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医院绿色通道制度及工作范围方法
![医院绿色通道制度及工作范围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7a7f2c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3.png)
医院绿色通道制度及工作范围方法一、医院“绿色通道”制度1.为了保证急危病人的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急诊科开设绿色生命安全通道,即“急救绿色通道:对危急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原则,医疗相关的手续按情补办。
2、急救绿色通道抢救范围: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或预见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各类危急重病人。
3、急救中心在抢救通道设定“急救绿色通道”醒目标志,急诊大厅设“急救绿色通道”流程图,方便病人、陪人等。
4、急救中心设有 24 小时专职导(分诊)人员,随时到急救中心大门前迎接急危重病人入急诊抢救室抢救。
值班护士立即准备好所需抢救设备和备用抢救药品。
5、急诊科值班医师和护士必须坚守岗位,在 5 分钟内投入抢救。
6、遇重大抢救必须报告科主任,白天同时报告医务处,夜间报告总值班,必要时由医务处组织医院抢救小组成员进行抢救会诊。
7、经急救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处方、各种辅助检查申请单、住院证“注明“急“字标签。
各相关科室予以优先处理,经医务处(白天)或总值班(夜间)签字并费处登记签章后可先取药、检查、住院,后付款。
8、对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值班医师必须尊重家属的知情权,及时告之病情及变化,根据病情发给病重或病危通知,并请书面签字。
9、抢救患者的特急手术,必须争分夺秒。
10、抢救患者的特急手术,必须争分夺秒。
11、急诊手术应提前通知手术室和麻醉科进行术前准备。
特殊,手术室可先接受患者,尽可能缩短抢情况下(如需立即手术)救时间,挽救患者生命。
12、医技科室等相关科室应无条件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二、绿色通道工作范围1.心跳呼吸骤停2.休克3.急性心肌梗死4.致命性心律失常5.急性心力衰竭6.急性呼吸衰竭7.严重创伤、多发伤8.中毒9.溺水10.其他急性病引起的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抢救者11.无人陪护患者三、绿色通道工作方法1、急诊工作人员,要发扬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及时开通绿色通道,以便危重病人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好、最大范围处置,抢救生命。
医院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e7b2db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2.png)
医院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医院是社会上最重要的公共服务机构之一,负责维护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现实生活中,医院经常面临着急救患者数量众多、时间紧迫等情况。
为了更好地保障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和高效。
二、目的和原则1.目的:制定医院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旨在优化急救服务流程,提高急救效率,保障急救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原则:公正、公平、高效、便捷。
三、适用范围该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各个科室、急诊科以及相关医疗急救人员,适用于各类急救患者。
四、具体内容1.绿色通道标识医院内设立绿色急救通道标识,使急救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很快辨别出急救通道并迅速进入。
2.绿色通道开通条件(1)病情危急的患者,需要立即急救的患者。
(2)公共安全事故、重大突发事件的受伤人员。
(3)其他符合急救标准的患者。
3.急救绿色通道流程(1)急救求助(2)预估病情评估急救人员在接受急救任务后,根据接报信息进行预估病情评估,并与急救中心进行沟通确认救治方案。
(3)急救时间限制(4)急救患者接送急救人员到达急救地点后,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合适的救治方式,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沿途遇到路障等情况时,交通管理部门应积极配合,为急救车辆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急救车辆畅通无阻。
(5)绿色通道入院急救车到达医院后,医院工作人员应主动进行接待,开通绿色通道,迅速将患者转入急诊科或相应科室。
五、责任和权力1.急救中心负责监督和协调急救工作的开展,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管理的落实。
2.医院急诊科负责开通绿色通道,及时接诊救治患者。
3.医院相关科室负责配合急诊科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4.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为急救车辆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急救车辆的畅通无阻。
六、监督和评估1.医院急救中心应定期进行急救绿色通道管理的督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医院应加强与交通管理部门的合作,建立监督机制,确保绿色通道的畅通。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范本(2篇)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d13cf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8.png)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供更加高效和便捷的医疗服务,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急诊绿色通道是指为病情危急、需要立即治疗或处置的患者提供快速就诊的通道。
第三条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原则是服务至上、公平公正、便捷高效、安全可控。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急诊科接诊的所有患者。
