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进展与若干问题探讨 杨柳

合集下载

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若干问题和策略探析

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若干问题和策略探析

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若干问题和策略探析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也突飞猛进。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与传统的建设具有较大区别,海绵城市建设难度较大,以至于可能会导致管理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本文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及现状分析入手,讨论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供参考,进而为提高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若干问题;策略探析引言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增长,城市人口不断暴增,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例如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城市水污染严重,城市内涝问题日渐突出等。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很多城市都加强了海绵城市建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内涝和水污染问题。

但是在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本文将简单阐述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1海绵城市的概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与推进,我国一些城市会因地理因素极易产生洪涝灾害,水资源匮乏等一系列自然灾害。

在此背景下,我国诞生了“海绵城市”的理念。

海绵城市是一种比较形象化的描述,它主要是指当城市在面临环境变化及水问题时拥有良好的“弹性”,在下雨的时候城市可以类似海绵那样进行吸水、储水、渗水等,当城市需要时再将水进行释放。

海绵城市是当今城市建设过程中所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概念,与传统的城市防水工程相比,它主要是通过建筑、广场及道路等多种基础设施,建立起低影响的利用开发雨水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当地陆地、水源及空气的影响。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强调场地设计的整体性,注重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系统。

海绵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的三大理念有:(1)充分利用降雨资源,可以在城市内部进行循环使用。

(2)将城市场地建设与雨水管理工程结合起来。

“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思考

“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思考

“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思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

城市发展导致了大量的地表硬化,使得降雨水不能透过地表渗入地下水与河流,从而造成洪涝灾害、水质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是指一种新型城市规划理念,旨在分散雨水、最大限度地收集并利用雨水,使城市可以在夏季过程中避免出现洪涝,同时也可以帮助城市治理高温和抗旱。

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有许多科学问题需要解决,下面从建设海绵城市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思考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雨水分散传统城市生活区道路、广场、水泥路等主要采用硬质材质,大雨降临后,水无法渗透到地下,形成明显的“城市地表径流”,出现洪涝灾害的风险,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设海绵城市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雨水的分散引涌。

在海绵城市的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对于雨水的引导和收集,如何在城市道路、广场、水泥路等硬质材质上达到良好的雨水透水性,这是关键的技术难题。

(二)雨水收集与利用(三)生态保护海绵城市建设需要考虑适应环境、促进生态。

城市建设带来的碳排放、生物多样性等问题是世界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

如何在建设海绵城市中,实现资源的节约、减少环境的影响,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海绵城市应该从规划的初期就考虑到生态环保,更多地利用生态自然系统,和适当地选择和利用地形,在各种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建设生态城市。

(四)社会与经济因素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在城市规划中应该达到生态、经济、社会的平衡。

建设海绵城市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前期的投入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

如何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合理的利用经济、社会资源,缩减需要的基建费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五)多学科交叉建设海绵城市不是一个单纯的工程项目,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并协同配合。

例如,建筑设计师、城市规划师、水资源专家、环境科学家和其他学科的相关专家都需要参与规划和建设工作,交叉融合打造出良好的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思考

“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思考

“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思考海绵城市是一种以自然生态系统为蓝本,采取综合性生态修复工程手段,通过保留、恢复和模拟自然水循环,保护城市面源污染物,提高城市适应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技术策略。

建设海绵城市是应对城市水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挑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海绵城市建设中还存在许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和思考,需在实践中深入研究和探索。

一、关键科学问题1.水资源管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将城市建设与水资源管理相结合,通过合理规划城市水系、提高雨水收集和利用率、减少径流排放,达到雨水更多地渗入土壤、滞留和净化的目的。

但如何实现城市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有效互动,如何保障城市的供水和排水安全,如何提高城市用水效率,这些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2.绿色基础设施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在于构建绿色基础设施,包括生态廊道、雨水花园、湿地公园等,用来增加城市的固体和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如何科学设计和布局这些绿色基础设施,如何保障其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持生态环境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城市规划和密度控制海绵城市建设需要从源头上控制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建设密度,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使城市自然系统得到保护和恢复。

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合理控制城市规划和建设密度,如何兼顾城市更新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4.社会管理和参与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协同管理,要求市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管理城市的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

但如何有效引导和管理社会参与,如何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跨学科研究和合作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管理等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课题,需要跨学科研究和合作。

