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8-12 王平实验室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技术介绍(上网)

合集下载

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

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

《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教案大纲张日欣李元斌一、课程名称: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Experiments in Biomedical Sensor & Detecting Techniques二、课程编码:0702831三、学时与学分:24/1.5四、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项目生理学,电子测试与实验,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实验。

五、课程教案目标1.本课程是生物医学项目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应用电子技术,传感器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解决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信号提取,检测和处理以及生物医学仪器的设计等问题;2.使学生了解典型医学仪器的原理、特点和性能指标,学习正确使用传感器,设计检测电路,掌握基本测量技术;3.为医学仪器设计奠定基础。

六、适用学科专业生物医学项目七、基本教案内容与学时安排●热敏器件及温度传感器特性实验<4学时)●压力传感器性能实验<4学时)●气敏传感器特性实验<4学时)●光电式脉搏探测器<4学时)● ECG前置放大器<4学时)●陷波器仿真、制作与调试<4学时)●安全隔离设计与调试<4学时)● ECG放大器的整体调试<4学时)● 12导联心电工作站的原理及使用<4学时)八、教材及参考书:教材:生物医学电子技术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张日欣、李元斌、邹昂等自编教材,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材科,2004年9月参考文献:1.生物医学检测技术讲义,杨玉星自编教材,1998年2.生物医学电子学,蔡建新,张唯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3.传感器原理与应用,黄贤钨,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4.生物医学测量,陈延航,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5.医学物理,刘普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6.医学仪器-应用与设计,约翰G.韦伯斯特,新时代出版社,1985年7.Protel 98 for windows电路设计应用指南,程凡等,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年九、考核方式实验报告+实践表现《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实验》教案大纲张日欣李元斌一、课程名称: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实验Experiments inBiomedical Measure and Instrumentation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16/1四、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项目生理学,电子测试与实验。

传感器技术5

传感器技术5

• 正常运动单位电位的特征: 相位:根据离开基线偏转的相位的次数分为单相、 双相、三相、多相。 时程:从离开基线的偏转起到返回基线所经历的 时间,一般6-12ms。 电压:正负波最高偏转点的差,一般100-2000uv。
• 不同程度肌肉收缩时的肌电图
4、传导速度的测定
五、 感觉器官的生理信息
3.细胞膜的模拟电路
三、细胞群电位(多细胞电位) 记录方法:细胞外记录
心室肌动作电位形成机制 • 去极化: 0期,在外来刺激作用下, 首先引起部分电压门控式Na+ 通道开放和少量Na+内流,造 成细胞膜部分去极化。当去极 化达到阈电位水平(约-70mv) 时, Na+通道大量开放,膜进 一步去极化,由负电位向正电 位转化,直至接近Na+平衡电 位(+30mv),形成动作电位 的上升支。
Nernst公式 : RT [X+]O EX= ln + ZF [X ]i [X+]O = 60lg (mv) + [X ]i
K+的平衡电位 (equilibrium potential)
Ek=60log
[K+]o [K+]i
(mV)
实际值比计算值略小,与膜对Na+有很小的通透性有关。
• 静息电位:细胞在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 内外的电位差
ST段: QRS终点到T波起点。
二、循环系统信息检测
1、心音
2、血压
3、脉搏
心室射血后期,动脉血压降低,形成前段;心室舒张,形成后段
4、血流
三、呼吸系统生理信息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呼吸
1、肺容量
2、呼吸气体的成分
混合气体中,每种气体分子所产生的压力称该气体的分压 气体分压=总压力×该气体的容积百分比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周杏鹏)第一章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周杏鹏)第一章

