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3加与减word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三加与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三加与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三加或三减的基本概念。
2.能够熟练进行三加或三减的运算。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三加或三减的含义。
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实际计算。
3.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需要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学生需正确理解题意,避免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四、教学方法1.PPT演示法:通过PPT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三加或三减的概念、方法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2.讨论法: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示例法:通过生动的例子,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及记忆所学知识点。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新知识教师通过PPT、黑板等工具展示三加或三减基本概念及运算符号,“+3”或“-3”等,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知识体系。
第二步:讲解三加或三减运算的方法教师在黑板或PPT上讲解三加或三减的运算方法,让学生逐步理解其运算规律。
第三步:巩固练习完成课本中指定范围的练习题,并让学生分别进行交流、对答案、互相纠错。
第四步:拓展应用在生活实际中,出示一些用到三加或三减的例子,让学生灵活应用,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第五步:总结反馈让学生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确认巩固学习的内容。
六、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1.定期组织测验,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反复强调常见错误及理解方法,以避免学生出现犯错情况。
3.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建议他们在错误及漏洞发现后及时改正。
七、教学板书设计三加或三减的基本概念运算步骤加减运算符号“+”或“-”顺序运算与合并运算三加或三减的经典例题演示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探讨八、教学资源及参考文献•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参考书:《小学数学教材解读》。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3加与减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3加与减教案---------------------------------------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教学计划教材分析(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学习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用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计算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二)总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
(2)掌握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3)利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发展从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估算的能力。
(3)经历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的探索,体现算理的多样化。
(4)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情感与态度(1)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四)单元知识结构逐步用脱式计算三位数连加三个数摆在一起用竖式直接计算加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用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与三位数连减逐步用脱式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用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减逐步用脱式计算三位数加、减混合:解决实际问题用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教法建议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如结合学生熟悉的乘车这一生活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在教学中渗透估算意识。
因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估算意识有着重要的价值。
每解决一个问题之前都让学生先估一估。
开始学生估计的结果可能与正确答案相差甚远,但这样的训练多了学生就会发现估算的技巧,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能力。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五环式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五环式教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三单元加与减第一课时: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教学目标1.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加法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
2.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导入新课1.创设“捐书活动”的情境,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2、以图表形式呈现两所小学捐书的情况:二、自主合作探究发现三年级捐书情况班级数量本三年级(1) 103 三年级(2) 109 三年级(3) 98 三、展评析疑交流指导班级数量本四年级(1) 118 四年级(2) 104 四年级(3) 951、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请大家试着估一估,哪个年级捐的多?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哪个学校捐的书多一些?三年级:120+100+100=320(本)四年级:100+110+100=310(本)四、拓展延伸巩固应用1.独立完成学习。
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2.运用前面学习过的知识,思考连加法该如何计算?3.小组交流并汇报4.学生认真阅读学习指南后独立完成检测卡,有困难的同学向老师询问。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学生汇报:118 +104 +95=317(本)100222+ 95————————317118 + 104 + 95= 222 + 95=317(本)五、总结评价激励进取第二课时:捐书活动(练习)一、创境激疑导入新课1、让学生观察书18面第一题,想一想书中给了那些信息?二、自主合作探究发现1、谁花的钱多一些?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的?2、张阿姨花了多少钱?李叔叔呢?3、如果每种商品只买一个,买哪三种商品能获取大礼包?三、展评析疑交流指导1、用竖式计算727+114+86 397+304+120475+260+149 292+450+1082、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注意:(1)相同数位要对齐;(2)符号要写准确;(3)标好进位,在计算时一定要加进去。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教案教学设计
2019年秋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教案教学设计
第九课时:里程表(练习)
一、创境激疑导入新课
二、自主合作探究发现
1、完成书27面的第一题
(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画一画,并与同伴说一说(2)分别算出乐乐家7、8、9、10、11、12各月的用电量。
(3)乐乐家下半年(7——12月)总的用电量是多少?
(3)请你再提一个问题并尝试解答
2、计算
950-902 328+396+204 468+376-168
567+433 900-281-430 850-(162+88)
三、展评析疑交流指导
教师出示题目:淘气一家开车去古都旅游。
他家距古都1000千米,第一天行驶255
千米,第二天行驶了240千米,第三天行驶了305千米。
(1)三天共行驶多少千米?
(2)还要行驶多少千米能到古都?
