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敷对减轻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研究进展
自冷式冰袋冷敷减轻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肿痛的研究
11 .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2 0 例骨关节炎患者实施膝关节置 换术, 5 例, 9 年龄 5~7 岁, 男 3 女4 例; 2 4 平均 5 岁。 8 将病例
力绷带固定 , 持续冰敷 3 。同时, d 两组均以 2 %甘露醇 20 00 5 m I快速静脉滴注, 每日2 利用甘露醇渗透性脱水作用使 次。 血浆渗透压升高, 能把细胞间液中的水分迅速移入血管内,
E] 李 荣文, 炜, 3 郭 苏涛 , . 肠 神 经 营 养 血 管应 用 中 的 等 腓 几 个 问 题 [] 中 华 显 微 外 科 杂 志 ,0 3 2 ( ) 2 5 J. 20 , 6 4 :9 —
2 6 9. 收稿 日期 : 0 90 — 8 20 50
的修复, 只要腓动脉血管是通畅的, 皮瓣的蒂部未受损伤 , 均
尹 志 改
( 北 省邢 台 市人 民 医 院 骨科 , 北 邢 台 河 河 04 0 ) 5 0 1
摘要 : 目的
探 讨 更 有 效 的 减 轻 膝 关 节 置 换 术 后 关 节 肿 痛 的 冷 敷 方 法 。方 法
选 择 骨关 节 炎 实 施 膝 关 节 置 换 术
患者 , 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 , 5 随 各 l例 。观 察 组 采 用 自冷 式 冰 袋 外 敷 , 照 组 采 用 普 通 清 水 冰 袋 外 敷 。观 察 两 对
科 杂 志 ,0 5 2 ( )2 82 9 20 ,8 3 :5—5 .
[] 2
钟 世 镇 , 永 清 , 长 满 , 皮 神 经 营 养 血 管 皮 瓣 解 徐 周 等. 剖 基 础 及 命 名 [] 中 华 显 微 外 科 杂 志 , 99 2 ( ) J. 1 9 ,2 1 :
3 31 O一 .
25%乙醇盐水冰袋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冷敷中的效果观察
25%乙醇盐水冰袋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冷敷中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部应用25%乙醇盐水冰袋的冷敷效果。
方法:将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膝部使用10%盐水冰袋进行冷敷,实验组膝部使用25%乙醇盐水冰袋进行冷敷,观察患者术后4h、12h、24h、48h患者膝部的周围的皮温、术后引流量;48h、72h膝关节肿胀程度、疼痛度。
结果:实验组膝部冷敷4h、12h、24h、48h后与对照组相比,膝部周围的皮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8h、72h后膝部肿胀度、48h膝周疼痛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膝部使用25%乙醇盐水冰袋进行冷敷,能够降低膝部周围的皮温,减少术后引流量,减轻术后的膝部肿胀、早期疼痛,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冷敷;冰袋【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1-0215-02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及退变性关节病的一种常用手术方法[1],能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由于手术创伤大、截骨面渗血多常会出现关节腔出血,造成肢体尤其是膝关节肿胀、疼痛,进而造成膝关节粘连挛缩,影响患肢的早期功能恢复和术后的康复训练,从而影响手术效果[2]。
在临床中,行TKA时常规应用冰袋进行膝周冷敷[3],膝周冷敷不仅减少术后出血,还能够促进伤口早期愈合和功能恢复[4],为了更好的减轻患者手术后膝关节的渗血、肿胀、疼痛,于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科对50例TKA患者术后立即使用25%乙醇盐水自制冰袋进行膝部冷敷,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00例,男62例、女38例,年龄60~75周岁,平均年龄(69.8±3.6),BMI<18.5或 BMI>25。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中冷敷的运用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中冷敷的运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人工髋关节成功应用的产物,也是目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针对膝关节疼痛、不稳、畸形等患者,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能减轻疼痛程度,恢复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实践显示,患者术后易出现肿胀渗液征象,采用冷敷措施能促使局部微循环收缩,阻止炎性物质进入正常组织,并改善充血情况,缩短肿胀消退时间。
那么,具体应用时如何进行冷敷处理呢?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什么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骨关节炎是常见的骨科疾病,数据调查显示,我国55岁以上人群中,骨关节炎的发生率约为80%,其中16%的患者伴有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利用人工膝关节取代发生病变的膝关节,适应症如下:①骨关节炎,多见于老年患者;②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小关节是主要发病部位,会引起关节肿胀、功能障碍、疼痛等;③创伤性关节炎,主要是关节内骨折或创伤引起;④红斑狼疮性关节炎,累及手、腕、膝、踝、肘等关节。
当患者有明确的膝关节破坏X线改变,伴有中重度持续性疼痛,且保守治疗无效,就应及时手术治疗。
2.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流程第一步,去除病变、坏掉的关节软骨,制备假体安装骨面。
第二步,根据患者的骨骼形态和大小,选择合适的假体型号。
第三步,确定垫片厚度,保证关节屈伸功能良好。
第四步,指导患者缓慢屈伸膝关节,测试关节活动度。
随着手术技术提高、假体材料进步,关节假体的使用寿命延长,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更加普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常见并发症(1)切口感染。
在肥胖患者中,术后易出现脂肪液化,影响切口正常愈合。
切口感染虽然发生率低于1%,但一旦发生就会留下后遗症,导致关节活动受限。
对此,术中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软组织过多剥离,减小手术切口;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控制在2.5小时以内。
(2)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需要胸片检查和痰培养才能确诊,和气管插管麻醉方案有关。
生物冰袋冷敷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
生物冰袋冷敷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工作中生物冰袋冷敷的运用价值。
方法:8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分别进行生物冰袋冷敷联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疼痛程度、术后引流量、24h出血量、关节肿胀消退时间与护理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术后12h、24h、48h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
实验组术后引流量、24h出血量均显著比对照组低,关节肿胀消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
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90.70%)显著比对照组(72.09%)高(P<0.05)。
