑下述要素: • (a) 保护城市传统空间格局和具有特色的街道建筑轮廓线; • (b) 保护并形成城市景观视廊和“通风走廊”; • (c) 设置城市标志性建筑,创造丰富有效的城市整体空间形象; • (d) 满足航空及无线电微波通信等特殊要求。 • (2) 高层建筑布局与形态控制 • 研究影响高层建筑布局的主要相关因子,包括城市景景观风貌、土地 价格、交通影响、人口密度、建设潜力等,确定高层建筑的空间布局。 高层建筑应适当集中布布局,以利于合理配套基础设施和营造城市整 体空间秩序。 • 规定标志性高层建筑的高宽比要求,特殊情况下对高层建筑的屋顶 形式等影响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因素提出城市设计引导。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版》
• • • • 第五章 城市景观与环境 5.1城市景观规划 5.1.1 编制各个阶段的均应重视创造良好的城市景观。城市总体规划应确定 城市的景观体系,包括主要的景观地区、景观地带和景观结点,城市 的轮廓线、制高点、视线通道、城市标志物、城市雕塑设置地以及视 线通道等景观要素。 5.1.2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重要地区应专门编制城市景观规划。 5.1.3 编制景观规划地区内的各项建设均需符合景观规划有关要求,不需专 门编制景观规划的地区的建设,在提供规划设计条件和技术审查时应 充分重视城市景观因素。 5.1.4 城市景观要注重城市的整体效果,提高城市整体环境质量;要注重形 成城市景观的地方特色和各类功能区的特色。除历史文化保护地区外, 要体现时代的特征。 5.1.5城市景观规划应对景观地区、地带、景观保护范围、节点的建筑 物、构筑物、城市小品等的体量、形式、风格、高度、色彩等方面提 出相应的技术要求。

城乡规划《外国城市建设史》考研题目及答案

城乡规划《外国城市建设史》考研题目及答案

城乡规划《外国城市建设史》考研题目及答案外国城市建设史题目及答案总结第二章:1.古埃及卡洪城的主要特点1.城市平面为长方形,有砖砌的围墙围着。

城市用死墙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城西为奴隶居住区,有一条南北向大街从东侧自东侧城门贯穿这一区。

居住密度极高。

2.厚墙以东又被一条东西长280m的大路将其分为两部分。

而且这里道路宽阔整齐,并用石条铺筑路面,东西大路以北为贵族区,面积与奴隶区相似。

但仅有十几座庄园,楼北住着商人、手工业者、小官吏等中产阶级居住,平面呈曲尺形,房屋零散布置。

3.城东有集市、城市中心有神庙,城东南角有一大型坟墓。

4.卡洪城为早期阶级分化的产物,有严格的阶级分区、功能分区。

尤其是贵族住宅朝向北面凉风的位置(地中海),西部劳动人民住宅却迎着沙漠吹来的热风的方向。

反映了明显的阶级差别。

2.古埃及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影响1.在用地选择上,注意因地制宜。

村、镇、庙宇建于尼罗河畔的天然或人工高地上,有利于解决水源与交通运输。

金字塔建于尼罗河两岸远离河道的高地沙漠上,使法老尸体免受河流泛滥之患。

2.最早运用功能分区原则。

如卡洪城主要分两个区,阿玛纳分三个区,均体现了功能分区原则3.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对其后希腊希波丹姆规划形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4.早期规划的“死者之城”以及新王国时期规划的阿玛纳城均出色的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

