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试卷名称:2015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实践(仅适用于2015年度)
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学案及答案201512_图文(精)

《产业转移及其影响》专题【考纲解读】掌握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结合实例,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对转入区和转出区的意义。
【背景阅读】《中国制造 2025》中指出, 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
组织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推进工程化和产业化。
【复习探究】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转型。
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成为珠三角产业升级过渡期不可回避的“ 阵痛” 。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及其产业结构演变图制糖业、罐头食品业⇒⇒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汽车、石油化工(1珠三角产业转移接收地的优势区位因素有哪些?(2分析珠江三角洲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的原因。
参考答案:(1原料、劳动力、地价。
(2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市场需求减少;人民币升值导致原材料、土地、劳动力、能源的紧缺和涨价,利润下降;珠三角产业升级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
【规律总结 1】产业转移的原因2. “上海制造”是我国的传统品牌,当前上海正谋求产业梯度大范围转移。
“两头(研发、营销环节在沪,中间 (生产环节在外”的经营模式,将成为上海企业未来生存的常态。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 15为“上海市部分企业转移示意图”材料二:图 16为“长三角地区不同时期产业转移重心演进示意图” 材料三: 图 17为“产业转移发生机理示意图”(1长江三角洲地区向外转移产业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2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重心演进的阶段性特征。
2015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实践仅适用于2015年度 考试题集讲解

试卷名称:2015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实践(仅适用于2015年度)一、单选题1.对产业转出的地区是把一些不合适发展的产业淘汰转移,培育发展引进的或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从而推动区域产业的()。
[3分]A.转型升级√B.有力发展C.改革2.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率先走出()的阵痛期。
[3分]A.结构调整√B.改革试点C.企业升级3.()地区要改变过去低端的、依赖资源的产业承接结构,使承接产业层次更高,资源依赖性更低,从而带动自身内生动力的增强。
[3分]A.中西部√B.东部C.东北地区4.( )在空间上会发生梯度转移,一般是从高技术梯度到中技术梯度,再到低技术梯度。
[3分]A.供应链B.产业√C.生产企业5.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阶段、比较优势,来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结构调整( )。
[3分]A.方向B.方向和思路√思路C.6.企业在产业转移中要更多发挥市场的作用,自主地做出选择。
政府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护好我们的()。
[3分]A.环境√B.家园C.企业7.发达国家目前主要是侧重在内部结构的优化。
发展高端制造业和()。
[3分]A.现代服务业√B.现代餐饮行业C.现代机械行业8.建立若干(),通过贸易平台吸引国内外资本,推进进出口贸易,加快经济发展。
[3分]A.自贸园区√B.改革试验区C.产业基地9.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和方向,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阶段来确定各个地区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 )。
[3分]A.改革B.重点√C.试点10.服务业方面,在工业化阶段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到工业化后期开始发力,对经济的贡献度( )。
[3分]A.越来越高√B.越来越少C.保持平稳11.国家工信部制定了目前至()的规划,希望我国在智能制造方面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3分]√年A.2025.年B.2015年C.2035使经济更有活力。
加快产业的发展,()12.中西部地区要积极去争取改革试点,通过改革的][3分 A.实验区 B.先行先试√ C.力度与步伐[3 )之间发生转移。
产业转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练习题

产业转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试题精选一、选择题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验证了劳动力分布第一产业逐步减少、第二产业先增后降、第三产业稳定增加特点 B.由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2、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3--6题。
_____输气管道线路3.图中D、G、E、F四个省份分别是A.四川、青海、陕西、甘肃B.四川、山西、陕西、甘肃C.青海、山西、陕西、内蒙古D.青海、山西、四川、甘肃4.A、B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式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5.“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保护生态环境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③有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增加土壤肥力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⑥6.目前,最清洁的矿物能源是A.煤B.石油C.天然气D.沼气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A、煤炭、天然气和水电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8.为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坑口电站”适用于()A、①输送线路B、②输送线路C、③输送线路D、三条输送线路均可右图表示某产业部门从60年代至90年代的布局变化。
四川省宜宾市2015届高考地理24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专项训