1.3 传感器与检测系统的分类
2. 按被测参量的检测转换方法分类
➢电磁转换 电阻式、应变式、压阻式、热阻式、电感式、互感式、电容
式、阻抗式、磁电式、 热电式、压电式、霍尔式、振频式、感 应同步器、磁栅等;
➢光电转换
光电式、激光式、红外式、光栅、光导纤维式等;
➢其他能/电转换 声/电转换、辐射能/电转换、化学能/电转换等。
目前七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六点
1.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地位与作用
➢生活中化学成分的检测
利用化学反应机理检测成分,上图为酒精检测仪, 右图为空气质量检测仪。
目前八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六点
1.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地位与作用
➢防火防盗和见用电器安全检测
左图为漏电报警器,上图为烟 雾报警器。
4. 信号处理 现代检测仪表、检测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模块通
常以各种型号的嵌入式微控制器、专用高速数据处 理器(DSP)或为核心来直接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
构建。
目前十九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六点
1.2 检测系统的组成
基于ARM9核的嵌入式 控制器
DSP处理芯片
目前二十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六点
1.2 检测系统的组成
“工业用表”:是长期使用于实际工业生产现场的检测 仪表与检测系统。
目前三十四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六点
绪论
1.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地位与作用 1.2 检测系统的组成 1.3 传感器与检测系统的分类 1.4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三十五页\总数四十一页\编于十六点
1.4.1 传感器的发展方向
传感器技术的主要发展动向,一是深入开展基 础和应用研究,探索新现象、研发新型传感器;二 是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实现传感器的集成 化、微型化与智能化。

生物传感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生物传感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生物传感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日益关注,农产品质量检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生物传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手段,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监测中。

本文将介绍生物传感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包括基本原理、具体应用、优势和挑战等方面。

一、生物传感技术基本原理生物传感技术是利用生物元素,如细胞、生物分子或生物材料,通过感知、传递和转换信号的方式,实现对目标物质的检测和分析。

其基本原理包括生物识别、生物传递和生物转换三个步骤。

首先,生物元素通过特异性识别目标物质,如通过酶活性、抗体疾病、DNA、RNA等与目标物质结合。

然后,目标物质与生物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被传递到传感器,通过转换成可测量的信号,如电化学信号、光学信号或压力信号。

最后,利用传感器对信号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实现对目标物质的定量检测。

二、生物传感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1. 农药残留检测农药残留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统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耗时耗力,而生物传感技术能够通过对农药与生物元素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检测,实现快速、高效的农药残留检测。

例如,利用酶活性与农药残留物间的反应,可以开发出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生物传感器,实现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准确检测。

2. 食品添加剂检测食品添加剂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有重要影响。

传统的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繁琐且不易快速得到结果。

利用生物元素的高度选择性,生物传感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并定量分析食品添加剂的存在。

例如,利用酶活性与添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食品中添加剂的检测,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

3. 农产品污染检测农产品的污染问题是影响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统的污染检测方法通常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和昂贵的试剂,而生物传感技术可以通过使用生物元素作为传感器,实现对多种农产品污染物的快速检测。

例如,利用生物元素对污染物的高度选择性和敏感性,可以开发出高通量的生物传感器,可同时检测多种农产品污染物。

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原理【ch08】生物标志物的传感检测新技术 培训教学课件

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原理【ch08】生物标志物的传感检测新技术 培训教学课件

微液滴操控的微流控芯片系统
微液滴控制技术 液滴操作是间歇流微流控系统的主要流体操作方式,也是微流控研究中的新兴领域。
用于生物医学传感分析的微流控液滴装置 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区室化(水-油液滴)BioMEMS产品是乳液聚合酶链式反应 (emulsion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ePCR)装置。ePCR可以对复杂混合物 中的模板进行完美放大。
抗原与抗体及其固定
间接竞争法
间接竞争法是将抗原与蛋白质的结 合物固定在载体表面,待测溶液中 的抗原与固定的抗原竞争性地结合 游离的过量抗体,经过清洗后,加 入标记二抗与结合在载体表面的抗 体结合,建立结合的标记二抗信号 与待测物抗原的浓度之间的关系来 实现对待测物的检测。
直接竞争法
直接竞争法的检测原理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将抗原固定在载体表面,待测 溶液中的抗原与固定的抗原竞争性地 结合标记的抗体,经过清洗后,检测 结合的标记抗体信号的变化来实现对 待测物的检测。
仿生传感器感觉辨识模型
人类嗅觉器官相当灵敏,可识别多达数万种物质,灵敏度高达40个分子。 嗅觉能力主要通过数以百万计(几百种不同类型)的受体来完成。每种 受体的选择性并不高,但是受体阵列检测的信号通过周围和中枢神经系 统处理后便可以获得很好的识别效果。味觉系统与嗅觉系统的工作情况 类似,只是受体数目更少一些。与只检测某种特定化学物质的传统化学 传感器不同,人类感觉器官并不是区分每一种化学物质,而是感知化学 物质在感受器上的整体表现。
仿生化学传感器技术
必须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①有一定的交互敏感能力,能同时对待测物中几种不同 组分有一定的响应; ②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不同的组分具有不同的响应能力;
③各项参数以及响应信号必须稳定,具有重现性; ④在不同的检测环境下需要有较长使用寿命。