第五条本制度的内容包括急诊绿色通道的确认、登记、分诊、优先就诊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第六条患者通过急诊绿色通道就诊,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七条患者使用急诊绿色通道就诊,不影响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其他患者的就诊。
第八条本制度的实施由医院急诊科负责,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第二章急诊绿色通道的确认第九条患者需要就诊时,可自行选择是否使用急诊绿色通道。
第十条患者选择使用急诊绿色通道时,需提供相关的病历、诊断证明或其他证明材料。
第十一条急诊绿色通道的确认由急诊科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并向患者做出确认。
第十二条患者凭急诊绿色通道确认的凭证,方可正式进入急诊绿色通道就诊。
第三章急诊绿色通道的登记第十三条患者进入急诊绿色通道后,需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登记。
第十四条登记时需提供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主诉以及相关证明文件等。
第十五条登记表格应包含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病情描述、过敏史等内容。
第十六条工作人员在登记表格上填写时间、工号、签名等信息,确保登记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十七条登记后,将登记表交由分诊护士进行相关分诊操作。
第四章急诊绿色通道的分诊第十八条分诊护士根据患者的登记信息和急诊绿色通道的就诊规则,进行分诊操作。
第十九条分诊护士应对分诊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患者的分诊等级和相应的处理方式。
第二十条分诊等级分为急诊、加急和普通三个等级,并根据不同等级的紧急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诊疗。
第五章急诊绿色通道的优先就诊第二十一条急诊绿色通道患者在分诊后,将得到相应的等待时间提示。
第二十二条患者按照分诊结果和等待时间提示排队等候就诊。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5篇)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6e6c3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4.png)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一、绿色通道服务的范围1.直接危及生命的各科急危重疾病(如脑梗、心梗、多发伤复合伤、各种原因引起的循环呼吸骤停、休克、昏迷、大出血、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
2.无家属陪同且需要急诊处理的患者。
3.无法确定身份(如弱智且无陪同人员等)且需要急诊处理的患者。
4.突发事件,对社会影响力较大事件中的患者。
5.见义勇为的受伤者。
二、绿色通道救治的基本要求1.以抢救生命为原则,先救治,后结算。
2.急诊科护士接诊时,如发现符合“绿色通道”服务范围的患者,须立即报告医生,由接诊医生决定是否开通绿色通道。
一旦开通绿色通道,即实行“二先二后”的规定(即先救治处置,后挂号交费;先入院抢救,后交费办手续)。
化验、检查、输血、用药、住院等由护士在相关医疗文书上盖“绿色通道”专用章,各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及后勤部门必须根据医嘱单、输血及辅助检查申请单上急诊科“绿色通道”专用章,优先为患者提供服务,如优先检查、优先取药、优先治疗、优先使用电梯等快捷的服务。
3.急诊科医生接诊“绿色通道”的病人时,应根据初步的病情判断,尽快下达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进行各种救治措施及各种相关检查的口头或书面医嘱。
急诊科护士核对后及时执行。
4.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
首诊医生负责对患者的抢救、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组织会诊、完成各种医疗文书、必要时与护士共同护送患者进行检查或转送等任务。
5.各科室值班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药剂、后勤维修保障人员等)应保持通讯畅通,接到急诊科急会诊或其它紧急请求后,必须于____分种内到达急诊科或请求地点。
____对需做各种急诊辅助检查的危重患者,必须由护理人员陪同,必要时与医师共同护送,准备必要的抢救设施和药品,边抢救、边检查。
____对需住院、紧急手术等治疗的患者,急诊科应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根据病情准备必要的抢救设施和药品,由护士护送或与医师共同护送,并与接收科室进行患者病情及病历资料的当面交接工作。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三篇)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2786d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8.png)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急诊绿色通道是指医院为了满足急危重症患者的需求,在日常诊疗工作中设立的一种特殊服务通道。
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旨在缩短急危重症患者就医的时间,提高救治效率,为患者提供及时、优质的急救服务。
为了保证急诊绿色通道的顺利运行,医院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套完整的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包括管理职责、急危重症患者优先级、申请及受理、医疗服务、滥用与处罚等方面。
一、管理职责1. 医院领导班子负责急诊绿色通道的设置与运行工作,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运营。
2. 急诊科主任负责全院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监管及信息统计等工作。
3. 急诊科配备专门的医护人员负责急危重症患者的接诊、分诊和转运等工作。
4. 医院各相关科室和职能部门积极配合急诊部门,提供必要的支持,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畅通有序。
二、急危重症患者优先级1. 急危重症患者优先接诊原则:(1) 心肺骤停患者;(2) 高危脑中风患者;(3) 意识障碍、大面积灼伤、严重创伤等患者。
2. 急危重症患者优先治疗原则:(1) 心肺骤停患者优先开展心肺复苏,如有必要,立即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等设备;(2) 高危脑中风患者优先开展脑血流动力学管理和溶栓等急救措施;(3) 意识障碍、大面积灼伤、严重创伤等患者优先开展紧急手术和特殊治疗。
