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实践(仅适用于2015年度)-考试题集
2015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实践仅适用于2015年度 考试题集讲解

试卷名称:2015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实践(仅适用于2015年度)一、单选题1.对产业转出的地区是把一些不合适发展的产业淘汰转移,培育发展引进的或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从而推动区域产业的()。
[3分]A.转型升级√B.有力发展C.改革2.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率先走出()的阵痛期。
[3分]A.结构调整√B.改革试点C.企业升级3.()地区要改变过去低端的、依赖资源的产业承接结构,使承接产业层次更高,资源依赖性更低,从而带动自身内生动力的增强。
[3分]A.中西部√B.东部C.东北地区4.( )在空间上会发生梯度转移,一般是从高技术梯度到中技术梯度,再到低技术梯度。
[3分]A.供应链B.产业√C.生产企业5.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阶段、比较优势,来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结构调整( )。
[3分]A.方向B.方向和思路√思路C.6.企业在产业转移中要更多发挥市场的作用,自主地做出选择。
政府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护好我们的()。
[3分]A.环境√B.家园C.企业7.发达国家目前主要是侧重在内部结构的优化。
发展高端制造业和()。
[3分]A.现代服务业√B.现代餐饮行业C.现代机械行业8.建立若干(),通过贸易平台吸引国内外资本,推进进出口贸易,加快经济发展。
[3分]A.自贸园区√B.改革试验区C.产业基地9.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和方向,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阶段来确定各个地区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 )。
[3分]A.改革B.重点√C.试点10.服务业方面,在工业化阶段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到工业化后期开始发力,对经济的贡献度( )。
[3分]A.越来越高√B.越来越少C.保持平稳11.国家工信部制定了目前至()的规划,希望我国在智能制造方面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3分]√年A.2025.年B.2015年C.2035使经济更有活力。
加快产业的发展,()12.中西部地区要积极去争取改革试点,通过改革的][3分 A.实验区 B.先行先试√ C.力度与步伐[3 )之间发生转移。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区域发展第15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2讲地区产业结构优化

B.开发历史短
C.人口众多
D.农业占比大
4.提高丙类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可行性措施是( D )
A.扩大资源开发
B.减少农业投入
C.强化传统工业
D.推动三次产业融合
[解析] 第3题,由材料可知,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需综合考虑 第二、第三产业占比和劳动生产率水平,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因此丙区 域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较低的原因是农业占比大,第二、第三产业占比 小,D正确。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丙类区域第二、第三产业占比 小,为提高丙类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应推动三次产业的融合,D正 确;扩大资源开发和强化传统工业较为片面,没考虑到第三产业的发展 和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A、C错;减少农业投入不利于农业发展,B 错。
图三 某市2007年和2010年三大产业构成图(饼状图)
图四 四地三次产业比重构成图(三角坐标图)
在判读产业结构示意图时,一般要把握三点,即三“要”和三 “看”:
一要结合图例,看三次产业比重的构成(如图一); 二要对比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看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如图二); 三要抓主导产业,看其内部的变化。 无论是哪一类示意图,在某年份、某地区(市)三次产业各占比重之 和一定为100%。若比较不同年份,某个产业比重上升了,另两个产业 比重之和肯定下降。而且上升的比例等于下降的比例。
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获得国家肯定
归纳导学 1.地区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2.促使产业升级的原因
原因
具体表现
比较优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比较优势可能逐渐丧失,而新的比较
的变化 优势逐渐凸显,其主导产业需要转型,产业结构需要升级
政策的 国家或地区政府政策的引导,往往能促使产业结构尽快升级
高中地理 精做10 产业转移练习

精做10 产业转移1.(2015•浙江卷•节选)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
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
若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答案】变化:生产成本降低;配套设施不完善;运输成本上升.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2.(2015•北京卷•节选)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发展,预示世界发展方向。
1962年世博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
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人类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下图是西雅图主导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
归纳西雅图产业转型过程中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
【答案】从资源、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移,再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型。