生物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王老师实验报告

生物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王老师实验报告

!!题目 生物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实验报告汇总 姓名与学号 蒋昊铮 3120100277年级与专业 大三 生物系统工程指导教师 王剑平所在学院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目录:实验⼀一 热电偶传感器实验 …⋯…⋯…⋯…⋯…⋯…⋯…⋯…⋯…⋯…⋯…⋯…⋯…⋯…⋯…⋯…⋯…⋯…⋯…⋯…⋯…⋯…⋯…⋯…⋯…⋯2实验⼆二 热敏电阻传感器实验 …⋯…⋯…⋯…⋯…⋯…⋯…⋯…⋯…⋯…⋯…⋯…⋯…⋯…⋯…⋯…⋯…⋯…⋯…⋯…⋯…⋯…⋯…⋯…⋯…⋯5实验三 RTD热电阻传感器实验 …⋯…⋯…⋯…⋯…⋯…⋯…⋯…⋯…⋯…⋯…⋯…⋯…⋯…⋯…⋯…⋯…⋯…⋯…⋯…⋯…⋯…⋯…⋯…⋯…⋯9实验四 光敏电阻传感器实验 …⋯…⋯…⋯…⋯…⋯…⋯…⋯…⋯…⋯…⋯…⋯…⋯…⋯…⋯…⋯…⋯…⋯…⋯…⋯…⋯…⋯…⋯…⋯…⋯…⋯12 实验五 霍尔传感器实验 …⋯…⋯…⋯…⋯…⋯…⋯…⋯…⋯…⋯…⋯…⋯…⋯…⋯…⋯…⋯…⋯…⋯…⋯…⋯…⋯…⋯…⋯…⋯…⋯…⋯15 实验六 应变桥实验 …⋯…⋯…⋯…⋯…⋯…⋯…⋯…⋯…⋯…⋯…⋯…⋯…⋯…⋯…⋯…⋯…⋯…⋯…⋯…⋯…⋯…⋯…⋯…⋯…⋯19 实验⼀一 热电偶传感器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原理和调理电路,熟悉调理电路⼯工作⽅方式。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学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 了解热电偶特性曲线;2.观察采集到的热信号的实时变化情况。

3. 熟悉热电偶类传感器调理电路。

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1)所需仪器myDAQ、myboard、nextsense01热电偶实验模块、万⽤用表(2)注意事项1.在插拔实验模块时,尽量做到垂直插拔,避免因为插拔不当⽽而引起的接插件插针弯曲,影响模块使⽤用。

2.禁⽌止弯折实验模块表⾯面插针,防⽌止焊锡脱落⽽而影响使⽤用。

3.更换模块或插槽前应关闭平台电源。

4.开始实验前,认真检查热电偶的连接,避免连接错误⽽而导致的输出电压超量程,否则会损坏数据采集卡。

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教学大纲张日欣李元斌一、课程名称: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Experiments in Biomedical Sensor & Detecting Techniques二、课程编码:0702831三、学时与学分:24/1.5四、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工程生理学,电子测试与实验,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实验。

五、课程教学目标1.本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应用电子技术,传感器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解决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信号提取,检测和处理以及生物医学仪器的设计等问题;2.使学生了解典型医学仪器的原理、特点和性能指标,学习正确使用传感器,设计检测电路,掌握基本测量技术;3.为医学仪器设计奠定基础。