三、申请及受理1. 患者家属或自行前来就诊的患者,可向急诊科门诊窗口申请急诊绿色通道服务。
2. 门诊专员或医生应详细了解患者情况,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并为患者办理电子绿色通道卡。
3. 患者自行前来就诊的,应提供相关证明或病历记录,以便急诊科医生更好地判断患者病情。
四、医疗服务1. 急诊科医生应及时确认患者病情,判断是否符合急危重症状,做出应急处理,并及时安排检查、治疗、转运等措施。
2. 医院应设立独立的急救区域,配备专门的设备、药品和抢救用品,满足急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救治需求。
3. 急诊科医生要求与医院各相关科室和职能部门建立紧密联系,确保急危重症患者能够顺利转诊至相应的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ec6157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e.png)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是为了提高急诊患者就诊速度与效率,解决患者急需看病的问题而设立的一种管理制度。
以下是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 定义急诊绿色通道:急诊绿色通道是为了满足急需看病患者的需求,在保证正常医疗秩序的前提下,将其优先安排就诊的通道。
2. 确定急诊绿色通道适用人群:急诊绿色通道适用于具备以下条件的患者:急诊患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溺水、中暑、急性肾衰竭等危急病例;年龄较大或体弱多病的老年患者;急救车辆或医疗救护车送达的病患等。
3. 责任科室和医务人员:设立专门的急诊绿色通道责任科室,由该科室的医务人员负责管理和协调绿色通道的相关工作。
4. 绿色通道的标识和区域划分:医院内设立急诊绿色通道的标识牌,明确标示通道的方向和范围,避免混乱和误导。
5. 绿色通道的流程和服务:患者到达医院后,应主动向服务人员申请急诊绿色通道服务,服务人员进行初步判断后,引导患者进入绿色通道,优先完成挂号、检查、问诊、诊断和治疗等流程。
6. 绿色通道的管理与考核:医院需要建立绿色通道服务质量考核机制,定期对责任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考核,确保绿色通道服务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7. 绿色通道的宣传和推广:医院需通过宣传和推广,向患者和社会公众普及急诊绿色通道的相关政策和信息,提高患者对绿色通道的知晓度和利用率。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急诊患者的就诊效率,并更好地服务于那些急需看病的患者,减轻患者的病痛和困扰。
同时,医院也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绿色通道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的稳定提升。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范文(4篇)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fa10d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b.png)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范文急诊绿色通道是为了提供给紧急病情患者优先就诊的通道,以迅速进行医疗救治。
以下是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规定:1. 合理使用:急诊绿色通道主要用于危重病患、重度疼痛患者、大出血患者、病情危急的孕妇、儿童等紧急病情患者。
其他非紧急病情患者不得滥用绿色通道。
2. 绿色医保卡:急诊绿色通道的使用需要持有绿色医保卡或急诊绿色通道就诊证明。
3. 分流初诊:急诊绿色通道将患者分流至紧急科室或队列,由资深医师进行初步诊断。
4. 急救处理:对于绿色通道患者,医务人员应立即提供急救处理,包括在短时间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5. 优先就诊:急诊绿色通道患者在检查、治疗和住院方面享有优先权。
6. 信息记录:对于使用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医院应当做好患者个人信息的登记和记录。
7. 正常排队:对于非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应按照正常的排队次序进行就医。
8. 滥用制裁:对于滥用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医院可采取警示、惩戒等措施,如禁止使用绿色通道、取消绿色医保卡等。
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规定旨在确保紧急病情患者能够迅速得到医疗救治,同时防止滥用和滞留,提高急诊服务效率。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范文(2)第一章急诊绿色通道的概述第一条急诊绿色通道是指为患者提供紧急救治、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专门通道和服务。
第二条急诊绿色通道的核心原则是快速、科学、公正、便捷、安全。
第三条科室负责人应当组织本科室医务人员共同制定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并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动态评估机制。
第二章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和管理第四条医院应当依法设立急诊绿色通道,并配备相关设施、设备和人员。
第五条医院应当合理划分急诊绿色通道的空间和布局,确保通道的畅通和使用效率。
第六条医院应当制定急诊绿色通道的标识标识,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
第七条医院应当配备足够数量的急诊医务人员,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的顺畅和服务质量。
第八条医务人员应当接受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的培训,熟悉相关操作流程和服务标准。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5篇)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dd5db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4.png)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管理范畴需要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____小时)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患者。