【解析】木材加工产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资源和劳动力,造船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资金,飞机制造和生物技术产业等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知识和技术。
故西雅图产业转型过程中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是从资源、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移,再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型. 3.(2013•天津卷•节选)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国家在安徽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了产业转入示范区。
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好处?【答案】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集聚效益(扩大产业规模)。
4.(2012•上海卷)阅读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先导产业.经济地理学中的重心理论是借鉴物理学的重心概念发展起来的、研究经济空间格局演进的一种重要方法。
高新技术产业重心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中的某一点,它可以反映一定区域内各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该点所处于的平衡状态。
一般来说,某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高,重心就偏向那个方向.经济重心亦然.(1)1995年至2009年期间,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移动分别呈现什么趋向?(2)概括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3)简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形成的区位条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4.3产业转移(解析版)练习

【上好地理课】2020-2021学年高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4.3产业转移(练习)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2018年10月19日,第十五届中国沈阳韩国周开幕。
本届韩国周紧紧围绕“搭建创业创新平台、促进中韩新产业交流合作”这一主题,精心策划了“中韩青年创业创新论坛”“中韩新兴产业交流项目对接会”等一系列经贸交流活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箭头表示国际产业转移中生产要素的流动,从区际关系判断伴随着箭头①而流动的主要是()A.资金、技术、信息B.劳力、市场、土地C.原料、能源、政策D.运输、水源、污染2.韩国将部分汽车工业转移到我国沈阳等地,主要原因是为了()①充分利用当地资金②充分利用当地较为便宜的土地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④传播新技术、新工艺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1.A2.C第1题,箭头①表示韩国企业向沈阳投资,其生产要素是资金、技术、信息。
第2题,发达国家将汽车产业转移到我国主要是因为我国具有市场广阔、地价较低等优势条件。
2014年6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引导东部部分产业向中西部有序转移,对于促进区域梯度、联动、协调发展,带动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和贫困地区致富,拓展就业和发展新空间,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跃升,具有重大的意义.据此回答下题.3.对于东南沿海企业来说,产业转移可以( )①摆脱企业成本不断上升的"瓶颈" ②集中资金进行产业升级③占有中西部蓬勃发展的市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4.中西部在承接东南部产业转移时( )A.要警锡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转移B.为了多承接产业转移,可降低准入门槛C.多引进高耗能、高耗水的产业D.可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3.D4.A第3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东南部地区的劳动力、土地成本上升,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进行产业转移,既扩大了市场,又可集中资金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升级。
2024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实践84分

2024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实践84分产业转移是指企业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从一个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过程。
这种转移通常是因为一些地区或国家的成本优势、市场需求或政策环境等因素而引起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产业转移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之间逐渐增加。
而2024年,也正是全球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本文将从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产业转移的原因1.成本因素:成本是企业产业转移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区或国家的生产要素价格和市场价格存在差异,因此企业往往会将生产或经营活动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2.市场需求:市场需求也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
