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寄生虫病防控现状和挑战_邓卓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寄生虫病防控现状和挑战
邓卓晖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 511430
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控,广东省已经消除了丝虫病、血吸虫病和疟疾,肠道寄生虫感染率降至较低水平。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对外贸易日益增长、人口流动的日渐加快,我省报告的境外输入性寄生虫病病例逐渐增多。

另外,随着饮食文化的交融和汇合,食源性寄生虫病也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在这些新形势下,我省的寄生虫病防控工作面临新的特点与挑战。

现就广东省四种主要寄生虫病的防控状况作一简要描述。

1.疟疾
疟疾是人体经按蚊叮咬后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主要有4种疟原虫: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广东曾是中国疟疾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经过数十年的积极努力,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疟疾防治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从 2010 年以后,广东省没有再发现本地感染的疟疾病例。

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间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每年我国有大量的劳务人员赴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务工,导致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呈逐年增加趋势。

2011-2017年全省共报告病例共800例,死亡10例(均为恶性疟),均为输入性病例。

流行虫种主要为恶性疟(71%)、间日疟(18.37%)。

近5来恶性疟感染病例数逐年上升,5年发病数占近10年恶性疟总病例数77.13% 。

2014年发现了一例输入性诺氏(猴疟)疟原虫感染病例,卵形疟逐年增多;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没有明显季节性。

疟疾病例报告主要集中流动人员较多的深圳、广州、佛山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发病年龄组主要为20-50岁的男性青壮年;病例感染地是在非洲和东南亚,主要为尼日利亚,喀麦隆,刚果(金),莫桑比克、缅甸等。

从全球疫情显示,由于流行国家国内和国际资金不足,导致不能充分提供药浸蚊帐、临床治疗药物和其它救命工具,2016年疟疾病例数比2015年多500万,疟疾死亡数量约为44.5万。

虽然疟疾新发病例率总体上已经下降,但自2014年以来下降趋势趋缓,且在某些地区有所逆转。

非洲区域仍占全世界疟疾病例和死亡总数约90%。

15个国家(除一国外均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占全球疟疾负担的80%。

目前,我省部分地区疟疾监测能力不足,人员队伍不全,疟疾监测工作开展困难,监测工作质量难以保证;医疗机构对疟疾病例的诊断水平不高,治疗不够规范,一些医疗机构由于延诊、误诊、用药不规范造成疟疾死亡病例时有发生;部分地区存在疫点处置不规范情况。

因此,随着疾病输入风险日益增加的外在因素影响,我省维持消除疟疾状态的压力依然艰巨。

2.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之一,包括有日本血吸虫病、曼氏血吸虫病、埃及血吸虫病、湄公血吸虫病、间插血吸虫病和马来血吸虫病等,流行于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

自1979年至2013年文献报道,我国境外输入性血吸虫病病365例,绝大多数为国人自境外感染而输入的病例占88.49%。

主要是埃及血吸虫病,其次是曼氏血吸虫病,波及非洲15个国家和地区。

曼氏血吸虫病流行于非洲、南美、西南亚等地区,中间宿主为双脐螺。

中国内陆以往未见有曼氏血吸虫及其中间宿主的相关报道。

1981年1月,华南农学院内部报告在深圳市某公社一塘采集到一种与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极为相似的螺蛳,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专家鉴定为藁杆双脐螺。

藁杆双脐螺对曼氏血吸虫易感,并且目前仅局限在广东省有分布。

80年代初调查,该螺种分布范围仅
局限于深圳市与香港新界交界的范围较小的水域,其他地区调查尚未发现。

30多年后,2012-2017年在深圳、东莞、惠州等地市调查的结果显示,藁杆双脐螺已在深圳全市范围扩散,且已向周边地区如东莞市、惠阳区等地扩散蔓延,并有继续扩散的趋势。

随着我国劳务输出上述国家地区的人员增多,回国后发现感染曼氏血吸虫的输入性病例也逐渐增加,但由于曼氏血吸虫病人症状一般较轻微,过半数感染者无明显症状,故就诊率不高,因而临床报告病例数与体检发现的实际感染数相差甚远。

已有数据表明,中国近年来在非洲国家务工人员已超过100万人。

因此在赴非归国人员中,作为输入性传染源的曼氏和埃及血吸虫病人或感染者的实际数量不可低估。

广东省特别深圳等市当前已是非洲等地区劳务主要输出地,存在曼氏血吸虫病病例输入的风险较高,而目前该病的中间宿主藁杆双脐螺在深圳市广泛分布,且已不断向周边地区扩散蔓延,如有传染源输入,极易造成该病的传播流行。

因此,必须在有螺区尤其是深圳等市开展曼氏血吸虫病疫情预警监测,同时加强对周边地区螺情扩散情况的监测。

3. 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是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成虫寄生于人体肝胆管系统,引起胆结石、胆囊炎和胆管炎等严重的并发症,并可致胆管癌。

