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意见(最新)

合集下载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5•【文号】•【施行日期】2017.05•【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2017年5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有关部署要求,推动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重要性和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和社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文化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行业组织,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行业发展、规范市场秩序、扩大对外交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也要看到,文化领域行业组织总体发展不够、活力不足,还不能适应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要求;一些行业组织党的建设缺失,党的领导弱化,有的职能定位不清晰、内部治理不规范,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作用;一些“山寨社团”、“离岸社团”四处敛财、屡禁不绝,侵害了社会公众权益,亟待加以解决。

当前,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

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领域行业组织的领导,创新行业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文化管理效能。

协同推进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需要在行业组织建设大框架下,把握文化建设特点和规律,引导文化领域行业组织更好地发挥自身功能和独特优势。

把文化领域各方面企事业单位和广大文化工作者联系起来,汇聚起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合力,需要补齐行业组织发展的短板,推动行业组织全面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读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读

(新华社信箱·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解读)为什么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我国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中居于统摄地位。

社会思潮是多样化社会思想的突出表现,是一定时期内反映一定阶层、群体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有较大影响的思想倾向、思想潮流。

作为社会气候的“晴雨表”,社会思潮对社会价值观念、社会心理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社会思潮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将是一种客观存在,企望思想文化“纯而又纯”,既不可能、也不现实。

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任何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需要有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

否则,社会就会失去前进方向和共同道德基础,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内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更加明显,各种社会思潮潮起潮落。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握正确方向。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第一,必须科学认识和把握社会思潮的性质和发展运动规律。

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认真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各方面的变化,揭示社会思潮形成和流传的社会基础,加强对社会思潮的超前预测,研究社会思潮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和演变规律。

在此基础上根据其不同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措施,引导其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

第二,要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与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影响结合起来。

尊重差异,就是要尊重广大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包容多样,就是要树立多样共生的意识,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容度和影响力。

第三,要积极稳妥地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

一方面要讲原则,对错误的思想观点,决不能听之任之;另一方面要讲政策,注意区分思想认识问题、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对思想认识问题,要多做工作,积极引导;对学术问题,要贯彻“双百”方针,提倡民主讨论、平等交流;对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方法上坚持以理服人。

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一、目标定位我们要明确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那就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这个目标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二、基本原则1.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确保文化体制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

3.坚持文化创新,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三、具体措施1.加强文化法治建设,完善文化法律法规体系,保障文化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想象一下,当一部部关于文化的法律法规出台,我们的文化体制改革就有了坚实的法治保障,不再是无序的乱炖。

2.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文化产业是文化改革的重要支柱,我们要引导文化产业朝着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比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全新的文化产品。

3.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增强国有文化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我们要让这些企业焕发新的活力,成为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

具体做法包括:引入竞争机制,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加强文化人才培养,提高文化人才的整体素质。

人才是文化改革的关键。

我们要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比如,设立文化人才培养基金,鼓励优秀文化人才脱颖而出。

5.推进文化普及和传播,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文化普及和传播是文化改革的重要任务。

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让广大人民群众接触到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6.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国际文化交流是文化改革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四、组织实施1.成立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2.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意见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意见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意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意见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然而,文化体制改革仍需深化,以适应新时代文化发展的需求和挑战。

一、推进文化行业市场化市场化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

当前,我国文化市场的管理、经营方式仍有待完善。

需要进一步推进文化行业市场化,完善市场化管理机制,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促进竞争,推动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1. 建立和完善文化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文化市场不正当竞争和侵权行为。

2. 减少对文化产业的行政干预,鼓励和支持市场主体自主创新和发展。

3. 加强文化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引导,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二、推进文化资源共享文化资源的共享是提升文化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当前,我国文化资源分散、重复建设、浪费严重。

需要进一步推进文化资源共享,提高文化产业效益和质量。

具体措施包括:1. 建立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和统一文化资源信息,推动文化资源流通和跨行业融合。

2. 推进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3. 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教育、医疗、旅游等行业融合,提高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三、扩大文化输出和国际交流文化输出和国际交流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文化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快,对外文化传播的平台不断扩大。

需要进一步扩大文化输出和国际交流,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具体措施包括:1. 建立和完善文化对外交流机制,扩大国际文化传播渠道和平台。