由于全球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多样化,企业会将生产或经营活动转移到需求更高的地区,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3.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国家或地区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政策、土地利用政策、产权保护等,吸引企业进行投资和生产,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产业转移的影响1.经济增长:产业转移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转移来的产业会带来资本、技术和就业机会,提升地方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2.就业岗位:产业转移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转移来的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就业率,减少了失业人口。
3.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转移也可能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
转移来的产业通常会集中在竞争能力强的地区,使这些地区的发展更快速,而一些原本依赖这些产业的地区会面临经济困难,使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
4.环境影响:产业转移还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一些转移来的产业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加剧环境问题。
因此,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采取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
总结起来,2024年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期。
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学案及答案201512

《产业转移及其影响》专题【考纲解读】掌握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结合实例,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对转入区和转出区的意义。
【背景阅读】《中国制造2025》中指出,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
组织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推进工程化和产业化。
【复习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转型。
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成为珠三角产业升级过渡期不可回避的“阵痛”。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及其产业结构演变图制糖业、罐头食品业⇒服装、印刷、金属制品、塑料制品⇒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汽车、石油化工(1)珠三角产业转移接收地的优势区位因素有哪些?(2)分析珠江三角洲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的原因。
参考答案:(1)原料、劳动力、地价。
(2)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市场需求减少;人民币升值导致原材料、土地、劳动力、能源的紧缺和涨价,利润下降;珠三角产业升级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
【规律总结1】产业转移的原因2.“上海制造”是我国的传统品牌,当前上海正谋求产业梯度大范围转移。
“两头(研发、营销环节)在沪,中间(生产环节)在外”的经营模式,将成为上海企业未来生存的常态。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5为“上海市部分企业转移示意图”材料二:图16为“长三角地区不同时期产业转移重心演进示意图”材料三: 图17为“产业转移发生机理示意图”(1)长江三角洲地区向外转移产业的主要类型有哪些?(2)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重心演进的阶段性特征。
考试名称:2015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实践(仅适用于2015年度)

考试名称:2015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实践(仅适用于2015年度)————————————————————————————————作者:————————————————————————————————日期:23 试卷名称:2015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实践(仅适用于2015年度)已修改,分数:95分以上一、单选题1.产业从产生到成熟再到退出市场,存在一个生命周期,在该周期中产业会发生转移或者()。
[3分]A.调整B.位移C.变革2.农业和采掘业方面,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再到发达阶段,对经济贡献一直在(B)。
[3分]A.上升B.下降C.平稳3.国家已经在中西部地区批复了()产业承接转移示范区,有条件的地方仍可积极申请。
[3分]A.五个B.六个C.七个4.国家工信部制定了目前至()的规划,希望我国在智能制造方面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3分]A.2025年B.2015年C.2035年5.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率先走出( )的阵痛期。
[3分]A.结构调整4 B.改革试点C.企业升级6.国际产业转移长期是以()为主,到现在转向了以服务业为主。
[3分]A.工业生产B.冶金行业C.制造业7.企业在产业转移中要更多发挥市场的作用,自主地做出选择。
政府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护好我们的()。
[3分]A.环境B.家园C.企业 8.产业转移一般是指由于要素资源供给或市场需求条件变化,引起的产业(企业)在地域空间上的位移或()现象。
[3分]A.迁移B.位移C.变革9.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
从而形成二三产业多,一产少的格局。
[3分]A.劳动力B.生产力C.创造力 10.( )是指经济系统中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技术及其技术经济联系。
[3分]A.企业成本B.产业结构C.企业规模11.国际间产业会随着贸易条件、技术条件、市场环境的变化,在( )之间发生转移。
2015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必看范文:产业转移升级

2015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必看范文:产业转移升级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为申论文章的典范,我们将其称为“通关文章”。