四川省宜宾市2015届高考地理24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专项训宜宾市高XXXX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重心变化轨迹完成5-6个问题* 5。
总能源生产、总能源消耗和国内生产总值重心的变化轨迹分别对应于()a、b、c、b、c、c、a、b、d、b、c、a * 6。
目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和能源消费重心之间东西向距离的是()A .西电东送B .西气东输C .陕西煤炭资源开发D .东海油气资源开发(XXXX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受产业转移的影响,武清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
看图,回答9 ~ 10个问题:9。
武清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①优越的地理位置②明显的交通优势③丰富的矿产和能源④政策支持。
产业转移对武清区的影响表现为()a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b .承接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c .改善区域环境质量d .增加区域就业压力* 11。
(XXXX能源生产的重点在华北。
随着西部地区的发展,能源生产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因此能源生产总量的重心变化轨迹对应于C曲线;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逐渐向南移动,中国的能源消费也逐渐向南移动,但能源消费重心高于国内生产总值重心的纬度,所以b是能源生产重心,a是国内生产总值重心6,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很大,但其产量很小,而西部地区的能源产量大于消费量。
为了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之间的东西向距离,有必要加大东部地区能源开发力度,将能源生产重心东移,使东海油气资源开发符合要求。
易错分析:在做这组问题时,存在以下几种错误:一是对问题的材料分析不清楚,对“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耗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重心”等术语的含义不理解;第二,图的分析不清晰,经纬度的空间位置也不清晰,所以图中各曲线的时间变化无法清晰分析。
三是试题要求不明确,对“缩小能源生产中心和能源消费中心的东西向距离”的理解不明确,无法结合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具体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和探索。
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试卷81分

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试卷81分1、城区里的行政区、生活区、商业区、休闲区、工业区需要充分的优化布局。
正确错误2、交通、通讯的空间布局问题不需要每个环节的充分衔接。
正确错误3、开发区、园区、集聚区的布局问题需要从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的角度出发。
正确错误4、城市化的核心:人口的集聚问题。
正确错误5、主题功能区的意义:空间总体的布局。
正确错误6、空间布局在地方规划时讲究落地,同时要不具有可操作性。
正确错误7、全球化时代需要积极主动参与国际产业链的分工,分享全球分工的协作,同时需要适应国际化的趋势。
正确错误8、产业融合化是产业发展的一个规律性现象,围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寻找其中高新技术环节。
正确错误9、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要求,以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需要绿色化、低碳化。
正确错误10、发展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园区,进而通过品牌来获得高附加值。
正确错误11、产业集群蕴藏着产业发展的核心奥秘,产业集群从多方面降低生产、营销、运输、学习、交易、信息等成本;同时在多方面产生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网络效益和集聚效应等。
正确错误12、发展产业集群的建议:善于引进和培育产业集群的种子企业;善于利用行业组织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善于改造产业集群的园区。
正确错误13、产业集群的规律:推进产业升级。
正确错误14、旧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部分水能和核能。
正确错误15、服务业分两类,一个是生活型服务业;一个是生产型服务业。
正确错误16、现代农业的形式:观光农业、旅游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都市农业、创汇农业等。
正确错误17、高端化的压力:第一,消费者结构升级;第二,高成本时代到来。
正确错误18、依托本地的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特色竞争力。
正确错误19、国际产业转移呈现新的态势: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始向中国呈产业链式转移,由此,带来了新的机遇。
科技业文化产业工业产业服务业20、全球的技术革命在IT、()、新能源环保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的、快速的突破。
高中地理 精做10 产业转移练习