2. 加强和优化对外出版和文艺作品出口,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国门。

3. 增强我国文化产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参与和贡献,打造跨文化、跨地域的文化交流平台。

总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

我们应该在推进文化市场市场化、加强文化资源共享和推动文化输出和国际交流等方面下大力气,实现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为我国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然而,与世界文化强国相比,我国的文化体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加强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需要制定一套全面实施的方案。

二、总体目标1. 建立与现代文化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2. 提升文化对外传播的能力和影响力。

3. 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文化创意产业。

4. 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

5.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打造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

三、重点任务1. 深化文化领域体制改革。

a. 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推动文化机构职能转变。

b. 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和服务,规范市场行为。

c. 推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建设新型文化产业园区。

d. 推动文化事业的公益性与市场性相结合。

e.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化服务能力。

2. 加强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

a. 建立健全文化交流机制,扩大对外联络与合作范围。

b. 增加对外交流渠道和平台,提升国际文化交流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c. 加强国际文化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提高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 培育文化创意产业。

a. 制定相关政策,引导资金和资源向文化创意产业倾斜。

b. 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创新发展,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c.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意产业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创造。

4. 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

a. 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优化培养体制机制。

b. 制定并实施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文化事业。

c. 提升文化从业人员的素质,推动文化工作者的职业发展。

5.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a. 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加强执法力度。

b. 提高行业自律意识,加强行业协会的监管作用。

c. 加强对文化市场乱象的整治,维护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具体措施1. 加强文化机构改革,将其职能定位调整为服务和引导型,鼓励市场主体参与文化事业的发展。

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兰州建设若干政策规定的意见

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兰州建设若干政策规定的意见

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兰州建设若干政策规定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兰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8.30•【字号】兰政发[2012]139号•【施行日期】2012.08.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兰州建设若干政策规定的意见(兰政发【2012】13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管委会: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根据《甘肃省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和《中共兰州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文化兰州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扶持政策。

一、财政扶持政策(一)各级财政要保证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

(二)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演出剧场等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并向社会免费开放;市、县两级逐步扩大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资金,确保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并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文化建设;落实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配套资金,加强城乡群众业余文化活动场地建设和管理。

(三)按照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的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5年的要求,对率先转企改制的院团给予倾斜,帮助其优先获得发展资料,尽快做大做强,对转制院团给予保护性扶持,“扶上马,送一程”;大力改善转企改制院团生产经营基本条件,以新建、改造、委托经营、租赁等多种形式,落实“一团一场”优惠扶持政策,为转企改制院团配备相对固定的演出场所。

(四)转企改制报刊单位原来以各种名义上缴主管主办单位的税后利润一律不再上缴。

转企改制报刊社的原有事业费和专项经费,以转企改制时上一年预算安排为基数,在五年过渡期内继续拨付。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节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会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9年7月27日)

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9年7月27日)

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9年7月27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文化局,各计划单列市党委宣传部、文化局,文化部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就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国有文艺演出院团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中坚力量,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国有文艺演出院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推进艺术创作和生产,推出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演艺精品,培养了众多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为繁荣发展文化艺术、满足公众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批国有文艺演出院团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以新的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显著增强了自身艺术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深化改革积累了新鲜经验。

2.国有文艺演出院团的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不少成绩,但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随着演艺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旧有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

绝大多数国有院团仍保留事业体制,没有形成与市场对接的体制机制,没有成为市场主体,缺乏通过市场竞争做大做强的内在动力;相当多的剧(节)目以参评获奖为主要生产目的,没有进入市场,忽视观众需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受到制约;现行体制是按照行政区划和级次层层办团,“小而全”、“散而弱”,很难形成有实力的文化品牌,不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许多院团包袱沉重,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影响了演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生产经营难以为继。

这种状况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不相适应。

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

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

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07.12•【文号】文政法函[2006]1329号•【施行日期】2006.07.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2006年7月12日文政法函[2006]132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本部各司局,国家文物局,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文化系统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结合文化系统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若干意见》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基础上做出的关系全局的重大决策。