需要建立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团队和合作机制,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形成科学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

2.基础理论和方法创新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建立相关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包括水资源管理、生态修复、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2024年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范文

《2024年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范文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与讨论》篇一一、引言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理念,旨在通过模拟自然的水文特征,促进城市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排水模式逐渐难以满足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海绵城市建设逐渐成为了中国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点工程,而关于其现状和问题也逐渐受到广大科研和建设人员的关注。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1. 政策支持与推动近年来,中国政府对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各地开展海绵城市建设。

这些政策不仅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还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指导。

2. 实施进展与成效在政策推动下,全国各地纷纷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通过建设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等措施,有效缓解了城市内涝、雨水径流污染等问题。

同时,这些措施也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1. 资金投入不足尽管政策对海绵城市建设给予了支持,但部分地区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由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项目周期长、投入大,一些地方政府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投入仍显不足,影响了项目的推进和实施效果。

2. 技术标准不统一目前,海绵城市建设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尚未完全统一。

不同地区、不同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差异,导致建设效果参差不齐。

同时,这也增加了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技术交流的难度。

3. 后期维护与管理不到位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不仅在于建设过程,更在于后期的维护和管理。

然而,目前部分地区在后期维护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如部分绿地被占用、雨水花园被填埋等,导致建设效果大打折扣。

四、对策与建议1.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

同时,应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和资金来源,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实施效果。

2. 统一技术标准与规范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统一的海绵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明确建设目标和要求。

“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思考

“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思考

“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思考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的污染和排放也随之加重。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人们逐渐开始关注“海绵城市”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关键的科学问题需要解决。

1.城市水资源的管理城市往往是水资源紧缺的地区,而“海绵城市”建设正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城市的水资源。

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对城市水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规划。

如何收集和管理雨水,如何削减水污染和利用废水资源,如何保持水的质量,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2.城市地下水循环体系的建立“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建立地下水循环体系,这需要科学的规划和建设。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地下管网的建设和设计,如何使管道与地下水循环体系协调,以及如何防止地下地层污染等问题。

3.适应城市化的植被在城市化过程中,为了扩大城市面积,往往大量砍伐森林或者清除湿地,这导致了城市环境的恶化。

为了适应城市化的需要,“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有合适的植被系统进行支持和维护。

如何和城市建设场地的实际情况协调,如何合理选择植物种类等问题,都需要进行科学思考和研究。

4.建设城市绿地和景观“海绵城市”建设也需要建设城市绿地和景观。

这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还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因此,如何建设城市绿地和景观,如何合理安排绿地和景观的空间分配,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5.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

如何设计和建设城市排水系统,如何保证城市排水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如何避免排水系统的过载和污染等问题,都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和探讨。

6.公众参与与社会认知“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公众的参与和社会的认同。

但是,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如如何让公众参与,如何提高公众对“海绵城市”的认知等问题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是城市的未来方向,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建设,这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列的科学问题,以达成“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

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的探析

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的探析

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的探析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面临了许多环境问题,其中包括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并从此宣告了一场以建设具有“极强自然恢复能力”、实现“雨水资源高效利用”、具备“管理智能化”等为目标的城市创新实践的开始。

本文将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探析,以期提高今后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效果。

一、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1、缓解城市内涝城市内涝是指城市或城市化区域在降雨或雪融时,由于地表径流体系不完善或排水设施失效,致使地表积水严重影响到城市运行及市民生产生活的现象。

随着城市人口和建筑物数量的增加,城市内涝问题日趋加重。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可使城市变得更为透水,让雨水能够通过屋顶花园、绿地和雨水收集系统等渗透入土层,减少径流的形成。

2、保护水资源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和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可以通过雨水收集利用及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实现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达到减轻水资源压力的目的。

3、改善生态环境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必然涉及环境问题。

但城市发展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通过增加城市的绿地、湿地和花园屋顶等场景,增加城市空气湿度、降低城市温度,以及改善城市水体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城市的生态环境的改善。

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1、缺乏标准化措施海绵城市建设处于发展初期,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化措施,是该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缺乏实际的完善的数据分析,因此,需要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标准和规范,以便快速实现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

2、资金缺乏资金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海绵城市建设本身是具有长期性的治理过程,需要统筹规划和筹资,现实情况是海绵城市建设的资金缺口相当大,如何解决资金缺乏问题将是后续建设的关键。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城市道路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开始对城市道路的设计进行优化和改造。