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一)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____等重点病种。
(二)气道异物或梗阻、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等;(三)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四)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等;(五)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就诊时无姓名(不知姓名)、无家属、无治疗经费的“三无”人员也在绿色通道管理范畴内。
二、原则(一)先抢救生命,后办理相关手续。
(二)全程陪护,优先畅通。
三、急诊绿色通道流程(一)急诊抢救1.患者到达急诊科,分诊护士将患者送入抢救室,并迅速摆放成患者合适的____,给予吸氧、生命体征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患者急诊病历。
2.首诊医师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下达抢救医嘱、急会诊医嘱、检查医嘱等。
3.专科医师在到达急诊科进行急会诊时,急诊医师需陪同并介绍病情,专科医师应对患者进行快捷有效的查体,并向急诊科医师说明专科处理意见。
确定收入院患者,应优先入院抢救,由专科医师负责将患者转送到指定场所,如手术室、icu或病区。
4.经急诊科医师评估,患者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施行抢救手术的,参照我院《急症手术管理制度》规定施行。
____多发性损伤或多器官病变的患者,由急诊科主任或在场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召集相关专业科室人员并主持会诊,根据会诊意见,由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最主要的疾病所属专业科室接收患者,并负责____抢救。
会诊记录由急诊科完成,符合进入icu标准的患者应收入icu。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518c9c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f.png)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急诊绿色通道是指为了优先救治急重症患者,借助一系列特殊措施而设立的医疗服务通道。
本制度的目的是提高急重症患者的就诊效率和生存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优先抢救,有序就诊”的目标。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需要提供急诊服务的科室。
三、管理流程1.申请与审批流程(1)患者家属、急诊科医生或护士可以提出申请,附带患者相关病历和病情介绍。
(2)急诊科医生或者急诊科护士将申请表交给院内绿色通道专职护士。
(3)绿色通道专职护士需核实患者病情,确保申请的合理性。
(4)绿色通道专职护士将申请表提交给医务部主管,医务部主管审核通过后签字确认。
(5)绿色通道专职护士将已审批的申请表交给急诊科医生或护士。
2.就诊流程(1)患者被发现需要使用绿色通道时,急诊科医生或护士将患者带至专门的绿色通道等待室就座。
(2)急诊科医生或护士负责填写病情评估表,将患者相关信息记录在病历中,并进行初步护理与处理措施。
(3)根据急诊科医生的判断,决定是否需要立即进行抢救行动。
(4)如有需要,绿色通道专职护士协助医生或护士完成相应的抢救措施。
(5)就诊结束后,将患者转入相应科室或者住院部进行进一步治疗。
四、规定和要求1.申请绿色通道的条件:(1)危重病患者,包括急性心脑血管病、严重外伤、急性呼吸循环和呼吸道疾病等。
(2)病情稳定不适合普通诊室就诊的患者,例如高热、疼痛、出血等。
2.申请流程的规定:(1)申请表必须填写完整、真实,并提供相关的病历和病情介绍材料。
(2)绿色通道专职护士及时处理并协调申请流程,确保申请的透明和公正。
3.绿色通道专职护士的职责:(2)根据患者的病情判断,协助医生或护士进行相应的急救或抢救措施。
4.急诊科医生和护士的责任:(1)负责及时发现和判断患者的病情,并根据需要提出绿色通道申请。
(2)与绿色通道专职护士进行沟通和协作,确保病情转达和治疗措施的执行。
(3)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或抢救措施。
医院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b5b4c9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c.png)
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为加强急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保障绿色通道通畅,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绿色通道的含义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症伤病中,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二、绿色通道的范围1、休克、昏迷、循环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生命垂危等患者的急诊处理。
2、无家属陪同且须急诊处理的患者。
3、无法确定身份的“三无人员”(如弱智、流浪儿、醉酒且无陪同人等)且须急诊处理的患者。
4、不能及时交付医疗费用且须急诊处理的患者。
5、其它应当享受绿色通道的情况。
三、绿色通道的实施1、由接诊医师决定患者是否享受绿色通道的服务并上报医务科(非上班时间报总值班)。
2、急诊科实行二十四小时全天候工作制及首诊负责制,有关科室值班人员接到急诊会诊请求后应于10分种内到达会诊地点。
3、患者一旦进入绿色通道,即应实行“三先一后”(即先检查、先治疗、先抢救或住院,后补办手续),各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如检验科、放射科、功能科、药房等)及后勤部门(如电梯、收费处等)必须优先为患者提供快捷的服务。
急诊科建立“绿色通道”记录本,做好详细记录,由急诊护士填写,对重危病员的基本情况、联系电话、事发地点、病情摘要、初步诊断、诊疗措施及去向作详细记录以便查核。
4.、医师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家属联系电话、事发地点、病情摘要、初步诊断、诊疗措施及去向应做详细记录以便查实。
“三无人员”应及时通知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转由保卫科联系有关部门查找患者身份资料。
5、“绿色通道”安排护理人员实行24小时服务,负责迎、送伤病员和入院后有关检查、交费、取药、手续办理的陪护和帮助服务。
6、全院医务人员均有义务积极参加“绿色通道”的抢救工作,不得推诿病人,或对“绿色通道”的呼叫不应答。
对干扰“绿色通道”的个人和科室,需追究责任。