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工作中运用生物冰袋冷敷,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其术后引流量和24h出血量,缩短其关节肿胀消退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全膝关节置换术;常规护理;生物冰袋冷敷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手术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提升其生存质量,但术中需截骨及松懈软组织,具有创伤性,患者很容易出现膝关节疼痛及肿胀问题,加重其生理不适,影响其预后情况[1-2]。
为改善患者术后疼痛问题,促进其机体早期康复,本科室采取生物冰袋冷敷方式,减轻关节处肿胀,使局部温度下降,达到止血、镇痛目的。
本文就生物冰袋冷敷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实践价值展开研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收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
实验组:20例女,23例男;年龄平均(67.83±4.21)(56~82)岁。
对照组:19例女,24例男;年龄平均(67.78±4.19)(57~82)岁。
两组基础数据比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实验组予以生物冰袋冷敷结合常规护理干预:①常规护理:询问患者病情、以往病史、用药史等,了解其基本情况,解释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作用、治疗流程、日常注意事项及预后情况等,耐心解答其疑问,纠正其错误疾病认知观念,辅助其完善术前检查,指导其正确配合手术操作。
冷敷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的进展
冷敷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的研究进展陆 卉摘要:综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症候群、冷敷的作用、冷敷对全膝关节置换后的影响以及使用冷敷的方式和冷敷的用具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骨关节炎;冷敷;全膝关节置换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8.051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0A-2661-02 骨关节炎是临床极其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大于55岁年龄组发病率高达80%,有症状和活动障碍者占1/8左右[1]。
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arthroplasty,TKA)成为晚期膝关节病病人解决病痛的一项新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受。
术后采用冰袋对TKA术后病人的膝关节进行冷敷,可以减轻关节腔内出血、肿胀、疼痛,提高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增强病人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1 TKA症候群1.1 肿胀的机制 由于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以及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外渗到组织间隙所致[2]。
患膝在术后早期,由于血管损伤、扩张充血、微小血栓的形成致微循环不畅,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炎性物质在局部浸润,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损伤部位及其周围组织血浆、纤维蛋白原等血管内容物增多,使组织间胶体渗透压增高,引起组织发生水肿。
1.2 出血的机制 TKA术后渗血的原因较多。
①TKA术中长时间使用止血带及血管受到过度牵拉和压迫[3]。
②TKA术中长时间屈膝位操作,术后局部肿胀及肢体活动减少等[4]。
③手术操作损伤局部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多种与凝血机制有关的组织因子,导致血管反应性扩张和关节内组织切除部位血管残端的出血[4]。
④病人有凝血功能异常。
⑤人工关节对组织的刺激。
⑥为了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常应用抗凝、抗血小板及活血化淤药物,可加重出血。
1.3 疼痛的机制 由于水肿压迫或炎性反应物质刺激局部末梢神经所引起。
芒硝冰袋冰敷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芒硝冰袋冰敷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患者应用芒硝冰袋冰敷治疗的效果探究。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9月间行膝关节置换术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应用普通医用冰袋、芒硝冰袋冰敷,对比两组手术前后患膝肿胀程度及VAS评分。
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术后1周、2周患肢膝关节上10cm处周径小于对照组,且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患者应用芒硝冰袋冰敷治疗可有效消除患肢肿胀,减轻膝关节疼痛程度,值得借鉴。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芒硝冰袋冰敷;普通医用冰袋;肿胀程度;VAS目前膝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中应用较广,其主要是应用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退行性膝关节炎等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术后患者患肢常会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增加疼痛的同时也会影响功能锻炼,不利于预后,若是肿胀比较严重就会直接影响肢体血液循环,引发各种并发生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同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针对此应及时予以相应的治疗以消除疼痛,进而保证治疗效果[1]。
本文主要观察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患者应用芒硝冰袋冰敷的治疗效果。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6例,时间2020年8月-2021年9月间,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
对照组男:女=22:16,平均年龄(73.5±2.4)岁,研究组男:女=23:15,平均年龄(73.2±2.1)岁,两组数据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普通医用冰袋:将普通医用冰袋敷于患膝部位,共3d。
1.2.2研究组芒硝冰袋冰敷:将10g芒硝与100ml蒸馏水混合配置成10%芒硝溶液,依据患处大小应用不同规格棉垫,大号2cm×15cm×20cm,应用30ml芒硝溶液浸润,小号2cm×10cm×10cm,应用20ml芒硝溶液浸润,转入透水无纺布袋中并置于-12℃冰箱中,时间控制在12h制成芒硝冰袋敷于患膝,共3d。
持续冰敷对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4 7 4 8 . 2 0 1 4 . 2 0 . 0 1 8
文章编号 : 1 6 7 4 — 4 7 4 8 ( 2 0 1 4 ) 2 0 — 1 8 6 0 — 0 2
冰 敷 可 使 微 血管 收缩 通 透 性 降 低 , 减 慢 神经 传 导 速 率 , 降低 组 织 温 度 及 细胞 代 谢 , 具有止 血 、 镇痛、 消 肿 的 作 用 。全 膝 关 节 置换术是 治疗膝关节严重疾病 、 解 除膝关节疼痛 、 重 建 膝 关 节 功
[ 8 ] 史雪靖. 黄芩药理作用 的研究进展 [ J ] . 中医药信息 , 2 0 1 0 , 2 7 ( 4 ) :
1 2 8—1 3 0 .
作者简介
贺映辉 , 主管 护 师 , 大专 , 单位 : 4 1 0 0 0 7 , 湖 南 中 医药 大 学 第 一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一O 3 —0 8 )
1 4( 9 ): 4 2
[ 7 ] 张明发 , 沈雅 琴. 白鲜 皮药 理作 用 的研 究进 展 [ J ] . 抗感 染 药学 ,
2 01 2 , 1 1 ( 2) : 25 .