各级文化部门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学习和宣传《若干意见》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全面理解、深刻领会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改革的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切实贯彻“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工作方针,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按照中央关于“六个坚持”和“六个形成”的要求,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紧紧围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等关键环节,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把中央关于深化改革的精神和部署落实到行动中去。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摘要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摘要

文 化 体 制 改 革 .加 快 文 化 事 业 和 文 化 产 体 制 机 制 创 新 是 改 革 的 重 点 . 必 须 把 发 神 文 明建 设 的 特 点 和 规 律 .适 应 社 会 主 业 发 展 . 是 加 快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的 展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和建设社会 主义精 义 市 场 经 济 发 展 的 要 求 .全 面 推 进 体 制 内 在 要 求 .是 提 升 我 国 综 合 国 力 的 迫 切 神 文 明 的 要 求统 一 起 来 .把 健 全 宏 观 管 机 制创 新 . 放 和 发 展 文 化 生 产 力 . 动 解 调 需 要 . 实 现 经 济 、 治 、文 化 和 社会 协 理 和 搞 活 微 观 主体 结 合 起 来 . 革 除 制 约 广 大 文 化 工 作 者 的 积 极 性 和 创 造 性 .繁 是 政

步深 化我 国文 化体 制 改革 的纲 领 性 文 件 , 如 吹 响 了文 化 体 制 改革 的进 军 号 角 , 开 了多年 来 萦 绕 在 文 犹 拨
化传媒 创办者 及广 大文化传媒从 业者心头的迷 雾;好似 改革 的春雨 ,滋润着中国本壤 文化的沃 土。对于繁 荣和 发展社会主 义先进 文化具有全局性、 战略性的地位和作 用, 于理顺 文化行政 管理部 门与所属文化企 对
事 业 单位 的 关 系、发展 文 化产 业 、激励 文化 创 新 等 方 面都 具 有 十 分 重要 的 影 响和 意 义 ,此 《 见》必 将 载 意
入中 国文化体制 改革 史册 。
—— 本刊编辑部
《 见 》指 出 .当今 世 界 .文 化 与 国 力 竞 争 中的 政 在
维普资讯
关于深化 文化体 制改革的若 干意见 的摘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意见新华网北京1月12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

必须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高度,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入强大动力。

《意见》强调,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坚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李长春《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7日02版)现在,我受中央政治局委托,就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有关问题向全会作说明。

一、关于全会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的基本考虑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并作出决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

党的十七大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战略部署,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

全党全国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开创了文化建设新局面。

中央政治局认为,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及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召开一次全会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确定的重大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第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二五”时期奋斗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需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更加繁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十二五”规划纲要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度提出未来5年我国文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强调要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辽宁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文化厅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推进文化建设意见的通知

辽宁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文化厅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推进文化建设意见的通知

辽宁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文化厅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推进文化建设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6.21•【字号】辽政发[2003]24号•【施行日期】2003.06.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辽宁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文化厅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推进文化建设意见的通知(辽政发[2003]24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现将省文化厅《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推进文化建设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辽宁省人民政府二00三年六月二十一日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推进文化建设的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文化工作的要求,开创辽宁文化工作的新局面,现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推进文化建设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一、辽宁文化事业的现状(一)辽宁文化事业具有较好的基础。

目前,有文化事业机构2010个(专业艺术院团77个,公共图书馆128个,剧场、影剧院7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25个,博物馆、纪念馆47个,电影院87个,文化站1164个),全系统职工总数46300人,其中,省直2003人。

多年来,我省的专业艺术取得了丰硕成果,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市场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成效显著,文化产业也取得了初步发展。

其中,精品生产、社会文化、田野考古及省艺术团体的表演水平等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二)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省文化工作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分配制度及经营机制等方面还不适应。

重事业轻产业、重评奖轻市场、重投入轻产出等陈旧观念仍然存在,计划经济的体制和社会福利型的运行模式还没有完全打破,特别是专业艺术院团缺乏产业意识,经营手段落后,文化产品的生产与大众需求不相适应,群众喜闻乐见的产品不多。

中宣部三定方案内容

中宣部三定方案内容

中宣部三定方案内容中宣部,即中共中央宣传部,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宣传机构。

近日,中宣部发布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中宣部三定方案”。

本文将对中宣部三定方案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宣部三定方案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具体来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文化体制机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创造力,凝聚起推动文化建设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不竭力量。

