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
(完整版)我国国际收支变化状况分析
经济学发展成为今天的显学,一方面是因为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媒体的解读下很多人都能对经济现象略述一二。
然而,每天都发生的不等于每个人都懂得其中的原理,能够点评几句的不等于结论就是对的。
经济学既然是科学,自然有它不为众人所知的原理和逻辑关系,即使顶尖的经济学家也有诸多的经济现象难以自圆其说。
现代的经济学是以均衡论为基础的,该理论认为从长期看回归到稳定的均衡状态是必然的趋势。
我国的诸多经济现象是在有计划的市场调节基础上产生的,这种根植于中国特色的非均衡事件自然有别于西方的市场故事。
改革开放后三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和十几年的国际收支“双顺差”都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中国模式的出现。
所以,仅从市场的角度去诠释中国的经济特点,是不能够看清面纱后面的政策计划的。
这里,我们希望能从微观企业、中观货币政策和宏观国际视角来度量和说明我国国际收支变化与经济发展状况的协动关系。
经济现象的微观解释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的直接结果是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现已经以二万亿美元的数额远超世界其他各国。
而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之一就是“国际收支平衡”,这个悖论的出现自然有其微观的基础。
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初级阶段,很多经济数据的统计结果是源于微观企业的政策导向所至。
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系指国际收支平衡表里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高特点。
经常项目主要指进口和出口项目。
一国的出口是为了赚取外汇,有了外汇才能购买外国的商品;而进口是为了满足本国企业供给的不足;经常项目的顺差主要指出口大于进口。
中国企业持续正净出口的现象与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出口导向政策有关。
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是八十年代,由于我国企业生产力极度落后,致使低效率的产出远小于人民迫切的需求增长。
匮乏的外汇储备又无法通过进口来进行填补短缺的需求。
因此,国家制定了技术改造的政策,只有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才是长久之计,直接进口消费商品只能解一时之急。
技术改造的载体是先进的外国设备,购买设备就需要大量的外汇,所以受到国家财政补贴政策保护的各级外贸公司即使亏损也要换取外汇。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2
§ 近十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特点
Ø中国国际收支规模受金融危机影响有所波动。 Ø国际收支基本呈现“双顺差”状况。 Ø经常项目持续保持健康合理的水平。 Ø资本和金融项目总体基本保持净流入态势。 Ø外汇储备增幅较快,2014年有所放缓。
3
§ 近十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特点
知识点11: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分析
§ 中国国际收支统计制度发展的历史回顾 § 近十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特点
1
§ 中国国际收支统计制度的发展
Ø1980年以前,中国仅有外汇收支统计, 实行 “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方针。
Ø1982年起,中国开始按年代编制国际收支平衡 表,初步建立起了中国的国际收支统计制度。
2005-2014年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结构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外汇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
目录前言 (2)内容摘要 (2)一、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3)(一)国际收支运行环境 (3)(二)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3)二、差额形成的原因 (7)三、国际收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8)四、对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现状的对策 (10)(一)政策性建议 (10)(二)贸易性建议 (11)五、国际收支形势展望和政策取向 (12)(一)形势展望 (12)(二)政策取向 (12)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3)小组分工 (13)前言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情况进一步加剧,长期以来的双顺差格局给我我国经济带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
同时也给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带来了不良影响,还增加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而且很容易使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产生贸易摩擦,进而阻碍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阻碍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内容摘要2010年,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但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下,国际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
我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2010年,我国涉外经济总体趋于活跃,国际收支交易呈现恢复性增长,总体规模创历史新高,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95%,较2009年上升13个百分点,贸易、投资等主要项目交易量均较快增长。
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持续改善,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5.2%,与2009年的比例基本持平,仍明显低于2007年和2008年的历史高点。
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4.3%,较2009年下降0.7个百分点。
主要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年内呈现一定波动。
境内市场主体的负债外币化倾向依然较强,外债规模有所上升,外汇贷款继续增加。
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仍将保持顺差格局。
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稳步回升,我国将继续吸引外资流入,利差、汇差等因素可能增加我国资本净流入。
主要发达国家消费有待进一步提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有所加快,内需将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贸易平衡状况可能有所改善。
2023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2023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引言2023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全球贸易形势动荡的一年。
本文将对中国2023年的国际收支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了解中国经济的外部贸易状况和国际收支平衡情况。
1. 国际贸易总览2023年,中国的国际贸易总体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中国出口总额达到2.5万亿美元,比去年增长了5%;同时,进口总额达到2.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
总体来说,中国的国际贸易顺差为2000亿美元,与上一年相比有所减少,显示了中国对外贸易逐渐趋向平衡。
2. 出口分析中国的出口表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其中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增速更为明显。
2023年,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额达到1.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0%。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优质产品的生产。
此外,传统制造业产品如机械设备、家电等仍然占据中国出口的重要地位,出口额分别增长了4%和6%。
尽管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不断提升,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国际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影响到了部分出口领域,例如美中贸易争端导致某些商品的出口额受到压制。
同时,人民币的升值也对中国出口形成了一定的压力,使得中国的出口企业面临着更多竞争。