物成分直 接与患处接触直达病处 , 增 加 了局 部 的 药 物 浓 度 , 使 之 药 物 成 分 发 挥 最 大 效 能 而 产 生 疗 效 。而 本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 急 性 眼 睑 湿 疹 治 疗 在 西 医 规 范 治 疗 的基 础 上 局 部 使 用 白鲜 皮 汤 湿 热
原 菌 的体 外 抑 菌 实 验 表 明 , 黄 芩 苷 对 临 床 眼 科 常 见 的 多 种 细 菌 均有 不 同 程 度 的抑 菌 作 用 L 8 j 。 中药湿热敷方法是一种传 统疗 法 , 用 来 治 疗 皮 肤 病 有 着 悠 久 的历 史 , 通 过 药 物 的热 辐 射 作 用 使 患 部 血 管 扩 张 , 促 进 血 液 循 环, 降低神经的兴奋性 , 有 镇静 、 止 痒 的 作 用 。 同 时 湿 热 敷 时 药
冰敷疗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疼痛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冰敷疗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疼痛护理中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06-05T02:04:03.319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月24期作者:李燕燕[导读]冰敷疗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疼痛护理中的研究进展李燕燕(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钦州535000)【摘要】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新技术,其手术优良率高达93.75%,可以有效根除患者因膝关节疾病带来的痛苦和不适,在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全膝关节置换术虽然效果显著,但是由于其手术创伤较大,所以患者术后容易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
术后疼痛对患者的心情、疗效、预后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加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疼痛护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冰敷疗法作为一种物理疗法,其在缓解疼痛方面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冰敷疗法通过应用比人体温度低的物理因子刺激机体,就可以达到降温、止痛、缓解水肿的作用。
基于冰敷疗法的作用与价值,近年来,关于冰敷疗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疼痛护理中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就对相关研究进行一一综述,旨在更好地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疼痛护理效果。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冰敷疗法;疼痛护理;效果引言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是影响患者情绪、疗效、康复的重要因素,很多患者会因术后疼痛出现负性情绪,也有患者会因术后疼痛恐惧进行康复锻炼。
所以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中,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护理是重中之重。
全膝关节置换术疼痛护理中的干预手段较多,其中物理疗法因具有可靠、安全的特点,所以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常用的疼痛护理物理疗法包括按摩、热敷、微波、针灸、冰敷等,就冰敷疗法而言,其在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方面具有快速、有效、舒适的特点,所以积极将冰敷疗法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护理中也十分可行。
冰敷疗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疼痛护理中的应用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选择操作方法、控制冰敷时间等,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技术性。
加压冷疗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康复的效果
加压冷疗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康复的效果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加压冷疗对其疼痛及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加压冷疗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
常规组术后给予常规的冰敷护理措施,加压冷疗组给予加压冷疗护理措施。
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后疼痛V AS评分、引流量及膝关节功能分级情况。
结果加壓冷疗组疼痛术后12、24、48 h的V 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压冷疗组术后12、24、48 h的引流量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压冷疗组膝关节功能分级优良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压冷疗护理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减少引流量,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analysis of cold pressurization on pain and rehabilitation after knee joint replacement.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00 patients undergoing knee replacement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December 2016 was carried out.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asure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pressurized cold therapy group and routine group,50 cases in each group.In the routine group,ice compress nursing was used after surgey,while in the pressurized cold therapy group,pressurized cold nursing was adopted.The postoperative pain V AS scores,drainage volume and knee functional grading were performed with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The pain V AS scores in the pressurized cold therapy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 at 12,24,and 48 h after operation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P<0.05).The drainage volume at 12,24,and 48 h after operation in the pressurized cold therapy group was less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P<0.05).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in functional knee joint grading in the pressurized cold therap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outine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 Pressurized cold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pain,reduce drainage,and improve knee joint function after knee joint replacement,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Knee joint replacement;Pressurized cold nursing;Pain;Rehabilitation膝关节负重较大而容易发生骨关节炎,疾病会累及关节软骨或整个关节,对晚期重度膝骨关节炎,临床主要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能有效地根除晚期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1-2]。