四、拓展延伸巩固应用
赵叔叔每天骑摩托车上下班,他一周行驶的里程如下。
星期一:28千米
星期二:27千米
星期三:31千米
星期四:29千米
星期五:28千米
(1)赵叔叔这五天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2)星期一早上出发时里程表的读数是632千米,算一算,赵叔叔星期五晚上到家时
的里程表的读数是多少?
五、总结评价激励进取。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教案及教学反思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教案及教学反思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学习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探索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倡算法的多样性。
例如,在“运白菜”一节中,运用不同的方法求剩余白菜的数量。
2.给学生解决问题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在解决每个问题前,先要求学生估计结果的大致范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1 捐书活动1课时2 运白菜 1课时3 节余多少钱1课时4 里程表(一) 1课时5 里程表(二) 1课时6 练习二 1课时捐书活动。
(教材第17~18页)1.发展从表格中获取信息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w .重难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正确的计算。
课件。
师:六一前夕,学校举行了一些活动,图中的活动就是其中之一,你知道这是在进行什么活动吗?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情境图) 学生可能会说:学校正在举行捐书活动。
从表格中知道,三年级三个班分别捐书118本、104本和95本。
从表格中也可以知道,四年级三个班分别捐书103本、109本和98本。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加与减第1课时捐书教案北师大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加法或减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加法与减法的基本原理。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选择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a)讲授法:在讲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基本运算方法时,我会通过生动的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听讲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b)案例研究法:通过分析捐书活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项目导向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关于加减法的项目,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加法与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减法的意义和基本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数轴的应用。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体包括:
1.逻辑推理:通过捐书活动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运用数轴直观地展示和推理加减运算的过程。
2.数据分析:让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数据(如捐书的数量),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理解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b)视频:播放有关捐书活动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实际情境。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加与减第2课时 运白菜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加与减第2课时运白菜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描述白菜运输的流程;2.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讨论,巩固加减运算;3.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日常生态与环境保护。
教学重点1.认识运输概念,学习简单的加法、减法;2.学习并实际操作加法、减法。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讨论,巩固加减运算;2.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日常生态与环境保护。
教学准备1.白菜;2.运输工具模型;3.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入生态概念:老师先问学生自己生活中常见的生态现象,如雾霾、垃圾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2.通过小组讨论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日常饮食中的种种信息,了解白菜的获得与消费。
•提问:白菜在产生之后,如何运输到消费者手中?这其中还需要哪些人或组织参与其中?如何运输这些白菜?3.展示各种运输工具模型,例如:卡车、货车、火车、船等;4.通过展示模型,引导学生初步领悟运输的概念。
2. 认识运输过程中的计算1.引入加减概念,利用加法、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2.师生互动,呈现学生生活中容易遇到的加减运算问题,例如:今天老师买了14个白菜,本来留下5个自己吃两天,那么派给同学吃的个数是多少个?(答案:9个);3.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答案,提高计算能力。
4.利用四则运算计算总成本、运输时间和运输距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实际操作1.班级带来新鲜的白菜,成为今天加减运算的材料;2.小组合作,学生按照当天引入的运输工具模型,细致地思考白菜如何从产地运输到学校。
4. 分组讨论1.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划分为四组,研究自己认为最可行的运输方式和方案;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修改方案;3.组间比较,选出最好的方案并展示出来;4.老师点评,总结本课感悟。
课后作业1.完成课上的向导作业,并对自己的思路和计算进行总结;2.回家观察从超市或菜市场购买的蔬菜和几个白杨树;3.带来自己发现的有关白杨树和蔬菜的新见解。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加与减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加与减第一课捐书活动教材分析教材用图表的形式呈现了两个小学捐书的情况,从而创设出“捐书活动”的情境,启发学生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列出数学问题,并独立列出算式,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并自己尝试算出得数,然后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的方法。
教材还提供了三个数连加的两种列竖式的方法,教师要进行格式的指导。
学情分析1、学生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运算,在本册第六单元又学习了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法运算。
本课正是在两个知识点基础上继续学习的。
2、大部分学生具备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利用旧知,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能独立正确进行计算。
但同样也有部分学生需要进行学习后反复练习才能正确计算。
3、在本节课中,学生能够有较多的独立思考空间,以及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学习目标1、能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及进行简单的估算,说出估算的方法。
2、结合情境,探索三位数连加的多种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3、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要请教大家,你们愿意帮忙吗?我们数学经常要进行单元考试是不是,这些试卷都我们老师们轮流着自己出,自己印的哦,接下去的这个单元要轮到蓝老师去印试卷,我在想,试卷是每个小朋友都要有一份的,可我不知道我们二年级到底有多少个小朋友,但我知道我们二年级有五个班,你觉得老师大概要印多少份试卷才够呢呢?一、提供材料提出问题1、出示图片:(一堆书)师:这是什么,(书),我们学校的少先队大队部就举行为贫困地区儿童的捐书活动,这是我们学校四、五、六年级同学捐的课外书,你知道有多少本吗?(学生说)大家都说不出来吧,老师也估不出来,想知道大概有几本吗?那怎么办?蓝老师有办法啊?我去大队部去找一个人!2、看看、说说:找出数学信息结果啊,姜老师给我这样一个东西,(课件出示)出示统计表:航埠小学四、五、六年级捐书活动情况统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加与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加与减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涉及第3单元的第7~11节内容,具体包括:加法运算、减法运算、整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整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解答:引导学生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六、板书设计:整数加减法运算规则加法:1. 相同数位对齐2. 从个位加起3. 逢十进一减法:1. 相同数位对齐2. 从个位减起3. 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一当十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请家长协助,让学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将过程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竞赛和活动,提高他们的数学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导入环节的设计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学生能否对新知识产生兴趣。