“通关文章”,通俗点说,指的就是“范文”。
“范文”这个词考生都很熟悉,就是上等的好文章。
但是,你们知道范文好在哪里吗?如果连文章好在哪里都不知道,我们又能从中学得什么?一篇范文,必将是“外修于形”(形美)、“内修于心”(神美)。
安徽中公教育为广大考生总结一系列范文,对每一篇文章的“形”与“神”均进行了鞭辟入里地分析、讲评,使得考生既知何为范文,又知其为何为范文。
【范文主题】产业转移升级【背景材料】改革开放以来,发达国家向我国的产业转移一直停留在制造和组装等低附加值水平上;同样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地的产业转移,也存在着因无力承担资源和租金等生产成本上涨而产生传统产业的“抛出”现象。
中西部地区只能在这些高投入、高能耗和高污染的淘汰型或产能型产业转移中被动承接,个别地方甚至为追求一时的GDP增长“快感”而攀比性承接,“饥不择食”地引入被淘汰的产业包袱,造成了区域间产业同构化严重的现象。
转移而来的产业项目不仅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体系,更加剧了对产业结构的挤出效应和政府的债务风险。
因此,深入探索在产业转移中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和可行途径,对于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实现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具有前瞻和指导意义。
【习题示例】面对复杂的国家经济环境,我国的产业转移与升级问题倍受人们的关注,材料反映的情况引发我们许多思考。
请联系“背景材料”,整理自己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要深入思考,紧密结合“背景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写一篇视野开阔、见解深刻的文章,字数1000-1200字。
【参考范文】让产业转移与升级双翼齐飞我国企业在当前经济危机中遭受的冲击表明,进行产业转移和升级已成为稳定当前经济局势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而产业升级将推动创新型国家的构建。
2024年苏教版高二地理下册月考试卷474

2024年苏教版高二地理下册月考试卷47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区域中有明确界线的是A. 文化区域B. 行政区域C. 气候区域D. 商业区和住宅区2、在某幅地图中,60°N上甲、乙两地相距11. 1厘米,两地的时差是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约为A.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B. 1:15000000C. 1/30000000D.3、2009年第八号台风“莫拉克”给我国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省市带来严重的损失;因灾死亡8人,直接经济损失97.2亿元。
台湾更加严重,截止到8月12日,“莫拉克”台风共造成全台湾71人死亡、61人失踪、45人受伤。
据此回答:以下能反映此次台风气流运动特征的示意图是( )A.B.C.D.4、今天是 4月 26日,永春日出为北京时间5:33,与永春同时日出的甲地,今天的昼长比永春短,则甲地位于永春的方位是()A. 东北方B. 东南方C. 西北方D. 西南方5、【题文】下列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有季节性特点的是( )A. 水果罐头厂B. 面粉厂C. 纺织厂D. 化肥厂6、关于经度相同的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方时相同②线速度相同③季节相同④区时相同A. ①④B. ②④C. ①③D. ②④7、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不同条件是 ( )A. 地势起伏大B. 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C. 植被覆盖较差D. 短时内有大量水流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关于褶皱与地貌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褶皱构造在形成之初,背斜常为山岭,向斜常为盆地或山谷B. 在长期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容易被侵蚀成山谷C. 在长期外力作用下,向斜槽部受外力沉积作用反而成为山岭D. 褶皱构造在形成之初,背斜可能形成山谷,而向斜可能形成山岭9、下列地形单元中,属于板块碰撞形成的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华北平原C. 东非大裂谷D. 安第斯山脉10、图为我国主要湿地面积缩减情况分布图.读图;回答21~22题.关于湿地的生态效益说法,正确的是()A. 提供生物资源B. 航运、旅游C. 维护生物多样性D. 降解污染11、天文日照时数是指如果一个地方一直都是晴天;太阳照射地面的时数,也就是实际日照时数的上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练习题(无答案)-学生用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练习题(无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读我国产业转移路线图,回答问题。
1.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的是( )A. 劳动力素质高B. 地价低廉C. 濒临港澳,靠近东南亚D.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2.近年来,造成珠三角地区众多外资企业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因素不包括( )A. 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产业基础处于劣势B. 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处于劣势C. 靠近原料供应和能源基地D. 扩大市场范围读下图,完成下列题。
3.图示区域发展过程中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A. 劳动力B. 资金C. 技术D. 能源4.图示地区对沿长江经济带的作用是( )A. 提供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B. 承接内陆地区产业转移及市场C. 为内陆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支持D. 成为内陆地区商品出口的唯一通道下图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
读图,回答下列题。