冷敷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50·
TODAYNURSE,April,2020,Vol.27,No.10
※外科护理 冷敷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张国妹1 万冬花1 陈文昭2 周 扬2
摘要 目的 探讨冰袋冷敷对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和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将 150例行初次单侧人工全膝 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72)术后不采用冰袋冷敷;研究组(n=78)术后采用冰袋冷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程度,评估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在术后 6、24、48、72h4个不同时间点疼痛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 术前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术后 1、2、3、7d4个不同时间点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冰袋冷敷能有效减轻初次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 关键词:冷敷;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疼痛;活动度
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
toryfailure:therandomisedmulticentrecontrolledFLORALI IM protocol[J].BMJOpen,2019,9(8):e029798.
探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过程中使用生物冰袋冷敷的应用效果
探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过程中使用生物冰袋冷敷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过程中使用生物冰袋冷敷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象为7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患者就诊时间为2018年7月到2019年7月期间,将常规护理的35例纳入对照组,将生物冰袋冷敷护理的35例纳入观察组,比较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对于护理后VAS评分,观察组明显更优,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结论生物冰袋冷敷护理实施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可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生物冰袋冷敷;全膝关节置换术;疼痛程度;全膝关节置换术常用于治疗膝关节疾病,是一种关节替代手术,是目前治疗膝关节晚期病变的首选方法,受到患者与家属的青睐[1]。
然而,在膝关节置换术后伴随不同程度疼痛,引起患者焦虑、血压升高等,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很大的打击,患者的免疫能力也随之下降,这样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需重视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疼痛护理。
研究指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生物冰袋冷敷护理,具有消肿、止血、镇痛作用,促进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恢复。
本文将以7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详细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象为7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患者就诊时间为2018年7月到2019年7月期间,其中35例为对照组,另外35例为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25例;最小年龄是51岁,最大年龄是75岁,年龄平均值是(62.87±5.48)岁。
观察组,男性11例,女性24例;最小年龄是52岁,最大年龄是74岁,年龄平均值是(62.46±5.26)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到达病房以后,先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然后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初步评估,必要时直接给予镇痛药物,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
冷敷介入膝关节置换术临床医学论文
冷敷介入膝关节置换术临床医学论文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后,伴随着术后疼痛和肿胀是普遍的。
为了缓解这些症状,医生会使用不同的方法,而其中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是冷敷。
冷敷是一种简单的技术,它在减轻术后疼痛和肿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研究冷敷介入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医学论文。
研究背景在膝关节置换术过程中,术后疼痛和肿胀常见。
为了缓解这些情况,目前有很多方法可供使用,如冷敷、热敷、按摩和物理治疗等。
其中,冷敷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可以缩小血管及减轻组织肿胀,从而减轻疼痛和不适。
方法和结果若干研究表明,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后的早期,冷敷具有显著的疼痛缓解效果。
比如,一项关于27例病人的研究发现,冷敷原理可以在12小时内显著降低关节肿胀和体温。
研究还发现,冷敷组比常规组早出院2天,而且采用冷敷时,患者出血量和滞留引流量都明显下降。
在另一项关于94例病人的研究中,将冷敷作为术后康复护理的一部分。
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冷敷组的疼痛强度和肿胀程度在术后第2、3和4天显著减少。
研究还表明,冷敷组的患者术后的感觉更好,也更愿意推荐该方法。
在另一项关于59例病人的研究中,研究者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冷敷,另一组采用理疗和肢体理疗作为术后治疗。
结果表明,冷敷组可以得到显著的疼痛减轻和肿胀缓解。
综合分析这些研究表明,冷敷可以在术后早期起到显著的缓解疼痛和肿胀的作用。
它还可以降低出血量和滞留引流量,并且使患者术后的感觉更好。
因此,它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广泛使用的方法,可以被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冷敷是一种有效的缓解疼痛和肿胀的方法。
尽管一些研究仍然具有一定的争议,但总体上,它是一种安全、简单且易于使用的方法,可以减少出血量和减少滞留引流量。
因此,冷敷应当被纳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计划中,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膝关节置换术后为什么要冰敷?膝关节置换术后冰敷到底要多长时间?