我选择了以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讲解环节是知识传授的核心。
在这个环节中,我详细讲解了整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我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运算规则,为后续的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板书设计是课堂知识的直观呈现,我简洁明了地展示了整数加减法运算规则,方便学生随时回顾和记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加与减第1课时 捐书活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加与减第1课时捐书活动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加与减第1课时捐书活动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三单元加与减的第一课时,捐书活动。
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情景,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加法和减法的问题。
2. 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捐书活动中的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教科书、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讲一个关于捐书活动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捐书活动的背景和情景。
2. 讲解加法:我会通过故事中的例子,向学生讲解加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加法是求两个数的总和。
3. 讲解减法:我还会通过故事中的例子,向学生讲解减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减法是求两个数的差。
4. 练习加法和减法: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巩固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设计一些相关的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a. 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他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b. 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2个苹果,请问小明还剩下几个苹果?答案:a. 小明现在有3 + 2 = 5个苹果。
b. 小明还剩下5 2 = 3个苹果。
a. 学校图书馆原来有200本书,捐书活动后增加了30本书,请问现在图书馆有多少本书?b. 学校图书馆原来有200本书,捐书活动后减少了20本书,请问现在图书馆还剩下多少本书?答案:a. 现在图书馆有200 + 30 = 230本书。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里程表(一)》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里程表(一)》教学设计环节二:自主探索(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2(看一看,说一说)1、课件出示情境图,从图里的表格找出数学信息:和同桌说一说找到的数学信息。
(预设)生1:北京到保定的里程是146千米生2:北京到石家庄的里程是277千米生3:北京到郑州的里程是689千米......2、读懂里程表,结合课件在图上说说每一段里程表示的距离。
(根据表格,圈出图上的距离)教师活动21、出示PPT学生独立观察表格。
2、师巡视听一听学生找到的数学信息。
3、学生和同桌说一说找到的数学信息。
4、学生在图上圈出画时,实时指导,特别关注学困生。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自主观察图表格寻找数学信息,培养学生发现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用数学语言正确描述出对应的数学信息的能力。
环节三:合作探究(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3(想一想,做一做)1、解决问题: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生在图上标示出思考痕迹)2、同桌交流(1)说说我的方法。
(2)听听TA的想法。
(3)评评谁最棒。
3、全班汇报(1)小组派代表发言(2)其余小组评价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生1:洛阳到郑州有多少千米?生2:郑州到保定有多少千米?......让学生尝试独立做,汇报方法。
汇报时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再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教师活动3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数学信息。
2、让学生想一想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引导学生分析信息,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5、引导学生用完整的数学语言和同桌交流你的算法。
6、引导总结里程问题的计算方法。
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用勾画的方式自己动手理解问题,让学生更好的解决问题。
并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合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四:练习归纳(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41、随堂小练(1)九江到芜湖有多少千米?画一画,算一算(2)733-637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航程?画一画,说一说。
北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加与减
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探索连家、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捐书活动教学目标1、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3、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准备教具:小黑板、小奖品、算式卡片、商品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一、谈话切入:我们小学生为“希望工程”捐书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都积极地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建设小学和民族小学这两所学校的同学们还悄悄地比赛,他们都想为“希望工程”多做贡献。
老师把这两所学校的捐书情况做了个统计。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捐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吧!对话平台玩中学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统计图,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1)出示图表。
这里就是当年我们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
谁能告诉大家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2)你们能提出和加法有关的问题呢?A、一、二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104=222(本)B、二、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04+95=199(本)C、一、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95=213(本)2、想一想。
(1)三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列式:118+104+95=(2)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和以前学的不太一样。
你能不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3)估算。
老师请大家先来估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本?(4)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3、算一算。