7、患者经抢救生命体征平稳后,留观或转入病房。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与流程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与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bac57c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a.png)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与流程急诊绿色通道是医院为了满足病人急救需求而设立的一种服务方式。
它旨在快速、便捷地为急诊病人提供医疗救助,缩短就医等待时间,提高病人就医体验。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作急诊绿色通道,医院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流程。
一、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1. 急诊绿色通道协议医院制定了急诊绿色通道协议,明确相关条款和规定,为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提供依据。
该协议包括绿色通道使用条件、急诊绿色通道的权益与义务、绿色通道使用的限制与责任等内容。
2. 绿色通道标识医院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急诊绿色通道标识,用于引导病人就医。
绿色通道标识使用醒目的颜色和字体,确保病人能够快速辨认并寻找到绿色通道的入口。
3. 员工培训医院为所有相关人员提供急诊绿色通道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绿色通道的定义与特点、应急处置方案、绿色通道使用的注意事项等,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急诊绿色通道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4. 监督与评估医院建立了急诊绿色通道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定期对绿色通道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通过对急诊绿色通道的监督与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优化绿色通道的管理和运作。
二、急诊绿色通道流程1. 诊断与分诊病人到达急诊科后,首先由医务人员进行初步诊断,确定病情的紧急程度。
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将病人分诊至不同级别的急诊绿色通道。
2. 登记与挂号病人完成分诊后,需要前往挂号处进行登记和挂号。
在登记时,病人需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和就诊卡等相关资料,方便医院记录和管理。
3. 基本检查与评估病人进入急诊绿色通道后,将进行基本检查与评估。
医务人员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病史,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和简要评估,以便更好地把握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4. 快速医疗救助急诊绿色通道的目的是为了快速救助病人,因此医院会尽快为病人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
医务人员根据病情的紧急程度,优先安排病人进行相关的检查、治疗和护理。
5. 结果告知与转诊当病人的检查结果出来后,医务人员会及时告知病人。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9bf457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e.png)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是指在医院内部设立一种特殊通道,用于优先处理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孕妇等特殊群体的医疗需求。
这种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特殊群体的紧急医疗需求,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首先,医院应制定明确的“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该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特殊群体的范围和条件、急救患者的筛选标准、绿色通道的开启条件和流程、医护人员的任务分工和责任、相关的工作时间和值班制度等。
同时,医院还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力,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
其次,医院应设立专门的“绿色通道”窗口或接待区。
该区域应具备舒适、干净、宽敞等特点,使特殊群体在就医过程中得到良好的体验。
同时,医院还应提供充足的等候座位和等候信息,方便特殊群体的就医。
此外,医院应明确医护人员的任务分工和责任。
在特殊群体就医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纪律,尽快完成相应的就诊和治疗任务。
同时,医护人员还应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抚,尽量减少特殊群体的不适感。
另外,医院还应加强对“绿色通道”管理制度的监督和评估。
医院可以设立专门的评估小组,定期对“绿色通道”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同时,医院还可以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投诉建议箱等方式,收集患者对“绿色通道”管理制度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优化服务。
最后,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
医院可以安排专门的培训课程,针对特殊群体的医疗需求和情况进行培训,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医院还可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组织教学活动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综上所述,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特殊群体就医的效率和质量。
医院应制定明确的制度和规章,设立专门的接待区域,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并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医院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规定