膝关节置换术后为什么要冰敷?膝关节置换术后冰敷到底要多长时间?膝关节置换术后为什么要冰敷?膝关节置换术后冰敷到底要多长时间?做过膝关节置换术的病友在住院期间,主管医师和护士会叮嘱在局部用冰袋外敷,有些叮嘱需要冰敷48小时,有些叮嘱需要一周,也有些主张做热敷,到底是做冰敷?还是热敷?冰敷到底要做多久?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事实上,热疗也是治疗方式的一种,许多慢性劳损或膝骨关节炎的病人可能都有热敷的经历,热敷有促进愈合、减轻疼痛的效果。
热敷会使局部体温升高,造成血管扩张,增快局部微血管血流及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可以增加局部代谢速率,促进愈合。
另外,热敷可以使组织黏滞性下降,可减少关节僵硬,增加肌肉弹性。
它一般多用于慢性劳损性伤病。
而冰敷,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冰冷刺激,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抑制血液循环,从而减少术后出血;同时,局部降温抑制了损伤后局部代谢水平,减少了局部炎性物质累积,从而减轻炎性反应。
同时,冰敷也可降低神经传导的速率及神经元活动度的下降,减轻术后疼痛,防止肌肉痉挛发生。
术后使用冰敷,也可防止急性损伤或功能训练的附加损伤。
因此,膝关节置换术后,选择冰敷,早期控制局部炎性反应及减少出血,促进功能锻炼。
实际上,过度或不恰当的冰敷,确实有可能造成局部的冻伤。
那么,术后冰敷如何选择为宜呢?膝关节置换术后局部肤温在术后一个月内达到高峰期,与对侧膝关节局部肤温相比,大约高3.4度,1个月后肤温逐步下降,在2-3月内,局部肤温依然还有2.4度温差,三个月后局部肤温下降明显。
因此建议:冰敷越早开始越佳,下肢部位如膝关节,每次冰敷以15-20分钟为佳,时间过长,甚至引起冻伤,可每2小时冰敷一次,考虑到膝关节置换术后局部炎症,术后3月内均建议进行冰敷。
同时,术后早期冰敷结合医用弹力袜可更好的预防和减少术后肿胀。
冰敷方式的选择一般有化学冰袋、硅胶冰袋、冰水混合物、冷疗机等。
其中冰水混合物是最简便实用的一种,在家可选择矿泉水瓶装水冰箱制备,然后用毛巾包裹后放置患部。
自制冰袋冰敷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减轻患者疼痛中的应用
自制冰袋冰敷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减轻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自制冰袋冰敷在减轻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六安市人民医院骨科中心3个病区中行单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30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例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常规护理加自制冰袋冰敷护理。
按照“长海痛尺”术后疼痛评估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疼痛分级。
结果经对照表明,观察组疼痛程度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制冰袋冰敷能有效减轻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冰敷疼痛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052-02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重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但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为患者重要主诉之一,其对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有着重要影响。
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定义为: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
随着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开展,术后如何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并积极行功能锻炼,是护理工作中重要内容之一。
本研究拟探讨冰敷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疼痛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六安市人民医院骨科中心3个病区中行单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30例。
其中男9例,女21例;年龄52~73岁。
遵患者知情同意授权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其中男4例,女11例;对照组15例,其中男5例,女10例。
两组患者其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材料自制冰袋:3袋500ml软袋装输液用水平放冰箱冷冻后,并排平放于大包布,将包布折叠包裹,用胶布粘贴包布边角,防止冰袋滑漏,平托中间冰袋,即可形成n字状。
膝关节置换术后冰敷很重要
61身边的医学·健康生活冰敷在运动损伤中本身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在关节置换中运用也越来越广。
其属于冷疗的一种,主要采用低温物质(如冰、冷水、冰水混合物等)降低患者身体局部组织的温度,从而有效降低局部组织神经的敏感度,以便实现降低患者痛感的目的。
膝关节置换术后冰敷很重要,主要体现为:1.有利于抑制患者痛感。
在临床过程中,冰敷所带来的低温往往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中枢神经的感知能力,有利于降低患者肌肉与神经间传送速率,缓解术后康复期间的疼痛问题。
2.有利于减轻术后水肿。
部分研究资料显示,冰敷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水肿问题,对于其术后康复训练有良好的促进意义。
3.有利于强化炎症控制。
在冰敷的过程中,患者局部组织温巾法、冰水袋法、冰敷袋法、冰按摩法、冷浴等。
针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特点,常用的方法为冰毛巾法、冰水袋法、冰敷袋法和冰按摩法。
冰毛巾法:将毛巾放在冷水中浸湿,放置于冰箱冷冻层中,需要时敷盖于患部。
冰水袋法:将冰块砸成一般大小,放于盆中用冷水冲溶冰块的棱角,以免损坏冰袋或使患者感到不适。
冰袋中放入一半冰块,再加入少许冷水,将冰袋平放于桌上,一手提高冰袋口,另一手轻压袋身,以排出袋内空气,将盖拧紧、擦干,外用毛巾或布套包裹,放在患部。
在进行冰敷疗法时,千万不要使用冻得硬邦邦的冰袋,那样不仅无法有效冰敷,而且很容易造成关节隆起处冻伤。
冰敷袋法:使用冰敷袋时,将其置于患部,冰敷袋与皮肤间建议加放一层毛巾,除了吸水,也可让患者较为舒适。
冰按摩法:在使用冰按摩处理时,将冰袋置于损伤处,以环形绕圈的方式在损伤组织周围反复按摩;此外,也可以在损伤处进行纵向和横向按摩。