在城市交通建设过程中,海绵城市能够抵御强降雨灾害,让我们的城市得到保护。

当降雨量过大时,它可以吸收和积累雨水,必要的时候可以排放雨水,从而储存雨水、净化雨水在城市建设中得以实现。

本文就海绵城市的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展开探讨。

关键词:海绵城市;问题;建议引言所谓海绵城市建设,就是通过一些技术的手段的改造和优化,使得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起到吸水、蓄水的作用,有效的避免城市内涝和水环境污染问题,并对修复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在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设计规划不科学,施工改造难度大,专业技术匮乏等问题。

因此,研究分析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海绵城市概述所谓“海绵城市”就是利用科学的技术对城市中的建筑、道路、绿化带等进行改造,使其可以像“海绵”一样,对雨水进行吸收、存储和消化,降低城市的内涝风险,丰富和净化城市的地下水资源。

当城市发生缺水问题时,还可以利用海绵系统中蓄存的水,解决城市的用水问题。

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城市留用雨水的能力。

通过对城市各区域升级改造成“海绵体”,平时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发挥其本职的功能,在发生暴雨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可以化作蓄水之地,容纳雨水,减少城市内涝问题的出现。

被“海绵体”吸收的雨水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可以再次的被应用到城市的绿化灌溉、公共厕所冲洗以及洗车等其他方面,有效的缓解了城市的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从经济角度的情况来看,海绵城市的建设一方面降低了城市建设的成本和内涝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另外一方面还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城市的生态效益。

2绵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虽然大多数的城市已经将海绵城市的理念引入城市的建设,但是实施的时间短,经验等不足,应用规模尚未实现。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洪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愈发突出。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需要,海绵城市逐渐成为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方案。

本文将从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关的研究与讨论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海绵城市概念最早源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目的是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构建具有水文功能的城市。

现如今,全球范围内已有很多海绵城市建设的实例。

例如,新加坡的巴西立滨水滨海园区,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减少了城市内的洪水发生概率;荷兰的鹿特丹市在城市中央打造了一个巨大的积水区,用以应对自然灾害和增加城市的可持续性;中国武汉市在洪山区建设海绵公园,通过植被和地下蓄水设施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净化。

这些实例表明,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在国际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海绵城市面临的问题尽管海绵城市有很多积极的效果,但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技术难题。

海绵城市强调雨水的收集和利用,需要包括雨水收集系统、蓄水设施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手段。

然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缺乏相关技术和资金,使得海绵城市建设难以实施。

其次是规划与管理问题。

海绵城市需要全面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但由于相关概念还相对较新,一些城市在规划和管理上还存在问题,例如缺乏整体性规划、规划与实施不同步等。

此外,公众参与和意识问题也是一个关键,尚需提高广大市民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识和支持,共同保护和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三、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与讨论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领域,需要依靠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的支持。

一些研究已经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例如,加强城市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重视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绿地规划相结合等。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就如何应对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技术和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

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
3.3加快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制定
政策法规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落实和推行非常关键,在建设过程中,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加强政策的引导,进行一定程度的资源倾斜,才能更好地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实际上海绵城市已经是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关键内容,也是绿色发展的战略框架,但是这一过程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一些具体的标准规范,根据不同的城市特点制定不同的标准和设计规范,使海绵城市设计建造有章可循,指引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建造走向规范化和产业化道路。
2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分析
就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情况来看,建设理念的先进性不足,并未充分认识到海绵城市建设的多样性,并且在水资源问题方面的考虑不全面,设计规划的科学性不足。与此同时,海绵城市的管理体制不完善,由于生态要素所属不同的管理部门,但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协调沟通难度较大,权责不清,尚未建立规范化的海绵城市建设管理体制,项目推进难度较大,无法建立高效的雨洪管理体系,极易出现责任推诿的情况,严重影响海绵城市建设效果。海绵城市建设的经验积累有限,专业技术开发创新相对滞后,海绵城市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3.5健全管理体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在现代社会发展新时期,为促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顺利实现,要积极健全相关管理体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并加强监督与管理,为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营造优良的环境。具体来说,全社会要强化对海绵城市建设重要性的认知,政府部门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从政策颁布、法令制定以及财政支持等方面入手,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统筹规划与科学局部,并健全管理体制,细化各部分岗位职责,以促进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的高效落实,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责任推诿等情况。在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要严格落实管理工作,加强海绵型建筑、海绵型道路以及海绵型公园等建设的管理,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供优良条件,确保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有制度可循言