3. 进口分析2023年,中国的进口额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进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和能源领域。
例如,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的进口额增长了15%,而铜、铁矿石等原材料的进口额增长了12%。
这主要是由于国内发展需求的增加和国家对新能源和绿色环保的推动,使得对这些资源的需求量大幅提升。
同时,中国对高技术产品的进口也有所增加,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和促进产业升级。
例如,芯片、机械设备等高技术产品的进口额同比增长了9%。
然而,进口增长也面临一些压力。
首先,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如能源产品价格的波动性使得进口成本增加。
其次,对部分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依赖程度较高,使得进口风险增加。
此外,不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也给中国的进口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中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分析
中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国际收支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收支之一。
了解中国国际收支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对于把握中国经济走势和制定相应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收支的定义及作用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往来的综合反映,包括商品和服务贸易、资本流动、单方面转移等。
国际收支反映了一国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对外交往能力,是各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中国国际收支现状近年来,中国的国际收支规模持续扩大,呈现出以下特点:国际收支平衡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的国际收支总体平衡,贸易顺差为62亿元人民币,资本净流入为13亿元人民币。
主要收支项目表现(1)商品和服务贸易2022年,中国商品贸易出口总额为2万亿元人民币,进口总额为4万亿元人民币,贸易顺差为8万亿元人民币。
(2)资本流动2022年,中国资本净流入为13亿元人民币,其中,外国来华直接投资为13亿元人民币,对外投资为160亿元人民币。
中国国际收支问题分析虽然中国的国际收支总体平衡,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贸易顺差过大、外债风险上升和资本流动不稳定等。
贸易顺差过大过大的贸易顺差会导致国内资源净流出,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过大的贸易顺差也会增加贸易摩擦的风险。
外债风险上升随着外债规模的扩大,外债风险也在上升。
一旦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可能会对中国的外债偿付产生不利影响。
资本流动不稳定近年来,中国的资本净流入主要依靠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而对外投资较少。
这导致了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解决中国国际收支问题的对策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内部平衡策略(1)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优化贸易结构,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2)促进对外投资,推动资本流出,缓解贸易顺差过大的压力。
外部平衡策略(1)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降低外债风险。
(2)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减少贸易摩擦。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1. 简介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用于衡量一个国家在特定时间内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情况。
本文将通过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各个组成部分,来帮助读者理解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
2.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2.1 经常账户经常账户记录了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贸易情况。
具体包括出口和进口商品的价值、旅游支出、服务贸易、收入转移和资本利息等。
经常账户的结余与赤字情况通常被视为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2.2 资本账户资本账户记录了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情况。
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其他投资等。
资本账户的结余或赤字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资本流动情况。
2.3 金融账户金融账户记录了一个国家在金融市场上的资本交易情况。
包括外汇储备的变动、直接投资的变动以及其他投资的变动等。
金融账户的结余或赤字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表现。
3.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要分析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3.1 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数据来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数据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或统计机构提供。
了解数据的来源和可靠性对于正确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是至关重要的。
3.2 分析经常账户的结余或赤字情况经常账户的结余或赤字通常是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的重要起点。
如果经常账户出现赤字,可能意味着一个国家的进口超过了出口,需要通过资本账户或金融账户的资本流动来弥补。
3.3 分析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的结余或赤字情况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的结余或赤字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资本流动情况。
通过分析这些账户的变动,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投资趋势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对该国家的信心。
3.4 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观察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长期趋势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同时,分析短期波动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可能的经济风险和挑战。
国际平衡收支表分析报告
国际平衡收支表分析报告1. 引言国际平衡收支表是一种统计工具,用于记录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情况。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收入和支出,可以衡量国际贸易的平衡性。
本文将通过分析国际平衡收支表的数据,探讨国际收支的状况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2. 国际收支表的构成国际平衡收支表通常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2.1 经常账户经常账户记录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易情况。
其中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入和转移支付等。
货物贸易是指物品的买卖,包括出口和进口;服务贸易则涉及非物质性的交易,如旅游、咨询等;收入包括来自海外的工资、利息和利润等;转移支付包括捐赠、援助等。
2.2 资本账户资本账户主要记录了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情况。
它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等。
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在海外建立子公司或购买海外企业的股权;证券投资则指购买外国证券,如债券和股票;其他投资包括存款、贷款和其他债务。
2.3 金融账户金融账户记录了国际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情况。
它包括了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净变动,以及国际储备资产的变动。
3. 国际收支的分析国际收支表的数据可以提供许多有关经济状况和政策影响的信息。