精做10 产业转移1.(2015•浙江卷•节选)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
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
若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答案】变化:生产成本降低;配套设施不完善;运输成本上升.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2.(2015•北京卷•节选)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发展,预示世界发展方向。
1962年世博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
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人类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下图是西雅图主导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
归纳西雅图产业转型过程中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
【答案】从资源、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移,再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型。
【解析】木材加工产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资源和劳动力,造船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资金,飞机制造和生物技术产业等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知识和技术。
故西雅图产业转型过程中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是从资源、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移,再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型. 3.(2013•天津卷•节选)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国家在安徽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了产业转入示范区。
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好处?【答案】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集聚效益(扩大产业规模)。
4.(2012•上海卷)阅读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先导产业.经济地理学中的重心理论是借鉴物理学的重心概念发展起来的、研究经济空间格局演进的一种重要方法。
高新技术产业重心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中的某一点,它可以反映一定区域内各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该点所处于的平衡状态。
一般来说,某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高,重心就偏向那个方向.经济重心亦然.(1)1995年至2009年期间,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移动分别呈现什么趋向?(2)概括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3)简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形成的区位条件。
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与效应分析

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与效应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产业转移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现象,正逐渐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显现。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与效应,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章首先界定了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明确了研究的范围和重点。
随后,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包括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需求、资源要素配置的优化等。
在动因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深入探讨了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
同时,也客观分析了产业转移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如地区发展不平衡、环境压力增大等。
为了更准确地揭示产业转移的内在规律,文章还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数据分析、案例研究等手段,对产业转移的动因和效应进行了深入剖析。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推动产业转移的健康有序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分析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与效应,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产业转移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我们有望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产业转移,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其发生和推进往往由多种因素共同驱动。
在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可以大致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引导与区域发展战略: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和区域发展战略是推动产业转移的重要力量。
例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都促进了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
这些政策不仅提供了财政、税收等优惠措施,还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配套等方式,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
资源环境约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土地、水资源等要素供给紧张,环境容量趋于饱和。
2015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全国2卷文综(地理部分)解析版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墉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
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以花卉、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1-3题1、该地基塘转就以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A、大气湿度增高B、大气降水增多C、近地面风速增大D、气温变率增大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答案】1.D2.D3.A【解析】1、该地基塘转建设用地,湿地面积减少,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量减少,大气湿地降低,大气降水减少,大气比热容减小,气温变率增大,地面摩擦力增大,近地面风速减小,故答案A,B、C错误,选D。
2、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对花卉、蔬菜需求不断增长,花卉、蔬菜市场不断扩大,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可以直接提高经济收入,故答案D。
3、自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渐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传统的基塘农业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导致大部分湿地变为建设用地。
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3且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出沙尘暴,图Ⅰ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些完成4-5题。
4、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A.16时-17时 B .17时-18时C.18时-19时 D. 19时-20时5、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 大气逆辐射减弱【答案】4.C5.B【解析】4、强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系统,当强沙尘暴经过时,冷空气迅速代替暖空气,气温迅速降低,气压迅速升高,是气温和气压变化最剧烈的时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4.3产业转移(解析版)练习

【上好地理课】2020-2021学年高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4.3产业转移(练习)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2018年10月19日,第十五届中国沈阳韩国周开幕。
本届韩国周紧紧围绕“搭建创业创新平台、促进中韩新产业交流合作”这一主题,精心策划了“中韩青年创业创新论坛”“中韩新兴产业交流项目对接会”等一系列经贸交流活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箭头表示国际产业转移中生产要素的流动,从区际关系判断伴随着箭头①而流动的主要是()A.资金、技术、信息B.劳力、市场、土地C.原料、能源、政策D.运输、水源、污染2.韩国将部分汽车工业转移到我国沈阳等地,主要原因是为了()①充分利用当地资金②充分利用当地较为便宜的土地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④传播新技术、新工艺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1.A2.C第1题,箭头①表示韩国企业向沈阳投资,其生产要素是资金、技术、信息。
第2题,发达国家将汽车产业转移到我国主要是因为我国具有市场广阔、地价较低等优势条件。
2014年6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引导东部部分产业向中西部有序转移,对于促进区域梯度、联动、协调发展,带动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和贫困地区致富,拓展就业和发展新空间,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跃升,具有重大的意义.据此回答下题.3.对于东南沿海企业来说,产业转移可以( )①摆脱企业成本不断上升的"瓶颈" ②集中资金进行产业升级③占有中西部蓬勃发展的市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4.中西部在承接东南部产业转移时( )A.要警锡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转移B.为了多承接产业转移,可降低准入门槛C.多引进高耗能、高耗水的产业D.可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3.D4.A第3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东南部地区的劳动力、土地成本上升,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进行产业转移,既扩大了市场,又可集中资金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升级。
考试名称:2015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实践(仅适用于2015年度)