二、推动文化内容生产中宣部三定方案强调,要推动文化内容生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培育和壮大新型文化主体,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同时,要支持重点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与金融、教育、科技、体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提高文化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中宣部三定方案要求,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阵地,深化拓展基层文化阵地的内容和形式,扶持引导社会力量建设特色文化阵地,构建网上网下联动、立体交叉的文化阵地,推动形成同频共振、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态。

四、完善文化保障机制中宣部三定方案强调,要加强文化保障,健全投入机制,完善分配机制,健全退出机制,形成有利于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扶持和引导文化产业健康、可持续、融合发展,壮大文化企业,提高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总之,中宣部三定方案的发布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宣部将全面贯彻落实这一方案,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内容生产、阵地建设、保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公布日期】2021.03.08•【文号】文旅公共发〔2021〕21号•【施行日期】2021.03.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旅公共发〔2021〕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也是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为在新的形势下更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时代发展新趋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创新驱动,努力推动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使城乡居民更好参与文化活动,培育文艺技能,享受文化生活,激发文化热情,增强精神力量,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基础。

(二)主要原则坚持正确导向,推动品质发展。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强化政治引领,提升人民文明素质,切实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坚持统筹建设,推动均衡发展。

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山东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方案

山东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方案

山东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山东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xx]14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鲁发[xx]15号),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山东实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原则要求。

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导权。

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鼓励多种形式的探索和试验。

三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正确处理文化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关系,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四是坚持把发展作为改革的立足点,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以发展的成果检验改革的成效。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充分调动干部职工支持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六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二、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紧紧围绕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文化企业改革、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宏观文化管理体制等主要任务,努力在试点工作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文化管理体制逐步理顺,文化单位活力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势头日益强劲,文化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创造更多更好适应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切实提高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影响力、竞争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意见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意见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意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意见为了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切实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近年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和短板,需要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一、建立市场化的文化产业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文化产业体验,推动从文化的生产、创造和传播不断向市场规律和社会效益转化。

应推进文化产业结构完善,完善文化金融和知识产权体系,加快互联网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企业上市和文化产业与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加强对文化机构的改革和创新着力推进文化机构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提升各类文化机构的管理和办学水平。

应深入实施文化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制度,鼓励公办文化机构参与市场竞争,积极引入社会和资本力量办理文化机构,聚焦文化“软实力”的创造性转化和传播,培养和普及中国的文化艺术品。

三、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应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统计制度和文化资产管理制度改革,在政策和制度上给予文化产业更多的扶持。

同时,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防范文化产业当中垄断和虚拟化等问题的发展。

四、提高人民文化素质和文化参与度让人民参与文化,提倡文化生活,需要加强文化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促进文化消费的增长。

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类文化资源,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推行国民文化精神指数和文化演进指数进行评估,提高文化素质和文化参与度。

五、强化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市场化的文化资助机制,发挥市场在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同时,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应切实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强化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加强文化遗产的监管和管理工作。

六、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建立全球文化交流与合作机制实现文化交流共享,拓展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空间,推广国家品牌,强化我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支持文化产业自由流动和赴海外发展,建立国际文化交流氛围和国际文化品牌认证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着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文化软实力,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支撑。

3.明确文化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

到2020年,全省文化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更加巩固。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富有成效,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现代文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全面完成,公益性文化单位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文化企业现代法人治理制度全面形成,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健全,文化市场体系日益完善。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形成若干百亿级企业和重点产业集聚区,全省文化产业增速高于GDP增速,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超过5%,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体系,使之尽快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文化精品创作全面繁荣,在全国有影响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适应城乡人民群众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艺创作水平整体提升,在国家级重点奖项评比中取得更好成绩。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整体队伍结构更加优化,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机制更加科学,“文化赣军”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关心人才的氛围更加浓厚。

──文化对外交流战略明显推进,以贸易和投资等多种形式大力推动文化产品“引进来”“走出去”,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交流合作不断加强,江西文化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聚全省共同建设富裕和2谐秀美江西的强大精神力量4.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切实加强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不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大力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围绕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推出更多更好的通俗理论作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