六、适用学科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热敏器件及温度传感器特性实验(4学时)●压力传感器性能实验(4学时)●气敏传感器特性实验(4学时)●光电式脉搏探测器(4学时)●ECG前置放大器(4学时)●陷波器仿真、制作与调试(4学时)●安全隔离设计与调试(4学时)●ECG放大器的整体调试(4学时)●12导联心电工作站的原理及使用(4学时)八、教材及参考书:教材:生物医学电子技术与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张日欣、李元斌、邹昂等自编教材,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材科,2004年9月参考文献:1.生物医学检测技术讲义,杨玉星自编教材,1998年2.生物医学电子学,蔡建新,张唯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3.传感器原理与应用,黄贤钨,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4.生物医学测量,陈延航,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5.医学物理,刘普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6.医学仪器-应用与设计,约翰G.韦伯斯特,新时代出版社,1985年7.Protel 98 for windows电路设计应用指南,程凡等,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年九、考核方式实验报告+实践表现《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实验》教学大纲张日欣李元斌一、课程名称: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实验Experiments in Biomedical Measure and Instrumentation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16/1四、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工程生理学,电子测试与实验。

生物传感器1

生物传感器1

生物传感器的发展与利用20104033113草业科学王平生物传感器的发展与利用摘要: 近年来,生物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生物组分检测、临床疾病诊断、过程控制与检测、环境监控与保护等许多领域,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其中一个重要分支.纳米材料的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原子配位不足、活性位点多等特性为生物传感器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其迅猛发展对新型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了纳米材料在构建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关键词:生物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光生物传感器引言生物传感器是一门由生物、化学、物理、医学以及微电子技术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成长起来的技术,2000年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提出了一个非常严格的生物传感器定义: 生物传感器应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装置,通过利用与换能器保持直接空间接触的生物识别元件,它能够提供特殊的定量和半定量分析信息.生物传感器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成本低、能在复杂的体系中进行在线连续监测的特点,能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生物组分检测、临床疾病诊断、过程控制与检测、环境监控与保护等许多领域.按照生物传感器的分子识别元件,可以把生物传感器分为: 组织传感器、DNA 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和酶生物传感器等.按照生物传感器所用的换能器,可以把生物传感器分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热敏型生物传感器、场效应管生物传感器和测光型生物传感器等.1、纳米材料构建的生物传感器纳米材料又称纳米结构材料,是指三维空间尺寸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

由于纳米材料小尺寸以及特殊的表面状态,使其表现出许多既不同于微观粒子又不同于宏观物体的特性,例如小尺寸效应、表面接口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等。

对电化学生物传感电极,由于纳米材料比表面积大、表面反应活性高、表面原子配位不全等导致表面的活性位点增加,催化效率提高,吸附能力增强,常常可以作为电极表面的修饰材料或者生物分子的固定基底起到提高传感器性能的作用。

Session 2 生物医学传感技术(王平)

Session 2 生物医学传感技术(王平)

生物医学传感技术
王平
浙江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生物医学传感器的需求
生物医学传感技术的概念
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分类
生物医学传感器的特殊要求
生物医学传感器的特点
生物医学传感器的现状
人体生理信息的研究现状
人体生理信息的研究现状
人体生理信息的研究现状
传感器的集成制造技术
传感器的集成制造技术
物理类传感器举例
物理类传感器举例
物理类传感器举例
物理类传感器举例
物理类传感器举例
化学类传感器
化学类传感器举例
化学类传感器举例
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谢谢!
王平
浙江大学。

生物信号检测及传感器第一节

生物信号检测及传感器第一节

Km值的应用
1).鉴定酶的种类
Km值是酶的特征常数,在反应条件一定时,只与酶的种类和 底物的性质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不同种类的酶其Km值不同, 对于一种未知的酶,可在规定的条件下测定其Km值加以鉴定。
表7-1 某些酶的Km值