5.对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 M地区的生产企业全部转移到N地区B. M地区的制鞋产业全部转移到N地区C. 1998年时N地接收了部分M地转出的中小企业D. 2008年时M地制鞋业中的大企业生产厂开始转移到N地区6.制鞋业的转移对M地区的影响主要是( )A. 改善了环境质量B. 增加了就业机会C. 促进了城市化进程D. 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
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
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
21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
据此完成下列题。
7.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A. 劳动力价格B. 热量条件C. 市场距离D. 种植技术8.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 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B. 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C. 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D. 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9.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A. 用地成本B. 运输成本C. 原材料成本D. 劳动力成本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就越强。
2015年高级统计师《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5年高级统计师《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第一题党的十八大多次提到产业结构一词,试述产业结构的调整的含义、变化趋势、如何调整?【参考答案】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相互协调,有较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并带来最佳效益的产业结构,具体表现为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经济技术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趋向协调平衡的过程。
产业结构高级化,又称为产业结构升级。
是指产业结构系统从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的转化过程。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一般遵循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由低级到高级演进。
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有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
产业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标志是:能合理利用资源;各产业部门协调;能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能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能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等。
根据以上概念进行思考全国各个地区(东中西三部分)各个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
产业结构,也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
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变化趋势:第一,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在大多数国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直至70年代,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和美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劳动力所占比重下降的趋势开始减弱。
第二,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数国家都是上升的。
但进入60年代以后,美、英等发达国家工业部门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开始下降,其中传统工业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第三,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
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更为迅速,所占比重都超过了60%。
高二地理《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高二地理《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黑河市是我国第一批沿边开放的城市。
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城市毗邻是该城市发展的绝对区位优势。
由于联系哈尔滨、沈阳等地的铁路建成通车,黑河市成为黑龙江省北部沿江地区的交通枢纽。
左图示意2007~2017年黑河市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右图示意2006~2017年黑河市常住人口的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黑河市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大产业比重比较合理B.第三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C.第一产业比重呈减小趋势D.第二产业比重变化较稳定2.黑河市常住人口变化将导致()A.城市“空心化”问题日渐明显B.经济发展活力增强C.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下降D.科技实力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3.关于黑河市的发展方向及措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B.完善相关政策,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城市C.依托资源、交通优势,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经济收入D.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传统工业,提升工业比重【答案】1.D 2.A 3.D【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黑河市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比重过小,三大产业比重不合理,A错误。