5.深化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

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工作。

大力抵制封建迷信,倡导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

进一步加大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景区、文明家庭的创建力度,不断提高文明创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广泛持久开展学雷锋活动,建立健全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机制,大力发掘、培育、表彰和推介重大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学英模、扬正气、树新风的浓厚氛围。

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逐步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积极开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建设活动,培育现代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节能环保意识,推动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成为社会时尚。

6.大力发展红色文化。

进一步弘扬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保护和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对革命优良传统的宣传研究,传承红色文化,推动树立新时期江西人“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大气包容、见义勇为”的新形象。

促进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相融合,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古色旅游相统一,创新服务方式,打造精品线路,充分发挥其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的积极作用。

广泛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党性教育活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不断加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机制。

7.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大力实施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充分调动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 3 —创造性,打造若干具有较强服务发展能力的江西“智库”。

紧密联系全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深入研究关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发掘和整理江西优秀文化遗产,建设一批具有地域特色优长学科,推出一批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不断加大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投入,逐步增加社科研究经费。

三、着力构建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8.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戏、看电影、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拓展投资渠道。

完善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

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明确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

9.加大文化场馆和网点建设力度。

制定并落实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

“十二五”期间,建设省图书馆二期,新建省群艺馆,完成设区市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博物馆和县级文化场馆的改扩建。

实现公共文化设施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和社区。

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无线覆盖工程、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程,实现广播电视由“村村通”向“户户通”、“常态通”、“优质通”转变。

大力实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程,实现重要城市、重点地区全覆盖。

大力实施农家书屋工程,确保“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资金和运行经费的落实。

推动电影院线、演出院线向市县延伸,实现全省县城数字电影放映场所全覆盖。

加强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把在县城及其以上城市繁华街区建立新华书店纳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整体规划并给予必要扶持。

积极推动省市县三级图书馆和农家书屋赣版图书捐4赠。

建设好城乡社区阅报栏。

10.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并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

提高全省人均图书馆藏书、购书标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并力争稳步提高。

鼓励其他国有文化单位、教育机构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各类公共场所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

加快现代科技应用步伐,加快文化信息资源整合,构建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水平。

以公共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社区文化中心为依托,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公益性上网场所。

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

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鼓励政府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无偿用于公共文化服务。

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

重视进城务工人员文化需求,积极提供适合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服务。

11.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及机关文化、行业文化、廉政文化建设等为载体,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

继续开展和完善“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和全民阅读活动,重点提供一批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免费提供一村一月一场电影、一村一年一场戏、农村每所中小学每学期两场电影。

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

鼓励文艺工作者、艺术院校学生和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开展文化志愿服务。

12.积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切实做好江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街名村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研究,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档制度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集,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5 —目分类保护标准和规划。

对濒危文化项目和年老体弱的代表性文化传承人实施抢救性保护,对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实施整体性保护。

加大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力度。

积极推进大遗址、世界文化遗产、红色文物、水下文物、基层文物的保护和文物考古工作。

四、大力深化改革,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13.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按照中央要求,确保按时、稳妥、有效、全面完成国有文艺院团和非时政类报刊社的转企改制任务。

大力促进江西出版集团做大做强图书出版主业,积极推动产业升级,打破出版载体界限,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网络出版等多介质出版业态,实施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界发展,实现多元化经营。

继续执行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对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的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5年。

14.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按照国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科学界定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功能,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全面推进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明确服务规范,加强绩效评估考核。

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群众艺术馆、美术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和乡镇综合文化站、街道文化艺术中心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机制,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深化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和电台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进一步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不断扩大主流媒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15.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发挥文化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合理流动。

重点发展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演出娱乐、影视剧、动漫游戏、印刷复制、广告、会展等文化产品市场。

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加快建设大型文化流通企业和文化产品物流基地,构建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6通网络。

大力培育资本市场,促进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相融合,支持文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不断发展壮大。

加强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

建立健全和发展版权交易与仲裁、文化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投资、保险、担保、拍卖等中介服务机构。

利用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行重点文化产权、产品阳光交易,规范交易行为,引导行业组织更好地履行协调、监督、服务、维权等职能。

16.创新文化管理体制。

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