考试名称:2015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实践(仅适用于2015年度)————————————————————————————————作者:————————————————————————————————日期:23 试卷名称:2015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实践(仅适用于2015年度)已修改,分数:95分以上一、单选题1.产业从产生到成熟再到退出市场,存在一个生命周期,在该周期中产业会发生转移或者()。
[3分]A.调整B.位移C.变革2.农业和采掘业方面,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再到发达阶段,对经济贡献一直在(B)。
[3分]A.上升B.下降C.平稳3.国家已经在中西部地区批复了()产业承接转移示范区,有条件的地方仍可积极申请。
[3分]A.五个B.六个C.七个4.国家工信部制定了目前至()的规划,希望我国在智能制造方面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3分]A.2025年B.2015年C.2035年5.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率先走出( )的阵痛期。
[3分]A.结构调整4 B.改革试点C.企业升级6.国际产业转移长期是以()为主,到现在转向了以服务业为主。
[3分]A.工业生产B.冶金行业C.制造业7.企业在产业转移中要更多发挥市场的作用,自主地做出选择。
政府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护好我们的()。
[3分]A.环境B.家园C.企业 8.产业转移一般是指由于要素资源供给或市场需求条件变化,引起的产业(企业)在地域空间上的位移或()现象。
[3分]A.迁移B.位移C.变革9.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
从而形成二三产业多,一产少的格局。
[3分]A.劳动力B.生产力C.创造力 10.( )是指经济系统中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技术及其技术经济联系。
[3分]A.企业成本B.产业结构C.企业规模11.国际间产业会随着贸易条件、技术条件、市场环境的变化,在( )之间发生转移。
产业转移资源跨区域调配测试题(一轮复习)