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最大,占主导地位,B错误。
根据不同年份产业比重变化分析,第一产业比重波动上升,C错误。
第二产业变化不大,保持稳定,D正确,故选D。
2.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黑河市常住人口呈下降趋势,其产生的影响有不同产业类型的人口流失数量不同,导致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发生变化,人口流失的同时,城市发展,规模扩大,使城市出现“空心化”现象,A正确。
人口流失会导致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引起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导致城市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经济发展活力减弱,所以经济发展缓慢,科技实力不会增强,BCD错误。
故选A。
3.由于由于黑河市经济发展条件相对较差,出现了人口流失现象,因此应该加大资金与技术的投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且应该完善相关政策,改善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城市,同时依托于当地的资源与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经济收入,促进城市的发展,ABC不符合题意,所以ABC错误。
题型10 区域发展-2024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解析版)

10 区域发展考向年份卷名及题号情境主题命题趋势模板01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转型之路模板02 城市的辐射功能及影响模板03 产业结构的描述及影响因素模板04 流域水资源协作开发模板05 西气东输的原因及影响模板06 南水北调工程及影响模板07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说出南方电网电力资源东西互补性强的主要原因。
(2)根据表中信息,指出广东电网建设适当的抽水蓄能电站的合理性。
(3)分析广东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对“西电东送”输电效益的有利影响。
第(1)小问尝试解答:第(2)小问尝试解答:第(3)小问1.(2024·浙江绍兴·校考模拟预测)2023年4月沈阳都市圈获批成为全国第九个、东北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矿产资源丰富的老工业基地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沈阳都市圈中各主要城市产业结构图统计示意图(下图),比较沈阳、抚顺、阜新三市的产业结构的异同。
沈阳都市圈面积为2.3万平方千米,占辽宁省面积的15.5%。
下图为沈阳都市圈各城市主导产业及主要交通线简图。
(1)根据材料,指出沈阳市成为都市圈中心城市的理由。
都市圈可依托发达的交通联系,通过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实现要素高效配置,达到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目的。
(2)简要评价沈阳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条件。
(3)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说明沈阳都市圈发展应加强的区际联系与合作。
(4)简述建设沈阳都市圈对东北振兴的促进作用。
【答案】(1)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经济总量大);人口规模最大;产业结构等级高;区域交通枢纽;行政级别高等。
(2)有利:作为国家级都市圈,享有更多政策支持;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城市间交通联系便捷,要素流动效率高;各城市产业关联性强,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等;不利:重工业为主,转型困难,制约发展;受资源条件限制,各城市产业体系趋同,易因竞争导致内耗。
(各城市发展不均衡,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环境问题突出,部分资源出现枯竭等)(3)国内:加强与临近的北京、沿海的上海等都市圈联系与合作;国际:向西可加强与蒙古、俄罗斯等国间的经贸合作;向东可加强与日本、韩国等国间的经贸合作。
专题二第8讲工业区位与产业转移(3)

3.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 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 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 一座“南通纺织城”。读图,回答(1)~(3)题。
(1)太康吸引南通纺织产业迁入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交通便捷,进入市场快 B.中原地带,市场广阔 C.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 D.基础设施完善 (2)与企业个体分散转移相比,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的主要 优势是( ) A.对环境改变较小 B.协作条件较好 C.接近原料产地 D.地租更加便宜 (3)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对南通市的影响主要是( ) A.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发展 B.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 C.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 D.短期内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
第(1)题,太康县位于河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 廉,础设施更为完善,市场更为广阔。第(2)题,纺织企业和 服装企业之间具有很强的生产工序上的联系,抱团转移可以更 好地实现生产间的协作。第(3)题,纺织企业和服装企业都是劳 动力密集型产业,这些企业抱团转移在短期内会造成部分劳动 力失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外迁会加快迁出地产业升级的速 度,并不会造成社会失稳等问题。 (1)C (2)B (3)D