3.1 经常账户和贸易平衡经常账户的贸易余额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之间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或净进口。
如果贸易余额为正数,表示该国家或地区出口超过进口,存在贸易顺差;如果贸易余额为负数,表示该国家或地区进口超过出口,存在贸易逆差。
贸易平衡的偏差可能会对国家的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包括对就业、汇率和外汇储备的影响。
3.2 资本账户和直接投资资本账户的变动可以揭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本流动情况。
特别是直接投资的数据,可以反映外国对该国家或地区的长期投资。
直接投资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技术转移非常重要。
因此,通过分析资本账户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吸引了足够的外国直接投资。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目录前言 (2)内容摘要 (2)一、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3)(一)国际收支运行环境 (3)(二)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3)二、差额形成的原因 (7)三、国际收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8)四、对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现状的对策 (10)(一)政策性建议 (10)(二)贸易性建议 (11)五、国际收支形势展望和政策取向 (12)(一)形势展望 (12)(二)政策取向 (12)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3)小组分工 (13)前言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情况进一步加剧,长期以来的双顺差格局给我我国经济带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
同时也给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带来了不良影响,还增加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而且很容易使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产生贸易摩擦,进而阻碍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阻碍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内容摘要2010年,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但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下,国际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
我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2010年,我国涉外经济总体趋于活跃,国际收支交易呈现恢复性增长,总体规模创历史新高,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95%,较2009年上升13个百分点,贸易、投资等主要项目交易量均较快增长。
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持续改善,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5.2%,与2009年的比例基本持平,仍明显低于2007年和2008年的历史高点。
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4.3%,较2009年下降0.7个百分点。
主要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年内呈现一定波动。
境内市场主体的负债外币化倾向依然较强,外债规模有所上升,外汇贷款继续增加。
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仍将保持顺差格局。
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稳步回升,我国将继续吸引外资流入,利差、汇差等因素可能增加我国资本净流入。
XXXX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
XXXX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前言 (2)内容摘要 (2)一、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要紧状况 (3)(一)国际收支运行环境 (3)(二)国际收支要紧状况 (3)二、差额形成的缘故 (7)三、国际收支对中国经济的阻碍 (8)四、关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现状的计策 (10)(一)政策性建议 (10)(二)贸易性建议 (11)五、国际收支形势展望和政策取向 (12)(一)形势展望 (12)(二)政策取向 (12)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3)小组分工 (13)前言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情形进一步加剧,长期以来的双顺差格局给我我国经济带来了进展的重大机遇。
同时也给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带来了不良阻碍,还增加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而且专门容易使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产生贸易摩擦,进而阻碍我国对外经济进展的可连续性,阻碍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进展。
内容摘要2010年,全球经济总体出现复苏态势,但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阻碍下,国际金融市场显现较大波动。
我国连续加大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2010年,我国涉外经济总体趋于活跃,国际收支交易出现复原性增长,总体规模创历史新高,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95%,较2009年上升1 3个百分点,贸易、投资等要紧项目交易量均较快增长。
经常项目收支状况连续改善,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5.2%,与2009年的比例差不多持平,仍明显低于2007年和2008年的历史高点。
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物资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4.3%,较2009年下降0.7个百分点。
要紧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阻碍,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年内出现一定波动。
境内市场主体的负债外币化倾向依旧较强,外债规模有所上升,外汇贷款连续增加。
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仍将保持顺差格局。
全球经济连续复苏,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稳步回升,我国将连续吸引外资流入,利差、汇差等因素可能增加我国资本净流入。
要紧发达国家消费有待进一步提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有所加快,内需将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要紧动力,贸易平稳状况可能有所改善。
2021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解读
2021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解读2021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中国在全球经济活动中收入和支出进行统计和分析的报告。
该平衡表反映了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货物、服务和资本交流的情况,能够为国家政策制定者和经济研究人员提供重要参考。
根据2021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国际收支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绩。
首先,中国的贸易顺差继续扩大,这意味着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出口远远超过进口。
这一现象与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出口国的地位密切相关。
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和大规模生产能力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使得中国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
其次,中国在服务贸易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服务贸易包括旅游、金融、教育、技术咨询等领域的交流。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资源的国家,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客。
此外,中国的金融和技术产业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和合作伙伴。