产业转移、资源跨区域调配测试题四川省廖廷祥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读世界纺织产业三次大转移地理区域坐标示意图1,回答1~3题。
1、有关全球纺织工业三次产业空间转移的地理特点下列正确的是:A从北美洲到欧洲B从欧洲到亚洲C从发达国家(地区)到发展中国家D从英国到中国沿海2.影响该工业转移所体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因素 B.内部交易成本C.市场因素 D.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3、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纺织工业从沿海的浙江陆续转移到新疆等地区,读“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2”,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主要是:A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B 劳动力成本加大C 交通条件的大大提高D 接近原料产地且劳动力成本低“双转移”是广东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大战略的统称,具体是指珠三角的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图中箭头①);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向当地和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图中箭头②、图中箭头③),读广东省内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双转移示意图3与珠三角某市与粤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4,回答下列4~5题。
4.有关图中箭头代表的产业正确的是( )A.箭头代表劳动密集型产业 B.箭头代表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C.箭头代表劳动力的内部转移 D箭头代表产业转移5.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的产业“搬家”(又称“腾笼换鸟”)所带来的有利影响正确的是:加快接收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扩大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水平可能会改善当地环境污染程度有利于珠三角地区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6.结合珠三角某市与粤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珠三角向粤北地区转移的工业企业最可能是( )A.纺织服装工业B.有色金属加工C.电子通信设备 D .石油化工读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图5)与“北水南调”(图6)示意图,回答下列7-8题:7、有关两条调水路线沿途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下列正确的有:图5沿线地势南高北低,图6地势中间高南北低两条沿线都经过的是半湿润地区图5和图6沿线地带性植被都是落叶阔叶林图6流域内南部降水多于北部,但南部比北部流域蒸发量大两条调水路线都经过的是平原地区A.①② B.③④ C.②D.①④8、两个工程建成后,“北水南调” 带来的有利影响与“南水北调”相比,最突出的影响是:A 大大改善当地的航运条件B 有利于减轻北部地区的洪水危害C 解决了其水资源紧张状况D 加快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为了实现我国进口石油运输渠道多元化,供应方式多样化,提高我国国内能源安全供给水平,保障中国能源供应安全。
2015年高级统计师《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5年高级统计师《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第一题党的十八大多次提到产业结构一词,试述产业结构的调整的含义、变化趋势、如何调整?【参考答案】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相互协调,有较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并带来最佳效益的产业结构,具体表现为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经济技术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趋向协调平衡的过程。
产业结构高级化,又称为产业结构升级。
是指产业结构系统从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的转化过程。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一般遵循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由低级到高级演进。
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有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
产业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标志是:能合理利用资源;各产业部门协调;能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能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能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等。
根据以上概念进行思考全国各个地区(东中西三部分)各个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
产业结构,也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
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变化趋势:第一,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在大多数国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直至70年代,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和美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劳动力所占比重下降的趋势开始减弱。
第二,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数国家都是上升的。
但进入60年代以后,美、英等发达国家工业部门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开始下降,其中传统工业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第三,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
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更为迅速,所占比重都超过了60%。
高一地理三大产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转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三大产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转移试题答案及解析1.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
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回答下列各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答案】B【解析】截取相关有效图示信息,综合分析回答。
区域发展的初级阶段及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传统农业产值比重最高,共有尚在起步,其比重最低,工业化起源多以资源型产业,科技含量不高,环境问题及人地矛盾不突出。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
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A.A—B—C B.B—C—A C.C—A—B D.B—A—C【答案】C【解析】考查正三角形产业统计图表(上右图)信息的提取和分析,C 产业结构为一三二(或一二三)格局,A为二一三(或二三一)格局,B为三二一格局。
再结合上左图区域的发展过程排序:C A B。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2.近三十年来,制造业逐渐转移到A.英国一德国B.德国一美国C.东亚一拉美D.美国一日本【答案】C【解析】现代世界产业转移升级一般沿欧美到日韩再到中国东部地区、拉美现在开始向东南亚等落后地区转移。
故本题选C.【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产业转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准确把握世界产业转移的路线、过程即可。
17世纪90年代,德国从英国手里接过了制造业中心的地位,世界产业中心开始了首次转移。
第二次产业转移发生在18世纪30年代,美国形成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业,取代了德国的合成化学时代。
上世纪60年代,以机械电气为代表,世界的制造业中心从美国转到日本。
产业转移答案

产业转移答案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27页学案:(⼆)产业转移1、部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2、原因:①降低成本:原材料价格(⾃然资源)、⼯资和地价⽔平、公⽤事业费⽤、交通、政策等⽅⾯的区域差异,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
②开拓市场③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3、⽅向: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41课堂练习材料:如图是“我国⽢肃省地理简图”,该地区⽣态环境⼗分脆弱.这⾥是“⼀带⼀路”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地带.(1)依据图⽂信息列举该地可能出现的两⽅⾯环境问题.(2)材料中的城镇分布有什么特点?(3)流经甲地的河流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试分析说明该地⽔能资源丰富的原因.(4)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该地承接我国东部地区转移的产业具有较⼤优势,请列举两项该地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答案】解:(1)读图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可能出现的两⽅⾯环境问题有环境(⽯油)污染、⽔污染、⼟地荒漠化、⽔⼟流失、⼟壤盐渍化.(2)读图可知,材料中的城镇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于⼭麓绿洲(沿河分布).(3)流经甲地的河流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该地⽔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为位于我国地势第⼀和第⼆级阶梯过渡地带,落差⼤;夏季有青藏⾼原的冰雪融⽔和⼤⽓降⽔及多条⽀流汇⼊,径流量⼤.(4)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该地承接我国东部地区转移的产业具有较⼤优势,该地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为劳动⼒价格较低,地价较便宜,住房价格较低,矿产(⽯油)资源丰富,陆路(公路、铁路)运输便利,政策扶持.故答案为:(1)环境(⽯油)污染、⽔污染、⼟地荒漠化、⽔⼟流失、⼟壤盐渍化.环境污染、⽣态破坏两⼤类。
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地沙化、⼯业⽣产造成⼤⽓、⽔环境恶化等。
到⽬前为⽌已经威胁⼈类⽣存并已被⼈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淡⽔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
高三地理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