进行按摩的同时可以在旁边放置一条干毛巾,以便随时吸收融化后的水滴。
需提醒的是,虽然冰敷是一种较好的干预手段,但是,在此期间,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其家属都应注意对于冰敷的合理使用。
首先,冰敷的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通常情况下持续半小时左右即可。
其次,在冰敷期间应以患者个体耐受为宜,且冰袋不可直接贴于皮肤,避免患者出现冻伤问题。
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亚低温冷敷技术的效果观察
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亚低温冷敷技术的效果观察目的:探讨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亚低温冷敷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当中选出8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41例。
对其中一组患者采取普通冰袋冷敷方法,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亚低温冷敷技术对患者局部关节进行冷敷,作为研究组。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24后的出血量、肿胀程度、疼痛程度。
结果: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治疗24后的出血量为(461.28±16.07),明显低于对比组(592.07±15.28)。
同时研究组患者中度和重度疼痛患者比率明显低于对比组,肿胀程度3分比例明显低于对比组。
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亚低温局部冷敷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出血量,减轻患者的肢体疼痛和肿胀感,减少止痛药物的应用,避免患者出现药物依赖,保证患者的健康。
标签:膝关节置换术;亚低温冷敷技术;出血量;疼痛;肿胀膝关节置换手术是目前应对膝关节病变的重要治疗方法,其对于膝关节炎晚期患者具有极好的疗效,能够避免患者炎症病灶继续影响周围骨骼。
但由于这种方法属于开放性手术,对患者膝盖部位造成的切口较大,术后很容易发生切口出血症状,并伴有下肢疼痛和肿胀,严重时还可能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1]。
冷敷是一种降低出血量,镇痛消肿的重要手段,其中以亚低温冷敷效果最佳,本文即是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82例在我院进行膝关节置换冷敷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了解亚低温冷敷技术的临床效果,其具体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是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选出的82例患者,将其分为两个小组。
其中对比组中男性31例,女性10例,患者的年龄从56岁至8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7.92±3.16)岁,其中左膝置换的共有21例、右膝置换的共有20例,患者的病程从1个月至6个月不等,平均病程为(4.26±0.71)个月。
冰敷对减轻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研究进展
冰敷对减轻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研究进展摘要】: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减低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冰敷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减轻疼痛方面的应用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临床中使用的冰袋各不相同,膝关节术后冰敷开始的时间、频率及疗程也不一样,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为临床冰敷提供参考。
【关键词】:冰敷;冷疗;膝关节置换术;疼痛冰敷疗法是应用比人体温度低的物理因子刺激机体而达到降温、止痛、止血、减轻炎性水肿及渗出目的的一种物理疗法[1],也称为冷疗法。
膝关节置换术后60%的病人伴有重度疼痛。
术后疼痛刺激通过脊髓介质、交感神经反射会造成肌肉、血管收缩,引起伤口缺血;术后疼痛还会造成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耗氧量增加,这一系列机体代谢紊乱,减缓了切口愈合的速度。
但临床中使用的冰袋各不相同,膝关节术后冰敷开始的时机、频率及疗程也不一样,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对冰敷情况总结如下:1.冰敷方式1.1改变冰袋性状和(或)改良包裹冰袋用具在回顾文献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是改变冰袋的材质还是改变冰袋内液体的性状都是制作成软制冰袋进行使用[2]。
也有很多研究者通过改良包裹冰袋用具的方法更好地贴合患处,以达到良好的冰敷效果。
在酒精冰袋冷敷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的研究中,临床研究结果发现术后第3、7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改善,将器具包括软冰袋、冰袋套和支架,软冰袋用10%氯化钠制成,冰袋套有3个口袋,倒挂安装在半弧形支架上,形成倒U型冰袋袖笼,支架架在下肢抬高垫上,可以随意调整冰袋高度和左右位置。
冰敷最开始多应用于冰敷软组织,若要冰敷膝关节,降低关节腔内温度,则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通过改良冰敷工具、扩大冰敷面积,以更好发挥冰敷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自制冰袋在冰冻时都要严格掌握时间,将冰袋内的液体冰冻成冰沙状,不可冰冻成质地坚硬、形状固定的冰块形状。
1.2冰敷加中医治疗国内大量研究者在冰敷的基础上加以中医疗法,并研究此方法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减轻疼痛方面的应用价值。
芒硝冰敷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痛的效果观察