![医院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f47db6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8.png)
医院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规定一、通道设置和标识1.医院应当在院内明显位置设置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的标识,包括独立入口和专用通道。
2.绿色通道的入口应当设有明确的标识,且通道畅通无阻。
3.绿色通道应当与普通就诊通道分开设置,避免交叉干扰。
二、急救绿色通道的使用对象1.医疗急救绿色通道适用于急救患者,包括突发心脏病、中风、严重外伤、妊娠高危等病情急重的患者。
2.对于普通的就诊患者,医院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其他的优先通道。
三、急救绿色通道的优先服务原则1.急救绿色通道患者享有优先就诊权,医院要确保他们得到及时、迅速的医疗服务。
2.医院应当合理安排急救绿色通道患者的就诊时间,尽量缩短等待时间。
3.医院应当设置专门的急救诊室和急救设备,以提供急救患者所需的及时救治。
4.医院应当有足够的急救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等,以保障急救患者的基本治疗需求。
四、急救绿色通道的应用流程1.急救患者进入医院后,应当立即接受初步抢救、评估和诊断。
2.医院应当及时通知相关科室或专家,提前做好准备,以确保急诊检查和治疗的迅速进行。
3.医院应当建立急诊与住院部门、重症监护室等相关科室之间的协调机制,提高多学科合作效率,减少信息流失和操作失误。
4.医院应当设立安全的交接流程,确保急救绿色通道患者的信息和病情准确传递,避免信息断档和住院延误。
五、急救绿色通道的宣传和教育1.医院应当通过宣传栏、公告栏、电子屏幕等途径,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急救绿色通道的相关政策和服务。
2.医院应当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急救绿色通道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3.医院可以与社会媒体、公众机构合作,共同宣传和推广急救绿色通道的意义和作用。
总之,医院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规定对于提高急救患者的就诊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医院应当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的顺畅运行,为患者提供及时救治和关怀。
医护人员应当更加关注医疗急救绿色通道患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当共同努力,提高对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的认识和支持,为患者的急救救治提供有力保障。
医院绿色通道工作制度
![医院绿色通道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f2b283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1.png)
医院绿色通道工作制度一、绿色通道的开放时间和范围1.绿色通道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全天候开放。
2.绿色通道服务适用于面临生命危险、需要紧急救治的急诊患者。
非急诊患者应走常规就医流程。
二、绿色通道的开通要求1.绿色通道服务仅适用于医院内部紧急救治科室,如急诊科、急诊重症监护室、重症医学科等。
2.患者需要提供完整且真实的相关病情报告和证明材料,包括疾病描述、病历资料、化验单、检查结果等。
三、绿色通道服务流程1.患者到达医院后,应当前往适用绿色通道的门诊等候区域。
2.医院工作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初步的病情评估,并迅速安排相关急救措施。
3.医院工作人员将患者送往绿色通道科室,尽快组织相关医疗团队进行救治。
4.医院工作人员在救治过程中,应优先满足绿色通道患者的医疗需求,尽量缩短等待时间。
四、绿色通道的服务原则1.公平原则:绿色通道不分先后顺序,按照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需求紧迫程度优先救治。
2.救治原则:医院应提供全面、有效的救治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3.快速原则:医院应采用各种可能的方式提供快速的救治服务,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
五、绿色通道的管理与监督1.绿色通道的开通和关闭由医院行政部门负责,并通过内部文件和宣传栏公示。
2.医院将定期组织对绿色通道的服务进行评估,收集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服务质量。
3.如果发现滥用绿色通道的行为,医院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保证绿色通道的正常运行。
六、绿色通道的宣传与倡导1.医院将定期在公众媒体、社交网络等渠道宣传绿色通道的相关政策和服务流程,倡导广大市民正确使用绿色通道服务。
2.医院将加强与社区医疗机构的合作,建立紧急转诊机制,引导非急诊患者走常规就医流程。
总结:医院绿色通道工作制度是一种为急诊患者提供特殊服务的制度,旨在满足急救和病人就医的需求,缓解患者就医时的困难。
通过明确的服务流程和管理原则,医院可以为紧急救治患者提供快速、有效的救治服务,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5篇)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9eeff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8.png)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急诊危重患者得到有效的医疗救治,最大限度争取抢救的时间,进一步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制度。
各相关科室必须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患者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一)急诊绿色通道服务的范围1、心跳呼吸骤停患者;2、昏迷患者;3、休克患者;4、严重心律失常患者;5、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患者;6、各种急性中毒患者;7、急危重孕产妇;8、其它急症而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及“五无”(无姓名、无单位、无住址、无家属、无经费)病人。
(二)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基本要求1、对符合急诊绿色通道服务范围的患者,本着“以人为本,先抢救,后交费”的原则。
急诊值班医生先电话报告医务科(或总值班),得到授权后开通绿色通道。