第三,中国的资本流动也呈现积极的趋势。
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FDI),这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外国投资者看好中国庞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纷纷将资本投入到中国的制造、服务和高科技行业中。
然而,尽管中国在国际收支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绩,我们也要看到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中国的贸易顺差过大可能会引发国际贸易争端和关税壁垒。
中国的贸易顺差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出口采取了贸易限制措施,导致贸易争端的升级。
其次,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存在一定的不平衡。
中国的旅游和金融服务对外流出的规模远远大于流入的规模,这意味着中国在服务贸易中仍然存在巨额的支付顺差。
这一问题仍然需要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学家的关注和研究,以便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此外,中国的资本流动也面临一定的风险。
尽管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如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和资本流动的风险等。
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和监督,以确保资本流动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
目录前言 (2)内容摘要 (2)一、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3)(一)国际收支运行环境 (3)(二)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3)二、差额形成的原因 (7)三、国际收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8)四、对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现状的对策 (10)(一)政策性建议 (10)(二)贸易性建议 (11)五、国际收支形势展望和政策取向 (12)(一)形势展望 (12)(二)政策取向 (12)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3)小组分工 (13)前言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情况进一步加剧,长期以来的双顺差格局给我我国经济带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
同时也给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带来了不良影响,还增加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而且很容易使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产生贸易摩擦,进而阻碍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阻碍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内容摘要2010年,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但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下,国际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
我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2010年,我国涉外经济总体趋于活跃,国际收支交易呈现恢复性增长,总体规模创历史新高,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95%,较2009年上升13个百分点,贸易、投资等主要项目交易量均较快增长。
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持续改善,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5.2%,与2009年的比例基本持平,仍明显低于2007年和2008年的历史高点。
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4.3%,较2009年下降0.7个百分点。
主要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年内呈现一定波动。
境内市场主体的负债外币化倾向依然较强,外债规模有所上升,外汇贷款继续增加。
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仍将保持顺差格局。
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稳步回升,我国将继续吸引外资流入,利差、汇差等因素可能增加我国资本净流入。
主要发达国家消费有待进一步提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有所加快,内需将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贸易平衡状况可能有所改善。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2007年至今:国际收支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优惠的政策以及合适的投资时间和环境促使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注入。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大规模顺差有其历史必然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制造业产业链迅速伸延,配套供给能力大大提高,国产材料和配件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全球产品供应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稳步上升。
中国特殊贸易结构是造成大规模顺差的客观原因。
其一,从进出口商品结构看,中国进口产品以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为主,出口以低附加值的消费品和机电产品为主。
在国内投资需求减弱的情况下,这种贸易结构一方面造成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进口增速减缓,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市场容量有限造成制成品出口大量增加。
其二,从贸易方式看,中国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由于加工贸易存在大量顺差,使加工贸易顺差在弥补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逆差后,还出现较大规模顺差。
中国国际收支多年来持续双顺差,充分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实力,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多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总体状况: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双顺差,且顺差规模不断增加,增长迅速;货物贸易顺差逐年增加,但服务贸易却连年逆差,且规模不断扩大。
收入项目一直是逆差。
2009 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经常账户顺差大量减少; 错误与遗漏账户数额偏大,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度增加。
2011 年 4 月 1 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新口径之下的2010 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并通过口径调整,对 2005 年~2009 年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了修正。
累计 2005 年~2010 年 6 年,以流入规模计算,国际收支口径累计流入 9686 亿美元,商务部口径仅为累计流入 5127 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 1.89 倍。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负面冲击,但是中国的国际收支特别是经常项目账户顺差依然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系统的记录一个国家(地区)某一特定时期(一年、一季度或一月)各种国际经济交易的收入和支出的一种统计表。
它集中地反映了该国(地区)国际收支的构成和总貌。
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复式记账法,依据借贷法则分列借方和贷方。
国际收支状况是反映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
国际收支统计可以用来监视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恰当的把握国际收支差额,及时的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均衡,并预测和规划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收支。
我国的国际收支统计指的是我国一定时期的统计报表。
从国际收支的发展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是规模巨大,增长快速。