4、产业转移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于转移地有利于产业结构的 优化升级,对于承接地可以加快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2)促进区域产 业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可经使各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 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产业的分工和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 体化.(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 地理景观,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往往由乡村地区变为高度工业化地 区;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也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产业转移地往往会出现就 业机会减少,出现失业人口增加的现象;而对于产业承接地则可 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1.对产业转出的地区是把一些不合适发展的产业淘汰转移,培育发展引进的或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从而推动区域产业的()。
[3分]A.转型升级√B.有力发展C.改革2.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率先走出()的阵痛期。
[3分]A.结构调整√B.改革试点C.企业升级3.()地区要改变过去低端的、依赖资源的产业承接结构,使承接产业层次更高,资源依赖性更低,从而带动自身内生动力的增强。
[3分]A.中西部√B.东部C.东北地区4.( )在空间上会发生梯度转移,一般是从高技术梯度到中技术梯度,再到低技术梯度。
[3分]A.供应链B.产业√C.生产企业5.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阶段、比较优势,来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结构调整( )。
[3分]A.方向B.方向和思路√C.思路6.企业在产业转移中要更多发挥市场的作用,自主地做出选择。
政府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护好我们的()。
[3分]A.环境√B.家园C.企业7.发达国家目前主要是侧重在内部结构的优化。
发展高端制造业和()。
[3分]A.现代服务业√B.现代餐饮行业C.现代机械行业8.建立若干(),通过贸易平台吸引国内外资本,推进进出口贸易,加快经济发展。
[3分]A.自贸园区√B.改革试验区C.产业基地9.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和方向,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阶段来确定各个地区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 )。
[3分]A.改革B.重点√C.试点10.服务业方面,在工业化阶段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到工业化后期开始发力,对经济的贡献度( )。
[3分]A.越来越高√B.越来越少C.保持平稳11.国家工信部制定了目前至()的规划,希望我国在智能制造方面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3分]A.2025年√B.2015年C.2035年12.中西部地区要积极去争取改革试点,通过改革的()加快产业的发展,使经济更有活力。
[3分]A.实验区B.先行先试√C.力度与步伐13.国际间产业会随着贸易条件、技术条件、市场环境的变化,在()之间发生转移。
[3分]A.国际√B.企业C.国内14.农业和采掘业方面,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再到发达阶段,对经济贡献一直在(B)。
[3分]A.上升B.下降√C.平稳15.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特别是重化工的占比比较大,经济受到外部形势的影响,下行压力更大,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更大力度去培育()。
[3分]A.制造业√B.新型产业C.农业二、多选题16.产业转移之后,对产业承接的地区有哪些好处()。
[5分]A.带动当地大量就业B.经济收入增加C.水资源的大量利用D.环境治理工作加大17.产业之所以要转移是由于市场(ABC)发生了变化。
[5分]A.生产区B.消费区C.销售区域D.环境18.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意义,从国家整体角度来看()。
[5分]A.有利于促进产业布局和资源空间配置的优化B.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C.使得产业向成本较高的地区转移D.增强内生增长动力19.工业化标准结构的变化规律()。
[5分]A.产出变化时,初级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B.人均GDP的提高代表了经济发展或者工业化进程C.人均GDP越高,工业化程度越高,初级产业的比重就越小D.人均需求变化20.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与路径()。
[5分]A.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B.工业比重稳步趋降,着力提升内涵C.注重价值链向高端的延伸D.加强产业向低成本地区的转移三、对错题21.大力培育战略新型产业,主要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产业()。
[3分]A.对B.错22.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最早是由西方经济学家佩第-克拉克提出的()。
[3分]A.对B.错23.合作共建形成税收分成、产值分成机制,这样才能带动大家的积极性,才能实现合作互利共赢。
()。
[3分]A.对B.错24.产业转移是由于生产成本发生变化,诸如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排污和环境保护成本的上升,使得产业向成本较高的地区转移。
( )。
[3分]A.对B.错25.建立产业转移公共信息平台,建立产业对接的协调组织机制,实现企业信息共享()。
[3分]A.对B.错26.中西部地区市场化建设还是有很大的空间,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充分,还需要在产业转移试点改革中积极争取()。
[3分]A.对B.错27.要把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起来,使得制造业更能够体现出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
[3分]A.对B.错28.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特殊性, 空间尺度越大,产业结构就越完整,产业结构的演变就越接近一般规律。