乳酸脱氢酶 己糖激酶
-半乳糖苷酶 碳酸酐酶 过氧化氢酶 蔗糖酶 糜蛋白酶
如环糊精、冠醚、杯芳烃等环状分子的基础上进 行设计的
人工磷酸化酶
三、微生物反应
(一) 、微生物反应的特点 • 微生物反应过程是利用微生物进行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 • 酶在微生物反应中起最基本的催化反应
微生物反应和酶促反应的比较
共同特点: •同属生化反应,都在温和条件下 进行; •凡是酶能催化的反应,微生物也 可以催化; •催化速度接近,反应动力学模式 近似.
R C O O C H 2 C H 3H 2 O R C O O HC H 3 C H 2 O H
乙酰胆碱脂酶
• 乙酰胆碱酯酶存在于神经元和肌细胞之间的突 触上
• 作用:将神经递质分子乙酰胆碱降解为乙酸和 胆碱
• 活性中心处在一个深沟中,在沟的基部是一组 由丝氨酸-组氨酸-谷氨酸组成的三氨基酸序列, 其大小正好可使乙酰胆碱掉入其中。
基于抑制原理的酶传感 器的影响因素:
1.底物浓度
2.pH 3.反应温度
(五)酶催化反应的某些缺点
1、 酶催化反应只能得到一种构型(L-型或D-型)的光学产物; 2、酶常常存在着底物或产物抑制现象,造成反应转化率降低,
生产能力低等问题; 3、极端的pH、较高的温度和高盐浓度的反应体系都可能使酶
钝化,失去部分甚至大部分催化活性; 4、大量的氧化还原酶、转氨酶等需要等计量反应物的辅因子

生物传感技术

生物传感技术
5
9.1.2 生物传感技术的发展历史
1967年美国的S.J.乌普迪克等制出了第一个生物传感 器葡萄糖传感器。现已发展了第二代生物传感器(微生物、 免疫、酶免疫和细胞器传感器),研制和开发第三代生物 传感器,将生物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起来的场效应生物传 感器。近年来,随着生物科学、信息科学和材料科学发展 的推动,生物传感器技术飞速发展。可以预见,未来的生 物传感器将具有以下特点:
第 9 章 生物传感技术
❖ 9.1 概述 ❖ 9.2 生物传感技术的分子
识别原理与技术 ❖ 9.3 生物传感仪器技术及其应用
1
9.1 概述
生物传感技术是一门由生物、化学、物理、医学、电子技 术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成长起来的高新技术,在生物医学、 环境监测、食品、医药及军事医学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价 值。
为了提高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可利用化学放大 功能。所谓化学放大功能,就是使一种物质通过催化、 循环或倍增的机理同一种试剂作用产生出相对大量的 产物。传感器的信号转换能力取决于所采用的转换器。
根据器件信号转换的方式可分为: ⑴ 直接产生电信号; ⑵ 化学变化转换为电信号; ⑶ 热变化转换为电信号; ⑷ 光变化转换为电信号; ⑸ 界面光学参数变化转换为电信号。
生物传感器有以下共同的结构:包括一种或数种相关生 物活性材料及能把生物活性表达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物 理或化学换能器,二者组合在一起,用现代微电子和自动 化仪表技术进行生物信号的再加工,构成各种可以使用的 生物传感器分析装置、仪器和系统。
生物传感器的特点:
(1)采用固定化生物活性物质作催化剂,价值昂贵的试剂可 以重复多次使用,克服了过去酶法分析试剂费用高和化学 分析繁琐复杂的缺点。
1. 膜分离的工作原理 一是根据混合物的质量、体积和几何形态的不同,用

生物传感技术与健康监测

生物传感技术与健康监测

生物传感技术与健康监测生物传感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体内分子或细胞为传感元件的检测技术。

它通过测量生物体内的特定生物标志物来监测人体的健康状况,为健康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生物传感技术在健康监测领域发展迅猛。

传统的健康监测方法通常需要进行复杂的操作,例如抽血、化验等,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对人体有一定的创伤。

而生物传感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

通过设计和合成特定的传感元件,可以非侵入性地、实时地监测人体内的各种生物分子和细胞活动。

以血糖监测为例,生物传感技术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来帮助糖尿病患者管理血糖水平。

传统的血糖监测方法需要定期进行空腹血糖检测,而生物传感技术可以实现实时血糖监测,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数据。

目前已经有一些商用的血糖传感器上市,能够将血糖数据通过蓝牙传输到智能手机上,让患者随时了解自己的血糖状况。

除了血糖监测,生物传感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呼吸监测等领域。

例如,一些智能手表配备了心率传感器,能够连续监测用户的心率,并将数据上传到智能手机上,为用户提供身体健康的即时反馈。

另外,生物传感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早期疾病筛查,通过检测特定的生物标志物来发现疾病的早期信号,提高治疗的效果。