2001~2011年,由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国内经济进入了新的增长周期,使我国国际收支连年实现双顺差。
我国从2000年到2011年这12年来,都是顺差,而且顺差的差额呈现上升趋势。
2001年的国际收支增长最快,上升了305.7%。
而2008年达到最高值,为4795亿美元,后由于2008年次贷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下降15.7%,2010年经济回暖,国际收支上升了16.7%。
但是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过大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矛盾。
一是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增加了宏观调控的复杂性。
外汇持续大量净流入给国内注入大量资金,国内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加大货币调控操作的难度,直接影响宏观调控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下面就我国2000年到2011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简单分析: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0~2011年)(单位:亿美元)项目名称(单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一.经常帐户差额205 174 354 431 689 1,324 2,318 3,532 4,206 2,433 2,378 2,017A.货物和服务差额289 281 374 358 512 1,246 2,089 3,080 3,488 2,201 2,230 1,883货物和服务贷方2,796 2,9943,6544,850 6,583 8,369 10,61713,42315,81813,33317,43620,867货物和服务借方2,507 2,7133,284,492 6,071 7,123 8,528 10,34212,3311,13115,20618,983a.货物差额345 340 442 444 590 1,342 2,177 3,159 3,606 2,495 2,542 2,435货物贷方2,491 2,6613,2574,383 5,934 7,625 9,697 12,20114,34712,03815,81419,038货物借方2,147 2,3212,8153,939 5,344 6,283 7,519 9,041 10,7419,543 13,27216,603b.服务差额-56 -59 -68 -85 -78 -96 -88 -79 -118 -294 -312 -552 服务贷方304 333 397 468 649 744 920 1,222 1,471 1,295 1,622 1,828 服务借方360 393 465 553 727 840 1,008 1,301 1,589 1,589 1,933 2,381 B.收益差额-147 -192 -149 -102 -51 -161 -51 80 286 -85 -259 -119 收益贷方126 94 83 161 206 393 546 835 1,118 1,083 1,424 1,446收益借方272 286 233 263 257 554 597 754 832 1,168 1,683 1,565 C.经常转移差额63 85 130 174 229 239 281 371 432 317 407 253 经常转移贷方69 91 138 185 243 277 316 426 526 426 495 556 经常转移借方 5 6 8 10 14 39 35 55 94 110 88 303 二.资本和金融帐户差额19 348 323 549 1,082 953 493 942 401 1,985 2,869 2,211资本和金融帐户贷方920 995 1,283 2,432 3,984 4,851 7,346 9,936 9,845 8,634 11,66713,982资本和金融帐户借方901 648 960 1,883 2,903 3,897 6,853 8,994 9,444 6,649 8,798 11,772 A.资本帐户差额0 -1 0 0 -1 41 40 31 31 39 46 54资本帐户贷方0 0 0 0 0 42 41 33 33 42 48 56资本帐户借方0 1 0 0 1 1 1 2 3 3 2 2 B.金融帐户差额20 348 323 549 1,082 912 453 911 371 1,945 2,822 2,156金融帐户贷方920 995 1,283 2,432 3,984 4,809 7,305 9,903 9,812 8,592 11,61813,926金融帐户借方900 647 960 1,883 2,902 3,897 6,852 8,992 9,441 6,647 8,796 11,771.直接投资差额375 374 468 494 601 904 1,001 1,391 1,148 872 1,857 1,704 直接投资贷方421 471 531 579 681 1,112 1,333 1,694 1,868 1,671 2,730 2,717 直接投资借方46 97 63 85 80 208 331 303 720 799 872 1,0122.证券投资差额-40 -194 -103 114 197 -47 -684 164 349 271 240 196 证券投资贷方78 91 23 173 347 261 497 771 872 1,102 636 519 证券投资借方118 285 126 59 150 308 1,181 606 524 831 395 3233.其它投资差额-315 169 -41 -60 283 56 136 -644 -1,126 803 724 255 其它投资贷方421 695 730 1,680 2,956 3,437 5,475 7,439 7,072 5,820 8,253 10,69其它投资借方736 526 771 1,739 2,672 3,381 5,340 8,083 8,198 5,017 7,528 10,4353.1其它投资-资产差额-439 208 -31 -180 -61 -447 -319 -1,548 -976 184 -1,163 -1,668 其它投资-资产贷方106 503 150 629 700 305 450 555 1,722 1,601 750 1,088 其它投资-资产借方545 295 181 809 761 751 769 2,103 2,697 1,417 1,912 2,756 3.2其它投资-负债差额123 -39 -10 120 345 502 455 904 -150 619 1,887 1,923 其它投资-负债贷方374 316 592 1,051 2,256 3,132 5,025 6,883 5,350 4,218 7,503 9,602 其它投资-负债借方251 355 602 930 1,911 2,630 4,570 5,980 5,500 3,600 5,616 7,679三.储备资产变动额-105 -473 -755 -1,061 -1,901-2,506-2,848 -4,607 -4,795 -4,003 -4,717 -3,878四.净误差与遗漏-119 -49 78 82 130 229 36 133 188 -414 -529 -350-----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上表为我国2000年到2011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储备资看出,从2000年到2011年,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处于顺差状态。
近三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比较分析
近三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比较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内外部经济融为一体,经济的交易量也随之增加,国际收支则是最能够较完整地反映这一变化的记录。
国际收支代表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同时也反映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而且国际收支政策也是一国经济政策和对外经济战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国际收支在各国经济发展中所占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国际收支对研究一国经济发展和对外政策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目前我国国际收支规模逐年增大,因此保证国际收支均衡发展也己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年中国国际收支平横表分析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年中国国际收支平横表分析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经济交往的综合性财务报表。
通过分析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我们可以了解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投资、服务等方面的交往情况,以及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债务状况、外汇储备状况等重要经济信息。
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三个部分: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1.经常账户:反映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的交易。
具体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益和经常转移四个子项目。
2.资本账户:反映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3.金融账户:反映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金融资产和负债的交易,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二、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方法1.总量分析:观察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总额,了解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情况。