在卡纳克与鲁克索神庙的群体设计中,运用了2Km长的中轴线布局,两边设立越1000具人面狮身像。

规划中应用了对称、序列、对比、主题尺度等建筑构图手法,在阿玛纳的建设中也采用了类似的规划手法。

第三章:3.古代的乌尔城平面布局有何特征?为什么采取这种形式?平面特征:1城市平面为卵形,有城墙与城壕,有两个港口通往水面。

城市面积为88公顷,人口34000。

在乌尔城的平面中可以看到有厚墙围抱的宫殿庙宇和贵族僧侣的府邸高踞西北高地,而成墙外是普通平民和奴隶的居住地,分划明显,防卫森严。

2城市出现以山岳台为主的城市公共中心,在这宫殿庙宇山岳台三位一体的土台上还布置了各种税收和法律等衙署、商业设施、作坊、仓库等,形成了一个城市公共中心。

景观设计原理教案电子档

景观设计原理教案电子档

景观设计原理教案电子档第一章:景观设计概述1.1 景观设计的定义与目的1.2 景观设计的重要性1.3 景观设计的分类与要素1.4 景观设计的历史与发展趋势第二章: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2.1 视觉美感的营造2.2 空间布局与规划2.3 景观元素的运用2.4 生态与环保原则第三章:景观设计的程序与方法3.1 设计前的准备与调查3.2 设计构思与方案制定3.3 设计表达与沟通3.4 设计实施与后期管理第四章:景观设计的创新与实践4.1 创新设计思维的培养4.2 创新设计方法的应用4.3 实践项目案例分析4.4 创新设计的评价与反思第五章:景观设计的应用领域5.1 城市景观设计5.2 园林景观设计5.3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5.4 生态景观设计第六章: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6.1 城市广场设计6.2 街道与交叉口设计6.3 滨水空间设计6.4 城市公园与绿地系统设计第七章:居住区景观设计7.1 居住区景观规划原则7.2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7.3 庭院与花园设计7.4 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第八章:园林景观设计8.1 园林设计概述8.2 中式园林设计8.3 西式园林设计8.4 园林景观节点设计第九章:生态景观设计9.1 生态景观设计理念9.2 生态恢复与保护9.3 雨水花园与绿色屋顶设计9.4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实践第十章:可持续景观设计10.1 可持续景观设计原则10.2 生态与节能技术应用10.3 循环与再利用设计10.4 可持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第十一章:商业休闲景观设计11.1 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11.2 休闲娱乐场所景观设计11.3 购物广场景观设计11.4 商业休闲景观案例分析第十二章:文化旅游景观设计12.1 文化旅游景观的特点与价值12.2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12.3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12.4 文化旅游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第十三章:工业遗产景观设计13.1 工业遗产的价值与保护13.2 工业遗产景观设计原则13.3 工业遗产景观改造案例13.4 工业遗产景观设计实践第十四章:城市更新与棕地景观设计14.1 城市更新背景与策略14.2 棕地景观设计的挑战与机遇14.3 城市更新项目中景观设计案例14.4 棕地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实践第十五章:景观设计伦理与评价15.1 景观设计伦理观念15.2 景观设计评价体系15.3 景观设计案例评价与分析15.4 景观设计师的职业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涵盖了景观设计的概述、基本原理、程序与方法、创新与实践、应用领域、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生态景观设计、可持续景观设计、商业休闲景观设计、文化旅游景观设计、工业遗产景观设计、城市更新与棕地景观设计以及景观设计伦理与评价等十五个章节。

第六章 小城镇详细规划

第六章 小城镇详细规划
绘制总平面图、书香设计图、交通分析图、绿化景观分析图、 管线综合图、建筑小品施工图、广场中建筑物的平面图和立 面图。
• (5)说明 编写文字说明书和工程概算。
6.2.3.5 广场空间环境分析
• (1)广场规模与比例 广场规模取决于广场的性质及在小城镇中的地位。广
场的比例尺度要根据广场的功能要求、广场的规模与人的 活动要求而定。广场还应考虑设置相应的配套设施场地, 如:停车场、绿化、公用设施等。广场的大小应与自身性 质、功能相适应,并与周边建筑物高度相协调。 • (2)建筑物布置
• (3)广场交通组织 广场及建筑物是通过道路进行有机联系的,有的广场还
需要考虑广场内的交通组织问题,以及城镇广场内各组成部 分之间的交通组织问题。交通组织的目的主要在于使车辆通 畅、行人安全、方便管理。
• (4)广场设施布局
广场上除了有建筑之外,还有灯光、音响、给排水等设 施,是广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广场上的建筑物相配合。
公共服务设计规划
• 要特别注意公共服务设施布置 • 教育服务设施:考虑小城镇整体布置 • 交通服务设施:基本由住户自己使用和管
理 • 综合管理设施:主要在出入口及中心地段
集中布置
6.2 小城镇公共中心区规划
6.2.1 小城镇公共中心区的构成与类别
• 6.2.1.1 公共中心的构成 • 6.2.1.2 中心区的作用及分类
平面组合形式。
• (3)进行技术设计 拟定广场的引导、发展、高潮、结尾的序列空间;拟定
广场与周围其他空间,如道路、小巷、庭园、水体、山体等 的链接方式;拟定绿色、构筑物、建筑小品、停车场、水体 等的数量、分布和布置形式;拟定广场地面铺装
• (4)施工图设计 根据实际需要决定是否绘制相应的图纸数量和详细程度,