高三地理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1.图为某产业转移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该产业最有可能是A.汽车制造业B.服装设计业C.高新技术产业D.电子装配业【答案】D【解析】图示产业转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汽车制造业是市场导向,服装设计是技术导向,高新技术产业是技术导向,电子装配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选D正确。
【2】影响阶段Ⅳ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地价和工资B.交通和市场C.矿产和政策D.环境和技术【答案】A【解析】阶段IV是由珠江三角洲地区向粤东、粤西、粤北转移,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的工资水平高地价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成本升高,相比粤东、粤西、粤北地价低,劳动力工资水平低,生产成本低。
选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
2.青藏高原拥有庞大的淡水资源,“藏水北调”的设想引起极大关注和争论。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的描述,正确的是A.径流量年际变化小B.常发生凌汛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D.径流量从上游往下游递增【答案】D【解析】雅鲁藏布江属于我国季风气候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降水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大,所处纬度较低,不会发生凌汛,径流量从上游往下游递增。
【2】“藏水北调”工程不会A.诱发沿线地质灾害B.加剧青藏地区冰川消融C.改善调入地生态环境D.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率【答案】B【解析】藏水北调工程沿途地质条件复杂,诱发沿线地质灾害,水资源的调入,会改善调入地生态环境,也有利于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但不会加剧青藏地区冰川消融,冰川融化与气温变化有关。
【考点】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河流和资源跨区域调配。
3.十八大以来,“中国梦”成为最重要的主流政治话语之一。
它是近百年以来中国人不断追求的理想。
中国梦的产业基础是智能化、网络化、生态化的制造技术与制造系统。
读下图回答。
(1)概括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特点,说明其主要原因。
产业转移2015