例如,经常账户余额、资本账户余额和金融账户余额等。
2.结构分析: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各个子项目,了解各个项目的比重和变化情况。
例如,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益和经常转移在经常账户中的比重,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在资本账户中的比重等。
3.趋势分析: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了解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趋势。
例如,经常账户余额的变化趋势、资本账户余额的变化趋势等。
4.影响因素分析:分析影响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因素,例如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政策变化、国际贸易环境等。
三、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结果1.经常账户余额:经常账户余额反映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贸易情况。
近年来,中国的经常账户余额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说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具有较强竞争力。
其中,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是经常账户余额的主要来源。
2.资本账户余额:资本账户余额反映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情况。
近年来,中国的资本账户余额也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说明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具有较强竞争力。
国际平衡收支表分析报告
国际平衡收支表分析报告国际平衡收支表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分析该表的内容和变动来了解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各种经济政策的效果。
下面是一个国际平衡收支表分析报告的示例:1.经常账户分析:经常账户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入和转移支付等四个部分,通过对这些部分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状况。
如果一个国家的经常账户出现逆差,说明该国家的进口大于出口,可能存在贸易不平衡的问题。
如果经常账户出现顺差,说明该国家的出口大于进口,可能存在贸易优势。
2.资本账户分析:资本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等三个部分,通过对这些部分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国家外资流入和外资流出的情况。
如果一个国家的资本账户出现净流入,说明该国家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投资,反之则说明该国家的资本外流较多。
3.资金账户分析:资金账户包括国际机构借贷、政府借贷和其他借贷等三个部分,通过对这些部分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国家债务的状况。
如果一个国家的资金账户出现净借入,说明该国家的债务增加,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和本金。
反之,如果资金账户出现净借出,说明该国家的债务减少,可以减轻债务负担。
4.外汇储备分析: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的外汇资产,通常由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两部分组成。
通过分析外汇储备的变动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国际支付能力和外汇储备的充裕程度。
如果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不足,可能需要寻求外债或者进行紧缩货币政策。
反之,如果外汇储备充裕,可能有助于维持本币汇率的稳定和支付国际债务的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国际平衡收支表可以了解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方面的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不同的国家经济情况和政策目标会导致国际平衡收支表的差异,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我国的国际收支分析
我国的国际收支分析我国的国际收支分析国际收支状况集中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实力和对外经济活动状况。
因此,国际收支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国国际经济地位的高低。
分析有关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对于正确制定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保持国际收支的均衡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对我国近十年的国际收支进行分析。
一、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即使在2021年,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大衰退的背景下,我国面对严重外部的冲击和内部的结构调整的困难下,我国的对外经济仍然保持着平稳的状态,从表中可以看出,从2002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着“双顺差”的状况,即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均顺差,并且“双顺差”的趋势一直在扩大。
为了便于分析,列出了我国2002年~2021年的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见表1(数据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网)。
下面从项目这个角度具体对这几年的国际收支进行分析。
(一)、经常账户收支方面:这10年中,经常账户收支与货物贸易收支均处于顺差状态,从这里可以看出,经常项目的顺差与货物贸易的顺差有高度的相关性。
并且经常项目顺差规模由逐年增长趋于平稳。
根据我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来看,2002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354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出口为3875亿美元,进口为3521亿美元。
2021年,经常项目顺差增加到了1324亿美元,出口也增加到了9039亿美元,进口增为7715亿美元。
到了2021年经常项目顺差则为4206亿美元,而出口和进口也分别增加为17462亿美元和13256亿美元。
但是到了2021年以后,经常项目顺差额较上年下降了35%,这是由于2021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所致。
2021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为2433亿美元,出口和进口分别是14842亿美元和12409亿美元。
到了2021年和2021年,顺差幅度有下降的趋势,但不是很大,趋于一个平稳状态。
货物贸易收支在这10年中,货物贸易一直处于顺差地位,并且2002年~2021年一直是在往上升。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
国际收⽀平衡表分析报告国际收⽀平衡分析报告——基于2000-2011年数据分析国贸09-2 男⽣275寝室组成员:⽜通通朱济强赵若鹏曹存猛霍⽂豪朱龙飞经常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经常项⽬的差额状况⼀般与货物项⽬相⼀致。
服务项⽬是指⼀个国家对外提供服务或接受服务所发的收⽀,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使⽤费和特许费、各种商业服务、个⼈⽂化娱乐以及政府服务的收⽀状况。
从上⾯的图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服务项⽬⼀直处于逆差状态,年均达到了103.9亿美元。
这说明我国的服务项⽬近年来,基本上是进⼝⼤于出⼝。
如图表所⽰,服务项⽬对经常想和睦差额起到的是反向冲减的作⽤,部分货物贸易顺差被服务贸易的逆差所抵消。
但是服务项⽬的差额与货物项⽬的差额相⽐较⼩,因此服务项⽬差额不会改变经常项⽬差额的⽅向。
有图表可知,历年来服务项⽬的差额呈现出递增的趋势,2008年突破100亿美元的⼤关,2009年更是达到了294亿美元的⾼峰,这说明我国⽬前的服务贸易的竞争⼒依然不强,与发达国家相⽐,还表现出相对下降的势头。
经常账户⼤贷⽅,从2000年到2008年总体保持稳定,08-09年下降,10年有回升,借⽅与贷⽅⼤体相同,虽然08-09年受⾦融危机的影响,出⼝减少,但是由于进⼝也相对减少,所以总体并为导致经常账户的逆差,使得从2000年以来,保持顺差。
⼆资本⾦融账户分析(负责⼈:朱龙飞曹存猛)证券投资净流⼊有升有降。
2006年处于低⾕,2008年证券投资净流⼊最⾼,之后呈下降趋势。
我国对外证券投资下降。
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下降。
2011年,证券投资项下净流⼊196亿美元,较2000年的负增长现象有较⼤改观。
其中,我国对外证券投资净回流62亿美元,较2000年回升幅度较⼤;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净流⼊134亿美元,较2000年有所减少。