生物传感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纳米材料和生物工程技术的支持。

纳米材料的出现使得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可以在更低的浓度下检测到目标分子。

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则提供了更多的传感元件的选择,例如酶、抗体等,可以针对不同的目标分子设计和合成传感器。

然而,生物传感技术在健康监测领域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目前的生物传感技术大多还处于实验室阶段,离商业化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

另一方面,生物传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一些技术难题,例如传感器的稳定性、精度、可重复性等问题。

总的来说,生物传感技术的发展为我们了解和监测人体健康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随着纳米材料和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推进,生物传感技术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加精准和可靠的健康监测,为人们的健康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微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微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微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研究谢佳胤;李捍东;王平;李霁【摘要】微生物传感器是一种以微生物活细胞或细胞碎片作为敏感元件,结合电化学换能器,对被分析物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装置,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成本低、可进行连续动态监测等优点.在介绍微生物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的基础上,对其在生物工业、环境监测和临床医学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了微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前景.【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年(卷),期】2010(000)006【总页数】4页(P11-13,15)【关键词】微生物传感器;生物工业;环境监测;临床医学【作者】谢佳胤;李捍东;王平;李霁【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59生物传感器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产物,结合了生命科学、分析化学、物理学和信息科学及其相关技术,能够对所需要检测的物质进行快速分析和追踪[1-4]。

根据分子识别元件的不同,可将其分成7类[5-7]: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组织传感器、细胞传感器、核酸传感器、分子印迹生物传感器。

随着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发展,微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取得很大的进展。

微生物传感器以微生物活体作为识别元件,特别适用于需复酶和辅酶再生系统参与的生物反应测定,在生化需氧量和生物毒性等综合指标的监测上表现出独特优势[8-11]。

微生物传感器分析周期短,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广泛应用于地表水、生活污水及部分工业废水的测定[12]。

微生物传感器现已应用于生物工业、环境监测、临床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1 微生物传感器的结构微生物传感器是使用微生物活细胞或细胞碎片作为敏感元件与电化学换能器来制备生物传感器[13-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Tongue

