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的三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家拳的三种解释
龙城飞将旭日东升
现在,关于内家拳和外家拳说法很普通,很流行。
但到底何为内家拳,何为外家拳,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关联,似乎没有明确的结论。
武术分内外家,始见于黄宗羲[1]之《王征南[2]墓志铭》。
黄宗羲以为:“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乘之。
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于少林为外家。
”他的意思是说,少林是主动进攻别人,却容易露出漏洞给对方钻空子。
而内家拳是以静制动,来犯者接手就摔倒在地。
然而,少林拳家和一些武术研究者对此说持有不同看法,认为少林拳也是内外兼修的拳术。
关于内家拳的起源,黄宗羲认为,“起于宋之张三丰[3]”,“夜梦天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4] 。
后世关于内家拳的附会,多出于此。
上一世纪三十年代,作为唯物主义者的武学研究专家唐豪[5]认为:“言三丰为内家技击之祖者,始于此文,然不足信也”,“梦中授拳……其说荒诞”[6]。
根据黄宗羲的观点,内家拳因与外家拳(少林拳)相区别而命名,其特点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是一种“主于御敌”的拳种,是相对于“主于搏人”的“外家”拳技而言。
明末清初人王征南精精于此术,后传黄百家[7]。
黄百家在《内家拳法》中对该拳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
这样看来,最早的内家拳就和现在几百种拳种之一一样,是一个拳种,有其独特的训练与技击方法。
这是关于内家拳的第一种解释。
内家拳16世纪中叶后盛行于浙江东部四明一带,人们以为自张松溪[8]至清代黄百家后,已趋湮没。
后人曾将近似于内家拳的太极、形意、八卦等拳术归为“内家拳”,这样,而内家拳已经成为拳术类别的名称,不再是某一拳种的名称了。
而流传在四明具体的原始内家拳则被称为“四明内家拳”。
有人以为,明代武术颠峰时期的总结,故有上乘大乘之说的四明内家拳,成了当今各派内家拳的公认始源。
但也有人提出质疑,因为太极拳、形意拳和八卦掌似乎和四明内家拳没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这是内家拳的第二种解释。
以后,人们对内家拳的认识开始丰富起来。
一种观点们认为,练内家拳可以调节人体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
学练时,不呈血气之勇,动静举止,合乎自然科学,他练形合外,练气实内;动静互根,温养合法,故内家拳内外皆练,刚柔相济,性命双修,适合不同层次的人学练。
其功效在于补先天的不足,补后天的亏损。
再有一种观点把内家拳更提到文化与哲学的高度。
夏明土先生在《行字拳术》中称:内家拳“会聚了法(阴阳)、理、医、易、兵、五事为一体,知之修炼,天地生杀之机,阴阳造化之理,妙用真功,包涵总括,尽收其中,实为天地所珍秘,进则可为治国平天下之用,退则当作修身齐家之策。
”这种观点把内家拳的功能扩大到了虚空的地步。
到了这个阶段,人们关于内家拳的认识越来越丰富,产生了内劲、内功、内气、内力等相关的概念,许多拳种都征兵出现了内力的锻炼方法。
这样,我们就可以对内家拳有了第三种解释:研究内劲、注重内劲的拳种统称为内家拳。
毫无疑问,形意、八卦、太极等拳种以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词汇,研究并传授内劲的锻炼方法。
从这些不同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内劲是人体运动的一种方式,
内劲是唯一的,内劲就是人体神意气力的高度地协调统一。
在这里,我们讲到四个侧面,神、意、气、力。
翻开内家拳的书籍,几乎毫无例外的会讲到身法。
身法是什么?身法就是内劲的初级功夫,就是调整人体各个部分协调统一进行运动的方式。
通过研究,我们对内劲相关的一些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有了进一步的认为。
内劲是指人体神意气力整体高度协调的运动。
内功是这种运动持续积累,产生这种整体协调力的成功几率和力度的大小,通俗一点说是是内劲的积累。
内气是内劲的组成部分,它与精神、意念等共同构成内劲的运动。
内力则是内劲运动的外部表现,尤其表现为动作的协调性和对外部的打击力。
这样看来,广播体操和太极操虽然也有一定的锻炼效果,但远不及运用内劲进行锻炼的太极拳的效果,因而我们可以找到太极拳较广播体操和太极操养生的原理:它是合适的、合理的、有一定强度并能增强人质,且运动损伤最小的运动。
有了太极拳内劲的基础,做其它任何运动都可以尽快地掌握运动规律,提高运动成绩。
同时,如果太极操和广播体操融入了内劲,也就成了内家拳。
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24式太极拳,若懂内劲的人去练,也可以打成内家拳。
不懂内劲的人去练,传统的套路也出不来内劲。
同样的道理,如果懂内劲的人去打外家拳,也是内家拳的效果。
如果不懂内劲的去打内家拳,同样只能是外家拳。
再看人们习惯上作为内家拳的形意、八卦和太极关的。
以形意为例,练成功夫需要分开个阶段修炼内劲。
明劲、暗劲、化劲是其必经的三个阶段,孙禄堂在其《拳意述真》中说过的。
但是如果我们直接从暗劲上开始修炼,形意拳就成了太极拳。
如果太极拳每一式都明显地发劲,并且是发长劲,也成了形意拳。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有的拳师会很多拳种,但是内劲只能有一个。
若他说他会很多拳的动作,可以理解。
若他说他会很多拳种的内劲,就要打个问号了。
实际上,许多不讲内劲的拳种也在追求运动的合理性,不追求这种合理性的拳种实际上是让人们练不合理的动作,尽早要在社会发展中被人们所淘汰。
因为这样的拳种必然经不起格斗的考验。
所以,从内劲就是神意气力高度协调统一的观点看,包括形意、八卦。
也包括咏春,少林,拳击,散打,泰拳,巴西拳等各种拳其实都含有内劲的因素,只不过人家没用这个词而已,或者没有刻意强调而已。
有不少人注意到,太极拳的弹抖劲。
有人说,弹抖劲是太极的特色。
没错,这是太极拳的特色。
但是,换句话说,也可以把弹抖劲理解为是内劲的发劲方式之一,也就是说,弹抖劲是一个短劲。
与之相对应的是形意拳,形意拳是发了个长劲。
形意拳发劲若短一点,也就是弹抖劲了。
这是由于形意和太极发劲特点不同。
太极是贴住对方发劲,所以只能是发短劲。
形意是有距离的时候发劲,有点类似拳击,所以发出来是长劲。
实际上,太极拳的搂膝拗步、上步搬拦锤等也是一种长劲。
实际上,任何一种武术所追求的都是运动的合理性。
若哪派武术没有这些,应该赶快补上,而不应拒绝别人的好的东西。
如果哪个门派的武术不奉行这样的理念,死守某种旧的模式,旧的练法,一定会在被淘汰的。
内家拳概念的三种解释,表现了人们对内家拳认识的三个阶段,先是一个拳种,再是一类拳种,再就是运用内劲的拳种。
这三种解释,也是人们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表明人们对内家拳的认识由表象到本质的升华过程。
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