芒硝冰敷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痛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芒硝外敷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痛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份期间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 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冷疗加芒硝和单纯冷疗治疗,比较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程度和VA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24h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差异且显著;接受芒硝联合冷疗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48h和72h,VAS评分更低,膝关节肿痛程度更轻,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于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出现膝关节肿痛现象接受芒硝外敷治疗效果更佳显著,具备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肿痛;芒硝外敷;效果当前在严重的非感染性膝关节疾患的治疗中最为有效且终极治疗方案为全膝关节置换术。
但是因为膝关节位置浅,置换手术所带来的创伤较大,置换术之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膝关节肿胀和疼痛现象,对早期功能训练产生不良影响[1]。
弹力绷带包扎以及冰敷等都是有效的缓解膝关节肿胀、疼痛的非药物处理措施。
中药当中的芒硝具备散结消肿、活血化瘀功效,外敷可以使淋巴循环加快,使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得到增强,最终减少炎性反应的发生[2]。
本次将结合我院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痛患者,分析芒硝外敷治疗的具体效果。
具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6.7至2017.12期间所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痛患者,共纳入90例,71例为膝骨关节炎,19例为类风湿关节炎。
纳入标准:均接受单侧置换术;手术由同一组医师完成,麻醉方式一致;假体生产厂家和类型均一致;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术后出血量高于1000ml,术后生命体征不够稳定;患有严重器质性及心肺障碍疾病。
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
早期功能康复联合冰敷在改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中的效果观察迟焕村
早期功能康复联合冰敷在改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中的效果观察迟焕村发布时间:2023-06-15T02:30:43.244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6期作者:迟焕村[导读] 目的:分析早期功能康复联合冰敷在改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早期功能康复联合冰敷,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
结果:术后1d及10d,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30d,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为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早期功能康复联合冰敷干预,能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促使膝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目的:分析早期功能康复联合冰敷在改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早期功能康复联合冰敷,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
结果:术后1d及10d,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d,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为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早期功能康复联合冰敷干预,能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促使膝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彝良县人民医院骨二科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 657600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功能康复联合冰敷在改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早期功能康复联合冰敷,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
结果:术后1d及10d,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d,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为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早期功能康复联合冰敷干预,能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促使膝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早期功能康复;冰敷在改善;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置换术是对膝关节晚期疾病进行治疗的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其是将受损关节软骨,以人工假体进行替换,来改善膝关节功能,将关节疼痛解除,纠正存在的关节畸形,并达到长期稳定的治疗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敷对减轻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9-10-25T15:36:02.610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作者:张紫娇[导读] 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减低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张紫娇