但是产业结构越小,空间尺度就越小,产业结构就有特殊性()。
[3分]A.对B.错29.我国服务业比重总体上和发达国家差距不大()。
[3分]A.对B.错30.县域经济类型,经济空间尺度大,但是突出专业化特色()。
[3分]A.对B.错试卷名称:2015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实践(仅适用于2015年度)一、单选题1.企业在产业转移中要更多发挥市场的作用,自主地做出选择。
政府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护好我们的()。
[3分]A.环境√B.家园C.企业2.服务业方面,在工业化阶段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到工业化后期开始发力,对经济的贡献度( )。
[3分]A.越来越高√B.越来越少C.保持平稳3.国家工信部制定了目前至()的规划,希望我国在智能制造方面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3分]A.2025年√B.2015年C.2035年4.制造业方面,在工业化阶段达到高峰以后,对经济的贡献就开始逐步的()。
[3分]A.衰退√B.上升C.平稳5.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
从而形成二三产业多,一产少的格局。
[3分]A.劳动力√B.生产力C.创造力6.建立若干(),通过贸易平台吸引国内外资本,推进进出口贸易,加快经济发展。
[3分]A.自贸园区√B.改革试验区C.产业基地7.( )在空间上会发生梯度转移,一般是从高技术梯度到中技术梯度,再到低技术梯度。
[3分]A.供应链B.产业√C.生产企业8.国际间产业会随着贸易条件、技术条件、市场环境的变化,在()之间发生转移。
[3分]A.国际√B.企业C.国内9.()地区要改变过去低端的、依赖资源的产业承接结构,使承接产业层次更高,资源依赖性更低,从而带动自身内生动力的增强。
[3分]A.中西部√B.东部C.东北地区10.对产业转出的地区是把一些不合适发展的产业淘汰转移,培育发展引进的或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从而推动区域产业的()。
[3分]A.转型升级√B.有力发展C.改革11.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和方向,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阶段来确定各个地区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 )。
[3分]A.改革B.重点√C.试点12.产业从产生到成熟再到退出市场,存在一个生命周期,在该周期中产业会发生转移或者()。
[3分]A.调整√B.位移C.变革13.产业转移一般是指由于要素资源供给或市场需求条件变化,引起的产业(企业)在地域空间上的位移或()现象。
[3分]A.迁移√B.位移C.变革14.( )是指经济系统中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技术及其技术经济联系。
[3分]A.企业成本B.产业结构√C.企业规模15.发达国家目前主要是侧重在内部结构的优化。
发展高端制造业和()。
[3分]A.现代服务业√B.现代餐饮行业C.现代机械行业二、多选题16.产业之所以要转移是由于市场(ABC)发生了变化。
[5分]A.生产区B.消费区C.销售区域D.环境17.产业转移之后,对产业承接的地区有哪些好处()。
[5分]A.带动当地大量就业B.经济收入增加C.水资源的大量利用D.环境治理工作加大18.产业转移的类型包括( )。
[5分]A.成本驱动型B.市场驱动型C.资源驱动型D.产业生产型19.我国最典型的三种空间区域类型是()。
[5分]A.服务型中心城市B.资源型城市C.县域经济D.城乡结合区域20.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与路径()。
[5分]A.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B.工业比重稳步趋降,着力提升内涵C.注重价值链向高端的延伸D.加强产业向低成本地区的转移三、对错题21.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最早是由西方经济学家佩第-克拉克提出的()。
[3分]A.对B.错22.产业转移是由于生产成本发生变化,诸如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排污和环境保护成本的上升,使得产业向成本较高的地区转移。
( )。
[3分]A.对B.错23.产业转移由政府主导型逐步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同时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的推动也使这种转移日趋理性化,并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 )。
[3分]A.对B.错24.县域经济类型,经济空间尺度大,但是突出专业化特色()。
[3分]A.对B.错25.合作共建形成税收分成、产值分成机制,这样才能带动大家的积极性,才能实现合作互利共赢。
()。
[3分]A.对B.错26.大力培育战略新型产业,主要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产业()。
[3分]A.对B.错27.中西部地区市场化建设还是有很大的空间,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充分,还需要在产业转移试点改革中积极争取()。
[3分]A.对B.错28.我国服务业比重总体上和发达国家差距不大()。
[3分]A.对B.错29.要把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起来,使得制造业更能够体现出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
[3分]A.对B.错30.建立产业转移公共信息平台,建立产业对接的协调组织机制,实现企业信息共享()。
[3分]A.对B.错试卷名称:2015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实践(仅适用于2015年度)一、单选题1.( A)在空间上会发生梯度转移,一般是从高技术梯度到中技术梯度,再到低技术梯度。
[3分]A.供应链B.产业√C.生产企业2.东部地区今后的产业结构要形成“三二一”的一种结构,其中服务业占(B )。
[3分]A.一部分B.主导√C.全部3.国际间产业会随着贸易条件、技术条件、市场环境的变化,在(A)之间发生转移。
[3分]A.国际√B.企业C.国内4.农业和采掘业方面,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再到发达阶段,对经济贡献一直在(B)。
[3分]A.上升B.下降√C.平稳5.(A )地区要改变过去低端的、依赖资源的产业承接结构,使承接产业层次更高,资源依赖性更低,从而带动自身内生动力的增强。
[3分]A.中西部√B.东部C.东北地区6.( B)是指经济系统中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技术及其技术经济联系。
[3分]A.企业成本B.产业结构√C.企业规模7.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率先走出(A)的阵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