《2024年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范文

《2024年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范文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与讨论》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洪涝灾害频发,传统城市建设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即通过模拟自然地形地貌,利用低影响开发技术,实现城市水资源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从而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雨水径流污染等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海绵城市建设现状近年来,我国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并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特别是在一些水资源匮乏、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

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推广,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参与度不断提高。

在政策层面上,国家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为相关项目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

然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地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项目实施进展缓慢;此外,由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限制,部分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质量不高,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1. 认识不足:部分地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技术瓶颈:虽然我国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技术成果,但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如低影响开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等。

3. 资金问题: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部分地区由于财政困难,无法满足项目实施的需求。

4. 管理和维护难度大: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管理和维护难度较大,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制度。

四、对策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全社会的参与度和责任感。

2. 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低影响开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海绵城市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3. 多元化资金筹措:通过政府投资、企业参与、社会捐赠等多种途径筹措资金,保障海绵城市建设的资金需求。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与讨论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城市洪涝灾害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及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逐渐兴起并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和讨论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1. 定义和发展历程海绵城市是指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依靠低影响开发技术、生态工程、自然保护等手段,将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实现城市水的循环和生态保育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

海绵城市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80年代欧洲和美国的城市设计实践,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涵盖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市政工程等方面的理论体系。

2. 建设成果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比如,上海市嘉定区等地已经开始实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运用各种新型材料和技术手段来改善城市的雨水利用、水净化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成都市通过加强城市绿地建设、修复生态系统、引导市民参与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等方式,也在不断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

二、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1. 技术和经验的不足目前海绵城市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成熟的技术和经验。

给城市规划和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例如,如何有效地收集和利用雨水,如何改善城市的排水系统,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问题,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2. 建设费用问题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包括对现有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新建生态系统、改善排水系统等方面的费用。

这对城市的财政压力会带来一定的挑战。

因此,如何协调好海绵城市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方案和建议1. 提升技术水平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和经验的研发力度,鼓励各方面的创新。

比如,可以组织专家学者、设计师等进行交流和研讨,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广和应用一些新型的建设方式和材料。

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进展与若干问题探讨

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进展与若干问题探讨

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进展与若干问题探讨作者:姜倩张芳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20期摘要:随着不透水铺装面积的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的紧缩再加上土壤岩层被压实,致使城市地面的渗透水功能几近丧失,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在城镇地区严重受阻。

因此在我国多地出现了“城中看海”的窘况,同时伴随着严重的径流污染、江河湖海等水环境恶化以及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给我国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到了我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文章简述了“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背景及内涵,结合国内外相关建设经验,基于海绵城市理念,针对不同地域降雨情况提出了处理方案。

关键词:海绵城市;发展;问题近几年来,城市内涝和径流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雨水管理仅强调“排”字,而未考虑可持续的资源利用;二是城市开发强度大,路面硬化覆盖率高;三是城市水网以管道管渠及雨水泵站等“灰色”基础设施为主,并未考虑水文循环的自然规律;四是雨水径流污染较重。

海绵城市旨在还原城市自然水循环能力,提高雨水的利用效率,补充地下水,给城市以新的“水活力”。

1 成功设计案例国外海绵城市建设起步较早,设计经验丰富,优秀的设计方案不胜枚举。

比较著名的有:(1)德国弗莱堡市的扎哈伦广场,该广场拥有完整的渗透净化功能,收集到的雨水完全摆脱了人工污水处理系统。

其竖向设计为:表面采用全透水性铺装,其下为新型内置过滤基质的砂石,再下面是原土壤渗透层,雨水可被收集至地下蓄水模块,也可直接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

(2)新加坡JTC清洁科技园,因其占地面积大自然地形被保留,设计者将其看作为一个大型的天然人工湿地,因而将附近城区的雨水渗透导流至该科技园中,利用其天然的生态洼地来净化雨水,并通过其中的生态群落进行雨水循环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很好地维持了该地区原有的水文循环。