(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减低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冰敷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减轻疼痛方面的应用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临床中使用的冰袋各不相同,膝关节术后冰敷开始的时间、频率及疗程也不一样,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为临床冰敷提供参考。
【关键词】:冰敷;冷疗;膝关节置换术;疼痛
冰敷疗法是应用比人体温度低的物理因子刺激机体而达到降温、止痛、止血、减轻炎性水肿及渗出目的的一种物理疗法[1],也称为冷疗法。
膝关节置换术后60%的病人伴有重度疼痛。
术后疼痛刺激通过脊髓介质、交感神经反射会造成肌肉、血管收缩,引起伤口缺血;术后疼痛还会造成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耗氧量增加,这一系列机体代谢紊乱,减缓了切口愈合的速度。
但临床中使用的冰袋各不相同,膝关节术后冰敷开始的时机、频率及疗程也不一样,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对冰敷情况总结如下:1.冰敷方式
1.1改变冰袋性状和(或)改良包裹冰袋用具
在回顾文献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是改变冰袋的材质还是改变冰袋内液体的性状都是制作成软制冰袋进行使用[2]。
也有很多研究者通过改良包裹冰袋用具的方法更好地贴合患处,以达到良好的冰敷效果。
在酒精冰袋冷敷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的研究中,临床研究结果发现术后第3、7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改善,将器具包括软冰袋、冰袋套和支架,软冰袋用10%氯化钠制成,冰袋套有3个口袋,倒挂安装在半弧形支架上,形成倒U型冰袋袖笼,支架架在下肢抬高垫上,可以随意调整冰袋高度和左右位置。
冰敷最开始多应用于冰敷软组织,若要冰敷膝关节,降低关节腔内温度,则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通过改良冰敷工具、扩大冰敷面积,以更好发挥冰敷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自制冰袋在冰冻时都要严格掌握时间,将冰袋内的液体冰冻成冰沙状,不可冰冻成质地坚硬、形状固定的冰块形状。
1.2冰敷加中医治疗
国内大量研究者在冰敷的基础上加以中医疗法,并研究此方法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减轻疼痛方面的应用价值。
采用穴位按摩合并使用改良冰袋的方法,在冰敷的基础上在术后2小时、术后24小时分别配以不同的穴位按摩手法,此方法可以有效减轻手术后的疼痛,弥补单一功能锻炼所带来的反应性疼痛。
临床研究发现应用芒硝配合冰敷护理,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效地减轻肢体肿胀程度,缩短肿胀时间,减轻病人痛苦。
冰敷联合中医疗法可有效减缓术后疼痛,也无一例不良事件发生。
1.3加压冰敷
加压冰敷是一种新的冰敷方式,也是一种非常规的冰敷理念。
在放置冰袋时用弹力绷带加压固定或用其他用具压迫,也有应用循环加压冷疗机的研究。
膝关节置换术后给于加压冰敷,可将冷疗效用发挥到最佳化。
循环加压冷疗系统结合了冷疗与局部加压的双重作用,可将冰敷深度扩展至关节腔。
笔者认为循环加压冷疗更适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使用。
其有助于减少关节腔内出血量,减轻局部炎性反应;减慢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肌张力,解除肌肉痉挛;提高疼痛阈值,缓解疼痛[18]。
2.冰敷方案
尽管冰敷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减轻疼痛方面的应用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其术后冰敷的开始时机、频率及疗程未得到一致结论。
2.1开始时机
尽早冰敷可延缓痛觉神经信号传输速度,通过收缩血管、减少渗出、降低氧耗等方式减轻局部组织肿胀,从而缓解因肿胀引起的疼痛。
研究中提到了术后即刻使用冰敷可以减轻关节腔内出血、肿胀、疼痛,促进疾病康复。
术后早期采用冰敷,大约25min,局部皮肤的温度可在原有基础上下降14℃。
皮肤中的冷感受器受刺激后引起血管的反应性收缩。
减少渗出,进而减轻肿痛。
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主要集中于术后24h内,术后12h内达到疼痛的一个高峰。
若等待过久,肿胀加重,进行冰敷反而会影响肿胀的消退,加重疼痛。
2.2频率及疗程
2.2.1间歇冰敷
冰敷过程中用冷超过一定时间,会产生与生理效应相反的作用,这是机体避免长时间用冷造成对组织的损伤而引起的防御反应。
因此冷疗应有适当的时间,以20到30分钟为宜,如需反复使用,中间需间隔1h的时间。
如有冰水渗漏或冰袋融化,及时更换冰袋。
结果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发生冻伤。
当创口疼痛消失、肿胀减轻、局部皮温下降接近正常时,则停止冰敷。
用冷时间不超过30分钟,以防产生继发效应。
避免皮肤冻疮和压疮情况发生。
要求严格掌握时间,密切观察冰敷部位的颜色、感觉、血运。
2.2.2持续冰敷
将冰袋置于患膝周围,妥善固定,持续冰敷,定时更换冰袋,以最大发挥冷疗效果。
将冰袋包裹于患膝关节周围,注意肢体血运、患者的主诉,每隔10min以数字温度计测量冰敷周围温度,当皮温>15℃,冰袋>10℃时即更换,约2.5~3h次,连续24h;期间患者在疼痛减轻的情况下行简单的主动运动锻炼。
在手术后,众多研究者采用持续冰敷24h方法来观察冰敷的临床疗效,均在减轻疼痛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无一例发生皮肤冻疮和压疮[3]。
皮温低于10℃可能出现并发症,冰敷时注意观察下肢皮肤颜色、患肢感觉及末梢血运状态,如有异常及时停用。
3.小结
冰敷法通过低温使组织代谢中氧消耗量降低,减轻炎症性水肿和渗出,减慢神经传导速度,提高疼痛阈值以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
在冰敷方式方面,改良了冰敷工具以扩大冰敷面积,后又辅以中医疗法,笔者认为循环加压冷疗更适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使用。
在持续冰敷期间要严格观察冰敷部位的皮肤颜色、温度,感知觉及运动情况,每30min观察一次,冰袋融化时及时给与更换,冰袋夏天1-2h更换一次,冬天3-4h更换一次,若患者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停止。
参考文献
[1]童凤玲.持续冰敷对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20):1860-1861.
[2]周丽.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J].航空航天医药,2010(5):784.
[3]胡薇,黄燕,卢秀萍.自制驼袋式冰套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冰敷的效果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4(1):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