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言
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主要围绕“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展开,关键的概念是:稀缺性、
选择、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
1、稀缺性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产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
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选择与资源配置
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产生经济物品,以便更好的满足人类的需求。它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三个问题。
选择是如何使用稀缺资源问题,即把稀缺资源用于那种途径,在不同用途之间分配稀
缺资源就是资源配置。经济中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则是对
资源配置的具体化经济学产生于这三个问题,也就要解决这三个问题。
3、资源利用
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的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它
包括三个相关的问题,即“充分就业”问题、“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问题、“通货膨胀”问题。
4、经济学的定义
其定义是:研究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在西方经济学中这一定制
度就是市场经济制度。
二、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研究经济学的方法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之分。用实证方法研究经济学称为实证经济学,用规范方法研究经济学称为规范经济学。这一部分的关键概念是实证经济学、规范经
济学、价值判断。
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
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
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
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三、实证分析方法
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经济问题就是要形成一套理论,所以实证分析方法也就是形成
理论的方法。
具体来说,在运用实证分析法来形成理论时有四个步骤:
第一、确定经济变量的含义。经济学中研究的许多经济现象都是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
第二、提出假设。假设是理论适用的条件。
第三、假说。假说是对两个或更多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
第四、对假说的校验。
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
一、需求理论
1、需求的含义
需求是指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2、需求定理
在微观经济学中需求分析的重点是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表述这一关系的则市需求定量。
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3、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分
二、供给理论
三、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
1、均衡价格的含义
2、均衡价格的形成
3、均衡价格的变动
四、价格如何调节经济
均衡价格形成与变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价格调节经济的过程。在现实中价格的形成及对经济的调节是同一社会经济过程。在现实中价格的形成及价格对经济的调节是同一社会经济过程。
1、市场经济与价格机制
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一般而言,市场经济应该具备这样三个特点:
第一、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单位。
第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第三、价格调节经济。
2、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
第一、各经济单位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
第二、存在市场
第三、市场竞争的完全与公平性。
3、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
第一、作为指示器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
第二、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需求。
第三、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供给。
第四、价格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五、价格政策
1、价格调节的不完善性
2、支持价格
支付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3、限制价格
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
第三章弹性理论
一、需求弹性的含义
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
反应程度。
二、需求弹性的分类
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需求的价格弹性分为五类:
第一、需求完全无弹性。第二、需求有无限弹性。
第三、单位需求弹性。第四、需求缺乏弹性。
第五、需求富有弹性。
三、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第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即该商品是生活必需品,还是奢侈品。
第二、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第三、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第四、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
第五、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四、需求弹性与总收益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欲望与效用
欲望与效用都是人的心理感受。消费者行为理论出发点是欲望,归宿是欲望的满足效用。
二、基数效用论与边际效用分析法
基数效用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所谓效用可以计量,就是指消费者消费某一物品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可以用效用单位来进行衡量。所谓效用可加总求和是指消
费者消费几种物品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可以加总而得出总效用。根据这种理论,可以用具体
的数字来研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
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总效用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得到的边际
效用是递减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用以下两个理由来解释:
第一、生理或心理的原因。
第二、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3、消费者均衡实现的条件
消费者均衡就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