尽可能留取患者有效证件抵押。
急诊科医生根据初步判断,尽快下达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进行各种救治措施及相关检查的口头或书面医嘱。
急诊科护士尽快准确执行。
2、急诊科值班护士除按急诊危重病人抢救、记录外,还应详细记录各种检查项目、使用的药品和材料等。
医生所开的检查单、处方和所用材料收费单原单均应保管好,以作为催缴费用的依据。
确认“五无”病人,所有费用经审核后报医务科和主管领导审批,由医院支出,不扣相关科室成本。
3、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程序的患者,在急诊抢救、治疗、用药、检查等申请单、处方上由急诊值班医生加盖“绿色通道”专用章。
各相关科室凭“绿色通道”专用章优先办理(无需医务科或总值班在申请单或处方上签字)。
4、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
首诊医生要执行对患者的抢救、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____会诊、完成各种医疗文书、必要时陪同患者进行检查或转送患者的任务。
5、急诊科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时报告医务科,必要时由医务科____医院各种急诊抢救小组参加抢救。
6、对需住院、紧急手术或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急诊科应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并由医生或护士护送到达,当面完成与下一个科室的患者病情的交接工作。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930e9d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7.png)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概述医院绿色通道是指为急需就医的患者提供快速、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通道。
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患者等待时间,解决急诊病人迅速得到治疗的问题,提高医院急救工作效率。
下面本文将对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进行详细探讨。
二、绿色通道的建立1. 绿色通道设置医院应当合理设置绿色通道,一般应在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急救部位设立。
绿色通道应通过标识清晰,便于患者识别。
2. 通道畅通医院应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以确保急诊病人能够迅速进入诊疗区域接受治疗。
三、绿色通道的管理1. 急症优先处理医院绿色通道应优先接待急危重症患者,确保他们能够尽快得到救治,减少等待时间。
2. 快速诊疗医院绿色通道医生应当迅速进行诊断和治疗,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
3. 专业队伍医院绿色通道的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急救处理能力和专业技能,能快速有效地救治急危重症病人。
四、绿色通道的运行1. 信息录入患者到达绿色通道后,工作人员应及时录入患者信息,确保医生能够及时了解患者情况。
2. 多科协作医院内部各科室应密切协作,确保绿色通道患者得到全面的诊疗服务。
3. 监督检查医院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绿色通道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绿色通道制度的严格执行。
五、绿色通道的意义1. 挽救生命绿色通道的建立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急危重症患者的等待时间,帮助他们尽快得到救治,挽救生命。
2. 提高医疗效率绿色通道的实施能够提高医院的急救工作效率,缩短患者就医时间,提高医疗质量。
3. 塑造医院形象绿色通道的建立体现了医院对患者的关爱和负责,有助于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和口碑。
六、总结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是医院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快捷、高效的就医服务。
医院应高度重视绿色通道的建设与管理,确保其能够有效运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希望各医院能够不断完善绿色通道制度,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16872b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a.png)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的要求,促进公民健康,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医院绿色通道是指为急危重症患者、孕产妇、儿童、伤残军人和有严重疾病的患者,为了保障他们的生命健康而特设的服务通道。
医院绿色通道是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患者提供的专门服务保障措施的总称。
第三条医院绿色通道是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殊需求,提供的一种特殊化的医疗服务,也是医院运行中的一种特殊制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
第四条医院绿色通道旨在提高对重症患者和急救患者的快速救治能力,保障他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让更多的病人感受到医院人性化、贴心的服务。
第五条医院应当设立医院绿色通道办公室,由医疗质控部门统一管理,结合院内各个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和管理。
第六条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应当坚持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提高医院服务水平,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提高医院的社会形象。
第七条医院应当不断完善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及相关规章制度,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增强服务吸引力。
第八条医院绿色通道工作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决杜绝以权谋私、搞特殊化服务等不良行为。