其他投资净流⼊总趋势为升-降-升-降。
其中,2004年其他投资净流⼊⼀度达到196亿美元,为历史最⾼。
国际收支平衡分析报告
国际收支平衡分析报告1. 引言国际收支平衡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涉及到国家对外经济交往的各种交易和资金流动,包括国际贸易、资本流动、转移支付等。
通过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并评估其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本报告旨在对某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以帮助该国实现收支平衡,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2. 国际收支情况概述根据最新的国际收支数据,该国在最近一年的国际收支中出现了一定的不平衡。
具体情况如下:•货物贸易顺差:该国货物出口金额高于进口金额,导致货物贸易顺差。
这表明该国在货物贸易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但也可能反映出国内需求的不足。
•服务贸易逆差:该国服务出口金额低于进口金额,导致服务贸易逆差。
这可能意味着该国在服务行业上存在竞争力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大对服务行业的支持和发展。
•资本流动逆差:该国的资本流出金额大于资本流入金额,导致资本流动逆差。
这可能意味着该国的投资环境不够吸引力,需要采取措施吸引外资,并加强对国内资本的流动管理。
•转移支付逆差:该国对外转移支付金额大于转移支付收入金额,导致转移支付逆差。
这表明该国在国际援助、旅游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支出压力,需要审慎管理和控制转移支付。
3.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分析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形成原因通常可以从宏观经济和结构性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
3.1 宏观经济因素•汇率波动:国际收支不平衡可能与汇率波动有关。
如果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将使得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同时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进而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从而引发国际收支不平衡。
•经济增长差异: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国家,可能会导致该国进口需求上升,进而引起国际收支不平衡。
•政策因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也会对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影响。
例如,货币政策的宽松可能导致本国货币贬值,进而促进出口,但也可能导致进口增加,从而引起国际收支不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前言 (2)内容摘要 (2)一、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3)(一)国际收支运行环境 (3)(二)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3)二、差额形成的原因 (7)三、国际收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8)四、对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现状的对策 (10)(一)政策性建议 (10)(二)贸易性建议 (11)五、国际收支形势展望和政策取向 (12)(一)形势展望 (12)(二)政策取向 (12)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3)小组分工 (13)前言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情况进一步加剧,长期以来的双顺差格局给我我国经济带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
同时也给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带来了不良影响,还增加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而且很容易使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产生贸易摩擦,进而阻碍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阻碍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内容摘要2010年,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但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下,国际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
我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2010年,我国涉外经济总体趋于活跃,国际收支交易呈现恢复性增长,总体规模创历史新高,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95%,较2009年上升13个百分点,贸易、投资等主要项目交易量均较快增长。
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持续改善,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与2009年的比例基本持平,仍明显低于2007年和2008年的历史高点。
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较2009年下降个百分点。
主要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年内呈现一定波动。
境内市场主体的负债外币化倾向依然较强,外债规模有所上升,外汇贷款继续增加。
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仍将保持顺差格局。
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稳步回升,我国将继续吸引外资流入,利差、汇差等因素可能增加我国资本净流入。
主要发达国家消费有待进一步提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有所加快,内需将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贸易平衡状况可能有所改善。
此外,宏观经济金融中的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国际收支运行可能呈现一定波动。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是“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下一阶段外汇管理工作2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配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转变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深化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积极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一、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主要状况(一)国际收支运行环境2010年,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但复苏基础尚不牢固,各国复苏进程也不均衡。
一方面,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增长强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另一方面,随着政策刺激和重建库存等主要支撑因素效果的减弱,主要发达经济体缺乏内在增长动力,失业率持续高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更是拖累了全球经济的稳定复苏。
为刺激经济,主要发达经济体继续推行低利率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趋于宽松,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资金流入冲击,再加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总体上扬,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防范通胀和资产泡沫风险压力较大,开始逐步收紧货币政策,与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取向出现分化。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较大,年初总体趋稳向好,但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反复影响,分别于二季度、四季度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市场信心仍然比较脆弱。
2010年,我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较2009年增速加快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继续优化,经济增长对外部需求的依赖有所降低。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投资和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在92%左右,分别拉动经济增长和个百分点。