(3)布里斯托尔Harbourside公共区,其设计的创新点在于,因为靠近河海所以将一部分地下导流管渠放置于地表,同人工开挖的地表水沟联通起来,最后注入河海,构成一定规模的微型水系,避免了翻挖道路。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与讨论摘要:我国很多城市普遍存在着降雨分布不均的现象,城市经常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自国家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后,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了优化调整,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助于实现城市降水的合理存蓄与调节,解决我国发展中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保护城市居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建设的原则,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并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现状;问题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推进,社会对于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今地球气候环境变化剧烈,极端天气频发,为了提升城市在遭受强降雨或大旱等极端天气的应对和恢复能力,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弹性存储,海绵城市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城市道路给和排水工程的设计规划中,要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充分融入其中。

1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建设的原则1.1因地制宜的原则各个地区都有特有的气候条件,所以,在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遵照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

比如,所在区域具有较多的雨水量,那么根据当地地质情况,采用适合的方法排解雨水。

同时,使用当地植物设计雨水花园等。

从而避免产生地面径流。

如果所在区域的降水量较少,则应该设置地下集水箱,通过收集屋顶雨水、地面雨水,以备缺水的时候使用。

1.2整体性景观设计整体性指的是在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城市建设期间,要让景观和附近的环境具有协调的效果。

在此前要全面掌握附近地貌的特点,而且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要结合这些特征。

要全面展现海绵城市的价值,还要在设计之前掌握城市排水系统的具体情况,这样便可以加强城市储水的效果。

1.3生态优先的原则融入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建设,具有生态环保的作用。

首先,要以确保城市排水系统稳定为前提,保证雨水储藏场所的安全;其次,生态系统具备修复功能,可以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净化。

“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思考

“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思考

“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思考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着一些关键的科学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

首先是雨水利用与集水系统的问题。

海绵城市的目标之一是实现雨水的收集与利用,以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如何设计和建造一个高效的雨水搜集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

如何收集并储存雨水,如何利用雨水进行植被灌溉、建筑用水以及地下水补给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城市雨洪的调控与减缓问题。

传统城市在面临强降雨时,常常出现积水、内涝等问题。

海绵城市的建设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的城市雨洪调控与减缓措施来防止洪水的发生和扩大。

需要研究如何通过建设绿色屋顶、绿色道路、湿地公园等来增加城市的雨洪吸纳和存储能力,并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来储存和调控雨水。

第三是城市水环境的改善问题。

城市化进程中,水质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海绵城市建设要通过科学手段来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质量,保护和恢复原有水体的生态功能。

需要研究如何建立一个废水处理系统,将雨水和废水分开处理,并有效净化城市水体,以提高水环境的质量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最后是海绵城市建设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可行性问题。

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资源,需要对城市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更新。

如何评估和分析海绵城市建设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以及如何实现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思考和解决这些关键科学问题时,需要跨学科的研究和合作。

城市规划、工程学、环境科学、水资源管理等多个学科都会涉及海绵城市建设的问题。

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创新,才能解决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实践中还要注重与社会各方面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共识,共同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落地和实施。

“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思考

“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思考

“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思考随着城市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过度发展不断带来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如城市涝灾、水资源紧缺、水污染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逐渐将目光投向了“海绵城市”这一新的城市治理模式。

在建设“海绵城市”过程中,有许多关键的科学问题需要解决,下面我来简要谈谈我对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1.水文循环的可控性“海绵城市”最核心的理念就是通过自然的水文循环,将雨水、地下水、水泥路面渗透等不同地下水库、水体和水系进行统筹管理和利用,来减少雨洪峰值和表面径流的形成,达到灵活处理城市雨水的目的。

因此,“海绵城市”的建设必须要考虑到水文循环的可控性,使其成为一种可规划、可操作、可控制的系统,而不是完全依赖于雨量和地形等自然因素的难以掌控的系统。

2.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建筑是“海绵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本身的材料和设计将直接影响城市的水文循环。

因此,建筑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如何最小化雨水流失,如何设计屋顶、下水道、排水系统等,在雨水经过建筑物时能够起到缓冲和净化的作用。

此外,建筑材料的选择也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比如,应该选择哪些能够渗透雨水和过滤水质的材料,而且这些材料又应该如何进行设计和调配,以满足具体需求,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3.生态与城市化平衡要实现“海绵城市”的建设,就必须在设计方案中注重生态与城市化的平衡。

由于“海绵城市”中生态的重要性,因此需要考虑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保留一些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