城市设计说明书

城市设计说明书

第六章城市设计第6.01条:城市设计原则第6.01.01条:本设计是就城市现状用地在未来的发展中,出现的用地和空间调整的前提下,塑造城市地物标志空间,合理有机地分布高层住宅,构成城市地区的外部空间、结构和形态,在视觉上给予人以明确的区位指示。

第6.01.02条:按照空间构图原理,将具有一定高度和体量的建筑有机的分布,产生有序的空间并寻求视觉上的合谐,形成景观轴线并使其与城市的功能相联系,为城市展现优美的景观。

第6.01.03条:运用重复对称和规整的原则,强调沂河路的街景、罗六路与湖东路之间的城市南北中轴,增强视觉效果,突出空间的特征和印象。

第6.01.04条:结合广场、立交桥、街道、河流等因素构成整体空间中细致的景观和特色空间,分别产生不同的地域空间和文化特性。

第6.02条:在沂河路和城市南北中轴线相交处建造一处大型广场,结合大型公建中心和绿化,形成新北区的空间中心。

第6.03条:在中轴北端结合集中的居民区,设立一处商业中心,组织一处集景观、购物休闲、地下停车为一体的商业广场,真正将商业、购物环境的品质提高,增强该区段的吸引力和提高土地价值,使之成为城市功能的重点地段。

第6.04条:利用区域西部的沟渠,设置大量绿化,形成自然的开敞空间走廊,组织沂河路西段有序的沿路景观,并结合与罗十路交汇处的立交桥,作为新北区的重点景观区之一。

第6.05条:建筑及其环境空间设计之建筑红线及高度第6.05.01条:建筑红线沂河路和罗十路属于规划区的中心区域位置,两侧用地无论是从功能交通和景观上都显得十分重点。

为了将道路两则用地的开发强度与道路的红线宽度和谐统一,设计规定快速路两侧建筑(特高层建筑取相应高值)后退红线60--100米。

其他城市主干道退20--60米,次干道退10米,支路退5米。

第6.05.02条:建筑高度(1)标志性高层建筑位于城市南北中轴线上,其使用功能主要是商务、综合办公,在空间上形成地域性的标志性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的活动类型
(1)政治性活动、
(2)宗教性活动、 (3)经济性活动、 (4)军事性活动、 (5)社交性活动、 (6)休闲性活动
6.1非物质要素——社会品质
2)广场的社会品质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广场上人的活动状态直接体现着广 场的品质。一个受市民喜爱的城市广场会引发众多市民的 长时间的逗留,而市民对一个城市公共空间的喜爱程度则 反映在由这个空间所引发的、并由它提供了行为支撑的活 动的强度和复合度上。
2.城市广场的的起源与发展:
1)古代希腊广场注重人体尺度、结合地形设置,多呈不 规则形,具有宗教性;
2)古罗马的广场利用尺度、比例关系,使整体的各个部 分相协调,较少考虑人的尺度,善于利用规整空间突出广 场的形象,具有严格的轴线关系;
3)中世纪广场多呈现不规则形,形制自由灵活,围合严 实,与人的尺度相宜;
URBAN LANDSCAPE DESIGN
TANG SHI DONG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教学内容: 1.城市广场的概念 2.城市广场的起源与发展 3.城市广场的功能 4.城市广场的类型 5.城市广场的设计原则 6.城市广场的品质 7.城市广场的设计要素 8.城市广场的案例
●肌理基本样式:带状、网格状、十字交叉、中心辐射、扇形放
射。 功能:划分空间和领域;形成视觉焦点;强化空间纵深;引导视
线
④地形:有高差基面,无高差基面
●有高差基面:渐变起伏高差,阶梯状高差(曲线台阶、直线台 阶)
1)广场的实体要素:基面、边围、家具
(2)边围
①尺寸②形态③肌理:
形式:实体边围,透廊、围廊,门洞,
4.1按广场的功能性质分类
4.2按广场平面组合形式分类 4.3按广场剖面形式分类
4.1按广场性质分类
1)市政广场 2)纪念广场 3)交通广场 4)商业广场 5)休闲娱乐广场
4.2按广场平面组合分类
1)单一形态广场 (1)规整形广场 (2)自由形广场
2)复合形态广场 (1)有序复合形态广场 (2)无序复合形态广场
6.2物质要素:实体与空间——空间品质
2)广场的空间因素 (3)空间组织
将空间组织分成三种方式:点、线、坐标体系; 点:向心,这种模式产生许多不同的径向对称关系,如 圆、等边多边形甚至正方形; 线:轴向,这条轴线并非一定是笔直的,它按顺序组织 不同元素并给予它们一个方向; 坐标体系:系统化的使用平行线便构成坐标体系,多次 地重复给定的方向和距离。 (4)空间品质 两个维度:围合性、方向性 围合性赋予空间宁静与安全感,向心性强化空间的中心 点,轴向性使空间产生动感。围合性越强,空间的方向 性也就越强;反过来,向心性有利于空间的围合性;而 轴向性可以破坏或减弱空间的围合性。
1)广场的实体要素:基面、边围、家具 (3)设施 ①尺寸:低于0.3米,设施小品的空间效果可以与地形的变化
相比拟; 0.6~0.9米,对空间产生影响,但是不明显; 1.2~1.5米,有划分空间的能力; 达到1.8米,空间影响快速提升。 用超大的尺度可体现纪念性的象征意义 ②形态③位置④功能
6.2物质要素:实体与空间——空间品质 2)广场的空间要素 (1)空间的内涵与实质