四、产业转移有何影响?
转入国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转出国
有利于产业升级 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 阶段的产业,从事产品 加工环节 缓解污染 失业人口增加
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 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 的设计和组织营销 加剧污染 缓解就业压力
知识结构
劳动力:向廉价劳动力区域转移
影响 因素
内部交易成本:向内部交易成本 低的区域转移
2.(1)为什么日本、韩国在发展重化工业之前,要先 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有利于利用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资源优势,积累资金、造就产业工人,为发展重化工业 奠定良好基础。 (2)目前,有人提出我国的珠三角、东北地区以及浙 江省要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对此,提出你的看法。 珠三角和浙江省经济实力强,有发展资金密集型的 重化工业的经济基础,而东北地区则有发展重化工 业的工业基础和丰富资源(石油、铁矿、煤炭)。 但要严格环境评估,注意节能改造、防治污染。
产业转移
【探究六】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P91)
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工业结构经过了几次调整? 带来什么影响?
已经历了两次工业结构调整,现在正进行第三次工业 结构调整。每一次工业结构调整,导致主导产业和重 点发展的工业部门的转换,同时伴随着原来重点发展 的工业部门向国外转移。
【探究七】对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影响(P92) 1、从国际分工角度看,处 于不同级别的国家应重点 发展哪一发展阶段的产业? 依次应重点发展处于开 发期、增长期、成熟期 和衰退期的产业。
地价较低、侨乡和优惠条件(深圳特区)等;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国际经济形势); 改革开放政策。
【探究二】劳动力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P88)
劳动力在国际范 围的流动性很小 不同国家或地 区,劳动力的数 量、质量、价格 差异较大 具有充足、高素 质且价格较低的 劳动力资源的 国家或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分)试卷名称:2015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实践(仅适用于2015年度)∙试卷编号:578505
∙试卷总分:100
∙出卷时间:1970
∙答题时间:45分钟
一、单选题
1.建立若干(),通过贸易平台吸引国内外资本,推进进出口贸易,加快经济发展。
[3分]
A.自贸园区
B.改革试验区
C.产业基地
2.发达国家目前主要是侧重在内部结构的优化。
发展高端制造业和()。
[3分]
A.现代服务业
B.现代餐饮行业
C.现代机械行业
3.东部地区今后的产业结构要形成“三二一”的一种结构,其中服务业占()。
[3分]
A.一部分
B.主导
C.全部
4.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和方向,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阶段来确定各个地区未来产业的
发展方向和( )。
[3分]
A.改革
B.重点
C.试点
5.国家已经在中西部地区批复了()产业承接转移示范区,有条件的地方仍可积极申请。
[3
分]
A.五个
B.六个
C.七个
6.国家工信部制定了目前至()的规划,希望我国在智能制造方面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3分]
A.2025年
B.2015年
C.2035年
7.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阶段、比较优势,来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结构调整( )。
[3分]
A.方向
B.方向和思路
C.思路
8.( )在空间上会发生梯度转移,一般是从高技术梯度到中技术梯度,再到低技术梯度。
[3分]
A.供应链
B.产业
C.生产企业
9.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特别是重化工的占比比较大,经济受到外部形势的影响,下行压力更大,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更大力度去培育()。
[3分]
A.制造业
B.新型产业
C.农业
10.国际产业转移长期是以()为主,到现在转向了以服务业为主。
[3分]
A.工业生产
B.冶金行业
C.制造业
11.产业转移一般是指由于要素资源供给或市场需求条件变化,引起的产业(企业)在地域空间上的位移或()现象。
[3分]
A.迁移
B.位移
C.变革
12.农业和采掘业方面,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再到发达阶段,对经济贡献一直在(B)。
[3分]
A.上升
B.下降
C.平稳
13.中西部地区要积极去争取改革试点,通过改革的()加快产业的发展,使经济更有活力。
[3分]
A.实验区
B.先行先试
C.力度与步伐
14.制造业方面,在工业化阶段达到高峰以后,对经济的贡献就开始逐步的()。
[3分]
A.衰退
B.上升
C.平稳
15.( )是指经济系统中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技术及其技术经济联系。
[3分]
A.企业成本
B.产业结构
C.企业规模
二、多选题
16.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对策( )。
[5分]
A.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B.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C.大力培育战略新型产业
D.积极争取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获取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17.产业转移之后,对产业承接的地区有哪些好处()。
[5分]
A.带动当地大量就业
B.经济收入增加
C.水资源的大量利用
D.环境治理工作加大
18.产业之所以要转移是由于市场(ABC)发生了变化。
[5分]
A.生产区
B.消费区
C.销售区域
D.环境
19.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与路径()。
[5分]
A.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B.工业比重稳步趋降,着力提升内涵
C.注重价值链向高端的延伸
D.加强产业向低成本地区的转移
20.产业转移的类型包括( )。
[5分]
A.成本驱动型
B.市场驱动型
C.资源驱动型
D.产业生产型
三、对错题
21.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特殊性, 空间尺度越大,产业结构就越完整,产业结构的演变就越接近一般规律。
但是产业结构越小,空间尺度就越小,产业结构就有特殊性()。
[3分]
A.对
B.错
22.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最早是由西方经济学家佩第-克拉克提出的()。
[3分]
A.对
B.错
23.大力培育战略新型产业,主要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产业()。
[3分]
A.对
B.错
24.我国服务业比重总体上和发达国家差距不大()。
[3分]
A.对
B.错
25.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依托优势资源、先进技术,延长产业链条( )。
[3分]
A.对
B.错
26.产业转移由政府主导型逐步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同时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的推动也使这种转移日趋理性化,并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 )。
[3分]
A.对
B.错
27.中西部地区市场化建设还是有很大的空间,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充分,还需要在产业转移试点改革中积极争取()。
[3分]
A.对
B.错
28.要把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起来,使得制造业更能够体现出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
[3分]
A.对
B.错
29.中东部地区总体上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去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内生增长动力。
()。
[3分]
A.对
B.错
30.产业转移是由于生产成本发生变化,诸如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排污和环境保护成本的上升,使得产业向成本较高的地区转移。
( )。
[3分]
A.对
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