同时,也需要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考虑如何避免过度开发、过度消耗环境和资源的情况,从而使城市能够实现持续发展和长期繁荣。

综上所述,建设“海绵城市”需要考虑到诸多科学问题,如水文循环的可控性、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设计、生态与城市化平衡等。

只有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海绵城市”理念的转变,使得我们的城市更加具有可持续性,更加适合人类居住。

海绵城市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海绵城市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海绵城市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摘要:在城市建设中,为解决内涝问题,有效节省水资源,促进生态发展,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应运而生。

在构建中,要求各部门与各阶层的有效配合,进而更好地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

基于此,文章将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海绵城市理念下的系统构建路径,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海绵城市;雨洪管理;市政工程;低影响开发引言近年来城市快速发展,城市用地、用水的压力剧增,原有的生态调控模式阻碍了城市的发展进程,老式的管网设施难以承载现有给水排水的需求,城市内涝频发、水源安全、黑臭水体污染等问题极大地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化。

现代城市路面多采用沥青混凝土硬化路面,遭遇强降雨时,雨水地表径流量急剧增长,极易发生城市内涝。

构建低影响、可持续的水资源循环系统才是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雨水调控作为水循环的重要因素,必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因此,探索海绵城市的先进技术,构建新型雨洪管理模式,对城市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1概述在海绵城市规划中,要求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提升城市对于水资源的存储以及调配能力。

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是在城市内部设置具有储水以及防水功能的设施、建筑工程等,对城市多余水分进行存储以及优化利用。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选择适宜的水资源净化技术,提升水资源存储以及再利用能力。

有些地区降雨量充足,通过对大量降雨进行存储以及固化处理,可避免发生洪涝灾害。

通过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至城市规划以及建设中,可避免发生洪涝或者干旱等灾害,改善城市环境。

2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海绵城市)构建基本原则首先,建设海绵城市的时候,整体性规划的作用不容小觑,必须更好地实现各阶层与部门的配合,才能够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实现海绵城市规划的有效落实,为后期建设提供必要帮助。

其次,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是在城市发展后期所形成的理念,若推翻城市原有基础设施并重新建设满足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并不切合实际,也无法执行。

《2024年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范文

《2024年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范文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与讨论》篇一一、引言近年来,海绵城市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建设方向之一,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一理念旨在模仿自然界的水文循环机制,让城市空间与水系统能够更好地协同运作,减轻城市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然而,当前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状况及面临的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就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讨论。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1. 政策推动与实施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海绵城市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规划,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通过政府的引导和资金的投入,我国多个城市已经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海绵城市建设。

2. 实施成效通过多年的努力,部分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如雨水收集利用、雨水排放系统的优化、城市内涝的缓解等,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同时,海绵城市的建设也带动了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领域的进步。

三、存在的问题1. 认识不足与缺乏统一标准目前,仍有许多人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认识不足,导致在实际建设中存在偏差。

同时,我国在海绵城市建设上尚未形成统一的建设标准,导致各地区建设水平和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2. 资金和技术支持不足海绵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技术需求巨大,许多城市面临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双重困境。

此外,对于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存在不足,影响了海绵城市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3. 后续管理与维护困难虽然许多城市在初期建设阶段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在后续的管理和维护上存在困难。

缺乏专业的管理和维护团队,导致一些已经建成的海绵设施不能得到有效的维护和保养,影响其长期效益的发挥。

四、解决策略与建议1. 加强宣传与教育通过媒体、宣传活动等途径,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海绵城市的认知度。

同时,鼓励和支持学术研究,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2. 制定统一的建设标准与规范建立统一的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和规范,确保各地区在建设中能够遵循相同的指导原则。

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的探析

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的探析

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的探析摘要:海绵城市是我国城市建设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城市建设形式,是指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将城市的特征和海绵的特征相结合,建设成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城市建设与资源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

关键词:海绵城市;问题;建设;推进1.海绵城市的意义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极易受到洪涝遭害、水资源匮乏等问题。

这时,如若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此类问题的发生。

海绵城市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刚刚兴起的一个新型的关于城市建设的概念。

这种海绵城市不再是停留在原先的排水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系统,而是充分的利用城市中现有的资源,比如建筑、绿地、水体、广场、道路等基础设施,并以这些基础设施为载体,充分考虑到城市基础设施运行安全和城市水安全。