你们认为自己估计的准不准呢?好,请你拿出练习本,动手算一算。
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和好朋友交流一下。
3、做一做4、(1)后来呀,我们的兄弟学校东宇小学也发起了捐书活动,这是他们的捐书情况,估计一下,他们捐了多少本?(2)汇报算式,结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加与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加与减-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准确地认识数比数的大小关系,通过对比数的大小,掌握数的加减法。
2.能够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加法运算的方法,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减法运算的方法,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数的大小比较,认识比大小的符号。
2.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3.通过实际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1.加法和减法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2.实际问题到加减法的转化。
四、教学准备1.教具和器材:数学教学软件、数学绘图仪、教学课件等;2.教材和参考资料: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教学指导大纲等。
五、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数字,让学生逐个报数,并观察这些数字的大小比较,引导学生体会数字的大小比较。
2.通过小游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符号,如: >,<,= 的含义。
2. 认识加法1.教师出示两个数字,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字的数量关系。
2.通过图形化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让学生通过口算的方式掌握加法运算法则。
3. 认识减法1.教师出示一个数字和一个减数,让学生思考这两个数字的关系,并引导学生通过图形化的方式理解减法的含义。
2.让学生通过口算的方式掌握减法运算法则,并通过实际例子加深学生对减法的理解。
4. 应用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运用所学加减法知识解决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
五、课后作业1.查找有关加减法的知识,编写一份小结,将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2.练习拓展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加减法的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且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也有了很好的表现。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加与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加与减-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2.能够正确计算小学生常见的一位数加减法;3.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小学生生活中的问题。
能力目标1.能够培养学生的加减法思维方法和运算技能;2.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字逻辑思维;3.能够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健康的学习情感;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加法和减法的概念;2.一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2.培养学生的数字逻辑思维能力。
1.课本:《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2.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3.练习册和相关课件等课外资料。
四、教学过程任务一:引入1.教师介绍本课内容,并引入加法和减法的概念;2.教师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任务二:讲解1.教师介绍一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口算和写出计算步骤,加深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
任务三:训练1.分配练习册,让学生课堂时间内完成相关练习;2.老师巡回检查学生练习情况并提供建议和帮助。
任务四: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就所学的内容进行讨论;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任务五:总结1.教师带着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2.老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五、作业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2.小组内自选一位数加减法问题,并在下一堂课上讲解。
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了加减法的概念,并介绍了一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课堂练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并提高了口算速度。
在课堂上,小组内的讨论氛围也很积极,学生们也获得了很多思考的机会。
当然,教师也需要更多地探索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不退位加法以及减法的运算。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初步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并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字的认识和简单的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进行加减法运算时,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练习。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注意力集中程度也有所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充分的引导和关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不退位加法以及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不退位加法以及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加减法的运算。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动画、图片、例题等,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相应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卡片、计数器等教学道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运算。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展示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加法的运算过程,讲解运算规律。
同时,教师进行实际的计算演示,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步骤一起进行计算。
北师版数学教案(三上)加与减
第3单元加与减第1课时捐书活动【教学内容】教材第17~18页连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加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
2.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1.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数学源于生活,它是从现实世界里抽象出来的,因此,老师根据教材创设了“捐书活动”这一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情境之中,去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进而解决数学问题。
2.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从而体现出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他人交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不足之处] 1.对于整节课的时间把握不是很到位,尤其是在处理一共捐书多少本时明显节奏有点慢,从而耽误了点时间,以致后面的解决问题没有时间处理完。
2.对于估算的处理不是很到位,以后要加强学生对于估算方法的选择,以及合适与否的判断,逐渐向学生渗透估算的意识。
[再教设计] 加快教学节奏,不要拖拉,学生理解即可,不要过分强调所谓的“重点”,在讲解估算问题时,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第2课时运白菜【教学内容】教材第19~20页连减法、减法的性质。