第九条医院在建设绿色通道时应当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第二章服务对象第十条医院绿色通道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人员:(一)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危急,需要立即救护的患者;(二)孕产妇:怀孕临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并发症、产后出现生命危险的妇女;(三)儿童:因生理原因、先天缺陷、意外伤害等造成的生命危急的儿童;(四)伤残军人:因军事行动受伤致残的军人;(五)有严重疾病的患者:患有重疾的患者。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e4ffb4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f.png)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在现代医疗服务中,医院绿色通道的建立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了便捷和优先的医疗服务,促进了医院的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本文将从绿色通道的定义、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探讨。
一、绿色通道的定义绿色通道是指医院为了满足一些特殊患者群体的需求和特殊情况下的抢救,设置的快速服务通道。
这种通道主要针对急诊患者、孕产妇、老年患者和残障人士等人群,旨在提供更快捷、便利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绿色通道的管理制度绿色通道的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绿色通道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绿色通道的管理制度。
1. 绿色通道设立的条件和范围医院应明确设立绿色通道的条件和范围,并将其公示于医院的官方网站和相关宣传资料中,以方便患者了解和利用绿色通道。
设立绿色通道的条件可以包括病情紧急、特殊身份、特殊群体、特殊情况等。
例如,急诊患者、孕产妇、老年患者和残障人士等,都可以享受绿色通道服务。
2. 绿色通道流程和优先级医院应对绿色通道的流程和优先级进行明确规定。
绿色通道的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患者到达医院后,由专门的绿色通道接待人员进行初步登记,然后安排相应的医生或护士进行医疗服务。
绿色通道的优先级可以设置为高于普通患者,确保他们能够尽快获得医疗服务。
3. 绿色通道的服务内容和准则为了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院应明确绿色通道的服务内容和准则。
服务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快速就诊、快速排队、优先检查和优先床位等。
准则可以针对各个特殊群体的需求进行设定,如孕产妇可以享受特殊的产房服务,老年患者可以获得更贴心的关怀等。
4. 绿色通道的监督和评估为了确保绿色通道的有效性和质量,医院应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可以设立专门的绿色通道管理小组,定期对绿色通道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收集患者的反馈意见,并及时改进和优化绿色通道的管理制度。
5. 绿色通道的宣传和推广医院应加大绿色通道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患者对绿色通道的认知和了解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医院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一)绿色通道的含义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症伤病中,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二)绿色通道的范围
1、休克、昏迷、循环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生命垂危等患者的急诊处理。
2、无家属陪同且须急诊处理的患者。
3、无法确定身份(如弱智且无陪人等)且须急诊处理的患者。
4、不能及时交付医疗费用且须急诊处理的患者。
5、其它应当享受绿色通道的情况。
(三)绿色通道的措施
1、由接诊医师决定患者是否享受绿色通道的服务并上报总值班;
2、急诊科有关科室值班人员接到急诊会诊请求后应于5分种内到达会诊地点。
3、伤病员一旦进入绿色通道,即应实行“三先三后”(即先救治后检查;先入抢救室后分科;先抢救后收费),各有
关临床、医技科室(如检验科、药房等)及后勤部门(如电梯、住院收费处、办公室等)根据急诊科的绿色通道印章(样式见附件)必须优先为患者提供快捷的服务。
绿色通道印章由急诊护理部保管,并按《福安市医院“绿色通道”记录表》(见附件二)对重危病员的基本情况、联系电话、事发地点、病情摘要、初步诊断、诊疗措施及去向作详细记录以便查核。
4、全院医务人员均有义务积极参加“绿色通道”的抢救工作,不得推诿病人,或对“绿色通道”的呼叫不应答。
对干扰“绿色通道”的个人和科室,需追究责任。
5、凡遇涉及多科的伤病员,原则上由对病人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的主管科室收治,如有争议,急诊科医师有权裁决,必要时会同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协商解决。
6、接诊科室遇到重大急救,病员较多时,应立即通知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并同时报告分管院长,以便组织全院力量进行抢救。
7、突发事件(交通事故、中毒及其它重大特发事件)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由医院医务科及行政总值班进行全面统一指挥,协调安排,各科室必须服从指挥和安排。
(四)绿色通道的程序
1、在急诊科处置的病人,办公时间由主管医师、急诊科主任或护士长签名,开通“绿色通道”并签署《福安市医院绿色通道审批单》(见附件一,以下简称《审批单》),非办公班时间由经管医师签署《审批单》。
2、《审批单》一式三份,急诊收费、医务科和急诊科各留置一份。
处方、检查申请单上应加盖《福安市医院绿色通道》专用章。
病人家属凭《审批单》到急诊收费处办理挂账手续,家属凭处方、检查申请单及挂账发票接受检查,领取药物。
3、《审批单》作为医药费的结算凭证,病人转入病房由急诊收费处协助病人家属结账,将《审批单》转入住院登记处,出院时一并结账。
处方及检查单分别在药房和医技科室保存。
4、“绿色通道”病人原则上应在急诊室就地安置抢救需转入住院时,办公时间由医务科审批,非办公时间由总值班核实审批。
急诊收费处办理入院手续。
附一:《xx市医院“绿色通道”审批单》
附二:《xx市医院“绿色通道”记录表》
附一:
xx市医院“绿色通道”审批单
护士长:(签字)时间:
经管医师:(签字)时间:
注:(“绿色通道”审批单24小时内报医务科备案,本表一式三份,急诊收费、医务科和急诊科各留置一份。
)
附二:
xx市医院“绿色通道”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