于此基础之上,通过对城市水文情况和规划指标的分析,探究其差异性以及项目操作的可行性,综合利用渗透、蓄存、净化等各种技术,使得地下水得到充分的补充和调节。

在城市遇到大的降雨时可以最大限度的留住雨水,从而可以在城市缺乏水资源的时候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无论是湿地、绿地或者是森林、湖泊,都能够吸收住大量的雨水并且将大量的雨水吸收,防止雨水大量聚集从而形成洪水等洪涝灾害。

当大量的雨水都能够被海绵城市所吸收之后,城市中也就不再存在大量的雨水积水,从而形成不了灾害。

当然,这些雨水被海绵城市充分吸收之后还可以被再次利用,比如说吸收的雨水可以做绿化的浇灌用水、景观用水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城市用水的压力。

2.海绵城市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2.1技术问题目前我国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尚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并不是十分的成熟,很多的方法和经验都是从国外照搬回来的,没有自己的创新,存在生搬硬套。

甚至在某些城市,建造起的海绵城市不仅没有起到海绵城市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

部分技术人员态度不端正,没有创新的思维,对于工作的难点不钻研,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海绵城市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进展与若干问题探讨杨柳
发表时间:2018-03-14T14:49:58.09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作者:杨柳郑伯红
[导读] 当今中国面临着水资源缺失、水环境污染、城市内涝、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一系列水问题。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75
摘要:城市作为一个巨系统,与生态环境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由于城市化过多关注经济功能、忽视城市的生态功能,造成下垫面硬化,湿地、湖泊被部分填埋,绿地减少。

此外,现有的管网设计多偏重末端集中控制,造成城市地表径流增大,既浪费了雨水资源又使城市埋下了内涝多发的隐患。

在此背景下,海绵城市作为一种全新的建设理念,开始在我国推广。

那么,如何建设海绵城市、避免一哄而上导致决策失误,首先要认知海绵城市的内涵及其建设的核心主旨。

关键词:海绵城市;重点;机遇
1 引言
当今中国面临着水资源缺失、水环境污染、城市内涝、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一系列水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相关管理单位及建设部门采取了各种挽救手段与制止措施。

其中,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给城市发展和人类生存带来了福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为了城市建设的发展,海绵城市的建设必然会成为历史的选择。

2 海绵城市建设的现实原因
2.1 降水量加大
近几年,我国降水量逐渐加大,很多地方因为雨水原因遭遇了洪灾。

大片的房屋、庄稼葬身于大水之中。

严重的情况下,人员疏散不及时,很多人都因此失去了性命。

水很重要,但是水也是摧毁生活的一大元凶,所以治水也是势在必行的一大重点项目。

还有一些地区的洪涝虽然没有达到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地步,但是大部分的庄稼皆因降水而变得没有收成,很多地区因为水量过大而没有粮食吃,百姓过得水深火热,生命安全受到了侵犯。

2.2 排水设施缺少
可以看到,城市中为了美观,建造的都是水泥板路,有着各种花纹的步道板、瓷砖等美观的设施,但是用来排水的设施却是少之又少。

地铁的兴建,地下管道的数量也逐渐下降,排水不及时,降水就容易堆积,长此以往,对生活质量、人们生活安全也产生了一定隐患。

2.3部分地区水资源稀缺
有的地区降水量加大,就会有很多地区水资源稀缺,那里的人们就连喝水都很困难,就算下雨、降水,还是无法解决没有足够水资源的问题。

而且河流、湖畔等资源的源头被污染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对水资源进行处理,又一令人心痛的大型事故将会到来,人们最终会缺失干净的水资源。

3 海绵城市对我们传统城乡建设理念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建设长期处于粗放发展阶段,过度硬化与大拆大建伴随着城乡建设的全过程。

在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上,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和安排,使城乡水生态环境领域逐渐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城市发展已面临诸多窘境。

城市内涝、城市天坑、热岛效应、雾霾等一些城市病态现象持续出现,给城乡居民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社会全员劳动生产率普遍降低,碳排放增加,流域治理能力不足,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改善进展缓慢;城市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普遍降低,多地城市备受雾霾袭扰,引发民众诟病。

在造成严重的城乡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阻碍。

所以,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理念也是经历了反复阵痛而达成的这一成果,得来不易。