③表演活动
(4)活动的公共程度 ①公共性交往
如听人演讲、群众集会或 围观某一表演活动等,具有 随机组合和被动参与的特点 ②社会性交往
礼节性交谈:停留时间较 短,对场所要求较低
朋友间交往:需寻找相对 隐蔽的场所 ③亲密性交往
对私密性要求最高
4)人在广场上的行为心理分析 (1) 行为与场所 (2)行为与距离 (3)行为与时间
视觉距离(可认清人身份)
150m以内 感觉距离(可辨认身体姿态)
1200m 可看到人的最大距离
(3)行为与时间 在时间上,人对环境刺激的反应可以有三种表现: ①瞬时效应——“一目了然”、“尽收眼底”、“眼花缭
乱”…… ②历时效应——环境景物按一定的序列顺次展开,逐渐将人带
入各个情景之中“步移景异” ③历史效应——历史文脉积淀 在广场设计中可以采用的参照体系:
1.城市广场的概念:城市广场是是城市中由建筑物等围合或 限定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通过这个空间把周围的各个独立 的组成部分结合成整体。城市广场有一定的主题或功能,围 绕改主题设置的标志物、建筑空间围合以及公共活动场地是 构成城市广场的三要素城市广场作为外部空间应与建筑内部 空间相互延伸及补充。
1. 城市广场的概念: 《人性场所》用大段文字来表述的观点是:广场是一个主要为 硬质铺装的、汽车不能进入的户外公共空间。其主要功能是漫 步、闲坐、用餐或观察周围世界。与人行道不同的是,它是一 处具有自我领域的空间,而不是一个用于路过的空间。 《城市规划原理》一书中认为:广场是由于城市功能上的要求 而设置的,是供人们活动的空间。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 会活动的中心,广场上可组织集会、供交通集散、组织居民游 览休息、组织商业贸易的交流等。
2.城市广场的的起源与发展:
城市广场应按城市总体规划定位。其形成与城市的发展及 社会因素密切相关,顺应自然开发的城市形态形成勒不规 则的广场形制,这类广场大多出现在河网及山丘地带的城 市中。经过严密组织与规划的城市则形成勒规则的广场形 制,这类广场一般由完美的比例合严谨的构图。
城市广场在古代的基本功能是供交通、集会、宗教仪式、 集市之需、以后逐步发展到具有纪念、娱乐、观赏、社交、 休憩等功能。
4.3按广场剖面形式分类
1)平面型广场 2)立体型广场 (1)上升式广场 (2)下沉式广场
5.现代城市广场设计的基本原则 5.1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原则 5. 2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主义原则 5.3倡导继承与创新的文化原则 5.4 重视公众参与的社会原则 5.5 突出个性创造的特色原则 5.6落实视觉愉悦的审美原则 5. 7把握城市空间体系分布的系统原则
①空间形态由实体决定②正空间与负空间(芦原义信) ③间隙空间
6.2物质要素:实体与空间——空间品质 2)广场的空间要素 (2)空间的性质
①开合(围合程度相关) ②动静(静态观赏、动态观赏) ③节奏(空间变换的密度和频率有关)
①封闭式:广场四周被建筑物包围; ②半封闭式:广场四周没有排满建筑物; ③半开敞式:大型公共建筑前广场(一面围合,三面开敞) ④开敞式:以花园和公园为主体的广场(四面开敞)。
6.2物质要素:实体与空间——空间品质 2)广场的空间因素 (3)空间造型的四种方式
控制周边环境的设立体:金字塔、雕塑 ——空间围合实体;
在一条轴线上伸展的线性空间:街道,走廊 ——实体挤压空间;
向内集中的点式空间:城市广场,罗马万神庙 ——实体围合空间
模糊的流动空间:密斯德国馆 ——实体与空间交混
1.广场的起源与定义
