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生物圈中的人》知识点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生物圈中的人》知识点归纳
一、选择题
1.如表是某正常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检测数据,表示葡萄糖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详解】
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被滤过到肾小囊中成为原尿)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形成尿液(肾小管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吸收送回血液中)两个过程。因此与血浆相比,尿液中不含蛋白质和葡萄糖。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知A是蛋白质,B是葡萄糖,C是无机盐,D是尿素。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
2.人体的消化液中,能将蛋白质彻底消化的是()
A.唾液和胰液B.胃液和胆汁C.胰液和肠液D.胆汁和肠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食物中含有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详解】
蛋白质在消化道被消化的过程是: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因此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胰液,C正确。
【点睛】
口腔中的唾液只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对淀粉起初步的消化作用,对蛋白质和脂肪没有消化作用。
3.人吃到酸梅,看到酸梅,谈到酸梅时都会泌唾液,这三种情况依次属于
A.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B.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C.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D.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
梅子是一种很酸的果实,一吃起来就让人口水直流。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看梅、谈梅时,都会有唾液分泌是吃过梅,知道梅子的滋味的基础上,当他看到梅的时候,通过大脑皮层的参与,形成流口水的条件反射。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
4.如图为人体心脏与血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主动脉
B.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
C.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涌而出,应马上按压c处止血
D.若b处为静脉抽血时针刺入的部位,应该在a处扎上胶皮管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察几种血管的特点及血液循环知识。
【详解】
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动脉,可能是主动脉,也可能是肺动脉,A错误;
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是静脉,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B错误;
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涌而出,应马上按压a处止血,C错误;
抽血或者输血时,要用橡皮管捆扎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这主要是因为让静脉积血膨胀,便于寻找,D正确。
5.人溺水后易因窒息而死亡,溺水后所影响的呼吸环节是()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答案】A
【解析】
【分析】
(1)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组织的换气)四个环节。(2)当人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阻碍了肺通气,导致人体缺氧而死亡,据此解答:
【详解】
通过分析可知,当人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阻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致人体缺氧而死亡,所以人一旦溺水就会有生命危险,这主要是因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受阻,A正确。
【点睛】
掌握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是本题解题关键。
6.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
B.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
C.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D.血液流经乙→丁→丙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甲是流出心脏的血管是动脉,但是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里流静脉血,A错误;
B、乙血管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丙血管由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血管,B错误;
C、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C正确;
D、如果是流经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如果是流经体循环,则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血管的特点,难题,属于理解层次。
7.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全过程,必须经过如图所示的①②③等过程来完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代表氧气,组织细胞获得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B.图中b代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至少经过心脏一次,才能排出体外
C.过程②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来完成的
D.经过过程③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答案】D
【解析】
图中的①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a表示氧气,组织细胞获得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b表示二氧化碳,A正确;
图中b代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是: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小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泡→呼吸道→体外。可见组织细胞处产生的二氧化碳至少经过心脏1次,就能排出体外,B正确;
②是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③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组织细胞与周围血液之间,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因此过程②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来完成的,C正确;
③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组织细胞与周围血液之间,由于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周围血液氧的浓度高,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血液由含氧多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D错误。
8.视觉的形成过程中,图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视网膜B.大脑、大脑C.视网膜、大脑D.大脑、视神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视觉的形成是:在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