4 建设海绵城市面临的相关问题
4.1 管理层面――资金匮乏
现如今虽有政府大力支持,但由于资金需求过高,试行海绵城市建设的脚步便会放慢。

同时,由于仅仅是刚开始建设的阶段,还没有一个非常稳定的资金来源,并不能带来利益上的回报,由于资金的不够,很多技术上的问题便显现了出来。

4.2技术居面――技术不过关,同时海绵体缺失
进行科技探讨,最重要的是资金与经验,而经验是在一步一步中累积出来的。

由于我国刚刚开始试行海绵城市的建设,经验不足,资金过高又导致不够,因此我们的技术不够革新,在科技研发上较为落后。

同时,在现在的城市范围内,混凝土、柏油马路占据了大部分的地区,能够成为海绵体的路面及材料少之又少,而建设海绵城市最重要的便是可以用来渗水的海绵体,绿化过少不仅仅使建设海绵城市出现了问题,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4.3 意识层面――对于海绵城市的理解不够
很多人并不知道水资源的重要性,因为在一些人的眼里,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因此他们没有将节水意识放在重要的层面上,对海绵城市的建设便也觉得可有可无了。

然而降水量加大的危害实在是过于严重,减少水造成的危害迫在眉睫。

4.4 发展层面――建设举措发展过快
建设海绵城市的突然举措,让人们有些措手不及,同时对容易发生的问题也没有完整的预计。

而有些已经试行绿植化覆盖的地区,由于绿植的吸水率有限,而又恰恰赶上阴雨连绵,很多海绵体屋顶都被破坏。

而安全隐患又随之而来,我们的基本“海绵体”都无法承担庞大的水量,基础的设施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还需继续改进、加强。

5 建设海绵城市的改进措施
5.1 增加“海绵体”的数量
“海绵体”没有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首先是因为“海绵体”的数量过少。

庞大的水量仅由一小部分“海绵体”承担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多的“海绵体”来进行分担。

我们可以将草坪等泥土化设施进行改进,安装良好的排水系统,确保“海绵体”能够有效将水渗入地底,而不会在草
坪等绿色设施下面滞留,从而导致水囤积的过多,绿植因此死亡。

其次,我们可以把屋顶化设施扩展至全市可以实施的范围,不会影响城市美观,绿植还会为城市带来清新的空气,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再次,我们可以将大面积的园林景观换成“海绵体”景观,既美观又实用。

5.2 完善排水系统
远观国内外水资源得到很好利用的城市,他们本身的排水系统就很优异。

例如德国的排水系统,在城市内部地下,污水与雨水混合排放,但通过分布设施来将污水与雨水分别处理,最后汇总在一处储水区。

在郊外,污水与雨水分布不同的管道,又得到了不同的处理,这样的排水系统省地又有效。

那么我国所实行的几个城市的排水系统又有些差强人意。

想要让海绵城市更好的建设,良好的排水系统是根本。

5.3 加大宣传,让更多百姓了解海绵城市
由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刚刚开始启动,有一部分群众不了解海绵城市的意义,因此不会响应政府的号召,没有从自我做起进行良好的排水。

这就需要我们对海绵城市的建设大力宣传,将建设理念与设计感想积极与群众进行沟通,号召群众排水依照规定,从自我做起,为城市的水资源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5.4 要兼顾历史文化和普通居民的利益
建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低影响开发模式,保护原有水生态系统,恢复被破坏水生态。

有关专家同时指出:可以把海绵城市与智慧城市结合起来,把各种各样的分布式的能源、绿色设施和海绵设施协同起来,促进智慧排水、雨水收集、管道检测以及反应和水循环利用、地表水污染的实时监测和反应、暴雨预警和水生态、水系统的智慧应对。

6结语
中国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长期依赖于灰色基础建设,在过去的经济建设中严重忽略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价值观,长期单纯追求单一目标,这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城市内涝、热岛效应、地下水位下降、水生物栖息地破坏都是当今中国面临的巨大问题与负担。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手段。

参考文献:
[1]方正,张磊,刘非.海绵城市建设及相关技术问题分析[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6(03):31-37.
[2]刘飞,王岩.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与技术要点探析[J].园林科技,2015(04):1-5.
[3]李卿.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技术问题分析[J].山西建筑,2016(04):203-204.
[4]邱睿.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与关键点分析[J].现代园艺,2016(12):211-2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