1.1.广场的起源
原始部落族居生活布局图 古希腊市政广场鸟瞰图 意大利早期广场 分析可知:城市广场主要起源于古代人们的庆典与祭祀 活动等,是为人群的公共活动而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
类生存方式的特征,是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1.广场的定义
凯文•林奇认为:广场位于一些高度城市化区域的核心部位,被有 意识地作为活动焦点。通常情况下。广场经过铺装,被高密度的构筑物 围合,有街道环绕或与其连通。它应具有可以吸引人群和便于聚会的要 素。
4)文艺复兴时期广场在城市空间当中表达人文主义价值, 注重构图完整性,广泛运用透视原理与比例法则;
5)巴洛克时期的广场强调动态空间造型,大量运用雕刻 与广场小品,注重视觉艺术效果;
2.城市广场的的起源与发展:
6)古典主义广场注重端庄典雅的纪念性构图,广场设计 手法严谨,广场中多布置主题标志物;
7)现代广场趋向多功能、综合性,注重人的环境心理要 求和生态学原则,从平面型相空间型发展;
(1) 行为与场所 满足人在广场中的行为心理,人在广场上的行为概括为4 个层次的需求:
①生理需求 ②安全需求 ③交往需求 ④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2)行为与距离
0.9~ 2.4m
12m以内 24m以内
社交距离(普通谈话范围,人人之间 关系密切,可看清谈话着面部表情, 可以听清语气细节)
公共距离(可区别人面部表情)
a)以自然要素为参照 b)以人文要素为参照 缅怀历史、感受时代、憧憬未来
6. 2物质要素:实体与空间——空间品质 1)广场的实体要素:基面、边围、家具 2)广场的空间要素: 3)广场的关系要素: 4)广场的尺度要素: 5)广场绿化要素
1)广场的实体要素:基面、边围、家具
(1)基面
①尺寸②形态③肌理:
6.2物质要素:实体与空间——空间品质 3)广场的关系因素 (1)广场与道路的关系 (2)广场与标志物的关系 (3)广场与主题建筑的关系
5.1人性化原则 满足人在广场中的行为心理,人在广场上的行为概括为4个层次的需 求: 1)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 3)交往需求 4)精神需求: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求知、审美、探险、
5.2生态性原则:现代城市广场设计应该以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 展为出发点。在设计中充分引入自然,再现自然,适应当地的 生态条件,为市民提供各种活动而创造景观优美、绿化充分、 环境宜人、健全高效的生态空间。
• 日本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则认为:广场是强调城市中各类建筑 围合的城市空间。一个名副其实的广场,在空间构成上应具备以下四个 条件:
(1)广场的边界清楚,能成为“图形”;
(2)具有良好的封闭空间的“阴角” ;
(3)铺装面直到广场边界,空间领域明确;
(4)周围建筑具有某种统一和协调,D(宽):H(高)具有 良好比例。
1)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对社会交往和户外休闲场 Nhomakorabea的 需求;
2)增加城市绿地空间,改善和重塑城市景观形象和空间品 质,提高城市环境的可识别性;
3)带动城市土地开发,提高土地附加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