该病在我国流行范围广,人群感染率较高,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全国第二次人体重要寄生虫病分布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肝吸虫病流行区平均感染率为16.42%,估计全省感染肝吸虫人数超过600万。

2006-2010年我省在7个流行县区开展综合防治示范区探索,采取以健康教育为先导、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开展了华支睾吸虫病综合防治工作。

人群肝吸虫感染率从干预前的33.52%下降到18.24%,平均下降了45.60%。

肝吸虫病防控目前面临的问题有:一是缺乏长效防控机制,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实践证明,肝吸虫病的防治工作也需要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维持。

一旦政府投入不足,而人们的行为方式无改变,鱼的养殖卫生无法保证的话,人群肝吸虫感染率就可能出现反弹。

二是缺乏快速诊断检测方法。

目前,用于检测肝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中囊蚴的常用方法为酶消化法和直接压片法。

酶消化法操作较为繁琐,技术要求较高,不适用于现场大规模的检测;而直接压片法漏检率高,只能用于初筛。

用于人体肝吸虫感染的确诊检测一般采用粪便加藤氏法检查,但该法的依从性不高,且对检验人员镜检技术要求高,特别是感染度低的情况下,漏检率较高。

三是医疗机构人员对肝吸虫病防治工作积极性不高。

寄生虫病诊疗以往多由疾控中心承担,但疾控机构改革后,大部分疾控中心不再设立门诊。

医院粪便检测寄生虫卵一般采用直接涂片,收费标准很低;同时,由于日常病人不多,寄生虫病治疗药吡喹酮、阿苯达唑等药物成本低,很多医院没有购买这些药物。

因此,出现群众就诊无门的局面。

四是群众对疾病的危害认识不足、防治意识不强。

在肝吸虫病流行区,吃鱼生作为当地的一种传统饮食文化和习俗,要短时间内改变是很难做到的。

同时,由于人感染肝吸虫后至病症出现,是一个慢性过程,且早期多以轻症为主、症状不典型,因此容易被人们忽视,主动就医的意识不强。

广东省是我国发现肝吸虫病最早和最严重省份,且感染率一直居高不下。

肝吸虫病流行环节复杂,影响因素繁多,要有效切断其传播途径和控制传染源等,除卫生部门重视外,还需海洋渔业、食药和工商等多部门协调配合。

短期内难以有显效,还需加强研究,探索长效防控机制。

4. 广州管圆线虫病
广州管圆线虫是由我国著名科学家陈心陶教授于1933年在褐家鼠肺动脉内发现而命名的。

1945年,全球首例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病例在我国的台湾发现。

之后,在我国多省报道有该病的发生,且有多次暴发流行。

特别在2006年,北京发生的“福寿螺事件”,有160余人感染而患病,引起我国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号召警惕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发生,严防该病的感染与暴发流行。

人体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其幼虫和童虫侵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
膜脑炎。

广州管圆线虫的生态特点复杂,不仅有众多的终宿主和中间宿主,还有多种转续宿主如淡水鱼、虾等。

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主要是因食用生或半生的含有第三期幼虫的螺类、鱼、虾以及被此幼虫污染的蔬菜、瓜果和饮水所致。

可以说,广州管圆线虫的传播扩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中间宿主的多样性。

近年在中国大陆的多次暴发,均为食用福寿螺和东风螺所致。

另外,2018年在《美国热带医学与卫生杂志》上报告了两例生食野生蜈蚣导致的广州管圆线虫病病例。

广州管圆线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患者可能有慢性脑炎和残疾等后遗症,甚至死亡;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广州管圆线虫病是我省最具潜在危险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可能群体感染并暴发。

我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宜广州管圆线虫各类宿主的生长和繁殖。

福寿螺和东风螺在市郊、农村田间、池塘,甚至市区公园、小区里随处可见,外省人口有生食或半生食这些螺的习惯,因此,流动人口采集这些螺来吃的可能性非常大。

2007年我省广宁县发生了一起广州管圆线虫病局部暴发。

通过监测发现在农贸市场中有活的东风螺售卖,并且有出售这些螺肉;餐馆中也存在以福寿螺或东风螺肉冒充海螺肉出售的情况。

在我省的调查中,石螺发现有感染,而田螺早有报道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适宜宿主,田螺和石螺都是我们本地人口喜欢进食的,在酒楼食肆、大拍档里随处可见售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就餐的机会增多,并且喜欢吃生、吃鲜,因此,本地人口吃到未熟透的螺肉的可能性很大。

基于我省独特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特点和饮食习惯,存在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的风险,而且,本病属于非法定报告传染病,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误诊和漏诊较多,无法较准确地掌握病例的分布情况。

因此,需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诊疗培训,加强该病的传播风险监测。

针对输入性寄生虫病,我们应加强对赴境外旅游、务工等人员相关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以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预防感染的发生;同时应当加强对流行区入境归国人员的检验检疫。

对于食源性寄生虫病,需要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不要生吃或是半生吃淡水鱼、虾,螺肉、蛙肉等,防止病从口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