【教学目标】1.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减法的具体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运用连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连减法的具体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节余多少钱》(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表格式)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节余多少钱》教学设计●亮亮和奶奶八月花了745元,八月节余了多少元?●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信息的意思。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活动意图说明:关注学生能否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信息、分析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指向目标2)学生活动31.生独立完成。
关于运白菜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想一想然后在学历案上算一算,算好后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我会列式:()2.小组合作交流想法:法1:800+185--745生:800+185是每月总收入的钱,再减每月花的745就是剩下的钱。
法2:800--745+185800--745是用父母寄回的钱减去花的钱,再加奶奶的钱185。
3.应用提升。
九月份节余260元,十月的节余的钱比九月少30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请先思考这几个问题:(1.)九月和十月分别节余多少钱?(2.)哪个信息已知?(九月节余)(3.)不知道的信息是什么?(十月节余)(4.)通过哪个信息能求出?(十月比九月少30元)你能画图吗?教师活动31.教师引导孩子进行初步的分析尝试先自己在学历案上列出算式。
并引导学生说算式的意义。
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分析并板书(板书成两类): 你看懂这个算式了吗?说一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体会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3.出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审题的基础上思考:求两个月一共节余多少钱,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鼓励学生画图进行思考,锻炼画图能力。
活动意图说明:这一环节是鼓励学生掌握计算策略,能够仔细分析做题的步骤,掌握做应用题的方法,理清做题的思路,会通过画图的方法来思考问题,说明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思考过程。
环节四:实践应用,反思提升。
学生活动41.说一说,再列式计算。
⑴ 淘气两次跳绳,一共跳了多少个?⑵笑笑踢毽子,两次一共踢了多少个?2.学生进行总结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3最新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教学计划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学习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用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计算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
(二)总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
(2)掌握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3)利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发展从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估算的能力。
(3)经历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的探索,体现算理的多样化。
(4)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四)单元知识结构
逐步用脱式计算
三位数连加三个数摆在一起用竖式直接计算
加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用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
与三位数连减逐步用脱式计算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用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
减
逐步用脱式计算
三位数加、减混合:解决实际问题用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教法建议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如结合学生熟悉的乘车这一生活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在教学中渗透估算意识。
因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估算意识有着重要的价值。
每解决一个问题之前都让学生先估一估。
开始学生估计的结果可能与正确答案相差甚远,但这样的训练多了学生就会发现估算的技巧,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能力。
这一训练不能省略。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会不同,同一问题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同一学生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题方法。
教学中在计算方法上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但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多种方法。
在方法多种的情况下要适当引导学生发现简捷的算法,但不强求一致。
4.充分借助直观操作,理解整十数的加与减。
(1)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在提出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地进行表达。
提问后,可以组织学生将问题进行分类并展开讨论。
(2)能根据实际问题列出算式(设计一个贴近生活的情境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列式,进而解决整十数的加与减。
)
(3)借助操作活动,体会算理(一定要训练学生会说算理,会说是理解的表现。
)
(4)结合活动介绍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5.在解决问题中,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1)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2)探索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3)借助直观操作的体验,解释探索的过程。
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尝试计算。
(3)交流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4)借助直观学具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重点学习)。
学情分析
学生在计算时总是会出现忘记进位、漏写退位点等计算上的错误,个别会出现相同数位没对齐的情况。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探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正确书写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竖式格式。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计算练习。
5.培养学生读题、寻找相应的数学信息去解题的能力。
学法建议
本单元知识技能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能正确进行三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根据实际情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评价能否正确计算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时,连加
计算可以逐步脱式计算,也可以三个数摆在一起列竖式直接计算出结果;连加和加减混合运算,要求学生逐步脱式计算。
由于本单元的计算题数目比较大,又需要两步计算,所以只要求正确计算出结果,对计算速度不作具体要求。
在评价学生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时,要注意观察学生能否结合生活实际想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1.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
充分利用教材创设的生活素材,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引导学生估计结果的大致范围。
2.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知识迁移。
多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对其给予帮助和指导。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对于基本运算技能的练习,教师要把握好节奏并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