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基础知识

一、农药的分类以及在包装上的识别

农药——防治危害植物及其产品的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和调节控制植物生长的物质。

农药分类方法:

BT A 、杀虫剂

B 、杀菌剂

C 、除草剂

D 、调节剂

E 、杀鼠剂

F 、保鲜剂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

现代农业五大新技术之一,五大新技术是指:克隆(细胞组织培养)、良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除草剂、设施农业(工厂化无土栽培)。

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对植物进行化学调控,让其按人们期望的方向发户生长的药剂,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植物生长调凶剂的开发和应用是现代化农业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调节植物与环境的互作关系,增强植物的抗逆性,诱导抗性基因表达。植物激素与蛋白结合,对于植物细胞的信号感知与转导有重要用作。现代研究证明,几乎一切生命过程都是由信号启动的。

人类在植株生长的各个不同时期和发育阶段,利用长长调节剂来调控生命过程。使作物农艺性状表达朝着人们需法度的方向发展。其应用领域之多、作用面之广,是其它任何物质或措施所不能比拟的。

已开发的用途有促进植株、插条生根、疏花疏果或防止采前落果,诱导和促进开花,抑止烟草腋芽或马铃薯块茎芽,矮化植株,改善株型,抑制生长,防止倒伏,增加产量,催熟增甜,防腐保鲜等等。

植物长长调节剂是从植物所含的内源激素中被发现,植物内源激素有五种: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素、乙烯。现在,人们采用化学方法模拟合成了多种植物长长调节剂,它们在作用上或活性上与天然产物没有差别,有的还大大胜过了天然产物,目前世界上已经生产的植物长长调节剂商品约在百种以上,较重要的有30-40种。有人估计,到2010年左右,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上将与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其它类农药,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科学越发达,它的应用前景越广泛。例如:当作物田块没有病、虫、草、鼠为害,肥力好而植株又长势旺(植株长势过旺,因徒长消耗营养反而产量低),要想获得高产,只有用植物调节剂对生长进行调控。

(五)保鲜剂

用于农作物采后贮藏保鲜一类物质(如水果保鲜剂、瓜果保鲜剂、鲜花保鲜剂等)其作用原理是抑制呼吸,使之处于休电工状态并保持水分和维持最低生命代谢。

(六)杀鼠剂

经口吞食的杀鼠剂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杀鼠剂作用快,鼠类只吃一次或在短时间连吃几次就被毒死的药剂,如磷化锌、毒鼠磷等。慢性杀鼠剂的作用慢,鼠类要连续几天吃药才被毒死(有个别新品种只吃一次就见效)如杀鼠灵、敌鼠灵等。

(七)农药种类在包装上的标识

国家规定不同的农药类型用一条宽为2MM的不同色带标识,置于包装的正下方与包装底边平行。

1、杀虫剂——红色

2、杀菌剂——黑色

3、除草剂——绿色

4、调节剂——黄色

5、杀鼠剂——蓝色

二、农药的剂型及使用方法

农药的原药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加工成各种类型的制剂,才能使用机械喷施。制剂的型态称剂型,我国现在使用最多的剂型是乳油、可湿性粉剂、粉剂、粒剂和水剂,另外还有10余种剂型。见下表:

每种农药可以加工成几种剂型,根据需要选择使用。每种制剂的名称是由有效成份含量、农药名称和剂型三部分组成,例如国光甲基硫菌灵(又名甲托布津)。在加工各种制剂时,须分别加入一些辅助剂(简称助剂),以改善制剂的理化性质,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对人、畜的危害性。常用的助剂有以下几种:

1、填充剂——又称填料。在加工可湿性粉剂和粉剂时,为了把原药磨细,并加以稀释,须

加入陶土、硅藻土、滑石粉等惰性粉,这些物质不与原药发生化学变化,也没有杀虫、杀菌等活性。

2、溶性——加工乳油或油剂时,须用甲苯、二甲苯等溶剂将原药溶解,再加入其它助剂。

溶剂也没有杀虫、杀菌等活性。

3、润湿性——在可湿性粉剂或悬浮剂中须加入烷基苯磺酸钠等润湿剂,使不溶于水的原药

能被水湿润,并能悬浮于水,药液喷到作物上能润湿作物表面和虫体,提高防治效果。

4、乳化剂——是加工乳油等制剂时用的助剂。在乳油对水稀释后,乳化剂能含有原药的油

状物,以极水的粒状分散在水中,成为均匀稳定的白色乳液。

此外,还有悬浮剂、分散剂、展着剂、稳定剂、抗凝剂、助燃剂、发烟剂、包衣剂等等,分别用于不同的剂型中。现代有的农药还添加有特殊的增效成分或多效部分,以提高效

果和扩大治疗应用范围。

三、农药的毒性及在包装上的标识

(一)农药的毒力、药效、毒性 1、毒力——指药剂本身对有害生物的毒害程度,一般是在室内人为控制条件下精密测定的。 2、药效——指药剂对有害生物的作用效果,一笛膜是在室外自然条件下测定,药效除与药剂本身的毒力有密切关系外,还与加工质量测定时的自然条件(如温度、土壤质地、作物或杂草的生育状况等)有关/在一般情况下,毒力与药效一致,毒力大,药效高。

3、毒性——指药剂对人、畜等的毒害程度。一般是用纯药在大白鼠、小白鼠、兔或狗等温血动物身上测定。药剂对温血动物的毒性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两种,急性毒性是指药剂经口、经皮或经呼吸道进入动物体内,引起急性中毒。我国现行的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就是以农药对大白鼠的致死中量为依据的(致死中量是指引起50%供试动物中毒致死的剂量),以毫克/千克体重来表示,数值愈小,毒性愈高。高毒农药的使用范围有一定限制使用时要遵守有关规定。慢性毒性是指供试动物在长期小剂量口服或接触一种药剂蝗所表现的毒性,特别注意是否引起供试动物后代畸形(简称致畸),是否引起供试动物立生肿瘤(致癌)或引发遗传上的突然变异(致突变)等三致作用。凡是有明显性毒性的物质,均不能做农药使用。 此外有些农药对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或密蜂等有毒,使用时也要注意。 (二)农药急性毒性一般分为三级 注:为了更详细,也有将农药急性毒性细分为五级,农药毒性在包装上的标识:

注:所有的毒性标志均用红色

四、农药混配的特点和混配遵循的原则

农药合理混配可提高工效,扩大使用范围,兼治多种害虫,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减缓害虫对药剂的抗药性等。

混配农药时,必须注意以下四原则

1、 影响有效成分的化学稳定性:农药有效成分的化学性持和结构是其生物活性的基础。混用时一般不应让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变公,而这种化学变化的可能后果之一是有效成分的分解失效,应引起重视。

注: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碱性较敏感,菊酯杀虫剂和二硫代氨基类杀菌剂在较强碱性条件下也会分解,酸性农药与碱性农药混用后,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破坏其有效成分。有些农药品种虽然在碱性不太强的条件下现混现用,混配后不能放置过久。 2、 不能破坏药剂的物理性能:两种乳油混用,要求仍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分散性、湿润性;两种可湿性粉剂混用,则要求仍具有良好的悬浮率及湿润性、展着性能。这不公是发挥药效的条件,也可防止因物理性能变化而失效,减效或产生药害。

3、 农药的混配价格要合理:除了使用时省工、省时外,混用一般应比单用成本低些,同样的防治对象,一般成本高的与成本低的农药混用,只要无抵抗用作,往往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较昂贵的新型内吸性杀菌剂与较使宜的保护性菌剂品种混用;较昂贵的菊酯类农药与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