e-Nose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呼吸气体检测
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不同种类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无创、安全、有效、便捷 酒精检测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14CO2) 糖尿病检测(丙酮) 肺癌检测
多参数集成芯片实物图
多参数集成芯片封装后的器件
细胞在芯片表面的固定培养
基于细胞传感器的生物医学应用
分析仪电路
仪器实物图
生物医学传感技术的未来发展
生物医学传感技术的未来发展
新型及仿生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
仿生传感器——
视觉、听觉、触觉、 嗅觉和味觉
视觉、听觉、触觉研究比较深入; 嗅觉与味觉的研究相对较为贫乏。
Input Layer
Freq. of Isoprene RT. of Isoprene Freq. of 1-hexene RT. of 1-hexene Freq. of Benzene RT. of Benzene Freq. of Hexanal RT. of Hexanal Freq. of Styrene RT. of Styrene Freq. of Propyl benzene RT. of Propyl benzene Freq. of 1,2,4-trimethyl benzene RT. of 1,2,4-trimethyl benzene Freq. of Decane RT. of Decane Freq. of Undecane RT. of Undecane
△f=f02(k1+k2+k3) △m/A
基于呼吸气体及其冷凝物的检测疾病
Temperature control oven and capillary column SAW sensor detector in a gas chamber
Mixer
Data store and process Tenax-TA thermal desorption system
肺癌早期诊断
呼出气体采集 气体富集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VOCs检测
肺癌病人呼出气体中特征性标志物确定
肺癌标志物
采集比较肺癌、肺结核患者和健康组 的呼出气体样本
确定苯、苯乙烯、正己烷、十三烷、
十三酮、十六醛、2-甲基十一醛、 8己基十五烷等作为肺癌标志物
肺癌早期诊断
健康组
肺癌患者
肺结核患者
肺癌早期诊断
早期肺癌病人呼出气体中存在特征性VOCs标志物 1971年,Pauling等人首次提出人体呼出气中 含有数百种VOCs
1985年,Gorden等人提出通过呼吸气体检测
实现肺癌诊断的设想,并发现3种特异性VOCs 1999年,Phillips等人扩大研究样本量(60 cancer vs 48 control),发现22种特异性 VOCs,肺癌检测灵敏度71.7%,特异性 66.7% 2007年, Phillips等人 进一步筛选16种 VOCs,检测灵敏度84.6% 、特异性80.0%
Our gas sensors array design
Normal Gas Sensor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s Fiber optic sensors Advantages Easy to manufacture & utilize Cheap High integration high sensitive high sensitive widely used stable Widely used Very high resolution Very high stability Disadvantages Bad stability and repetition Easy to aging Complex equipment Expensive Not high sensitivity and resolution
嗅上皮组织,嗅感觉神经元 基于嗅上皮的嗅觉传感系统
气味响应
LAPS嗅觉传感器
光寻址电位传感器LAPS
细胞代谢物检测 嗅感觉神经元,表达气味受体的细胞
LAPS检测气味响应信号
SAW嗅觉传感器
声表面波传感器SAW
质量变化检测 细胞、受体
AFM scans of the SAW chips with a sensitive surface immobilized with ODR-10 by SAMs.
响应模式(Rat D)
9 8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神经元
10 8 6 4 4 2 0 -20 2 -10 0 10 0 20 -10 0 10 20 30
气味敏感受体细胞
250 240 230 220 210 200 190 180
110
104
100uM Diacetyl
14
20
38
44
50
56
62
74
80
86
92
表达气味受体 ODR-10的MCF-7细胞
细胞功能性钙离子浓度检测
98
26
32
68
2
8
MEA嗅觉传感器
微电极阵列MEAs传感器 细胞胞外动作电位检测
生物医学传感技术的用途
生物医学传感技术的用途
生物医学传感器的需求
生物医学传感技术的发展
生物医学传感技术的发展
生物医学传感器的特殊要求
生物医学传感器的特点
生物医学传感器的现状
人体生理信息的检测技术
人体生理信息的检测技术
人体生理信息的检测技术
物理类传感器举例
物理类传感器举例
物理类传感器举例
Surface Acoustic Wave Sensor
Mass deposition
Frequency change direct corresponding to mass change
△f=f02(k1+k2+k3) △m/A
Electronic nose desig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Electronic Tongue (e-Tongue)
The " Electronic Tongue " was presented in the 1990's. It became apparent that the animal and human taste operating on the same principle. “Electronic Tongue" is a kind of electronic(or optical) analysis instrument and while should be a kind of bionic instrument;
CT scan
Thoracoscopy
PET scan
Bronchoscopy
基于呼吸气体及其冷凝物的检测疾病
Surface Acoustic Wave Sensor
Mass deposition
Frequency change direct corresponding to mass change
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基于细胞传感器的生物医学应用
微生理计
只能观察细胞的形态
用于H+测量
微电极阵阵列
用于动作电位测量
细胞电阻抗传感器
用于电阻抗测量
基于细胞传感器的生物医学应用
细胞代谢离子检测原理分析
细胞代谢微环境中多种离子的 检测方法:采用集成的光电离 子敏传感器阵列芯片MLAPS
2nd Part
Biomimetic Artificial
Nose and Tongue
研究进展:嗅觉细胞传感器
嗅觉信号传导
细胞传感检测系统
传感器器件
生物电子鼻与电子舌芯片
生物电子鼻传感器阵列
The development the device integrating FET array and culture olfactory and taste bud cell on the device and detect the response under stimulants of odor and taste.
Electronic Nose (e-Nose)
The term "Electronic Nose " was presented in the 1980's. It became apparent that the animal and human olfaction operating on the same principle. “Electronic Nose" is a kind of electronic (or optical) analysis instrument and while it should be a kind of bimimetic instrument.
Set up the e-Nose system
基于呼吸气体及其冷凝物的检测疾病
Tests and procedures that are used to detect and diagnose lung cancer
Chest x-ray
Fine-needle aspiration (FNA) biopsy
Hidden Layer Output Layer
Lung cancer Patients Healthy People Suspected Patien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