在外部流动性逐渐宽松的情况下,我国与大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一样,受到资金流入和输入性通胀压力,全年采取了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2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措施,以抑制货币信贷的快速增长。
(二)国际收支主要状况根据对2010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并结合与09年我国国际收支情况的对比。
2010年总体,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储备资产持续增长。
以下为国际收支主要项目分析:一.经常项目2010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3054亿美元,较09年增长17%。
1.货物贸易2010年,我国货物贸易规模达历史最高,但较之09年,2010年货物贸易未出现大幅增长,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货物贸易顺差2542亿美元,较09年增长2%,其中10年我国出口总值为158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进口总值为132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
由于我国10年货物贸易,货物进口增速>货物出口增速,所以10年与09年相比,货物贸易规模相当。
2. 服务贸易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收入171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2%;服务贸易指出193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2%;逆差221亿美元,下降25%。
10年我国服务贸易呈现以下特点:服务贸易总体规模继续保持增长,且贸易逆差缩小。
逆差主要来源于运输,旅游,保险服务和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项目。
其中,近年来旅游支出的增加与我国国民收入增加,出境旅游热等密不可分。
3. 收益2010年,我国收益顺差大幅增加,顺差30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倍。
10年我国对外置产规模的扩大,投资收益为182亿美元。
同时。
近年来国际劳务往来密切,越来越多的国人选择海外工作,10年,我国海外务工人员劳动收入大幅上涨,劳务报酬净流入122亿美元,较09年增长70%。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2010年,由于欧美等国的债务危机影响,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略有震荡。
10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外债规模略有上升,外汇贷款增加。
1.直接投资外国在华直接投资2010年外国在华直接投资流入206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2%,撤资清算等流出217亿美元,下降32%;净流入1851亿美元。
从外国来华投资的产业结构看,2010年。
制造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银行业,其他金融机构,保险业,证券业受到外资青睐。
从在华投资流向看,外国资金依然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虽然西部少数省份外资直接投资增速,但投资量依然很小。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入67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1%,撤资清算等流出76亿美元,下降83%;净流出602亿美元,增长37%。
从投资目的地来看,我国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去向依次为亚洲,拉丁美洲,大洋洲,欧洲,北美和非洲;从投资的行业分布看。
我国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涉及商务服务业,采矿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建筑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等众多领域;从投资方式看,我国非金融部门的对外直接投资中。
,国内有竞争力的企业更多地采用兼并收购的方式进行对外投资,跨国并购趋于活跃。
三.证券投资2010年.证券投资项目净流入240亿美元,较09年下降38%。
其中,我国对外证券投资净流出76亿美元,09年为净流入99亿美元;四.储备资产2010年,我国新增国际储备资产417亿美元,较09年新增额扩大18%。
其中,外汇储备增加4696亿美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增加22亿美元。
表1-1 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1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规定的各项原则编制,采用复式记帐原则记录所有发生在我国大陆居民(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从2010年三季度开始,按照国际标准,将外商投资企业归属外方的未分配利润和已分配未汇出利润同时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收益项目的借方和金融账户直接投资的贷方。
2010年各季度以及2005-2009年年度数据也按此方法进行了追溯调整。
二、差额形成的原因(一)我国经济中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国内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低消费、高储蓄。
我国最终消费率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下降到2005年的%,均达历史最低水平。
储蓄率则从2001年的%上升到2005年的%,5年间快速增长了9个百分点。
消费不足带来储蓄过高,而高储蓄带来的是则高放贷和高投资。
在国内消费不旺的状况下,高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由此导致了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
(二)我国长期实施的出口导向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尤其是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并轨改革更是有力地促进了出口。
1998年以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出口乏力、内需不振的形势,国家调整了出口退税率,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05年初,纺织品配额被取消。
这些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和体制环境的形成,都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出口高速增长。
(三)国内长期实行的对外资的优惠政策。
鼓励外资进入的各种优惠政策使得国外资金可以通过合资和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
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带来的外汇流入并不是以购买外国资本品的方式,即通过经常项目逆差的形式流出,而是这些外商将直接投资带来的外汇简单地卖给中国人民银行,然后用换来的人民币购买国内资本品,投资生产的产品进一步通过出口产生经常项目顺差,从而产生了“双顺差”的格局。
(四)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转移。
通过分析十多年来的海关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双边贸易中,我国顺差增加较大的市场主要是美国、欧盟和香港,而同一时期我国对亚洲地区却由顺差转变为逆差;第二,在商品结构上,我国顺差集中在工业制成品,尤其是轻纺和机电产品上,而同一时期初级产品进出口却由顺差变为逆差;第三,从经营主体看,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已经由逆差变为顺差;第四,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顺差远远大于一般贸易顺差。
如果也对比一下同期我国一些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统计,就会发现,在我国对美、欧贸易顺差迅速增加同时,亚洲几个主要经济体对美、欧的顺差是逐渐缩小的。
也就是说,原来设在亚洲其他几个经济体的加工出口产业,尤其是其末端加工工序,已经大量转移到我国,这样也就把他们对美、欧的贸易顺差转移了过来。
所以,十多年来我国商品进出口的迅速增长和顺差的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整、一部分加工出口产业以外商投资形式由其他亚洲经济体向我国转移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归根到底是我国在世界产业结构中的分工角色造成的。
(五)全球过剩流动性的输入2001年以来,美联储开始实施了长达两年多的低利率政策,与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步,我国资本项目顺差开始持续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国际压力也日益高涨,这些事件均不是巧合。
事实上,正是由于世界三大经济体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创造了全球过剩的流动性,推动石油价格和全球资产价格上涨,也强行推动着过剩的流动性流入我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我国开始被动地被制造流动性过剩。